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廖氏心里憋屈,她只不过在婆婆面前感叹了几次侄媳妇的嫁妆如何丰厚而已,又没说什么,婆婆自己眼红才惹下了事。
  这也要怪在她头上,还不让人说话了,她心里腹诽,面上却是恭恭敬敬的,这个家里,虽然是公公最大,可是,家里的事情多数还是以婆婆为主的,得罪了她,以后的日子可不好过。
  “这块蓝色的细棉不错,给柏铭做一身春衫正好。”黄氏摸着手中细软的面料,笑着说道。
  赵繁荣媳妇周氏看了眼笑容勉强的廖氏,有些不好意思地拉拉婆婆的衣袖,“娘,还是留给柏成做长衫吧,他也进学了,该多做两件长衫穿了。”
  “你懂什么,胡家发的布料刚好够一个大人的尺寸,给柏成裁就浪费了。”黄氏瞥了眼廖氏,“柏成那里,开春后再买新料子裁,柏成也是我的孙子,我会一碗水端平的。”
  廖氏笑着应了一声,心里却气苦,什么一碗水端平?能端平才怪咧,家里有什么好东西不得先紧着赵柏铭,她的成哥儿从小就拣拾老大家的旧衣裳穿,偶尔做件新衣裳,就高兴得像过年似的,她这当娘能不心疼么。
  “这块碎花布料就留在你自己裁衣裳穿吧。”黄氏翻了翻另一块尺头,浅黄色碎花布料,这么挑人的颜色,家里也只有廖氏勉强穿得上了。
  而新进门的孙媳妇几大箱笼的新衣裳,布匹锻料的陪嫁更是一摞摞的,哪里看得上这种碎尺头。
  廖氏忙笑着接过,总算保住一块尺头,要是按着往年,即使婆婆用不上,拿去压箱底藏起来,也不会把尺头给她用。
  黄氏翻了翻箩筐里别的节礼,“哟,今年还舍得给你们发腊肠腊肉了,长贵可真是够大方的啊。”
  筐里有五节腊肠,两块腊肉,也值老些钱呢,听说在十里香卖得可红火了,胡家竟然舍得拿来给帮工发节礼。
  筐里还有不少糖饼糕点,以及猪下水和猪板油。
  “这块板油够肥,赶紧的,去炼了猪油,今年过年的油就足够了。”黄氏喜笑颜开。
  “哎,我这就去。”廖氏俯身拿起箩筐就想走出堂屋。
  却见堂屋外,翠珠捧着一摞五颜六色的缎面衣料走过来了。
  廖氏的眼睛就是一闪,忙笑着与她打了招呼。
  “奶,这是我陪嫁过来的料子,我和相公商量过了,给家里每人裁了一块尺头,就当我们过年给家里添的节礼。”翠珠说明了意思,然后把手里的布料递给了黄氏。
  这些可都是贵重的缎面料子啊,一匹的价值足够普通人家吃一年了,虽然只是一身衣裳的尺头,可这么多块尺头,加起来的价值也不是个小数呀,黄氏一脸惊喜,急忙接过。
  上次,他们成亲时,年掌柜与刘掌柜都送了两匹值钱的布料,赵文强偷偷拿去换回了银子,为了给赵柏铭凑出体面的聘礼,他们家向族人借了不少钱银。
  换回银子后,能还上一部分。
  “哎呀,多好的缎面啊,我老婆子这辈子还没穿过这么贵重的布料呢。”
  黄氏捧着布料小心放在了堂屋内的藤椅上。
  “可不是么,托侄媳妇的福份,我们也能有一身缎面衣裳穿了,大嫂,你说是吧?”
  廖氏忙凑趣说道,她怕婆婆偷偷把给他们二房的料子藏起来,赶紧上前猛刷存在感。
  “……”周氏干干一笑,没敢多话。
  黄氏斜睨了廖氏一眼,对她的不识趣,很是不爽。
  “奶,这些料子都是按身量裁的尺寸,相公给家里人挑的颜色,这块枣红色带鸾纹的缎面是给你的,那块蟹壳青带藤纹的是给爷的……”
  翠珠温声细语地把料子一块块指出用途,连两个小娃子都各得了一块缎面,黄氏就觉得一阵肉疼。
  廖氏眼中掩饰不住的喜悦,他们二房四口人得了四块料子。
  周氏小心地看了眼儿媳妇,她今日穿着喜庆的茜红色夹袄,领口袖口嵌着灰兔毛,丁香色棉裙上绣着精致的牡丹纹,料子都是华贵精美的缎面。
  乌黑的发髻上戴了一支嵌红宝石并蒂莲金簪,还有同款的耳坠,趁得翠珠洁白如玉的脸庞熠熠生辉。
  他们老赵家真是娶了个金疙瘩呀,周氏心中亦是暗喜,有她帮衬着儿子,以后柏铭的路就好走多了。
  屋内的人正说着话,院子外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爷——奶——”
  赵柏成从院外一路飞奔回来。
  “这孩子,都多大了,还整天大呼小叫的。”黄氏朝堂屋外看了一眼笑骂道。
  “奶,罗郎将他们回村啦——”赵柏成跑了进屋,“平顺她奶让我叫大哥大嫂晚上过去吃饭。”
  罗郎将回来了?黄氏的笑脸就僵了一下,想起了赵文强说过的话,罗郎将回来后,会不会因为上次的事情,对柏铭不喜?
  黄氏心里甭提多懊悔了,她瞟了眼喜形于色的翠珠,忙正了正脸色。
  “咳,这是好事,罗郎将镇守边境,一年到头才回村里几天,是该去见见。”
  “哎,奶,那我去同相公说一声。”翠珠眉目都带上了笑意,玉生回来了,珍珠该高兴了。
  “咳~”黄氏又咳了一声,“那个,翠珠啊,上次的事情,你别往心里去,人老了,就有些犯糊涂。”
  “奶,我知道的。”翠珠恭声应下,没再多话。
  看着翠珠的身影走出堂屋,黄氏忙拉过了小孙子。
  “罗郎将刚进村里么?带了多少人?是直接去了村头胡家么?平顺他奶也去了么?”
  胡家老婆子可是记仇得很,她过去了,十之八九要把上次的事告诉罗郎将。
  黄氏心里那个悔呀,当时脑子怎么就转不过弯来,现在的胡家是他们能得罪的么?
  一想到这,她不由又恶狠狠地瞪了廖氏一眼。
  廖氏双肩一缩,垂眸望地,恨不得自己有遁地之能,躲开黄氏如刀的目光。


第五百一十九章 鬼祟

  胡家的堂屋内,王氏李氏一群人正围着罗璟嘘寒问暖。
  小黄身后跟着三只圆滚滚的小毛球也过来凑热闹,秀珠与平善追着小狗玩耍,一屋子闹闹哄哄的。
  珍珠和潘雪兰端上了热茶,众人才压下激动的情绪依次落座。
  珍珠把托盘里的茶盏一一放在茶几上。
  走到罗璟跟前时,她朝他瞥了一眼,两人目光交汇,眼底都漾出了浓浓的笑意。
  佳人近在眼前,却只能隔空相望,罗璟心中叹息,强压着上涌的想念,与她对视一眼后,继续回答长辈问话。
  “玉生啊,这次能在村里待多长时间?”胡全福关切地问道。
  他的话音一落,全屋的人就都看向了罗璟,显然大家都很关心这个问题。
  罗璟顿了一下,不着痕迹的扫了珍珠一眼,这才回答道:“能待七八天左右。”
  七八天?王氏与李氏就互看了一眼,如今是腊月二十五,那不是意味着大年初三就得走了。
  “哎哟,不能待到十五才走么?大过年的就赶路,太辛苦了。”王氏皱着眉头叹息。
  “还得去京城一趟,所以有些赶。”罗璟歉意的朝她们说道,原本应该能待到正月十五的,可是,四皇子那边有事要赶去一趟。
  “玉生办正事要紧,你们就少操这份闲心了。”胡全福说道。
  王氏白了他一眼,“我能不知道是正事么,我是心疼玉生,寒冬腊月的天气,总是在赶路。”
  珍珠摆好茶盏后,找了个位置坐好,听了他们的对话,不由就看向了罗璟。
  他穿了身墨色锦袍,乌黑的头发高高束起,发髻上只绑了一根深色发带,简单低调却依旧俊朗不凡。
  也许是因为他是一路急赶而回,皮肤被寒风刮得浮现了微微的粗糙感,向来清亮乌黑的眼眸带了几丝红血丝,嘴唇更是干裂到爆皮。
  看得出,一路确实很是辛苦。
  他身旁的罗十三也差不多,一脸风尘仆仆。
  众人喝着茶,交谈了一刻多钟,李氏就让罗璟他们先回府休息一会儿,晚些时候宴席准备好了,再过来吃饭。
  一群人把罗璟他们送到了院门前。
  珍珠从头到尾还没来得及与罗璟说上一句话,心中不由气闷。
  仰头看着他略显疲惫的脸,又有些心疼。
  两人隔着众人默默对视了一眼后,罗璟与罗十三便先回府洗漱休息了。
  “珍珠啊,玉生带回来好些毛皮,水亮光泽的,都是上等的货色呢。”
  回到堂屋里的,桌面上放的一大包毛色各异的毛皮,王氏走了过去,拿起上面一块蓬松柔软的貉子毛称赞道。
  “奶,你用得上哪块就拿去用。”珍珠开始收拾桌上的茶盏。
  王氏犹豫了一下,摸摸手里松软暖和的貉子毛,“奶想给你爷做件厚实的坎肩,这块貉子毛挺合适的。”
  “那行啊,爷冬天也不爱闲着,成日溜达去田里,给他做件毛坎肩,能暖和许多,奶,再挑一块,你也做一件吧。”
  珍珠把茶盏都放上托盘,李氏就走过来接过了她手里的东西:
  “你去给你奶挑一块合适的,这里我来收拾。”
  “哎,我成日在田里忙活,可穿不了那么贵重皮毛。”胡全福忙摆手,直说不需要。
  “爷,皮毛再贵重,也没人重要。”珍珠笑着走近,“这些都是玉生买了孝敬你们的,你们不穿,不是白瞎了他的用心了么。”
  众人就是一阵附议,胡全福无奈,只好点头应下。
  珍珠又给王氏挑了一块适合做坎肩的毛皮,这才把剩下的毛皮抱回了李氏房里。
  罗郎将回到村子里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不到一个时辰,全村都知道了。
  当然,他来往的次数多了,很多村民也没感觉那么稀奇了。
  加上天寒地冻的,大家都不乐意离开温暖的炕,过来凑热闹,所以,并没有出现众多村民等着围观他们的现象。
  罗璟与罗十三朝罗府走去的时候,女学的院门外,吕素青与姜书媛两姐妹等候在一旁。
  罗十三的脸不可抑制的红了一圈。
  “你去看看吧,我先回府了。”罗璟笑着推了他一把,然后转身大步离开。
  罗十三神色拘谨,手脚僵硬,觉着自己临阵杀敌都没那么紧张过。
  站在吕素青身后的姜书媛,默默地瞥了他一眼,又瞧了眼大步离去的罗璟,人家罗郎将一回来就去了未来岳家看望未婚妻,他却让她们一家等了又等。
  “罗副将,听闻你们从边境赶了回来,辛苦啦。”吕素青笑着迎上前。
  “不辛苦,谢谢吕先生挂怀。”罗十三忙拱手施礼。
  “怎么会不辛苦,边境到鄂州,快马也需七八日时间,看你累得眼眶都红了。”吕素青知道他们连夜赶路定然是累得慌,“你能平安归来,我和书媛就安心了,罗副将,赶了这么长的路,先去歇息歇息吧。”
  罗十三瞄了眼安静立在她身后的姜书媛,她一身新制的棉衣棉裙,那料子是定亲的时候,他送的布料,罗十三的耳尖就发热起来。
  “吕先生,这是我在西北特地给,呃,你们买的,小小礼物。”罗十三从怀里掏出一个暗色的荷包递了过去。
  “多谢罗副将,在西北那么忙,还惦记着给我们带礼物,有心了。”吕素青忙道谢接过。
  姜书媛朝荷包看了一眼,心里好奇那个木头疙瘩会送些什么东西给她们。
  直到罗十三的背影走到岔路口后,母女三人才转身回了院子,姜书媛与罗十三只打了个招呼,定亲后的未婚夫妻明面上都是要避嫌的。
  “娘,荷包里装了什么?”姜书晴好奇。
  姜书媛也下意识地看了过去。
  吕素青摩挲了一下荷包里的东西,一粒粒的,还有点份量,是什么?
  她随即打开了荷包,里面的东西显现在三人眼皮下。
  “嗬~”三人都吃惊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荷包里晶莹闪烁,红宝石、蓝宝石、绿宝石、玛瑙石的光泽交相辉映。
  竟是一捧大小不一的宝石。
  吕素青惊呆了眼,愣愣地看向了同样一脸惊讶的姜书媛。
  这是小小的礼物?两人的眼里都透着些不可置信。
  仔细数了数,红宝石六颗,蓝宝石四颗,绿宝石四颗,玛瑙石四颗,一共二十颗。
  虽然宝石的颗粒不算太大,可加起来的价值也得值一二百两吧?罗副将随手就送了那么多给她们,未免太大方了吧?
  “书媛啊,罗副将实在太有心了,特地从边境给你带了那么贵重的礼物,你以后可不能再使小性子,要好好对待罗副将,成亲后争取早日给他家开枝散叶,增添子嗣。”吕素青忙把荷包小心收起,语重心长的告诫姜书媛。
  “娘~”姜书媛一时羞红了脸。
  转眸看向院外的眼神就复杂起来。
  他,是很看中她的吧?所以舍得花费巨资购买宝石来讨她的欢心?
  姜书媛的心里五味陈杂,带了些酸,又带了些甜。
  有些得意,又有些怅然。
  罗十三不知道,他的一份礼物,让姜书媛的内心掀起了多大波澜。
  其实,在他看来,几颗宝石确实只是小小的礼物。
  西北有不少盛产宝石的地方,他会想到给姜书媛送宝石,还是因为他们少爷每次到盛产宝石的县份,就会停下来一阵子,专门去采购一些好看的宝石,囤积起来送给胡家姑娘。
  罗十三跟在一旁,有样学样。
  想着姑娘家都喜欢珠宝首饰,就随手买了一些品质中下等的宝石,五十两银子买了一大捧,送给姜书媛的那些,只是一部分而已。
  罗璟回到他的院落中,已经梳了妇人发髻的米香米兰早已做好了迎接的准备。
  他一回屋便去了洗簌间,米香唤了小厮抬了热水准备,罗璟痛快地洗去了一身的风尘。
  一行人日夜兼程,生生把路程又缩短了一日,人马不仅累得够呛,身上还一身汗酸。
  等他清洗干净,从洗簌间出来,已经过了半个时辰了。
  他慢步走到客堂,随意用干布巾擦拭着湿发。
  米香忙端上了热茶。
  “米香,还没来得及恭贺你们呢。”罗璟看着米香挽起的发髻就笑着说道。
  米香脸色微红,她微微屈膝行礼,“多谢少爷成全。”
  她们的婚事,胡姑娘定是问过少爷的,少爷同意,才有可能把吴远山从京城别庄调到鄂州来。
  “当初在别庄的时候,你又没作声,要不,吴远山早该过来了。”罗璟端起了热茶喝了一口。
  米香赧然,她当时哪敢直接提出让吴远山跟着到鄂州来呀,瓜田李下的,总要避嫌些才是。
  两人说了会儿话,罗璟就去烧好的炕上睡了一觉。
  风餐露宿策马狂奔好几天,铁打的人也有些受不住了,他一觉睡到了申时过半。
  醒来时,窗外的天色已经有些昏沉。
  匆匆地洗了把脸,就招呼起罗十三往胡家走去。
  胡家为他们设了接风宴,他睡得沉,时辰有些晚了。
  罗十三也是洗漱一新,换了身衣裳,还顺便刮了胡茬,显得精神焕发。
  两人前后脚迈出罗府大门,大步走过岔路口,直直向胡家走去。
  林荫道旁的树干后,立着两道身影,天色虽然有些昏暗,罗璟依旧一眼看清了她们的面容。
  穿着蓝色碎花袄子的,是村里有名的碎嘴婆娘刘二嫂,罗璟认得。
  另一个穿着桃红色夹袄的年轻妇人,粉面桃腮面生得很,罗璟没见过。
  她们立在树干后探头探脑,行踪有些鬼祟的偷窥着他们。
  罗璟的眉头就微微蹙起。


第五百二十章 态度

  罗璟沉着一张脸,扫了她们两眼,不再理会,大步向前走去。
  长相俊朗不凡的罗璟,被女子偷窥围观甚至拦截是常事,他早就习以为常了。
  罗十三也发现了两人,瞥了她们一眼,同样不以为意,少爷在嘉晋城被贵女们围追堵截的事情,发生得太多了,他都有些麻木了。
  这两个妇人,有一个面生得很,估计是没见过少爷,来凑热闹的吧。
  两人步伐矫健,仪态从容,径直走在林荫道上,很快消失在林道尽头。
  “那就是罗郎将与罗副将吧。”穿着桃红色夹袄的少妇正是新来的马凤娇,她有些恋恋不舍的收回了视线。
  “可不就是他们么,一个胡家三丫头的乘龙快婿,一个姜大姑娘的得意夫婿,也不知道她们走了什么狗屎运,一个两个的命都那么好,嫁过去就算现成的富贵命。”
  刘二嫂尖细泛酸的声音在空旷的林道上格外刺耳。
  马凤娇的眉头微蹙,睨了她一眼,真是个粗鄙的村妇。
  要不是想从刘二嫂嘴里探听些村里的消息,她才懒得与这等粗俗的妇人为伍呢。
  不过,刚才那两个男子还真是器宇不凡呢。
  年轻的俊朗贵气,年长些的威武沉稳,两人身材挺拔,气度从容,不愧是京城里出来的男子。
  那个年纪大些的男子,居然是那个姜书媛的未婚夫婿。
  马凤娇就撇撇嘴,她这些日子把望林村的情况,大致摸了个清楚。
  那个姜书媛不过是个秀才的女儿,还是病死的秀才,孤儿寡母的原先一直落魄得很,半年前,母亲在望林村的女学做先生,日子才渐渐好了起来。
  后来,靠着胡家的保媒拉纤,与罗副将定下了婚事。
  啧,可不是走了狗屎运么。
  “他们要在村里过年么?不回京城?”
  大户人家最注重规矩礼节,大过年的不在家过年,怎么跑到望林村来了?
  “不清楚,罗郎将家好像有一个官职更高的大哥,至于为什么不回家过年,就不知道了。”
  刘二嫂从怀里掏出了个油纸包,里面是一包五香瓜子,她伸手抓了一把就嗑了起来,这包瓜子还是马凤娇给她的,要不,大冷的天,没点好处,谁乐意陪她四处乱逛。
  这就是个不安分的女人,听住在二麻子家附近的村民说,她回到二麻子家这些日子,从来没下过厨房做饭,也不帮着二老干活,每天和二麻子在床上厮混到天大亮,才慢悠悠起床,描眉擦粉,穿红着绿,哄着二麻子开心,别的什么事情都不管。
  啧啧,刘二嫂嗑着瓜子,眼露讥讽,这样的女人,也只有二麻子混不吝的敢娶进门。
  还有个官职更高的大哥?马凤娇瞪大了眼睛,罗郎将都是四品了,那他大哥不得是三品以上的官员了么?
  不得了啊,这么个小村里,居然能牵扯出这么大的官员。
  这胡家姑娘嫁入罗家以后,可就是飞上枝头的凤凰了。
  一个个命都这么好,只有她嫁了个麻子脸的丑男人,马凤娇眼神晦暗阴沉。
  ……
  “玉生,快看我家毛球。”
  罗璟他们一进胡家院子,就看见阿青在和一群狗玩耍。
  只见他丢“咻”的一下,扔出一个小球,毛球迈着矫健有力的四肢蹿了过去,腾空跃起,落地时嘴里稳稳的刁住了小球。
  “喔~好棒,好棒。”
  “毛球好厉害~”
  秀珠与平善跟在阿青背后,两娃都兴奋地拍着手。
  阿青脸上就洋洋自得起来。
  罗璟看着有趣,笑着走近他们。
  “阿青哥,你家毛球可是咬坏了好几个小球了,小心一会儿我姐找你麻烦。”平安从后院端着个铜炉子出来,对着阿青就是坏笑一声。
  “……”
  阿青看着毛球砸吧着嘴,又开始撕咬小球,急忙跑了过去,从它嘴里把球抢救回来。
  可惜,好像有些晚了,粗布做的小球,已经被咬出了几个牙口。
  “毛球坏,又咬坏了,姐姐要骂你了。”秀珠身上穿得圆呼呼的棉衣棉裤,她跑到了毛球身旁,努力学着珍珠的样子,板着小圆脸,训斥起毛球。
  毛球“呜呜”两声,似乎在表示知道错了。
  三只小奶狗也围了上去,在秀珠身旁直转悠,平善跟在秀珠身边,睁着大大的眼睛,看着个子与他一般高的毛球。
  一群小东西软萌软萌的,罗璟看着心里都觉着软乎乎的。
  “玉生来了,快过来,准备开饭了,咱们今天吃热锅。”王氏也端了个铜炉子出来,招呼上罗璟,就进了堂屋。
  依旧开了两桌席面,男女各分了一桌,几家熟络的人都来了,杨秀才一家,方晟一家,凌显一家,吕素青一家,还有村长赵柏铭祖孙俩。
  人比较多,两边都挤得满满当当。
  热气腾腾的锅子下,炭火烧得旺旺的。
  各种肉类切得整整齐齐地摆放在盘子里,丸子、鱿鱼、粉肠、血豆腐样样俱全,素菜有白菜、萝卜、干笋、水豆腐等等。
  大骨熬制的锅底,放上一些香菇干菌子提鲜,等汤锅烧滚,放入各种肉类,滚开后捞起,蘸上酱料放入嘴里,味道那叫一个鲜美。
  酱料准备了两种,一种辣的,一种是不辣的。
  多数人都喜欢麻辣的酱料。
  罗十三一筷子夹起好几块肉,裹上辣酱一口放进嘴里,脸上的表情是说不出的享受感。
  离开鄂州最让他想念的东西之一,就是胡家的饭食了。
  他嘴里塞得满满的,手上不停的夹起生肉丢进滚烫的锅子里。
  “十三啊,有卤猪蹄,要不要来一块?”胡全福看他狼吞虎咽的,觉着他们在边境可能没啥好吃的食物,心下不由怜惜。
  罗十三眼睛一亮,忙忙点头。
  胡全福就夹了老大一块卤猪蹄给他。
  一口啃下去,浓浓的卤香味溢满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