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田之流放边塞-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啊——”杂役痛叫,被揍翻在地,捂着脸,嘴角破裂流血,慌忙跪地磕头,懊悔求饶,“邹大爷,三位大爷,饶命,饶命呐,小人知错了,以后再也不敢胡说了。”
  护卫头领罗晨上前,飞起一脚,冷笑问:“还有‘以后’?”
  杂役再度倒地,捂着肚子,蜷缩打滚求饶,“不、不咳咳咳,小的不敢了,不敢了。”
  罗晨尤其气愤,怒目圆睁,唾骂:“老子足足当了二十年的兵,因为受过重伤,才被上头劝回乡。哼,你们无凭无据,瞎嚼舌根,随口给边军泼脏水,等于给老子泼脏水,太欠教训!”
  其余杂役见了知县亲信,顿时惊慌失措,面如土色,纷纷磕头求饶。
  紧接着,哀嚎痛叫声不断,良久,杂役们战战兢兢,屁滚尿流地跑了。
  夜间·后衙
  “什么?”
  “叛、叛逃?”翠梅惊呆了,先是不可思议,旋即大怒,“呸,他才叛逃呢!贵儿,你们有没有撕烂那个可恶小人的嘴?”
  邹贵观察知县脸色,无奈答:“当时我们几个无意中听见了,气得不行,但这儿是县衙,不方便教训他,怕影响夫人名声。咳,我们只是拿笤帚,拍了他几下而已。”
  姜玉姝一贯操劳,高挑纤瘦,端坐时腰背挺直,脖颈细白,脸庞像玉石雕成的仕女,定定盯着烛火,久久面无表情。她怒不可遏,险些被“叛国”一说激得丧失理智,缓了良久,才咬紧牙关,轻声问:“没把人打成重伤?”
  “没!我们当时虽然气愤,但并未下狠手。”邹贵使劲摇头,余怒未消,嘀咕说:“如果不是在县衙,估计谁也拦不住罗大哥,他的好兄弟是二爷手下,也下落不明,正焦急担心,突然被戳肺管子,气得脸色都变了。”
  翠梅也气得变了脸色,横眉立目,咬牙痛骂:“臭嘴烂舌的缺德玩意儿,随口污蔑人,实在可恨!两千多人生死未卜——”她仓促打住,掩面须臾,红着眼睛说:“将士们戍守边疆,出生入死,是英雄,是大义,两千多人下落不明,亲戚朋友正难受,没想到,竟有人猜疑荣哥‘叛逃’?我、我要气死了!”
  “消消气,快消消气,你怀着孩子呢。”邹贵懊悔挠头,“早知道,我就不多嘴了,省得你白生气。”
  翠梅一下子急了,“无论什么消息,不准瞒着我!”
  “好,好好好。”邹贵举起双手,“我这不是告诉你了嘛。”
  姜玉姝连日夜不能眠,眼袋泛青,揉揉太阳穴,头疼焦虑,凝重说:“果然,消息早晚会传开的,议论纷纭,谣言四起。因为确实有两千多人下落不明,军方没法辟谣,官府也堵不住悠悠众口。但愿弘磊他们早日平安回来,流言蜚语会不攻自破。”
  “是啊,赶快回来。”翠梅心力交瘁,喃喃说:“我真希望明天就看见荣哥。孩子快出生了……孩子不能没有父亲。”
  窗外突然刮起风,烛光猛地晃了晃,灯影森森。
  姜玉姝如梦惊醒,定定神,既是劝解心腹,也是自我安慰,“瞧你,又胡思乱想了?要相信,吉人自有天相,我相信弘磊会平安的。”
  邹贵附和说:“小的也相信,凭二爷的本事,一定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姜玉姝一字一句,“对,逢凶化吉,遇难成祥。”语毕,她果断吩咐:“外界议论纷纭,我管不了,但衙门里的事儿,我得管。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信口开河,造谣生非,当众嚷‘军人叛国’,像什么话?此风绝不可长。邹贵,传我的话,叫李启恭把那个造谣‘叛逃’的人,打十板子,撵出衙门,以儆效尤。”
  “是!”邹贵恨不能亲自动手,杖责那杂役一顿。
  翠梅倍感解气,“那种碎嘴子,专爱嚼舌根,留不得。”
  这时,虚掩的门忽然被叩响,“夫人?”
  姜玉姝勉强打起精神,“什么事?”
  门被“吱嘎”推开,一护卫快步进入,小声禀告:“夫人,老侯求见。”
  姜玉姝愣了愣,“哦?让他进来。”
  “是!”
  少顷,相貌衣服均不起眼的暗卫进入,恭敬躬身,“给大人请安。”
  “不必多礼,坐。贵儿,上茶。”姜玉姝不得不振作。
  “谢大人。”老侯落座。
  姜玉姝关切问:“好一阵子没见你了,怎么样?事情办得如何?”
  “幸不辱命,”老侯抬袖擦汗,隐约流露得意与庆幸之色,禀告:“侯某想尽了办法,黑白两道,四处打听,水陆两路,辗转追踪,一直追到中原,才逮住了杀害荆教谕的凶手。”
  姜玉姝不禁略倾身,“你居然抓住他了?”
  翠梅和邹贵忙问:“人呢?”
  “凶手为什么要害荆教谕?”
  老侯一一答:“他一开始嘴硬,不肯承认,我怕抓错人,设法逼问,他才承认了。他现在西城,临时关押在我一个朋友家里,正要请大人接手,以免夜长梦多。”
  “好,好!辛苦你了,办得非常不错!”
  “应该的,能为大人效劳,是在下的福分。”
  姜玉姝深吸口气,稍一思索,严肃吩咐:“立刻告诉罗晨,叫他派两个人,跟着老侯去,严加看守疑凶。另外,悄悄请黄县丞来,我有要事同他商量。”
  于是,一行人立即行动,忙忙碌碌,暂无暇谈论边军的事。
  翌日·图宁卫
  将领齐聚帅帐,宋继昆黑着脸,怒问:“谁说我们吃败仗了?另外,叛逃、叛逃——岂有此理,一切尚无定论,究竟是谁在造谣?”
  众武将面面相觑,纷纷宽慰:“将军,息怒息怒,外头的人不了解情况,胡说八道,谣言罢了。”
  “对,谣言!”
  “外人胡说八道,不值得您动气。”
  “咱们才没吃败仗呢。”
  ……
  “哼,简直一派胡言!传本将军的话,逮住一个造谣的,严惩一个,戍边将士的名誉,不容污蔑。”宋继昆脸色沉沉,把笔一掼,沉思不语。
  “是,是,末将一定吩咐下去。”
  指挥使鲜少动怒,众武将小心翼翼,大气不敢喘。
  鸦雀无声,气氛凝重。
  片刻后,突有个亲卫飞奔而入,难掩兴奋之色,大喊:“将军!”
  宋继昆皱眉扭头,“大呼小叫的,何事?”
  “郭校尉的三个手下,回来了!说是有要事,必须面见将军,您——”
  霎时,所有人眼睛一亮,精神大振,佟京脱口说:“天爷,总算有消息了!”
  宋继昆瞪大布满血丝的眼睛,打断并喝令:“立刻带他们进来!”


第247章 孤军深入
  “将军!”
  在众将领的关切目光注视下, 彭长荣及其两个同伴,犹如扑向救命浮木,箭步跪倒。这三人,个个负伤, 胡须拉碴, 戎装脏污染血, 精疲力竭。
  彭长荣仰头,望着指挥使, 心急火燎, 含泪禀告:“弟兄们快撑不住了!郭校尉和左大人派我们火速回营求、求援, 否则, 其余人恐怕会全部战死在北犰。”
  宋继昆满腹疑团, 劈头问:“这十来天,你们究竟上哪儿去了?具体位于何处?”
  “当时被敌兵包围了,一时间摸不清状况, 无法突围,权宜往北,结果踏进了北犰地盘。”彭长荣挠挠头,“至于具体地点, 属下不知——”
  “什么?”
  “你居然不知道地点?”佟京险些气个倒仰, 恨铁不成钢, 一拍大腿,“唉,连地点都不清楚, 干跑回来搬救兵?你们白跑了!”
  彭长荣忙补充道:“属下只是不确定,并非一无所知。”
  宋继昆丝毫未动怒,严肃问:“不确定地点,你叫援军上哪儿去支援?为什么直到现在才回营报信?”
  “不、不是的。”彭长荣奔波数日,唇干裂渗血,恨不能有三张嘴,急切告知:“当晚出战,次日晌午,大家准备回营交差,意外在乱石沟边缘发现了敌情,校尉推测敌人不少,立刻派兵回营禀报。同时,左大人带人往东,郭校尉带人往西,兵分两路,侦查敌情,属下跟着郭校尉,刚行军不远,就被东队追赶上了咳、咳咳咳——”他艰难咽唾沫,渴得喉咙几乎冒火。
  “咕噜噜~”几声,远道归营的勇士饥肠辘辘,饿得头晕眼花,身体摇晃,跪不稳。
  宋继昆见状,高声吩咐:“赶紧拿食物来!你们三个,边吃边说。”
  “是。”
  少顷,彭长荣三人盘腿坐在地上,饿狠了,反而不敢狼吞虎咽,先慢慢喝一碗面汤,然后才吃饼。
  佟京急不可待,催促道:“快说!左震为什么弃东往西了?”
  彭长荣捶捶胸口,仰脖咽下杂粮饼,含糊不清答:“因为他们被敌兵袭击了。”
  其两名同伴补充:“敌众我寡,加上乱石沟地形复杂,左大人担心被敌兵分散伏击,下令撤离乱石沟,打着打着,不知不觉,就和西队汇合了。”
  宋继昆沉声告知:“你们在晌午时派回营报信的人,被敌兵截杀了。”
  佟京接腔,“第二天傍晚,大军搜查乱石沟时,既发现了自己人的尸体,也发现不少敌人的尸体。”
  “难怪!难怪一直没等到援军。”
  彭长荣解了渴,迅速吃个半饱,抬袖一擦嘴,专注禀告:“两拨人汇合后,齐心协力作战,乱石沟周围是咱大乾的家门口,弟兄们熟悉一草一木,打得挺顺利,原本应该可以获胜的。”
  其两名同伴补充,“谁知,交战没多久,还没分出胜负时,忽然刮起狂风,天昏地暗,电闪雷鸣,受惊的马不听使唤,敌兵趁乱逃跑。”
  “那群懦夫,屁滚尿流地逃回草原了。”
  佟京猜测问:“敌兵溃逃,你们追剿了吗?”
  报信者摇摇头,“左大人和郭校尉谨慎,一商量,担心又遭遇伏击,决定不追剿,而是继续侦查,摸清楚敌情,好回营交代。”
  “唔。”宋继昆赞同颔首。
  “于是,”彭长荣激动扼腕,语速飞快,“我们冒着雨,一边往回赶,一边侦查周围情况。不料,大伙儿行至乱石沟中部时,遭遇了伏击!”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那一次,敌我人数差不多,打得有些艰难。”
  彭长荣气愤告知:“双方正激烈交战时,负责哨探的弟兄禀报,不久前溃逃的那伙敌兵,鬼祟折返了,呈三面包围之势。”
  “将军料事如神,北犰果然贼心未死,乌合之众偷偷集结,打算伺机偷袭。不过,他们和潜入村庄打家劫舍的,并不是同伙,凑巧同时行动而已。”
  宋继昆听得眉头紧皱,“敌人想围剿你们。”
  “对!”报信者仍后怕,“上头紧急商议对策,当时大家以为援军快到了,退路已被截断,干脆抢在被包围之前,冒险往北设伏,计划和援军联手,反包围,反围剿。”
  彭长荣不敢流露丝毫埋怨之意,正色道:“结果,援军迟迟没出现,我们却踏进了北犰地盘,迂回与敌兵交战,被逼无奈,越来越深入草原。”
  其同伴亦小心翼翼,接腔说:“在往北设伏之前,郭校尉派出了第二批人,回营求援。”
  “第三天,仍不见援军的影子,弟兄们着急了,左大人派出第三批人回营报信。”
  “属下是第四批,一共二十人,在弟兄们的拼死掩护下突破重围,途中险些迷路,辗转南下,最终仅剩我们三个,活着见到了将军。”
  众人不由得叹气,议事厅内一片寂静。
  佟京叹道:“此前,营里压根没收到任何消息,无头苍蝇似的搜寻,快找疯了。”
  另一名将领无奈说:“那场暴雨后,乱石沟处处积水,茫茫草原,想追踪都找不着痕迹。”
  宋继昆听毕恍然,缓缓颔首,“原来,你们被敌兵包围了,一步步深入草原?”
  “是。”
  “唉,谁也不想的,总之,阴差阳错,莫名到了草原上。”
  宋继昆倍感棘手,“看来,是你们瓦解了北犰犯边的阴谋诡计。如今还剩下多少兵力?”
  “伤亡不小。我们离开时,大概剩一千五百人。”彭长荣忐忑不安,眼眶泛红,“但现在,又过了几天,战况很难说,孤军深入,如果没有援军接应,极可能凶多吉少。”
  宋继昆法令纹深刻,眉间皱成一个“川”字,沉思不语。
  佟京虽然一贯争强好胜,总看郭弘磊不顺眼,但面对敌兵时,两人能并肩作战。他搓搓下巴,疑惑问:“你们出发时没带干粮,靠吃什么充饥?”
  彭长荣脱口答:“打劫。”
  众将领一愣,“什么?”
  “打、打劫?”
  宋继昆嘱咐:“别着急,你们先把情况仔细说来。”
  “是!”
  彭长荣勉强镇定,细细告知:“我们被包围之后,无路可退,只能硬着头皮往北,打算寻找机会往东西两侧突围,然后南下回营。马倒无所谓,低头就能吃草,但人没食物,断断续续沿着苍河,饿着肚子行军。”
  其两名同伴陷入回忆中,不禁露出笑容,“万幸,天无绝人之路,第三天傍晚时,我们在河边缓坡后,发现了追兵设立的临时粮仓,守军不多。”
  “弟兄们快饿晕了,发起突袭,大获全胜!”
  彭长荣双手比划,“帐篷里,这么大的羊皮袋,袋子里塞满肉干,还有许多马奶酒。”
  “可惜,我们回来的路上遭劫,干粮被抢了。”
  宋继昆颔首,松了口气。
  霎时,佟京等人忍不住大乐,“哈哈哈,还真是打劫!”
  “从古至今,我们一向以‘守’为主,不知被北犰劫掠过多少次,终于反劫了他们一次。”
  “哼,解气解气!”
  ……
  “上头不让喝酒,我们饱餐一顿后,尽量多带干粮,带不走的,一把火烧了。”
  “估计因为食物被烧毁的缘故,我们成功甩掉了第一批追兵。”
  宋继昆神色沉稳,“莫非还有第二批?”
  彭长荣点点头,“我们侥幸解决了缺粮难题,人困马乏,不得不歇息一晚,次日天没亮就开始赶路,匆匆回营。谁知,途中碰见了第二批敌兵。”
  其同伴忿忿然,“北犰部落众多,纷争不断,把草原分成一块一块的,各自称王,我们不清楚边界,路过罢了,就被追杀。”
  “没办法,只能继续迂回作战。”
  “一直没有援军,非常危险。当天中午,郭校尉派我们回营求援,之后发生的事儿,就不得而知了。”
  彭长荣忧心如焚,“所以,将军刚才问起‘具体地点’,属下等人无法确定。如今,不知道弟兄们究竟转移到了什么地方?也不知道,他们……是死是活?”语毕,三人异口同声,恳求道:
  “求将军,尽快派出援军接应,接他们回来!”
  “否则,其余人很可能被活活困死。”
  事关重大,众人心思各异,齐齐看着指挥使。
  接应?这种情况下,派兵援救孤军深入敌国的队伍,等于捅马蜂窝,后果难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需要耗费粮食,也需要准备后援的后援……十分复杂。
  进攻大战,劳民伤财,故自古以来,大乾边军皆以“守”为主。
  况且,孤军深入草原,半个月了,兴许那支队伍已经遭敌人围剿,全军覆没。
  救?还是不救?
  宋继昆是指挥使,但,也仅仅是指挥使。他虽然爱护部下,却另有考量,不疾不徐道:“那不叫‘接应’,确切而言,应该叫‘攻打’。派援军,牵一发而动全身,兹事体大,必须慎重考虑全局。”语毕,他指了指墙上悬挂的地图,“你们三个,识字吗?”
  彭长荣满怀期待,赶紧点头。
  宋继昆顾虑重重,万分头疼,吩咐道:“把你们所了解的敌国地形,详详细细,标注上去。”
  “是!”
  与此同时·草原
  河流附近,两个缓坡之间,一支千余人的队伍正在休整。
  马吃草,人吃干粮,人和马都疲惫不堪。
  左震摘下头盔,整个人倒下,平躺,仰望天空,“唉哟,娘哎,腰酸背痛,老子得躺会儿。”
  郭弘磊身上几处负伤,虽不致命,却失血不少。他也躺下,枕着头盔,拽过干粮袋,解开,塞给同伴一把肉干,“吃午饭了。”
  “谢了。”左震懒得拽自己的干粮袋,就着河水吃肉干,半晌,“呸呸~”两声,双手揉腮,嫌弃道:“这肉干,刚开始觉得挺香,但吃多了,嚼得腮帮子疼,远不如咱们的馒头和饼。”
  郭弘磊颔首以示赞同,举起肉干看了看,“又硬又韧,嚼起来确实费劲。不过,总比饿肚子强,将就。”
  “今天又杀了一群敌人,痛快!他们似乎完全没料到,咱们竟敢深入草原,攻其不备,嘿嘿嘿。”
  郭弘磊莞尔,“又多了一队追兵。”
  左震使劲咀嚼,“嗳,无所谓了,好比债多不愁。”
  “也是。”
  左震出神地仰望天空,片刻后,小声说:“老弟,咱们只剩一千多人了,阵亡过半,伤员也不少。”
  郭弘磊亦仰望天空,“对。”
  “你说,”左震扭头,越想越焦躁,耳语问:“究竟为什么,援军至今没出现?莫非……将军根本没派援?他不管咱们的死活了吗?”
  为了避免军心动摇,郭弘磊耳语答:“我相信将军,他绝不是那种人!或许,咱们派出去报信的人,都被敌兵截杀了。”
  “可恶,可恶!”左震无可奈何,咬牙切齿,苦恼问:“接下来,咱们应该怎么办?”
  郭弘磊目光坚毅,“策略不变。迂回作战,设法南下,早晚会回去的。”
  “但事实上,咱们越来越往北了,估计快打到敌人老巢了。”
  郭弘磊宽慰道:“不至于。如果真找到敌人老巢,若能捣毁,咱们算是死得其所了。”
  “兄弟,你当我怕死?”
  “岂敢?小弟几时有这个意思了?”
  左震食不知味,慢吞吞嚼肉干,“老子敢从军,就不怕死。只是觉得愧疚遗憾,唉,我恐怕不能给爹娘送终,也看不见儿子成亲、女儿出嫁了。”
  郭弘磊低声说:“你的孩子都有十几岁了,而我,家父早逝,家母健在,长子四岁,小女才周岁——我若是战死,养家的重担,多半会落到拙荆肩上。”
  左震拍拍同袍胳膊,“愁什么?你不是有两个弟弟吗?”
  三弟天生病弱,四弟玩心重不成器。郭弘磊沉默,不由得苦笑。
  左震会意,安慰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家也有烦心事,但、但不用忧愁,假如咱们阵亡,按律,朝廷会给烈士亲属发一笔抚恤银的!”
  郭弘磊内心滋味难言,目不转睛,凝望天空云朵,盯得眼睛发涩时,蓦一阵晕眩,仿佛看见了妻子的笑脸,瞬间黯然神伤,“我和你一样,无惧为国捐躯,只是放心不下亲人,害怕我死后,家小受欺负。”
  “你夫人是知县,你岳父是朝廷大员,谁敢欺负你的家小?”左震劝解朋友,“尽瞎操心!”
  郭弘磊叹了口气,“实不相瞒,我岳父年事已高,身体不太好,年初已有告老之意。拙荆再有本事,也只是一个弱女子,偶尔难免顾此失彼,实在令人担忧。”
  “啊?这、这……”左震猛一拍草地,“嘿,看来,咱们必须活着回家才行!”
  郭弘磊见同伴振作起来,悄悄松口气,豪迈附和:“对,我们一定要活着离开草原!”


第248章 密商抓捕
  “图宁卫吃败仗了”、“图宁卫将士叛变了”、“图宁又兵荒马乱了”……坏消息不胫而走, 像长了翅膀,传遍西北,添油加醋,以讹传讹,越来越离谱,一时间难以遏止。
  消息传到西苍,赫钦郭府上下都听说了。
  夜晚·后衙
  姜玉姝沐浴后,惯常迈进书房忙碌。
  初夏, 她身穿妃色寝衣, 秀发悉数挽到耳后, 半披散,忙中抽空拆阅信件。
  翠梅失魂落魄,靠近烛台, 心不在焉地挑灯芯, 结果一个不慎, 蜡油滴到手背上, 烫得“嘶~”一声。
  “怎么了?”姜玉姝闻声抬头, 叮嘱道:“毛手毛脚的, 小心点儿, 你快临盆了,歇息去,别陪着我熬夜。”
  翠梅回神,拿帕子擦掉蜡油,忧切思念丈夫, 摇头道:“奴婢不困,躺下也睡不着,就想给夫人沏沏茶。”
  “叫小双或小霞沏茶即可,用不着三个人。”
  “她俩在厨房呢,做几样拿手点心,请您品尝。”
  姜玉姝一目十行,阅毕,又拆开一封,头也不抬道:“你们品尝,我不饿。”
  “这大半个月,夫人眼看着变瘦了,黄县丞那么古板木讷的人,今天都忍不住关心问候您的身体。”翠梅很不放心,劝道:“顿顿吃得少,晚上好歹加一餐,保重身体要紧。”
  这大半个月,姜玉姝寝食难安,心力交瘁,迅速消瘦。她垂首,默读来信,鼻尖、下巴、脖子、腕骨、指骨……明显变瘦,平静表示:“快六月了,我苦夏,胃口差,所以瘦了点儿。不必大惊小怪的。”
  “可是,点心马上做好了,全是您平日爱吃的。”
  姜玉姝把看过的信放在右手边,瞥了心腹一眼,妥协道:“行,那就尝尝。”
  “哎!”
  翠梅勉强扬起笑脸,一边磨墨,一边问:“需要回信吗?”
  姜玉姝颔首,利索铺纸,压上镇纸,提笔蘸墨,“亲戚朋友关切来信问候,不回信,就失礼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