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胡玉珠自从上次闹了一场,就很少上胡家来了,每次回娘家就在老宅待着,再不往河滩这边来了,想来她没要到金首饰,心中多少还带着气。
珍珠也不想与她较真,总归是她大姐,没必要闹得跟仇人似的,大姐夫黄延成的为人还是不错的。
“……,你这孩子,玉珠就是那样的性子,你何必与她计较,你大姐夫该为难了。”李氏就嗔了她一眼。
珍珠双手一摆,做出一副无奈的样子,“我不想与她计较啊,是她非要与我计较,我有什么办法?”
李氏笑着摇摇头,转身去准备礼物去了。
珍珠想了想,回到自己房间里,从首饰盒里翻出一支金镶红宝石蝴蝶簪与一对金镶红宝石耳坠,放进了一个描金花卉小盒里,又在簪花堆了翻了翻,添了一朵顶花珠钗和一朵鹅黄色堆纱绢花。
拿到李氏房里,让她一起送给黄延成。
李氏心下大感慰藉,她的闺女大方又懂事。
黄延成很高兴,他与胡玉珠成亲快五年了,虽然有了一个闺女,可还缺一个能传宗接代的儿子,要是这一胎能生个儿子,那就最好不过了。
众人恭喜他的时候,他乐得眉开眼笑。
他现在的精神和身体状态都很好,从前在镇上做帐房的时候,每日小心谨慎,做事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察做错了事情,被掌柜的扫地出门。
到二叔家这大半年,虽然领的薪水与从前一样,可是,空闲出来的时间却别从前多了许多,离家近,待遇好,最重要的是,二叔一家都是好相处懂分寸的脾性,他在二叔家干得很舒心。
爹娘对他的现状也很满意,胡家如今是附近十里八乡内,最有名望的富户,旁人听闻他在胡家当账房,都一脸羡慕。
在胡家干活,虽然俸禄与从前相差不大,可是,胡家平时的福利简直不要太多,逢年过节有年礼不说,三不五时的还有不少额外的物品发放,比如,上次珍珠从鯪州回来,就送了他一大捆干海货,那可是老值钱的东西,光是那捆,至少得直个一两左右的银钱,快赶上他两个月工钱了。
再比如,水果丰收的季节,各种水果是整筐的发放,藕塘挖藕时,莲藕莲子多贵呀,照样分到了他手里。
还有,他在二叔家,不时受邀吃酒入席,那满桌的美味佳肴,更是让他垂涎欲滴。
总之,黄延成早就暗下决心,只要二叔一家不嫌弃,他就在他们家干到老,干到走不动为止。
黄延成一手提着鸡,一手拎着捆干海货,怀里还塞着一个描金花卉的首饰盒,他满脸喜色地走在归家路上,这些是二婶硬塞给他的,鸡和干海货是给玉珠添营养的,首饰是珍珠特地送的,黄延成当时脸就红了,上次拜年的事情,他实在没脸见二叔一家,他推辞再三,没能顶住李氏的热情,只能脸红谢过,收了下来。
平安他们去参加府试,考试的结果很快就知道了,黄延成对平安很有信心,过不了多久,胡家应该就能出一名童生了。
作为只念了几年私塾的他,万分羡慕,黄延成考过童生,过了县试,却没过府试,一直是他的遗憾,当时家中的境况不好,他便没再继续念下去。
以后,他的孩子一定要继续他没能完成的梦想。
珍珠说过,在胡家干活的人,他们的孩子都能免费在望林学堂上学,这些都是他们工作的基本福利。
一想到这些,黄延成只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干劲,迈着轻快地步伐朝家中走去。
###
今天农历二十三是北方小年夜,作者南方人,小年夜是明日,不论哪天,都在一个星期后迎来新的一年,(*^__^*) 亲们吃好喝好玩好,一路乐哈哈哈哈哈……
第四百一十九章 吕素青
“侯爷,您让我跟着去吧。”
花木葱笼的皓宇院内,陶氏正拉着镇国公萧擎的手请求着,娇柔的声音带着丝丝撒娇的呢喃。
萧擎冷硬的脸就有些绷不住,他叹息一声。
“珺儿想去,我都不想答应,你还跟着凑热闹,这不是让我难为嘛。”
陶氏抿嘴浅笑,她把头挨在他粗壮的胳膊上,轻声细语,“侯爷,您不用担心珺儿,他懂得分寸,珺儿虽然对那姑娘有几分好感,可是,知道她另有心上之人,亦不会强求的,您儿子只是身体瘦弱,心里却是坚强的。”
姚校尉送胡家姐弟返乡,罗璟一路的表现已经表明他的态度,萧珺与胡家姑娘只能是襄王有意神女无心了。
萧擎婉转提醒了萧珺,萧珺沉默,他何尝不知,只是心存侥幸罢了。
“珺儿是想亲自去鄂州看看,让他死了心,他失望一阵子后,会振作起来的,您让我跟着去,也好照看他一二,要不,你我都不放心,是吧。”陶氏不依不饶继续说服。
萧擎失笑,明明是她想出门,偏拉着儿子做理由。
“京城到鄂州的路程远,路上就得耗费十到十五天,你这身子受得了么?”
他把她拢入怀,闻着她身上淡淡的玫瑰花香,还真舍不得让她离开他,去那么远的地方。
“我现在不是好了许多么?您假装看不见是么?”陶氏就嗔了他一眼。
萧擎把她拥得更紧,“身子好了,就想撇下我,自己带着儿子去游山玩水是吧。”
陶氏在他怀里一阵轻笑,萧擎作为镇国公,肩负重责,轻易不能离开京城。
“我是想去看看,胡家种的玫瑰为什么这么特殊,与别处买的玫瑰花茶,就是不一样呢。”
胡家送来的玫瑰花茶份量太少,萧擎试着从南面买回不少,同样是玫瑰花茶,陶氏喝着就是感觉不同。
萧擎试过,他尝不出什么特别大的区别,但是,陶氏与萧珺都说,胡家产的玫瑰花茶和菊花茶,无论味道还是效果都更好。
“昨日顾家的仆从不是给你送了两罐花茶么?你喝着就是,哪里就非要亲自去看,把我一人留在家里,你就不担心?”一去至少就得一个月,萧擎想到就气闷。
陶氏“噗呲”一笑,抬头朝他的肩膀捶了一下,“万花楼的花魁凤舞姑娘给您抛媚眼,您都不假辞色,还有谁能入得了侯爷的眼呢。”
想起从前的事情,她就笑得满面春风,媚眼如丝。
萧擎一噎,有些羞恼,“十几年前的事情,你还记着干什么。”
陶氏笑得花枝乱颤,瘫倒在他怀中。
“啊~”她一声娇呼,被萧擎一个公主抱托了起来。
“侯爷,您干什么,快放妾身下来。”
萧擎抱着她,径直走向黑漆钿镙紫檀雕花拔步床,把她往松软的被褥上一扔,高大的身躯就伏了上去,一想到要分隔一个多月,他心头的火就蹭蹭蹭往上冒,趁人还未出发,先把利息收上来。
屋内气氛旖旎,之余轻浅的娇喘低吟。
……
四月的潼临城,春日的暖风徐徐吹拂。
庭院中的老槐树上,高高的枝干已经长出了嫩黄的新芽。
老槐树旁,一个身姿矫健的身影正挥舞着利剑挥袂生风,腾身飞跃,剑尖闪动,动作敏捷,矫若游龙,只见银光熠熠,剑影闪动。
起落之间,时而轻盈如燕,时而骤如闪电。
好一会儿,剑气森森的院落才安静下来。
“少爷,这是把好剑。”罗十三赞叹。
“嗯。”练了半个时辰剑,罗璟满头热汗。
他原来的佩剑落入河中,这是大哥重新帮他重金购置的,剑身轻盈,削铁如泥,罗璟用着很是趁手。
接过罗十三递过来的布巾,擦了把额头的汗水。
“少爷,您的功力是否增强了几分?属下看您的招式,速度与力量比从前似乎精进了不少?”
罗璟手上的动作就一顿,罗十三也看出来了。
事实上,他这次养伤的过程中,就察觉到自己的内力增强了不少,很奇怪的,受伤严重失血过多后,功力不退反增。
他隐隐觉着是服用了极品人参的效果。
“十三,你感觉如何?”
罗十三服用的参片更多。
“……,属下也觉着功力似乎浑厚了不少。”
罗璟颔首,那他的猜测应该是正确的,果然是人参的功效。
那样神奇的极品人参,能增强习武之人的功力不足为奇。
罗十三也知道,听闻,他被抬到医馆时,只剩一口气吊着,身上却有三只箭头未拔,少爷给他嘴里一把极品参片,才让他挺过了拔箭的锥心之痛。
这还不算,在那湿冷的岩洞里,少爷前前后后就塞了十几片参片给他,他这条小命,就是靠那堆参片抢回来的。
千金难买的极品人参,治病救命的良药,就这么轻易被他损耗了大半。
罗十三的心情复杂难明,对少爷感激涕零,却又深感无以为报。
随着伤势日渐好转,他慢慢感受到体内的功力变得绵长浑厚,特别是胡家胡家姑娘在的那阵子,每日吃着她精心熬制的各种补品,那种增长格外明显,浑身的疼痛都显得微不足道起来。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罗璟与罗十三虽然被伏击受了重伤,但最终功力都增加了不少,算得上是否极泰来。
“扑扑扑~”
信鸽挥动翅膀的声音在空中响起。
“大灰回来啦?”
“是。”
罗十三上前从大灰脚下拿出信纸。
罗璟收剑入鞘,把信展开,一目十行。
四皇子的意思,他和大哥都明白,只是在这种形势下,不动手则已一动手定要从鞑子手中夺回城池,否则,一旦落败,即使有四皇子袒护,亦难摆脱朝廷的追责。
罗璟看着信,沉吟良久。
……
阿云娘的堂姐来得很快。
三十五六的年纪,眉目婉约,面容消瘦,乌黑的头发整齐的挽在脑后,发髻上簪了朵白花。
穿着半旧的藕色短袄和灰色棉裙,料子褪色泛白,但没有补丁。
珍珠对她的第一印象不错。
衣着虽然朴素面容却不带自卑紧促,处境落魄无依眼眸却依旧清明有神。
她叫吕素青。
阿云娘叫吕映秋,两人小时候的感情很好,各自成亲后,忙于自家的事情,才渐渐疏离了。
吕素青身后站着一大一小两个女孩,大的那个与吕素青面容相似,眉目清雅,长相秀美,神情带些拘谨,牵着妹妹的手,小心护着。
小的那个瘦瘦小小,脸颊微微凹陷,带着几分病容。
两个女孩的衣裳,都是洗得发白不带补丁的半旧衣裙。
吕素青与阿云娘的眼睛都红红的,看得出刚刚哭过了一场,两人久别重逢,难免激动。
珍珠请她们落座,潘雪兰端着菊花茶上来,摆好茶杯后,站在珍珠的位置旁,好奇地打量她们。
阿云娘为两边介绍,双方见了礼,客套了几句才进入话题。
“胡小姐,听闻您府上想找一位女先生,不知具体的要求是什么?”
她的声音低沉柔和,带着一种女低音的深沉,珍珠觉着十分好听。
“吕大娘,想来你已经从婶子那里了解过了,女先生的具体要求嘛,其实也没有太多要求,只是希望教授女学的先生开通灵活一些,不要规行矩步,固步自封。”
吕素青已经听阿云娘说过一遍,可再次听到这种要求,还是愣了一下,她的相公亦是坐过馆的教书先生,从未听说过,学堂招收坐馆先生,要求的不是学识能力,而是性格开通灵活。
当然,这对她来说,其实是件好事,她不是那等性格古板不知变通的人,自从相公患病后,她招受了多少嫌弃与白眼,如果心态不够坚强圆通,可能早就随着相公去了,如何还能看护两个女儿的未来。
“胡小姐,您的要求,映秋是与我说过,只是,您光要求这方面么?别的,如学问才干或者经验履历之类的呢?”
珍珠莞尔一笑,“吕大娘,婶子说,你从小就是个才女,学问才情一直在她之上,不瞒你说,我原打算让婶子担任女学先生的,可是,你也看到了,她正好怀了身孕,两三年内,定然是抽不出时间的,所以,我才得另寻女先生来教导村里的女娃们。”
吕素青转头朝身旁的阿玉娘望去,见她手抚着圆滚的肚子,一脸笑意地看着她,不由眼眶微红,映秋能在她孤立无助的时候,还记得多年未见的她,给她指一条出路,无疑是雪中送炭的行为。
“吕大娘,女学的学堂要等过了田假才建成,所以,先生的事情倒是不急的,你可以在望林村多待几日,了解一下我们村里的具体情况,你们这几日的车马伙食都由胡家负责。”珍珠笑着继续说道。
吕素青回过神忙推辞,她们来了母女三人,都让胡家负担车马伙食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她如今虽然落魄,却不能昧着良心,贪图这点便宜。
珍珠笑笑,直言学堂先生的待遇向来如此,无论定不定的下来,这种基本的待遇都是一样的。
吕素青怔怔,是这样的么?她有些迷惑向映秋看去,映秋笑着点头,她这才放下心来。
吕素青的两个女儿,大女儿叫姜书媛,小女儿叫姜书晴。
大女儿十六,因被患病的父亲累及了名声,至今尚未定亲。
小女儿十岁,体弱多病,精神有些差。
聊了一会儿后,阿云娘便带着她们回了学堂后宅歇息。
珍珠送她们出了院门。
“珍珠,是准备要开女学么?”一直旁听的潘雪兰,忍不住问道。
“嗯,准备要开。”珍珠笑着应答,她还没和胡长贵夫妇商量呢,一会儿得把事情先给他们透露一下。
“珍珠,你好厉害哦,女学都要办。”潘雪兰一脸崇拜,她真的太佩服珍珠了,就没有什么是她不敢做的。
珍珠“哈哈”一笑,拉着她走回了堂屋。
###
星期五,例行双更,话说没几天就过年了,年前真的比较忙碌,备年货,大扫除,添新衣,哈哈~亲们都一样的吧,( ̄︶ ̄)↗ ,依旧求票票求评论,谢谢亲们,祝大家都过一个富足无忧的新年。
第四百二十章 救命稻草
胡家要办女学的事情,很快传遍了望林村。
有了望林学堂的先例在前,加上胡家几个妇孺跟秀才娘子学习过几年,胡家要办女学的事情,倒没有太多反对的声音。
一样是免费上学,请了有学问的女先生教授,不单是识字算术,还有女红刺绣这些女子特有的课程。
村里六到十二岁的女娃都可以免费进学堂,第一批先招收二十个学生,从年纪大的开始往下收,没轮到的,等下一年。
不过,不少村民都有些犹豫,十一二岁的姑娘已经是家里的主要劳力了,去上女学,就意味着少了个干活的人。
虽然学堂是免费的,可是,家里的活计谁干,大人都在田间地头忙活,回家后还得干一堆家务,这样一想,很多村民就歇了送女娃上学的念头。
还有不少家庭,需要大女儿帮着带弟弟妹妹,喂养家里的牲口等等。
总之,村民们让女娃上学的意愿不高。
村长赵文强一脸懵然,胡家怎么突然要办起女学来了?女学是这么好办的么?
他此时正坐在胡家的堂屋内,喝着新泡的菊花茶。
胡家产的东西就是好,连一杯菊花茶都香得让人不舍放手。
赵文强捧着茶杯感叹。
“村长,女学的事情,你得给村民做些思想工作啊,哪有光让男娃子上学,女娃在家干活的道理。”
珍珠有些郁郁,尼玛,男学开办的时候,个个都积极踊跃得很,姐费心费力办女学,让女孩子们免费上,一个两个的还都不乐意,女孩生下来就是为了干活的呀,这些重男轻女的老古板,气得她脑门都疼了。
“……呃,这个,珍珠啊,不是村长不帮忙,你也知道,十几岁的大姑娘都是家里的主要劳力,能帮家里干活的时候,只有成亲嫁人前的这段时间了,要是上了女学,家里的活就没人干,所以村里人才不乐意。”赵文强解释。
“村长,你不能学着他们,光顾着眼前那些细碎的活,不往长远打算。”先把村长说通,后续的事情他才会配合,“你想,现在十里八乡内,有哪个村办了女学?没有吧,那我们村的女学就是独一无二的,女孩子能读会算,放到哪都是拿得出手的特长吧,以后谈婚论嫁也能让人高看一眼吧。”
“还有啊,望林村办起了独一份的女学,不仅有助于增加咱们村的名望,对村长来说,不是又添一项功绩嘛,有哪个乡哪个村能比得上咱们村,是吧。”珍珠喝了口茶,继续游说,“村长,你家美月也三岁多了吧,再过两三年不打算送她上女学么?也留在家里帮忙干活?”
“……”
赵文强被她最后几句话噎得说不出话来。
送走了拍着胸脯保证动员村民的赵文强,胡长贵一脸复杂地看着自家闺女。
昨日,她提出要建女学的时候,他们夫妇两个同样表示了担忧,亦是这样,被珍珠三言两语的就说服了。
他这闺女,只要是她想做的事情,似乎就没有做不了的。
胡长贵表示有些发愁,姑娘家的主意太大了,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柳常平觉着,自己快要忙死了。
那边的宅子正忙着,这边又要建一处学堂。
还是一处女学学堂。
学堂照着老样子建,一个院子,两间校舍,外加一处后宅。
珍珠要求,赶在田假过完前建成。
也就是还有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柳常平顿感头大,只得先停了宅院的工程,忙起了修建学堂的事情。
心中暗自祈求老天,最近千万别下雨啊,要不,可玩不成珍珠交代的任务了。
望林村的村民被召集起来,开了一次动员大会,在村长口沫横飞鼓动下,积极性果然高了不少,主要是能读会算的姑娘家,能提高她们以后的身价,到了说亲的年龄,可供选择的余地也多些。
而且,女学只上半天课,早上上课,下午可以继续帮家里干活,只耽搁不到两个时辰,村民们一算账,觉着还是很划算的。
赵文强的动员大会开得很成功。
珍珠对此很满意,没白费她的一番口舌。
吕素青与阿云娘站在远处,看着河滩旁一派忙碌的景象。
“……映秋,胡家真是财大气粗啊,一口气请了那么多人修建学堂,难怪那天胡小姐说,田假过后,女学开始正式授课,我当时还觉着,可能来不及,毕竟修建一座学堂,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可这架势,倒是我一叶障目了。”
阿云娘朝她笑笑,耐心跟她解释,“青姐,胡家真不是财大气粗的富豪,这些人正好在修建对面的宅院,你进村的时候,左边那一大片工地就是罗府的新宅院,那是珍珠未来夫婿的宅子,她先停了那边的工程,把人都调来建学堂了,所以,才有那么多人。”
吕素青认真听着,她以后也许会在望林村待上很长一段时日,能把村里的事情了解通透,才能更好的融入这个村子里。
“胡小姐的未婚夫婿为什么在望林村建那么大的宅子?”
“她的未婚夫在西北边境,是名从四品的郎将,京城人士,在这边没有宅院,所以,罗郎将特地修了这座府邸,方便他以后的来往。”阿云娘说道。
从四品的郎将?吕素青睁大了双眼,县令不过才是七品官,胡家小姐的未婚夫婿竟然是从四品的武官。
难怪那少女的眼神如此自信从容,有这么一个未婚夫婿撑腰,有什么事情是她办不成的。
吕素青感叹着。
阿云娘却古怪地看了她一眼。
“怎么?我说错了么?”
吕素青疑惑。
阿云娘犹豫了一会儿,才决定把胡家的事情大致告诉她,省得她对珍珠有所误解,珍珠可不会喜欢听到,她有个未婚夫婿做靠山之类的话。
“青姐,你可能不知道,四年前,我们一家三口在圳安县外穷困潦倒,靠着城隍庙的老丁头收留,才没沦落到乞讨的地步,在那熬了差不多半年的时间,那时,我和相公都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只是一日日的挨着时间,如若不是还有阿云,我们两人怕都撑不过那段困苦的日子了。”
吕素青惊愕,她没想到,现在看起来生活富足美满的映秋,四年前竟然也曾经潦倒过。
“那年,要不是遇上珍珠父女两,我和相公还不知道在何处漂流呢。”
阿云娘从四年前开始慢慢叙述起,如果不是阿青遇到珍珠父女,方师父师徒、她们一家以及城隍庙的老少妇孺,所有人的命运定然与现在大相径庭,也许还在为一顿温饱奔波漂泊,为一间栖身之所打拼奋斗。
如今,她们一家与方师父师徒一同在望林村安家落户,平稳安宁,体态安康,方师父与赵虹玉喜结良缘,她幸运的怀上了第二个孩子,城隍庙的老少妇孺亦有了自力更生的能力,一切都朝好的方向前行。
这些都是珍珠一家默默行善的功德。
吕素青搀扶着阿云娘慢慢走回学堂内院,心中却掀起不小的波澜,胡家小姐竟是个做善事不图名的女子。
想起那张清丽娴雅的面容,小小年纪已然一脸泰然处之,如果映秋说的都是真的,那她当真是名奇女子啊。
回到学堂内院,阿云娘指着两边宽绰大气的校舍说,望林学堂是珍珠四年前提议修建的,当时的她还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