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靖康志-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种师道缓缓睁开眼睛,看到站着的众将,大感惊奇,问:“尔等说什么?再说一遍!”
    刘光世等人没奈何,只得再说一遍。
    种师道一边点头说好,一边问刘延庆、折可求、宗泽、韩世忠四人:“四位将军意下如何?”
    刘延庆:“犬子不知天高地厚,还望相公多多教诲!”
    这是什么话?当爹的不管,反倒要两旁世人来管?刘延庆五十多岁的人了,在燕山府被辽人杀得大败,当然清楚辽人的厉害,而辽人碰到金兵根本不堪一击,所以,他倒不是不清楚金兵战斗力强悍,而是为了给我种师道出难题呢!
    折可求:“军心可用,士气可鼓不可泻,打一仗看看也好!”
    折氏叔侄看到岳飞、韩世忠平步青云,真是着急了。
    韩世忠:“世忠只知服从命令,不知其它!”
    一心为国的好汉!
    而老将宗泽沉吟不语,天知道在想什么。
    自从离开京城之后,这些将领天天请战,就象春天的猫儿,夏天的蝉儿,饿了的驴,吃饱的猪,看着着实腻歪。
    种师道正要说话,忽见一名亲兵进来禀道:“大帅,圣旨到!”
    话音刚落,厚厚的帐帘挑起,闪进一名英俊的少年,不是旁人,正是种家子弟——种无伤。
    种无伤走进大帐,手捧圣旨,面南而立,高声宣道:“种师道及众将接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种卿所奏,朕已尽知,然其中多不可解。卿离京之日,
    朕曾言,卿带兵在外,朕不遥制,一切事宜尽皆委卿处置,有异议者可先斩后奏。刚刚离京,便要请旨,卿莫非是老糊涂了不成?勉之,勉之,勿失朕望。钦此!”
    领旨谢恩已毕,种师道很是咳嗽了一阵子,咳嗽完了,精神好多了,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好几岁呢!
    种无伤待众将坐好,给每一位长辈见礼,态度诚恳,一点也不马虎。
    刘延庆、折可求、宗泽等人,无非是面色和蔼,大加勉励。
    这时,原来请战的几人,还站在远处,倒是不知如何是好了。
    “年轻人多磨练磨练,没有坏处,打一仗也好。”种师觑着一干不知天高地厚的青年,“传令:折彦质、刘光世率本部人马,出营挑战。折将军在前,刘将军接应。若胜,追击不可超过两里;若败,可由侧门而入,不可冲击大营正门。”
    “得令!”刘、折二人接过将领,舔胸叠肚,牛气冲天而去。
    种无伤既然碰到了这样好的机会,焉能放过,遂向种师道请命,出帐观战。种师道点了点头,闭上眼睛,好像要小睡片刻呢!
    “咚咚”三声炮响,三千折家兵在前,两千刘家将在后,杀出大营。种无伤带着两名侍卫班直,跟随大队,尾随而前。
    约莫走出五六里地,远远地已经可以看到金兵大营的轮廓。只听马蹄声声,喊杀连天,从金营内杀出一队人马。清一色骑兵,羊皮帽子、黑铁甲外面罩着雪白的战袍、耳朵上带着硕大的耳环,把耳垂抻得很长,似乎要裂开一般。脚上蹬着统一式样的乌皮靴。
    当先两员大将,老的年纪在四十多岁,少的也就二十左右。看相貌,非常相象,不是父子便是叔侄。
    折彦质一摆手中钢叉,催马来到阵前,扬起手中的马鞭,起劲地抽着马屁股,战马“稀溜溜”长嘶不止,在两军之间风驰电掣般跑了个来回,这就叫耀武扬威。然后才勒住战马,叫道:“某乃府州折彦质是也,哪个敢与我一战?”
    “哦,哦”,宋军挥动兵器,齐声欢呼。
    年少的金将催马来到阵前,身后还跟着一名汉人模样的小兵。金将“乌里哇啦”说了一套,大家听不懂。小兵解释道:“这是我家将军完颜活女,后面的是我家将军的父亲大人,大金国黄龙府万户完颜娄室。我家将军命你下马受死!”
    折彦质“嘿嘿”一笑,道:“叫什么名不好,偏偏叫什么活女。难道你的弟弟叫死女不成?”
    小兵特别为难,但是面对将军殷切的目光,还是得照实翻译。小兵的话还没说完,完颜活女“哇呀呀”一阵怪叫,手中的一只娃娃槊,“呜”地飞了出来。他距离折彦质足有两丈远,娃娃槊往少了说也有三十斤。折彦质久经战阵,打过很多仗,已经加了小心,一直盯着对方的兵器。哪曾想到,本是一对的娃娃槊,岂是能够单飞的?
    一愣神的功夫,娃娃槊已到面前,折彦质“嗨”地叫了一声,一个漂亮的铁板桥,身子仰卧在马背上。娃娃槊贴着他的鼻尖就飞了出去。大槊的尾部,拴着明晃晃的银链子,难怪这家伙敢扔出来呀!
    折彦质暗叫好险,身体刚刚起来,却听到脑后的风声,叫了一句“我的妈呀,”身子前倾脸都伏到了马脖子上。
    “当”地一声,头盔飞了出去,系头盔的绳子好悬没把他勒死。
    “宋猪,去死吧!”完颜活女的汉话说的忒差,口音不正,音节分的多,该停的地方不停,该长的地方反倒短了,真是糟蹋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文化啊!
    但是,折彦质总算是听懂了。
    听风辨位,敌人的另一只娃娃槊距离自己的脑袋不到半尺。
    “嗨,开呀!”
    折彦质铆足了劲儿,双手托起钢叉,迎了上去。
    “当”,一声惊天的响声。
    “哇”,折彦质喷出一口鲜血,抽身便走。
    人家是单手,咱是双手,双手敌不过单手;一旦人家两手同上,那还能玩吗?
    折彦质自知不敌,一点也不含糊,转身就撤。
    “阿骨打!”
    “阿骨打!”
    金国骑兵以完颜活女为首,开始猛烈地冲锋。
    折彦质败退,他的兵倒是没有跟着跑。队列中的各级军官,大声吆喝着。指挥队伍。
    “砰砰”,一人多高的大盾砸在地上,激起尘烟滚滚。
    两丈四尺的长枪前出,布得密密麻麻,枪尖耀眼夺目。
    三人一组的神臂弓手,校射已毕,纷纷发射。射出一箭,退后三步,另一名神臂弓手接过位置再射。退后的弓手,用脚将神臂弓张开,接过身后士兵递过来的弓箭,压到弩身上,挺身再上。如此这般,周而复始,连绵不绝。
第十二章 柱国(二)
           第十二章柱国(二)
    种无伤看得频频点头,赞叹不已。
    三轮弓箭之后,金军骑兵冲到近前。
    金人的弓箭象长了眼睛,宋兵即使躲到盾牌后面,伤亡也是不小。
    金兵倒在冲锋路上的不在少数,却无人后退,阿骨打的叫声越发响亮,弓箭手一箭紧似一箭地攻击着。
    顿时,血肉横飞,哀嚎遍野。
    宋军誓死抵抗,一步不退。
    完颜活女杀进宋军阵中,如虎入羊群,竟无一合之将。
    折彦质焦急万分,回头找援兵,只见刘光世率领后队,已经开始撤退。
    “这个狗娘养的!”折彦质大骂不已,再看一眼正在战斗的士兵,咬牙切齿地叫着,“撤,快撤!”
    说罢,居然挺身冲出,直接杀向完颜活女。
    突然,自他身后飞出三只利箭,直指完颜活女。紧随着箭矢,飞出一匹乌锥马,马上一名白袍小将,越过折彦质,挥刀直劈。
    “将军率队后撤,让我来挡他一挡。”白袍小将种无伤,对折彦质说道。
    说是迟,那是快!
    完颜活女左右开弓,磕开箭矢,正忙活着,听到脑后风起。连忙缩颈藏头,躲过身后的攻击,只觉得头皮发凉,一缕头发随风而起。
    “好险!”
    活女来不及回身,催马前冲,冲出两丈有余,方勒马回身。
    不远处,一名俊美的少年宋将,捧刀而立,也在看他。
    “谁?”
    “种无伤!”
    “再战?”
    “今天不行,本人没时间,恕不奉陪!”
    种无伤拍马而去,战马狂飚,马背上的主人却不甘寂寞,身子电射而出,扑向一名正在战斗的金兵。
    活女先前吃了暗亏,心中不忿,拉弓搭箭,瞄也不瞄,照着种无伤就是一箭。
    种无伤手中的刀,化作一道闪电,那名倒霉的金兵还没来得及反应,已是身首异处,做了冤死鬼。
    无伤的脚尖轻点喷血的身躯,悠忽回旋,宝刀恰好劈在活女射出的箭上。
    这时,种无伤灿烂地一笑,活女看在眼里,如同坠入九幽之底,早不知自己是谁,身在何处!
    完颜活女从来没有见过一个男子笑得如此灿烂,如此炫目,如此完美。
    他没有倒在对手的刀下,却被那人世间罕见的笑,征服了!
    不知过了多久,活女从梦幻中醒来。战场上,除一少部分宋军还在拼杀之外,大队宋军已经撤走了。
    完颜活女恼怒以极,叫着冲向那些宋军的弃子。
    此一战,被称为“原武之战”,之所以被大家记得,不是因为折彦质的窝囊,也不是因为刘光世的无耻,更不是因为完颜活女的勇猛,而是因为,这是种无伤的****战。从此一颗闪亮的将星冉冉升起,他的故事将成为青史上的传奇。
    夜深了,不知何人在吹箫!
    “大伯,为何您放过刘光世?临阵脱逃,见死不救,都是必斩之罪!我们小的时候,您不就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吗?”
    “刘光世该死,却不应该我来杀他。这个道理你懂吗?”
    “不懂!”
    “好,明白就是明白,不懂就是不懂,你做得好!你知道,官家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吗?”
    “不知!”
    “稳定!为什么这样说呢?官家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百事待举,还是要一件件的做。金人退兵,官家已经赢得了难得的喘之机;然后,迎太上皇回京,稳定朝局。只有如此,才能慢慢地调整人事,整军备战。明白了?”
    “官家需要稳定,大伯也需要稳定。如果大伯杀掉刘光世,一者削弱了我们自身的实力,甚至会酿成兵变!另外,朝廷里会有人说大伯拥兵自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吗?”
    “嗯,说得对!你武功好,人也聪明,现在看来,官家早晚会重用你!你要好自为之,种家就全靠你了。官家真是有一双识人的慧眼,种某万万不及呀!”
    “大伯,不杀刘光世,会不会……”
    寝帐内的烛火已经灭了,爷俩还在聊着,真有说不完的话呢!
    三月初十,金兵度过黄河,据探马回报:金兵去势很快,已在百里之外。
    午时整,种师道亲率第一批人马度过黄河。
    上岸之后,两千人马一分为二,分别抢占渡口两翼的土冈。两刻钟之后,人影消失了,只能看见秃光光的高冈。
    种师道、种无伤二人,于距离渡口三里左右的地方,停了下来。
    种无伤搬过一把椅子,种师道重重地坐下,眺望远方,振声道:“酒!”
    接过酒葫芦,连喝三大口。双目缓缓地闭拢,须臾,居然可以听见轻微的鼾声。
    种无伤将酒葫芦系在腰间,按刀而立。腰杆笔直,逍遥巾在风中摇曳,身子钉在那里,纹丝不动!
    “驾驾,”
    “吁吁!”
    一名探马飞驰而来,滚鞍下马,单腿点地:“报大帅:金兵一万,距离三十里,自左翼杀来。”
    种师道仿佛死了一般,没有任何动静!
    无伤问道:“统兵何人?”
    “完颜娄室!”
    “再探!”
    探马绝尘而去,种无伤却在心里念叨着:“想不到,这么快又见面了!真想好好地打一场啊!”
    这时,第二批两千宋军渡河而来,领兵的将领——刘光世。种无伤微微一愣,旋即释然:是了,只有他才是最合适的人选啊!
    “快,布鱼鳞阵!”
    军兵训练有素,不大的功夫,阵势已在他们身后布好。但见,一层盾牌、长枪,夹一层神臂弓手,一层套一层就如鱼鳞一般。
    “三天前,咱家犯了错,大帅不杀,咱家没忘。今天是英雄是孬种,就看这一仗的啦!咱保安军只有战死的勇士,没有怕死的孬种,是不是?”刘光世抓紧时间做战前动员。
    “嗷,嗷!”
    军兵们回答长官的方士很特别,也很提气。
    “报大帅:金兵一万,自右翼杀来。”
    “报大帅:金兵大队突然停下,有全军转向的迹象!”
    “大帅:金兵距离渡口不到十里!”
    “金兵已在五里之外!”
    是的,探马说的没错,远处烟尘蔽天,人喊马嘶,转眼间就到了。
    宋军避战,金军全身而退。轮到宋军渡河,难道金人要来一个半渡而击?
    这时,种师道的鼾声却越来越响。大敌当前,如此大睡?这是个怎样的人?他还是人吗?
    金兵到了,真的到了!
    完颜活女高举双手,全军停在三百步外。他们也被神臂弓射怕了,他们似乎也知道神臂弓只能射二百四十步。
    活女看到了无伤,眼睛喷射着火焰;看到种师道,一个坐在椅子里,正在沉睡的老人,他的眼睛里尽是疑惑。
    很久,很久!
    宋军第三批人马上岸,活女忍不住了。将娃娃槊一分,做势就要冲锋。
    “杀啊!”
    “不要让金狗跑了啊!”
    左右两翼的高冈后面,狼烟滚滚,尘土扬天,似有千军万马杀来。
    金兵嘴里的“阿骨打”,还未叫出口,便被吓了回去。
    活女回头望向父亲,到底该怎么办?
    这时,金兵第二个万人队也杀到了渡口,领兵将领正是大金第一勇士——完颜宗弼!完颜宗弼率领的不是最恐怖的铁甲重骑兵,而是轻骑兵。不过,种师道身后的宋军不到五千人,大半为步兵,如何能够抵挡两万骑兵的冲击呢?
    高冈后面的疑兵,可以骗敌人一时,怎能骗得一世?
    果然!
    完颜宗弼阵中,响起了沉闷得号角声;完颜娄室见状,也毫不犹豫的下达了冲锋的命令!
    “阿骨打!”
    金兵高喊冲锋!
    “杀啊!”
    “冲啊!”
    金兵的背后,传来震天的喊杀声。不知来了多少人马,也不知来的是何人!
    就在这时,种师道悠悠醒来。老爷子伸伸腰,踢踢腿,摇几下脑袋,之后才看到金兵。老帅惊问道:“宋金两国盟誓和好,为何又动刀兵?”
    他的声音不大,但是非常奇怪,战场上没有其它的声音能盖过他。他说话了,所有的人就只能听到他的声音,其余的听也不必听呢!
    战场上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他一个人的身上。
    远方,左翼一面火红的帅旗,上面一个斗大的“韩”字;右侧,帅旗上面是一个“宗”字。
    种师道一边睡觉一边在等的人终于到了,在别处渡河的两路人马终于按时抵达了战场。
    “如果,援军不能按时前来,又当如何?”种无伤想着这个没有答案的问题。
    金兵停止了进攻,或者说,他们的进攻就从来没有开始过。
    种师道背手而立,和蔼而又威严地说道:“宋金两国当以和为贵,你们去吧!”
    “咣咣”铜锣声响,韩世忠、宗泽的兵马闪到一旁,金兵黯然而去。
    顺利渡过黄河,下一次战斗会发生在哪里?
第十三章 太原(一)
           第十三章太原(一)
    王禀,河东晋南人,中举为官,累功进太原府兵马副总管。
    宣和末靖康初,金国国相、左副元帅完颜宗弼率六万金国铁骑,南下围攻太原。太原知府张孝纯与王禀,同心协力,率城内军民,誓死抵抗,宗翰终不能全力南下,与宗望合兵谋取东京汴梁。
    一战之功,王禀由微末小吏而骤升河东路大总管,此后,为国守卫边疆,屡立战功。世祖知人之明,圣君不能过也!
    封光烈郡王,流光阁功臣第九!
    ——《流光阁功臣谱》
    金兵已退,种师道给附近府县连续下达多道命令:筹集大量船只,全力以赴,强渡黄河。据探马回报,完颜娄室、完颜宗弼两部北上的速度很快,沿途关寨并不留兵把守,已经与金兵大队汇合。
    种师道连夜下令:韩世忠率领一万人抢占晋城县境内的天井关,宗泽率领一万人马进占晋城。两部齐头并进,相互策应,为全军开辟道路。他还有一个担心:女真人如果在必经之路上,派兵守险,再全力猛攻太原城,一旦太原失守,后果不堪设想。派出几批人去太原联络,没有一个人回来,太原城内的情况也不清楚,真是令人忧心啊!
    一日一夜,全军渡过黄河,不作停留,立即北上。
    三月十一,午时前后,种师道到达晋城,与韩、宗两部汇合。两个月前,宗翰分兵围困太原。亲自率领四万骑兵南下汴梁,与宗望汇合。沿途城镇、要塞能下则下,不能下则绕城而过,争取的就是时间。在隆德府,宗翰遭到强烈抵抗,所以,至今为止,隆德府、壶关还在宋军的手里。种师道生恐前方有变,集合全军所有的骑兵,共计两万有余,督韩世忠、刘光世、折彦质等七将,并不歇息,北上追击金兵。同时,命令宗泽督率大队,随后跟进。
    金兵粮草肯定已经不多,种师道率大军象膏药一样贴在金兵的后面,前有坚城不可下,后有追兵如影随形,金人只有一条路,就是乖乖退兵。
    一路之上,百姓竭尽所能,把能吃的东西都拿了出来,可他们一个个面黄肌瘦,仿佛一阵风吹来就能把人吹倒了。大军自己带着干粮,盛情之下,难以推脱,还是要用一些。士兵们吃着东西,比嚼蜡还难受;军官们一个个面有愧色,似乎做了什么对不起人的事情。这种情形的后果就是,军纪出奇的好,真正可以说是秋毫无犯。
    三月十三,经高平、隆德、襄垣、南关镇,到达盘陀。前往太原打听消息的人也陆续回来了,金兵开始从太原撤围,兵分两路北上:一路经石岭关、朔州,回云中;一路经寿阳、井径、真定、中山,回燕京。
    路线还是原来南下的路线,看来,真的可以松口气了。
    三月十六,全军到达太原城。种师道下令:于城外扎下大营,不得将令不许入城,违令者:斩。
    太原古称晋阳,春秋战国时期曾为赵国首都,由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一直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隋末,高祖李渊自晋阳起兵,入关取长安而有天下。晋阳为大唐龙兴之地,再加上对北边突厥用兵的需要,自然倍受重视,为唐朝北都,与京城长安、东都洛阳并称于世。当时,太原内有新城、仓城、大明城,外有西城、东城、连城,号称里三城外三城,共有二十四道城门,富庶繁华,天下闻名。大诗人李白颂晋祠之水:“晋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泻翠娥”,引人遐思无限;杜甫也曾写下“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凇半江水”的美丽诗句。晋阳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五代十国时期,太原历经多次战火的洗礼而不倒,号称不可攻破的坚城。大宋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赵光义为灭北汉,进兵太原,遭到太原军民的殊死抵抗。宋军在付出惨痛代价之后,终于攻破了太原城。太宗皇帝盛怒之下,一把大火烧了四十里繁华都市,太原城化为一片废墟。为防备北边的辽人,太宗皇帝于太平兴国七年,无奈下旨,重新修建太原城。新修的城池周长十里,建四门:东有朝曦,南为开远,西称金肃;北曰怀德。后来历经多次增修,太原城又恢复了生机,崇宁年间,太原府辖十县,户十五万五千五百八十三,口一百二十四万一千七百六十八,繁华犹胜往昔。
    三月十七,风和日丽,太原知府张孝纯、太原府兵马副总管王禀,率城内军民,迎于开远门外。种师道率领重将立于城门之外,望着这座千年古城,唏嘘不已。
    城墙千疮百孔,城墙外面,燃烧未尽的树木、形状各异的石块、破衣烂帽、损坏的兵器以及钉在地上的雕翎箭,随处可见。护城河里的水,浑浊不堪,难道这就是天下皆知的晋祠之水?巍峨的城头被削掉小半,难道这就是永远不能攻破的坚城?
    土地上,一片片殷红,非常醒目;红土旁,一棵棵小草,绿油油的小草,正在阳光里欢快地笑着。
    这里的一草一木,依靠自己的努力,以生命为代价,终于迎来了春天,生机盎然的春天。
    “太原知府张孝纯参见种老相公!”
    “太原府兵马副总管王禀参见相公!”
    两位主官深深一揖,种师道紧赶几步,将两人扶起,注视着二人,频频点头,“两位受苦了,受苦了!”
    张孝纯年近四十,而王禀看起来三十岁还不到一点。张知府,面色憔悴;王禀左臂缠着绷带,被一条白带吊在胸前,显见是受了伤。
    “伤势如何?”种师道关切地问道。
    王禀道:“被金狗咬了一口,甭掉了狗东西几颗门牙,咱小伤不碍事,只怕那畜生活不了了。”
    王禀说得风趣,大家都畅快地笑起来。
    “来来来,让我为相公引见城中父老。”张孝纯将太原城乡绅代表一一介绍给种师道。
    种师道闻言抚慰,嘘寒问暖,表现得出奇的亲热。
    “相公一路鞍马劳顿,喝一碗咱太原的酒,解解乏吧!”一位老者端过一碗酒,送到种师道的面前,捧着碗的双手轻微抖动着。
    种师道也不说话,接过来,一饮而尽。
    喝完,种师道高声喝道:“来呀,给几位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