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第2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书媛一个人在家里,昨夜雨下得那么大,也不知道,屋子里有没有哪里进水了?
  大锤一直跟着她,待在离她几步之外的距离。
  “……谁呀?”拍了好一会儿,大门内传出姜书媛有些紧张的声音。
  “姜姐姐,是我。”
  “吱呀”一声,大门打开,露出姜书媛略白的脸色和湿了半边的衣裳。
  “姜姐姐,是你家哪里进水了么?身上怎么这么湿”珍珠眉头紧皱。
  姜书媛发髻有些散乱,显然有些忙乱,“屋里没进水,就是鸡舍和菜园子的积水了,我刚才忙着排水,所有身上有些湿了。”
  “你在这开门等着,我让罗巢领两个人过来帮忙。”
  姜书媛的菜园子不小,她一个人得弄到什么时候,珍珠抬脚往一边的罗府走去。
  “……这,那,谢谢啦。”姜书媛看着她疾步朝罗府走去,只得大声道了声谢。
  想到后院那片浑浊的泥水,她自己一个人确实很难快速把积水排掉,能有人过来帮忙,就太好了。
  罗府的门房处是乔桂当值,珍珠叮嘱了他几句,乔桂恭敬应下,立即去回禀了罗福。
  珍珠没多逗留,大雨天的,她出来不短时间,再不回去要被骂了。
  等她回到家中,萧珺和陶氏两人坐在廊檐下,等候她多时。
  “哎哟,珍珠呀,你的裙摆都湿透了,赶紧的,先去换身衣裳。”陶氏一眼就看见了她湿透的裙子,“你说你,这么大雨,有什么事情,吩咐大锤他们去办就好了,干嘛非得亲自跑出去,也太不爱惜自己了。”
  陶氏眉头微蹙,朝她直摇头。
  萧珺把刚才的事情都跟她说了,陶氏叹息,这孩子就是这点不好,主意太正,脾气太倔,认定的事情,谁说也不听。
  “夫人,我先去换衣裳。”
  珍珠咧嘴一笑,一口素白的牙齿熠熠生辉,分明没把她的话听进心里。
  陶氏与萧珺互看了一眼,都有些哭笑不得。


第六百九十三章 她坚持的

  悄悄走到后院,珍珠刚想躲回屋里换衣裳,就被等候在门口的李氏看见。
  她脸色一僵,朝她娘“嘿嘿”一笑。
  结果,当然免不了一顿唠叨。
  等她换了一身衣裳出来后,雨势似乎小了一些。
  “爹呢?”
  “在菜园子里排水,你的樱桃都被水泡了。”李氏有些担忧,胡长贵从昨天到今天,一直在雨里打转,从田里回来后,又忙着菜园子,都没停歇过。
  珍珠也皱起了眉头,“要不,我让罗巢他们过来帮忙一下?”
  罗宣请假回了京城,他家里给他定了亲事,珍珠一口气批了他三个月婚假,罗宣感激涕零,原本他只预备请一个月假的。
  如今,罗府的护卫队是罗巢在负责管理。
  “哎,不用,不用。”李氏忙摆手,两口子都不是喜欢麻烦人的性子,“应该快弄好了,不要麻烦别人了。”
  正说着,胡长贵就从墙角处拐了出来,身上也基本湿透了。
  “他爹,都弄好了么?”李氏急忙问道。
  “好啦。”胡长贵声音很沉稳。
  “爹,那先换身衣裳吧。”珍珠说道。
  “不了,我去地里看看,回来再换。”胡长贵一心惦记着庄稼,说了一声就想往外走。
  “爹,这雨今天能停么?”珍珠忙唤住了他。
  胡长贵停下脚步,把斗笠向后移了移,仰头仔细看天。
  “不好说,今天应该不会停。”
  雨,果然没停,就如胡长贵所说,一直淅淅沥沥下着。
  还好,不是很大,不用担心河水会暴涨起来淹没河滩。
  直到第三天早晨,雨依旧没停。
  萧擎的脸色很是不好。
  回程的计划明显要延后了,即使雨停,也得等上一两日查看过路况后,才可能出发。
  这一拖,又得好几天了。
  而且,陶氏怀着身孕,行程铁定是慢的,半个月后,能不能到达京城还是一回事呢。
  “这场雨,下得真久。”月英看着“滴滴答答”的雨水叹道,她手里端着一碗玉米糖水。
  早饭已经吃过了,这碗玉米糖水是陶氏的第二餐,此时离早饭时间不过只隔了半个时辰。
  “娘,您这么吃法,会变成大胖子的。”看她一口接一口,萧珺忍不住说道。
  萧擎坐在她对面,眉头也是皱着的。
  月英说,陶氏早上吃了三张玉米鸡蛋饼,两碗肉粥,两颗卤蛋,份量着实不少,这才隔了多久,又吃上了。
  陶氏白了他们一眼,“从前不是都嫌我痩么,现在胖了也嫌弃是么?”
  “那也不能太胖了。”萧珺嘀咕着。
  “回到京城,没有好吃的饭食,你娘我也胖不起来了。”陶氏咀嚼着嘴里清甜糯软的玉米粒,一脸满足。
  她决定,回程还要带上两袋玉米和玉米面。
  胡家的食材好,做出的东西也特别好吃。
  临走前,她要到他们的仓库去看看,有什么合适的通通买回去。
  萧擎不知道,原本就慢的回程,还得添上两车沉重的粮食。
  雨一直下到了午后才渐渐停止。
  雨一停,天就开始放晴,憋了几天的人们纷纷走出了屋子。
  村里一时热闹非常,大多数村民扛着锄头就下了地里,胡长贵也一样,雨一停,就迫不及待出了门。
  珍珠先去了一趟隔壁,看了看满塘残荷,凌希正忙着把断叶荷花还有莲蓬捞出池子。
  “凌希,鱼跑了么?”她凑近塘边问道。
  “没跑,排水口有拦网呢,哪里跑得了。”凌希笑笑,他挽着裤腿和衣袖,身上依然打湿不少。
  “一会儿把那几条大的鲤鱼捞出来,晚上做糖醋鲤鱼吃,你们自己也留一条。”池塘水并不清澈,不过不妨碍她看见几条大鲤鱼游来游去。
  “行,快到申时的时候我拿过去。”凌希利爽应下。
  珍珠拣了几个莲蓬和一些荷花回到了自家前院。
  把莲蓬和荷花放在廊檐下,她出了院门。
  大伙都去河滩旁看水去了,李氏与陶氏相携站在了河岸边上,萧擎萧珺则站在另一旁,秀珠被萧擎抱在怀里,正兴奋地看着浑浊流淌着的河水。
  “河水真的涨了好多呀。”
  “是啊,我在村里待了那么多年,还是第一次看见这条河涨得那么高,你看,都快漫过那边的河堤了。”
  “好危险呀,再涨都要泡上来了。”
  “是呀,这场大雨下得太久了。”
  陶氏挽着李氏的手,一脸后怕。
  一旁阿云娘牵着小石头也过来了,大约是听到动静,女学的大门也打开了。
  没多会儿,河滩上的住户几乎都围到了岸边。
  看见有小伙伴,秀珠挣扎着不让萧擎抱了,下了地找阿云和姜书晴玩耍去了。
  方晟抱着小囡囡过来,一岁多的小囡囡立刻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囡囡长相肖母,大眼圆脸粉樱唇,很是漂亮可爱。
  又正是刚刚学说话的年纪,奶声奶气的十分惹人喜爱,大伙都凑到了她跟前逗趣。
  陶氏满眼羡慕,摸着肚皮心里一直祈祷,里面一定要是个漂亮的小姑娘呀。
  萧擎瞥了她一眼,一看动作,就知道她心里想些什么,不由笑着摇摇头。
  等珍珠过来的时候,大伙的视线又落到了翻滚河面上。
  “那边的花圃全被淹没了,太可惜了。”
  “那里地势太低了。”
  “往年少有那么大的雨,今年比较特别。”
  “这次雨下得大,没涨到家门口已经不错了。”
  方晟插了一句,这几天他天天查看水位,好几次他都觉着河水要涨上来,正犹豫着要不要通知胡家防范的时候,水位又缓和了下去。
  来来回回折腾几次,方晟也气得够呛。
  这不,现在还有些余气呢。
  “确实,没涨到家门口已经不错了。”珍珠走近,接了一句。
  方晟看了她一眼,那天大雨,她也冒雨去看了水位,真是个大胆的姑娘。
  “所以,今年入冬后,会请人把河堤修建起来。”珍珠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众人一时楞然。
  修建河堤呀,那可要耗费不少钱银呢。
  除开萧擎一家,众人心里都蹦出这么个念头。
  “把河堤修高一些,然后拉些土填高这一片,在河堤边种上一条长长的果树林道,以后秋收的果实就更多了。”珍珠比划着。
  “修建河堤要花不少钱银吧?”阿云娘犹豫地问了一句,
  “是呀,河道可不短呢。”吕素青也说了一句。
  “哈哈,你们放心,胡家承受得起,为了下次再遇到大暴雨,大家都能睡个安稳觉,河堤是一定要修的。”珍珠笑着说道,神情淡淡的,却很是坚定。
  陶氏看着她,心中感叹,这姑娘是真的很有主见呀,只要她觉着对的事情,大概就一定要做到吧。
  比如学堂、武学、女学,以及免费让孩子上学,哪一样不是她坚持的。
  最后,都做到了。


第六百九十四章 都要

  “珍珠,修建河堤的事情,你咋没和家里说一声。”
  众人往回走的时候,李氏挽着珍珠低声问道。
  “我也是这两天想到的,本来想着秋收完再和你们商量,刚才大家都在,就顺嘴说了,娘,难道你不同意?”珍珠问道。
  “你这孩子,娘怎么会不同意呢。”李氏拍了她肩膀一下,“可是,为什么要等到入冬才修建?”
  “冬季水位地,修建河提难度小,加上秋收后村里劳动力多,修建起来速度快。”珍珠一一说着。
  李氏忙点头,然后凑近她耳畔说道:“咱家那么些银票,我都担心放久了会被虫子咬,用在有用的地方,也能物尽其用。”
  珍珠“噗呲”一笑,她娘还怕银票放久了被蛀了。
  回到胡家,珍珠把刚才拿回来的莲蓬和荷花分拣了一半给陶氏。
  “哎哟,多好看的荷花啊,可惜被风雨都打折了。”陶氏捧着三朵花开一半的荷花感叹。
  “可惜,没有大花瓶摆件,要不,插上去一定很好看。”月英看着粉嫩娇艳的花瓣,有些移不开眼。
  “把它们放在桌子上吧,过来帮我剥莲蓬。”陶氏看了几眼花后,视线落在了莲蓬上。
  “……是。”夫人果然还是比较喜欢能吃的东西,月英笑着接过荷花,拿进屋里。
  等她出来的时候,陶氏已经自己剥开了莲蓬,掏出一粒粒浅棕色饱满带壳的莲子。
  “夫人,您稍等,奴婢去拿个干净碗过来。”月英看她如此迫不及待,有些忍俊不禁,急忙快步去了后院。
  风雨过后的晴天格外明亮,第二日的清晨,第一道阳光带着着*的光线倾洒了整个望林村。
  学堂开始恢复上课,负责清扫河滩的马氏和丁氏一早赶来,忙着把青石路两旁的断枝落叶清理干净。
  黄延成也早早赶了过来,大雨连下三天,大弯河那边的河道两旁也被淹没了不少庄稼,有些民房还进水了。
  黄家兄弟多,田地排水及时,倒没受太大影响。
  “大姐夫,芳芳有没有被那天的电闪雷鸣吓到?”珍珠牵着秀珠正准备去看看河边的水位,就遇到了刚进门的黄延成。
  “有,差点都吓哭了,我一直抱着,她才没那么害怕。”说到芳芳,黄延成笑了,上次和玉珠打了一架后,她再没敢过多忽略芳芳。
  孩子营养一跟上,脸色立即好了许多,人都开朗了几分。
  看他眼里露出慈爱的神色,珍珠点点头,“等芳芳满六岁,就让她到女学来上课吧。”
  黄延成眼睛一亮,“这,可以么?”
  “当然可以,只要你还在我家做帐房,孩子都可以到学堂上学。”珍珠笑道,“不过……”
  黄延成的笑意刚浮上来,就被一个“不过”吓得又敛了回去。
  “春哥儿的脾性,你要注意培养些,我听奶说,春哥儿现在虽然小,可是因为有大姐宠着,脾气挺大的,不仅敢打芳芳,还抢她的东西,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他要是一直这样,将来也许会不服杨秀才管教,出了问题,可怪不了别人了。”珍珠提醒他,别以为孩子小,就不需要管教,等大了再管,习性就难改了。
  “春哥儿坏,他要抢我的窝丝糖,我不给他,他还打我。”一旁的秀珠气鼓鼓说道。
  黄延成脸色变得不好了,那孩子不过一岁半,就敢打秀珠了,确实是在家给胡玉珠惯坏了。
  “都是春哥儿不好,四妹妹不理他,回头大姐夫替你教训他。”他一脸尴尬,眼神却带了几分决心。
  “大姐夫,子不教父之过,你可得多费点心教导孩子了。”珍珠看他领悟,不由点头。
  不要指望胡玉珠能把孩子教育好,她就像从前的梁氏,对儿子除了宠着就是惯着,平顺没长歪,那得多亏了有王氏镇着。
  可春哥儿不同,听说黄家三个房头的孩子都多,家里的田地也多,春哥儿的奶奶根本照顾不来家里的孩子,三兄弟的孩子都是各管各地。
  姐弟两人的管教,还是得看黄延成自己了。
  走出了院门,路旁的林荫道上,堆满了一堆堆扫好的断枝落叶,马氏和丁氏正推着小推车把落叶撮起来。
  “婶子,辛苦啦。”珍珠招呼一声。
  “哎,辛苦啥呀,下了三天雨,我们也休息了三天了。”马氏笑呵呵的,今年的童生试,赵小磊和赵东胜都考中了童生,喜得两家都笑得合不拢嘴。
  对于胡家,更是感激得恨不得供个长生牌位。
  “就是,我们不辛苦,扫干净些,孩子上学走路也干净些。”丁氏也是一脸笑意。
  两个孩子如今跟着凌老先生苦读,准备八月的院试。
  知道她们都是望子成龙心切,珍珠也不好多说什么。
  走到河岸边,昨日汹涌的河水已经变得平缓,水位也低了一些,露出一层黑黄的泥垢。
  “珍珠,水退了,应该不会再涨了。”丁氏瞧她去岸边,不由喊了一声。
  “婶子,我知道啦。”珍珠应了一声。
  既然水退了,基本就没问题了,珍珠安心回了家。
  家里还有活要干呢,大风大雨把菜园子的架子都刮倒了一片,昨天胡长贵扶正了架子,可掉到泥里的瓜果得先摘下来。
  菜地里依旧泥泞,珍珠穿了双旧鞋进去,等忙活完以后,轻便的软鞋已经裹了一层厚厚的泥浆,裙摆也是星星点点一片。
  林婆婆帮着她把摘好的各种瓜类抬回了厨房。
  然后,笑着给她拿了一双鞋子。
  珍珠换了鞋,把旧鞋子拿到拐角,用力把上面的泥巴拍打下去,拍不下去的,就用树枝刮一遍,好不容易才把泥巴都弄了下去。
  “……给……我。”林婆婆接过她手里的鞋,指了指她的裙子,“……去……换。”
  珍珠笑笑,“好,我这就去。”
  把裙子换下来后,递给了林婆婆,“婆婆,麻烦你啦。”
  林婆婆笑着摇摇头,去井台打水洗衣裳。
  “珍珠啊,我能看看你家储物房么?”陶氏挺着未满三个月的肚子过来了。
  “……看储物房干什么?里面都是一些粮食和杂物。”珍珠纳闷。
  陶氏却是两眼发亮,“就是想看你家都有些什么粮食,有多余的话,卖一份给我带回京城。”
  萧擎已经打探好路况,他们明日一早就要启程返京了。
  “……我家粮食倒是很多的,白米、糯米、粟米、玉米、黄豆、绿豆、红豆,呃,还有一些不常吃的杂粮,你想要哪一种?”家里每年粮食的产量都多,吃不完的,就卖给罗府做口粮,珍珠也不会吝啬这点东西。
  “都要!”陶氏眼睛闪亮亮的。
  “……”


第六百九十五章 自由的空气

  陶氏一行人第二天要启程,胡家一时都忙碌起来。
  大大小小的东西开始堆放在陶氏厢房内。
  “这是酸坛酸,刚腌好的,您带了路上吃。”
  “这坛是卤牛肉,这坛里是卤蹄膀、卤猪肚和卤猪舌,都是您爱吃的。”
  “这里面是酱牛肉,留给世子路上吃,天气热了,要尽快吃。”
  “您现在不适合喝花茶,就不给您带了,这些是干莲子,给世子泡茶喝吧。”
  “……”
  珍珠指着东西一样样说明。
  原本看见一堆吃食的陶氏,心情极好,可听着听着,她的眼睛就红了起来。
  她拉住珍珠的手就舍不得放,“怎么办,我好不想回去呀,要不,我待到生完孩子再回去吧。”
  “……”珍珠大汗,她还住上瘾了,“咳,夫人,您说笑呢,国公爷可是千里迢迢过来接您了。”
  陶氏撇撇嘴,有些气哼哼的,都怪他,没事来那么早干什么,要不然,她住到六月底该多好。
  “珍珠啊,你要成亲前,一定要提前告诉我啊,作为新娘子的亲友,我得给你准备一份厚厚的添妆礼才行。”
  她拉着珍珠的手,情真意切地说道。
  珍珠失笑,“谢谢夫人了,您有这份心意,珍珠就很感谢了。”
  “你这孩子,心意归心意,添妆礼是一定要收下的,女方嫁妆丰厚,以后在婆家的地位就会越高,你可不能大大咧咧的不放在心上。”陶氏语重心长地说道。
  珍珠摆摆手,没有在意,“您也知道,玉生家现在没有长辈,这些都不重要啦。”
  “瞎说。”陶氏瞪了她一眼,“他还有大哥呢,他大哥要娶的可是郡主,光是身份就生生压你一头,况且,长兄如父,长嫂如母,你嫁过去以后,他们就是你的长辈。”
  “……”珍珠扁扁嘴,“没事,以后我们不住在一起。”
  陶氏瞪大眼睛,“玉生说的?他们可没分家呢。”
  “是没分家,可是,他大哥娶的是郡主,罗府以后就变成了郡马府邸,玉生可不喜欢住在郡马府。”珍珠笑着说道。
  罗璟说,他现在已经在另寻府宅了,等他大哥成亲后,他就先搬过去。
  陶氏沉思片刻,“也是,郡主身份特殊,分府而住,情有可原。”
  “您这么觉着,是因为在京城的规矩繁礼多,西北那边可没那么多讲究。”
  珍珠突然觉着,在西北生活也挺好的,至少民风比较自由,规矩也没那么多,对女子的束缚比京城腹地宽松多了。
  “……是,这样的么?”陶氏没有深入了解过西北的具体风俗。
  她印象最深的,就是李呈翼将军的女儿李钰姣,那姑娘从小在西北长大,个性着实与京城女子大相径庭,态度娇蛮,作风大胆,一点都融不进京城贵女社交的圈子。
  “嗯,那边民风很自由,对女子的束缚规矩不多,女子也能随便骑马出行,她们经常三五成群的结伴,骑马出门游玩,很少坐马车或者轿子。”珍珠觉得,如果自己在西北长期生活,能经常策马出行,似乎也挺不错的。
  “你喜欢那里?”陶氏好奇。
  “还挺喜欢的,就是冬季太冷了。”珍珠笑笑。
  “为什么会喜欢那里呢,那边偏僻又苦寒,哪有京城繁华热闹。”陶氏继续问道。
  “可,那边有自由的空气呀。”珍珠脱口而出。
  “自由的空气?”陶氏楞然。
  “……呃,就是说,你想去哪就去哪,想干嘛就干嘛,没有那么多束缚和讲究。”珍珠“嘿嘿”一笑。
  她的想法对于陶氏这种富贵人家的深闺女子来说,大概是不能理解的吧。
  陶氏看着她若有所思,这姑娘从小生活在乡下,性子洒脱不羁,所以不喜欢过于束缚的生活。
  “夫人,以后有机会可以去西北看看,啊,带上你的小闺女或者小幺儿,我在那边等着你哦,到时候,我带你们骑马奔腾,肆意游玩。”珍珠调皮地朝她眨眨眼。
  陶氏顿时哭笑不得,西北那么远,她怎么可能有机会去。
  咦,不对,从京城到鄂州和从京城到西北的路程,其实是差不多的。
  还真的有机会去呢,只是,想想萧擎黑沉的脸,陶氏扁扁嘴,有些困难呀。
  “你这丫头,还没嫁人呢,就想那么远,你害臊不害臊?”陶氏故意笑她道。
  “哈哈~有什么好害臊的。”珍珠大笑。
  “啧啧,也不知道罗玉生喜欢你什么地方,这么大大咧咧的。”陶氏笑着直摇头。
  晚上,萧擎踏进陶氏的房间时,脸色顿时就变了。
  厢房一角满满当当摆放了一堆东西。
  “……这些,不会是都要拉回去的吧?”
  他眼角有些抽搐。
  “对呀,都是好东西,要拉回京城的。”陶氏坐在床沿上,一脸满足地看着满地的东西。
  “……”萧擎伸手扶住额头,“这么多,三辆马车都装不下了。”
  “那就再添一辆好了。”陶氏语气坚决。
  “……”萧擎暗叹一口气,“这是什么?”
  他摸摸一旁的大麻袋。
  “玉米粒。”
  “……这个呢?”
  “应该是白米。”
  “……这袋?”
  “不是糯米就是粟米。”
  “……坛子里是什么?”
  “卤肉。”
  “……那么多坛?”
  “有的是酸坛酸和酱肉。”
  “……,你把人家家都搬空了吧?”
  “瞎说,她家的储物房里,粮食可多了,这才是其中一点点。”
  “……,你还真想把人家储物房的粮食都搬回京城呀。”
  “哎,想呀,这点粮食也太少了,都不够我吃几个月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