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呃,那个,罗巢,你有没有受伤?”珍珠问道。
  “没有,属下好好的,连皮都没破,当时吓了一大跳是真的。”就是回到厢房的时候,提了三大捅热水,洗了三次澡,那花豹满嘴腥臭的口水都滴到他头发和脖颈里去了。
  “没事就好,天气变暖了,深山里的豺狼虎豹都钻出来了,你们还是小心些,别往山里跑了。”
  饿了一个冬天的野兽,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罗巢和罗宣两人脸上略带窘态,以他们的武艺,原先根本不把山里的野兽放在心上,直到跟着小黑进了几趟山林,遇到了不少凶猛暴戾的野兽,大意之下,吃了不少闷亏,这才警惕起来。
  辞别了他们,秀珠已经开始耍赖不想走路了。
  无奈,伸手抱起小胖丫,慢悠悠地朝开挖藕塘的方向走去。
  河岸旁,一片热闹景象,王氏与赵文强都在,正指着挖得热火朝天的池塘说着什么。
  “奶……”秀珠争扎下地,朝王氏跑去。
  这小丫头片子,不是说走累了么?瞧这速度,哪有一点累的迹象。
  珍珠心里吐着槽,走近了他们。
  “村长,地里不忙啊?”
  村长家有十余亩上好的田地,还有二三十亩靠山的旱地,每年地里的活也不轻松。
  “珍珠来了,柏铭和他堂哥在忙活着呢。”
  赵文强笑容里不知不觉带上了几分逢迎,珍珠以后可是四品官员的夫人,现在必须要好好搞好关系,以后才能方便走动。
  说起来,珍珠比较满意赵柏铭的一点,就是每年放农忙假期的时候,他都会跟着村长和他二叔下地干活,虽然速度不见得有多快,但比起那些,自以为读了几本圣贤书,就清高矫情不愿下地干活的读书人,强上许多。
  要是赵柏铭是那种,考中秀才,便自诩高人一等的品格,他与翠珠的婚事,珍珠决计不会同意,拼着让翠珠埋怨,也不会让她嫁给赵柏铭
  “他们忙得过来么?”
  村长家有牛,犁地翻耕倒是很方便,只是赵柏铭虽说每年都下地干活,但是,心疼孙子的村长,一般只派给他一些轻巧的活计,似这等扶犁翻地的力气活,还是比较少干的。
  “忙得过来,柏铭他堂哥是种庄稼的老把式,手脚利索得很,柏铭跟着他干,速度也很快的。”
  赵文强很精明,他虽然心疼孙子,但光念书不干活,容易把孩子养浮,所以,每年农忙的时候,他都让孩子跟着干活,孙子也懂事听话,该干的事情从不推诿。
  “你家柏铭是个好孩子,考中了秀才还肯亲自下地干活,是个聪明又实在的人呀,文强,你有个好孙子,以后有你享福的时候。”王氏抱着秀珠对赵柏铭一阵夸赞。
  赵文强乐得“哈哈”大笑。
  “论起享福,谁能比得过你家呀,孩子们一个个的聪明又灵巧,孝顺又有福,平安平顺就要去参加县考了,等发榜的时候,你们家可要记得请客吃喜酒啊。”
  王氏就跟着乐不拢嘴。
  珍珠瞧着两人互夸上瘾,暗暗撇嘴。
  她跑到前面的胡长林身旁,声音不大不小地开口说道:“大伯,藕塘挖好后,要浸泡过后再暴晒,然后才下藕种,凌老先生的孙子凌希管理家里的藕塘很有经验,到时候,让他帮着先种一批莲藕,二姐还得招个长期管理藕塘的帮工,以后,藕塘的事情让帮工跟着凌显学习,二姐就能省心点了。”
  赵文强的耳朵一直竖得高高的,珍珠的话刚落下,他的心思已经转了好几道了。
  “啊,请帮工干啥,大伯帮着你二姐多照看一下就行了。”胡长贵摆摆手,珍珠这孩子,就是这点不好,什么事情都想着花钱请人帮忙,手头有点闲钱就攒不住。
  珍珠没好气的看着胡长林,“大伯,藕塘下还要养鱼,每日得按时喂养,藕塘的水质管理,水位的具体排灌,淤泥的及时清理,捞鱼、挖藕、清淤,每一样都得有专人照料,不是你偶尔来看几眼就可以养得好的。”
  胡长林一愣,需要这么讲究么?他看胡家院落里的池塘,平日好像不费什么功夫管理啊。
  “家里的那个池塘小,养的鱼也不多,所以平日不需要人总照看着,二姐这两方池塘可不同,规格大了两倍都不止,莲藕和鱼都多了,不精细点照料,年底哪能有大丰收。”
  还有,要是什么都自己亲自干,那挣钱来干什么,把自己弄得累死累活的,死搂着钱能生蛋呀。
  珍珠心里腹诽,眼角瞥向不远处的赵文强,她解说了那么多,以村长的老练精明,不会把帮工的位置拱手让人吧。
  赵文强越听眼睛越亮,两方池塘,莲藕的产量比胡家那一方还多了两三倍,鱼的价格虽然不高,但是量多了,也是一份不菲的收获。
  在藕塘帮工能积攒养藕养鱼的经验,以后翠珠嫁入他们老赵家,藕塘也跟着她过来了,他们一家自然是不好动用媳妇的嫁妆,可是柏铭一路考举,作为媳妇添补一点总是应该的吧,只要她肯支持柏铭,那家里就能轻松一些,赵文强心里的算盘打得噼啪响。
  而且,在藕塘帮工,还能收获一份工钱,照着胡家作坊的月钱来算,一个月最少给四百文,比建宅子那边少点,但活轻松,时间灵活,离家里还近,他也可以随时过来帮忙。
  越想越觉得不错,于是,他径直朝珍珠他们走去。


第三百六十九章 做善事不留名

  珍珠牵着秀珠,迈着轻快地步伐往村尾的老房子走去。
  藕塘帮工的问题,基本谈妥。
  村长家的老二赵繁茂,被村长推了出来,说了一大通好话,最后总结,先让赵繁茂熟悉如何管理藕塘,等以后翠珠嫁到他家,藕塘的活就不用她操心了,赵繁茂全权负责种藕养鱼,翠珠只要在收获的时候等着数钱就行。
  珍珠当时没说话,只淡淡地瞥了赵文强一眼,看得赵文强心头发麻才缓缓说道:
  “藕塘的帮工要签长工契约,这与二姐嫁不嫁人无关,帮工负责藕塘的具体事宜,必须得公私分明,二姐该管的事情当然得管,不要老把亲戚关系拿来说事,要不,我们宁愿请别的村民来帮工,那还比较划算,省得还要被亲戚的情面压着主家,说话做事缚手缚脚的,没得给自己找麻烦。”
  赵文强就有些尴尬起来,心里嘀咕道:这胡家三闺女就不是个好糊弄的主,说话也太不留情面了,行使主张真是强势得很,好在当初,柏铭没有与她定亲,要不,铁定被她吃得死死的。
  他忙附议着点头,连说没问题,本就该公私分明巴拉巴拉的。
  最后议定,等藕塘挖好了,赵繁茂便开始签长工契约,跟着凌希学习种藕养鱼。
  赵虹山与东胜住在胡家的老房子里,东胜白日上学,晚上回来后,可以帮着赵虹山干些活,丁氏不时也会带着小闺女过来住。
  山坡的兔棚,在赵虹山的管理下井井有条,每年出产的兔子数量都控制在一个稳定的数额,多出的母兔,都卖给了几户养兔户,也就是胡秋香的婆家、梁氏的娘家以及城隍庙老丁头那边。
  他们不时会过来添一些新的母兔,原来的母兔隔了几代,繁殖力就渐渐下降了,所以,母兔也得更新换代。
  和赵虹山打了招呼,便牵着秀珠往坡上看兔子去了。
  坡上的两棵枣树,光秃秃地立在半坡上,枝干比从前粗壮了不少,如今每年结的红枣用好几个大筐都装不完。
  “秀珠,你老实在这看兔子,不许去捉兔子,姐到坡顶上看一下。”珍珠把门掩好,防止兔子跳出去。
  “姐,大白兔和大灰兔……”地上不时蹿跳的兔子吸引了秀珠的注意力,她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满地跑的兔子。
  “嗯,乖乖的,姐一会儿就过来。”
  珍珠向上走去,她好些天没过来给兔子投放空间秸秆了。
  走到最边的草棚下,背着秀珠的方向,拿出了一捧花生秸秆分放在它们的食槽里,兔群开始躁动,以惊人的速度,迅捷地蹿了过来。
  珍珠走到另一边,抽出数根玉米秸秆依次分开放好,防止兔子凑在一起抢食打架。
  这样,分了四个方位摆放空间秸秆,避免了兔子们挤破头抢食的事情。
  秀珠迈着她的小短腿慢慢挪到了珍珠身旁,兴致勃勃地看着兔子啃食作物。
  “兔兔吃草……”
  小家伙蹲了下来,凑近兔子仔细看,眼睛泛着亮晶晶的光彩。
  “嗯,兔兔是吃草的。”
  “兔兔不吃肉么?”
  “……兔兔不吃肉。”
  “为什么呢?肉肉好吃。”
  “因为它不喜欢。”
  “可是,绿绿的叶子不好吃。”
  “……”
  与小奶娃一问一答中,她们回到了家里。
  李氏和赵虹玉正忙着准备午饭,胡长贵还在作坊那边忙着善后工作。
  潘雪兰正剁着鸡食,大白与大花在鸽笼里“咕咕”的说着情话,大黑则在另一个鸽棚里孤身只影。
  “雪兰姐,你带秀珠去喝点水吃些糕点吧,我来喂鸡。”她把秀珠交给潘雪兰,带娃是件费力费脑的事情,“秀珠,跟雪兰姐玩会儿,姐先喂鸡。”
  看着两人走向堂屋,珍珠继续耗损空间秸秆,拿出一大捧萝卜叶子“咚咚”的剁了起来,喂鸡的活,她也没少干,没多会儿,就很熟练的剁好了。
  喂完了鸡,开始喂鸽子。
  大白已经在望林村待了好些天了,据珍珠观察,已经完成配种的过程,珍珠打算明日让它飞回边境,下次换大灰过来,让大灰与大黑配对。
  一早上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吃过午饭,秀珠犯困,开始午睡,珍珠把她放在李氏的炕上,回了自己的房间。
  刚想研墨,给罗璟写回信。
  小黑蹿了过来。
  “喵……”去帮它捞鱼吧,它好久没吃小银鱼了。
  珍珠把它抱上了书案,对它叹了口气。
  “天气还冷,鱼不好捞,而且,平安他们要去参加县考,现在抽不出时间,等他们考完试了,再给你捞鱼去吧。”
  “喵……”那还要等好久呢,小黑不高兴了,她明明答应它的。
  “嘿嘿,要不,等老爹忙完这几天,让他陪你去?”确实,答应它的事情要做得到,要不,没了信用,下次它可没那么好说话了。
  “喵……”那还差不多。
  珍珠讨好地摸摸它柔顺的毛发。
  “听说,你收了个花豹小弟?”
  “喵……”才不是小弟呢,是它死皮赖脸地跟着它的。
  “人家为什么死皮赖脸地跟着你?”
  “喵……”因为它救了它一命,小黑前抓一扬,做了个爪刺的动作。
  珍珠睁大眼睛,这家伙又做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怎么救的?”
  “喵……”小黑直立起来,两只前爪一阵挥舞。
  哟,还是从很多对手那里救下了花豹,成群结队的,不是豺就是狼,都不是好惹的动物。
  “你没受伤吧?”
  它平时总是昼伏夜出的,珍珠也没有太注意。
  “喵……”它们怎么可能伤得了它,小黑睨了她一眼。
  “所以那只花豹就老跟着你啦?”珍珠不与它计较,揉着它的小脑袋笑道。
  “喵……”没法子,它老凑上来,就勉强带着它玩吧,小黑傲娇地扬了扬头。
  “噗……”小样,是你一只猫自己玩太无聊了吧。
  “小黑,上次你从花豹嘴里救下那个罗护卫,做得很好,你又不是不认识人家,他们一路护送我们回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要是让花豹咬断了脖子,我可怎么和玉生交代呀。”
  珍珠一阵庆幸,好在小黑机灵,把人从豹口里救出来了。
  “还有啊,你们一起玩耍,不要往深山外围过来,这边进出山林的村民多,万一碰上了,告诉你的小伙伴,只要不危害到它,就尽量不要伤害人类,花豹奔跑速度快,它在山林里,普通人根本追不上它的。”
  与小黑唠叨了半天安全问题,才放它离开。
  池塘还没挖好,平安他们参加县考的时间就接近了。
  四个孩子由杨秀才陪同提前一日去县城准备。
  王氏与珍珠也一同去了圳安县,家里两个孙子去考试,吃喝住行都要操心。
  珍珠把在县城买了座宅院让老丁头他们暂住的事情,告诉了王氏。
  王氏惊愣之下,旋即心喜,这样,孩子们在县城这些天,落脚的地方就有了。
  当然,她对珍珠随手就在县城买宅院的事情,也颇感无奈,这孙女实在太有主见了,买宅子这样的大事,没与全家商量,就自顾决定了。
  不过,想到胡家能有这么大的福运,都是靠珍珠带来的,又没那么纠结了。
  孙女是有大造化的人,没点主见,怎么经得起如此大的福分。
  孩子们去县考,一家人即高兴又担心,杨秀才虽然陪同去了,可是,四个孩子的吃喝住行问题,哪是他一个从不下厨的大男子操持得了的。
  参加县考是多难得的机会,整个望林村大部分的人都翘首以待,村里还能不能再考出几个童生,就看这次县考了,绝不能在紧要关头掉链子。
  胡家商议再三,决定由王氏与珍珠陪同,考完再一起回来。
  原本胡长贵想陪着一起去的,可是,把李氏和秀珠独自留在家里,他也不放心,而胡长林在忙着池塘的事情,更抽不出空闲。
  平安他们这些日子在凌显用心指导下,颇为得益,老先生给他们出了很多考题,都是历年考试的题目,让他们做一遍,审核过后,再用心解析,针对每个学生的弱项,加强了训练。
  凌老先生博古通今,见解老道,平安他们受益匪浅。
  圳安县城西。
  璞石巷内有一户两进宅院的人家,在这附近是很特别的存在。
  里面住着毫无血缘,老弱病残的一群人。
  没有善堂的匾额,却行着善堂的职责。
  原本他们在城外的城隍庙居住时,名声就很响亮。
  主要是他们收留的,多是一些因为各种残缺而被丢弃的孩子,还有一些是年老体弱无亲无故的老人。
  这样的行为,赢得了大多数人的赞扬,不是一朝一夕的作态,而是常年累月的救助,这等功德无量的善心仁义能有多少人真正做得到。
  而且,他们不靠施舍,不靠乞怜,自力更生,靠着养兔卖兔挣的钱银,养活了一大帮老弱病残的人员。
  连圳安县的县令都曾亲自去探望慰勉,称赞老丁头等人济弱扶倾,博施济众,实乃真正的善人义士。
  左邻右里对住在这里面的人,一开始都抱着一颗好奇警惕的心,经过一段时间,慢慢熟悉后,不少人都对他们感到怜悯与惋惜。
  不过,这些孩子与老人倒是活得开朗乐观。
  甚少在他们脸上看到被人抛弃怨念与阴霾,脸上更多的是安详与满足。
  听闻,有户心善的有钱人家一直默默在他们身后支援,众人不时能看到有车辆拉着米粮或果蔬送过来,就连这座宅院也是那户人家的房产,一直分文不取的借给他们暂住。
  众人对这户做善事却不留名的神秘人家都感到十分的好奇。


第三百七十章 不可谓不神奇

  一辆宽绰大气的黑蓬马车渐渐驶进璞石巷,马车后跟着一名书生打扮的男子以及两名着装整齐的护卫,三人皆骑着高大健壮的骏马。
  哎呀,这是哪个大户人家到璞石巷探亲访友?
  圳安县城西这一片,所住的居民多是普通百姓,偶有几家富户也是商贾绅士,这等出行还带着护卫的大户人家,在城西实属罕见。
  巷子里,不少人家都敞着大门,伸着脖子好奇观望。
  让人吃惊的是,马车停在了那座两进宅院的门前。
  书生打扮的男子在护卫的搀扶中,略显狼狈地翻身下马,而后,上前叩门。
  马车这边,车门打开后,四个十一二岁的男孩陆续下了马车,他们都身着书生样式的浅色长袍,脸上的表情即兴奋又紧张。
  一位满头乌发的中年妇人利索地下了马车,随后朝马车内伸出手。
  一只娇嫩白皙的纤纤玉手握住了妇人的手,紧跟着一张清丽无双的脸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
  巷子内,顿时哗然一片。
  妇人与少女的衣着略显素雅,衣料却是上好的绸缎,身上的饰品不多,但看着皆都精致贵重。
  气质端庄,面色沉稳,特别是那个明艳如花的少女,眉梢眼角都带着一股娴静,举手投足间亦流露出清雅矜贵。
  这是哪家大户千金,怎么跑到他们璞石巷来了?
  大门打开,阿刚一脸惊喜。
  “杨秀才,你们来了,快进来,阿元姐已经把厢房都收拾好了。”
  随后,他看见了杨秀才身后的珍珠,忙跑过去,恭敬行礼。
  “胡小姐,您也来了。”
  “阿刚,别这么客气。”珍珠忙还礼。
  “不,不,这是应当的,胡小姐,你们里面请。”阿刚谦逊地做了个请的姿势。
  珍珠笑着摇摇头,牵着王氏走了进去。
  众人鱼贯而入后,大门缓缓关上,屏蔽了外界探究的视线。
  院子里,站着老老少少十几个人。
  把从未见过他们的王氏吓了一跳,这座宅院竟然住了那么多人。
  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妇人向前走了两步,微驼的背像下弯了弯,“胡小姐。”
  “哎,良山婆婆,这是干什么呀,折寿小辈了。”珍珠忙上前扶住了她。
  “嘿嘿,胡小姐是有福运之人,福寿绵绵,哪会有那等事情。”良山婆婆笑咪咪地拉着她的手。
  “来,大家都过来,给胡小姐问个好。”
  她腾出一只手朝那群老少招手。
  “胡小姐好……”
  十几个人弯腰齐声问好,站在珍珠身后的王氏惊得睁大了眼睛。
  “哎,大家好,都别太客气了。”珍珠忙还礼,随后来过身后的王氏,“这是我奶,这次平安他们来县城参加县考,暂时打扰大家几天了。”
  “哎哟,瞧您说的什么话,这宅院本就是你们府上的,是我们叨扰了您才是真的。”良山婆婆连忙说道。
  她们能有稳定的容身之处,都是托了胡家的福,如今,县城里的这座宅院住着都是老人女子与小孩,成年男子与十五岁以上的男孩都住到了城隍庙那边。
  老人帮着煮饭洗衣带小孩,有劳动能力的孩子,白日都会去城隍庙那边帮忙,老丁头在郊外买了十余亩旱地,种上了玉米、黄豆、花生、绿豆等等,还开垦了不少荒地种菜。
  那些作物的种子,都是胡家提供的,产量特别好,每年收成的时候,大伙的积极性就特别高。
  相比别的农户,他们的亩产量至少高了两三成,不少农户闻风而来,仔细看过他们的粮仓后,都不约而同的要购买种子。
  于是,每年靠着卖种子的利润,都能买回不少米粮。
  水田贵,且散卖的农户少,一卖就是五亩十亩的整卖,一下拿不出那么多钱银,这些年,卖兔的钱银,用于基本生活开销加上修缮城隍庙老旧的屋舍,还有那十余亩旱地,老丁头能攒下的钱很少。
  胡家每年都会在不同时期,给他们送米送粮,特别是秋收后,新打的大米,新摘的果子都是整车的送过来。
  也许是得益于环境安定,衣暖食饱,他们这群老弱病残的身体,一日好过一日,前两年,还有人不时得去章大夫的医馆看病,而近一年来,去医馆看病的人越来越少了。
  一番客套后,良山婆婆把他们领到了前院的厢房处。
  “原本以为,是杨秀才带着四个孩子来参加县考,就只收拾了三间房间,没想到,你们也不放心跟来了,不过,不要紧,后院还能腾出两间客房,只是得委屈你们一下,被褥来不及换新的啦。”
  “没事,老姐姐,家里是担心几个孩子年纪还小,都是第一次考试,没人陪着怕不妥当,所以,我们才跟来了。”
  一番相处下来,王氏能与两位年纪相当的老妇人很融洽的交谈起来。
  “哎,您不嫌弃就好。”金婆婆比较内敛,说话没良山婆婆爽利。
  “怎么会,我也是从苦日子里熬过来的,现在生活虽然比从前好过了,但是,从前吃的苦受的罪都记在心里头呢,一刻都没有忘记过。”王氏就感叹。
  几句话,让上了年纪的金婆婆与良山婆婆都感同身受,一时三人都有些惺惺相惜起来。
  珍珠无奈,只管自顾收拾自己的厢房去了。
  京城,四皇子府。
  闲置了许久的四皇子府内,迎回了自家的主人。
  韩玺回京已有半个多月,在参加完太子丧礼后,便一直低调的待在府中,除了皇上召见外,鲜有外出。
  一众家眷也于前几日抵达京城,只是,一路奔波,原本身体差的大皇子韩翎与郡主韩馨月都病倒了。
  请来了张神医诊治,结果与四皇子府内的太医,诊脉的结论一样。
  韩翎胎里带毒,早产体弱,经受不住长途跋涉的辛苦,所以犯病,如今只能小心将养。
  韩馨月风寒不愈,反复低烧咳嗽,加上郁结于心,肝气不舒,病情迟迟难愈。
  张神医开了药方,抓药熬药服下,过了三天,韩翎的病情稍有好转,韩馨月却见效甚微。
  韩玺去看望她时,一张苍白的小脸痩得有些脱形,以往灵动的眼睛也变得呆滞没有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