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跟随曹操-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队Ω檬浅っざ鹊木欧种唬欢杂诜⑸涫腻笈冢渑ちΦ傻闹本队Ω玫扔诘柚柿科椒礁囊挥质种槐丁N俗既凡饬颗ちΦ傻闹本叮P靡恢殖銎媲擅畹姆椒ǔ晒Φ慕饩隽苏飧銮笕畏礁哪烟猓眉负卧泶丛炝艘恢肿楹匣背撸梢灾惫鄣募扑愠鋈我獬ざ鹊娜畏礁
曹铄当年也是军事发烧友,看过西方弩炮的制造工艺。经他提议扭力弹簧被封闭在金属圆筒中,从而得到更好的保护;横梁上设置的准星和箭矢尖端构成了瞄准基线,更利于瞄准射击;许多弩炮被安装上轮子,可以跟上部队前进的步伐,成为有效的支援武器。
弩炮的出现,使得曹铄心中盘算的远程打击成为可能,曹铄几乎是立即下令由黑衣卫进行实验性装备,在战场上发现不足,及时改正,以便日后对军队进行大规模装备。经过反复的训练,熟练的炮兵可以根据转动绞盘时金属棘轮的响声次数估算弩炮的射程,并根据弹道学推算出仰角和提前量进行准确的射击。弩炮兵,成为了曹铄军中技术性最强、战斗力最高的部队。
仅仅改善装备、列装新武器是不够的,曹铄下一步瞄准的是军队体制的改革……
第四卷第十三章 并州军政大改革
铄过去在并州各地广泛建立荣军农场,并以荣军农场T7立起一个个具有军事据点性质的村寨来。
每个村子都建立村民自卫队,这既是对正规军的有益补充,也为正规军提供了一个稳定且质优的兵源。曹铄正是通过这些星罗密布的村寨保证了自己在并州的牢固统治,保证在自己离开并州期间,没有任何势力能够窃取自己的统治地位。
不过,当初入主并州的时候,为了保证并州的相对稳定,曹铄并没有对并州的官场做较大调整,只是将几个主官换成了自己一系。这也是题中之意,大家都能认可,也没有人敢于叫嚣什么。可是当曹铄提出越来越多的新政策时,整个官场的风气就有所变动了。虽然他们还不敢公然抵抗命令,但是磨洋工、阳奉阴违的现象却屡见不鲜。这些既得利益者非常地顽固守旧,不利于以后曹铄推行更多的新政。
何况他们大多是袁家的门生,与袁绍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虽然曹以雷霆之势,全取并州,但是这些人并没有见识过曹铄军队的超强战斗力。相反,他们自以为是的认为,袁绍的部队可以轻易地消灭曹铄所部,所以不断有人跟袁绍那里联系,效忠信更是被锦衣卫查获了一大批。
曹铄不置可否,但是他的心里却从此有了一个疙瘩。现在设在晋阳的招贤馆已经招纳了不少的能士,通过考试,曹铄从当中选出了一大批人才,并将他们安排到各大岗位去。不但如此,曹铄还从晋阳的州牧府中拨出钱财,专门用于资助郑玄,让他在晋阳开馆讲学,培训了一大批人才。
不过这些人虽然学识比较好,水平也很高,但是不一定适合处理民政事务,曹铄并没有将他们立即安排到各个郡县担任要职,而是将他们安排到各个郡县的学政那里去,负责督促各地开展扫盲工作。学政是一个清水衙门,他们可以在那里修身养性,并在日常事务中得到锻炼,曹准备在两年以后再用他们来替代当地的官员。以后也许可以实行科举制,不过现在先这样凑合着吧。
另外,曹铄目前也开始重视各地的学政工作,目前随着对外族势力的不断讨伐,曹铄已经在他们心中埋下了恐惧的种子,接下来就是用文化来征服他们、同化他们。在退役老兵的带动下,各个地方开始学习曹所讲授的简体字及拼音,各地驻军也适时地开展扫除文盲的活动。这个行动得到了郑玄的赞扬,他以七十二岁的高龄,开始学习简体字,并在授课中广泛运用拼音,对曹铄多加表扬,使得天下士林对曹铄也是一片赞誉之声。
不光是并州官场,就是在民间,也开始出现问题。不过由于曹铄部分减免徭役及苛捐杂税,威望较高,并州居民现在还卖他面子,不怎么惹事。但是并州长期与外族作战,民风彪悍,新设立的村寨与原有的势力之间也开始产生摩擦,有曹铄一系驻军的地方还好说,在那些曹铄还没来得及整顿的地方,由当地人组成的守备部队不可能不有所偏向。如果等到战时,曹铄抽调各地的镇守力量,这些守备部队不能说完全不可靠,但是也不能放心倚赖,必须派出人员对他们进行监督,严肃军纪,防止叛逃现象出现。
曹铄突然想起来后世最喜欢看的一本小说《紫川》,里面的监察厅不就是干这个吗?宪兵和军法官组成的督战队正适合进驻这些杂牌队伍,当然,正规军也需要他们来严肃军纪。现在曹铄手里有以黑衣卫为基层指挥官的军队,有打探消息、倒买倒卖的锦衣卫,就缺一个合适的监察系统。不过想想那强势的帝林,曹铄又在心里补充了一句:绝对不可以让这监察系统拥有营级规模以上的军队。否则那就不是良性的监控了,而是自己给自己套上了一个慢性的枷锁。
曹铄左思右想,终于决定设立监察厅,监察厅的首任长官就是对曹忠诚到狂热地步的李飞。监察厅的编制暂定为五千人,不过这五千人除了留守本部的一千人以外,剩下的全部分散到各个地方去。其中的军官无论级别大小,可通称为军法官,普通士兵可称为宪兵。
监察厅的职责是:维护军纪,考察军官,保护政权的安全与稳固,监督各级政府部门和各级军队,防范和打击敌人的渗透活动,镇压敌人的颠覆行动。和平时期,每级军法官有监督所有人的义务,有传讯嫌疑人的权利,但是没有当场处斩的权力。如需执行死刑,必须向上报备理由、留下案卷,经高一级军法官复核后方可执行。当然,战场上处置逃兵除外,每一级军法官可以当场处置军职低于自己的士兵及军官,军衔与自己平级的他们可以移交上级军法官进行处置。
并州除黑
地所有军队都将设立军法官。每一个屯(一百人编制有五个监察厅地宪兵。其中伍长为级别最低地军法官。级别为一级。剩余四名为最底层地宪兵。他们负责监督士兵思想。防止出现颓废低俗地思想。保持对曹铄乃至并州新政地忠诚。在战时统计战果并进行督战。每一个部(一千人编制)设立一个五十人地宪兵小队。职责同上。该小队军官同样称之为军法官。级别为二级。每一个军(一万人编制。由两个营组成)。设立一个五百人地宪兵曲。该曲军官称之为督察(也可称为高级军法官)。
曹铄同时下令。各个军分区按照自己地实际情况将部队分为野战部队及地方驻防军。野战部队不再承担地方防守地职责。而主要负责机动出击。与敌人进行野战。负责与敌人进行战略决战。每个野战部队地基本单位为营。人数在五千人左右。战时可加强。配备投石车部队、补充部队以及辎重部队。最后达到万人编制地野战军规模。
曹铄对各地军分区进行了相应地调整。补充兵力。换调军官。防止出现山头主义。经过调整后。高顺留守西北军分区。组建了两个营地野战部队。负责蚕食羌胡。捕获马匹、奴隶。以战养战;华雄调至西南军分区。组建了一个营地野战部队。负责与马腾联手压迫韩遂兵马。蚕食地盘;魏延新开辟河内军分区。组建了两个营地野战部队。负责进攻十万蠢蠢欲动地黑山军。以攻代守;赵雨调至晋阳军分区。组建了一个营地野战部队。该部队主要由马超指挥。驻防在雁门郡内。负责打击鲜卑人;庞德调至东北军分区。组建了两个营地野战部队。负责监督防御袁绍所部。另外。委任太史慈为新组建地机动军校尉。指挥两个营地野战部队。居中调度、支援。
无论哪个军分区地野战部队。都有一个曲地骑兵、一个曲地弩兵、两个曲地刀盾兵。另外还包括一个曲地特殊部队。这些是他们固有地编制。至于剩下地五个曲就由各地军分区根据自己所面对地敌人特点。自行制定武器标准。
这个特殊部队地基本编制为:一个屯地弩炮兵(装备十具弩炮。百人左右)、半个曲地监察部队(五个监察队。共计二百五十人)、一个队地救护兵(五十人左右。大多为女兵)。以及一个队地黑衣卫(作为营主将校检校尉地贴身卫队)。
至于补充部队,一般为长枪兵。长枪兵最容易训练,再说了,长枪也最便宜,容易大规模装备。并州各地新建立的村民自卫队训练也多以长枪为主,除非是有荣军农场的村寨,他们村子里有很多退役老兵,传授刀术、箭术及骑兵战术。战时补充部队并不是作为一个整体参战,而是分拆开来,以曲或屯为单位,补充到野战营的各个部、曲中去。
辎重部队顾名思义就是运送粮食物资的部队,他们一般按一比三或一比五的比例安排护送部队,押送粮食物资。当然,并不是说他们一点战斗力都没有,而是说他们经过新兵训练后成绩较差的分配到这里,当然在紧急情况下,也可以作为一般部队投入到战场中来。
分析完野战部队,再看地方驻防军。所谓地方驻防军,就是指在各大县城分别驻防有一定数量的军队,负责当地的防卫工作。他们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个由满编的部队组成,人员满员,训练充分,是主力部队,也是该城市的常备防守军队;另一部分则是由架子部队组成的。
所谓“架子部队”是指部队只有各级基层长官和一只作为警戒的部队,并没有配备充分的人员。一旦战争爆发,架子部队将迅速合并当地的村民自卫队和征集的民壮,成为齐装满员的部队,投入到防守的行列中来。由于有这些基层军官的存在,这支部队所说是不能野战,但是也要比一般征集的民夫战斗力强上很多。
除了各地军分区的野战部队和地方驻防军以外,曹铄还以赵雨的五千人为核心,在悬瓮山建立了一支人数在两万人的防御部队,由南华囚仙指挥。曹仍然通过黑衣卫,来管理并州所有军队中军官的培训、升迁事宜。
同时,军政议事会也进行了扩编,成员为曹铄、南华囚仙、李儒、华雄、魏延、赵雨、李飞、高顺、薛、高柔、马超、庞德、太史慈等十三人,曹铄为委员长。仍采取民主集中制原则,每人一票,委员长有三票,少数服从多数,管理除军官培训、升迁外的一切军政大事。
并州,就像是一台刚刚开动的战争机器,它的第一个目标将是谁呢?
第四卷第十四章 潞河狼烟起(上)
铄这一只小小的蝴蝶,已经在汉末幽州掀起了滔天巨他并不知道。前年他千里救曹操,为了节省时间,并没有绕远路前去癝丘,而是直接带领两千骑兵横穿袁绍的冀州。
袁绍留在后方镇守的大小官员大为震惊,以为真是曹铄所宣称的公孙续人马,不但不敢阻拦,还立即向袁绍发去了求援信。
当时占尽优势的袁绍唯恐冀州有失,只得下令颜良率领五万大军留守中山国至安平一线,就地组织防御,自己亲帅文丑等十万人马回转冀州,意图消灭“公孙续”所部及一直捣乱的黑山军。不过等他回到冀州的时候,那只“公孙续”的骑兵部队突然消失不见了,为了彻底消除隐患,袁绍并没有立即返回幽州,而是将主力投入到与黑山军的交战中来,七战七胜,将黑山军逼回到大山之中。
事出匆忙,袁绍没有向外宣称自己的行踪。不但如此,为了防止公孙瓒乘机攻击,袁绍一开始还昼伏夜出,瞒过了公孙瓒的诸多斥候。等到后来袁绍与黑山军交战的时候,公孙瓒才知道他当前只有敌人的五万大军,但是那时颜良已经依托滱水布置好了防线,公孙瓒空有十万人马,却无计可施。
虽然公孙瓒已经知道了袁绍悄悄退走的消息,但是幽州上下并不知道,此时他们还以为公孙瓒还在被袁绍压着打呢。于是原幽州牧刘虞的从事渔阳鲜于辅、齐周、骑督尉鲜于银等人筹划起兵,想为刘虞报仇,因燕国的阎柔素有恩义,他们便推举阎柔为乌丸司马。
阎柔也是想干大事的人,双方一拍即合,招集鲜卑、乌丸等兵马,共得汉兵、胡兵三万人,严加训练。本来他只有五千汉兵,可是由于公孙瓒屡次攻击鲜卑、乌丸,两族听说中原人窝里斗,终于要干掉这个魔头,连忙召集人马,自备武器、粮食(以牛羊为主),前来会盟。两族此次可是下了大本钱,派出了两万五千名士兵,而且不派任何一名首领指挥,将部队彻底交给了阎柔他们。
眼见锣鼓喧天,彩旗飘扬,这场面可是相当的大啊。阎柔满意地点了点头,过去他与鲜卑、乌丸打交道,对方从来没有这么痛快过,没想到这次居然这么爽快,看来讨伐公孙瓒真是众望所归啊。鲜于辅、齐周、鲜于银等人也是大加称赞,完全忘记了年初他们还恳求公孙瓒讨伐这些犯边的外族。
此时,阎柔一伙的行为早就被密探报告给渔阳太守邹丹,他一面下令集结部队,一面派出密使,立即向公孙瓒求援。虽然派出了求援的密使,但是邹丹并没有抱多少希望。毕竟自己的主公正与袁绍对战,抽不出多少兵力来。再者说,虽然敌人据说有三万名士兵,可是短时间内他们之间的配合应该并不怎么默契,自己的一万精兵完全有机会将他们攻破。只要再等几天,等自己再征集两万名青壮后,那时有了运送辎重和押送俘虏的人,他就出兵与敌人决一死战。
邹丹有耐心等待,可是阎柔却不能再等下去,这些鲜卑人和乌丸人,基本上就没有军纪约束,如果再这样待下去,燕国的百姓可就要被祸害惨了,这才不到五天,已经有百十个人来指着他鼻子骂街了,说他勾结外族,侵犯中原,绝没有什么好下场!阎柔也不想这样啊,可是他现在还指望着这些外族给他打仗呢,哪里能再约束他们呢?
不能再等下去了,阎柔下令部队开拔,先攻打下潞县,然后一举攻克渔阳郡的治所渔阳,擒获邹丹,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这样一来,不但能够以强势吸引鲜卑人的追随,而且能够带动代郡、广阳、上谷、右北平等郡内心向刘虞的民壮,共同迎接刘虞之子刘和,占据幽州,与袁绍结盟,消灭公孙瓒。
说干就干,阎柔命人挑选明天为黄道吉日,杀牛祭天。为了尽快出兵,自然越快越好,不过祭天的仪式需要准备下,所以定到了明天,至于是不是黄道吉日,只要多给算卦的一笔钱,就算那天是史上最凶的日子,也能被这些算卦的说成是最好的日子。
得到斥候回报地消息后。邹丹立即下令。率先带领一万士卒抢占潞县。并在路线以西沿潞河布好防线。防御敌军地进攻。潞河是澡余水和沽河交汇而成地。邹丹选择这里也是想借助河水阻挠阎柔地骑兵。不过。等他真到了潞河。不由得开始苦笑。因为。潞河里居然没有水!
也不能说一点水没有。河床上还是不断有水流过。但是这仅仅能漫过脚踝地水和邹丹地想法差距也太大了。就靠这洗脚水怎么可能阻挡住敌人地骑兵呢?邹丹立即下令。抓紧砍伐树木。制作鹿角等障
可是毕竟时间有限。等到预警地骑兵快马赶回时。也T3几十具而已。布置在河边。从远处看去。稀稀疏疏十分可怜。
阎柔大笑。手扬马鞭指着邹丹方向说道:“如此鼠辈。我视之如土鸡瓦狗一般!传令大军不必休息。直接攻击!”
一旁地鲜于辅、齐周、鲜于银看着那稀疏地鹿角。纷纷点头称是。各率手下出击。
邹丹过去也是公孙瓒手下得力地大将。要不然也不可能被委任为渔阳太守。他看着骑兵慢慢逼近一点都不惊慌。早年里跟随公孙瓒带着百十个人都敢冲进草原深处。何况现在呢?对方地骑兵开始小步踱了起来。邹丹估算下距离。没有下达命令。还不急。敌人还没有进入弓箭地有效射程。再等等吧。
阎柔带着骑兵冲在中间,他没有想到敌人居然无视先锋骑兵,不放一箭。他和旁边的将领对视一眼,脸色变得凝重起来,看来这邹丹所带来的军队并不是初上战场的民夫,而是真正的精锐。据情报说邹丹只有一万人,阎柔本以为他会把精兵全留下来守卫渔阳,没想到居然还敢全数出城,前来野战。阎柔大声下令:“举盾!”
也就在这个时候,邹丹也向下挥动了胳膊:“放箭!”
此时两军距离尚远,弓箭手采用的是抛射法,对敌人的冲锋集群进行覆盖射击。他们手持着高大的步兵弓,箭矢斜指着上方,听到命令后,顿时松开了持箭的右手。三千名弓箭手同时射出手中的弓箭,天空为之一暗。
长箭先斜着飞向上方,然后在重力的作用下,划出一道死亡的抛物线,猛地砸进了阎柔的队伍。阎柔运气不错,他们这一排正好出了敌人的覆盖范围,身后骑兵一阵人仰马翻。纵使是运气超好的士兵,也会被左右倒下的马匹给绊倒,砸死在地。后续骑兵迅速分成两队,从左右方向绕了过去,可是这些鲜卑人和乌丸人的噩梦还远没有结束,第二波的箭雨已经来到了他们头顶上。
阎柔只是回头看了一眼,立即转过头来,将盾牌立在自己身前,临阵不过三,敌人还有最后一击,不过也到我们逞威的时候了,他大声喊着:“前排射击!”紧跟着他的号兵听到了他的命令,立即吹响了牛角号。
前排的鲜卑死士早就准备好了弓箭,只是一直趴在马背上,防止敌人直射而已。现在听到命令,立即坐直,迅速开弓射箭。他们用的是骑兵所用的角弓,无论是射程还是力道都稍逊于步兵弓,但是这个时候,射击前面的士兵也不需要多大的射程,在鹿角缺口处防御的邹丹士兵立即倒下了一大片。这点伤亡对于邹丹的部队来说算不得什么了,身后的长枪兵迅速补位,将这缺口死死地护住。
之所以称前面这些骑兵为鲜卑死士,是以为他们在战前已经领了敢死队的钱,他们的命已经被卖下来了!看着那林立的刀枪,他们能做的只是射出手中最后一枝箭,然后径直撞了上去。
而这时,邹丹手下的士兵们也听到了自己直属长官的号令:“刺!”士兵们立即将长枪向前一刺,随手一转,然后抽出。不要看说得这么简单,事实上,前排能完成这一动作的只不过是寥寥数人,大多数前排的士兵都被战马撞了出去,不是撞在了后面兄弟身上,就是被撞飞,挂在了后排的长枪之上。
但是士兵们没有闲空遐想,他们下意识地举着长枪快速上前,填补上刚刚被撞开的缺口。脚下踩的是自己的袍泽,还是那被刺穿的敌人?他们根本不在乎,他们只是紧张地喘息着,等待着敌人的下次撞击。
除了前四排的士兵们按顺序依次撞击外,后续部队正在阎柔的带领下弯弓射箭。幽州也是个穷地方,尤其是公孙瓒主政以来,不事工商、不懂规划,只是简单地横征暴敛,就是这样也仅能为士兵们补齐军饷而已,最多每人发个号坎。至于铠甲,那是军官才可能有的东西,小兵们根本就不可能统一装备,最多也是自己弄个简易的皮甲背心而已。
阎柔正式抓住了这一点,才率领善射的乌丸士兵们冲到了前方,不断射出弓箭。看着邹丹的长枪兵不断地倒下,阎柔脸上顿时露出了笑脸,可是,他的脸色很快变了,因为他听到了那恐怖的弩箭上弦声,而且肯定不止是几十具!阎柔大惧,大声喊道:“撤兵!”
可是哪还来得及,邹丹已经得意地下令:“弩箭齐射!”+登陆www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四卷第十五章 潞河狼烟起(中)
丹长喘了一口气,他没有想到阎柔的这群乌合之众战)3此之强,险些就攻破了他仓皇布下的防线,要不是动用了原本打算决战时才使用的二十具大黄弩以及百余具蹶张弩,也许这次防守就要失败了。不过,想必阎柔现在正为巨大的损失而痛哭呢,看着倒在这潞水里的三四千具尸体,邹丹不由得得意地笑出声来。
阎柔确实是在发愁,不过对他来说,只要不损伤自己本队的势力,三四千人的代价他还是付得起的。他没有想到的是,邹丹居然将渔阳城头上的防守弩机全数拆下,搬到了阵地上,要不然也不会出现这样的失误。虽然说刚刚这次进攻时,队伍吃了大亏,不过邹丹的军队也在乌丸人的射击下倒下了千余名士兵。这个交换比还是可以接受的,只要在这里打败邹丹,那么渔阳全郡就是他的囊中之物,即使是倒下两万人也是值得的!
阎柔大声下令:“统计伤亡,准备下一次进攻!”
一旁的鲜于辅连忙劝阻道:“将军,出师不利,还是休整一下,下午再进攻吧!”
阎柔摇了摇头,“敌人也是刚刚到达战场,他们所走的路程比我们远多了,从燕国到这里只有六十里路,可是从渔阳到这里却有一百多里路!我估计他们是一直强行军才赶到我们头里,现在已经快累得爬不起来了。这个时候,只要咱们坚持下去,邹丹的军队就肯定受不了。到那时,就是咱们痛打落水狗、称雄渔阳郡的时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