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追轮频摹�
有了这个东西,现在所有我们已经接触到的部族都已经采用了煮食为主的烹饪方式,生活水平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骊山族的陶窑已经上所有的帐篷里都已经有了一套甚至更多的陶制炊具,并且从我所见到的骊山族人身体条件来看,已经与太昊族人没有太大的差距。
“骊山族人恭迎太昊族长的到来!”在路边的骊山族长老团全体躬身,只差跪了下去,即使如此,也让我受宠若惊,连忙下马,把大长老托起——后来我才知道,他就是骊琴的叔叔,也就是通过我和由族谈判,从由族释放回来的那名长老,现在也是骊山族的大长老。
从由族那里回来以后,他从骊琴那里得知,正是由于太昊族长出面,以战胜炎族之威,以及对由族报了世仇之恩,才从由族那里把他“要”了回来,所以自从他担当起骊山族大长老之日起,便对太昊有求必应。
所幸太昊族对骊山族的要求并不多,仅有的一项——对锡锭的要求,还是以等价的盐作交换条件的。所以一直以来,骊山族长老们感觉对太昊还有所亏欠。
“唔——这个——族长眼下不在族中”大长老吱唔了半晌,偷偷看了我一下“她到神山那边的祖神洞中去了,等一下我会让人把她叫回来——”
我看着这个表情有点别扭——怎么跟风余地一模一样呢?
难道太昊族长这一趟是为骊琴而来的?
还是从太昊城那边以前传来过对太昊族长的什么风言风语?
我看了看大长老指着的神山方向,大约距离族人的居住区有五六里远近。半山间有一个硕大的山洞,远远的大于我以前所见到过的那些神山,甚至比少昊地神山还要大得多,虽然是从外观上看,不知道内部的情况,想来里面也应该比较宽广,骊琴应该就在那里面了。
“不用了,我过两天就走。不劳烦族长了,倒是有些事情想和骊山族的长老们商量一下。”我故意回避关系族长的话题。
看得出,大长老长长地出了口气,表情一下子轻松下来。估计若我坚持要见骊琴。长老们说不定很难达成一致。
继续往前,进入骊山族地驻地。这是一个宽广的锥形峡谷,族人都住在锥顶部的坡地上,一条小河从族人的住地旁流过,愈往峡谷中走愈平坦宽阔,数十里外竟不见边际,估计远处应该是一个平原。却不知道大小。
入大帐后,骊山族人得知太昊族长到来,加上外面威风凛凛的太昊骑兵来回走动,引得足有让千人的骊山族人奔走相告,谷中人来人往,将大帐团团围住,都想一睹太昊族长真容。连帐篷外驻守的骑兵也引来不少年青女孩子地热辣目光,让平素风惯大场面的太昊骑兵也有些吃不消。
骊山族长老团陪着我坐在大帐内。听到帐篷外实在热闹得不成样子,几次试着板起脸到帐外骈,以木杖示意族人暂时远离,却收效甚微,只得作罢。对我无奈地笑笑。没奈何,我只得亲自出去了一趟。
见到所有太昊骑兵向我躬身,一片喧哗的骊山族人顿时安静下来,年长的族人带头躬身作礼,山坡上远近数百人都整齐地躬身。我上前去把前排的长者扶起,族人中暴发出一阵轰响和欢呼。在我的示意下,骊山族人才慢慢离开。
“看到了没有?太昊族长好高啊!比我们的大长老两个加起来还高!”
“你知道什么!——听说那族长是天上的雷劈出来地!——天雷都打不死!那还能不高么?!高一点有什么稀罕——”
“以前还以为只有我们族长才那么高,谁知还有一个更高地!老天真是无所不能——”
“所以说咱们族长才——”
“闭嘴!——找死啊!”
“我又没说什么——不过这次太昊族长过来,谁知道是不是为了——”
种种说法在骊山族人间流传,不一而足。
不过等他们远去,我才得以在大帐内与长老们开始谈点正事。
“太昊族长此次驾临骊山族,不知道有什么吩咐,若是骊山族做得到的,任凭太昊族长安排!”大长老一开始就表了一个态,却始终略有点放心不下的样子,比如他说的“若是骊山族做得到地”是什么意思?
本来这话也没有语病,但配合他的强调语气,还有怪异的表情,就不能不让我多一点想法了——看来他们还是害怕我这次来是在打骊琴的主意。
谁知道上次太昊族长轻易地就答应了为骊山族出头,是不是看在骊琴的面子上呢?
骊琴当族长并不全是因为她的“英明神武”——虽然骊琴的个人战斗能力也并不输于族中任何男战士,但更多的还是因为她的卓尔不群,或者说是“与众不同”,在族中难有婚配的机会,才被众长老一致推为本届族长。但中途突然出现了一个比骊琴更高的太昊族长,事情就变得微妙起来。
如今太昊族长于骊山族有恩,如果强行开口向骊山族要求娶走族长,应该答应还是不答应?
若答应了,骊山族的祖规就得破坏,长老们恐怕无颜面对先祖灵位。
若不答应,却又如何面对太昊族长?
所以一上来大长老就将我此行的目的作了限制,以防我提出让他们为难的要求。
“我此行确有要事与骊山族相商,却是骊山族人一定做得到的!”
我立即让长老们放下了包袱,却引起了另一份好奇心。
“敢问太昊族长此行何为?”
出乎我的意料,骊山族竟还没有一间土坏房,合族人都还在帐篷中住宿。
正文 第二百零七章 … 骊山新城
更新时间:2009…2…16 14:31:10 本章字数:2143
“骊山族眼下最缺少的是什么?”我要帮助骊山族,以达到我太昊的目的,总得从骊山族的需要入手吧。换位思考,就得从对方的最大的需求出发,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个——与太昊相比,我骊山族的确不算什么,比起太昊所有,骊山族所见皆无,但太昊族长所言‘最缺’的,却不知道所指为何?”
大长老显然觉得这个问题问得太广了,骊山族不是那种有太远大目标的部族,有了陶器和盐,对未来的确也没有什么太大的追求,所以对“最需求”的东西,就没有什么概念了。
从营销的角度来讲,这对我是一个考验——去挖掘连客户自己也没有发现的需求。
现在我就得让骊山族人知道,他们本可以有更大的目标。
“若与太昊相比,不知道骊山族认为,哪一样是太昊最好的地方?”这是对已经建设到一定程度的文明和刚起步的文明进行一次比较,让骊山族人知道,或者能够想像,其实太昊族所能做到的,他们也能做到。
这下子凡是到过太昊的长老都嗡嗡地议论起来。
太昊宗庙的宏伟,太昊食物的精美,太昊城的靓丽,太昊牛车的神奇——哪一样是骊山族所拥有的?!又哪一样不想拥有!?
但综合了半天,最重要和最基础的还是太昊的基础建设。
没有安全的发展环境,什么物质文明都发展不起来。
“骊山族所缺的,也是我族长老近来曾多次相商的要务,便是筑房与建城,我族人前往太昊,都知道太昊族人不惧猛兽,因为外有坚城。内有砖屋,日间劳作,夜可安宿。不像我骊山族,两面俱是深山丛林,多藏猛兽,入夜即惶惧不安。但我族人却只是不懂得如何建造城池房屋——”大长老顿住,瞪大眼睛看着我从羊皮袋中抽出一卷图纸。
图轴缓缓展开,乃是一座标准太昊风格的平面图。但为了方便理解,我加上了一些立体效果,是按机械轴测图画法绘制的边界,看起来有一定地立体感。
长老们对这个表达方法不是全懂。但立体化的城墙却是他们所熟知的。
“太昊城!”帐篷中响起一片惊呼声,这种将一座城搬上图纸的技术让长老们如见鬼神,肃然起敬,惊惶者亦有之。
“这是骊山城!”我大声宣布,让长老们更为吃惊。
“这个——太昊族长的意思——要建骊山城?”大长老声音都颤抖起来。
“骊山族要建城,我太昊自然鼎力相助,这便是骊山城的规划图。图中有宗庙、居住区、匠作区、军营、医院与学校,所不同者,匠作区的一个重要任务主要是铸锡锭,我族匠人会教给骊山族人如何铸炼更多的锡锭,并将在军营区设立仓库,存放锡锭,日后锡锭地运输就由我太昊骑兵来完成,不劳骊山族人翻山涉水。长途辛苦!”话是这么说。但在骊山族内设太昊骑兵营,未尝没有保障太昊锡锭供应安全的用意在内。
这下子帐篷内大哗,长老们均不能安座,纷纷前来观看未来的“骊山族规划图”。
“成什么样子!——都坐下!”大长老不由得恼火起来。
“太昊族长为我族提供这个‘规划图’。骊山族上下,感激不尽,只是我族人只从太昊学会了制陶,其他的却是不会,如太昊所用砖瓦,我族便没有,且更无匠人可以建房,如此浩大地建设,骊山族恐怕永无完成之日啊!”大长老看到了骊山族的不足,沉吟了半晌才提出顾虑,似乎我为他们画了一个大饼,却难以充饥。
“这个却无需长老多虑!”我到帐篷边上,一掀兽皮,往帐篷外一指:“这里15位太昊匠人,将在骊山族住上半年,半年后又有15位匠人过来替换,直到骊山城建成!骊山族中只需要多派青年族人跟他们学习烧砖制瓦,自有匠人会过来教给骊山族建城之法。”
这下子再无疑虑,大长老扶着木杖,颤巍巍跪伏在地,后面的全体长老跟随不迭:“太昊族长于我骊山族,便如祖神般庇佑,我族将奉祀族长于宗庙,戒后世子孙永敬!”我连忙将众长老扶起。
接下来宾主尽欢,匠人与骑兵有会烹饪的,便自告奋勇,与骊山族厨师一起,为帐篷内的长老们奉上美味。是夜,族中喜讯遍传,都知道太昊将教会骊山族烧砖建城。已经去过太昊城的族人便颇为骄傲地向族人介绍太昊城如何神奇壮观,几乎至“众邪辟易,万兽不侵”的地步,让骊山族人对太昊族长地神奇有了更多想像。
次日,和诸长老一起勘察了“骊山城”的最佳位置,是在距离现在驻地近两公里外的一个坡地上,地形平缓,邻近河流,采石后沿下坡方向运输即到,极为方便。
匠人们便开始选择地方起建砖、瓦窑,这也是骊山族人第一次看到竖窑的样子。
接下来是对锡矿的考察。
从骊山族往北,数座大山中均有同一色的石头,除了近族人驻地的区域内已经少见外,越往山内走,竟然越多,十来公里外,山势陡峭,骑马已经不能通过,多数裸露的石头都差不多是一种颜色——这简直就是一座锡山!
可惜骊山族人地确是不懂得冶炼之法,更不懂得开山取矿。在族人驻地周围看到数堆冶炼过地矿石,都是从山中拣来的原生矿石,竟然都没有破碎过。如果将这些矿石打碎,应该还可以炼出更多的锡来。让骊山族人这般浪费锡矿,实在有些暴殄天物,如果让更多的太昊匠人过来,太昊地锡锭应该会得到更有保障的供应!
两天后的傍晚,从矿山回来,我正对那座连绵数百米的山头回味不已,却听得骊山族人人阵阵喧嚷——发生什么事了?
“族长回来了!”一名骊山族战士冲进大帐篷叫嚷道。
所有长老的目光一齐聚向了我。
正文 第二百零八章 … 相见时难
更新时间:2009…2…16 14:31:19 本章字数:2256
夕阳下,一队战士为导从,骊琴从西边的森林边出现,数公里的路,估计最晚也是在中午离开神山的。
此时距离骊山族驻地只有千米之遥,骊琴修长的身躯和一袭豹皮已经非常醒目,与在前导引的战士相比,本来就高出太多的身高显得更为突出。
“骊琴在神山侍奉祖神,不知道族长驾临,今见族人在建新窑,才知族长有变,却不知道来了贵宾,还请族长见谅!”数米之外,骊琴已经躬身拜倒。
“呵呵!我族所需锡锭近日大增,为免骊山族奔波劳苦,故与族中长老相商,拟与骊山族共建骊山城,由太昊骑兵在此建仓,负责锡锭运输。却是未得族长允可,元齐冒昧了!”我连忙上前扶起骊琴。
这番没有了上次的焦虑惊惶,骊琴显得从容淡定,更少了些女儿态,多了作为一族之长的端庄。
“太昊族便如我骊山族宗族一般,太昊族长但有所命,骊山族无有不从,何况是对骊山族有百世之利的大事,骊琴在此再谢过太昊族大恩!”言罢竟跪了下去,慌得我再扶一次。
这一来一往,耗了半天也没有进帐篷,长老们都已经出来,看到我去扶骊琴,面色都有些不愉,我看在眼里,也不好多言,知机地侧身,让开骊琴进帐的通道。
“承太昊族长高义,如今我族也将有城池可以为族人容身,此后千秋万世,再不虑族人为猛兽所伤了!”大长老将最新的情况向骊琴作了通报,其他长老将已经在建的砖窑和瓦窑进度也向骊琴作了汇报。
“骊山族已经欠太昊族长如此之多,如今还要帮骊山建城建房,骊琴实在不知道如何报答——”族中长老闻言全都色变。接下来的话却让他们放下心来,“只是上次到太昊时,在宗庙得尝粟饭美味,知道太昊族人只要春播夏耘,秋收冬藏,不需要日劳作,便可得终年饱食无忧,比姜氏宗族所传黍更好许多。骊琴如今本应有所报,却不得不厚颜请太昊族向我族传授此技。以免我族人始终不得不驱赶牲畜,在丛林猛兽窥视下偷生!”
这时的骊琴,再没有半分儿女之态,所言均是站在骊山族万世功利的角度。向我这个太昊族长要求族人可能得到的最大好处。我在心里叹了口气,知道和骊琴终是无缘,也罢——只好与骊山族长谈外交与工作了。不过此行也有些冥冥中地不可测意味,我在对自己说,我要去建设一个可靠的锡锭供应基地,将骊山族建成太昊的一个牢不可破的联盟部族,为青铜时代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可是当骊琴的话中流露出一种淡定。当骊山族长老们表现出异乎寻常和紧张,我心里却还是有一丝失落。
难道来此之前,我竟真的没有从心里放下骊琴?
我摇摇头,把这个念头斩断。
“这个不是问题,今年开春之际,太昊城将送来足够播种2000亩地的种子,请族长带族人从近日开始,就开垦好土地。一切不明之处。均可从我太昊匠人处获知!”
帐篷内地诸长老和骊琴均喜形于色,看来,只要和太昊族保持并加强眼下的关系,以后骊山族的日子就好过了。
“若得如此。骊山族将奉太昊族为尊,永不变更!太昊族长对骊山族若有所命,骊山族将遵行不悖!”骊琴和诸长老从跪坐中长身而起,向我拜倒。
“太昊族中事务烦多,不便在骊山久留,我明日便要动身,幸而族长返回族中,可以共商大计,如今再无意外,我也可以放心离开了!”
既然没有什么需要我再牵挂的,我也没有必要在骊山族久留。
“哦——这个——族长何不在骊山族多留些时日,也方便指导我族建城?”大长老对要不要出言留我似乎颇费些踌躇,才找到一个合理地理由。骊琴没有说话,却双目直视我,看我如何作答。
“北方有强族进入大河流域,如今将与公孙氏和姜氏冲突,我须早日作好准备,希望骊山族不需要卷入这次冲突,安心建城。我也只是为万一之需,回去作些准备,他日有暇,一定再访骊山族!”
次日早起,我和骑兵们收好帐篷,骊琴率族中长老,特意到山坡下的草地上为我们送行,新的一批锡锭已经装入骑兵们的皮囊中,现在每匹马背都沉甸甸的。
“骊山族别无他事可以太昊族效劳,只有这炼锡之事,请太昊族长放心,我族将竭心尽力,保证太昊所需。”这是临行前骊琴和诸长老给我的承诺。
离开骊山族,收拾情怀,我带着骑兵们向东南直进,数天后到达由族建墙的山口。
“族长,要不要到大方城去看一下?”骑兵班长看到我对那段墙出神,在旁边提醒我。
“这样——叫十名骑兵把锡锭分给其他骑兵,快速送回太昊宗庙,交给风余。这十个人跟我到大方城去一趟。”既然这里到大方城不过两天地脚程,以后也不一定能常来,倒不如趁便去看一看。
两天后如期抵达大方城。
还在数里之外,大方城的城墙已经赫然在目,在前方的平野之中,本来不算太高大的大方城就显得有些突兀雄伟了。到达的时候刚好是中午时分,城墙背后已经可以看到袅袅炊烟,看来大方城的厨房应该已经繁忙起来了吧。
数里之内,稀稀疏疏地可以看到不断有由族人乘牛车或步行出入大方城,不过满载而入的是牲畜和黍、粟,载出的就是盐或其他农具等太昊产品了。途中居然还让我见到几位从大方城中喝喝得醺醺然地长老,在牛车上哼哼叽叽,乐不可支,看来这一年由族也是年丰岁稔,收获颇丰。
进入城中,住房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宗庙建筑地主体已经成形,风极正在指挥紧张的施工。
“族长来了?!”忙晕了头的风极不相信地看着我在大方城宗庙的广场上下马。
族中地匠人们已经停下手中的活计,欢呼起来。
消息传到忙活的厨房,梅梅也从里面冲出来。
“元方呢?那小子跑哪里去了?”要在平时,这小子是跑得最快的。
梅梅的脸上,笑容一下子僵住,风极也是一阵干咳,不敢作答。
正文 第二百零九章 … 南蛮现身
更新时间:2009…2…16 14:31:29 本章字数:2166
什么!到苗族那边去了?”
这小子!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自上次姜由在黎族宗庙“和平调解”后,由族已经分为了黎、由、苗三族,关系复杂,其中黎族是姜由的嫡系,还留在石头城的黎族人相当一部分已经迁往牛神山,仍有十来个黎族小部,近1500人留在了石头城内。由族在大方城方圆五十里内的部族,是在大战后仍愿意祭祀牛神那一部分,也有数千人规模,与黎族乃至整个姜氏都是若即若离的状态,我建大方城的初衷,不能不说有稳定这一带部族的想法在内。
而南迁的由族人,自称为苗族,却是我最难以把握的一群。他们约有17个部族,数千人之众,与姜氏绝对的合不拢,不然就不会明目张胆地放弃祭祀牛神了。但这些苗族人却又并没有真正地与由族诸部一刀两断,仍然是你祭你的,我祭我的,并不妨碍双方部族私下往来。从大方城出去的盐,我敢肯定其中一部分经过长途运输,最终到达了南方的苗族帐蓬内。
但由于姜由对我的尊崇态度,以及我在双方大战中的立场问题,南迁的这些部族中,有的长老对我的观感并不是很好,虽然肯定在战时和战后我都给了他们一些物资和医疗上的支持,却并不能改变我站在姜由一边的事实,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讲,我和苗族人是敌非友。
在这种情况下,元方竟然到苗族地盘上去!
“什么时候走的?哪些人一起?”我怒急交加,却仍知道得了解具体情况才好作区处。
“有我们族里的20名骑兵——还有一些是由族战士,跟苗族那边关系一向很好的——”梅梅一见我的狂燥样,吓得话都说不下去了。可是她地话却给我不少安慰:有20名骑兵同行!至少也可以保证元方的平安。
可是这小子竟然在建城最紧要的关头,擅自带着20名骑兵到苗族去!看我不打断他的腿!
“我们走!”大叫一声,身后的10骑连马都没下,直接就扭头向南,向城门冲去。
近晚的时候,已经到了由族聚居区的边缘,已经难得见到村子。半日的狂奔让我冷静下来,找到最近地一个村子,让族长的长老们惊吓不小。
“太昊族长驾临敝村,不知道有什么吩咐?”村长直接就跪伏到地面。
“我要到苗族那边去一下,不知道有没有人可以给我们带个路”
村长吓得汗都出来了,姜由自苗族南迁后,对苗部族诸部颇有疥蒂,尽管不曾明说,但接触过姜由的长老们却都心知肚明。太昊族长此来,不问别的,单问苗族的事情,怎么可以轻易作答?!
我见到他们吱唔,略一思忖,大概知道一点原委。不由得苦笑:“我不是姜氏族长,不必忌讳,能不能找个人给我带下路?”
村人见我诚意拳拳,才放下心来。找来一个小伙子,个子瘦小,却极为机灵,一看就是那种不安份的的人,估计曾往苗族多次了。
“亏得族长叫我——前面再也去不得了!”那小子见面就一惊一咋的。
“怎么去不得?不是还有由族人卖盐过去么?”我一笑,让村中长老和族人都有点挂不住了。
“我不是那意思——白天是去得的,晚上却去不得。要是人多还好,像族长您这么点人,恐怕一晚不下马,也找不到个安歇处!”小伙子一边比划一边介绍“过了这个丘陵,就是大平原,可这丘陵上近来有数只大虎出没,我们都不敢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