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皇后生存日记-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拓拔叡叹口气:“让她进来吧。”
最后一张纸在手中化为灰烬,李贤领着冯凭进来了。她脱了雨帽和蓑衣,身上还是湿哒哒的,薄衣服湿透了贴在肌肤上,手臂,锁骨,腰线,臀部,整个身体的轮廓都被迫地显现出来。她头发也全是水,*地在往下滴水。
拓拔叡看到她这副落汤鸡的样子,注意力不由地暂时转移到她身上,讶异道:“外面下着这么大的雨吗?”
冯凭嘴唇发白,抱着胳膊直打哆嗦,道:“雨可大呢,一出门就全淋湿了,蓑衣一点都不管用。水顺着脖子往下灌。”
拓拔叡低头,取了笔写字,让宦官取了干净的衣服来给她换。他想写几个字,缓解一下情绪,然而胡勾乱画,并没有写出什么来。刚放下笔,冯凭从屏风后出来了,换了一身中单,坐在离她不远的地方,李贤拿着帕子给她擦头发。
拓拔叡命令李贤出去。
李贤应了声喏,忙收拾了帕子出去了。冯凭坐在原地瞧着拓拔叡。
拓拔叡站在御案前,隔了一丈的距离和她对视,面无表情问道:“太后让你来的?”
冯凭不答,是默认。
拓拔叡发作了一场,不知为何,此时突然心里轻松,无爱也无恨了。他很平静,问道:“太后在做什么?”
冯凭说:“我不知道,我去的时候,太后正在哭,她让我来看看皇上,说皇上生气了,可能正在伤心。太后很担心皇上。”
拓拔叡道:“她在担心朕,还是在担心她自己?”
冯凭道:“自然是担心皇上了。皇上不好,这宫里都要提心吊胆的,凭儿都睡不着觉了。”
拓拔叡道:“你去告诉她,让她安心吧。她担心的东西,朕已经烧掉了,她担心的人,明日也不会再活着。朕只当什么都没发生过,朕不想再提起这件事,朕也不希望任何人再提起这事。”
冯凭注视着他,久久不语。拓拔叡叹气道:“行了,等雨停了,你早点回去吧,回宫去睡觉。这是我跟她之间的事,没你的事,这么大的雨,不要再傻乎乎的跑来了。朕今天有点累,就不留你了,你看雨停了自己走吧。”
冯凭看到他那副脸色苍白,憔悴不堪的样子,很想安慰他。然而拓拔叡不需要任何安慰,也不打算向任何人诉说心事,只是冷冰冰地下逐客令。冯凭只能遵从他的吩咐,回去向太后回话。
她趁太后身边无人时,将这话原意不动地转述给太后。太后听了,眼泪流的更厉害,一时哭的止也止不住。
常太后一直在哭,拿着手帕擦眼泪,宫人问道:“太后在伤心什么?”常太后哭道:“老身没有伤心呢,老身在高兴,皇上这么快就有后了。”
“老身也要当祖母了。”常太后泪流满面说:“没想到有一天还能抱上孙子,老身真是太高兴了,喜极而泣。”
宫人们提心吊胆的,还以为会有事,听到这句,都转过弯来,连忙恭维贺喜,冯凭也笑着说:“恭喜太后,要做祖母了。”众人说:“是呢是呢。”
第52章 对质
拓拔叡匆匆赶到咏春殿。
他刚下了朝,还没来得及换朝服,一路走的冕旒叮叮作响。他掀开密密的水晶珠帘,看到宋美人衣衫凌乱,披头散发,躺在床上仰面大哭,满脸都是泪水。
拓拔叡坐到床边,握住她手,面色严厉,问左右道:“怎么会这样?”
宋美人悲痛欲绝,痛哭道:“妾的孩子没有了。”
拓拔叡道:“怎么会说没有就没有了?谁干的?宫女呢?太监呢?统统御医呢?传来见朕,朕要亲自审问。”
宋美人嚎哭道:“是太后,是她杀了我的儿子。”
拓拔叡道:“你不要胡说,太后不可能做这样的事。”
宋美人哭道:“皇上还相信她。妾的孩子都没有了,皇上竟然还相信她是无辜。妾就是喝了她送来的汤药才会突然腹痛,然后才落了胎的,皇上竟然还替她说话。”
拓拔叡道:“不是朕偏信。她是太后,她要害你,可有动机吗?”
宋美人哭道:“怎么没有动机了。她恨我,怕我生下皇子,若得了贵,将来会对她不利,所以下手要害我。”
很快,常太后带着冯贵人一道过来了。拓拔叡冷着脸,面结了层冰霜,并没有转头搭理。常太后看到皇帝这副冷淡表情,心沉了一沉,走到床前冲宋美人道:“宋氏,你不要信口胡言?老身何时害过你了?老身给你送的汤药,都是安胎养气的补汤,老身仔细询问过御医,才让人按方子熬出来,送过来给你喝,怎么会害你流产?你不领情便算了,怎能口出恶言陷害于我?”
她向拓拔叡道:“老身说的句句实言,皇上若是不信,自可以传御医来问。老身那里还留着那汤药方子,还有那剩下的半罐汤药,老身已经让人去取了,皇上若不信,自可以让御医查验。”
宋美人哭道:“有毒的汤药都进了我的肚子了。你要害人,自然把后戏都做足了,难道还会留着□□给皇上送来,让皇上查验吗?兴许我喝的,和你那留的,根本就不是一个东西。”
常太后恼怒道:“这么说来,你没有证据,只是凭着你一个兴许在断案了?你一个兴许,就敢把屎盆子往老身身上扣,宋氏,你现在胆子不小啊。”
宋美人绵绵痛哭道:“这世上找不到证据的事情多了去了,找不到证据,就能证明无罪吗?人在做,天在看,你做过的事情,你自己清楚,皇上也清楚,你会遭报应的。是非善恶,上天自然有定论。你以为皇上原谅你一次,还会原谅你第二次吗?你这次谋害的是皇上的龙子,你这个恶毒的女人,蛇蝎毒妇!”
常太后气的直颤:“宋氏,你真是疯了!”上前扬了手要打她。
宋氏抬手挣扎着和她撕打,嘴里叫道:“我就是疯了!你害了我的孩子!我的孩子没了,我也不活了,我要杀了你这个恶毒的坏女人!”
常氏已经很多年没有碰到过这样尴尬的场面了。她在宫里,习惯了表面上温文尔雅,一团和气的作风,哪怕再有争斗,也不能摆到明面上来的,更别说是当着皇上的面。此情此景,简直像是村口两个泼妇打架。她气坏了,一时控制不住怒火,想教训一下宋氏,然而宋氏像头牛一样的抓着她撕扯扭打。
她心跳的咚咚的,简直要喘不过气了。她要招架不住了,太丢脸了,她堂堂太后,竟然当着皇帝和一众下人的面,陷入这种低级愚蠢的殴打中。
她想挣脱,然而宋氏发了疯似的,力气极大,死死地揪住了她的头发,竟然一把将她头上的假髻扯下来了!
宋美人撕红了眼。
她太恨常氏,太恨这个女人了。
如果不是这个女人,她不会和拓拔叡离心,不会惹怒拓拔叡,招来一顿恶打,不会失去腹中的胎儿。如果不是这个女人,也许她可以得到皇上的宠爱,也许她可以做皇后,可以生下龙子!
都是因为她!这个恶婆娘,什么太后,狗屁太后,她也要意思装模作样。不过是一个贱人保母罢了,做了那样的恶事,竟然还能在这个位子上做着,阻拦自己的前途。她就是要让她丢脸,就是要亲手撕下她的面具。
皇上不是不忍心废她,对她留情吗?她非要撕开这对假母子之间假惺惺的面具。她害了皇上的生母,又害了皇上的儿子,皇上还会原谅她吗?
这个毒妇,她完了,她等着死吧。皇上一定会让她滚去上吊的。
只有常氏死了,她在后宫里才能安生,她和皇上才能安安生生做夫妻。
否则,她是得不了安生了。
拓拔叡看到眼前这个场景,真是忍无可忍了,怒道:“都给朕住手!”
宋美人犹不肯住手,拓拔叡上前抓住她的手扯下来。常氏急忙退后两步,宦官赶紧上前搀扶住她。
宋美人激动之下用了大力,被拓拔叡拽住,下。身温热热的好像有血流出来。她眼前一黑,身体一晃,一阵刺骨的寒凉从骨髓里透出来,她痉挛了一下,晕了过去。
拓拔叡吓的忙搂住她,呼:“御医!”
过了一会,宋美人又醒了过来,指着常氏哭道:“我不要看见她。”
拓拔叡冷着脸吩咐宫人:“送太后回宫去吧,这件事,朕会查清楚的。”
常太后见皇帝态度冷淡,明显的跟先前不同了,只得暂时离去了。
全程,冯凭看着发生的事,没有机会开口说话。常太后走了,她在这里也不受欢迎,只好也随着太后回去了。
常太后显然是无心饮食了。
冯凭陪在她身边,明显地感受到了她的焦虑。闾夫人的事发在前,现在又出了宋美人的事,拓拔叡还会不会再信任她就相当的难说了。方才拓拔叡的脸色,她也看见了,那是非常的难看。
常太后显然是不承认此事的,然而冯凭也不知道她此时的表演是真是假。
她诚然是太后的心腹,不过也不敢保证有些事太后不会瞒着她。毕竟闾夫人的事,恐怕李延春苏叱罗都不见得了得的清楚,她当初是怎么运筹的,冯凭也完全不晓得。太后的确厌恶宋氏。
冯凭心寻着,常太后可能真有杀死宋氏的心。如果有机会的话,她一定会抓住的,绝不会放过这个女人。
如果不是宋氏,皇上也不会知道闾氏的事,哪会有今天的麻烦。
这个人是不能留的。
可是她左思右想,还是感觉常太后不太会做这种在汤药中下毒的事。这种事一定会留下把柄的,闾夫人那事的风头还没过去呢,太后这时候冒这种险,不摆明了是引火烧身吗?
而且堕掉龙子有什么用?太后的目的是宋氏,又不是宋氏肚里的孩子。
无利可图,还会招来麻烦,冯凭总觉得,太后应该不会做这种事。
然而她也不敢断定。
太后焦虑地在殿中走来走去,时不时让人去打听宋美人那边的情况。
太监回来禀告道:“宋美人晕过去了,御医说症状好像不大好。”
太后说:“我管她做什么,这个祸害,她要死就去死吧,反正老身没有碰她一根毫毛。老身是说皇上怎么样?皇上还在那里吧?她究竟是怎么落的胎?御医是怎么说的?”
太监说:“御医说,宋氏的确是服用了堕胎的汤药引致的流产。”
常太后震惊道:“啊!”
“怎么会这样?”
太后怔怔地坐回榻上,半晌回不过神来:“谁在陷害我,御医不敢撒这种谎。”
李延春给太后出主意,说:“宋美人兴许是身体不适,自己没护好身子落了胎,皇上总不能因为她一句无根据的指控,就将罪名归到太后头上吧。”
太后道:“万事皆有因由,无缘无故?你觉得皇上会信吗?御医已经说了,她是服了堕胎的汤药。”
李延春道:“那也不见得就能怪到太后头上吧?”
太后道:“除了老身,还有谁跟她成仇吗?她那架势,已经恨不得要掐死老身了,皇上都看在眼里。”
李延春默了。也不敢再说话。
苏叱罗送了饭来,冯凭前去拉了太后的手,安慰道:“太后现在正乱,先吃一点东西,缓缓精神再想吧。”
常太后叹气道:“老身不吃了,老身今天吃不下,你自己去吃吧。”
她不吃,冯凭又哪里吃的下,只得也陪她煎熬着。
到夜里,拓拔叡来了。
冯凭站了起来,没说话。拓拔叡看了她一眼,说:“你出去。”
又侧了眼示意宫人:“你们都出去。”
冯凭同李延春、苏叱罗等人都默默地出去了。拓拔叡远远望了常氏,木然说道:“你没有解释的话对朕讲吗?”
常太后抬了头迎向他目光:“皇上心中自有主意,何必问我呢。宋氏这件事的内情,皇上想必比我清楚。”
拓拔叡道:“你敢说跟你无关吗?”
常氏道:“皇上说有关,那就有关吧,皇上说了算,我无话可说。”
拓拔叡道:“你什么意思?你觉得朕会故意诬赖你?朕抛了自己孩子的性命不要,用这种伎俩诬赖你?”
常氏道:“毕竟,闾夫人的事,于法理是无错的。咱们魏朝历来立太子或是新帝登基,都是如此,追究不了谁的过。只是皇上心里过不去。皇上总不能对大臣说,因为我下令赐死了闾夫人,所以治我的罪。这是合理合法的,怎么能说是罪呢?没人会同意的。皇上要替闾夫人报仇,总不能拿这个说事,总要找找别的由头。”
拓拔叡道:“朕在你心里,就是这么不可信任吗?朕以为,咱们母子之间还是有一点感情的,没想到,原来在你心里,朕就是这样不堪。”
常氏道:“你是皇帝,你是君王,咱们母子感情再深,我也只是臣,是皇上的奴婢。皇上让我活我就活,皇上让我死我就只能死,没有半点反抗的余地。就像现在,皇上命我去死,我也只能马上就去上吊,甚至不敢有片刻延误。皇上让我怎么全心全意的信任皇上呢?”
“你这是强词夺理。”拓拔叡说。
默了半晌,他又道:“这么说,闾夫人的事,你是承认了?”
常氏道:“不承认,皇上不是更厌恶我吗。”
拓拔叡道:“为什么?”
他突然声音尖锐了起来:“你想要荣华富贵,朕就给你荣华富贵!你怕朕会忘恩负义吗?你这么做,对你又有什么好处?她就算活着,又能碍着你什么事?她只是一个可怜的妇人,你非要这样置她于死地!你考虑过朕的感受吗?她是朕的母亲!你是朕最尊敬最信赖的人,朕把你当做世界上最亲的人,你知道你这样做会让朕多么痛苦吗?朕真恨你,你不但让朕失去了母亲,也让朕失去了世界上唯一信任的人!朕恨你,可若是没了你,朕在这个世上,连唯一的亲人也没有了。你知道这些日子朕是有多么痛苦煎熬吗?朕夜夜都在想这件事,没有一夜能安眠。你让朕感觉朕的身边全是野心和暗箭,你让朕怀疑这世上没有一个人对朕是真心,你让朕怀疑,朕身边每一个人都在对朕假笑,其实贪图的都是朕的权力。只要有机会,他们随时都会谋害朕。朕以前也明白这个道理,可是朕总觉得,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的,总该有那么一两个人对朕是真心。结果你告诉朕,一个也没有。”
常氏泪道:“我进宫那时,你刚刚出生。太武帝把你接到宫中,让惠太后抚养。惠太后选了我做你的乳母。当时我刚刚生了一个儿子,因为你,只能被迫和他分离。他没人养育,缺奶,最后饿死了。我把你当做自己的亲生儿子。皇后小的时候身体不好,特别闹,爱夜哭,我夜夜抱着皇上,拍啊,哄啊,皇上一生病,我就好几天睡不着觉,生怕皇上出了一点差错。你不晓得带个孩子有多艰难,虽然身边有宫女太监伺候帮忙,可他们只能干些杂活,又不能帮我带皇上。婴儿本来就不好养活,一不小心就夭折了,皇上又特别爱生病。好不容易,皇上长大了,太子又没了。我整日提心吊胆,唯恐皇上遭祸,想尽办法求全保身。咱们母子一体,皇上好,才有我的好,皇上不好,我也跟着伤心。谁也没有我为皇上操的心多。我只有这一个儿子,我不爱皇上,我还有别的指望吗?”
拓拔叡道:“所以你要欺骗朕?”
常氏道:“皇上难道没有看见朝臣们的态度吗?压根就没有人支持皇上迎闾夫人入宫,连皇上最亲信的陆丽都不支持。闾氏出身豪门,如果她入宫做了太后,皇上必定会大力提拔闾氏家族的人,尚书重臣的职位,理所当然应该归闾氏家族的人执掌,还轮得到别人吗?凭闾氏家族已有的地位,加上皇上有意的提拔,恐怕不出一两年,朝廷就要姓闾了吧?可是拥戴皇上继位这件事,闾氏家族没有丝毫功劳,他们没有出过一分力,凭什么抢占这样的地位,这让功臣们怎么想,怎么看呢?他们都不愿意皇上接闾氏还宫,可皇上却有此打算……皇上忘了闾辉闾松谋反的事了吗?皇上不想杀他们,可结果呢?他们还是死了。这不是皇上能说了就算的。闾氏不能入宫,她必须要死。既然皇上下不了决心,我只好出下策,帮皇上做决了。皇上说我贪图富贵就贪图富贵吧,毕竟她若不死,皇上也不会让常氏进京。常氏出身贫贱,我也只是一介保母,就算皇上再努力提拔,也不能和闾氏比,对那些豪门贵姓又有什么威胁呢?对皇上也没有任何威胁,皇上觉得好用便提拔,不好用,弃了便是了。”
拓拔叡心肠百转,闭了眼,默默流泪。
第53章 筹划
大概在鸡鸣之前,冯凭离开永寿宫,回到紫寰宫。
天已经快亮了,她困过一阵,此时也没有倦意了,梳洗了一下,换了身竹衫,坐在东窗前,宫女送上来一壶酪,一份荷叶冷淘,盛在大盘里。冯凭问白天有没有事,韩林儿递给她一封书。
哥哥又来信了。
没有什么特殊的内容,只是寻常的关怀和问候,但是对于冯凭来说,已经是非常珍贵,非常感动的了。
哥哥的来信是她在宫中唯一能体会到的温暖。亲人之间的信任和依赖,是任何非血缘的的感情都不能比拟和替代的,尤其是在经历了家破人亡的惨祸之后,亲情尤显得格外珍贵了。
哥哥一封信,暂时驱散了她心中的阴霾。
哥哥问她身体怎么样,让她注意身体,问她过得好不好,有没有什么为难的事,同时说,今年年底,大概有机会进京述职,到时候或许能见面。
这是近两个月以来听到的唯一好消息了,而且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冯凭将信念给韩林儿,韩林儿也替她高兴,笑说:“贵人和宁远侯多久没见了?”
冯凭说:“有两三年吧。”
韩林儿点点头,说:“那也没多久,还好。”
冯凭说:“有够久的了。哥哥一直在外做官,常年也见不到的,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回京聚一聚。不的过他的孩子都是放在京城家中的,还有嫂嫂。”
韩林儿知道冯琅在京中妻子和儿子都已经死,遂问道:“宁远侯现在还没续弦吧?眼下正好有一门好婚事,贵人可以找机会在太后面前提一提。”
冯凭说:“你是说,跟常家?”
韩林儿说:“贵人想想?”
“宁远侯总归都要续弦的。”韩林儿说:“常家根基尚浅,不过眼下正得宠。贵人同太后情谊匪浅,这宫中无人能比,可到底不是一家人,保不准有什么变故。不如借这个的理由,把这个关系加强一些。只要冯常两家联姻,以后贵人在宫中的路就要顺畅多了。”
冯凭思索着他的话,只听韩林儿继续说:“皇上也快到大婚的年纪了,说不定一两年之内就会立后,到时候若真立了什么皇后,贵人想再前进一步,又要难上加难了。眼下后宫无主,正是难得的好机会,可说是千载难逢了。贵人何不趁这个机会争取一下呢?机会不是干等就有的,多少人觊觎这个位子,贵人要主动一点,不能等别人拳头打到脸上来,才被动地应对躲避,那是最失败最糟糕的局面了。一次两次这样便算了,一直这样,绝不是妙事。臣知道贵人想明哲保身,不过这后宫里,光是躲避自保是没用的,以攻为守才是上策。”
冯凭听得这话,醍醐灌顶一般。韩林儿看她听懂了,说:“能不被动就不要被动。当退则退,有机会在眼前,千万要抓住了。主动一点,这次机会抓不住,皇上身边又要进新人了。”
冯凭说:“我现在担心的是太后和皇上的关系。如果皇上此次和太后翻脸了,咱们打算这么多也没用。”
韩林儿道:“依臣之见,区区一个宋美人,扳不倒皇太后的。皇上让常氏家族的人进京,不光是为了给太后颜面,也有皇上出于朝堂上的意图打算。扶持外戚,打压臣僚,我看这才是皇上最主要的目的。太后的起废是朝廷大事,不是当成是后宫妃嫔,随随便便处置的。这事要牵涉朝局,牵一发而动全身,皇上不会随意落子,更不会随意抽子。”
“只要太后应对得当,这事自然能——”
他比了个手势,手像是拂过水面,抚平波纹。他注意着她的表情,嘴里说出下半句:“风息波止,有惊无险。”
冯凭心里一下宽了很多,茫然了这么久,眼前终于有了清晰的道路。
韩林儿给她吃了一颗定心丸:“贵人现在就慢慢等这件事过去吧,不要因为害怕就跟太后生疏了。至于皇上,皇上那边正在气头上,眼下恐怕没心情理会贵人,贵人正省了尴尬。时不时去太华殿省省,皇上估计不会见的,不见正好,免得见了要找话说。只要让皇上知道贵人的心就行了。太后见到贵人日日为这事奔走,也会感激的。”
冯凭还有犹疑:“就算这次过去,皇上心里不会有芥蒂吗?”
韩林儿道:“只要太后那里话说开,皇上难受一阵,也就过去了。闾夫人的事,不是太后一个人就能决定的,朝中的利益之争,皇上比谁都清楚。这件事,太后是得了利,可皇母的归属,却不能小小一个保母能主导的。太后不过是趁机捡了个漏,皇上心里明白的。常家再怎么样,眼下都是皇上的亲信,对皇上也堪称忠心,皇上没必要。”
冯凭道:“那就等这件事过去,我就向太后提。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