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痴念-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简苍离去的那日,恰逢他在上京调兵,由此失去了挽留的机会。可是奔逃出来的亲兵告诉他,简苍是怎样一步步设计从炸开的断口离开的,尤其她说的“萧政所关心的人,不过是二公子和耶律小姐”那句,着实灼痛了他的心。
他醒悟得太晚了,真正最令他牵挂、爱护的人,应该是谁。
萧政与萧拓不同,尽管带着难以抚平的懊恼之情,在投身战役时,他还是拼尽了全力。
铁狮团一鼓作气,趁着夜雾掩护,一举攻下三座城镇。
萧政代替萧拓出战后,战局就出现了一些变化。原先被宋军牢牢把握的战线,硬是生生穿;插;进了铁骑势力,致使秋叶再行调整兵力。
秋叶备战长久,挟着雷霆万钧之势反扑过来,在幽州掀起了新一轮的血雨腥风。
这一战,又是杀得日月无光。
留守上京的南枢密院使聚众商议,派出议和使者团远赴宋廷,向皇帝奉表修贡,以求缓和之机。宋皇欣然受表,急传诏令下去,要求秋叶罢兵回朝。
秋叶扣押传令使者,加快攻伐进度,以摧枯拉朽之力扫荡完所经的城镇,将兵力全数调集到上京外。
上京危及。
此时的上京万众一心,打破往日种种陋规,全然听从萧政的指派。
萧拓也知局势严重,不能再退。
萧政对付来势汹涌的宋军,首先采用了拖字诀。他唤百姓日夜劳作,加固加高城墙,又从地库里拖出储备的粮食,按数量严格取用。京城一旦稳定了下来,他就送死士出去散播消息,说是上京将亡,遍地金银满室锦缎遭宋人哄抢,各地的草头王再来迟了,势必捞不到油水。
因将近三月的征战搅乱了辽国的皇权统治,各地均有散兵户、豪强客出没,占山占林为王,组起了大大小小的草头势力。萧政利诱他们前来,就是期望他们能冲击宋军的阵脚。为了将谣言作真,萧政还给草头王树立了一个榜样,传出风声说,上京外的康尉县守杀敌有功,受皇帝嘉奖,被封为“新王”,狠狠刺激了一众观望的草头王们。
过了不久,萧政希望的局面终于来临。
宋军多次受草头军势力的冲击,只得分拨军力去打退偷袭,余下的大军悉数压进,强攻上京。
上京坚守不出,历经四次攻击,城墙被杀得摇摇欲坠。
萧政带着全部人马退出上京,望东北方向走避。
秋叶攻占上京后,依然饱受遍地兴起的余散势力冲击,后继的军资、器械、粮草就被耗费了不少,一度供应不及。
此时辽方再议和,迎请长平公主程香出面斡旋局势,终令秋叶点头应许。
攻战杀伐止息,烽烟兵燹退去,边关、中原恢复了平静。
两国议和会场上,辽对宋退让颇多。燕云十六州尽数归还于宋,辽贬损仪制,年年奉表修贡,送出皇亲为质子。宋撤兵退出上京,囤集在北州,对辽形成威慑之势。
秋叶提出附加条件,需萧拓入叶府为奴,遭拒绝。辽国给出理由,萧拓已战死。
秋叶唤哨羽细细排查,最终得到确切消息,上京城破日,萧拓披战甲坚守到最后,被流矢射中咽喉,栽倒于内城门下。银光随后作证,当他骑马抢进门时,还曾提枪扎进萧拓胸口,纵马踏过他的身躯……
秋叶细细问:“萧二未曾穿地坤衣?”
银光仔细回想,答复道:“似乎穿了一件银铠,枪尖刺中他胸口时,一度不能贯力。”
秋叶冷了眼光,又问:“倒地者手持什么武器?”
“战刀。”
“那人恐怕是萧政。”在秋叶的印象中,萧拓向来手持逆天冲击,用以表明冷双成赠送之物的厉害。
银光随后再查,得到消息,辽国确实只有一个萧氏侯爷坐镇宫里,缺少另一人的踪迹,有传言说,已战死。
秋叶相信,栽倒在城下的那个萧家男人,一定没有死,只是隐没了踪迹,不知去了哪里。
他趁着接受辽皇损仪诏书的便利,进到宫里亲自会见了定国公,与对方简短对答几句,终能肯定,坐在御座之旁摄政的萧家兄弟是谁。
萧拓。
而萧政竟然趁着战败倒地的机会,从生死关口逃了出去,将一身的荣华富贵推到萧拓头上,再也不见归还。
秋叶留下附加提议的文书在萧家,声称不会断绝追究之心,如一道无形的铁索,牢牢捆绑了萧拓的手脚。
萧拓知道,萧政以后都不能再回来。一旦他回来了,俩人里必须送出一人去叶府做奴仆,应了秋叶的要求,才能保住议和条约的实行。
他驯养了一批卫士,唤作为“风驰”,散到塞外四处打听萧政的下落,一直未得回音。
逐渐的,他明白了过来,萧政去了哪里,做了什么事。
只因他也表述过,“是生是死,萧政都会与简苍捆绑在一起,哪怕毁天灭地。”
但他仍未想到,近三个月的战争,迫使中原、边关、域外走失了萧政的影子,除去萧政之外,还有一些躲避战乱的人,亦然走得不见踪影。
连城镇外原野上,春意盎然,百花绽放。
乌尔特族新迁入拥有五百年历史的古朴巨城,全族上下充满喜气。他们刀耕火种,牧马放羊,很快就安定了下来。
二月底,乌族迎来了第一批贵客。
秋叶带着雪影营凯旋时,有意取道边境,先去了连城,随行的还有督促议和之事成功的公主团。
亲王带着全族人殷勤迎候秋叶一行人。
秋叶下了骅龙,扫了一眼城楼及原野的动静,径直问亲王:“怎不见内子?”
亲王迎上秋叶的目光,打了个激灵,赔笑道:“世子妃没有跟过来……我叫小的们去找了……还在找……”
秋叶冷冷道:“我怎样嘱托你的?”
亲王有口难辩,当初墨绂催他发兵,他想都没想,尽数提了骑兵出来,拖住了萧政亲随兵的火力。待他回头找时,墨绂、世子妃、小简妹、木先生都离开了冰谷,据说一行人坐着猎犬车拖走了满室的藏书,就没了后续的下落传来。
现在,世子向他讨要人,他也交不出来。
最憋闷的是,在世子面前,连“羊头马哈”都不能骂了,只能受冤枉气。
谁叫自己没看好人呢?
程香扑下车来,冲着亲王尖叫:“墨绂也走了?”
亲王更加觉得心慌。
此后极长一段时间内,雪影营都驻扎在城里,用雪亮的剑戟照亮着苍茫的天空,逼得乌族上下眼颤。乌族骑兵再次出行,在雪原、冰川上打听,可否见着四名中原人走过,没打听到消息后,亲王也坐不住了,求得匠师刷出数百张墨绂的绣像,一路委托西行的商旅带过去,帮他打听墨绂等人的动静。
三月一日秋叶生辰,都城燃放焰火,皇宫举行宴会,文武百官竞相庆贺世子战功。
银光挡下了所有的酒水,玉容生辉,一身的银袍也要堪堪映出红霞来。
秋叶静寂坐在案后,未食用一点晚膳。喧天的声乐入不了他的耳,漫天散落的花火仿似成了孤景,照不亮他的眼睛。
他听不到任何动静,冷漠如常地走了出去,站在了宫墙上。
巍峨皇城上,灿亮的焰火映着寂静的影子。
夜空中的矛隼扑飞下来,落在秋叶伸出的手臂上,让他看清,炫黑脚掌处的信筒完好无损,没有人将它取下来,拆阅他的书信。
秋叶写了十数封书信出去,从最初的震怒言辞“私奔不归,祸及长平”,到最后的无可奈何的“盼归”两字,一遍遍凌迟着他的心。
冷双成未阅信,也未归还,如同海上浮起的泡沫一般,消失在冬阳春风里。
作者有话要说: 注1:在我的YY中,宋国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胜利,圆了我的一个战胜不受辱的梦!
注2,有3个问题需要问问各位美人→A,萧政能不能找到简苍?B,萧拓孤老还是另娶妻?C,双成到底回不回?
有想法的请留个言吧,因为这文是无方续补故事,正文已经被我写完了,已经OK,只剩下主角的结局,有想法的赶紧啊,0分就行,我不邀分,只想知道你们的想法。
能满足大家要求的话,一定会尽量满足,前提是合情合理=3=
大萧在这章里的战役中,对乌族人退让了,没动一次干戈,这是进步,但是结局还是取决于大家的想法。我的本意是找到了,得不到,大家觉得怎么样?
感谢打赏的MM:)
苏苏扔了1个地雷
凡朵朵扔了1个地雷
玉蜻蜓扔了1个地雷
耳叮扔了1个地雷
第98章 西行
焰火升空,喧嚣了风声夜色。年年盛大的场景,渲染了都城百姓的耳目。秋叶站得高,更能看到自己的孤独。他像是一道苍白的影子,被满城的光彩映照,寂寞地搁置在城墙上。
身后,拢着大红貂绒斗篷的程香安静走近。
秋叶将墨绂带走冷双成的过错,迁怒到她身上,差不多撵她出了都城,也不见她。无奈之下,她只能找到这里来了。
正斟酌着言辞时,秋叶已冷冷开了口:“病秧子与冷双成私奔未归,你又何必回。”
言下之意即是,他依然秉持着原先的主张,封查了程家的产业,驱逐程香出都城,要她去寻找冷双成。
程香委实心苦。墨绂一走,牵发了她的思念,还害得她被秋叶整治——在秋叶眼里,冷双成离去不归,身旁有其他男人为伴,就是私奔;若是逾期不还,更是罪加一等。到那时,程香只怕,落在自己头上的罪责更甚。
可她知道,此刻与秋叶讲道理是万万行不通的,当务之急是迎合他的心意,降低他的怒火。
她被撵出都城后,辗转奔赴各地,重金收买墨绂四人的下落。秋叶不准她描出冷双成的绣像,坏了冷双成的颜面,她也乖乖听进耳里,只拓印了墨绂的画像分发出去,求各路商旅带出消息,盼墨绂送回世子妃,免生都城动乱。
都城确实生了动乱,起因是冷双成的消失不见。
秋叶曾向礼部递交了一册世子妃起居注,用以表证冷双成与他私定婚事之实,断了宫里催婚的念头。灵慧受了秋叶的礼待与好处,亲自去游说父皇,要来了一纸诏令,册立冷双成为世子妃,授予银印冠服。
宫里正式承认了冷双成的身份,只等她归来后举行婚礼。
当今天子破除尊卑不配的规矩,准许秋叶迎娶平民女子,却不见得能姑息其他的逾矩之举。
言谏官弹劾秋叶罔顾朝廷政令,依个人之能,两度弃和约不顾,悍然发兵,大肆进攻辽国上京的往事。他们的言辞极为激烈,曾在朝会上引发了褒贬不一的争议。
天子弹压不了争议,依照律法,削夺秋叶兵马统领的权力。
秋叶在叶府听取哨羽暗桩传回的各路消息,仔细排查冷双成可能去的地方,连朝会都未参与。他忙得无暇他顾,偏生宫里又频频催缴帅印,令他去大殿听训,彻底激发了他的火气。他索性杀掉传令官员,调派骑兵围住了皇宫,与三千羽林卫对峙,张弩车,架云梯,摆出了进攻的阵势。
继辽国上京危及之后,宋朝皇城也陷入惶恐之中。
程香冲破封锁线,对着银亮剑戟列阵的兵士嘶喊:“你家公子从未生过反心,这时做出大逆不道之事,不怕遭世人唾弃?”
银光披战铠出列,朗声道:“公子宵衣旰食,为国政操劳多年,护送一片锦绣江山,让宫里诸位大人欢享。公子未得封赏,还被扣上‘乱政’‘逆反’罪名,试问公主一声,公道人心又有何在?”
程香站在宣德门前,张臂护住了入口,大声道:“秋叶既无谋反之心,又何必摆出严整声威恐吓皇城?”
银光淡淡道:“陛下要公子交出军力,如今全部军士已到场,哪位大人有能耐就收了吧。”他朝城头上遥遥拱手施了个礼,先转身离开,身后的骑兵并未退一步,依然虎视眈眈对着城上的羽林卫。
程香追上去,与银光讲和,力劝他撤兵,由此也证实了,除去秋叶,再无人能统领世子府一手培植起来的兵力。
银光收兵,徐徐退出皇城外,不多时,一列马队驮着几名穿着官服的老者通过御街。
程香看得分明,这些人均是先前宫里传递催婚诏令的使者,往往走不出御街,就被暗哨劫走。她始终以为,使者悉数被秋叶抹杀了性命,没想到他还是顾全了皇家的颜面,只是把人扣留住了,等到合适机会再放回来。
程香立刻入宫,求得她的父皇放出了从叶府抓来的人质,以此来表明她力主讲和的决心。
天子随后下令,从天牢里请出老将军叶成安、管家并侍卫长等人,对他们安抚、赏赐了一番,还整治出极大的排场,将他们好生送回了叶府。
叶成安不进叶府,甩了袖子径直走回将军府。
他只知道,如今秋叶坐拥都城的势态太过强盛,他已无力干预,也不想看到这种局面。当初,秋叶不顾朝廷政令,继续推行攻占辽国上京之事,连他在内的数人就被宫里抓了起来。他从不敢奢望秋叶会分兵来救援,实际上,秋叶一回都城,就埋头在寻找冷双成的事务中,彻底将他闲置到一旁,趁着今天逼宫的机会,才顺势将他救了出来。
叶成安回想秋叶为了冷双成,敢于残他半臂,严酷对他的点滴往事,不由得心境凉透,含着一口不平之气避开了秋叶。
秋叶自然也未过来请安,对待其他的人力物事,一概不上心。
倒是程香拎着大包补品去探望了叶成安,并对他说:“秋叶行事向来跋扈无礼,只听得进初一的规劝,再不将初一找回来,当真没人能震住他了。将军若是无事,不如随我一起外出走动下,权当舒活下筋骨,散散心。”
叶成安冷脸骂了一句“不肖子孙”,休养了几日身体之后,他终究跟着程香奔赴各地,继续打探冷双成的下落去了。
半载岁月缓缓流过。
留在都城的秋叶看尽了繁花散去,只等到紫薇浸月、木槿秋老,依然未接到有关冷双成的任何消息。
他每日寝食难安,瘦得不成人形。
程香匆匆赶回时,看见秋叶散失了神采的双眸和清减不胜衣的身形,大吃一惊。
秋叶推却了朝政委托,不再进宫,也不曾与人多交流,像是一道苍白的影子,站在府里,毫无感觉地活着。
程香察觉到他的变化,暗自惊心不已。她一连问了数句,竟是听不到一个字的答复,慌不过,说道:“我派人向西走了两千余里,都走进了绝地,仍然找不到初一的踪迹。沿途发放榜文下去,得到回应,只说初一随着迁徙的奴工西去,逐次安顿好各部各族的奴工,就再无回转的消息。直至此时,我只能断定,她和墨绂等人走得远了,远去异国他乡,超出了我的传信范围,让我没法将他们追回。”
秋叶眼珠缓缓一动,冰雪颜容未曾改变。
一直陪侍的银光小声说:“公子知道这些消息,还曾派出使者团沿途找了过去,一样……无功而返。”
世子府的人,亦然不知,冷双成最终落脚的地方,就无法将消息传递到她手上。
程香苦思:“按理说,初一不应不顾念秋叶的心意,就这样一走了之。秋叶你好好想想,是不是做了什么事,让她彻底恨了心,再也不想回来了?”
面对程香的追问,秋叶毫无反应。
但他真切记得,与冷双成说的每句话,对她做的每件事。
他怕她受到牵连,在战前就撵她走,言语不曾留情面。
“半年之内,我接你,你才能回。我不来,你终生不准踏进宋境一步。”
“公子可知,不准踏进宋境,就等于宣示我被驱逐之意?”
“是的。”
他轻易说下的狠话,如今想收回来,已经没机会了。
冷双成还曾问他,是否真与公主成婚,眼里的担忧不是假的。他不忍骗她,只说灵慧势必会出嫁,他需举行一场盛大的婚礼,隐瞒了在海口镇布置陷阱及伏兵的内情。
他现在回头来想,才醒悟到,那些不便说出口的隐情,才是推着她远去的原因。
他何尝不悔,内心如火灼一般烧痛。
他的乖张行事,败在了她的深明大义上。
他布置战局,顾全不了兵燹后的影响,她便一力承担起来,带着百姓、奴工迁徙。战火延及边境,她为躲避战乱,与万数人一起,浩浩荡荡走得坦然,直到不见归还。
秋去冬来,天气寒凉,秋叶历经大半年,布置出西行的数条消息栈道,终能将世子府势力推行到宋朝之外,免他后顾之忧。
他日夜操劳,身子吃不消,两次咯血,惊得府内一众人手足无措。待他服药歇息了一宿,第二日起,都城里就失去了他的身影。
秋叶走出关边,径直向西而行,银光带着哨羽、铺兵等传令人赶紧追了上去,确保在他走过的路途上,都能延绵传递消息。
秋叶等一行人走上了冷双成曾经走过的路途,将繁荣而安稳的生活抛至身后,才知晓,她带着奴工吃了什么样的苦。
西去八百里的茫茫戈壁,再走一千五百里的流沙荒原,方能抵达西域三十六国的土地。荒无人烟的沙漠上,死去的人兽白骨、落地的禽鸟尸骸,是秋叶辨认方向的路标。他一向养尊处优,从未奔波在外吃过苦,但为了找回冷双成,他不惜作践自己的身体,冒着烈日风沙,毫无差别地跟从驼队赶路。
银光舍不得自家公子遭罪,赶赴在前头,用重金及人力开路。
途经焉耆国时,秋叶曾见到被冷双成安顿下的一批奴工,他们幕天席地而居,帮助牧民放牧,稳定了下来。
再朝前走,高昌国的留居奴工亦是如此。队长顶着酒壶走过来,斟酒给驼队向导,请向导代他转述,对世子的感激之情。
秋叶在驿亭休整,寂冷如昔,鲜于言辞。银光代他问道:“为何要感谢我家公子?”
向导比划着:“队长说了,初一是听从世子的指派,来好好安顿他们的。”
银光细想后恍然,原来是世子妃将功德推到了公子头上,要世人记住公子的好处,成全他的名声。
秋叶坐不了片刻,又要朝前行去。
向导力劝秋叶不得过于劳累,前面是雪山,需要准备得充分一些。
一行人停留在高昌国二十日,置齐了棉衣、披罩、厚靴等物,准备妥当了,开始翻越雪山。
路上的艰辛不在话下。
向导、随行兵士均是患上了头痛病,拖慢了秋叶的行程。
秋叶唤银光安置好他们,当先一人朝西边走去。
他走过草原,穿过大小流域,途经异国风情的石林,不知疲倦地赶路,从远离都城那日起,耗时七个月,终于抵达一座佛意深深的古城。
传说中的朝圣之地,迦南。
他摸出羊皮纸,记清了地图上标注的所有细节,又与城头镌刻的梵文字体对照,确认是迦南两字后,毫不犹豫进了城。
一年半之间,曾有消息回传,与宋境派发的绣像上长得极为相近的男子,在迦南出现。胡商们认出他就是墨绂,将消息递回,换取了大量赏银。
秋叶听闻风声,亲自赶来一探究竟。
作者有话要说: 鞠躬感谢:
on扔了1个地雷
宇宙宇宙我是卫星扔了1个地雷
宇宙宇宙我是卫星扔了1个地雷
秋雨梧桐扔了1个地雷
小默默扔了1个火箭炮
小默默扔了1个火箭炮
小默默扔了1个火箭炮
小默默扔了1个火箭炮
小默默扔了1个火箭炮
小默默扔了1个火箭炮
小默默扔了1个火箭炮
小默默扔了1个火箭炮
小默默扔了1个火箭炮
豆娘扔了1个地雷
苏苏扔了1个地雷
宇宙宇宙我是卫星扔了1个地雷
18123845扔了1个地雷
天马行空扔了1个手榴弹
林天雪扔了1个手榴弹
秋雨梧桐扔了1个地雷
依依又叫毛安扔了1个手榴弹
宇宙宇宙我是卫星扔了1个地雷
耳叮扔了1个地雷
卿卿扔了1个地雷
卿卿扔了1个地雷
卿卿扔了1个地雷
卿卿扔了1个地雷
玉蜻蜓扔了1个地雷
咏夜吟风扔了1个地雷
我是思想宝宝之母扔了1个地雷
大大元宝扔了1个地雷
瑜先森扔了1个地雷
第99章 重逢
一道明净的河水从迦南城中穿过,两岸布满朝圣者,他们在沐浴净身,手提铜灯喃喃祷告。秋叶缓缓走过石街,锦青色披罩掩着他消瘦的身子,使之看起来与满城露肩赤足的朝圣者不同。但他卓尔不群的身姿,俊逸非凡的容貌,一旦融入人群中,就引起了注目,不过大半个时辰,城里就流传着新来一名中原人的风声。
圣河起了烟雾,影影绰绰地映着婆娑树的轮廓,树旁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