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土旺家离胡家不远,就在出村的小道旁,每次胡长贵从小道出村总会经过土旺家。
土旺的奶奶早年因儿子儿媳的早早病逝哭瞎了双眼,又没钱医治,如今只能勉强看得见个影子,走路都只能摸索着,很多活计根本干不了。
胡长贵心善,看在眼里不忍,经过的时候,总会帮着干些重活,挑挑水劈劈柴锄锄菜地,以往胡家也困难,粮食自己家都不够吃,胡长贵只能帮着干点重活,如今,家里环境改善了,又将近春节,前两日,胡长贵用篮子装了些米面吃食送过去,好让土旺家能过个好年。
当然,这些事情李氏是知道的,李氏虽然很少出门,但胡长贵的举动,她还是很支持的,当年,要不是胡长贵心善不忍,绝境中的李氏也许早就化为一钵黄土了。
珍珠接过空篮子,顺手牵过了土旺脏兮兮的小手,把他带到水缸前,舀了两瓢水让他洗了洗手。
土旺奶奶眼睛不好,根本顾不上土旺的个人卫生问题。
“土旺,家里粮食还够吃么?”眼前瘦小拘谨的男孩,头发脏乱脸色蜡黄,明显的营养不良,珍珠看得鼻子微酸,声音不由温柔起来。
“够……够了,家里原本还有一些粗粮,后来胡二叔又送了十斤米面和几块猪肉,奶说省着点吃,可以吃到开春了。”土旺脏污的小脸上泛起满足的笑容,今年过年能有肉吃,实在太高兴了,他笑容憨实,“珍珠姐,奶说谢谢你们了,你们家都是大好人。”
“不用谢的,咱们乡里乡亲的,有困难相互帮助是应该的。”瞧着土旺身上又短又破的棉袄,露出的棉絮都以已发黑发硬,珍珠不由暗暗叹了口气,“土旺啊,你在着等会,我去给你找件平安的旧棉袄,你们两身形差不多,你先将就着穿他的吧。”
转过身,打算进屋给土旺找一身半旧的衣裳,农户人家生活条件不高,一针一线都很珍惜,像半旧的衣裳,家里兄弟姐妹多的,都是排着穿的,实在穿不了了,还可以裁了做鞋底,总之要把它的利用价值用到极致才算罢休。
“吱呀”一声,李氏打开了里屋的房门,微微红肿的眼睛还余留着激动的神情。
王氏随后走了出来,满脸的舒心愉悦的笑容。
胡长贵走在最后,憨实的脸上还带着一丝不可思议的表情。
“娘~”珍珠唤了一声。
“哎!珍珠,咋啦?”李氏擦擦眼角的泪痕,脸上泛起温柔的笑意爱怜的看向女儿。
“土旺来了,他身上的棉袄太旧了,我想找件平安的半旧的袄子给他换上,娘,你看好不?”珍珠问道。
李氏的视线看向珍珠身后有些畏缩的土旺,一身满是补丁的棉袄早已看不出原来的颜色,这样的寒冬腊月,脚上还穿着露脚丫的旧鞋,着实的让人心酸。
土旺见李氏看向他,缩了缩脖子,紧张的咽了咽口水,小声的喊了声“胡二婶”。
王氏随后走近,打量了几眼缩着脑袋胆怯的土旺,怜悯的摸了摸他的头,没爹没娘的孩子活得很不容易,“土旺啊,你奶身体最近可好?”
“胡……胡奶奶,我奶还是老样子。”土旺畏缩着小心回答。
“那,家里的粮食够吃吗?”王氏问道。
“够吃一阵子,胡二叔前两天给我家带了十斤米面,谢谢胡奶奶,谢谢胡二叔。”土旺小声说着,朝后边的胡长贵鞠了个躬。
“啊,不……不用谢,土旺。”胡长贵连着摆手。
王氏拉着土旺话着家常,珍珠拉着李氏进了里屋,收拾了几件平安半旧的衣裳叠好。
想起土旺脚上露脚丫的旧鞋,李氏从炕头边上拿出一对新制的棉鞋,这是她给平安做的新棉鞋,土旺脚长与平安差不多,就先让土旺穿着吧。
把衣物收拾好,放在竹筐里,李氏又从厨房里拿了两块腊肉两包点心让土旺带回去。
土旺感激涕零的道了谢,才抱着满筐的物品,小心翼翼的回去了。
“唉……土旺也是个可怜的娃,小小年纪就没了爹娘,他那奶奶又哭瞎了眼睛,啥都顾不上,咱们能帮点忙就多帮点吧。”王氏看着土旺小小的身影远去,不由感叹道。
“是呀,娘,他们也很不容易,长贵有时间都会去帮着挑挑水劈劈柴。”李氏点头附和。
“嗯,长贵就是心善,看不得人受苦。”王氏笑眯眯的看着老实憨笑着的小儿子,眼里满是慈爱。
“呵呵……奶也心善,这叫有其母必有其子。”珍珠笑着说道。
“哈哈~好啦,我就先回去了,家里还有好多事忙呢,容娘,那些钱银可要小心收好,等开了春,咱们就把房子好好修缮一番,再加建几间房,到时候地方就宽敞了。”王氏说着说着,笑得有些合不拢嘴了。
“知道了,娘。”李氏也高兴,家里如今添不这么多钱银,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用担心家中的基本生计了。
“奶,我回来啦!”土旺抱着竹篮一路小跑回到自家破旧的茅草屋前。
自家奶奶正坐在屋前摸索着勾着鞋垫子。
“回来啦……把篮子还给你胡二叔了么?”声音粗砺沙哑,满是沧桑感,一头的灰白的头发加上满脸深刻的皱纹,乍一看去,说七八十也不为过。
可……土旺奶奶今年六十都还没到……
亲人的离世,苦难的折磨,生活的艰辛生生把她压迫到了这般模样。
“呃……本来是还了的,后来又拿回来了。”土旺小心的抱着篮子走近她。
“啊?这是为什么?他家没人在家么?”土旺奶奶的眼睛仿佛蒙上了一片白雾,看到的东西都是隐隐绰绰的。
“不是,他们都在家,我去还篮子的时候,珍珠姐见我的衣服太破旧了,就找了件平安的旧棉袄给我,喏……就是这件,还很新,一个补丁都没有……”土旺拿出棉袄放到她手上,高兴得笑眯了眼,他身上这身棉袄也是村里人给的旧袄子,穿了两年,已经旧得不像样了。
土旺奶奶黝黑粗躁的手轻轻的抚摸着手里的软绵的袄子,脸上流露出愧疚的神色,都怪她不好,只顾着沉浸在痛失儿子儿媳的悲伤中,生生把眼睛哭了半瞎,却忘了土旺还小,需要自己照顾。
如今倒好,土旺小小的年纪还反倒要照顾起失明的自己,她满心悲苦,却是强忍着,再哭下去,眼睛怕是真要瞎透了。
“你胡二叔一家心肠好,都是大好人……以后你长大了要记住人家的恩情……”手里的暖和的棉袄透出晒干后的气息,土旺奶奶愁苦的眉头微微松了下来。
“嗯!奶,我知道的……”
第九十九章 除夕
深冬腊月,冷风飘雪中的小山村迎来了除夕。
这几日胡家的氛围高兴而忙碌。
家里卤好的卤味都送了人,两家人一商量,决定再买上一头猪宰杀后卤制好,以便过年的时候走亲戚送年礼。
现下,胡家经济大为改善,两家人不用为了生计奔波劳碌,内心的安稳愉悦都展示在了脸上,每个人脸上最多的表情就是掩饰不住的笑脸。
这日,一家人从早上起来便一直忙碌着。
杀鸡、宰鱼、蒸年糕、包饺子……一大堆香气四溢的吃食挤挤攘攘的堆在厨房各角,与简陋甚至有些破烂的厨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胡长贵带着平安回老宅祭祖,顺便把罗璟写好的春联带过去贴上,珍珠便领着罗璟在自家房子门前贴春联和窗花。
小黄圆滚滚的身子围着两人直转悠,不时“汪~汪~”叫唤两声。
“满……门天……赐平安福,嗯……什么人迎富贵春?”笔力劲挺书写流畅,一看便知道是下功夫练过的,小小的年纪,能有这样挥洒自如的字迹,必是经过长年累月的练习才能写的这般行云流水吧。
珍珠望向身旁小小的挺拔少年,见他侧颜挺秀,眼眸有着与他年纪不符的深沉。
“……古人就是古人啊,小小年纪活像个老头子,难怪字写得这么好。”珍珠心里腹诽着。
“满门天赐平安福,举室人迎富贵春。”罗璟的声音清亮中带着丝暗哑,有种变声期男孩子的特征。
“哦……”珍珠又瞄了他一眼,突然问了一句,“玉生,你几岁了?”
“……十三。”罗璟平平的看向她回答道。
“咦?……你都十三了?……不像啊?”珍珠睁大眼睛,上下打量起他,个子这般瘦小,她一直以为最多十一二岁,没想到都十三岁了,难怪开始变声了。
“……”罗璟张了张嘴,随后又抿紧,心里有些懊恼,他从前挑食不爱吃饭,个子一直不够高挑,娘亲就曾打趣过他,说他以后只能长到大哥的一半高,为此他还和娘亲赌了好些天的气。
罗璟顿了顿,一言不发的拿起窗花干活去了。
“嘻嘻~”珍珠把他懊恼的脸色看在眼里,不由笑出声来。
罗璟回身斜了她一眼。
珍珠索性大喇喇的咧嘴一笑。
“……”
罗璟眼角一抽,转身无视。
厨房里,李氏正在为除夕夜准备着。
锅里正热着油汪汪的一层猪油,新鲜宰杀好的大鲤鱼整齐的放在灶台边,李氏看好了火候,“滋啦”一声,鱼下锅了。
“娘,春联和窗花都贴好啦!”珍珠笑着走进厨房,“现在还有啥活要干?”
李氏抬眼朝闺女笑了笑,手里麻利的把锅里的鱼翻了个边。
“嗯,没什么活干了,那个锅里的热水都烧好了,你帮着玉生放好热水,让他先洗澡洗头,他洗好了到你洗,省得一会儿你爹和平安回来还得排队洗。”
“哎,知道了……”珍珠应下,也不多话,舀好水,抽起木桶往厨房后面的澡房走去。
“珍珠,柜子上那套湖蓝色的衣裳,是你奶给玉生新制的,你去帮他拿出来,今天大家洗好了都穿新衣裳。”李氏的声音沙哑中带着喜意。
“知道啦……”
兑好了热水,珍珠朝罗璟的小屋喊了一嗓子,“玉生,出来洗澡啦!”
说完,没等他回话,就跑到里屋给他拿新衣。
自从胡里境况得到改善后,王氏和李氏就没有停止过手里的针线活,一有空闲便给家里人缝制新衣。
单单珍珠一人,就新制了四套新衣,这还没把里衣算上呢。
王氏也给罗璟新裁了两身衣裳,这套湖蓝色长衫便是准备给他过年穿的。
“给,一会儿洗好了穿这身衣裳。”把崭新的衣裳递了过去,“皂角和香姨子都放在门背后。”
罗璟沉静的接过衣裳,深色沉稳的湖蓝色厚长衫,很普通的棉布料子,即不华贵也不亮眼,只在领口和袖子边上绣上了细致的云纹,罗璟捧在手里却感觉到有些沉甸甸的。
“谢谢……”
珍珠一笑,冲他摆摆手,“快去洗吧,一会儿水该凉啦!”
罗璟深深地看了她一眼,这才转身,半拖着腿,缓步而行。
等到珍珠把自己里里外外都彻底清洗干净,时间已经接近傍晚。
一出澡房,等候在外的李氏便急忙上前。
“你这孩子,洗个澡洗这么久,水凉了不得着凉呀!”李氏嗔了她一眼,拿起干毛巾帮着珍珠把湿答答的头发绞干。
“嘿嘿,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的才好过年嘛!”珍珠笑嘻嘻的说着。
“你呀,也太慢了,你爹和平安都回来啦,都等着洗澡呢。”李氏加快手里的动作,“他爹,你帮平安把水放好,让他赶紧洗澡,一会儿天该黑了。”
“好……”胡长贵应着,动作利落的忙活起来。
珍珠不好意思的吐吐舌头,她洗澡洗头的时间确实久了些。
等平安洗好了,天色已近黄昏,村里年夜饭的鞭炮声已经此起彼伏。
心急的平安随意擦了擦头发,便嚷嚷着要烧鞭炮了。
李氏看了看天色,时辰不早,年夜饭都准备妥当,“行,让你爹陪你去放。”
“哦~放炮啰~玉生哥哥,放鞭炮啰~快过来~”平安兴奋的跳了起来,拉着一旁安静的罗璟朝门外走去。
“汪~汪~”小黄溜圆的身子兴奋的随着平安跑去,小黑只懒洋洋的靠在门前没有动弹。
胡长贵把鞭炮围着门口一圈,让平安带着小黄离远些,便小心的用香点燃了鞭炮。
随着“噼噼啪啪”热闹的鞭炮声,胡家的年夜饭正式上桌。
大盘的红烧鱼、小鸡炖蘑菇、卤猪蹄,蒸好的腊肠扣肉,爆炒的腊肉鱿鱼……满满当当的摆满了整张饭桌。
“噢~开饭喽~”放完了鞭炮,平安心满意足的跑了回来,“哇,好多菜,娘,咱们吃得完吗?”
“过年就是要吃不完留着,这才是年年有余。”珍珠笑着接过话。
“好啦,大家都坐下来吃饭吧。”李氏笑意吟吟的招呼着,“玉生,坐下来吃饭。”
大伙依次坐好,胡长贵作为一家之长,按风俗应当先说上两句,却见他紧张的咽了咽口水,才张口吭吭吧吧的说道:“今……今天是除夕夜,大家多……吃些菜,呃……多吃些……”
一家人都知道胡长贵的性子,能顺利的说上几句都算不错了,于是都笑着开动起来。
虽然这段时间,胡家天天都没断过肉菜,但多数都是猪肉和猪下水,这年夜饭有鸡有鱼还有海鲜鱿鱼,较少出现在饭桌上的菜色自然受到大家的喜爱。
平安第一筷子夹起了少见的鱿鱼,一口放进嘴里,“吧唧吧唧”嚼了几口,当即眼睛一亮。
“姐,这个好吃,你试试看。”
“嗯,这是鱿鱼,是海里的海货,味道挺不错的,你多吃点。”
“嗯,娘,你吃这个,好吃!爹,你也吃吃看。”
“玉生哥,给你这个,好吃!”
一家人生活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改善,对吃食方面已经没有了那种看见肉类便两眼发光的感觉,但是这顿年夜饭,大伙还是吃得津津有味心满意足的。
除夕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忙忙碌碌了一年,合家团圆和和美美的吃上一顿年夜饭,是件很重要的事情。
家人团聚,祭拜祖先,吃团圆饭,走亲访友去拜年,普通人家的过年方式大都一样。
晚饭过后,珍珠帮着李氏收拾碗筷,桌上的饭菜都剩了很多,李氏聚拢着桌上的饭菜,内心带着几分感慨。
想着去年的这个时候,因着年景不好,收成也差,桌上的肉菜就是杀了家里一只生蛋的老母鸡,米饭都还得掺着粗粮,同样是过年,同样是年夜饭,这一年的变化之大,让她感叹不已。
守岁是除夕的习俗,一家人围坐在火盆边上,平安叽叽喳喳的和罗璟说着话,眼睛却不时的瞄着放在一旁的瓜果点心。
“噗呲~”珍珠瞧着有趣,不由笑出声来,“平安,你想吃什么就自己去拿,不要老是偷偷看着。”
“……呵呵,姐,我肚子还撑着呢,我就是看看。”平安腆着脸笑着。
“呵,去拿些瓜子糖果来吃,那些不占肚子。”珍珠乐得眼睛眯成了缝,“多拿着,玉生,你也吃些。”
“不用了,还很饱。”罗璟摇摇头,下意识的摸摸还鼓着的肚子,他是真的很饱,晚饭时李氏不停的夹菜进他碗里,然后一脸殷切的望着他,不知不觉中他就吃撑了。
“多吃些,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多吃才能长高。”李氏温柔的看着他说道。
“……嗯。”罗璟瞬间有些恍惚,李氏慈祥温婉的形象透着几分母亲的影子,想到这一年,生离死别的亲人们,罗璟的眼睛顿时暗淡下来,他垂下眼睑,掩饰住满眼的伤痛。
小黄趴在火盆旁睡得香甜,圆滚滚的小肚子随着呼吸上下起伏,小黑则绕在珍珠脚边,清理着自己乌黑的毛发,不时蹭一下它的主人。
李氏和珍珠就着矮几正包着饺子,饺子皮和馅是李氏早就弄好的,只需要包好即可。
珍珠不会包饺子,南方人对饺子不大感冒,过年也并不吃饺子,此时的她只能笨手笨脚的学着李氏的手法,包着不甚美观的饺子。
胡长贵则坐在离火盆较远的位置,身着一身崭新的靛蓝新衣,挽起袖口,编织着手里的篮子,不时的抬头看看一家人,嘴角不时露出踏实的笑容。
第一百章 过年
夜半子时,小山村里远远近近的鞭炮声惊醒了眼皮犯困的众人。
“啊,放鞭炮啦!”
一旁的土炕上,睡得不甚安稳的平安一个机灵坐了起来。
“呀,到时辰了,他爹,咱们还放鞭炮么?”李氏手里端着刚煮好的饺子,小心的放在饭桌上。
以往家境困难,即便是过年,鞭炮只偶尔买过一两次,每次就买上一挂意思意思。
胡长贵被问得一愣,不由的就望向了珍珠,眼里询问的意思很是明显。
“……”
珍珠眼角不由一抽,这样的小事也要问她么?
心里吐槽归吐槽,胡长贵一脸信任的看着她,珍珠心底柔软,“今年买了五挂鞭炮,爹,你自己计算看看用不用放。”
“……呃,这……”胡长贵听得珍珠这么一说,还真的认真计算起来,“除夕烧一挂,初一一挂,十五一挂,还有两挂……”
“爹!爹!留一挂给我,留一挂给我嘛!”平安在一旁听得真切,心急的嚷道。
“好,给你留一挂。”胡长贵笑呵呵的立马答应。
“喔~爹最好啦!”平安高兴得欢呼,一个轱辘,在炕上翻了个跟斗。
“呵呵……”
见状,大伙都被他逗得直乐呵。
远处的鞭炮声依旧不绝于耳,胡长贵拿着一挂鞭炮,领着平安和罗璟出了院门放炮去了。
罗璟原本无意跟着过去,他对于放鞭炮并不热衷,以前家中过年总少不了各种烟花炮仗,他看多了,也放过不少,像这般普普通通的小挂鞭炮对他没有任何吸引力,只是架不住兴奋的平安一直拉着他,只好随着他走了出去。
“啪~啪~啪~”
一小挂鞭炮烧起来,几个呼吸的时间就完了。
放完了鞭炮,关好院门,村里的鞭炮声接近了尾声。
李氏舀好了饺子,招呼大伙趁热吃完,旧的一年就算过去了,新的一年拉开了序幕。
二天一早,胡家都起了个大早。
李氏先帮着珍珠梳了个整齐的双环髻,绑上红色长头绳,再给她戴上了新买的银耳钉,上身是浅红色的小棉袄搭配杏色长襦裙,一个古代娇俏的小仕女跃然而出。
李氏满意的不住点头,脸上止不住的笑意。
这里的风俗大年初一是不能睡懒觉的,为了新年能有好兆头,必须早早起来全家一起吃新年早饭。
早饭很简单,都是早就准备好的吃食,热上一热便可以吃了。
高高兴兴的吃完了早饭,天色刚好大亮,全家收拾妥当,挥别了不方便出门的罗璟,便朝老宅出发,大年初一要给长辈先拜年。
大年初一,无风无雨,天气不错,虽然不是大晴天,可太阳透过云层照亮了整片大地。
一行四人穿行在村里的土道上,清晨的村落,有不少早起的村民似他们这般赶早去拜年。
遇上熟悉的,打声招呼相互拜个年,带着孩子的都相互发着压岁钱,说上几句吉祥话,随后才各自朝着长辈的房子走去。
等他们一行人到达老宅时,王氏已经翘首等待多时。
胡老爷子身着崭新的长袍坐在炕沿,脸上的笑容堆起了眼角的褶子,新长出来的黑发衬得他精神抖擞。
王氏迎来了珍珠一家,脸上笑意满满,沿着炕沿端正坐好,胡家的拜年仪式正式开始。
长幼有序,胡长林带着梁氏、翠珠和平顺一起先磕了头,随后才到胡长贵一家。
王氏手里揣着一叠红包,挨个一一发下。
平顺接过红包便迫不及待的拆开,“哇~”他一个欢呼跳了起来,“今年有六文钱,好多~”
“平顺,你一小孩家家,拿那么多钱可不好,给娘收着,以后给你买糖吃。”梁氏凑近一看,还真是六文钱,往年的压岁钱多数都是一文钱,今年家里挣了钱银,这压岁钱也水涨船高了,她暗暗掂掂自个手里的红包,感受着其中的分量,心里不由乐了乐。
“不,我自己收着,娘,我长大了,不会乱花钱的,你看,平安的压岁钱也是自己收着的。”平顺连忙把六文钱揣到怀里捂住,每年娘都说帮自己收着,收完后他就再也没见过铜钱了。
“哎~你这孩子,哪有小孩自己拿钱的,平安是你能比的,你二叔家今年挣了大钱,自然不会把这几文钱看在眼里啦。”梁氏拉着平顺假模假样的说着,眼角瞟过李氏发髻上银光闪闪的云凤纹银簪,眼底满是羡慕嫉妒。
众人一听,笑意顿在脸上,气氛顿时尴尬起来。
一旁的胡长林猛的站起身子,呵斥道:“大过年的,说什么胡话,以后平顺的压岁钱都让他自己,能有几个钱,这也跟孩子计较,你老实在一旁待着少说话。”
梁氏一听这话,心中不忿,刚想反驳几句,抬眼一看,王氏和胡老爷子都面无表情的看着她,顿时,到口的话又咽了回去,讪讪一笑退到了一旁。
经她这么一闹,新年愉快的气氛淡了不少,胡老爷子留着众人说了会话,安排好两兄弟各自需要拜年的人家,这才散了开来。
翠珠拉着珍珠走出堂屋,边走边羡慕的打量着她,“你穿这一身新衣可真好看,就像大户人家的小姐似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