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怕,做成五香牛肉或者酱牛肉,可以慢慢吃,牛肉可不是轻易能吃到的,托胡家的福,我们来望林村短短三个多月就吃到了两次。”吕素青脸上笑意满满,“刚才,我在胡家看见了罗副将。”
姜书媛的脸就红了起来,“他,也还在胡家么?”
“是啊,罗郎将与罗副将都在胡家过中秋节。”吕素青看着女儿略显红晕的脸有些激动,“胡夫人说,罗副将同意在他离开前把你们的婚事定下来了。”
姜书媛伸手捂着嘴,眼睛霎时泛起了泪花,终于能定下了么!这几天她心中忐忑不安,时常半夜惊醒,总是担心事情会横生枝节。
要是,婚事拖到年关,她就十七了,万一事情没成,她下半辈子怕是要常伴青灯古佛了。
“……他,也同意了么?”
“是啊,我的书媛啊,总算是苦尽甘来了。”吕素青拉着她的手,眼眶开始泛红。
姜书媛及笄的时候,相公才去世一年,重孝在身加上肺痨的流言蜚语,在县城根本没有人家愿意和她们结亲,后来,吕素青托了媒人往县城周边的村落寻找合适的亲事,一开始,村民听说是住在县城里秀才家的女儿,都觉得喜出望外,恨不得立即定下婚事,可没几天,听到风声后,又都纷纷反悔。
尽管媒人再三否定她们一家被传染上肺痨,可那些人根本不相信,有的还把媒人直接撵了出去。
一次、两次、三次……
都是同样的结果,还有的人家约了地方相看,口里说着非常钟意合适,转头又没了消息。
费心费钱的折腾到今年初,吕素青都有些绝望了,原想着带两个闺女回乡投靠族里,就是抱了期望,离开县城后,少了流言蜚语的困扰,可以解决大女儿的亲事。
上次,望林村的媒人想说和村里的一户人家,又被拒绝,吕素青难受得几夜未眠。
没想到,事情突然峰回路转。
胡夫人亲自上门给姜书媛说了门好亲事。
胡家真是她们一家的贵人啊!
姜书媛抱着母亲就哭了起来,这两年因为自己的事情,母亲受了多少委屈和白眼,一直用她单薄却挺拔的背脊,强撑着保护她们姐妹俩。
吕素青拍拍她的肩膀,忍不住泪流满面。
“娘~姐姐~发生了什么事情吗?为什么都哭了?”姜书晴小小的身子从厨房外跑了进来,脸上尽是担心害怕。
“书晴,没事,娘和你姐姐是高兴。”害怕吓到小女儿,她身子向来不大好,吕素青忙放开了姜书媛,掏出帕子用擦干了眼泪。
“高兴还哭?”姜书晴乌黑的眼睛里透着几分不相信。
“呵呵,你没听说过喜极而泣么?你姐姐的亲事要定下来了,你高兴不高兴?”吕素青就笑道。
“真的定下了?是那个高高大大的罗副将么?”姜书晴这几日也听到了一些消息。
吕素青点头,满眼的喜悦止不住的溢出来。
姜书晴眼睛就一亮,她前日与阿云在路边树荫下玩“抓石子”,就碰到了罗副将,他还很和蔼的与她们打了招呼,看着很是亲切。
“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娘给你们做好吃的。”吕素青把一旁红着眼睛的姜书媛拉了过来,“大好的日子,别哭了,现在开始你要学着多干家务,以后才能照顾好自己的小家。”
姜书媛忙含羞点头。
……
中秋佳节,几家欢乐几家愁。
柳絮儿脚步匆匆地跑回了居住的小院内。
“碰~”的一声,推开了她娘的房门。
正在缝被套的刘嬷嬷吓了一跳。
“怎么啦?那老婆子又给你安排什么事情,惹你不高兴了?”
这几日,柳絮儿的日子不好过,她二等丫鬟的身份被王嬷嬷死死捏住,称府里人手暂时不足,她得负责主子院里大部分清理活计。
原本,她心里还挺高兴,去主屋打扫就意味着有机会接近少爷,所以她想都不想就应下了。
可没想到,少爷天亮就出门,快天黑也不见进门,她一直磨蹭到下午都没见过少爷的身影。
晚上,少爷回来,又有米香米兰她们服侍,根本没有她插手的余地。
她每天累了半死,却连少爷的衣角都没看到。
柳絮儿高耸的胸膛就一阵起伏,气闷不已。
“……不是,今天中秋,那老乞婆没折腾什么。”
“那你气呼呼的做什么?”刘嬷嬷奇怪地问道。
柳絮儿想起听到的消息,就咬牙切齿,“少爷他们今晚根本不在府里过节,厨房里只做下人们的饭菜。”
刘嬷嬷一怔,随后又无奈,“这几天不是一直这样么?”
罗璟回到望林村后,根本没在府里吃过一顿饭,天天都带着罗十三往胡家跑,刘嬷嬷即使看不惯也无可奈何。
“可是,今天是中秋啊,少爷又没和她成亲,怎么能光明正大的去胡家过节呢?”
就因为少爷总往胡家跑,她根本没机会往少爷身边凑,那她的谋划如何能实现?柳絮儿一口牙都快咬碎了。
“这有什么办法?小地方的人家不懂规矩,少爷不听我们的劝告,家里没长辈管着,谁敢跟少爷说这不合礼数。”
自从上次被罗璟训斥后,刘嬷嬷再不敢端长辈的架子,只能酸溜溜的冒着酸水。
“娘,少爷总是早早出门,晚晚才回,我哪有机会凑上去呀?不在少爷跟前露脸,怎么能让他对我感兴趣呀?”
柳絮儿用力地扯着帕子,脸上满是愤恨,再过几日,少爷又要走了,等他再回来,又是半年光阴了,她还有多少青春年华能耗着。
“……那,怎么办是好?”刘嬷嬷也有些焦急。
柳絮儿咬着嫣红的下唇,眼睛不停转动着,好一会儿后,她眼睛突然一亮。
“娘,今天中秋佳节,少爷应该会喝酒吧?你说,这是不是好机会?”
刘嬷嬷睁大了眼睛,没错,少爷肯定会喝酒,喝醉的男人可不同于平时的样子,七情六欲皆浮上心头,可不就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么。
母女俩就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眼里都闪着兴奋的光芒。
第四百八十章 中秋
“翻过来,放盐和醋再抓一遍。”
珍珠端了个盆坐在厨房外处理牛下水。
她最喜欢牛肚和牛百叶了。
可惜,今晚不吃麻辣火锅。
珍珠咽了口唾液,一脸惋惜,牛百叶下火锅最好吃不过了。
还好,卤牛肚和卤牛肝味道都很好。
她衣袖挽得高高的,抓了把盐继续清理牛下水。
厨房的三个灶台里都塞满了柴火,屋顶的烟囱冒着滚滚浓烟。
李氏、潘雪兰与林婆婆在厨房里忙成一片。
一头大野牛,分配下去的份量才用了五分之一,剩下的都得全部处理完整,切肉、清理、焯水、腌制、熬煮……
光忙这些,三人都忙得脚不沾地。
胡长贵与罗璟带着秀珠,去给老宅送牛肉,大约被留下絮叨,许久未见回来,平安平顺还有罗十三则跑去路旁摘果子。
前院只有小黄挺着圆溜的肚子在看门。
王嬷嬷就进来的时候,小黄盯了她几眼,便默不作声继续伏在银杏树下歇凉。
胡家的狗儿真有灵性,熟悉的人进院子它从来不乱叫,但是那种不常见的村民或者完全的生人进屋,它立马狂吠不已。
王嬷嬷感叹,小姐带到京城的那只乐乐也是一样,机灵通透,一点就通,不让它做的事情,说一两遍,它就记住了,与普通的狗儿相比,真是聪慧无比。
厨房的方向,一阵“叮叮当当”,不用想,是在忙活着中秋的团圆饭。
王嬷嬷加快脚步朝厨房方向走去,一拐弯,看见了厨房门口坐着的纤细身影。
“……”
这胡家姑娘是不是太不拘小节了点?
她侧着腿坐在矮凳上,裙摆夹到了两腿间,袖口挽到了手肘处,露出纤柔细嫩的小手臂,低着脑袋正用力揉搓着盆里的东西。
想是听见了脚步声,她转头看了过来,红扑扑的脸蛋上扬起了明媚的笑容。
“王嬷嬷,你回来了。”
王嬷嬷没有住进罗府,一直在胡家后院厢房住着,早中晚的饭食,都在胡家吃。
“胡姑娘,您,在忙什么?”
王嬷嬷行礼后,朝她走近几步。
“哦,清理牛下水呢。”珍珠大大方方回道,“玉生猎了头野牛,今天咱们吃牛肉。”
“……”
白皙柔嫩的小手在盆子里用力的揉搓着一大盆的牛下水,王嬷嬷只觉眼角不停地抽搐。
胡家就不能买两个小丫鬟回来干活么?娇滴滴的姑娘家,竟然亲自动手清理这些东西。
牛下水?王嬷嬷大半辈子生活在高门大户的内宅院落中,还真没见过尝过这些东西。
不过,昨日的晚膳,有一道煸炒卤味,香软鲜辣,非常好吃,细问之下,原来是卤好的猪肺加上葱姜蒜煸炒而成。
她这才知道,猪下水也能做得这般美味。
可是,即使再好吃,姑娘家亲自动手操持这些,总是不甚雅观,要是穷家破户迫于生计也就摆了,胡家却又不是那等小门小户的人家。
“胡姑娘,还是老身来吧。”
也许是伺候夫人小姐惯了,她实在看不过眼,挽起袖子就打算亲自动手。
“哎,不用了,王嬷嬷,我都清理好了,等会儿打水冲洗就好了。”珍珠忙阻拦。
“那老身给您提水吧。”王嬷嬷走到井口边,放下水桶开始摇辘轳。
王嬷嬷从前虽然是个下人,却也是高门大户家的下人,多数时间都侍奉在夫人小姐身边,厨房这些活计,她多少年都没碰过了。
她摇上大半桶水,有些费力地提了过来。
“呵呵,王嬷嬷放着我来吧,请你来望林村,可不是让你来干活的。”珍珠就笑起来,王嬷嬷年纪大了,又常年不干活,提一桶水确实费力。
王嬷嬷摇摇头,她虽然不是来干活的,可也看不得主家干活,自己偷闲的。
“人老了,气力就小了,记得我还是小姑娘的时候,还能扛得动一百斤的货物呢。”她有些感慨,从前刚进府不久,也当过一阵粗使丫鬟,各种杂活都干过一段时间。
“哈哈,王嬷嬷,我奶和你差不多年岁,现在还能挑得动一百斤的稻谷呢。”珍珠就笑道。
去年秋收的时候,家里喜获丰收,王氏高兴,亲自跑去挑起稻谷,在田间忙着收割稻田的村民都赞她老当益壮,快六十了还能挑得动那么重的东西。
王氏听了更得劲,风风火火地跑了好几趟,直到被胡家俩兄弟拦下,才恋恋不舍地放下扁担。
“胡老夫人宝刀不老,身子骨健康有力。”王嬷嬷羡慕道,胡家老太太一头乌发,皮肤莹润有光泽,远远看去,如同四旬妇人,只有大笑的时候,眼角的褶痕才会明显浮现。
比深宅大院里精心保养的各家老夫人都更显年轻健康。
两人边说着话,边冲洗着搓好的牛下水。
一时,气氛颇为融洽。
“王嬷嬷回来了,饿了么?厨房里有刚炖好的骨头汤,给你盛一碗?”李氏从厨房里探出头问道。
“不用,我不饿,你忙你的,不用管我。”王嬷嬷给珍珠舀着水冲洗牛下水,对着李氏就是一阵摇头。
李氏讪讪一笑,退回了厨房。
因为从前的关系,李氏与王嬷嬷相处起来,有一种束手束脚的感觉,即使隔了快二十年,她依旧有些放不开。
“胡姑娘,罗府采买下人的事情,您打算什么时候去办?”王嬷嬷继续与珍珠说话。
“呃……,王嬷嬷觉得什么时候合适?”珍珠没那么积极,十几个下人管起来都够麻烦的,还要继续添人,想想她就头疼。
“自然是越快越好,那么大的宅院,很多地方久不打扫,都开始落灰了。”王嬷嬷走了一圈新建的宅子,随手一摸,就沾上了一手灰,以文昌侯府内院的标准,这显然是非常不合格的。
“……”
所以嘛,建那么大宅院做什么?珍珠就郁闷。
“好吧,挑人的事情,我就不去了,你和林婆婆去吧,后天让罗巢他们驾马车送你们去县里,你们有经验,挑几个老实本份的,就行了。”
王嬷嬷想了想,胡家姑娘没买过下人,对这些也不了解,于是点头应下。
……
因为过节,各家各户都早早开始了晚饭。
申时不久,断断续续传出了鞭炮声。
胡家的饭菜也开始端上了桌子。
红烧牛肉、香辣牛肉片、五香牛肉、麻辣牛筋、香焖牛腩、酱爆牛舌……
除了一个清炒芥菜芯外,一桌子肉菜都与牛肉有关。
因为是团圆饭,一家人就没有分桌。
潘雪兰已经提前一个时辰回了自家忙活,林婆婆与王嬷嬷就在厨房帮忙,等饭菜都端上堂屋后,她们在厨房外的石桌上摆上了饭菜,两人一起度过在胡家的第一次中秋节。
堂屋内,罗璟正给胡长贵倒着酒。
“胡二叔,今晚可得喝个痛快呀。”
“哎,好,玉生,今晚咱们喝个痛快。”胡长贵憨笑着点头。
一家都是妇孺孩子,胡长贵很自觉,除了偶尔会去老宅陪老爷子与大哥喝几杯,平日是甚少喝酒的。
中秋团圆饭,有未来女婿陪着,自然要放开肚量喝。
“喝酒前,先吃点菜垫肚子,要不,喝两杯就该醉了。”李氏忙给两人都夹菜,喝酒可以,先吃饱了再喝。
罗璟笑着应是,顺便瞥了眼对面一脸正经的少女,只见她嘴角微微勾着,眉目带着浅淡的笑意,见他看过去,也朝他瞟过去。
两人隔着饭桌无声交流了一眼,似有丝丝电流交汇,转瞬又各自若无其事的分开。
“来、来,罗副将,吃牛肉。”李氏笑着招呼他们,“今天这头野牛壮实,抓的时候费了不少力气吧,多吃点啊。”
罗十三忙点头道谢,他看着一桌子肉菜,早就馋得直冒口水了,等到大家动筷,就开始迫不及待地夹起了离他最近的一道麻辣牛筋。
刚嚼两口,他眼睛都亮了起来,麻辣鲜香,劲道弹口,超级美味。
罗十三急忙又夹了一筷子,这次牛筋里藏了两粒花椒,他一口咬了上去,口腔里顿时麻了一片,脸颊就开始有些扭曲。
“噗~”坐在对面的珍珠笑了出声,“罗副将,牛筋用了花椒,吃的时候记得把花椒挑出来。”
罗十三苦笑着点头,生生把嘴里的花椒咽了下去。
他的样子逗乐了满桌的人,大家纷纷笑了出声。
“姐,牛肉真好吃,难怪你喜欢吃牛肉。”平安吞下一块红烧牛肉后感叹,“玉生哥啥也没打,就光追着这头肥壮的野牛了。”
他一口戳破了罗璟的心思,一桌子的人目光都飘到了罗璟身上。
“难道你不喜欢吃牛肉?”珍珠淡定地夹了块香辣牛肉片,放进了他碗里。
“嘿嘿,喜欢啊。”平安一口吃了进去,被肉片上的辣椒辣得“嘶嘶”响,他其实不大能吃辣的。
好吃的还不能堵住你的嘴,珍珠看他辣红了眼眶,有些幸灾乐祸。
李氏与胡长贵互看了一眼,彼此眼里都透着欣慰,玉生能把珍珠的喜好放在心上,足以看出他对珍珠的真心实意。
一顿晚饭吃了一个多时辰,胡长贵还在与罗璟罗十三慢悠悠地喝酒说话,三人脸色有些酡红,看着都喝了不少酒。
月亮已经爬上了树梢顶,十五的月亮圆如银盘,皎洁的月色洒下一片银辉。
晚风习习吹拂,树枝轻轻摇晃,大地在沐浴在银白色的光辉下,恬淡安宁。
第四百八十一章 放弃他么
小金与小灰在夜色刚降临的时候,都过来了。
珍珠把下午刚熬好的卤牛肉拿了出来,按份量给它们分好了食盘。
王嬷嬷是第二次见到高大健壮的小金。
前天夜晚,初来乍到的她,与林婆婆一同吃了晚饭后,正收拾着桌子,一只巨大的金雕带着一阵风,直直落在了院子中间,把她吓得失声尖叫起来。
还是林婆婆安抚地拍拍她,用笔快速的写上:别怕,雕是胡家养的。
她才惊魂未定的安静了下来。
然后,就想了起来,从前与小姐到胡家做客的时候,似乎在天上见过这只显眼的大雕。
那时,她还与小姐一同感叹,泰行山脉附近的雕好大一只。
没想到,竟然是胡家养的。
金雕安静待在一角,鸽棚里的鸽子“咕咕”叫了几声,似在与它打着招呼,它亦“咕咕”回了两声,然后开始俯身吃着大盆子里的卤肉。
墙头上,粉红色的蔷薇后,有一只灰扑扑的老鼠隐现其间,它面前也摆了个小碟子,碟子上是今日刚卤好的牛肉。
王嬷嬷站在远处,新奇地看着胡家姑娘忙忙碌碌的给它们喂食。
“胡姑娘还养了一只老鼠?”她忍不住对着身旁的林婆婆问道。
林婆婆点点头,她来的时间久,见过好几次这只叫“小灰”的老鼠,它不经常来,来了也只待在墙头上,甚少跑到院子里。
“胡家养的动物可真多。”王嬷嬷感慨,看着还都挺听话的。
“小金来了!”平安一脸兴奋地跑了过来。
“咕咕”小金抬头叫了一声。
“姐,你干嘛不等我来喂小金。”平安走近吃得正欢的小金,朝珍珠嘟囔着,他是靠着坚持不懈的喂食,好不容易才与小金亲近了许多。
珍珠莞尔,“你不是在听他们说边境的事情么,我看你听得入神,就没叫你啊。”
堂屋里那几个人,喝得有点高,兴致勃勃的围着边境战争的话题一直说个不停,珍珠第一次知道,原来罗璟喝多了,话也变多了。
“……,可是,喂小金也很重要啊。”平安有些犹豫地看了看堂屋的方向,他是跑过来找水喝的,饭桌上只有酒,他说话说得口渴了。
“哈哈~”珍珠就乐了,“那你看着小金吃完,帮它收拾盘子吧,它感受得到你的好意。”
珍珠拍拍小金的翅膀,笑着把它留给了平安。
“胡姑娘,这只雕,是你家驯养的?”王嬷嬷就问道。
驯养鹰鹫类的飞禽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京城内不少大户人家花费重金都不一定能寻到合适的驯鹰人。
“呃……也不算是,以前我们家住村尾,离山林近,小金比较嘴馋,所以经常跑家里找吃的,一来二去就养熟了,并不是我家驯养的,不过,王嬷嬷放心,它不会随便攻击人的。”珍珠摆摆手,示意她别担心。
不是驯养的?只是嘴馋?那么威武雄壮的身躯,就因为好吃,所以与胡家混熟了?
王嬷嬷盯着小金的眼神里,有些不敢相信。
“呵呵~”珍珠干干笑了一下,溜进了厨房。
这怎么好解释呢,反正小金确实是被家里的吃食吸引过来的,她也不算诬蔑它是个吃货吧。
用盘子装好几样月饼,再拿刀切成一块块的,端了出去后,发现王嬷嬷与林婆婆还在围观着小金吃肉。
“咳~”她轻咳一声,“王嬷嬷、林婆婆,吃月饼。”
林婆婆回过神,忙走了过去,从她手里接过盘子,然后把切好的月饼端去了前院。
“……”
哎,这是她切给她们自己吃的,珍珠伸出的手就停在了半空。
堂屋里的人还喝着酒呢,他们才不会想吃月饼呢。
无奈,她转身又进了厨房,继续切了几个月饼,顺便还削了桃子与石榴,端了两个盘子,直接放在了石桌上。
“王嬷嬷,来吃月饼。”珍珠招呼着她。
“谢谢胡姑娘,您先吃着,老身刚吃饱饭,暂时吃不下月饼了。”王嬷嬷婉拒了她的好意,她一向恪守主仆间的界限,虽然她并不是胡家的仆人,但骨子里多年的习惯还是改变不了。
珍珠耸耸肩,对她的坚持不以为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她觉得好就行了。
皓月当空,夜空中飘过淡淡柔和似絮的浮云,簇拥着白玉盘般的圆月莹莹生辉。
同一时间。
京城内,皇宫内院的中秋宴席正气氛热烈。
圣上龙体日渐安康,西北战事又告大捷,加上皇宫大院内已经很久没有举办盛大的宴席,正逢中秋佳节,有朝臣提议举办中秋赏月宴,圣上顺势批准了。
御花园里,大红的宫灯高高挂起,整个园内张灯结彩灯火通明。
乐台上的丝竹管弦,悠扬轻灵地飘散在空中。
大红的地毯两侧,两排楠木案台上摆满了各种美味佳肴佳酿鲜果,群臣们正把酒言欢,高声畅谈。
彩衣的粉妆宫娥捧着各式佳肴不时穿插其间。
空气中夹杂着花香、酒香以及脂粉香,罗睿坐在左侧中段,左右两旁聚集了不少年龄相当的少年公子,都是从小在京城长大的世家子弟,彼此之间基本都是互相认识的。
罗睿今日一身月色锦袍,衣襟及袖口上绣着精美繁复的云雷纹,乌黑的长发高高束起,发髻上扣着白玉冠,一身华贵打扮,更衬托出他的俊美清冷。
围着他的各家子弟,纷纷借着举杯敬酒的时机,询问他西北战役的细节问题,言谈间,有人羡慕、有人嫉妒也有人眼红。
年纪轻轻就靠着战功封了三品将军,怎能不让这些靠着祖上萌荫,混饭吃的世家子弟羡慕嫉妒。
有人称赞就有人泛酸,无论是褒还是贬,罗睿面色不变,这些人,现在摆出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