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金与平安混得挺熟,老远看见他们在山谷里,好奇地飞过来看看他们在干什么。
平顺与阿青立马亢奋不已,围着小金不停转悠,他们两人虽然见过小金,却少有那么近距离接触的时候。
方晟亦对小金充满了好奇。
罗宣罗巢他们更甚,瞪大了眼睛看着与他们差不多高的大雕。
他们曾在望林村附近看见过小金,可没想到,小金与平安这么亲近。
平安一脸得意,他为了能与小金多接近些,已经包揽了很长一段时间喂食的活了,好不容易才混了个脸熟。
众人围着小金叽叽喳喳一番议论后,话题不由就说到小金抓捕猎物的能力上,知道它能抓捕一头成年的野鹿飞行数里后,便开始猜测它到底能抓握多重的东西飞行。
然后,就有了眼前的这副景象。
方晟与罗宣罗巢三人,都觉着小金不可能抓着七八百斤重的野牛飞行,平安平顺和阿青三个半大的孩子却对小金充满了信心。
实事证明,孩子们的直觉是对的。
小金抓着野牛飞行虽然有些吃力,最终还是飞过了院墙。
罗宣罗巢都有些不敢置信。
“平安,野牛太沉,以后不许让小金抓那么沉的东西,万一伤着了,可就不好了。”珍珠训了平安几句。
即使小金能飞起,可太重的猎物有可能使它从空中跌落,潜在的风险还是很大的。
“嗯,姐,我知道了。”平安乖乖认错。
珍珠亲昵地拍拍小金的翅膀,“小金,以后别抓那么重的猎物,摔下来可不是开玩笑的。”
“咕咕”小金表示明白,它平时也不会对这些身体庞大的家伙感兴趣。
罗宣罗巢满脸震惊,胡家姑娘与大雕也那么亲近,那只猛禽还一副温顺的样子。
“呵呵,小金从小与我家认识,以前我家住在村尾的时候,它就经常来玩,是我家的老朋友了。”珍珠解释道。
“姑娘,雕类可不是那么容易驯养的。”罗宣忍不住说道。
珍珠摇摇头,“小金可不是我家驯养的,它只是我们的小伙伴而已,它住在山脉里,偶尔才到我家玩耍。”
不是驯养的,能这么听话?罗宣罗巢互看了一眼。
“喵~”猫的鱼呢?小黑窜了过来,不满地叫道。
“……,平安,小黑的鱼呢?它可生气了呢。”
“啊,还没捉呢,哈哈,小黑,别生气,我们这就去,这就去。”
平安急忙拉着平顺他们又出了侧门。
阿青恋恋不舍地看了眼小金后,跟着去了。
罗宣罗巢忙跟上,山谷下游那边危险的动物不少,他们得看着点几个孩子。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你家小金堪比云程万里鹏。”方晟感慨地看着威武雄壮的小金。
“哈哈,方师父,小金就是块头比较大些而已,哪有什么特别的。”珍珠打着哈哈,方晟的眼睛太毒,小金还是低调些才好。
“小金~”秀珠一直想朝小金跑去,被胡长贵拉着不让。
“小金回家去吧。”珍珠拍拍它的翅膀,让它赶紧溜。
“咕咕”小金应了一声,振翅起飞,瞬息远离。
围观群众抬头目送,感叹不已。
平安他们捉了一筐鱼,又顺手打了几条蛇,抬着箩筐满载而归。
珍珠不让他们猎取太多猎物,一是天气渐热,肉类不宜久留,二是太过招摇,怕惹得村民眼红,个个想涌进山谷打猎,扰乱了山谷的平静。
众人拍马赶回了望林村。
一头七八百斤的野牛剥皮拆骨后,纯肉能有近四百斤。
珍珠让柳常平领来了工地干活的村民,每个人都领了两斤野牛肉外加一斤干海货,村民们从开春以来一直帮着胡家干活,除了下雨天停歇几天外,都忙活不停,都挺辛苦的。
顺便把自家那堆吃不尽的干海货都送了出去。
四十多个汉子排着队挨个领了肉和海货,喜笑颜开地道谢离开。
珍珠又给自己员工每人割了五斤肉,村长家和几个族老家也送了五斤,最后还剩二百多斤肉。
老宅和护卫那边各割了十斤,余下近二百斤野牛肉,大多都卤了起来,做成卤牛肉。
至于那堆蛇,挨家分一两条就没了,用不着特地卤起来。
林婆婆从他们抬回一头野牛开始,一直处于惊讶状态。
这胡家还是猎户不成?竟然猎了一头野牛和好多条蛇,男主人还亲自动手把牛分解了。
然后,一群五大三粗的汉子们过来排队领肉。
林婆婆愣愣在一旁帮着称肉,每人二斤,不多不少,胡家姑娘在另一边发干海货,肉用稻草捆好,干海货直接捧走。
村民乐呵呵地走后,分肉的活计依旧持续,野牛肉五斤十斤的称好,没多会儿,又有一批人来领肉,这次来的都是胡家聘请的员工。
珍珠给她们介绍了林婆婆,大家都友善的与她打了招呼。
林婆婆一一见礼,记下不少面孔。
做清扫工作的丁氏与马氏,藕塘帮工赵繁茂,帐房黄延成,在学堂教课的杨夫子,教授女学的吕先生,还有武学那边的方师父与方教辅,住在隔壁的凌老先生与他的孙子凌希,当然,还有厨娘赵虹玉与潘雪兰。
最后,还有林婆婆自己。
小半天功夫,林婆婆就把与胡家有关的人员都认识了一遍。
胡家,真的有些奇怪。
好像不缺钱的样子,家里却只请了两三个帮工,连个下人都没买。
学堂那边的倒是请了好些先生夫子,她听小姑娘潘雪兰说,对面不远的三处学堂都是胡家出资建成的,让村里的孩子免费入读。
不过是村中富户,竟然如此大手笔的建了三个学堂,其中还有女学。
林婆婆吃惊之余,又有些庆幸,如果不是这样有善心的人家,她也不会出现在这里了。
晚饭,熬得浓浓的牛骨汤飘散了整个院落。
胡家吃了一顿香喷喷的牛肉大餐。
林婆婆坚持不与主家同桌吃饭,即使珍珠一再强调,胡家小门小户没那么多规矩,林婆婆依旧摇头拒绝,她接受的理念里,主仆是万万不能同桌进食的,就算只是帮工,也一样。
珍珠无奈,不再强求,林婆婆就自己在厨房边上的矮几吃饭。
吕素青在小石头“洗三”后的第四天搬进了新校舍的后院。
后院的格局与杨秀才家如出一辙,一间正堂带了两间厢房,一间厨房加一间洗漱房,最后面还有一间柴房和小片菜地。
吕素青母女三人的行囊不多,家具床铺被褥枕套都是新崭崭的,胡家都给准备好了,厨房里的锅碗瓢盆亦是一应俱全。
入住当日,村长带领村民给她们送来了米粮,不少和善的村民都送来了贺礼,几颗鸡蛋、一把青菜、一刀肉、几文钱……
林林总总堆满了厨房。
胡家更直接,李氏直接拎了一篮鸡蛋,一坛卤肉和一筐瓜豆送了过来。
吕素青感动得一塌糊涂,自从孩子他爹生病后,她们遭受太多的白眼与嫌弃,像这般和善质朴的举动,对她们来说,太过难得。
送走所有人后,吕素青掩上房门,抱着两个女儿痛哭了一场。
同时,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好好教育学生,争取不辜负胡家的期望。
……
进入盛夏,鄂州的天气开始变得多雨。
大雨伴随着轰隆隆的雷声“哗哗”落下。
珍珠踮着脚凑到廊檐下,看了看新孵出来的一对小鸽子。
一只灰中带黑,一只似纯黑,只有脑门附近带了一片灰。
大灰与大黑的基因,果然完美的体现在毛色上。
“咕咕”大黑叫了两声,叫声里含着喜悦,大黑第一次孵蛋成功,它还是很高兴的。
珍珠笑着给它添了杂粮,站在那里观察了一会儿。
“珍珠,玉米蒸好了,快来吃。”潘雪兰在厨房里朝她招手。
还没进六月,胡家的早玉米已经成熟了。
珍珠让她爹摘了不少嫩玉米回来,蒸熟了直接啃,就好吃到不行。
他们一家都爱吃。
珍珠拿了根筷子戳在玉米芯上,举着筷子啃起了甜糯的玉米。
“林婆婆,吃玉米了。”
大雨“哗哗”下着,人说话的声音被遮盖过去。
珍珠干脆再戳好一个玉米,从廊檐下穿过,走到林婆婆的厢房前。
林婆婆正缝着双袜子,她这些日子,利用空闲的时间已经缝好了两身衣裳,衣裳可以缓缓再缝了,先把鞋袜缝出来。
“林婆婆,吃玉米。”
珍珠从敞开的房门走了进去,把玉米递了过去。
林婆婆忙放下手里的针线,站起身子谢过。
“林婆婆,下雨天,光线不好,做针线伤眼,等天气好再缝吧。”珍珠瞧了随口劝道。
小姑娘边啃着玉米边说话,林婆婆有些迟疑。
胡姑娘是个很好的姑娘,只是有时候,太过散漫了些。
听闻,她的未婚夫家是个有品级的官员,她这样的性子会不会被夫家人嫌弃?
林婆婆有些忧心。
第四百四十一章 可曾安好?
珍珠不知道,林婆婆已经开始替她忧心嫁人以后的事情了。
她依旧笑眯眯地啃着玉米,然后示意林婆婆快吃。
林婆婆挤出笑容,慢慢啃食。
她在胡家住了半个多月,渐渐适应了胡家的节奏。
胡家人,是前几年才开始兴旺起来的农户,没富裕之前,一直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家中自然没有什么规矩而言,一家里人都挺随意和善,没有什么特别讲究的地方。
林婆婆的活计也不算多,主要是喂牲口洗衣裳清扫院落等。
做完活后,时间可以自由支配,想干什么都随意。
最让林婆婆惊讶的是,胡家一家人都识文认字,胡姑娘送她那本白本子能派上很大用途,这让她内心安定不少,有什么问题都能很好的解决,而不是比划半天,仍然不知道她在表达什么。
她吃过太多这样的苦头,毕竟普通老百姓没有多少人是识字的,特别是妇孺女子,更是稀少罕见。
像胡家这般,老少妇孺都识字的人家更是凤毛麟角。
林婆婆会识字是因为在宫里待了十几年时间,跟着一位同院的老嬷嬷学习的,那位老嬷嬷出身耕读世家,从小跟着父兄读书认字,可惜家道中落,被迫入宫,因为能读会写,在宫中混得不错。
林婆婆分到了老嬷嬷身旁,一直跟着服侍左右,时间久了,老嬷嬷对她有了情分,便开始教她读书识字,她亦知道机会难得,学得很是认真。
而胡家之所以个个都识字,是因为胡姑娘硬让胡家人跟着秀才娘子与凌老先生学的,说人生百年,花上几年时间习字读书,既能开阔视野,又能增长见识,看待事物的眼观亦会不同。
这些话都是潘雪兰告诉她的。
胡姑娘真是个有远见的女子,林婆婆深感敬佩。
这段时间,林婆婆每天躺在温暖舒适的床上都感觉像在做梦。
她在刘胖子那帮工时,每天有忙不完的活计,天亮干到天黑,中午给一碗厨房剩下的饭菜,那时,那一碗剩饭剩菜已经是她最好的一餐伙食了,刘胖子先头给的工钱,全得存起来交租子,要不她连个栖身之所都没有。
不能说话,年纪又大,眼神也不好了,绣活绣不了,干活没人要,林婆婆觉着自己没几年好活了。
她去刘胖子那讨要工钱的时候,口袋里只剩最后几文钱,要是要不回工钱,过不了几日乱坟岗上估计就要添新的亡魂了。
好在,她遇到了好心的胡家姑娘。
林婆婆看向珍珠的眼神满是感激。
珍珠就有些待不住了,林婆婆人还是不错的,不会说话,但干活勤快,做事认真,潘雪兰交代的事情,说一遍基本就能记住了。
可是,也许是因为曾经在宫里待过的关系,总是动不动就行礼道谢,各种主仆规矩严格遵守,看向她的眼中还总是感恩戴德。
有一种看菩萨般的虔诚。
艾玛,就差没把她供起来,每日三炷香的跪拜了。
“林婆婆,你慢慢吃着,锅里蒸了好多,吃完了再拿啊。”珍珠脚底抹油赶紧溜了。
余光一瞥,林婆婆果然正恭敬地行礼道谢。
啧啧,太重规矩了,自己得离林婆婆远些,省得人家看不惯她这副懒懒散散的模样。
大雨依旧“哗哗”下着,花圃里盛开的玫瑰被雨水打得七零八落。
珍珠今日还没来得及剪玫瑰,看着不由有些无奈。
“珍珠,你还要么?”潘雪兰站在厨房门口问道。
“嗯,再拿一个。”新出的糯玉米非常好吃,珍珠能啃三四个。
她把玉米芯丢到了厨房的垃圾筐里,掀开大锅盖,继续戳了一个。
“珍珠,晚上想吃啥?”潘雪兰问道。
她已经接替了赵虹玉的班,正式成为胡家的厨娘。
赵虹玉十天前诊出了喜脉。
方晟大喜过望,立即让赵虹玉辞了胡家的活计。
潘雪兰开始上岗。
“嗯,家里有啥就吃啥吧,下雨天,菜园子也不好去。”珍珠啃着玉米嘟囔道,“要不弄得玉米煎蛋或者什锦玉米,都挺好吃的。”
潘雪兰厨艺天份不错,只是差点火候,她比赵虹玉爱创新,各种菜式变着花样弄,不过,面食上就差些,没有赵虹玉经验老到,偶尔面没发好,会比较硬一些。
不过,这些都是小问题,胡家人都不计较这些,倒是潘雪兰自己有些不好意思。
她不时就会溜去找赵虹玉取经,改善自己的不足之处。
“两样都弄吧,胡二叔掰了不少玉米,一会儿我都剥成粒。”潘雪兰就道。
“哈哈,随你,我都爱吃。”珍珠乐呵呵道。
两人说了会儿话,珍珠端了一盘玉米溜达去了李氏屋里。
“娘,吃玉米。”珍珠把玉米递了过去。
“姐,我要。”秀珠从积木堆里跑了过来。
珍珠把玉米掰成两半,用筷子戳进玉米芯内,让秀珠拿着筷子吃玉米。
“慢点吃,别呛着啊。”
继续戳了个整的,递给了缝着衣裳李氏,“娘,歇会儿,又不急着穿,咋整天都在缝衣裳,小心伤了眼睛。”
“等缝完这两针。”李氏手上不停歇,“平安八月要去参加院试,到时候入秋了,得提前准备好他去赶考的衣裳。”
“娘,你们期望别太高了,平安才十二岁,童生过了都属不易了,秀才也不是那么好考的,你别给平安太大压力,他还小呢。”珍珠嚼着玉米劝道,她建学堂的初衷可不是为了让他们奔着举业去的。
李氏手上的动作就一顿,犹豫了一下说道:“这个娘知道,他们能过童生已经很不容易了,只是,杨秀才说,让他们去试试,也好攒些经验。”
平安平顺四个孩子田假期间一直跟着林老先生读书,离八月院试还有两个月时间,即使天份再高,毕竟还都是十一二岁的孩子,读书的年头还比别的学子晚了好些时候。
赵柏铭放田假期间,也由村长领着去拜会了凌老先生,希望能在放假期间向林老先生请教学问。
凌显没有立即应下,赵柏铭是胡家大房的未来女婿,以后也算是胡家的一份子,只是,他领的是胡家二房的薪资,还得问过他们的意思才行。
珍珠知道后,点头同意,凌老先生学问好,赵柏铭能跟着他学习一阵,对赵柏铭的课业应该有所帮助。
胡长贵两夫妇自然不会有意见,于是,赵柏铭也同平安平顺他们一同在凌老先生那里学习,只不过,他们是为了参加院试,而赵柏铭是为了参加乡试。
“积攒经验是没错,我的意思是,你们别太紧张了,你这么慎重其事,不是给平安压力么?”
新衣裳都准备好多套,要是没考过,平安心里不得有负担呀。
李氏又是一怔,“是这样么?可是穿着旧衣裳去没问题么?”
珍珠哑然失笑,这大概就是关心则乱吧。
“那么多参加考试的学生都要穿新衣裳去么?”
李氏讪然,放下了手中的针线。
“给,今年嫩玉米好吃,又甜又糯。”
递过玉米,珍珠咬了一大口。
“这几年的玉米就没有不好的,不像前些年的玉米,硬茬茬的,吃了哽喉。”
李氏感叹,仿佛昨日还在吃着难咽的玉米芯窝窝头,今日就变成了香糯可口的玉米棒子。
她这么一说,珍珠也想起了那哽喉的窝窝头。
一转眼,她都到这边四年的光景了,时间过得真快呀。
雨滴“噼噼啪啪”落在屋檐上,溅起一片细碎的雨雾。
珍珠透过朦胧的雨帘望向乌云笼罩的天空。
她的家人,在另一个时空内,可曾安好?
是否,偶尔会想念起她?
亦如,她偶尔也会挂念着他们。
“……”
大雨持续下了一天一夜。
第二天,天空又开始放晴。
无怪说,六月的天变幻无常,一会儿一个样。
珍珠牵着秀珠,提着一篮子新摘的玉米去看望做月子的阿云娘。
吕素青也在阿云娘房里。
“胡小姐,您来了,快坐。”
她抽了张椅子放到了床边。
“吕先生,你别客气,叫我珍珠就好了。”珍珠就道。
吕素青笑笑,却没应声,别人客套,可不能随便当真,她与胡家还没熟络到可以直呼人家姑娘的名字。
珍珠见状,没再纠结。
“婶子,这是我爹新摘的玉米,一会儿蒸了吃,今年玉米甜,可好吃了,阿云去年不是挺喜欢吃的么。”
“好,替我家谢谢你爹了。”阿云娘没有客气,胡家向来大方,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总会记挂着他们。
吕素青替阿云娘接过,问明了煮发,就拿去了厨房。
“哎哟,小石头长大真快啊,几天不见,好像又胖了一圈。”珍珠牵着秀珠凑到床边。
“小石头~”秀珠踮着脚趴在床头,就想往上爬。
“哎、哎、哎,你是猴子么?到哪有想爬,那是婶子家的床,不是我们家的。”珍珠一把揪住小胖妞。
“姐,我要看小石头。”秀珠就急道。
阿云娘靠在床头,笑呵呵地抱起小石头。
“秀珠啊,婶子还在月子里,就不让你上床了,呐,你看,小石头在这呢。”
她把小石头抱到床边,凑近秀珠。
“小石头~”秀珠眼睛就亮起来,趴在床沿笑咯咯。
“别摸小石头,他在睡觉呢,你弄醒他,他会哭的哦。”珍珠扒拉下她作怪的小手,哎,这熊孩子,小动作真多。
“没事,秀珠是喜欢小石头呢。”阿云娘笑道,她可对活波的秀珠可是很喜欢的。
“婶子,你就别惯着她了,她现在都快成猴大王了,见天的惹事生非。”
胡长贵两口子也是这种态度,啥事都乐呵呵的,这小丫头简直要翻天了。
秀珠见她沉着脸,扁了扁嘴,终于老实了下来。
第四百四十二章 土霸王
“珍珠姐,喝茶。”阿云端着茶进来了。
“谢谢,阿云。”珍珠笑着接过,“阿云,女学要开课了,你要去上学么?”
“不去呢,我得帮娘带小石头。”阿云笑眯眯说道。
珍珠就一愣,心里有些不得劲,连杨秀才家都这样,让女儿留在家中干活带弟弟,难怪女学报名的情况并不理想。
二十个名额,只有十二个女娃报名。
记得杨秀才开堂的时候,名额没多会就满了,还剩好些孩子没轮到,留到了下一批。
果然,重男轻女的风气不是一时半刻能改变的。
即使村长做动员的时候,不少村民都动了心,可到了真正报名的时候,很多人家又退缩回去了。
没法子,女学的事情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该做的她都做了,慢慢来吧,珍珠颇感无奈。
阿云娘察觉出珍珠脸上瞬间的停顿,她急忙解释道:“珍珠,这是阿云自己做的主张,我让她跟着书晴一起上女学的,可她偏说要留在家里照看弟弟,这事我们还没定好呢。”
“阿云,小石头娘自己就能带好,你和书晴一块去女学吧,跟着你青姨上课,就早上的时辰而已,你在家练大字都得写一个时辰呢。”
阿云娘转头对阿云劝说,胡家办了女学,好些村民却不领情。
来报名的女孩稀稀拉拉的,好些个妇人还有些不情不愿的,一直嘟囔着,要不是村长一直动员家里,才不让女娃上学呢,女娃上学有啥用,以后都是泼出去的水,家里的活少了人干,孩子没人帮带,当娘的累死累活之类的话。
阿云娘能理解珍珠的用心,她亦很支持创办女学,如果不是她正好怀了身孕,她已经是女学的先生了。
而这种时候,身为学堂夫子的女儿,居然说出了要带弟弟,不去女学的话来,阿云娘的脸上顿时有种火辣辣的感觉。
阿云看着她娘,有些犹豫,她也看出了她娘的用意,可是,她娘还没出月子,很多事情都干不了,而且,她在家跟着她娘学了好多年了,还跟一群什么都不会的女娃重新学习,她有些不乐意。
“没事,婶子,阿云跟你学了不少年头了,让她从头学起,就难为她了,她在家与你学习也是一样的,不要勉强她。”珍珠笑道,阿云情况不同,她写得一手漂亮的簪花小楷,可见是下了真功夫的,就比如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