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翠珠拉着珍珠走出堂屋,边走边羡慕的打量着她,“你穿这一身新衣可真好看,就像大户人家的小姐似的。”
浅浅的粉红色映衬着小姑娘白皙细致的脸庞,黑白分明的眼睛宛若镶嵌着宝石一般惹人注目,粉粉润润的嘴唇正勾起好看的弧度。
“噗呲……”珍珠抿嘴一笑,拉着翠珠好笑道:“二姐,你这是变着法的夸自己呢?你这一身衣裳和我的可都是一样的。”
翠珠身着水红色上衣,下着藕色襦裙,确实与珍珠款式一致,只是水红色略艳,个头略高的翠珠穿着更具豆蔻少女的风采。
“……,我可没那个意思,我是说你穿着这一身更好看一些。”翠珠脸一红,急忙解释着。
“哈哈~有那个意思又怎样,二姐这身新衣确实很像大户人家的小姐。”珍珠掩嘴偷笑。
“……好呀,你这坏丫头笑话我,看我不收拾你……”翠珠赧然,拉着珍珠作势要打。
珍珠一个健步跳开,笑嘻嘻的跑开。
两人你追我赶的调笑了好一会儿才停下。
过年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老胡家直系亲戚并不多,两三天就把亲朋好友拜访完毕。
胡老爷子有一弟一妹,弟弟未成年便早早夭折了,妹妹嫁给了行脚商人,长年东奔西跑都做着买卖,如今落脚在南面的一个城镇,已经有好些年没回过老胡家了。
胡长贵性格内向不善交际,李氏也无近亲友人,所以胡长贵一家的新年过得挺清静。
相熟来往的邻里只有郑二牛一家,郑双林比胡长贵年长几岁,与往年一样,初三那天胡长贵就领着平安带着年礼去了二牛家拜年。
喜庆热闹的气氛过了初七渐渐淡去,虽然天色依旧寒冷,勤快闲不住的村民已经开始准备开春的工作了。
胡长贵便是其中之一,一早吃过早饭就跑自家的地里倒腾去了。
胡家的小院里传出了不甚整齐的读书声,休息了好些天的小课堂又开始复课了。
“小雨不接湿,无以生禾苗;大雨不待白背,温辗则令苗瘐。”罗璟正拿着一支杆子指着石板上抄写好的句子一字一句的认真读着。
他手里的细竹竿是珍珠特地让胡长贵修的,以便罗璟教学使用。
罗璟的腿如今基本大好,不需要拐杖已经能正常行走,只是还不能跑步或是提重物。
“小雨不接湿……”坐着的四人仰头跟着朗读。
其中最为认真的当属平安和平顺,过了十五,两男娃就要正式上私塾了,前日,胡老爷子特地把两人叫去嘱咐了一番,让他们做好学前准备,进学可是要经过考试的。
平安与平顺过完年,一个八岁一个九岁,算起来进学的时间已经比别的学童要晚些了,如今自然得努力学习,争取考试过关。
平顺原本还有些懒散跳动的性子,经过胡老爷子和胡长林轮番的说教,再看对比平安的学习态度之后,他也开始认真的念书识字起来,生怕自己进学考试过不了关,到时就丢人丢大发了。
念了一遍句子,解释一遍句子的意思,再注释新的生字词,然后开始抄写一遍句子和生字,这样的教程是罗璟与珍珠商议后流程。
现今家里经济大为改善,上课时书写的工具不再局限于小石板,先在小石板上练习生字词,写顺手了就在纸上书写。
孩子们都知道笔墨纸张珍贵,下笔练习时都小心细致,生怕一不留神就毁了一张白纸。
小课堂正常的下课后,平安与平顺被额外留了下来,这是珍珠特地拜托了罗璟,让其教一些学前考试要用到的内容。
罗璟回忆半响,默写了一份五六岁时启蒙的大致内容,修改了一两遍后,开始了两兄弟的学前特训。
“还有几天,他俩就要去私塾了。”翠珠望着屋内认真上课的两兄弟,眼里满满的喜悦和羡慕。
“是呀,可惜他们不收女学生,要不我和二姐也能一起去。”珍珠拉过翠珠的手笑嘻嘻的说道。
“呀,看你说的,哪有女人上私塾的。”翠珠好笑的点点她的脑袋。
第一百零一章 买地建房
“怎样没有……”珍珠撇撇嘴,姐不就上了十几年学么,可有啥用,一朝穿越到古代,还不是半文盲一个,“那些大户人家的女孩,都是请了西席教导读书识字的。”
“呵呵……你也知道是大户人家呀,人家识字是在家里学,一样不能去私塾和男孩一起上学吧?”翠珠虽然没出过几趟远门,可这基本的常识还是懂的。
“怎么不能,过个几百年后而已……”珍珠细声的嘟囔,抬脚走向后院准备给兔子喂食。
“啊?……你说啥?”翠珠没听真切。
“没啥……”珍珠朝后潇洒的一挥手。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
薄薄的云层透出几丝阳光,屋外的空气有了几分暖意。
屋檐下,李氏手捧着鹅黄色的布料不停的飞针走线,而珍珠坐在一旁,拿着绣棚有一针没一针的练着女红。
嘶……看来自己在女红上确实没什么天赋,瞧这一会儿功夫,手上就多了两针眼。
李氏专注忙碌的捻着针交替着,听见声音抬头看去,却见闺女呲牙咧嘴的含着手指。
“……”
这都第几次了?就这么一会儿时间,李氏好笑又无奈的嗔了她一眼。
珍珠拉下眉尾,举起小手回以委屈又可怜的表情。
李氏抿抿嘴,压下到嘴的笑意,觉得不能惯着她的坏毛病,基本的针线活是女子都要掌握的技能,一个不会女红的女子以后会嫁了人会被夫家耻笑的。
看来扮可怜是行不通的,珍珠悻悻然的把视线拉回了手里的绣棚。
浅红色的布料是李氏给珍珠裁新衣剩下的一小块料子,布料上画着一枝腊梅的花样子,如今只绣了大半根枝干,针法微乱边角也有些毛燥。
珍珠绣的花样子并不见得有多差,只不过她对刺绣没啥兴趣,心态自然散漫,手里的动作就随意许多。
好吧,既然李氏坚持让她练好女红,也不能让她太失望了。
珍珠调整了一下心态,安静认真的一针一线来回绣了起来。
李氏偶尔抬头查看几眼,心头甚是欣慰。
时间在两人上下翻飞的双手中缓慢流逝。
小黄半躺在珍珠腿边,有些昏昏欲睡。
“吱呀”一声,惊醒了埋头刺绣的两人,圆呼呼的小黄一个机灵站了起来。
“奶~”
珍珠放下手里的绣棚,迎上前去。
推开院门的正是王氏,此时,她的手里还提着不少东西,珍珠上前连忙接过。
“哎……奶拿得动,不重,没多少东西……”王氏笑着说道。
“这都是啥呀?”珍珠拿过其中一个布袋,还挺沉。
“你表舅前个来拜年,带了好些山货,奶给你们拿一些。”说着把背上的竹筐放了下来。
李氏急忙上前搭把手,帮着把竹筐抬下。
“啊……表舅来了,奶,那他咋没过这边来呀?”珍珠问道,往年王保元总会顺道过来转上一圈。
“他呀,就来了一会儿,就忙着进镇里卖猎物去了。”王氏笑着继续说道,“你表舅他们今年运气不错,大过年的就逮住了一只落单的鹿,挺大一只,估计能卖不少钱。”
“哦,原来是这样。”珍珠点点头,帮着提起东西进了堂屋。
“……,娘……咋拿了这么多东西,家里不多留点,大嫂正需要多补补呢。”李氏翻了翻筐里的东西,山核桃、黑木耳、松子仁,晒干的榛蘑和好几种腌好的肉脯,虽然都是山林里常见的山货,可攒了这么老些,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家里留着呢,少不了她的,你别操那份心了,好好给孩子们补补身体吧,以前家里条件不好,总是咸菜糙米的,一年到头吃不了几餐肉,平安以前老犯病,可不都是因为吃得太差了,如今好不容易条件好些了,当然要把缺的营养补回来。”王氏絮絮叨叨的把东西分拣好,“容娘,别亏了自己,多为孩子们着想些。”
“……哎,知道了,娘。”李氏眼眶泛红没再多言,王氏的话说到了她的心坎里了,自己这些年挨饿受苦她并不觉得有多苦,可孩子们都是正长身体需要营养的时候。
“咔擦……”珍珠抓了一把松子磕了起来,嗯,细嫩饱满味道香,不错,当然,如果炒过应该更香。
“你爹呢?”放好的手里的东西,王氏左右望了几眼,随口问道。
“他带着平安整理坡地去了。”珍珠回道。
“嗯……”王氏点点头,随手拉过一张椅子坐了下去,“珍珠,来,坐下,咱们商量一下。”
“奶,怎么了?有啥事?”珍珠把手里的松子放回布袋里,坐在了王氏身边。
“是有些事。”王氏顿了顿,叹了口气,才无奈的说道:“前两天,平顺他舅舅舅娘都过来了,面上说是来拜年,其实还是想着跟咱家学着养兔子,都是临近的姻亲关系,奶也不好回绝,他们家日子确实不好过,珍珠,你看……?”
“奶,上次不是说过了嘛,现在的天气还是很冷的,如果他们家要养兔子,就得先建个暖和一点的兔棚,兔子也是怕冻的。”珍珠一听是这话题,又拿起了松子磕了起来,“他们要是想要现在开始养也成,先捉几只成兔试着养,不过,奶,咱们得事先说好,种兔咱们可不能白送给他们家,得照着市价买回去。”
王氏听着神情一动,嘴唇略张,可话刚到嘴边,看了眼平静的珍珠,又咽了下去。
珍珠见状笑了笑。
“奶,不是我小气,而是要有个规矩,你想呀,要是咱们这回送给了他们,下回他们再要兔子,是送呢?还是卖呢?而且大姐回来拜年的时候又提了养兔子,她要是知道咱们把兔子送给了他们家,那不还得回来和你闹呀。”都是近亲,厚此薄彼更让人埋怨,还不如一早定好规矩,省得帮了别人还落得埋怨。
把其间的问题理理清楚,定个章程,买了种兔,把兔子养殖需要注意的事项一一说明,余下的事情就不归她们管了。
王氏想想确实是这个理,再说,这兔子繁殖快,买上几只种兔,好好侍弄一阵,就能养出一批小兔崽子了,这般循环往复,其间的利润是大有可为,他们需要付出的只是几只种兔的钱银。
理顺了兔子的事情,王氏舒心的吁了口气,端起李氏捧过来的热茶,安心的喝了起来。
“日子过得真快,今儿都初十了,这没几天就十五了,离春耕还有一段时间,咱们趁这空闲把屋子先修起来,珍珠呀,你家的房子想怎样修建?”王氏说起了建房的话题。
捂着手里热气腾腾的暖茶,珍珠眉目低垂的想了一会儿才缓声说道:“咱家这房子太过老旧,重新推倒再建太麻烦,加上这离村口隔了挺长一段路,咱家如今时常得送货去镇上,住在村尾就有些不大方便了。”
“你的意思……是把房子建在村头?”王氏想了一下,买块地在村头建房是不错,不过,村口的地基本都是有主的,从村民手里买地价钱估计要贵上不少。
珍珠摇摇头,“村口的空地都是零零散散的,没有整块大的空地,咱们得把院子和房子起的宽敞点,咱们腊味要需要大院子曝晒,还需要挂起来晾干,地方不能小了。”
“嗯……嗯……”王氏沉吟着点头附和,没错,院子不能小了,这腊味的订单一大,连晾晒的地方都不够了。
“那……你觉得村里哪个地方合适?”她问道。
“呵呵,奶,咱进村口的东边不是有块挺大的空地么?”珍珠笑着道。
“村口东边?”王氏想了一下,“是那片河滩边上?”
“是呀!奶,那块空地挺不错的,就是杂草石头多了些。”
“嗯……那块荒地虽然大,但不适合种粮食,村里有人试着在那里种过杂粮,收成不好就荒废了。”
“奶,咱们又不是买来种地,用来建房子还是挺好的,离村口近,一拐弯就能出去了,背后是秀峰山,上山砍柴打猪草方便,而且那里离村里有一段距离,住得远些,就少些是非。”
“嗯……嗯……不错,只是,那块地着实大了些,你们一家住着,会不会冷清了些?”
“哈哈~不会啦,奶,我们住在这里也没有几户人家呀,再说了,从老宅到村口怎么也比到村尾近吧?”
“那倒是……”王氏轻笑一声。
“要不这样,大伯也在村口建房子,咱们两家并排一起,以后来往就更方便了。”珍珠笑着提议。
王氏眼前一亮,颇为意动,两兄弟相邻而居,最高兴的当属她啦!
可,转念一想,上扬的嘴角又顿了下来。
“不行,老宅是祖屋,不能随便动迁,再者,新建屋舍费用高,老宅好好修缮一番就行了。”王氏说完,语气越发肯定,“还有,你伯娘如今怀着身子,家里实在不宜大兴土木。”
珍珠听着点点头,她只是提提建议而已。
祖孙俩就建房用地又讨论了一会儿,王氏才笑吟吟的起身。
“行了,奶回去与你爷说说,再让你大伯去村长家问问地价,明天就能知道结果了,你先和你爹娘透透气,问问他们的看法。”她说道。
“好的,一会儿吃过晚饭就问,奶,娘都在准备晚饭了,你吃完了再回去吧。”珍珠笑着挽留。
“不了,家里还有事呢,地价的问题也得赶紧去问,奶就先回去了。”
说着,拿起地下的空箩筐就急着往回赶。
第一百零二章 河滩荒地
晚饭时,一家人围坐在桌边。
农户人家没有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习惯。
只是呢,胡长贵和李氏本就话少,罗璟作为寄宿者本能的安静沉默,珍珠本身也不是个话多的。
还好,家里有个活波开朗的胡平安。
“姐,这坡地围起来就可以把兔子放养在里面了吗?它们会不会逃跑?会不会打洞?”好奇宝宝开启十万个为什么模式。
“嗯……它们会逃跑,会打洞,所以围墙要建得高一些,地基要挖得深一些。”珍珠笑着耐心回答。
胡长贵听完,把嘴里的饭忙着咽下,追问道:“珍珠呀,这围墙要砌多高?地基要挖多深?如今天气还算好,等过了十五就可以先挖地基了。”
“嗯,这围墙不仅要防着兔子逃跑,还得防着外人爬墙,所以肯定得建得比人高不少,可以比着院墙建,地基嘛,挖个一米应该够了吧,要不一米五也行,爹你们去逮兔子的时候,看见兔子窝一般有多深?”珍珠不是很肯定,以前是看过相关的报道,可也没记得这么详细。
“这……有些个野兔窝确实挺深的。”胡长贵也不大肯定。
“那就挖深一点,也就是多费点力气,兔子跑了可不行。”李氏夹了一筷子卤肉放进珍珠碗里,顺势夹了一大筷子肉给罗璟,这才自己吃了起来。
罗璟看着堆了半碗高的肉菜,扯扯嘴皮,默默吃了起来。
“那就挖一米五好了,省得到时候让它们跑了。”珍珠看着好笑,轻笑道。
“对……对……挖深些,爹,到时候我和你一起去。”平安嚼着饭嚷道。
“嘴里有饭不要说话。”珍珠用筷子敲了一下他的手背。
“哦……知道了。”平安立马老实的嚼起饭来。
“爹,咱那坡地还挺大的,你一个人挖不过来,咱们请几个人挖,费不了几个钱的。”虽说如今天色略微好转,可坡地土层还是很冷硬的。
“不,不,不用请人,爹可以弄好的。”胡长贵连忙摆手,这点活哪里用得着花钱请人干,“况且,你大伯也可以帮忙的。”
清贫节俭的日子过惯了,即便如今不缺钱,胡长贵还是秉着能省一点是一点的心里。
“嘿嘿……爹,这两天你还有空闲,可过几天可能就不得闲了。”瞧着胡长贵听得认真,便继续说道:“奶今下午过来了。”
众人的注意力都在珍珠身上,珍珠便把下午与王氏说的话转述了一遍。
“啊……”李氏一时反应不过来,自家这是要新建房子?
“这……这……为……为什么要找地新建?咱这房子扩建一下不就好了?”胡长贵愣了神,磕磕巴巴的问了一句。
“爹,咱这是村尾,进出村子都不大方便,咱们和十里香合作着,时常要运送货物,你想,咱拉着满车的货在村子里来来往往,打眼不?再说,村里这路坑坑洼洼的,咱家的牛车都颠成啥样了,住村头可就不同了,咱把出村口的路修一修,一转弯就能上官道了,不仅省了时间还省了颠簸。”珍珠语气平稳淳淳说道,“咱这里太小,推倒了再建,价钱也贵,还不如新建划算呢。”
“……可,那块地,还得花钱买下吧?”胡长贵有些忐忑。
“爹,钱挣来就是要花的,挣了钱收着不用也是死物,你别担心了。”她笑着继续说道。
“那……那地要花多少钱?”李氏关心问道。
“还不清楚,那就一片种不了粮食的荒地,应该用不了多少钱吧。”上好的田地也就四两银子一亩,这荒地应该花不了多少钱吧,珍珠暗自算着。
村长家中,胡长林正与赵文强说着此事。
“东边那块荒地……倒不贵,可是,那片地得整块卖,十七亩荒地三十两银子。”赵文强慢悠悠的说着,眼中精光闪过,从胡长林拎着一坛子好酒和几大块卤肉腊肉进来,他就知道这老胡家又有新动作了,只是没想到,他们居然要买东边的那块荒地。
“十七亩地三十两?赵叔,贵了吧,那可是不适合耕种的荒地呀,这价……高了些。”胡长林算了算,这都快赶上次一等耕地的价钱了。
“不算贵了,长林呀,荒地连着河滩,那一大片河滩可也算在里面的。”赵文强手划出一个轮廓,强调着河滩的宽阔。
“……河滩的地面倒是挺大,可,派不上用场呀,滩边尽是些芦苇野鸡冠的杂草,能用来干啥?”胡长林嘟囔着。
“那你家买那块荒地打算做什么?”赵文强好奇的问道,这荒地虽然一直在望林村名下,可多少年了都没人留意,胡家想买下荒地,他是乐见其成的。
“打算在那里建个宽敞一点的房子。”胡长林没藏着掖着,反正买下来后,很快就要请人平整地面,等过完十五便正式动工。
赵文强面色一正,心中暗暗吃惊,胡家兄弟不得了呀,这才多久时间,买了耕牛买了田地,这会儿竟然还要买这么大的地面建房,这……得挣了多少钱财才有这样的底气呀。
“你们……是两家一起建新房?”他问道。
“不是的,是长贵家起,我们老宅翻修一遍,再新添两间屋子就行了。”胡长林笑得开心,长贵起新房他不仅毫不介意,还真心为长贵高兴。
“长……贵……家?”赵文强愣了愣,随后试探着问道:“那,这块荒地也是长贵自己要买的?”
“是呀,赵叔,不瞒你说,我家秘制的腊味很得十里香酒楼的喜爱,如今与他们酒楼有着长久合作,这些腊味的制作需要很大的场地来晾晒,我们这次起新房,主要就是为了能有个大场地晾晒东西,好让十里香的订单都能按时交货,省得年掌柜总是派人催促。”胡长林半真半假的笑着说道。
村里的人大多数都知道他们家与镇上的酒楼做着买卖,他透漏这些给赵文强听,就是想借着村长的嘴,告知村民,如今的胡家已不同往昔,不仅家底丰厚起来,还和镇上的大酒楼有着密切的关系,想打胡家坏主意的,都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份量。
赵文强抿了抿嘴唇,扯扯唇角笑了笑,他自是听出了其中的意味,这胡家一朝翻了身,处事态度倒有些强硬起来。
胡长林问好了地价,就不再多留,赶忙回去与家人商议,准备明日再做决定。
回到老宅,把价钱与王氏一说,王氏皱起了眉头,感觉确实贵了,那片荒地野草丛生乱石遍布,地面还有些高低不一,整理起来还得颇费些事。
胡老爷子倒是听到了重点,那大片的河滩算在荒地的范围内,那河滩可比荒地大了不老少,总的算来,还是挺划算的。
王氏却和胡长林的想法一般,觉得河滩都是芦苇和杂草能有啥用途。
三人就着地价讨论下一番,最后,王氏和胡长林连夜去了村尾,让胡长贵一家自己做决定。
珍珠听到那片河滩也算在胡荒地的范围内,眼睛着实一亮,那可是好大一片地呀。
做为一个生活在寸土寸金的都市人来说,那么一大片土地,花三十两银子便能买下,就感觉像天上掉馅饼似的。
地处村头,靠近官道,还买一块送一大片,珍珠怎么想怎样觉得划算,于是,忙不禁的连连点头。
胡长贵与李氏见珍珠点头,自然不会反对,于是乎,买地的事情便敲定了下来。
有了上一次买地的经验,这次买地就轻车熟路了。
二天一早,王氏领着胡长贵与珍珠早早去了村长家中。
赵文强知道他们决定要买那块荒地,很是利爽,立马带着胡家人三人去了镇上,准备把地契置办下来。
赵文强经过一夜的思虑,觉得胡家这才刚刚发家起步就能这般大手笔的买这么大一块地建房,以后的日子怕是更要节节攀高,自己身为村长,以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