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改革本想火,但是听到有官员以“与民争利”为理由为自己辩解,心中已经笑了起来,这与民争利从来都是大臣们用来对付皇帝的,现在居然拿出来为自己这个皇帝辩护。
    “可是,陛下,这琉璃斋分明就是陛下的产业,既然是陛下的产业,每年有如此之多的出息,为何就不能入库?陛下乃是天下人养之,如今大明朝内荒外战,所用银钱之多,户部早已破败不堪,正急需一笔银子填补,陛下,该当把琉璃斋充入国库啊如此,才是正真的不与民争利……”刚刚那个打算把琉璃斋四百万两银子收归国库的官员,更是信誓旦旦,一副我是对的表情。
    杨改革本来不错的心情,被这种奇葩一般的言论打击到完全粉碎。这要如何辩解?杨改革已经神经错乱,不知所措。
    不光是杨改革目瞪着这个大臣,朝堂上的其他人,也同样是目瞪着这个大臣,这个大臣的言论已经触犯了众怒,大部分人也和皇帝一样,对于这种言论不知道从何辩起,只能是瞪着这个家伙。
    琉璃斋是皇帝的产业没错,不过,那是公开的秘密,知道归知道,但是,人家皇帝也是按照“规矩”在做事,和大家一样,也是幕后操作,并没有自己甩膀子到琉璃斋卖东西,要是按照您说的,朝廷缺钱就把琉璃斋的红利充公了,就把琉璃斋充公了,那是不是说,也可以以没钱的理由把我们的那些铺子充公了?朝廷没钱了就充公别人的铺子,那是不是说朝廷没钱了,也可以收铺子的税?您这不是要我们的老命么?如今开铺子的,哪家背后没站几个人?没有关系的铺子,在京师这地方开得下去?最可恨的就是琉璃斋分红在即,您一句话充公了,那年底分红我们分什么啊?分西北风啊?更何况本钱,就被您一句话漂没了?那可是实打实的银子。
    朝中买到股票的人不在少数,借着股票赚钱,财的也不再少数,指望着年底琉璃斋分红的更不在少数,对于这个大臣的言论和说辞,朝堂上,出现了奇异的一幕,皇帝,大臣们都齐赞赞的以怒目对着这个大臣。
    这个提出奇异言论的大臣被大殿里几十道目光盯着,才觉得自己浑身燥热,被这些愤怒的目光烤炙,这个大臣越来越不自在,忽然两眼一闭,昏过去了。
    “来人啊快叫太医,送下去……”杨改革喊了句,虽然这个人破坏了今天的好心情,但是,看到满朝的大臣都不赞成充公琉璃斋,也是相当的高兴。
    这个提出把琉璃斋充公的大臣被抬了出去,刚刚他说的话,皇帝和众人就当他是个屁,给放了,再没人提起。
    “今日,还有件事,兵部尚书可在……”杨改革说道。
    “回禀陛下,臣在。”兵部尚书刘延元立刻出来答道。
    “常常有人跟朕提起边军的不易与艰辛,说寒冬腊月,还穿着单薄、破烂的衣裳守卫我大明的江山,朕心中常觉得不忍,所以,朕决定,为边军每人都置办一身棉衣,以表朕的心意,以犒劳他们守卫我大明江山的劳苦,为此,朕建了制衣厂,为边军造了八十万套棉衣,准备派送到每一位边军的手上,如今已经是十月了,最远的宁夏镇,甘肃镇,远在几千里之外,朕想在年前到每一个官军的手上,让每一位官军都感受到朕的关怀……,所以,第一批棉大衣准备起运了,朕想搞一个起运的仪式,兵部,可懂朕的意思?”杨改革忽然在早朝上宣布这件事。
    如今已经是十月上旬了,离过年只有两个月,大明朝最远的宁夏镇,甘肃镇离京城相当的遥远,要在过年之前把棉衣送到,现在已经可以起运了。
    下面的大臣窃窃sī语起来,八十万套棉衣,皇帝出手当真是大方。
    “回禀陛下,臣明白,必定把这个仪式办得风风光光,妥妥当当。”刘延元没多想就答应下来,这不就是一个银子,东西,犒赏,总之,是一个送东西给别人的好差事。
    “启禀陛下,臣以为,此事,是不是有点不妥吧,向来,添置衣料,都有定例,都是布和棉ua,陛下这般直接棉衣,似乎……”对于不合规矩的事,有人出来挑刺了,这是多大一笔钱,没从户部过,也没从兵部过,直接就变成了棉衣,要给士卒了,这让很多人觉得不爽。
    “这有何不可?难道陛下连赐东西的权利也没有么?边军官军能得陛下的厚爱,当感jī不尽,为陛下尽心尽力的守卫边关,守卫大明的江山,以报答陛下的厚恩,何来不妥之说。”刘延元得了这样一个好差事,那里有让人打破的道理,所以,立刻就和这个打破的官员斗起嘴来,一上来就问那大臣,皇帝有没有赐予东西的权利?
    这个大臣一时无语,皇帝当然有赐予任何人,任何东西的权利,那可都是无上的荣光,自然也有赐予边军棉衣的权利,虽然一次赐予的有点多,几十万人,几十万套棉衣。
    “好了,就这样办吧,都是朕的子民,朕多关心爱护一些,都是应该的。”杨改革下了总结,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的纠缠。自己这样多棉衣要干什么,自己很明白,不是什么人几句话,几个不可以就能改变的,除了收买边军底层士卒的心,更是促进纺织业的展。增加就业人群,催生纺织业变革。
    群臣也没再多说什么,如果在以前,一次xìng送如此多的棉衣出去,朝中的大臣少不得要罗嗦一番,什么要节约开支,什么国事艰难肯定要说一大堆,但是现在,皇帝都有银子四百万两的红利,这样一比,那几十万套棉衣就不算什么了。
    货比货,就得扔。
第四百一十四章 皇帝要干什么
    第四百一十四章皇帝要干什么
    刘延元得了一个放犒赏的好差事,下了朝,就坐着马车,直奔外城,那里,是制衣厂的所在,已经有数万件棉衣制作好了,等着他一声令下,开拔往甘肃、宁夏镇送呢,想想自己手里下去八十万套的棉衣,刘延元就觉得幸福,当点官,能做出点成绩,可不容易,做出点值得说道的事可不容易,这八十万套棉衣,确实是一件可以值得称道的事,这八十万件即便是号称百万件棉衣也是无可厚非的,百万件,想想,多么不可思议的一个数字……
    ……
    一座装修得典雅的茶楼上,显得很安静,几个看上去颇有官威的男子正在这座茶楼上悠闲的喝茶。
    上茶馆喝茶,在北方,远不如南方盛行,北方更习惯的是上馆子,不过,自从传说能在茶馆里遇到微服的皇帝,这茶馆就一下子火爆起来,不少地方纷纷冒出一座座茶馆茶楼,有装修得高贵典雅大方的,也有图个人气热闹的,反正,京师中大大小小的茶馆算是三步一馆,五步一楼,相当的火爆。
    这座装修得很典雅的茶楼上,很安静,除了几个喝茶的男子,就没有其他人了,这几个人,都上了年纪,最年轻的也在四十多岁,上了年纪的,鸡皮鹤的也有。如果是对官场有了解的人就会现,这些人,来头可不简单,都是一些朝中的大臣。
    “今日之日,诸位如何看?”一个声音忽然问到。
    “那四百万两银子?”一个正在窗边,朝着外面观察的男子应声答应道,边说,边回回头。
    “是,也不是。”刚刚问话的这个男子抿了口茶,随意的道。
    “要说这四百万两银子嘛,只能说,陛下好大的手笔……”站在窗边的那个人很快就回答道。
    “哼哼,四百万两银子,陛下也舍得拿出来分了,当真是出乎意料啊”刚刚这个抿茶的男子哼了声,说到。
    “几位可知这些银子从那里来?”坐在中间的老者,忽然笑呵呵的插口道。
    “张大人,这银子不是从那些个勋贵手里弄的么?”站在窗边的那个人开口问道。
    “呵呵,不错,其中有一百万两是琉璃斋的分红,有三百万两是那些勋贵入股的银子,这里面的名堂,呵呵,陛下所谋不小啊呵呵呵……”这名姓张的老者,眼中带着一丝复杂,笑呵呵的说道。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此乃人之本xìng,陛下好手段,看得很准啊唉……,世道要变了哟……”刚刚坐着抿茶的那个男子感叹道。
    茶室里沉寂了一阵。
    “刘延元这小子运气好啊今日得了如此一个好差事,卖乖做好人的事,让他一个人做了,看吧,这邸报,少不得要在头版头条上大肆宣扬他了……”站在窗前的这个人,掀开帘子看着外面,已经很长时间了,忽然出如此的感叹。
    “呵呵,李大人,你就不要羡慕刘延元了,他是帝党的人,陛下有好事,自然是要照顾他的,啧啧,八十万套棉衣啊就这样要出去,这个人情,这个面子卖的,那姓刘的,怕日后是要死心塌地了……”旁边另外一位喝茶的男子插口说到。
    “哼……,散钱财以拉拢民心,军服以收军心,陛下这是要干什么?要做……,唉……也不知道稚绳是怎么教的,居然教出了如此奇怪的陛下,当真是……”一直坐在一旁的一个老者,忽然相当不满的说道,本想说出那个词来,不过,这个词到了嘴边,又缩回去了,这个词,可不是个好词,一出口,万一成真,那可不知道是多少人人头落地的事。
    “大人还是轻点声,以免隔墙有耳,如今这锦衣卫、东厂虽然做事如以前那般招摇了,但是听说,本事却比以前厉害了……,别的不说,就说如今草原上,谁是跟着鞑虏的,谁是真心跟着我大明的,他们都分得一清二楚,要血洗那家都由他们说了算,如今的草原上可是一片腥风血雨啊不知道多少méng古人因他们而死,嘿嘿,大人还是不要以为他们比以前斯文了……,嘿嘿……”站在窗边的那名男子嘿嘿直笑着提醒刚才那个出言不逊的人。
    那个刚刚不满的人,并没有因为别人的警告而放弃,转而道:“某的意思,相信大家也都是知道的,诸位就没有一点看法么?任凭陛下这般胡闹?这还是大明的天下么?”这个老者一脸不屑与气愤的说道。
    “唉,话不能这样说,想我陛下乃是天纵之才聪明绝顶,绝世仅有,所作之事,虽然时常让人匪夷所思,但是,却件件是明智之举,说是五百年一出的圣君也不为过……,更何况陛下如今尚不及冠,如此下去,一个中兴大治可期,一个盛世可望啊……”坐在中间的张姓老者忽然说到,语气充满了感慨,充满了一丝丝的可惜和无奈和矛盾。
    “哼……,五百年一出的圣君?诸位可别忘记了,二百年前的那为圣君是怎么办的,哼哼,诸位可是想试试剥皮充草是个什么滋味,看陛下如今的作为,砍权阉,练新军,收军权,更是自己赚银子养军,如今已经到了银子收买民心,联络勋贵,犒赏收买军心了,哼哼,这不是明摆着,会有大动作么?哼哼,陛下虽然聪明,但是做的事,也是瞒不过别人的眼睛的照这样下去,我看,诸位都可以享受一把剥皮充草是个什么……,老夫在这里就摆明了说,陛下要做独夫……”这个老者忽然将底细掀开,说出一番让在场诸人心惊胆颤的话来。
    皇帝的一切,基本上都是透明的,生活在一个万众瞩目的紫禁城里,有什么秘密,是保守不住的,只要有心,愿意揣摩的人,都会揣摩出很多东西来。
    这个老者的话,让在场的人都低下头来,装作没听到,这个话,埋在心里就行,说出来就不好了,搞不好甚至会被当作大逆不道。不过这个老者说的也是实情,种种迹象表明,皇帝的动作越来越大了,有着相当不好的苗头,这种苗头相当的危险。
    在场的人都当作没听到,靠在窗户边上的那个更是把目光对准了街上,街上的人不少都是往外城跑,看得出神之际,忽然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边上一直坐着没出声的一个比较年轻一点的道:“诸位大人,依我看,不如先找点实惠再说,如今尽是北方得实惠,得陛下照顾,改日,某也要上份奏疏,为我南方找些实惠,呵呵,陛下可有的是银子……,至于那什么不什么的,我看,未必,陛下是个聪明人,如此动摇国本的事,陛下是不会做的,更何况如今内有灾荒,外有强敌,陛下如此聪明,怎么会做如此糊涂的事?”
    “哼……,诸位就在这里和稀泥就是,他日,待那位羽翼丰满,必定酿成大祸,某就先把话撂下了。”说完,这个老者就气冲冲的走了。
    茶楼里沉默下来,这个话题明显的相当危险,虽然压制皇权,限制皇权他们士人一直在做,和皇权的争斗一直没停过,并且屡占上风,但是,情况也远不如当今这位皇帝这般复杂,很多人都怀着复杂而矛盾的心情。
    关外的糜烂,内部的灾荒、烽火,已经让这个大明朝有了几分末世的模样,这位皇帝一上台,就动作频出,所做之事,出太多人的认识,硬生生的将一个有着末世味道的大明朝,拉回来了,如今,说四海清平也算是可以,陕西如此的天灾,也未酿成什么大祸,甚至有杀官不造反这种传奇般的事,这在以前,根本无法想象,关外,更是罕见的主动进攻东虏和méng古人,从目前的状况来说,还是略占上风,起码把méng古人杀得够呛,这些动作,每一样都是需要大笔的银子,这位皇帝基本上都是自己解决的,顺带着,还让不少人从中捞了不少。朝廷的政务上,这一位也不太管,很多事,都是直接交给他们这些朝臣做,甚至没有丝毫过问,如此看来,这位皇帝,也是一个比较好相处的皇帝,不是一个斤斤计较的皇帝,在他手下做事,也还算轻松自在。但是如今,皇帝的动作已经越来越明显了,虽然不一定就是往那方面去做,但是,总之,有人已经闻到了危险的味道。皇权和士人之间的争斗,从来就没停止过。
    种种情况,让这个茶楼上的人各有各的心思。
    “哼……,李大人说得没错,诸位都为了那点利,把眼睛都méng蔽了,根本不想想当今的陛下想干什么,哼,怕不少人买了不少股票吧,在等着股票涨吧……,哼,告辞……”又一位在场的官员告辞。
    茶楼里又沉默起来。
    “其实,陛下还是很好说话的,也未必像李大人,张大人说得那般恐怖,呵呵,如今新军还不是孙稚绳在掌控着,如满桂,赵率教等猛将还不是得听孙稚绳的?移民这样大的事还不是交给了徐子先,移民官可全是今年的恩科进士外带国子监的监生们……关外和东虏正面对峙的,还不是袁自如?朝中,大多还不是诸位说了算?依我看,诸位也不必过于惊慌……,反而把事情搞的不可收拾……”靠着窗户的那名男子,开口笑到。
    剩下的几个人,有的点头,有的依旧漠然着不置可否。
    ……
    镇江堡。
    毛文龙正召集着部将们整理战果,总结经验,讨论功劳的大小。
    “张参谋,就请你先说说今日的战果和损失吧。”毛文龙说到。
    “遵命,大帅,今日,我镇江堡估mo着杀敌在两千以上,但是,实际所获的人头不多,才三四百颗人头……,另摧毁了鞑子的大炮七门……”
    “……我镇江堡伤了上千兄弟,死四五百,损失颇大,主要还是在那段残墙上损失过于严重,另外,消耗手榴弹近万枚,炮子,火药无数……其他的一些刀,盾,弓箭就无算了……”张恒平静的介绍到。
    “好今日之战,多亏了各部拼死力战,特别是那段残墙,更是彰显了我东江男儿的风骨,死,也要拉着鞑子一起死……,我毛文龙要的就是这种不怕死的人……,另外,也多亏了张参谋的果断,让本帅及时的放弃那两段残墙,而没有继续往哪里添兵,否则,还得死伤更多的兄弟……,这次,多亏了张参谋……”毛文龙夸奖着。
    “大帅过奖了,为大帅出谋划策乃是下官的本职,下官也是有失误和不足之处的,迟迟未能将鞑子的大炮打掉,导致我镇江堡的城墙被轰垮了很长一段,才导致了如此多的兄弟死伤,下官也是有责任的……”张恒心中对于这一点,一直是耿耿于怀的,自己的大炮比鞑子厉害,自己的炮手比鞑子的精锐,可是,在这场生死之战中,没有挥应有的作用,居然让鞑子的大炮一直安安稳稳的轰塌了镇江堡的城墙,还顺顺当当的离去,这简直就是无法原谅,张恒相当的自责。
    众部将沉默着,各人心里都有一杆称,这件事,不能怪张恒,只能怪鞑子太厉害,敢把大炮拉到那样近的地方。
    过了半响,见没人说话,一位老将官忽然说到:“张大人,鞑子挖的那个坑卑职也看过,确实是防御咱们火器的好办法,一般火器确实难以打进那个槽沟,卑职以前听人谈起过,说有一种开ua弹,打中那里那里就会爆炸,端是厉害,卑职想,如果张大人的大炮能够这种开ua弹,卑职想,远比实心的铁弹威力要大得多,即便他鞑子挖了坑,挖了洞,只需几炮开ua弹,打在那沟槽周围,就足以让鞑子的大炮无法开炮了……”一个老将见张恒对这件事似乎很在意,情绪一直不高,出于感恩的心思,提起了一件自己以前听说过的东西。
    “开ua弹?果真?”张恒吃惊的问到,为什么鞑子的大炮很难打掉,原因就是那沟槽,鞑子的大炮先就把城墙打跨了,这样,镇江堡就无法正对着沟槽开炮,这样,大部分炮子只能打在沟槽上面的土堆上,或是直接跳开,或是陷进泥土里,所以,迟迟不见战果。如果有开ua弹,几炮就把那槽沟炸平,把大炮炸掉了,有这种利器,张恒怎么能不吃惊
    “确实,张大人,卑职记得,这开ua弹的大名好像叫做轰天霹雳猛火炮,据说,炮弹用生铁熔铸,内装一升、二升或三升火药,以大炮射出,击中则炸,其威力相当的大,乃攻城,破墙之利器。”这个老将说到。
    “果真”张恒兴奋的站了起来,如今他的炮弹全都是实心的,打这种有掩体的大炮相当吃力,如果有能爆炸的,则大炮的威力则要大很多,再打鞑子那种有掩体的大炮则相当的容易。
    “大人,卑职只是听说过,但是也没见过,但是应该是有的,或许兵仗局里会有人懂……”这个老将说到。
    “好如此,就多谢黄将军了,这回,你可是帮了大忙了,日后,定叫鞑子好看,为今日死去的兄弟们报仇……”张恒心头的事了了一头,不知道有多高兴,既然这个老将叫得出名字,那就好办,有了开ua弹,对付鞑子的大炮再不是什么难事。
    正说着,一个小校忽然在外高喊道:“报……”急的进来。
    毛文龙听到这声大叫,立刻站起来,不是出了大事,传令的校尉们不会如此紧张。
    “何事?”毛文龙喊道。
    “回大帅,鞑子在大肆的挖壕沟……”这个传令的校尉大声的说道。
    “大肆的挖壕沟?”毛文龙惊讶的问到,挖几个坑就可以让镇江堡吃大亏,大肆挖壕沟……,那……
    “走,上城墙……”毛文龙毫不含糊,立刻带头冲了出去。
    城墙上,已经有很多士卒在看,不时的指指点点,不用千里镜,也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远处鞑子挖壕沟的场景。
    毛文龙吃惊的看着远处鞑子挖壕沟的场景,这可真的是大肆的挖,这挖壕沟的人,怕不少于一万。
    毛文龙扯出千里镜,仔细的观察起来。
    过了一阵,才道:“鞑子确实在挖壕沟……,好卑鄙的手段啊”毛文龙说了句。
    亲随们,部将们个个气愤得不得了。
    “大帅,这鞑子忒不要脸了,干起地耗子的事来了,打仗那里有这般挖坑的?”一个部将气愤的说道。
    毛文龙半天没说话,心里考虑的是挖壕沟对自己镇江堡的影响。
    “定是鞑子怕了我们的佛郎机,怕了我们的手榴弹,以为挖了地坑,可以躲在里面不出来……”
    “大帅,鞑子不是想挖地道到我们镇江堡下面放火药吧?”一个部将的脸sè巨变的说到。
    毛文龙的脸sè瞬间变得极差。
    “大帅,无妨,鞑子这一招,下官自有应对之法,大帅不必担心。”张恒看了鞑子挖壕沟的场景,心中却早已有了打算。
    毛文龙的脸sè这才好起来,他这镇江堡的人太少,靠的是手榴弹这个守城的利器,才敢以身在镇江堡里**鞑子,要是鞑子从地下来,还真的是个麻烦事。
第四百一十五章 朝鲜义军
    第四百一十五章朝鲜义军
    听了张恒的话,毛文龙的脸sè才好起来。
    鞑子挖地道,挖壕沟这一招,对付火器当真是有奇效,昨夜一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要是被鞑子挖地道挖到城下了,那破城,真的是指日可待。
    “张参谋,可有奇招?”毛文龙立刻问道,到如今,毛文龙看这个张参谋,已经是越看越顺眼了,已经把这个张参谋当作自己人了,一起打仗,出生入死,那感情就是不一样。
    “呵呵,大帅,其实,也没什么奇招,大帅忘记昨夜那个二毛了?那可是扔手榴弹奇准的人,大帅只要在全军上下挑选这种扔手榴弹奇准的人,组成一支专门扔手榴弹的精兵,乘着鞑子挖壕沟还要几天,加紧练习一下,一旦鞑子挖壕沟到了咱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