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第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回好了,定了个眼高于顶的媳妇,可咋办才好啊?
  珍珠心里气闷,有种抓耳挠腮的烦躁感。
  “踩到没有?踩到了,就去换双鞋子,娘给你刷刷。”李氏低头看着她小巧的绣花鞋,似乎没看见脏污的地方。
  “没呢,不用换。”
  李氏的话,让珍珠心里暖洋洋的,那点烦闷就先丢过了一边,她把头搁在李氏的肩头上安静的撒娇。
  林婆婆看着她们,脸上就露出了笑容,母女俩的感情真好。
  “累了吧,去歇会儿吧,等会儿吃午饭了我再叫你。”李氏拍拍她的手,珍珠一早与王嬷嬷去了罗府,那边的事情也多,处理起来颇费精力。
  珍珠点点头,这事不能跟李氏说,她得先好好想想。
  回到屋内躺着,珍珠脑子骨碌碌转着,这年头,退婚对双方的名声都不好,女方尤为吃亏,不到万不得已,退婚是不可能的。
  可是,姜书媛的态度确实让她有些不舒服,她怕他们成亲以后,万一生活过得不美满,那给两人保媒的胡家,处境就尴尬了。
  所以说,给人保媒拉纤什么的,真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啊。
  珍珠烦躁的在床上打了几个滚。
  扑腾了好一会儿,居然犯了困意睡着了。
  李氏来叫她的时候,已经是午饭时间了。
  洗漱一番后,珍珠精神焕发。
  匆匆吃过午饭,就去了王嬷嬷的屋子。
  王嬷嬷有种人老成精的睿智,看事很通透,珍珠比较愿意找她商量事情。
  “胡姑娘,米香的事情,老身已经打听出来了。”王嬷嬷以为,她心急火燎的过来,是为了米香米兰的事情。
  “……啊?哦,说说看,她们是怎么回事?”珍珠这才想起,还有另外的两桩婚事要撮合,心中就哀嚎起来。
  罗府的大多数下人都是家生子,从小一块长大的不在少数,米香有个性情相投的青梅竹马,年龄比她大两岁,现在别庄里任采买的管事。
  “哦,那为什么早上她不出声?”珍珠奇怪地问道。
  “咳~”王嬷嬷瞥了她一眼,“这种事情,怎么能由姑娘家亲自说出口呢。”
  “……啊?她不说,我上哪知道她的心思?要是我不让王嬷嬷去打听,难道她就等着随便配给别人么?”
  话都说得明明白白了,她还特意把人都支开,让她们有什么心思可以跟她说,偏生一副随她做主的模样,哎呀,头疼,这主人也是份难当的职业啊。
  不过,她与她们还不熟悉,也难怪她们不敢跟她说实话。
  “仆人之间私相授受是大忌,米香是明白人,她哪里敢提起。”王嬷嬷看得透彻,很理解米香的做法。
  好吧,是她的想法太简单了,总是忘了这时代的规矩。
  “那好吧,王嬷嬷,你觉得事情该怎么办?是让那个管事到咱们这边来,还是让米香回京城待嫁?”
  不懂就问,省得弄错方向。
  “这事,还得问罗少爷比较合适。”王嬷嬷耐心回答。
  珍珠点点头,涉及到京城两地,确实得问问他的意见。
  “为什么那个管事没跟着到鄂州?”
  如果两情相悦,应该不远千里跟随过来才对吧,没看到那个柳絮儿身后都跟来一个爱慕者么?
  “当时,管事的名额只有一个,他没争取上。”
  罗福资历老,年轻的排后面。
  “那米兰呢,她的事情怎么说?”
  “米兰说了,随胡姑娘做主。”王嬷嬷把两人都问了一遍,确定好了才来回报,“老身觉得,那两个护卫头子不错,可以从中选一个。”
  罗宣罗巢为人确实不错,珍珠也觉着合适。
  “王嬷嬷,你先探探口气再说,玉生说了,护卫们大多在京城有亲眷,也许他们定了亲,或者有长辈帮着操持,总之,得先问清楚。”
  “这事,老身明白的。”王嬷嬷应承。
  两人又絮叨了几句,王嬷嬷见她没有离开的意思,言行间带了几分踌躇,忙开口问道:
  “姑娘,可有什么为难的事情么?老身没有别的本事,给您出出主意还是成的。”
  王嬷嬷说得很诚恳,她到胡家虽然没多久,可是,短短一段时间,足以让她喜欢上这家人,平实、随和又亲切,没有丝毫架子。
  珍珠朝她感激的一笑,她确实有些犹豫,姜书媛与罗十三刚定了亲,她就开始不看好这段姻缘了,真是不大好开口。
  她把今日与姜书媛的对话细节告诉了王嬷嬷,又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
  “我觉着他们以后生活在一起,可能会不大幸福。”
  最后,她总结出这么一句话。
  王嬷嬷听着听着,眼神就古怪起来,听到最后,她实在没忍住。
  “哈哈~”笑了起来。
  珍珠的脸就僵成了一块块,她是不是又搞错了方向?


第四百九十三章 秋收

  王嬷嬷好不容易才忍住了笑容,胡家姑娘的想法还真有趣。
  “姑娘,婚姻大事,自古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媒人说合成功,是双方经过各种考虑的结果,不单是媒人的一己之力,姜姑娘与罗副将的亲事,都是他们亲自认可的,以后的生活如何,得看他们自己了,那不是媒人能决定的,谁也怪不到说媒人的身上。”
  “话是这么说,可罗副将是玉生的左右手,我希望他以后的生活能过得幸福。”珍珠抿抿嘴。
  “姑娘,我看罗副将可是挺喜欢姜姑娘的。”王嬷嬷就笑道。
  “……”
  确实,从罗十三急匆匆赶着定亲就知道,他挺喜欢姜书媛的。
  “所以啊,他们以后未必过得不好。”王嬷嬷继续说道,“姜姑娘心气高,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十五六岁的小姑娘,特别是接受过启蒙,识文断字的女子,多少都会有些心气,也许不自觉的就喜欢暗中与同龄人攀比,您说姜姑娘对你有些不友善,多数是嫉妒您了。”
  王嬷嬷见过太多世家权贵的千金小姐,相互间的攀比较量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小到衣裳首饰,大到文采夫婿,明里暗里,样样都要较劲。
  “等她成了亲有了孩子,忙活起来以后,就会好转很多了。”
  珍珠愣了愣,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觉得王嬷嬷的话还是挺有道理的,以前念书的时候,十五六岁的中二孩子,攀比的风气就很严重,文具书包,衣裳鞋袜,什么都有人相互攀比。
  姜书媛,大约是心存嫉妒了。
  “那依着王嬷嬷的意思,不需要管他们是么?”
  “哈哈,姑娘想怎么管?因为她心气高,所以要退了亲事么?姑娘举得罗副将会同意么?”王嬷嬷笑呵呵地说道。
  呃,应该不会,大约还会怪她多管闲事吧。
  珍珠有些讪讪,习惯性地伸手挠挠后脑勺。
  王嬷嬷就叹着气摇摇头。
  “不过,姜姑娘这般心性,委实有些不知好歹了,她们孤儿寡母的远离家乡,在异地谋求生计,本来亲事就难说合,你们家给她说了门好亲事,理应心存感恩才对。”
  她可听说了,吕先生先前曾托了村里的媒人,替姜书媛说媒,媒人找了家村中富户说合,刚委婉提了两句,就直接被那家拒绝了。
  姜书媛过了年就十七岁了,再不定下亲事,肯定要被人说三道四了。
  这种时候,胡家帮她保媒拉纤,对方还是个六品的官员,她不感恩就算了,反而还对胡姑娘起了嫉妒之心。
  这样的品性,着实让人有些不齿。
  “我家不需要她感激,只希望她以后能好好的与罗副将生活就好了。”珍珠摇摇头。
  “吕先生看着心性还是不错的,姜姑娘大约还年轻气盛吧。”王嬷嬷叹了口气。
  珍珠与王嬷嬷说了一通,心里的担忧终于散去不少,没错,他们定亲的决定是问过双方意愿的,以后不论过得怎样,都该由他们自己负责。
  ……
  秋收的日子,总是最忙碌的时节。
  胡家的田地请了不少短工帮忙,很快把各种成熟的作物都收了上来。
  玉米、花生、黄豆、绿豆、糜子等等,挨样轮着收获。
  胡全福和胡长林、胡长贵每日忙得脚不沾地。
  今年,望林村的稻谷大获丰收,多数人家稻田里的谷穗都沉甸甸的,村民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靠田地吃饭的农户人家,没有什么能比喜获丰收更让他们高兴了。
  学堂也放起了“授衣假”,孩子们多数都跟着大人下田干活去了。
  就是平安平顺,还有赵柏铭,都老老实实地跟着长辈身后,该干啥干啥。
  田间地头,还有晒谷场,四处都堆放着黄灿灿的稻谷堆。
  胡家的骡车一趟趟的来回运着各种作物,储物房都快被堆满了。
  秋收的这几日,一直是大晴天,不过,村民们依旧早起晚归争分夺秒,秋收的日子最怕遇到大雨,有经验的老把式能观天看云识晴雨,好几个老把式都说,秋雨将至。
  唬得村民们更加不敢怠慢,生怕一场大雨把一年的盼头化为乌有,恨不得十二个时辰都泡在田里。
  好在,大雨来临前,村里的稻谷都收上来了。
  乌云在天空越积越厚,天开始阴沉沉一片,风吹得树上枝叶不停晃动,空气中的水汽也越发湿润起来。
  胡家请了短工,所以,早早把作物都收上来了,时间上比较充裕。
  大雨“哗啦啦”下的时候,大家都不慌不忙的。
  “哇,这雨下得真大。”平安站在廊檐下看着黑沉沉的天空感叹。
  “可不是么,那黑云像压在头顶似的。”李氏从屋里探出头,同样感叹了一句。
  一道闪电透过云层闪现,轰隆的雷声随之而来。
  吓得李氏忙把平安拉进了屋子里。
  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在屋檐上,没多会儿,就交织成密集的雨帘。
  花圃里的玫瑰花被雨滴打得东倒西歪,却坚韧的没有折枝,只是大朵的玫瑰花瓣被打落了一地。
  一场秋雨一场寒。
  晚上,雨势稍减,气温骤降。
  一家人开始从炕柜里拿出了被褥。
  林婆婆和王嬷嬷的被子早就准备妥当了,被套是她们自己挑的料子,亲自缝制的,棉胎是新打而成的,松软厚实。
  王嬷嬷躺在温暖的被窝里,听着窗外的雨声,心绪有些复杂。
  来到望林村,已经一个月了,她与胡家一家上下相处得都很好,生活在这里,她觉着非常的安心舒适,没有一点寄人篱下的感觉。
  而且吃得好,睡的香,从前身体的各种小毛病,似乎都好了许多。
  她与林婆婆年纪相仿,性情相投,有人作伴,让她感觉很舒心。
  她还看见林婆婆鬓角上长出了好些黑发。
  这让她大为吃惊。
  发根是黑的,发梢是花白的,说明新长出来的是黑色的头发。
  老人能重新长出黑发不是没听说过,可是,毕竟只有少数,多数老人的头发只会越长越白。
  林婆婆年纪不算太老,从前可能因为生活困苦,以至于早早花白了头发,现在,在胡家生活,吃食好,睡眠足,心情佳,身体状态就调养过来了,所以头发又黑了回来。
  王嬷嬷就想到了胡家老爷子与胡家老太太,两位都到了花甲之年,却都满头乌发,外貌状态比同龄的老人好上太多。
  还有隔壁的凌老先生,也是六十有余,头发乌黑,眼睛有神,精神矍铄,丝毫没有老人暮气沉沉的气息。
  那日,有个土旺奶奶过来给胡家送糖油粑粑,一问之下,竟然也是六旬老人,她的头发虽然带了几根花白,精神确是很好,说话清晰,走路稳健,也是一副健康有力的模样。
  这几日,整个望林村都在忙碌着秋收,王嬷嬷去田间地头边看过,大多数田地的谷穗都饱满结实,黄灿灿的,把穗杆都压弯了腰。
  王嬷嬷虽然不是农户,可对谷物多少还是有些了解的。
  望林村产的粮食应该是上好的品种,又或是这里的土地特别肥沃,所以粮食不仅产量高,品相还非常好,难怪她们饭桌上的米饭那么香软可口。
  王嬷嬷觉着,就算单吃米饭,她都能吃下两碗。
  这真是个神奇的地方,山川秀美,物产富饶,地杰人灵。
  摸摸自己的鬓角,要是过段时间,她能长出新的黑发,就能肯定自己的猜测,应该是望林村的水土特别养人,所以老人看着都特别健康。
  自己选择来到鄂州,是做了个正确的决定,王嬷嬷思绪纷飞,辗转难免,直到半夜才沉沉睡去。
  雨下了一夜,直到天亮,还在“淅沥沥”的落着。
  珍珠伸着懒腰走出了房门。
  雨夜好眠啊,她最喜欢听着雨声入眠了。
  天空还是阴沉沉的,潮湿的寒气伴随着秋风阵阵吹拂,深秋的气息越发深重。
  秀溪山上的枫叶已经开始由黄转红,渐染的层次铺满了山林,相比满山的红叶,又是另一种迷人的景致。
  雨幕中的秀溪山,更添几分朦胧感。
  雨势未停,胡长贵抱着秀珠,有些忧郁的看着天空,旱地边上还有些未收的作物,雨下得太久,也会影响收成。
  “他爹,你就别操心了,今天是下不了地了,坡地上那点花生不会有啥事的。”李氏走出房门,看了他一眼,笑着说道。
  “咱家的不担心,我是怕,要是今天再下一天雨,好些人家旱地的杂粮就收不上来了。”胡长贵叹了口气。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老天爷要下雨,咱们可管不了。”李氏摇摇头。
  “爹,咱家今年的粮食要卖么?”平安从他房间里探出头来,今年粮食大丰收,家里的粮食就多了。
  “这,问问你姐。”胡长贵把问题推给了珍珠,闺女现在管着一大家子的仆人,每日的口粮都得耗费掉不少,家里粮食多,可以帮她减轻点负担。
  “不卖,留着。”
  珍珠很干脆,自家产的大米营养又好吃,留着自己吃,或者送礼都可以,家里又不缺这点钱,卖了干啥。
  “好多呢。”平安就嘀咕。
  “没事,吃不完,就算进罗府的采买份例内,那边那么多人,不怕吃不完。”珍珠从饭桌上拿了个肉包子,啃了起来。
  “怎么?你还要收玉生的钱不成?”
  胡长贵愣住,不由问了一句。
  “算啊,怎么不算,亲兄弟还明算账。”珍珠笑眯眯的。
  “他不是给了你那边的生活费么?”胡长贵有点转不过弯。
  “哈哈,所以要一样样记下来啊,等玉生回来的时候,好跟他算账,要不,他说我贪墨了,可怎么办。”
  珍珠就“哈哈”一笑。
  李氏就白了她一眼。
  珍珠吐吐舌头,老实吃着早饭。


第四百九十四章 心花怒放

  嘉晋城的罗将军府内。
  罗睿阔步从容的从抄手游廊一路直走,转道下了台阶,庭院内两旁是高大繁密的红皮云杉。
  西北地界干燥少雨,气候偏冷,土地也较为贫瘠,很多南方的花木在这边很难生存。
  庭院内,种的植物多是松柏、云杉、旱柳之类的耐寒耐旱的品种。
  绕过一道拱形门,罗睿远远就看见了自己弟弟。
  “大哥。”
  罗璟默默收起了手上的信笺。
  “弟妹又来信了?”
  罗睿脸上笑意吟吟,一声弟妹叫得很熟络。
  罗璟这次从鄂州赶过来,给他带了不少东西,不用想,肯定是那个素未蒙面的未来弟妹让带的。
  要不然,以罗璟的性子,根本不会携带这些需要马车装运的麻烦东西。
  罗睿对这个还未见过面的胡家姑娘充满了兴趣,他这小弟的脾性,可不是那么容易顺服的。
  能让罗璟甘心情愿改变态度的人可不多。
  罗睿对未来的弟媳很是期待。
  “是啊,有些琐事需要问我。”罗璟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
  虽然浅淡,眼底却是柔软一片。
  罗睿心中欣慰,能遇到一个他真心喜爱的女子,罗睿很为他高兴。
  两人走到庭院内的亭子里坐下。
  “这次是大花来送信?”
  胡家养了两只母鸽子,然后配给了大白大灰,还生下了两对小鸽子,再过不久,就可以在嘉晋城与鄂州之间飞行了。
  “是大花。”
  “玉生,你帮我问了没有?”
  “……,还没,等会儿回信就问。”
  “口气婉转点,别硬梆梆的,吓着了弟妹就不好了,她不答应也没事。”
  罗睿有些絮叨的交代罗璟,他想要一对小鸽子,胡家养的鸽子,完成任务的能力很强,飞行速度,警惕心理都比普通鸽子好上许多,大白大灰早就让他眼馋许久了。
  罗璟瞥了他一眼,这是她不答应的事情么?肯定不是,而是鸽子们答不答应的事情。
  这些小东西,一个两个都快成精了,舍得离开望林村才怪。
  “罗五说,十三定亲了?”
  “嗯,是村里一个女先生的女儿。”
  “呃,也应该了,这些年有他陪着你,我安心了许多。”
  两人都想起了从前的事情,一时,气氛有些沉静。
  “人参送到京城没有?”罗璟转开了话题。
  “应该就这两日吧。”说起人参,罗睿顿时精神一振,“还没谢谢弟妹呢,记得回信替我道声谢。”
  拿到整株的人参时,罗睿内心的激动简直无法言喻。
  他私下派了不少人去寻找极品人参,可惜都没有什么好的音讯。
  京城那边的消息,馨月郡主自从参加完中秋夜宴后,又断断续续的生起病来。
  罗睿心焦,却又无奈。
  中秋那日,远远见着她的时候,气色似乎还不错,怎么一转眼又病了呢?
  罗璟带回的人参,对他而已,无疑是暗室逢灯。
  他怎么能不欣喜。
  罗璟摇摇头,“大哥,你是知道的,这事不能张扬,所以,你就当是你属下寻回的,别再提感谢的事了。”
  “放心,我有分寸,绝对不会让弟妹一家暴露的。”罗睿沉稳回答,“大哥是真心想谢谢她。”
  “嗯,等以后,你们见了面,再亲自跟她说吧。”罗璟笑笑。
  “你小子,真是福大命大,被人家救了小命,还得了个好媳妇。”罗睿就朝他的肩膀捶了几下。
  罗璟咧嘴一笑,没有吭声,他大哥说的是实事。
  “你房里还有剩下的苹果梨子吧?”罗睿起身,朝他房间瞥了一眼。
  “大哥,你的份量可是都拿走了。”罗璟有些警惕,也跟着站了起来。
  “……”罗睿朝他讪讪一笑,俊秀的五官带上了一丝赧然,“这不是被罗五他们分走了不少么,你的份例再分给大哥有些吧。”
  鄂州带来的水果实在太受欢迎了,他那帮亲卫,尝了以后,都纷纷谄着脸,要求再来一个,加上,他还拿了些送人。
  一大筐水果,他自己都没吃到嘴几个。
  “我也没多少了,大哥你省着点吃吧。”罗璟失笑,抬脚往屋里走,他从前一向不喜欢吃水果,可这一路吃过来,他也渐渐尝出了滋味。
  “我知道,我这次收在屋里,不让那帮瘪犊子看见。”罗睿笑骂道。
  “望林村的果树种了不少,就是路途太远,不好运送。”罗璟惋惜。
  罗睿也惋惜,那边的水果味道是真的很好,他们手下那群大老粗,都啃得津津有味,差点连果核都吃了下去。
  ……
  “殿下~”
  韩玺坐在朝晖阁里,揉着脑门正心烦。
  李倾一脸欣喜的从门外小跑了进来。
  韩玺心情不怎么好,原本身体有所恢复的馨月,又病倒了,病情还挺凶险,让他这阵子是操足了心。
  太医说,是忧思过度,郁结于心,从而引起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加上原来身体底子就不好,所以病情来得有些凶险。
  韩玺听了,心气更不顺,好端端的去参加了宫里的中秋晚宴,回来后,馨月就病倒了。
  他把馨月的婢女叫来盘问,这才知道,馨月是听了别人的闲言碎语,受不了打击,回去躺下后独自神伤了一夜,第二天就发起了高烧。
  韩玺既心疼又头疼,他戎马一生,杀伐决断,养个闺女却娇弱得如同温室的小花一般,几句闲言碎语就能把她打击到卧床不起。
  真是太让他闹心了。
  “什么事?”
  韩玺瞥了一脸激动的李倾,他最好祈祷报上来的消息,能让他高兴,要不然,哼哼,一会儿让他拿马桶去刷了。
  “回殿下,罗将军派人从西北送东西过来了。”李倾笑容灿烂,丝毫没有觉察出,自己离刷马桶只有一个消息的距离。
  罗睿派人送东西过来了?他才刚回西北几天,就差人送东西过来?
  韩玺眼睛一亮,“传他进来。”
  罗睿这次派遣来的属下不是罗五,而是另一个亲卫罗枫,韩玺也是认得的。
  呈上来的是一个竹藤编制的方形藤筐,四四方方,面积不大。
  李倾小心地打开藤筐的盖子,里面还用软布包了一层,掀开一看。
  圆滚滚的红苹果整齐的码放了两排。
  李倾当即愣住了。
  罗将军让人千里迢迢的送过来一筐苹果?
  韩玺见他一脸呆愣,不由心急,站起身子三五步就走了过去。
  然后,他的脸上也呈现一副呆滞模样。
  罗睿给他送了一筐苹果过来?
  不是开玩笑吧?
  他转头,看向一旁垂手而立的罗枫。
  “你们将军只让你送这个藤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