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皇后生存日记-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冯凭惊了一惊,还没说出话,只见拓拔余缓步走到宫殿前,望着宫殿门外的南飞的鸿雁,渺小的黑影子在高空中隐现。他满怀怅惘,自言自语似的继续说:“候鸟要往南方飞,去避冬,人也要往好的地方去奔。你不愿意跟着朕是对的,朕现在自身难保,也保护不了你。朕只不过是皇后和朝臣们手中的棋子,你想的很对。你想跟他去就跟他去吧,朕放你们出宫,你去奔好前程吧。”
冯凭道:“皇上……”
拓拔余没有看她,转身叫来他的亲信,是个宦官,这人叫王冲,是个五十多的老头子,拓拔余让他去传旨。冯凭发现那圣旨是提早就已经写好了的,心中又惊讶了一下,顿时涌起一股复杂的怜悯。
王冲接了拓拔余的旨,显然也知道圣旨的内容,是早有准备的。他小声问道:“皇上有什么话要带给他吗?”
拓拔余站在殿中,背对着大敞的宫殿门,背对着冯凭,声音无限低回,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你告诉他,朕不想杀他,也不想他被别人杀了。一家兄弟,一只鸟窝里长大的雏鸟,为什么非要自相残杀,让外人趁虚而入呢?朕还记得小时候一道在阴山骑马,虽然很遥远了,朕还是希望他能平安活着。”
王冲是个侍候他多年的老监,听到这话,眼睛里滚滚的都是泪花,含泪说了句:“哎,皇上说了,老奴记着了。老奴会把这话原样带给他的。”
王冲很快携着圣旨出去了,冯凭还呆呆地立在殿中。拓拔余转身面对她,勉强笑了一笑,道:“时候还早,你愿不愿陪朕在宫里走一走,待会朕让人送你出宫。要快入冬了,再过些日子就没什么景了呢,趁着今日天气还好。”
冯凭礼了礼,道:“随皇上的意。”
拓拔余往殿门外去,身后的内侍跟上。经过冯凭身边,他抬起了大袖,侧身注视着她:“来?”冯凭正要跟在他身后,见这动作,呆愣不解,拓拔余笑说:“来呀?朕拉着你的手,不要害怕。”
冯凭紧张的伸出手去,拉着他的手。他的手握上去,和拓拔叡真有些相似,都是清瘦的男孩子的手,手心有薄薄的一层茧子,那是自小习武留下的。
宫殿外是朗朗的晴天。从太华殿的高处看下去,整个宫城尽收眼底。时节已经是深秋了,树叶子也变了颜色,红的紫的黄的景致点缀在黑漆漆的宫殿屋瓦间。一阵凉风吹来透了衣,冯凭深深打了个寒噤,随着拓拔余下阶。
“年年岁岁花相似。”拓拔余携着冯凭的手,顺着满路的花香,穿梭在枝叶繁茂的花园中。地上铺满了落叶和残红,蜂子嗡嗡地闹着。他叹气说:“这才几天,花儿都谢了。”他伸出白皙的手,到那枝头上,想折下一朵稍好的花儿,然而选来选去,全都是半凋零的。好久才看中一朵勉强鲜艳的,他采了下来,递给冯凭:“闻闻香不香?”
冯凭说:“挺香。”
拓拔余说:“其实这宫里的景致,我都看腻了,没什么可看的,来来去去都是这几个地方。我原来还想做个将军,可以到处去打仗,肯定有意思。”
冯凭发现他一下午说了很多我,我来我去,把朕给忘了。然而某个时刻,他又能突然想起来,又说一句朕。但说着说着就忘了,最后又变成了我。冯凭不提醒他,他自己也晓得自己语无伦次。他避不开这个字眼,最后干脆就不说话了,只是默默拉着她的手走着。
第29章 天目寺
拓拔叡和常氏布衣出了宫。
布衣是草民穿的衣服,粗麻布织成,没有锁线没有纫边,露着歪歪斜斜的针脚和粗劣的针线头子。
出宫这一段路,他走的特别艰难。他非常想出去,脚步行个不停,然而腹中饥饿,头眼昏花,每挪动一步都异常艰难。他感觉自己像个行尸走肉,脑子已经失去了意识,只是被一个目标操控着在往前走。他已经没有任何情绪了,只想停下来,躺下,睡一觉,他不渴望芬芳的锦被,也不渴望柔软的床铺,只要有个草窝让他躺下来他就心满意足了,他只想让自己脚步停下。
常氏在旁边搀扶着他。出了贞顺门,又上了马车,顺着御道直行,出了城门。
拓拔叡昏昏沉沉靠在常氏怀里,常氏一边用手抚摸他,安慰他:“殿下别怕,到了地方就安全了。”一边伸手揭开车帘,查看马车外的景象。
拓拔叡身上火烫,他高烧已经好几天了,常氏摸着他滚热的额头,看着车道两旁的景物,心急如焚说:“很快就到了,咱们先洗个热水澡,喝点热汤,再找个大夫来看看,好好睡一觉。”
马车在一座偏僻的寺庙前停下。寺庙非常冷清,寺门小小的不过一丈,门是木门,门前石板地上长满了绿绿的青草,低矮的垣墙上生了碧绿的青苔。冯凭站在寺门前,一看拓拔叡的马车到了,连忙赶上来,帮着常氏搀扶他。
寺中的一个住持,两个小沙弥,也都到门前来,住持礼了一礼,道:“小僧已经让徒弟将寺中的房舍收拾出来了两间,快将这位小施主搀扶去休息吧。”指挥两个小沙弥带常氏去山房。
寺庙总是比寻常百姓家要富有的多,外面看着麻雀虽小,实则五脏俱全。住持引着他们到了一处干净整洁的小院,环境非常怡人,院中植了许多翠竹。
两个沙弥拿钥匙将山房门打开,常氏扶着拓拔叡上台阶,见是几间连着的屋舍,占地不大但看着整齐,似是刚刚修缮过。地是石板地,打扫的很干净,屋中主要陈设都有,靠着东边窗子放着一张大榻,上面铺着席,爹放着被褥,枕头,可日常坐卧,也可睡觉。榻下是一张黑漆漆的桌案,侧面也设了席座。
常氏将拓拔叡放上床,又道:“麻烦住持,能不能帮忙送点热水来。”
住持道:“热水送不过来,只能自己烧,那侧面有一间厨房,里面有锅灶,旁边有口井,井边有桶,可以打水。”
常氏道:“多谢住持。”
常氏让冯凭看着拓拔叡,她去井边打水烧热水。冯凭呆呆地坐在床上,让拓拔叡靠在她怀里,心里非常不安、难受。他一直在发烧,一边发烧一边抖。
两个小沙弥找了木盆来,常氏将烧好的热水用桶拎进来,倒进盆里。
常氏已经很多年没有干过重活了,拎了几桶水就累的气喘吁吁。水弄好,常氏将拓拔叡脱干净衣服,让他坐到水盆里,用软布撩了水替他洗澡擦身。
冯凭不敢看,借口到厨房里去看看,常氏说:“别去厨房,你去问问住持,有没有里面穿的干净衣服,拿两件来,他那衣裳没法子穿了。”冯凭答应了,到前院去找住持说话,住持给她找了几件衣裳,冯凭捧着回去,门还是关着的。她悄悄将眼睛伸在门缝里看了一眼,见拓拔叡水淋淋地坐在盆里,睁着眼睛,一言不发,常氏在给他洗头发。
冯凭在外面等了一会,没听到常氏叫,又凑到门缝里去看,这回见拓拔叡已经到了床上,常氏用个帕子在给他擦头上的水。
冯凭叫了一声:“我回来了。”
常氏说:“进来吧。”
冯凭推开门进去。
常氏下床来,翻看了一下她找来的衣服,便捡了一件,拿去给拓拔叡穿了。
他穿上衣裳,冯凭终于敢正眼看他。冯凭走到床边去,接着常氏方才的动作,用个帕子替他擦头发上的水。
常氏说:“你陪殿下呆着吧,我去厨房看看,给他煮一点吃的。”
冯凭抬头,道:“好。”
常氏去了。
拓拔叡瘦了许多,褪去了少年稚嫩的肉感,五官变的越发深刻。冯凭感觉他越来越好看了。听说鲜卑人的男孩子,十四五岁的时候是最好看的,皮肤白嫩的像最新鲜的花朵一样,身材已经开始发育,往往长的纤秀迷人,修长的双腿,挺拔柔韧的细腰,面若桃花,皮肤紧绷绷的,还有一层薄薄的肌肉。要是再大一点,过了十*岁,骨骼再粗壮一些,肌肉再厚一些,往往就不太好看了。这个年纪的美少年美起来比女人还美,男人女人都会想要他,冯凭看见了眼前的拓拔叡,感觉这话是真话。
常氏煮了点青菜粥,放了猪油和淡盐,热热端过来,拓拔叡喝了一碗粥。他现在肠胃弱,不敢吃太多东西。
常氏给他盖好被子,让他睡下,这边和冯凭一起,将剩下的粥吃完。
拓拔叡睡的始终不太好,一会睡,一会醒,半夜里惊醒好几次,高烧一直不退。常氏守在床前,看他烧的厉害了,就用热水给他擦一次身,不眠不休的看护了好几夜。灶上的小火从早到晚都不停的,随时温着热水或者煮着粥和药,让拓拔叡一醒来就能吃。药是那住持给开的,这人虽然做着住持,但是自称会医术,经常与人看病。至于冯凭,帮不上什么忙,只好整天守在灶前看火,常氏吩咐什么,便帮忙跑个腿,或者替个手。常氏照顾拓拔叡累了,她也去帮帮忙替一下,让常氏得个闲睡一会。
这小寺名叫天目寺,僧侣不多,香火也不是顶旺,自从拓拔叡来了以后,冯凭就发现那寺院僧侣中多了许多身材高大,体格魁伟之辈,时常到处游荡穿梭,香客则几乎绝迹。冯凭怀疑这些人是宫里派出来的,只是不知是敌是友。这些人整天在寺中游荡,倒不干涉拓拔叡的生活,因此冯凭和常氏都是只假装不知道。只是寻常只待在那后院里,万万不敢踏出这寺门一步。每天早上,住持让小沙弥送一点肉食和蔬菜过来,这边有厨房,常氏自己动手烧饭。
三天之后,拓拔叡退了烧,又转入低烧。精神仍然不太好,然而意识已经清醒多了,大多时候都是醒着,也能吃东西,只是始终不说话。过了十多天,他才开始渐渐说话,问些宫中的事。
说到皇上驾崩,拓拔叡和常氏又落了一回泪。朝中动荡的很厉害,宗爱为了排除异己,杀了一大批人,朝中的大臣们要么表示顺服,要么被杀了。新君继位,朝廷要换血,总要砍掉一批人头,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唯独乌洛兰?那样德高望重的老臣也遭了难,让人惋惜。
拓拔叡问:“兰延呢?”
兰延没有死,被流放至西垂。凡是原来支持拓拔叡的,而今都遭到了打压,当然,其中也有升官了的,自然是中途跳反,转而支持皇后和宗爱的。这些事情都是人之常情,也都是意料之中的,拓拔叡听了,也没什么反应。
拓拔叡对于眼睛的处境,是只能接受,没有得反抗了。他只是很想念皇祖父。他到现在都不敢相信皇上已经驾崩的事。皇上是什么人?皇上是天纵英才的伟大帝王,雄才大略,率领魏军南征北战,创下不世的大业,连他的亲生父亲太子都死在皇上手里。拓拔叡从小就对这个人又敬又怕,觉得那是这世上最精明最厉害的人,是不可战胜的神话,谁也无法打败他。这样的人,竟然说死就死了,死的一点动静都没有。
皇祖父的死,对拓拔叡的打击很大。不单单是政治上的失势,更大的打击是心灵上的。他一直信奉权力,认为只有站在那权力顶峰的人,才能掌握命运,保持不败,然而事实显然不是这样的。谁能保持不败呢?连他的皇祖父都败了,死了。一代天骄,死在女人和宦官手里,太可笑了,说出去谁会相信。
这天晚上在床边,他和常氏说起道武皇帝的事。和拓拔韬非常相似,道武皇帝也是英雄一世,晚年结局凄凉。
“道武皇帝为什么会死?”
这个问题,恐怕没有人敢回答。北魏的开国之君,道武皇帝,是拓拔韬的祖父。离拓拔叡,中间也只不过隔了两代帝王。拓拔叡想起几十年前他祖宗开基创业的故事,若有所思道:“道武皇帝幼年经历亡国之痛,败于苻坚,成为前秦俘虏,只身往长安为奴,此后流落中原、蜀中各地十多年,受尽辛酸波折。十六岁回代北复国,即代王位,而后建立魏国,打败慕容垂,击败后燕,覆灭前秦,称霸中原,将我拓拔氏从代北一个小小的部落发展到今天这样的帝国,功业何等英伟,谁敢说他不智慧不英勇吗?可是最后的结局呢,被自己的妃子和儿子谋杀。皇祖父,别人都说,他是道武帝之后最有谋略,最伟大的皇帝,可是他和道武皇帝一样的结局。这是为什么?难道这都是命吗?不光咱们魏国,连那秦国,燕国,他们的皇帝好像也是,苻坚,慕容垂,哪个不是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死的都不怎么好。”
常氏低头做着针线,也不敢回答,这个问题是不该她去思考的。
拓拔叡道:“道武皇帝,清河王拓拔绍,明元帝,皇祖父,还有我父亲。咱们魏国立国到现在,五位君主,竟然有四位都是死于非命的。不管是有治国能力的,还是没有治国能力的,都落得相似的下场,为什么会这样?”
冯凭在旁边听着,自然也无法说话,谈论这些是犯忌讳的,她和常氏都默不作声。于是拓拔叡一个人自言自语,也没有语出个答案来,他很迷茫。
拓拔叡很迷茫,还有点害怕。作为身处政治风暴中心的人物,他认为只有皇位还是安全的保障,失去皇位就会失去性命。然而实际上,哪怕是坐在皇位上,性命也仍然不在自己手里。
那么,这世上,又有哪里是安全的呢?皇帝如此,草民只会更悲惨,更加命如蝼蚁。那是人人都可以践踏的。
拓拔叡随时都有性命之忧,他想不明白这个问题。他每天晚上都会做噩梦。他终于能体会拓拔韬决心杀太子时的那种恐惧了。这世上没有人是可以信任的,父亲会杀儿子,儿子会杀父亲,妻子会杀丈夫,丈夫会杀妻子,母子之间,也会互相利用,为了权力彼此厮杀。
关系最亲密的人尚且如此,那么,还有什么人是可以信任的呢?
常氏叹说:“天家和寻常人家,也没有什么不同的。寻常人家也要打架呢,父子兄弟之间,为了争一块地,争一头牛,争一栋房屋大打出手,也有打的凶,打的老死不相往来的。可是普通人家小打小闹,谁也不能为了一块地,一头牛去杀人,天家就不同了,争的东西大,筹码大了,代价自然也大,就不得不拿命去搏,说到底也都一样。”
这话是实话,拓拔叡听了,只是心生感慨。什么东西,牵涉的人多了,相关的利益大了,都会变得可怕。
第30章 日常
??他站在窗子前,透过窗子看到院内。他看到常氏在井边打水,树底下洗衣服,用个棒槌反复捶打衣物。她流了很多汗,抬了手臂擦汗。冯凭蹲在另一只木盆旁边,她挽起袖子和裤腿,露出白白的胳膊和脚丫,手在盆子里搓洗着小件的汗巾和手帕。
衣服洗好晾起来,常氏端了一盆热水来,将冯凭打散了头发,就在院子里给她洗头发。拓她有一头柔软乌黑的长发,披散下来,侧影看上去有种异样的文静和乖巧。拓拔叡看她裸着手臂,光着脚站在那,看着常氏兑水。她伸出一只白皙的小手,将脸侧的头发捋了一下,撩到耳朵后面去。
她半张白皙圆洁的脸蛋就进去了拓拔叡的眼睛里。皮肤是细腻的梨花颜色,细细的眉毛,颜色浅而淡,薄薄的内双眼皮,眼界毛长而直。鼻梁秀挺,嘴唇不厚不薄,一只秀气白腻的耳朵在太阳底下几乎要嫩的透明。
常氏按着她头低下,用水打湿她头发,往头上揉皂角,搓洗头发。
拓拔叡出神看了一会,又回到屋里。他精神焦虑,身体酸痛,不愿意走出这间屋子,脑子也迟钝的很,稍微多思考一下就头疼,犯恶心。他从桌上倒了一杯热水喝,听到自己脑子里嗡嗡响,好像有虫子在腐蚀他的大脑。他忍着痛苦回到床上去,身体放到枕上,躺平,将双手叠放在胸口。
他静静的呆着,能听到自己的心跳,还有头中的嗡鸣。过了好久,那痛苦才渐渐好了一些。
冯凭推开门进来了。
她头发湿漉漉的,带着阳光的甜热,走到床边,拉了拓拔叡的手,笑道:“殿下,你要不要出去耍下。”
拓拔叡摇头,避之不及地挣脱她手,推她说:“我不去,热。”
这时节一点都不热了,洗衣服都感觉水很凉,只是难得的出了一天太阳。冯凭蹲在床边,好奇地注视拓拔叡的脸:“怎么了?你头还疼么?”
拓拔叡点头:“疼。”
冯凭说:“我替你揉一揉。”
她自告奋勇地爬上床,盘起腿,抱着拓拔叡的脑袋放在膝盖上。用手慢慢地给他按摩太阳穴,后颈处。
拓拔叡翻身抱着她,将头埋在她腹部。她身体柔软,有股少女的甜香味儿,特别安神。拓拔叡心想,她要是再大一点就好了,他就会吻他,脱光自己,用身体索求她的抚慰。他想要得到爱抚,而不是让她两只小手在自己脑袋上摸来摸去,像摸狗似的。
短暂的秋天转瞬即逝,很快就入了冬了。平城的冬天来的格外急,北风夹着雪呼啸而来,小小的寺院顿时笼罩在一片冰天雪地的寒冻之中。
天气冷,又没有暖炉,夜里,三个人挤一张床。拓拔叡怕冷,整夜地钻在常氏怀里取暖。他已经是个大男孩子了,却整晚的睡在娘怀里,像个吃奶的婴儿那样,冯凭感觉挺替他害臊的。但是拓拔叡和常氏好像都不觉得这样不对,拓拔叡从小就是在女人怀里长大的,连穿衣服洗澡都不自己动手,都是女人伺候,他自然不会觉得在女人怀里取暖有哪里不合适。常氏两手把他捧大的,也总是宠爱他,这么大的人了,还亲自给他洗澡。
冯凭感觉有点怪怪的,然而拓拔叡和常氏都很习以为常的样子,她也就跟着习以为常。早上,常氏通常起床早,要去生火做饭,拓拔叡离了常氏怀抱,感觉又冷了,便转过身来把冯凭抱住,两腿夹上来,继续睡。
冯凭睡的迷迷糊糊,感觉小肚子上有个东西硌着她,硌的挺疼的,好像还会动。她伸手去抓了一把,想把那个东西弄开,那东西好像长在拓拔叡身上似的,掰不掉。好几次遇到这样,她就留了心眼。白天的时候,拓拔叡坐在床上,火盆边烤火,冯凭悄悄往他腰下打量,也没看见有那个,她就十分生疑,百思不得其解。
通常在常氏起床的前一刻,她会莫名其妙醒来。醒来过一会,常氏就醒了,下床,穿衣,随着门扉“吱呀”一声,房门打开了,常氏出门了。
她心里倒数,要来了,要来了,一,二,三,拓拔叡就果不其然,热烘烘地转过身来,呓语地抱住她。
冯凭就感觉那个东西硌着肚子。
天天都要来一遍。
她弄明白了那是长在拓拔叡身上的东西,就本能地开始慌乱害怕。她害怕极了,她害怕男人,她推开拓拔叡,紧跟着常氏的步伐也下了床。
院子里堆满了雪,昨夜又下了一场大雪。雪地上有一串脚印,常氏从柴房里抱了柴草正往厨房去烧火。
冯凭走上去帮忙:“我来吧。”
常氏将柴草放在灶门口,将干草点燃,填进灶膛,笑说:“你起的这么早,早上天冷,多睡一会没事。”
冯凭说:“我睡不着嘛。”
常氏往锅里掺了一点水烧热,两人洗了脸,冯凭将灶边的一只陶罐子打开,里面储藏着炭麸。因为寺里没有炭烤火,常氏做饭的时候便将烧过了,还没有化尽的红炭装进罐子里闭熄,白天好拿出来烤火。冯凭将炭麸倒进盆里,又夹了两块明火放进去,扇了扇,很快就燃起来了,她将火盆端进睡觉的屋里去,放在床边。
常氏煮了粥,用切细的萝卜丝腌了一点小菜。饭熬好,冯凭到井边去打水,给拓拔叡准备洗脸的热水。
天真冷啊,井边的水桶里都结了厚厚一层冰,井台上也堆满了雪。手一伸出来,就冻的疼痛难忍。冯凭用绳子将水桶放进井里去,提了水上来,常氏过来帮她提进厨房。
拓拔叡像个大号婴儿似的,在两个女人的服侍下起床,穿衣,洗脸。
就差没让人喂饭了。
他懒归懒,打小蜜罐里长大的,养尊处优,从来没有自己料理过衣食,油瓶子倒在脚边也不会扶的人,好处是不抱怨。冷了,也就是杵在那瑟瑟发抖,等着人给他生火送衣服。饭菜难吃,自己弄不来好吃的,也就给什么吃什么,难吃也梗着脖子咽,并不因为冷了饿了就发脾气,作为一个王孙公子,这已经很让人欣慰了。常氏和冯凭心甘情愿伺候他,对他没有更高的要求,不指望他会照顾人。
常氏在床上做衣裳,做鞋,拓拔叡守在旁边观看,帮她穿针。常氏嫌他没出息,借了几本佛经,让他读佛经,拓拔叡不肯读,说他一看到字就脑袋疼。他终日无事可做,就看常氏穿针引线还有点意思,呆呆看很久。
常氏在屋里,冯凭就在屋里,常氏出去院子里,冯凭也跟着出去。
常氏放下手中的针线活,去厨房做饭,冯凭连忙说:“我去帮忙吧。”
常氏笑说:“不用,你在这玩。”
拓拔叡发现她总爱跟着常氏,莫名其妙,说:“你在这玩啊。”
冯凭踟蹰扭捏了半晌,还是跟着常氏跑了,留着拓拔叡一脸狐疑。
拓拔叡发现她老躲着自己。
他细一想,顿时明白了为什么。
他顿时就不高兴了。
这天早上,冯凭起床去厨房,看小沙弥送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