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家要保持警惕,发现谁有嫌疑,一定要上报,特别是腿上突然有伤的村民,不许私自包庇,不能让歪风邪气影响了村里的风气等等。
  赵二麻子正躺屋里懒洋洋的睡着懒觉,腿上的伤还很疼,他昨晚自己处理只随便包扎了起来,再把划烂有血迹的裤腿剪了下来丢进灶台烧成了灰,做完了这些他觉得没有留下什么痕迹便回屋睡觉了。
  “他爹,村长早上敲锣开会,是出了什么事?”
  屋外,赵二麻子的老娘低哑的声音传来。
  炕上的赵二麻子一个机灵坐了起来,看着窗外竖起了耳朵。
  “听说昨晚胡老二家进了贼,村长让大伙开会举报,看看是不是咱村的人干的。”
  苍老沙哑的声音正是赵二麻子的老爹。
  “贼?……他爹,强子在家么?”
  声音带着担忧和颤抖。
  赵二麻子原名赵永强,因脸上坑坑洼洼,村里人都叫他二麻子,久而久之,他原来的名字倒没人记得了。
  “在呢,在屋里睡着。”
  “喔……那还好……还好……”
  她家儿子啥样她清楚,眼见胡家发了财,保不住就眼红做了傻事。
  屋里的赵二麻子脸色煞白,身子不由自主的开始发抖,竟然告到了村长那,不行,他得赶紧跑,他腿上有伤,被抓住了可就露馅了,想到胡家与酒楼药铺的掌柜交好,搞不好还会被捅进牢房,他这么一想,身上冒出了冷汗。
  急忙的下炕穿上衣服,又从柜子后面的墙缝里,掏出了他最后的两块银角子。
  赵二麻子拉开房门就准备走。
  “儿呀,你起来了。”
  “娘,我有事去镇上,得过一阵子才回来,要是有人问起,你就说我不在家,去镇上干活去了,记住了。”
  说完,急忙往后门走去。
  “强子,你这是干嘛去呀,这么着急?你这腿咋了?磕着了?”
  看着赵二麻子一瘸一拐的走去,赵老爹心中的不安越发强烈,连忙追上前问道。
  “呃……磕到了,没事,一会儿就好了,爹,你记住了,我去镇上干活去了,已经好几天不在家了。”赵二麻子不耐烦的回道。
  他拉开门,左右看了几眼,没人,连忙走了出去,他家住村边,只要他拐进山道,就没人看见他了。
  “儿呀!”
  “强子!”
  两老夫妻追出门去,却见赵二麻子已经拐进山林小道。
  两人面面相觑,眼底的不安越发强烈。
  不管村里如何闹腾,都没能打扰珍珠的好心情。
  珍珠、翠珠、平安、平顺一早赶到了那大片的荒地上。
  “哇~姐,这一大块地都是咱家的?”平安两眼发光的看着眼前大片的土地,一边走一边惊呼着。
  “呵呵,是呀!”珍珠笑着左顾右盼,嗯,着实很大一片。
  “以前经过也没特别注意,现在站在这里才感觉这地确实挺宽一片。”翠珠打量着周遭,轻声感触道。
  “平安,你家要在这起房子?起在哪呀?”平顺呼啦啦的跑了一圈后,气喘吁吁的问道。
  “不知道,姐,咱家房子起在哪?”平安四下打量。
  “这不是正在勘察嘛,大家都四下看看,一会儿咱们好确定大致方位。”珍珠拿着纸张与炭笔,准备找个地势高一点的地方看一下方位。
  “哦~”平顺平安呼啦啦跑散开去。
  “珍珠,房子要起在离路口近的地方吧?”翠珠指着来时的方向说道。
  “嗯,也不用,以后家里有了马车,去哪都方便。”对于马车,珍珠一早就想买了,马车跑得比牛车可快得多了,进出运货更方便,只是马比牛贵上不少,如今家里要准备建房,需要花销的地方多,等新房建成后再说吧。
  “马车?”翠珠眼睛一亮,“二叔要买马车么?”
  “呵呵,总要买的,牛车走得太慢,运货总是不大方便。”
  爬到一块大岩石上,珍珠举目四看,荒地很大,杂石乱草很多,低矮的灌木和歪斜的枯木交错,哟,整理起来怕得费不少功夫。
  “你小心些。”翠珠担忧的看着岩石上站得挺直的少女。
  过了年,珍珠十一岁,原本矮小的身形犹如柳枝般开始抽枝发芽,渐渐的有了小小少女的风姿,白皙通透的稚嫩小脸有着与她年龄不符的冷静沉着,两相交错,却有着别样的魅力。
  “没事。”珍珠朝她笑了笑,再抬眼专注的查看起地势。
  这块荒地位置其实不错,依山伴水绿树成荫,这么些年没有村民想到在这建房,主要原因就是碎石灌木过多,整理起来太过麻烦,在此建房还得自己修一条通往官道的小路,离村子又略远,费心费力的建下来,连个隔壁邻居都没有,实在太过冷清,人是群居动物,大多害怕孤独,很少人会愿意独门独户的自己生活。
  “姐!姐!过来……”
  远处平安的呼喊声打断了珍珠的思绪,远远望去,平安平顺两个小小的身影在秀溪山脚朝她招手。
  如今的小平安身形虽然依旧瘦小,小身板却已健康许多,这段时间胡家伙食的日益改善,更让他活力充沛精力旺盛,这不,一会儿功夫就跑到那么远去了。
  珍珠拉着翠珠避开乱石灌木朝平安走去。
  “你们也太慢了……”平顺不满的嘟囔道。
  “石头杂草这么多,能走多快。”翠珠白了平顺一眼,“咋咋呼呼的喊啥?”
  “姐,这儿有个闷泉,水又暖又甜。”平安蹲在一斜坡处,杂乱的碎石间,一洼清澈见底的泉水正咕咕的冒着气泡。


第一百零八章 新屋规划

  “咦?这也有闷泉?”翠珠上前细看,“水倒是挺清的,就是小的点,比你家后山那个小了一半。”
  珍珠踩着碎石往斜坡走了两步,凑近蹲地,伸手抚了抚水面,果真清澈温暖。
  “姐,咱把房子起在这,以后娘挑水洗衣服就方便多了。”平安手一挥,朝附近划了一圈。
  珍珠闻言,心中一动。
  站起身子,细细打量起附近。
  “前面就是河滩,挑水洗衣服哪都方便。”翠珠指了指前面的大片河滩。
  “河水哪有泉水好,二姐这都不懂。”平安灵活的眼珠溜溜转了一圈。
  “喝水当然是泉水好,可洗衣服用哪的水都可以。”平顺也凑热闹的说道。
  这里地势开阔平整,没有大的巨石或凹坑,整理起来倒不复杂,把闷泉也围在院墙内,家里用水即干净又方便,可能的话,还可以在旁边挖个池塘引入泉水养鱼养藕,只要偶尔加些灵泉进去,就不怕养不好,珍珠越想眼睛越亮。
  拿出黑炭笔,找了块石头垫衬,然后唰唰的画起房屋的图纸。
  珍珠的简笔画还行,小时候学过两年素描,水平算不上高明,画个房屋规划图还是可以的。
  烧黑的木炭头在素白的纸上起起落落,不大会儿的功夫,房屋的大致格局便已成型。
  “姐,你画的是什么呢?”平安三人围着珍珠好奇的看着。
  “房屋规划。”珍珠抬头,见众人一脸不解,便笑道:“就是咱家房子的大致格局,看,这是院墙,这是大门,这是正屋……”
  珍珠也不大了解这时代的房屋格局,只能用她有限的见识,先大致画个样子,具体的要回去与王氏李氏她们商量了再说。
  “姐,为什么有两个茅厕?”平安很聪明,珍珠略一说明,他便看清楚了格局,他指了指规划图一左一右两侧。
  “家里人多,多建一个方便些。”不仅要多建一个,珍珠还想弄个蹲厕,她家的厕所就是一个斜坑,一眼望到下面,满坑的粑粑和蛆虫,偶尔不小心看上一眼,得恶心半天。
  不光她家的茅坑是这样,望林村家家户户基本都是这样的茅坑,有的人家甚至茅坑连着猪圈,那个味道可想而知有多可怕。
  马桶就算了,结构太复杂,抽水的原理她也不大懂,蹲厕是陶瓷烧制成型应该不难。
  姐姐和姐夫装修新房的时候,她陪着去建材市场购买材料,见过不少蹲厕,结构简单不复杂,应该不难烧制。
  把荒地大致查看了一遍,四人才兴冲冲的返回家中。
  回到家中,王氏正与李氏坐在屋檐下说着话,两人手里还都做着针线活。
  瞧见姐弟俩回来,王氏笑着放下了手里的鞋垫。
  “奶,咋样?抓到昨天的小偷了吗?”平安知道王氏一早去了村长家,一回来便急忙问。
  “没有,全村几百个人呢,哪能这般容易抓到。”王氏叹了口气,“不过,村长让大伙注意腿上有伤的人,发现有嫌疑的要举报,不许大伙包庇,这样也好,即便抓不住小偷,最近一段时间他也不敢再来啦。”
  “奶,不用害怕,小偷要是再敢来,我就让小黑挠花他的脸,这样看他还能躲到哪去。”珍珠咧嘴龇牙的一笑,最好别来,来了就让你变花猫脸。
  “小黑是个好样的,可它毕竟太小,也不能时时在家,你们还是得小心些。”王氏有些忧心,家里好不容易有了挣钱的营生,却又招了毛贼眼红,唉!
  “知道了,奶,你不用担心,小黑机灵着呢,它晚上都在家里的,精神着呢。”珍珠笑着劝解着。
  拿出拽在手里的房屋图稿,珍珠拉着王氏进了堂屋,商量起新房的事情。
  听完珍珠的构图,王氏有些愣然。
  “珍珠呀,你家只有四口人,这房屋不用建这么多间吧?”王氏指着图纸问道。
  “奶,用得上的,你看,我爹我娘一间,我一间,平安一间,玉生一间,给爷和奶预留一间,我们与镇上有生意来往,得预留两间客房,万一有事需要留客,难道还得腾自家屋子给客人呀?还有两间是储存屋和杂物间,咱这腊味是一批一批腌制的,得有间屋子作为存放的地方,至于杂物间就更需要了,玉米、南瓜、粮食、各种腌菜酸菜种粮都得有地放不是,这最大的一间是晾干腊味的屋子,四面是窗,通风顺畅,干透得更快,还有就是厨房澡房、牛棚、猪圈、柴房、茅厕。”珍珠一间一间的指出用途。
  王氏有些目瞪口呆,听着好像是珍珠说的那么回事,可想想又觉得不对,“珍珠啊,爷和奶那间就不需要了,奶知道你们有这份孝心就可以啦,老宅离得近,没必要给我们留一间房间。”
  “有必要的,奶。”珍珠语气肯定的说,“以后咱们生意越做越大,你得经常在家坐镇才行,而且,爷和奶在老宅住腻了,就可以到我家住一段时间。”
  “……”王氏看着珍珠一脸肯定有些哭笑不得,这屋子有啥住腻的,两家离得这般近,天天都走动着,住不住一起还不是一样。
  “奶,过了十五,天还得冷一段时间,咱们的腊味生意还有一阵子忙头,咱这边的兔棚也离不开人照顾,爹又要忙地里的活,到时家里还不知忙成啥样呢,你可不能看着不管呀。”
  珍珠板着手指一样一样的数,事还真的挺多的。
  “你这孩子,奶还能不管你们。”王氏朝她瞪了一眼,“到时候你大伯和翠珠都会来帮忙的,你爷腿脚好了不少,也能帮上不少忙。”
  “嘿嘿,人手可能还是不够。”珍珠嘿嘿一笑,手朝图纸指了指。
  王氏狐疑的看过去,“这一大圈是什么?”
  “奶,秀溪山脚有个闷泉,水质清澈甘甜,我打算把闷泉围在我们院子里,方便我们以后的用水。”她顿了顿。
  “嗯,咱望林村周围山多,闷泉倒也不少,围在院墙里,用水确实方便。”王氏点头。
  “呵呵,这只是用途之一,奶,你看,咱们在院子中间挖上一个大池塘,把泉水引进去,然后在里面养鱼和莲藕,就是另一个大用途了。”珍珠笑道。
  “……挖池塘?”王氏吃惊,眉头皱起,“珍珠啊,这莲藕可不是那么好养的,莲藕金贵,咱们附近村落没人养过,听说临镇有人养过,据说没养好,莲藕瘦小产量不高,养了几年也没养好,还亏了藕种钱,后来池塘便荒了下来,也有那种成功的,不过都是大户人家的池塘,有专门会种藕的人看管,咱们可请不起这样的人才呀。”
  “奶,你放心,没有把握的事情咱不做,这样,先把房子建起来,池塘呢,等房子建好再说。”先把池塘的事情放到一边,建房才是眼前最重要的事情。
  晚饭过后,趁着大伙都在,珍珠拿出图纸,指出方位具体说了一遍。
  罗璟瞧着炭笔勾画的图纸颇感新奇,只瞅着图纸研究,嘴上便一贯保持沉默。
  胡长贵与李氏却被惊得不轻。
  “珍、珍珠啊,建这么多屋子得花多少钱呀?还是少起几间,够住就行了。”胡长贵看着女儿磕磕巴巴的说道。
  珍珠摇头,把下午与王氏的解释又说了一遍,并把每个房间的用途一一指出,表明不能再少了。
  胡长贵一时苦了张脸,他原本想着自家就四口人,加上玉生也就五口,满打满算五间房应该就够了,谁曾想照珍珠这么一算,竟然这数量翻倍都不止。
  这得花多少银子才能建好房子呀。
  胡长贵心疼花钱,但,这些钱都是自家闺女挣的,具体怎么用,他自觉没有反对的余地,再来,珍珠说得也有道理,房屋的具体用途很明确,既然这样,还是按照她说的办。
  李氏听完珍珠的解释,倒不像胡长贵般愁眉苦脸,她毕竟在大宅门里当过几年丫头,多份见识,知道房屋的格局大小关乎着一家的脸面,自家如今与镇上做着长久的生意,院落修建得大气宽阔些总是没错的。
  这样想着,李氏颔首同意了珍珠的方案。
  平安就更不用说了,他早就想要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了,过了年他都八岁了,还和胡长贵夫妇睡一个炕上,以前是家里条件困难不允许,如今有能力了,他自然双手赞成多建几间屋子。
  这样一来,家里的成员都通过了珍珠的图纸方案,珍珠灿然一笑,初战告捷。
  不过,这图纸只是初稿,具体的细节还得完善一下,她还想把厕所与澡房合二为一,这样也不用再另建澡房了,只是排水管道的问题还得再琢磨琢磨。
  接下来的日子,胡家开始忙碌起来。
  先是邀了柳常平,把具体的房屋格局落实完整。
  柳常平长年在外打散工,多数都是帮人建房或修缮屋舍,对于房屋的格局方位自是了解。
  排水管道问题,这时期大户人家多用陶质管道或石块砌成的排水沟,陶质的价格自然比较昂贵,石块砌成的小型排水沟成本就低些。
  茅房与澡房修建在一处,柳常平还真没见过,多数人家会在洗澡间放置马桶倒是真的。
  珍珠给他描绘了一遍蹲厕的构造,又在白纸上把构图画了一遍,只要解决了排水问题,这样的茅房方便又省地。


第一百零九章 上元节

  柳常平看完若有所思,随后表示排水没问题,只是这蹲坑得找瓷窑另外烧制才行。
  最后,厕所与澡房建一起的方案还是给否决了,原因是农家的粪池可是宝贝,每年地里的收成可都靠这些肥料了,与澡房一起,不就把农家肥都冲走了么。
  珍珠无语,不过也无妨,多建两间澡房而已,在柳常平的帮助下,她很快定好了设计图纸。
  随后,胡长贵也在柳常平的帮助下,先招齐十个相熟的村民开始整理荒地,做好挖地基的准备。
  原本胡长贵是想着自家几人辛苦些,多花些功夫整理出来就行,不必额外花费银子另外雇人。
  珍珠领着他到具体位置一指,问道:这一大片地段就他们两三人,需要几日才能清理完整?
  胡长贵看着大片的土地上,满地的凌乱的碎石与低矮的枯枝灌木,说不出话来。
  如此,以每日十二文的工价请了十个勤快能干的村民,在柳常平的带领下开始清整地面。
  刚过年关,离春耕还有一段时日,清闲勤快的村民都很乐意挣些力气钱。
  按照以往的惯例,主家包中餐是十文的工价,不包则多加两文,胡长贵家住村尾,工地在村头,一来一回得花不少时间,加上李氏不惯人多,珍珠便提议多花两文让帮工的村民回家自己吃,反正请的都是本村的人,家都离得近,也很方便。
  这回,胡长贵没意见,李氏不惯与人打交道,多花两文就两文吧,看着李氏白皙温柔的脸庞,胡长贵也怕家里多了十多个粗糙的汉子会冲撞自家媳妇。
  珍珠哪里会看不出胡长贵的心思,她暗地翻翻白眼,这老爹只有关乎她老娘才会如此大方。
  请的这十个人,好些个都是胡家兄弟相熟的村民,郑双林和赵黑豆就在其中,两人都是听到消息后腆着脸自己找上门的,虽然一般村民都能自己修个猪圈牛棚之类的活计,但毕竟比不上专门干这行的熟络,两人虽是借着熟人的关系,也不敢托大,纷纷跟在柳常平身后勤恳踏实的干着活。
  荒地上十几个粗壮的男人热火朝天的忙活着,珍珠在家也没闲着。
  平安平顺这两三天就准备上学堂了,珍珠拿出早就买好厚实粗麻布,打算赶制两个双肩包出来。
  当然,她只负责画图出样子,真正动手的还得靠李氏。
  这时代的学生也有书包书袋,只不过他们背的多数是改良的小竹篓,不遮阳不挡雨,一个不小心书籍就会有破损。
  简单的双肩书包,在粗厚的麻布上画好尺寸裁剪下来,用纳鞋底的锥子扎出孔,随后用大针穿着麻线缝制,在李氏的帮助下,很快,一个简单的双肩包便缝制而成。
  厚实的麻布面缝制成四方形,顶上的顶盖留着两个不小的扣眼,正好对齐下面的圆扣,左右两侧分别缝了两个侧袋,底部则用了双层的麻布以作支撑。
  李氏一脸惊喜的看着背在珍珠身后的双肩包,原来粗麻布还能制出这样别出心裁的背包。
  她照着珍珠的意思缝制的时候,心里还奇怪,这些粗麻布能做出什么有用的东西?鉴于珍珠琢磨的新鲜事物也不是一样两样了,李氏也很顺从的照着她的意思缝制出来。
  没想到,缝好后的效果是这副样子,李氏爱不释手的拿在手里反复看了好几遍。
  缝出了第一个,第二个就更顺手了,半个多时辰后,第二个双肩包便缝制完成。
  两个一般大小的包,并排放在桌面上,珍珠心满意足的笑着,李氏手艺不错,缝制的针脚都很紧实,麻布粗厚耐脏,这样的背包能放心用上挺长一段时间。
  李氏心细,她让珍珠在两个包的顶盖里描上一个安和一个顺字,她再顺着样子绣出来,以便两娃区别自己的背包。
  平安平顺看到自己的新书包,都惊喜不已,背在身后久久不肯放下,恨不得马上背到学堂炫耀一番。
  整个正月,胡家过得其乐融融。
  两家都攒了不少钱银,手头不再拮据,心情自然高兴开阔,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胡家上下脸上的笑容格外的舒畅。
  就连小家子气的梁氏,虽说心底对于胡长贵家买地建房的事情还心存芥蒂,但,上次经过王氏意味深长的一番谈话后,她总算认识到,胡家如今能有这般局面还得多亏了胡珍珠,靠着聪慧多智的侄女,想出的新鲜别致的吃食,两家人才能挣到从前想都不敢想的银子。
  胡长贵私下还给了她十两银子,说是王氏体谅她这个年纪怀胎不易,让她存着做体己,梁氏当即红了眼睛,喜极而泣。
  不仅如此,她娘家人提出向胡家学习养兔子,王氏应承下来了,只道明他们需自己买下种兔,具体养兔的法子则无需费用。
  加上平顺没几日便要开始上学堂了,她的胎像也稳定了,梁氏的日子似乎突然变得辛福美满起来。
  此后,虽然她还是眼红胡长贵家买地建房,但,明面上却也都一团和气了。
  忙忙碌碌中迎来了正月十五。
  上元节,胡家荒地的平整工作也暂停一天。
  一早,李氏便特意用糯米粉搓了芝麻花生馅的浮元子,每人一大碗,甜甜糯糯的,滋味倒也不差。
  上元节,也就是元宵节,这一日的习俗多是吃浮元子,逛庙会看花灯,文雅一些的还有猜灯谜赏明月放孔明灯等等。
  当然,这些活动平安和珍珠都没体验过。
  胡家离镇里远,李氏不能说话,平安身体又时常犯起小病,往年的上元节一家人都是在家中度过的。
  所以,当平顺蹦蹦跳跳的跑来告诉她们,今晚要去逛庙会看花灯,平安激动得一蹦跳了老高,直乐得抱着平顺不停的问:真的吗?真的吗?
  王氏特地让胡家两兄弟带着自家孙子孙女去逛庙会看花灯,以前家境不好,很少有机会带孩子们去庙会玩耍。
  现在,家里有这个条件,就得让孩子们多多出门长长见识。
  他们一行人午后才赶车出发。
  胡长林带着翠珠平顺,胡长贵带着珍珠平安,李氏一向不喜人多,没有一起出门,罗璟腿没好利索,婉拒出行,梁氏带着身孕月份重就更不宜出门了。
  胡家两兄弟带着四小娃逛庙会去了,同行的还有搭便车的赵大山赵小磊父子。
  赵大山住在胡家老宅附近,一家人与老胡家常来常往的,上次王氏借的小石磨,就是他家的。
  赶去镇上逛庙会的人很多,官道上三五成群,走路的,坐车的,附近村落的各个路口不时涌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