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立志传-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海军为此出动了所有的水上舰船,为进攻部队火力支援,在强大的火力支援下,下关一线的革命军全面溃逃,北洋军趁胜攻入凤仪门,与此同时北洋军对神策门、太平门也发动了进攻、第7师和第4师一部对雨花台发起了进攻。
虽然当地人都说要取南京,必先夺取天保城,但是在强大的“中央军”面前,谁先谁后都一样。
在北洋军的全力进攻,相继夺了朝阳门、神策门,张宗昌骑兵队杀入南京城内,狂喜的冯国璋向北京告捷,给张宗昌表功,电报刚发出去,就传来张宗昌遭遇城内守军伏击,败退出城的消息,冯国璋当即就把传令兵拉出去毙了。
冯国军的这种反“常规”的打法,让何海鸣对叶盛祥人格产生了怀疑,为此他在电话命令叶盛祥主动出击,直插北洋军身后配合城中守军的大反击,
叶盛祥从来没有想到南京的守军会那么没有用,“天保城”还没有失陷,南京城就要守不住。“天保城”是为南京城而存在的,南京城都没有了,“天保城”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叶盛祥没有办法,只好下山增援南京城。
“报告大帅天保城方面动了”。
冯国璋顿时兴奋地站了起来。
第五卷 联盟杯 第二十七章
更新时间:2008…12…25 16:11:35 本章字数:3480
相对易守难攻的“天保城”,野战中北洋军有更大的胜算,冯国璋把皖军的战术给COPY了过来,在前往南京的路上构筑沟垒,层次阻击,从山下冲下来的皖军,当他们撕开一道道敌军防线奔向南京城时,部队是越打越小,伤员是越打越多。
面对数倍北洋军的包围,叶盛祥对北洋军发起了最后一次冲击。
当冯国璋听到下山皖军被围歼的时候,眉宇间才稍显舒展。
“天保城”此时守军不到二个连,冯国璋把攻取“天保城”这个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交给了第3师,经过4小时的苦战,冯国璋终于夺下了“天保城”,南京城中革命党人的一举一动全在他的视野之中。
对冯国璋来说,再加一把劲,胜利便可唾手可得,南京形势顿时险恶起来。
大胜关北洋军面对着皖军的东西对进,困守死地的险境,在海军的配合下,大胜关阻击部队主动撤出战斗。
这一举动严重违背了冯国璋要求死守大胜关,直至最后一个人的命令。
“大帅,再拼就全拼光了,给咱们团留一点种子吧。”
冯玉璋看着驻守大胜关的二团官兵此时上到军官,下到士兵个个身上带伤,眼巴巴的看着冯玉璋,3200多人打的只剩下一个营了。冯玉璋转过身挥了挥手,“都下去休息吧。”
“大帅。”
打通安徽与南京的交通线的皖军继续向着南京前进,柏文蔚护送宋教仁等人安全到达了芜湖。
张四维第10师先头部队到达南京之时,正赶上南京城内最惨烈的巷战。
9月12日,何海鸣和韩恢在新编第三军司令部召开军事会议,何海鸣主持决定以攻代守兵出四路,即1师王宪章部出雨花台,攻紫金山;新编5师钱通出朝阳门,1师与敌接仗时,出而合攻;8师出太平门,突出天保城;新编6师出仪凤门,攻击幕府山。是时1师迟迟没有行动,5师至朝阳门,敌人炮火猛烈,不能出城。原定4路进攻计划完全落空。
9月13日早晨,北洋军对南京城发起总攻击。
北洋军利用地道将朝阳门城垣轰崩两丈有余,蜂拥而入。太平门被北军用猛烈炮火击穿,北军冲入城内,分别占领了富贵山和骆驼山;通济门、神策门也被北洋军攻破,大批北洋军涌入南京城内。
9月13日冯国章致电袁世凯已全线占领南京。
9月14日袁世凯通电敦促安徽杨洪森接受中央政府招安,并开出了六点和平方案。其中:安徽宣布取消独立,解散社会人民党,杨洪森下野,皖军进入就地裁撤接受陆军部整编。另外,杨洪森在皖个人财产将给予保护,中央另将委以重任安排其到国外考察。
袁世凯又被下面的将领的蒙骗了以至于做出错误的判断。袁世凯要通过和平方案他向国人表明一种态度,即:他袁世凯是不想打仗的,目前这种局面的根本是国民党孙中山和社会人民党杨洪森叛乱造成,不过他是宽宏大量的,只要杨洪森在时间内投降。
中央到地方,甚至国外报纸对北洋政府和平制造舆论。
9月15日社会人民党新闻发言人安惠民在上海召开记者会回应北京的和平。
“……对于和平我们表示欢迎,但和平谈判的前提在共和、民主的前提下……”安惠民宣读声明后向各方记者提供最新的战报“……南昌还在战争,南京并未被攻陷,各位对此可以进行核实……。”
记者招待会的时间为二十分钟,记者会结束后安惠民直接躲进了下榻的酒店。
南昌还在战,南京并未攻陷,外国记者通过南昌、南京的各国领使馆,了解到这两座城市还在激烈的交战之中,尤其是在南昌,皖军占着另一半,南京很多建筑物都控制在南军手中,两处的战斗打的火热,没有丝毫结束迹象。
南京城被攻破后,除了很少一部分人外,大部分革命者的士气都已经瓦解了,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反击,导致南京战火一直未灭原因正是北洋军自己造成的。
北洋军攻占南京后,大肆淫掠,几乎无兵不抢。北军在下关纵火焚烧,全埠化为焦土。抢掠后所有赃物皆运往运至天津、北京或运至上海。这种大肆的掠夺,导致南京城内的反抗情绪十分高涨,各师残部、何海鸣指挥的卫队,南京水警、巡警以及一大帮子民军散兵游勇,北洋军不是不将南京划成片,这样即方便清剿,同时也解决了因掠夺导致无谓的兄弟之争。
皖军的第10师张四维冲破北洋军阻击后,加入进了南京城的巷战之中,让本就热闹的南京城,变的更加热闹起来。
在上海,安惠民不断的走访各国领使馆,英、法、美、日四国要求北洋军停战三日,以便从南京城中撤出侨民,对此袁世凯委婉的加以拒绝,这显然是杨洪森利用洋人所施的缓兵之计,这样的诡计,他袁世凯是不会中第二次的。
“停战三日,以便各国侨民撤离南京。”虽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授,但是作为袁世凯最忠心的狗,冯国璋无条件的执行了这一命令,一支从上海赶来的红十字团队,确保在这三天内双方都能克制执行这一停战协议。
皖军的强势介入,迫使何海鸣放弃了指挥权,南京城内的所有武装力量由张四维统一指挥。冯国璋也在紧张的利用着这三天的时间,分配兵力,并且拟定了一个B方案,准备一口气把皖军赶到秦淮河里。
战事就这样在三天后的街巷展开了,而在江西南昌,巷战已经整整持续了十二天。
在一处破损的房内,一群人正对着党旗庄严地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社会人民党,坚持执行党的纪律,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为三民主义事业奋斗到底。”
陶继光走上前与这些年青的同志握手,并将红色的党证交到了他们的手中,“同志们,国贼袁世凯对外宣称南昌已经被占领了,南昌被占领了吗?”
“没有。”
“不错,没有,南昌现在还在我们的手,我们绝不屈服。”
“血战到底,誓与南昌共存亡。”青年官兵高举着拳头。
南昌城内李纯和王占元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危机中,攻破南昌时他们认为江西的战事结束了,北洋士兵们认为可以借机大肆抢夺一番,可是在城内等待他们的却是高低工事以及四周八方飞过来的冷枪,城市内你分不清谁是敌人,谁是平民,到处都是拿着枪的武装人员。
李纯越来越讨厌战争了,“现在我们该怎么办?总统一再催促我们夺取南昌,可是现在的局面。”
不需要李纯多说王占元等将领都清楚目前的现状。他们包围了南昌,并且夺取将一半的城区,另一半掌握在皖军的手中。对于城市作战他们根本没有经验,他们应对的方法:一是集结重兵;二是长期围困。
长期围困完全背离了中央的军事方针。集结重兵,目前他们没有兵可用。
在江西北洋军共投入了两个整编师,除此之外,还有数个投降的赣军团、警察以及地方民团。湖北方面,甚至北京方面暂时都无法抽调部队过来,所以更多的时候,他们需要依靠江西地方上的武装,但是江西地方部队极不可靠,尤其是民团他们私下与“抵抗军”来往密切,那些地方警察多数都是社会人民党的眼线,就在昨天王占元将其委任的南昌警察局长给砍了头,问他为什么投降后反叛,局长回答的很干脆,北洋军当街杀了他家人。至于那些投靠过来的赣军将领,他们连部队都管不好,更别指望他们对付“抵抗军”了。
“打下南昌,江西的战事就能结束吗?”
“也许不能,但是可以大大的削弱他们的士气。”
李纯暗自苦笑着,这种话也只能骗骗那些士兵,南昌城内的革命党被围这么多天,他们的士气未见瓦解,反到是己方的士气越加……
“总统让我等迅速拿下南昌,这就是将令,我等须在三日之内拿下南昌,有什么不满你们找总统去说。”王占元很快就把今天会议的基调给定下来了。
三天打下南昌,都打了十二天了,都死了近三千弟兄了。有人不满的道冷笑道,“三天内打下来南昌这也太慢了,不如一把火,保证一天内就结束战事。”
王占元拍着桌子道,“这法子好,今晚时分放火烧城,就这么定了,大家各自回队准备。”
边上的李纯一听心头一惊。
第五卷 联盟杯 第二十八章
更新时间:2008…12…25 16:11:35 本章字数:2985
奉命入赣之后,李纯被任命为江西巡防使之身,待南昌攻破后袁世凯加任李纯署理江西都督兼民政长,南昌是江西省会所在地,也是未来他主要办公的地方。目前,南昌城可以说是损坏严重,如果再加上一把火那便更加破败不堪。毁城和抢夺可是两回事,李纯可以放任手下在城内四处抢夺,但绝不能容忍手下一把火将南昌烧了。
王占元说要火攻南昌,李纯马上就站了起来,“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不用火攻,你说当取何策能在三日内夺取南昌。”
李纯一时语塞,“不如令各国领使出面进行谈判,你看呢?”
王占元摇了摇头,“各国领使出面,他们必定要求停战以拖延时间,可是现在我们缺少的就是时间。”
“可是南昌城里房屋多木质建筑,一旦火起全城将陷入火海之中……”
“现在这个时候你怎么妇人之仁,按总统的指示我军此番入赣要诀便是迅战迅决,南昌城内皆是皖军精锐,只要将他们消灭,那些“游击队”便不足为虑,当以大局为重啊!”
再说下去李纯就要成为不顾大局,抗命不遵的罪人了。烧吧,烧吧,连同那些该死的革命党人统统烧死。
南昌城的这场大火烧的巍巍壮观,逃向城外拥挤的人群少说也有10万人,北洋军大肆的抢夺着逃难百姓身上的财物,那些冲撞北洋军的刁民当场就被射杀。
“党代表,党代表,北军,北军,正在放火烧城。”
“什么?”陶继光指挥道,“马上组织同志将弹药和其它物资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其它同志跟我来。”
面对着雄雄大火,陶继光所能做的就救火,他们一辆“水龙车”都没有,不得不靠肩扛手提,但是大火在人为的操纵迅速蔓延,而城中唯一的几部“水龙车”也都被提前调至租界区了。
面对这无情的大火,南昌城内的抵抗军不得不从燃烧着掩体中走出来。
看着城中大火和城中逃难的人群,李纯对士兵下达了“宁可错杀,也不可放走一个”命令,连南昌城都烧了,再多干件也算不上什么。但是南昌城并不是完全处于北洋军的包围封锁之中,不然城中的皖军早就弹尽粮绝了。
大火过后北洋军就迫不迫不及待组成数个集团对皖军实际控制区发动了进攻,城市中几座孤立的几处建筑物成为了北洋军炮兵重点照顾的对象。
李纯可以通过望远镜看到那些撤退中皖军士兵。
皖军实际控制并就只有南昌城的一半,在北洋军的猛攻,很多街道和建筑失陷,革命军的伤亡惨重,城内大批的物质被毁,方振武只好下令撤出南昌,为了配合主力撤出南昌,次日凌晨皖军发动了逆袭。
李纯被亲兵人从床上给叫了起来,不满的说道,“发生了什么事?”
“今日凌晨,皖军突然发动了进攻……”参谋把下面报告的情况详说了一遍。
李纯暴跳如雷,短暂胜利让神经紧绷的北洋军官士突然放松了下来,而他们为放松的代价就是一溃千里,这些身经百战的士兵们在那一刹那间都不知道怎么打战了,只知道夺路而逃。
皖军进攻取得出乎意料的战果,但是逐渐回过神来的北洋军,在炮兵的支援渐渐的稳住了阵角,进攻部队遇到的火力越来越猛,方振武真的很想把北军一口打出城,摔袁世凯一个清脆的耳光。但是现在该撤了,不过他们很快就会回来,而且还会带一支大军回来。
又是一场巷战,冯国璋讨厌巷战。李纯、王占元在南昌放火攻入南昌城,一举把皖军从南昌赶了出去,从当时他们是成功的,但是那么现在呢,南方报纸口径一直的讨伐北洋军在南昌所犯下的恶行。南昌城有至少3万百姓死于大火之中,城市的三分之一毁于大火之中,数十万人无家可归,流落街头。江西的议会每天都在北京请愿要求严惩李纯。
冯国璋倒不怕放火,但是要不要放火,那要看城中革命军可识相了,如果他们纠缠到底,放上一把火又有何妨。
对他而言过程并不重要,重要的完成上级指派的任务,而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
杨洪森下达的命令就是坚守,无条件坚守,就像杨洪森要求陶继光、方振武在南昌城作的那样。
血肉磨盘,就是南京的真实的情况,为了指导这场战斗,杨洪森连夜赶写了一要名为《城市游击战》的小册子,并且组织军事干部进行学习,接着把他们一个个地送到南京的火炕中。
占领了南昌袁世凯脸上却没有一丝作为战胜者愉悦的心情,北洋军只是占领了南昌,但是南京城却如同一根卡在喉咙眼里鱼刺,很显然杨洪森已经决定让南昌的那一幕在南京城中重演,杨洪森想把战争拖下去,但是他却拖不起。
孙中山到达日本后,南京失陷的消息就传到了日本,后来通过日本友人打探才得知南京仍在战斗,杨洪森领导社会人民党接过了革命的大旗。为此,孙中山甚感欣慰,从日本致电杨洪森,委以元帅之职,统一领导国内讨袁。
“恭喜元帅”
“贺喜元帅”
杨洪森也是当仁不让,放眼时下有资格作元帅的也只有他了。有了这大元帅的名头,干起事来那可就容易多了。在杨洪森看来孙中山的手书,那就是“尚方宝剑”,有了它,就可明目张胆挖国民党的墙角了。
南京方面,张四维,扫视着会场上的各路将领,抖了抖手中电报交给了身边副官,副官拿起委员长手谕宣读道:“奉孙总统令,兹任命国民革命军第十师师长张四维同志出任南京方面军总指挥,何海鸣同志担任副总指挥兼江苏省主席……,讨袁军大元帅杨玉琨……,各位可有异议。”
只要皖军不反水,他何海鸣就没有意见,就算有意见也没有用,手下将领又不听他指挥。
皖军的军纪虽说严了点,但是他们的粮饷足,只要粮饷足,士气就高,不要说打巷战了,就算打全程的肉搏战也没有问题。
“没有异议,一切听大元帅调遣。”原南京卫戍队团长周杜大喊了一声。
众人附合着,“没有异议。”
张四维开始布置战斗计划,“各位,袁世凯的好日子已经长不了,大元帅已经在津浦线发动了反击,根据最新战报北洋军溃不成军,死亡过万。”会场一遍掌声,张四维很好地把握着会场内同志的情绪,他只通报好消息,坏消息基本上是轻描淡写地一句代过,或者根本不谈。
南京城内的战况南、北两军相峙不下。城内的革命党人白天利用城市建筑,晚上利用夜幕偷袭。南军敢死队尤为恐怖,队员有男、有女,身背炸药,四处找人撞。
城内南北两军早就打乱了,也分不清谁包围了谁,有时一栋楼内,北军占着楼下,南军占着楼上。团长找不到营长,营长找不到连长,连长找不到排长,城市内都在各自为战,在城内丢一个营进去,很快就散成了一大片。
“血肉磨盘,杨洪森……”冯国璋吃痛地将砸在铜鼎上的拳头收了回来。
杨洪森不讲战争规则,他冯国璋也没有理由讲规则,李纯、王占元敢搞,难道他冯国璋就是驴粪蛋吗?
第五卷 联盟杯 第二十九章
更新时间:2008…12…25 16:11:35 本章字数:3017
冯国璋命人在南京城中放火,对冯国璋这手,早有准备的张四维让政工干部带上家伙分散各地。
这次还不逮个现形,又多好一个反北洋的正面宣传材料,远方的杨洪森嘿嘿冷笑着。
袁世凯虽然没有直接下令让冯国璋烧南京城,但是在给冯国璋电报的字里行间却要求他早动手。
南京六朝古都,文化遗产极其丰富,城内的木制建筑繁多,这把火烧起来可比南昌壮观多了。
湖北、上海、北京等地的进步报刊因报道南京惨状被纷纷关闭,各别进步人士重刑收押。
英、法、美希望南北双方在和平的框架内进行谈判,因为他们已经看出,袁世凯在短时间内不但不可能打赢这场战,还有可能打输。袁世凯再次与各国协调,要求冻结社会人民党在海外账户,不过各国依然未做出明确的表示。
社会人民党的资金很多来源于海外,且数额巨大,袁世凯也有自己的情报网,那些长期驻扎在上海的军火商,在社会人民党加入南军阵营后,这些可恶的军火商至少卖了数万枝步枪,上千万发弹药给南军,各别军火商甚至向南军出售马克沁重机枪和火炮,这些军火有四成从上海经浙江流入,另有六成从福建流入,最后到达南军手中。
在福建、广东、湖南三省社会人民党活动完全就是公开化的,在上海租界内社会人民党活动虽然没那么猖獗,但却是完全公开的,在法租界上海支部前门,24小时都有巡捕值班,他们的理由很充足,就是维护租界内社会秩序和治安环境,公董局方面不希望出现诸如谋杀、抢劫之类的恶性案件。
各国允许北洋政府入租界抓革命党,他们也愿意提供必要的配合,但最后抓不抓的到就是北洋政府自己的事了。
北洋政府在上海抓捕很少有成功的,因为青帮在上海的势力太庞大了,北洋政府的很多密探进入租界后都人间蒸发了,青帮在这里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袁世凯对那些青帮的老头子恨之入骨,但对这些躲在租界里的老家伙他这个总统实在办法。
河南宝丰县城内,白朗兴致正好的细细的听着党代表鲍通针对时下局势的分析,就是半个月前,他们声南击北,一击夺取了宝丰县,后半路设伏,打败了增援宝丰县城的官军,最后他们一口气又拿下了鲁山,队伍也由原来的六百多人,发展到了二千多人,起义军在这些战役中缴获钢枪数百枝。
“党代表,你说什么,放弃县城?”
“是的,你没有听错,你看目前革命军在信州、驻马店一带作战。”鲍通一边说着一边给白朗指点着地图。
“党代表,你的意思是让我与大部队汇合?”
鲍通没有回答他的问题,“新任河南都督段祺瑞已经到了许昌,南下的援军已经到了洛阳。我们的任务不是与大部队汇合,而是在牛魔王的肚子里来上这么一下。”
白朗文化素质不好,但党代表的意思,他是听明白了,“那咱们去什么地方搞他一家伙。”
“我们要转移,这宝丰也不能白给北军,我们向南接着再杀一个回马枪。”
白朗大叫一声,“好,就按党代表的意思干。”
段祺瑞到达河南的时候,情况比想象中要严重的多,流民、土匪外加革命军,而他接手时河南有二师一旅,实际满编不到一个旅,另外二个陆军师严重缺员,且装备不全,好在段祺瑞没指望用这样的部队去对付皖军。而郭明远在他到任当天夺取驻马店,而这只是段祺瑞诸多坏消息中的一个,好在援军陆续进至洛阳、郑县,并为他带他大批军火和弹药。
在宝丰、鲁山活动的民军白朗部猖獗的活动也渐渐引起段祺瑞的注意。
白朗部先佯装南下攻打叶县,待北军分兵围剿之时,他使诈又重夺了宝丰,担负围剿毅军一战损失300余人。
“痛快,痛快!”白朗此时心情极爽,这些官军真是笨到家了,上当是一回又一回。
“党代表,那些俘虏怎么办,要不要拉到城外全砍了。”
“我们现在是革命的军队,怎么可以乱杀,当兵也都是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