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靖康志-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谁想,闹市之中还有这般清幽的所在?
拾阶而上,入月门,踏上曲折的回廊。回廊两侧,牡丹花争奇斗艳,独特的芬芳,沁人心脾。大红的“满院春光”,轻绿的“绿玉”,深蓝的“水晶蓝”,紫幽幽的“紫霞点翠”,如雪的“香玉”,各有各的艳丽,各有各的娇媚。
孝庄、明媚四人时而窃窃私语,时而驻足静观,浑不觉园子里的画匠都停下了手里的活计,看直了眼。
中间一片阔地,犹如花的海洋。
紫色的“魏紫”,点缀在四周,如众星捧月;中间的月亮自然就是国色天香的花中之王——姚黄。
一个声音在孝庄心底响起,赞颂着这无双国色:
“花向琉璃地上生,光风炫转紫云英。自从天女盘中见,直至今朝眼更明。”
细硬的枝条极力把美丽托起,圆圆的绿叶开四周扩展着盎然的绿意。
一片片嫩黄的花瓣,上面似乎还有点点露珠;一枝枝花蕊,如婷婷玉立的仙女,凝神注视着世间万物。
慢慢地,她笑了,她真的笑了。
这时,一双彩蝶在花间跳跃,他们追逐着,爱恋着,快乐着,痛苦着。终于,后面的蝶儿追上前面的爱人,把她紧紧地拥在怀里,一刻也不愿分开。失去她,他会死去的,她知道,他也知道。
他心里装满了她,她心里已容不下其他。
他们想,永远就这样多好!
他们想,如果能变成一个人,那就再好不过了。
一阵风儿吹来,他们似乎听到了什么,斑斓的翅膀扇动着,他们吻别姚黄,他们真的走啦!
“姚黄娘娘!”
“娘娘!”
一阵呼喊把孝庄从沉醉中拉回来,他扭头一看,园子里的所有画匠都跪在地上,向他们心中的女神顶礼膜拜!
明媚一愣,旋即明白了,两朵红云爬上脸颊,美得不可方物!
孝庄突然觉得,手心暖暖的,潮潮的,似乎有什么东西在跳动!低头一看,不知何时,他竟然拉住了明媚的手儿!柔若无骨的小手,握在手心儿,是那么温暖,那么温馨。
他想放开,生恐唐突了佳人。
可是,又怎能放开呢?
偷偷地望过去,她的脸更红了。
他的心儿豁然开朗,勇敢地握住她的手儿,觉得整个天地都被他握在手里了呢!
姚黄娘娘什么也没有说,径直去了,只留下一群傻了的花匠!
由于大家的支持,本书在新书人气榜上待了一周,逍遥五楼在这里谢过了!周一(8月20日)再度冲榜,还请大家多多帮忙。有票的,咱提前预定了,没票的,就请多点几下吧!能来的都要来啊,零点最好,晚点也行;不来的,嘿嘿,咱可不依!
第三章 捧日(一)
第三章捧日(一)
魏国公秦桧,字会之,哲宗朝元佑五年生于江宁府,徽宗朝政和五年登进士第,历任密州教授,太学学政,职方员外郎,翰林院侍讲学士。靖康初,李邦彦罢相,入为尚书右丞。
公为人和易,有古君子之风;天擅聪明,辅助晋国公李纲,开百年盛世,功绩卓著。
时人论公,谄媚奉上,排挤同僚,行事不择手段,近乎小人行径,颇不值其人。
世祖之明,天下共颂;公荣宠不衰凡二十余年,或有不为人知之能,非可以常理论之也!
流光阁功臣第十一!
——《流光阁功臣谱》
靖康元年四月初六,大宋捧日军官学校正式成立。
学校成立伊始,便格外引人注目。官家亲任校长,同知枢密院事张叔夜任教务长,驸马都尉岳飞、枢密院编修张浚二人为副教务长。领导层四人,官家赵桓天子之尊,暂且不论,除了张浚没什么名望,另外两人都是响当当的人物,有这样的领导,谁还敢轻视?学校内学员,除了京城权贵子弟,就是禁军在历次战争中立过大功的人员,据说,帝国显赫的家族曹家、王家、种家、李家等都有子弟入学,有这样的学生,哪个能不重视?
特别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学生中有一千人是由种无伤直接从太原带回来的,这些人都是上过战场,流过血的汉子,又不同派系,如何管理倒是一个问题呢!
捧日军官学校位于汴梁城外万胜门西,金明池西北,由原来的一处殿前司营地改建而成。其实,营房、演武场都是现成的,围墙也还能对付着用,唯有正门必须合乎庄严气派的要求。
门前十几丈,左右两侧各矗立着一杆大旗,旗杆高约五六丈,一尺粗细,用红漆刷过,上面飘扬着大旗。左侧火红的旗面上四角绣着张牙舞爪的飞龙,中间是一个斗大的“宋”字,而右侧旗面上则写着“捧日”的字样。微风吹过,旗面“呼啦拉”迎风招展,看着越发地提气儿。
旗杆后面,左为青龙,右为白虎,雕刻得狰狞恐怖,仿佛要吃人似的。
汉白玉雕成的坊门拔地而起,柱面上的士兵有的驰骋跋扈,有的弯弓搭箭,这个浴血拼杀,那个振臂欢呼,风格古朴,技法精湛,看着非常舒服。正中是官家赵桓亲书的“大宋捧日军官学校”八个镏金大字。
辰时末巳时初,赵桓率领宰执、大臣几十人,莅临捧日军官学校的开学典礼。自校门一直到演武台之间,一里多远的距离,顶盔贯甲、全副武装的士兵,隔三尺便是一人,赵桓信步走来,士兵们手执斧钺,山呼万岁,甲叶“哗啷啷”作响,军旅间特有的气息扑面而来,整个人陡然精神百倍。
赵桓率领七名宰执大臣,登上演武台。
签书枢密院事何栗为现场执事,确定吉时已到,何栗走到台前,朗声宣和:“大宋捧日军官学校开学典礼正式开始,聆听陛下圣训!”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桓面带微笑,望着场下黑压压的四五千人,说道:“今天是一个伟大的日子,今天是一个千古流芳的日子,今天必将青史留名,为什么呢?因为,就是在今天,大宋捧日军官学校成立了。
你们四面八方,有的是烈士子弟,有的是名门之后,有的是打过仗的老兵,今天来到这里,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扬我国威,保家卫国!”
“扬我国威,保家卫国!”
“扬我国威,保家卫国!”
一人呼,万人和!
雪亮的刀枪,誓刺苍穹;精良弓箭,必射天狼!
赵桓突然来了兴致,竟然步下高台,走进队伍****。王德、种无伤寸步不离,象两头猛虎,时刻戒备着。
赵桓指着一人问道:“你为什么当兵?”
那人被问得一愣,“俺俺”地支吾了好一阵子,猛然喊道:“扬我国威,保家卫国!”
“轰!”在场的许多人都被这小子逗笑了,包括赵桓本人。
赵桓和蔼地说道:“这样说,原也不错!不过,你当初当兵的时候,未必是这样想的吧?说真话,朕万没有怪罪的道理!”
小家伙一手扶枪,一首挠头,脸憋得通红,嗫嚅道:“大前年,俺家乡大旱,家里没有吃的。正赶上募兵,俺娘怕俺饿死,俺,俺就来当兵了!”
“嗯,”赵桓点头道,“这就对了!你呢?你为什么当兵?”
另一人答道:“俺全家都被金狗杀了,俺要报仇!”
“你呢?对,朕问的就是你!”
“升官发财!”
“封妻荫子!”
“光宗耀祖!”
“为俺爹争气!”
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不管说什么,赵桓都安静地听着,和蔼地笑着。
大约过了两刻钟,赵桓回到演武台上,话锋一转,道:“大家说了这么多,似乎都不是扬我国威,保家卫国!到底是朕说错了,还是你们错了?”
现场鸦雀无声,只听到旗子在风中“沙沙”的响声!
“朕没有错,你们也没有错!”赵桓斩钉截铁地说道,“打个比方来说,那个说为吃饱饭来当兵!当兵会不会饿肚子呢?一般来说不会!但是,如果你们不能打败敌人,敌人就会祸害百姓,百姓自然就不能种田,百姓不种田,大家都得饿肚子,不单单你们,朕也得饿肚子!所以说只要做到了扬我国威,保家卫国,吃饱饭是没有问题的。”
赵桓猛地提高声音,振声喝道:“朕将亲自出任校长,你们就是天子门生。今天,朕要先立几条规矩:
第一,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第二,大宋捧日军官学校的校训是:纪律、尊严、梦想、光荣!
第三,军人的目标是:扬我国威,保家卫国!”
赵桓看着场下的军兵,一个一个地看过去,长吸一口气,叱道:“最后,送给尔等一句话:吾在,谁言大宋无男儿!”
“吾在,谁言大宋无男儿!”
“吾在,谁言大宋无男儿!”
现场气氛达到了顶点!接下来,分别由教务长张叔夜,副教务长岳飞致词。岳飞的讲话更有说服力,因为,就在两个月前,岳飞还是一名小小的军官,现在却已经是当朝显贵!在学员们看来,岳飞就是他们的榜样,只要好好去做,他们将来也可以成为象岳飞那样的人物的。
事过多年,这一天在捧日军官学校发生的事情,没有人能忘记!
第三章 捧日(二)
第三章捧日(二)
近些天来,天气越来越热,而西边的战事也在不断升温,似乎有越演越烈之势!河东路,李良辅已经撤兵,王禀重新布置边境防务之后,已经回到了太原。泾原路,平安无事。泾原、环庆两路都部署曲端,一连上了三道奏章,说了很多想法,核心目的就是向朝廷要钱。到底给不给,如果给,给多少,宰执们还没有定论。吴阶已经到任视职,夏国大将任得敬气焰非常嚣张,吴阶压力很大,赏赐奏折说,正率兵迎敌,两天来没有任何消息,很是令人担心啊!
上午散朝后,本想好好睡一觉,才人姜田田一会儿摸摸头发,一会儿掀掀被子,见官家没动静,索性将饱满的胸脯贴在后背上,揉来揉去。赵桓按耐不住,只好举手投降:猛地翻过身来,将田田压在身下,钩着小家伙的鼻子,笑骂道:“朕的田田就象一只馋嘴的小猫,总是吃不够,是也不是?”
田田的五官非常精致,一如精心烧制出来的官窑瓷器:眉比新月,鼻若悬胆,长长的睫毛下面是两潭跨越千古的秋水,娇巧的嘴儿旁边是一双调皮的酒窝。无一处不美,合在一起就是一个绝妙的尤物。后宫之内,姜田田很得宠,她很可爱,也会撒娇,撒起娇来,那种迷人的风情,世间谁能抵挡?也许有人可以,赵桓却是不行!
“人家哪有?”小家伙双手掩着前胸,摆出一副弱女子楚楚可怜的样子,异常无辜地说道。
“没有,真的没有?”赵桓不依不饶,一边将手探进田田的怀里,一边问道,“那又为何不让朕睡觉?”
“嘻嘻!哎呀,痒,痒!”田田左躲右闪,痴痴地笑着,“臣妾只是嫌闷,根本没有官家想的那个意思嘛!官家饶命,官家饶命啊!”
赵桓翻身起来,道:“既然如此,朕就起啦!”
田田一跃而起,钩住男人的脖子,双腿盘住男人的腰,以无比腻人的声音说道:“官家,臣妾不让你走!你一走,就不知道哪年哪月还能来了。奴家闷,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你就可怜可怜奴家吧!”
小妮子的胸是越发地丰满了!刚过十五岁生日,比那些十七八岁的也毫不逊色呢!
赵桓不能走了,至少暂时不能走了!
他一边抚弄着,一边道:“田儿,你发现没有,她们可是大了许多呀!”
“嗯!”田田点着头,脸渐渐地红了,旋即吐了一下舌头,“冬天还好说,穿得多也看不出来;可是您瞧这天儿,臣妾正发愁呢!昨儿个,猫儿还拿这个取笑我呢!”
赵桓道:“她那不是取笑,是妒忌,朕知道的!”
“不管啦,只要官家喜欢就行了,我管它别人说什么呢!”田田轻轻地亲了一口男人的脸,将身子慢慢靠上去。忽然,田田想到一个问题,一下捂住嘴,眼睛瞪得大大的,仿佛看到了观音菩萨一般。
“怎么啦?”赵桓问道。
田田迟疑着说道:“官家,它们会不会就这样无休无止地长下去?如果那样,人家可怎么出门啊!”
“哈哈!”赵桓大笑道:“不怕,出不了门更好!不怕,朕喜欢,越大越好!”
风儿飞进屋,将床幔一会吹起,又一会放下;在门口伺候的宫女听着屋里的声音,笑脸红得象新娘的盖头一般。
甭管中午休息得好不好,下午还是按时来到延义阁听侍臣讲读。今天进来伺候的是翰林院侍讲学士秦桧。秦桧时年三十七,中等身材,白净的脸膛,一副笑面,每当你看到他时,他总是在笑,就没有不笑的时候。
这是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大奸大恶之人,赵桓自己却不这样看:奸臣大多出在昏君一朝,赵桓是要做明君的,所以,他认为自己手下根本就不能出什么大奸臣,他也不会给这些人机会。
自从秦桧任翰林院侍讲学士以来,接触了几次,赵桓对他印象还是不错的。尽管宋强一直在抗议,希望赵桓直接把秦桧杀了,赵桓以太祖有令:不得诛杀大臣,这样的理由搪塞过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宋强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少,赵桓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难道说,他变成了我思想的一部分,我们已经完全融合,不会再出现那样的情况啦?
“陛下,今天还接着讲《武帝本纪》吗?”秦桧小心翼翼地问道。
最近,不管哪名学士侍讲,赵桓听的都是《史记》中的《武帝本级》,听得多了,心得越多,糊涂的地方也多了。
赵桓今天精神不佳,不想再听,只想找个人说说话。他悠闲地躺在摇椅里,道:“你以为,司马迁如何?”
秦桧不假思索地说:“作为文士,他是中华民族留下了一部伟大的作品;作为史官,他为后人开创了一种最有效的表述历史的方式;作为臣子,他是所谓的忠臣,可是,臣却不取他这一点!”
“哦,”赵桓陡然来了兴致,“说来听听!”
“作为臣子,为主上分忧乃份内之事!赞誉归于主上,损毁以一身担之,才是正理。象司马迁那样,一意孤行,令天下世人、后世子孙尽知武帝之失,其心可诛!”秦桧侃侃而谈,义正词严,那一刻,仿佛人世间的道理全在他这一边似的。
“好,讲得好!”赵桓起身坐到正座之上,“来人,看茶、赐座!”
秦桧躬身谢座,端正地坐好,茶杯连碰都不碰一下。
“《武帝本纪》为何简略若此?”
秦桧道:“据后世诸家考证,《史记》中的《武帝本纪》一篇已流失,现在的内容是后人从书中其它部分摘抄出来的,所以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是了,理应如此!”赵桓啜了一口茶,“最近外面都有些什么议论啊!”
“陛下英明神武,臣子们无不钦佩万分呢!”
“如果都是这样的话,不说也罢!”赵桓淡淡地说道。
秦桧心内一冷:官家有一个脾气,口气越淡,便证明怒气越大。观察了很多次,无不应验了这一推断。秦桧可不敢惹官家不快,连忙道:“臣听说,有些臣子对陛下重视军队,轻视文臣,颇有微辞!而且,陛下自登基以来,政事上多有更张,一些人认为,陛下有些漠视祖宗家法呢!”
赵桓只是听着,未做表态!
“据说,宰执中有人在推波助澜,想借机打击李纲!”秦桧咬牙说道。
“知道是什么人吗?”
到底说还是不说?
秦桧犹豫着,瞬间他已拿定注意,顺手擦了擦汗,坚定地说道:“臣认为,吴敏、唐恪、耿南仲三人联系得过分紧密了!”
这还了得?
先不说李纲是必须保全的人物,作为皇帝,最忌讳的就是大臣结党。大宋立国以来,党争不断,国家有限的实力就在党争中慢慢消耗着。不能不说,党争是大宋屡战屡败的一大原因。
赵桓不想再蹈先人覆辙!
他盯着秦桧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道:“由你去查,要有确实的证据!”
“臣领旨!”秦桧似乎还有话没有说,硬生生地咽了回去。
这人聪明,不是一般的聪明啊!
赵桓心里暗自赞叹,道:“拟旨:着秦桧守御史台侍御史一职,望其忠心办事,不负朕心,钦此!”
秦桧任职翰林院,干的就是拟定旨意的差事,今天,拟定的旨意关乎自己晋升,这还是第一次遇到。秦桧表面还从容,跪倒领旨谢恩!
赵桓照常勉励一番,最后说道:“好生去做,办好差事,朕断不会让你没了下场!朕也不是耳软之人,爱卿是什么样的人,朕还是清楚的!”
秦桧感动得眼泪横流,竟至说不出话来!
秦桧去了,去调查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
赵桓决定,用秦桧这样的小人去办一些君子不能胜任的工作!他也没有想到,秦桧做得非常之好,而且一干就是二十几年!
第四章 大喜
第四章大喜
靖康元年四月十八,驸马都尉岳飞迎娶柔福帝姬,盛况拟于太子纳妃,京城百姓十几万人夹路欢呼,余音至今犹在!
大宋立国百余年,出身寒门而尚主,岳飞第一人也!
世人皆曰,若无世祖高皇帝慧眼识英在前,断无武威郡王岳飞于后。或有人曰,若无岳飞,靖康之世又当如何?
今汴梁繁华更盛靖康初年十倍,靖康君臣之恩,何人敢忘?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皇宫大内的迩英阁与延义阁相同,都是官家听侍臣讲读之所。两殿都在崇政殿西面,迩英阁偏向南面一点,延义阁近北一些,二阁如两个门神,护在崇政殿两侧。
对这两座殿阁,赵桓本人倒没有什么偏爱,迩英阁内书籍多一些,找起来方便;延义阁显得宽敞一些,待着舒适一点。官家赵桓刚喝了口茶,外面当值的种无伤小声说道:“陛下,兵部尚书知开封府聂山,侍御史、翰林侍讲学士秦桧求见!”
“让他们进来吧!”赵桓答道。
一会的功夫,聂山与秦桧二人联袂而入。聂山将近五十岁,人却一点也不显老:过丈的身材,黑黝黝的落腮胡子,浓重的眉毛,一双鹰目,射出摄人心魄的精光,看着倒更象一员武将。聂山原本是吴敏推荐上来的,而吴敏推荐他上来的目的就是希望借助聂山的强横以对抗李邦彦。孰料,聂山上来后,杀伐果断,敢作敢为非常得官家欢心,官职也升得很快,已经做到兵部尚书知开封府,眼瞅着就要入阁拜相了。而且,聂山既然有了更大的靠山,自然不太理会吴敏那边怎么想,所以,两人越来越生分,关系还比不上两旁世人。
这些天来,京城有人传言,聂山与秦桧马上就要接替唐恪、吴敏出任宰执了。
这些事情,赵桓都清楚,他用聂山的目的与用秦桧一样,就是要作些不能拿到台面上来的事情。别看聂山与秦桧长相天差地别,二人心性差别不大,都算不得正人,更近于小人。做这些见不得光的事情,用正人君子不行:一方面,正人很难体会小人的心思,对小人的行径自然也就陌生,那么,又如何对付小人呢?另一方面,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就是说,君子大多坚持原则,杀了他们,他们也不会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情。小人则不同,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样的人才配称得上小人。
聂山、秦桧,具备当小人的一切素质,不用他们用谁?秦桧文质彬彬,口诛笔伐,以之文攻;聂山则是要动刀子杀人的,自然就是武卫了!
赵桓抬头看了二人一眼,道:“坐吧!”
待二人坐好,赵桓问道:“秦爱卿,事情办得怎么样啦?”
秦桧道:“臣的一位同年,与唐恪往来甚密,他对臣说:唐恪、吴敏联络了很多在京官员,准备集体弹劾李纲。吴敏派人去探张邦昌的口风,张相把他们痛骂了一顿。而唐恪于昨日造访耿南仲,两人谈了两个时辰,不知谈了些什么。据说,集体弹劾不行,他们还要联络太学生再来一次伏阙上书呢!”
赵桓半倚在床榻上,闭着眼睛,问道:“什么时间动作清楚吗?”
“不清楚!”
“聂爱卿那边有什么消息?”赵桓的声音粘粘的,似乎来了困意。
聂山答道:“臣了解的情况也差不多就是这样,只是,臣的手下回告说:郓王爷龙德宫那边跑得过于勤了,有时,一天要在宫里待上两三个时辰。”
赵桓终于睁开了眼睛,懒懒地说道:“三弟的孝顺,天下没有不知道的,只要他不做出格的事情,能包容朕自会包容!让你找的人,找到了吗?”
“联络萧合达的人选已经有了,立即就可以上路!另外,
臣的一个本家侄子,今天三十一岁,从小练武,人也还不笨,臣准备命他带人护卫欧阳澈。这些人忠诚绝对没有问题,武艺也好,请陛下尽管放心!”聂山胸有成竹地说道。
与西夏战事刚起,朝内就有人建议,派人与西夏议和。赵桓从谏如流,升监察御史陈东为尚书省给事中,出使夏国,全权负责与夏国谈判。陈东骨头硬,料想不会做出丧权辱国的事情来。这是明的一路,已经出发。
就在今天上午,吴阶红旗报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