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哎呀,小灰,差点把你都忘了,饿了没,给。”掏出一根油菜芯给它。
  回到了望林村,小灰也该归家了,带着它去了那么远京城,它可帮了她好大的忙。
  “小灰呀,你等会儿,是不是要回山里去了?”
  “吱吱~”山里的小伙伴等着它呢。
  珍珠摸摸它的小脑袋,然后在炕柜里找出一个灰不溜秋的小荷包,那是她以前练习针法做的。
  从空间里掏出一把红枣,不多,七八颗的样子,塞进去,然后挂在了小灰的脖子上。
  她不敢提供太多灵泉滋养的食物给它们,害怕供出一群耗子精。
  只能象征性的给它带一些。
  山里的动物不缺吃食,漫山遍野的果实、谷类、草籽、根茎都是它们的食物。
  “吱吱~”小灰道着谢,小豆眼闪闪发光。
  珍珠把它捧到窗棂前,推开窗棂。
  “去吧,明天晚点过来吃肉。”
  “吱吱~”小灰应了一声,然后快速蹿了出去,没一会儿就爬上了墙头,隐匿而去。
  屋里的炕还没来得及烧,所以室内有些冷,珍珠快速的把东西归置完整,随后换了身居家的服装,把头上的发饰取了下来。
  从空间里取出两罐玫瑰花茶,这些都是她在空间里采集的,灵气特别充沛。
  不过,她想了想,效果太给力,好像也不大好。
  于是,又从炕柜上拿下两罐在庭院里采摘的玫瑰花茶,把四罐混在一起,再分开装罐。
  庭院的玫瑰花,她不时会掺些灵泉浇灌,虽然没有空间种植的好,但比普通的玫瑰花茶效果好多了。
  嗯,一会儿给姚校尉送过去,萧擎催得那么急,他们应该明早就马上启程返京吧。
  还有三日过年,看来他们得在路上过年了。
  哎呀,做萧擎属下也是困难啊,大过年的,还派这样的任务,明明都说,过完年就给国公府稍过去了,非得让人跟着来取。
  珍珠摇摇头,对萧擎这种顽固偏执,听不进别人劝告的人,实在喜欢不起来。
  四个罐子摞起来,珍珠捧着就往前院走去。


第三百三十八章 吃撑的姚校尉

  “珍珠,要帮忙吗?”
  翠珠笑着过来了,一手牵着一个小娃。
  “二姐,呵呵,不用,这是国公夫人要的花茶,我给姚校尉送过去。”珍珠朝她笑笑,一个月没见,她二姐脸色不错,人也挺精神,看来作坊里的那些妇人,没有再闹腾。
  “平善,一会儿三姐给你糖糖吃,你乖乖的听话啊~”
  三岁多的平善很敦实,圆乎乎的脸上带着微微的羞赧,小脑袋点点头,小声的说了句:“……三姐,我听话。”
  哎呀,真是太可爱了,与秀珠那调皮捣蛋的活波性子相比,简直太文静乖巧了。
  珍珠笑眯着眼朝前院走去。
  赵文强祖孙两已经回去了,胡长林惦记着家里的梁氏,也先与老爷子回了老宅。
  姚浩然与罗璟他们一同安置在前院的厢房里。
  珍珠走过去的时候,胡老爹正磕巴着领人进入厢房内。
  “姚校尉,这是家里剩下的玫瑰花茶,都给国公夫人了。”
  姚浩然忙小心地帮着她把上面的罐子放下,这些花茶可都是国公爷特地叮嘱过的,一定要小心平稳地带回去。
  “胡姑娘,只有四罐么?”
  是不是有点少?
  “……”
  珍珠忍着翻白眼的冲动,她家又不是花农,能存这些就不错了。
  胡长贵一听,忙出声道:“珍珠,你娘屋里那罐还剩不少,要不要给姚校尉带上?”
  ……这拆自家墙角的老爹,她当然知道李氏那还有一些,可是,家里也得留点不是,都送人了,自己想喝点花茶上哪弄去。
  姚浩然眼睛一亮,目光炯炯的看向胡长贵。
  胡长贵一个激灵,没等珍珠回答,便积极的回屋拿罐子去了。
  一股强烈的扶额冲动,让珍珠心里叹了口气。
  “姚校尉,是马上赶回京城呢,还是休息几日再出发?”
  拿了花茶就快点走吧,省得胡家还得伺候这一大帮大老爷们儿。
  “可能要叨唠胡姑娘几日啦,姚某观天象,这两日大雪即将落下,数九寒天不好赶路。”
  姚浩然的答案显然是出乎珍珠意料之外的,明明萧擎两夫妇一付心急难耐的样子,他居然不急着返程。
  照着姚浩然的性子,想必是得了萧擎的嘱托,让他打听或留意胡家的相关事宜吧。
  这老狐狸,定是发现了什么,想探究一二,天气什么的,不过是借口而已,珍珠心中腹诽。
  唉,灭了太子,又来了镇国公,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呀。
  只希望,萧擎不会像太子那般,把老百姓的命不当回事,随意生杀掳掠。
  傍晚,王氏领人去操持新宅院那边二十个名壮汉的晚饭,李氏领着赵虹玉与潘雪兰整治家中的宴席。
  胡家的内外院一时忙忙碌碌。
  晚间,赵文强祖孙、杨秀才夫妇、方晟与阿青、凌显祖孙,以及柳常平夫妇都被请了过来。
  照例分了两桌席面,堂屋内熙熙攘攘,很是热闹。
  罗璟与姚浩然下午都重新洗漱了一番,精神看着好了不少。
  先上桌的,是切得整整齐齐的各种卤肉,胡家最有特色的招牌菜。
  接着是切片摆成一圈圈圆心的腊肠,下来是大葱炒腊肉、香辣卤猪蹄、糖醋莲藕肉丸、红烧鹅肉、酸甜排骨、红焖兔肉、蘑菇鱼丸汤、炝白菜。
  满满一桌子的肉菜,整个堂屋都是浓浓地肉香。
  姚浩然一时竟觉口涎泛滥。
  真是不可思议,他也是经过各种大场面的宴席的,从未有过这种,光闻着香味就流口水的冲动。
  胡老爷子笑呵呵的说了两句场面话,就让大家快动筷子,天气冷,饭菜凉的快。
  姚浩然随着大众,开始举筷。
  他首先夹了个莲藕肉丸,有肉的香味,又有莲藕的脆爽,酸甜适宜,味道很好。
  这个时节,胡家居然能有莲藕?姚浩然不着痕迹的扫了一眼胡家的亲朋,似乎得没有感到奇怪,难道是胡家自家种的?
  “姚校尉,怎么不吃呢?是胡家饭菜不合口味么?”胡老爷子随时注意着新来的贵客,见他停顿了一下,马上笑着询问。
  “当然不是,您府上的饭食做得很好,只是姚某有些奇怪,这个时节,莲藕还是挺稀缺的。”姚浩然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啊,姚校尉怕是不知道,长贵家有池塘,每年都能从塘里挖出不少莲藕。”赵文强殷勤地解说道。
  原来真有池塘呀,姚浩然点点头。
  “呵呵,胡家还养有兔子,您看,这红焖兔肉就是他家的兔子,很好吃的,您可以尝尝。”
  姚浩然伸手夹了一块放进嘴里,味道鲜美,质地细嫩,果真好吃。
  罗璟瞥了他一眼,手里的动作一刻没停,出门一个月,他最想念的还是胡家的卤肉香味。
  罗十三是有品级的武官,陪坐在姚浩然下首,他也没做声,手里的动作很快,吃惯了胡家的肉菜,出门一个月,外面的饭食觉着没有以往的香了。
  姚浩然是个有眼力劲的,他一看两人的动作,再加上,赵文强虽然挺殷勤的给他解说,可手里的动作也没停,一筷子卤肉,一筷子腊肠的,嘴巴就没停过。
  他立即顿悟,加快了手上的动作,夹起一块卤肉就往嘴里送。
  果真是好吃,满嘴的卤香浸满口鼻,不由的,又朝那一大碟卤肉夹去,不过一会儿功夫,碟子上的卤肉已经少了一半。
  当真是整张桌子最受欢迎的菜式了。
  姚浩然一时也顾不得多想,手上的动作快了起来。
  等大伙吃得差不多的时候,慢慢放下了筷子。
  姚浩然才惊觉,自己似乎吃得有点撑了,食物都快要从嗓子眼蹦出来了。
  他脸色顿时变了变,摸了摸鼓鼓的胃部,勉强咽了口唾沫,把上涌的食物压下去。
  太丢脸了,那么大一个人居然像个贪吃的孩子一样,生生把自己吃到撑,他眼光朝众人一扫,不少人都摸着肚皮直呼‘胡家的饭食太好’‘每次都吃得太饱’。
  姚浩然这才微微释然,不光是他一个人吃撑了。
  罗璟把他的小动作看在眼里,不由心中暗笑,虽然他的胃部也被食物填得满满的。
  另一边的桌上,女眷都没有带小娃。
  因为有贵客光临,大伙都怕小孩吵闹,惊了客人。
  此时,她们的谈话声都不似平常大声。
  “珍珠啊,你这趟出门,可是见了大世面了,京城是不是比咱们府城还要繁华热闹多了?”
  蒋氏眼冒星星地看着她,胡家三丫头厉害了,居然被侯府小姐邀去游玩,这是多大的福分呀,这丫头,小时候瘦瘦黑黑的,可不起眼了,长大后不仅人漂亮了,还带了满身的福气。
  “哎呀,府城哪能和京城比呀,常平媳妇你这话可问得浅薄了。”黄氏啃着鹅腿,笑话蒋氏。
  “呵呵,那是,我这不是没去过京城,所以要多问问呀。”
  蒋氏没气恼,脸上依旧挂着笑,村长家就要与长林家结亲了,家里又出了秀才老爷,整个望林村除了胡家,就数村长家最为风光了,她当然不会傻得与黄氏唱反调。
  “京城乃大夏首府,自然繁华热闹。”珍珠抱着小平善喂饭,随口应着她们。
  “珍珠,你去看望侯府小姐,是不是住进了侯府里?给我们说说,侯府的庭院是什么样子的?”蒋氏对王孙贵族充满了好奇,恨不得亲自前去一睹为快。
  “就是庭院很大,下人很多,规矩很繁杂,其实也都差不多。”珍珠含糊的说着,又给平善夹了块鹅的胸脯肉,撕成小块喂进他嘴里。
  “……”
  蒋氏显然对这种回答十分不满,她刚想追问,却发现黄氏在一旁好整以暇的看着热闹,她顿时没了声息,她只是想八卦一下京城的信息,又不是真傻,珍珠回答的意愿不高,她不应该再追问了。
  长贵家的事情,她是很清楚的,这几年柳常平没少为胡家干活,得到的报酬也比从前高得多,家里的两个男娃都在学堂念书习武,相比从前只知道上树掏鸟窝,下河摸鱼虾的日子,小哥俩的变化不是一般的大。
  柳常平很感激胡家,对他们的事情非常上心,蒋氏知道,珍珠在胡家的份量,胡家的许多事情,都是由她说得算的,人家没有意愿说,自己一直追问,实在是惹人嫌的举动。
  “……啊,哈哈,那个姚校尉,是几品的武官呀,看着可真威风呢?”
  她开始转移话题。
  “是六品的昭武校尉。”
  “呀,那不是比罗郎将低上两级,哎呀呀,罗郎将不得了,小小年纪就这么厉害,以后不得当上大将军么?”
  蒋氏满眼钦佩的看向男桌那边,黄氏也不由随着她的视线看过去,丰神俊朗,仪表堂堂,就那么沉稳地坐着,都能感受到他身上不同常人的威仪。
  “昭武校尉是正六品,归德中郎将是从四品,也没差多少。”关于品级,珍珠也不大懂,罗璟说,是因为他身处战场,所以容易积累军功。
  桌上的人,面面相看,都是乡下人家出身,哪里懂得这些,只知道,四品肯定要高过六品的官职,不过,不论多大的官,在她们平头百姓眼中都是高大威严的存在。
  晚饭后,蒋氏和阿云娘主动留下帮忙清理桌面碗筷,两家都是受了胡家的恩惠,平日需要帮忙的时候,多数都会腾出时间,过来帮忙。
  当然,临走的时候,李氏总会给她们带些东西。
  比如,今日就给她们掏了好几样卤肉。
  两人都没拒绝,常来常往惯了,都没那么客气了。


第三百三十九章 有钱得低调

  大灰大白天黑前就回到了鸽棚。
  当时,珍珠忙着在厨房帮忙,给它们的食槽了添了点空间产的玉米绿豆,然后自顾忙碌去了。
  宴席散后,罗璟回到自己的厢房,想起它们,于是吹响了他常用的哨子。
  半响后,两只逍遥自在了大半个月的鸽子,才慢悠悠地从后院的鸽棚飞了过来。
  “……”
  罗璟头疼地看着两只明显不在状态的信鸽,半个多月的放任自流,就散漫成这样了么?
  他还想着让它们给大哥送封信过去呢,这懒洋洋地大爷模样,怕是不好使唤呀。
  顺了顺两货的背脊,他用商量的口吻说道:
  “你们也玩了差不多二十天了,已经远远地超出了,当初我们定的时间,所以,该到干活的时候了。”
  当初,把它们留在罗睿身边,条件就是让它们在望林村多待一段时间。
  “咕咕”大灰回应了两声,大白没理会他。
  罗璟牙疼地看着背对着他的大白,这货,最难伺候,每次都是它带坏大灰。
  “明早送封信去边境给大哥,你们谁去一趟?轮着,下回换着去。”
  这回两只都不出声了,只不停在他的书桌上闲晃。
  珍珠捧着热茶出现在他屋前的时候,看他正对着大灰大白嘀嘀咕咕着,脸上尽是无奈之色。
  “怎么啦?干嘛愁眉苦脸的?来,喝被菊花茶,晚饭尽是肉,解解腻。”
  罗璟抿着嘴,无奈笑了笑。
  大灰大白却在见到珍珠后,活跃起来,立马呼扇着翅膀,飞到了她肩头。
  “哎呀,快下去,你们都野了那么多天了,爪子脏得很。”
  大灰大白立即老实的飞回原地。
  “……”
  能不能不这么区别待遇,罗璟都要给它们气得带暗伤了,他刚才说了半天,它们都爱搭不理的,珍珠一进屋,它们就神气活现的,简直比小黄还要听话。
  珍珠听了他的控诉,笑得差点把手里的托盘掉到地上。
  “哈哈,你等会儿,我把茶给姚校尉和罗副将送去,就过来。”
  她憋着笑,敲开了隔壁的房门,罗十三忙打开房门,恭敬的道谢,然后接过茶杯。
  姚浩然听见动静,也打开了房门,沉稳地谢过后,没有立刻回房,而是慢慢悠悠地捧着茶杯立在房门口,看着胡家姑娘又进入了罗璟的房内。
  房门敞开着,他们交谈的声音,在寂静地黑夜中,格外鲜明。
  “哪个这么不听话,是大白还是大灰?”少女的声音清亮悦耳。
  “咕咕”姚浩然听见了鸽子咕咕的叫声。
  “啊,这可不行哦,你们是信鸽,信鸽就要有自己的职业操守,该送信的时候就要行动,不能玩耍了半个月还收不住心性哦。”她的声音隐隐含着笑意。
  “没人管着,就玩野了。”罗璟的声音带着几分嘟囔。
  “咕咕”鸽子声又响起。
  “呵呵,好了,知道错就要改哦,好好送信,回来姐姐给你们好吃的。”笑意更加明显。
  “啧,还是你的话管用,你说,它们怎么就那么听你的话?”罗璟话里带着几分无奈。
  “哈哈,我家的动物,当然听我的话啦。”女孩一阵哈哈大笑,随后又道,“好啦,天黑了,它们该回棚子了,明天让大白去送信吧,我走了。”
  姚浩然立马闪回了屋内。
  好一会儿后,他才再次站在了门口。
  罗郎将与胡姑娘认识很久的样子,以两人相熟的程度,还有今日宴席上,客人们似乎对罗郎将都挺熟悉的。
  看来他在望林村住过不短的时间,姚浩然捧着温热的白瓷茶杯,慢慢地喝了一口。
  嗯,这菊花茶味道真是清香,这胡家说起还真有些名堂,饭食做得好,花茶功效好,连喂养的动物都特别听话。
  还有,他今日上的茅厕,真是让他大开眼界,瓷器制成的蹲厕,舀水一冲,干干净净,全无乡下茅厕的腌臜,也不用刷马桶倒夜壶,用着就很是舒心。
  真是民间自有高人在啊,这小小的村落,都有不少让他为之惊奇的所在,他目光幽幽地看了一眼黑暗中安静地胡宅,好一会儿,才转身回屋,掩上房门。
  姚浩然的房门刚掩上,罗璟从屋内探出了身影。
  他深沉的眼眸的朝姚浩然的房门扫了一眼,静默了一会儿,回房关上房门。
  左肩的伤还未痊愈,举手投足间,依旧会疼痛。
  坐在酸枝木的书案前,开始磨墨。
  这段时间发生了很多事情,他一时竟无从下笔。
  想到太子身亡,罗家的大仇得报,他心中感慨惆怅,大哥应该早就得到消息了。
  又想到他即将求娶珍珠,他脸色微赧,大哥还未娶妻,他先定亲,大哥心里会作何感想。
  一封信,修修改改,写了三遍,才搁下了手中的狼毫笔,用镇纸压平,晾干笔墨。
  炕上的被褥温暖舒适,熟悉安心的环境,让他很快有了睡意。
  胡长贵与李氏的房间里,灯火一直亮着。
  炕上,秀珠馒头似的脸颊红扑扑地,睡得正香甜。
  胡长贵两口子正紧张地数着一摞银票。
  这是珍珠晚饭后,给他们的,说是卖人参的银子。
  胡长贵拿着厚厚一摞银票,就像捧着烫手的芋头,拿也不是,放也不是。
  李氏把珍珠下午的话,告诉了他,胡长贵才抖着手,小心的把银票放在了酸枝木的八仙桌上。
  两口子面面对看良久,才拿起银票一张张的数起来。
  一百两的,二百两的,五百两的,一千两的……
  数着数着,胡长贵就口干舌燥起来,妈呀,这么多银子。
  “荣娘,每日出房门,要记得上锁才行,不行,家里的锁太简陋,等我去镇上再买两把好锁,把咱屋和珍珠的屋子都锁上。”
  他可从李氏嘴里知道,闺女的屋子里,贵重值钱的东西老多,这次还得了贵人的赏赐,纯金的首饰就装满了好几个首饰匣子。
  胡长贵看着自己炕头上,四个精致的首饰匣子,里面都是金灿灿地金首饰,李氏说,珍珠的那堆首饰,比她的还要贵重几分。
  哎呀,我的天呀,光想想,胡长贵就担心得睡不着觉,那么贵重的首饰放在家里,他不得时刻防着贼人来偷呀。
  “嗯,门口两把大锁,柜子也要两把小一点的锁,要买那种不容易让人撬开的。”李氏也很忧心,这么多银票和贵重的首饰,无论丢了哪样,都要心疼死了。
  胡长贵连连点头。
  “……你说,这二万两银票娘也知道?那,要不要给娘送点?”他犹豫地问道。
  “珍珠下午给了娘一千两银票,娘一直推辞着没要,后来,还是珍珠硬塞给娘的,娘收下后说,给咱们收着,还要咱们别把这件事告诉大哥大嫂,说是人多心思杂,她跟着大哥生活,私下会多补贴给他们的,爹那,娘会自己告诉他。”李氏重复着王氏告诫她的话。
  胡长贵点头,他也不是傻,这么多银子,要是被人知道,指不定就招来了祸害,有钱得低调,谁都不告诉。
  大哥虽然是个实诚的,可大嫂不靠谱,万一让大嫂知道了,可不得闹翻天去了。
  胡长贵想想,就觉得身子一抖,不行,这事一定得保守秘密。
  后院里,珍珠房里的灯也还亮着。
  她呈大字瘫在热炕上,舒服的长吁一口气。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呀。
  还是自家的炕睡得舒服。
  忙碌了一个下午,珍珠有了倦意,本来还想进空间浇灌一下药田,可躺着躺着也不愿动弹了。
  明日可能会更忙,从京城带回的礼物,今天没来得及送给大家,明日要全部送出去,作坊已经停工两日,月钱结好了,可女工的年礼还没来得及发,不仅是作坊女工的年礼,杨秀才方晟他们那边的也没有准备好。
  黄延成结算好女工的月钱,便开始放假了,他在胡家干了半年帐房,今年的年礼也没能发到他手里。
  李氏自从闺女和儿子去了京城,精神就有些不济,每日要照顾秀珠,要管一家吃食,赵虹玉月初成亲,放了半个月假,家里只有潘雪兰帮忙干活,很多事情就得她亲自动手了,忙忙碌碌地,就顾不上别的事情了。
  作坊那边的货又赶得急,胡长贵每天只顾着在作坊里忙碌,家里的事情基本帮不上什么忙。
  唉,一大摊事情等着要忙呢。
  后日就除夕了,怎么也得赶在除夕前,把所有员工的年礼都备齐了。
  她一骨碌的,爬了起来,不行,得先把要买的年货整理出来,明日一早,让胡老爹去买回来,下午,就开始发年礼。
  这事情,不能拖。
  胡家经营了几年的良好信用,不能这么断了。
  她起身下地,拖起大棉鞋,从书案上,拿了炭笔和纸张,回到炕上,开始写写画画。
  家里的猪下水和猪板油应该剩不少,可以算一样,糕点糖饼炒货这些得买多一些,她从府城买回的糖饼,今天都送给孩子们了,明日让胡老爹多买些。
  府城买的肉脯很多,每人发放两斤,肉脯味道不错,让大伙都能尝尝。
  布匹倒是不用买了,她在府城买了不少好看的细棉和耐用的粗棉,各裁一身尺头,就合适了。
  今年的年礼发晚了,就再各添一百文钱作为添头好了。
  珍珠一样样写好,这些是作坊女工的年礼,她们属于短工,年礼合适就好。
  杨秀才、方晟、凌显他们这些签约老员工,当然得多添几样。
  布料多添两身,去年是给他们多添了一个月工钱,作为年终奖,今年照例。
  嗯,还有村长家、年掌柜、刘掌柜、柳常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