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珍珠手上的动作随着话语顿了一下,不过她早已从原来的记忆里搜寻出借口,续而双手依旧不慌不忙的穿插于花棚子中,表情淡定的说道:“以前听彭爷爷说的,平安还记得他吗?”
“记得,住在大沟渠边上的彭爷爷,以前经常讲故事给我们听,还给我们糖吃,可惜他身体不好走了。”平安脸上带着惋惜,他很喜欢那位眼里带着善意的老人。
“是呀,彭爷爷是个好人,以前我总是带着你去大沟渠附近打猪草,每回看见我们都让去他院子里歇歇脚,他老人家年轻的时候跑过很多地方,懂得东西可多了,你那会儿小还不记得事儿,彭爷爷说过很多他年轻那会儿走南闯北的故事,可有意思了。”珍珠慢条斯理的说着,瞧见平安听着出神,笑着继续说道:“他老人家说过,南方那边养兔子可是圈地养的,找块坡地建起高墙,在里面搭几个小窝棚,还可以种些兔子爱吃的野菜和草,这样不用怎么理会兔子,它们都能自己长大,是不是很神奇。”
平安听得入神,不由点头说道:“嗯,真的好神奇,还可以这样养兔子,可是我怎么不记得彭爷爷说过这些?”他眉头不由皱了起来。
珍珠掩唇一笑,道:“那会儿你才四五岁,就是个小跟屁虫,哪会记得这些,你能记得有个彭爷爷就不错了。”
平安懊恼着皱着小脸,转而又期待的看向珍珠说道:“姐,那彭爷爷都说了些什么故事,你讲给我听好不好?”
“这一时半会的,哪里记得那么多,等我想起些什么再告诉你吧。”手里的线上下挥动着,不知情的人看见了还以为是个针线高手呢,其实她不过是详装忙碌而已,细看花棚子里的针脚,歪歪斜斜惨不忍睹。
“那好吧,那你记得哦。”平安有些失落,彭爷爷讲的这些故事自己居然一点也没记住,真是太郁闷了。
珍珠轻瞄一眼他有些蔫蔫的小脸,吐吐舌头移开了视线。
不是她不想告诉他,事实上她记忆中关于这位彭爷爷的事情也很少,她只是拿他来做借口,要不无法解释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娃为什么会懂得如此多的事情,反正老人家已仙逝,谁也不能去求证了,就让她借一借他的名号用用吧,珍珠心里为自己的主意点了个赞。
彭爷爷名彭大强,一生经历颇为坎坷,幼时父母双亡家无恒产,十来岁的时候便为了生计,离开望林村四处奔波,挖过沟渠做过苦力也当过学徒,后来跟着行脚商人走南闯北的混了几年攒了些银子,便在镇上娶妻生子安顿了下来,每年靠着赚取南北货物的差价日子过得也算小有家产,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他们一家乘船出行的时候遭遇暴雨袭击,整个船都被巨浪打翻了,除了几个水性特别好的人获救外,其余的都遇难身亡了,这其中就有他的妻子女儿儿子。
彭大强水性一般但幸运的抓住了一块浮木,所以被冲到岸边获救,却在听闻妻子儿女都没能获救后嚎啕大哭失魂落魄,昏昏沉沉的回到家中便一病不起。
亲人离世的巨大打击摧垮了他的身体,久病缠身浑浑噩噩的没过几年便家财散尽,最后他免强打起精神卖掉镇上的住宅,一个人回了望林村的祖宅,花钱把老旧不堪的老宅翻修一遍便住了下来,可惜身体一直不好,加上没有了生活的动力,没几年便离开这个世界了。
这些都是在彭大强离逝后,珍珠从村里人议论纷纷的闲言碎语中听来的。
彭大强在村里还有个远房侄子,偶尔会过去帮忙干点粗活,但毕竟离得比较远,也就三五天才跑一趟,遇上农忙十天半个月也去不了一趟,胡家离彭大强家还算近,胡长贵便时常给他家送些柴火或者帮忙挑几担水,不过胡长贵是个锯嘴葫芦闷性子,每次把柴一放把水一担说上几句就跑了,以至于每次珍珠经过大沟渠附近时,彭大强总拉着她们进院歇歇,时常给些点心糖果,偶尔唠唠家常讲讲故事,可惜以前的珍珠也接了她爹的性子寡言少语,反倒是平安活波好动言语也多些,一老一少还能多说些话。
珍珠回忆着彭大强坎坷的一生不禁有些唏嘘,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小子靠着自己的打拼好不容易娶妻生子过上了好日子,却不料造化弄人,一家人天人永隔,最后只落得孤苦无依凄凉离世。
生命里最重要的不是金钱、权利或地位,而是亲人,健康和朋友,没有家人和健康再多的金钱又有什么用。
不期然的想起她老爸老妈,他们应该还好吧?应该从她离去的悲伤中走出来了吧?这般想着,鼻子一酸,眼泪差点就掉下来。
侧过身子,避开平安的视线,珍珠用衣袖擦了擦眼泪,平缓着上涌的伤感,家里有哥哥姐姐照料着,不会有事情的,她反复做着心理建设,手里的花棚子都快被她捏得变形了。
良久,珍珠转头看着有些昏昏欲睡的平安,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有缘成为今生的家人,那么这些亲人便是她这辈子的温暖与责任了,所以,加油吧!胡珍珠!
第十六章 王氏
萧瑟的秋雨绵绵的下了两天,清晨远山晨雾迷蒙。
珍珠伸着懒腰远远眺望着被云雾缭绕着的青山深处,顿生出一种“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感觉。
一通洗漱后,她在院子四周溜达一圈,眉头轻轻皱起,地面上水迹依旧明显,过于湿润的土地可不利于兔子活动,还是等下午地面干一些再放兔子出来吧。
“姐,今天可以把兔子放出来了吗?”平安一蹦一跳的跑到了跟前。
珍珠好笑的看着他,伸手捏捏他的小脸笑言:“平安,养了兔子你也变兔子了吗,走路一蹦一跳的,过了年你可八岁了哦!”
看着平安撅嘴表示不满,又笑道:“现在地上太湿了对兔子不好,等下午干一些再放出去活动一下,现在先打扫干净再喂它们。”
平安点头,两人开始合作打扫卫生,珍珠从怀里拿出两幅口罩,这两日她闲来无事用旧布自己缝制的,虽然针脚粗略但好歹也有模有样,她先给自己戴好,然后在平安好奇的眼神中给他戴好,并解释这是防臭用的。
平安摸摸悟着唇鼻的小布料,新奇的吸气呼气,随后笑嘻嘻的开始打扫鸡舍。
早饭是玉米窝窝头,这里的窝窝头和现代的窝窝头完全不一样,现代的玉米窝窝头是用纯玉米面做的,口感软绵香甜,而这里的玉米面居然是连着玉米芯打成的,吃起来又硬又茬还哽喉,口感实在很差,珍珠吃过一次后,便再也不愿意吃了,心里更是一阵吐槽:这是玉米面么?吃着和木渣有啥区别?没吃过比这更难吃的窝窝头了,等姐挣了钱,立刻把你从饭桌上淘汰掉。
勉强就着咸菜嚼了一个窝窝头后,珍珠便称吃好了,“咕噜咕噜”喝下一大碗水后才把这如鲠在喉的感觉压了下去。
李氏知道珍珠不喜欢吃窝窝头,这种纯玉米面做的窝头确实不好吃,就连李氏自己这么多年了也吃不大习惯,可是家里的细粮已经吃完了,只能委曲孩子们了,唉,孩子他爹这次出门打工应该能挣些钱银,等他回来让他买些细粮给孩子们改善一下伙食吧。
珍珠看着碗里的窝头感觉有些奇怪,这地方有玉米却不见红薯,红薯如此高产量的农作物,如果发现是没道理会不推广的呀,是因为地处太偏僻的原因呢?还是这里没有这种农作物呢?
不过,这里虽然有玉米但产量普遍不高,个头也不大,望林村里种玉米的人家也不多,占地多产量低,只有旱地多的人家会种上一些。
胡长贵家旱地不少,但也只拿些边边角角的地方种上一些,粮食不够的时候能补充一二,前两日她偷偷拿了些玉米种子种在空间里,打算先培养出一批品质优良的玉米种子,然后偷偷替换掉原来不好的品种,潜移默化的把品种改良好,再慢慢的向外推广,玉米原来在我们国家也是产量最高的粮食之一,在这里居然混得这么磕掺,珍珠心里默默地为玉米抹了一把泪,既然如此,就让她助它一臂之力吧。
吃完早饭,珍珠帮着李氏收拾碗筷端到厨房,打算洗完碗后进山看看,秋雨过后野外的山林里总会长出各种蘑菇。
说到蘑菇想起它鲜甜的味道,珍珠便一阵口水泛滥,对比刚吃完的窝窝头,说它是人间美味也不为过,摸摸依然平扁的肚子,珍珠加快了手里的动作。
“珍珠!”院外响起沉稳的妇人声。
珍珠抬头一看,一位身穿深色夹袄藏青色儒裙的老妇人提着个篮子正推门而入,满头花白的头发一丝不苟的盘在后面,微黑透红的脸庞上两道深深地法令纹似乎在提醒着岁月的无情,珍珠愣了一会儿,才想起这是胡家老太太王氏。
“你这孩子,发什么愣呀,是不是哪不舒服?”王氏放下篮子,有些冷硬的声音,此时却是关切的问道。
“哦,没事,我很好。”顿了顿,学着平安的样子喊着:“奶,你咋来了?”
“这几天家里忙,没顾得上来看看你,你的伤咋样了?”王氏上下打量着珍珠,最后目光停留在她光亮的脑门上,
“没事,早好了,你瞅,一点印子也没有。”珍珠边说着话边把手里的碗筷冲洗好。
“嗯,确实,这次得了教训,下次可不许再那样了,知道不?为了几颗野鸡蛋把自己跑到那么危险的地方,值当么?看把你娘给吓的,都快担心死了。”王氏语气有些严厉,儿子不在家,媳妇又不能说话,她这做长辈的不严厉点怎么行。
“嗯,知道了,让你担心了,以后我会小心的。”珍珠顺着话虚心的点点头。
王氏这才点点头,严肃刻板的脸上表情温和了些,伸手摸摸珍珠细滑的脑门,心里感叹,小孩恢复能力真强,看着挺严重的伤没几天一点印子都没有了。
“听翠珠说你们两孩子捉了老些兔子回来养?”王氏听翠珠说的时候还不敢相信,要知道兔子可不是随便捉得到的,她娘家哥哥就是个猎户,虽然也时常逮到兔子,但多数是掉陷阱里或者用弓箭射到的,徒手捉兔子可没听说过。
“是啊,奶,就在鸡舍里,平安应该在那里,你去看看吧。”珍珠朝鸡舍方向指了一下。
“行,那我去看看。”王氏也好奇,两孩子弄了多少只兔子。
珍珠快速洗好了碗,然后四下开始寻找李氏的踪影,屋里屋外没见着,便往后院走去,一个转弯就看见李氏裹着件旧衣裳在打扫猪圈。
猪吃喝拉撒了一天,地上埋汰得很,李氏把猪赶到一边,然后把猪粪扫进粪坑,最后用水冲一冲才算完事,这活,珍珠感觉自己干不了,倒不是怕脏,只是一只快二百斤重的猪呀,不小心让它拱一下,不把人吓死呀。
“娘,奶来了。”珍珠喊了一声,见李氏点了点头才往回走。
还没走到鸡舍便远远的听见平安叽叽喳喳和王氏说着上山熏兔子的过程,讲到兴奋时还叫出声来,珍珠好笑的摇摇头,转弯回到厨房,从水壶里倒了半碗水,再往里面加了些灵泉,端起往外走。
“奶,出来喝口水,平安,快出来,别老待在里面,兔子不喜欢吵闹声。”珍珠唤着两人。
话语刚落,平安小小的身影钻了出来,神色略显不安,紧张的揪着手说道:“姐,我看见奶高兴一时忘记了。”
“行了,下次记住了,口渴了吧,去厨房自己倒碗水喝,这是给奶的。”珍珠把水递给了随后出来的王氏。
王氏也不推辞,端起碗喝了几口,然后有些讶异的说道:“这后山的泉水竟如此清甜,喝下去竟然感觉身上舒爽许多。”
“奶,您是累了有些渴了,喝下去当然感觉舒服了,呵呵。”珍珠装傻充楞,而后开始转移话题:“奶,平顺怎么没跟过来呀?”
“他呀,下了两天雨在家呆闷了,早就待不住了,这不,雨一停就跑出去了,说是和东胜、强子上小青峰采蘑菇去了。”说起她的大孙子,王氏的严肃刻板的脸上挂了丝笑意。
平顺比平安大一岁,平时就是个活泼好动的,只不过并不常到这边,后山离胡家老宅略远,离小青峰那一片山脉近些,梁氏好不容易生下男孩,自然娇惯着,也不乐意让平顺跑远,只让他在小青峰附近玩耍,八岁的男孩整日上山爬树掏鸟蛋下河摸鱼的顽皮得很,梁氏多数时候都是纵容着从不认真管教,好在还有王氏时常管制着,平顺倒也没有养得骄纵任性,只是玩性大一些,现在也会帮着家里打打猪草干些农活。
蘑菇?珍珠闻言眼睛一亮,看来雨后果然有蘑菇,等会儿得赶紧去多采些,吃不完晾干留着过冬吃也好,于是问道:“二姐今天出来吗?等会儿我和平安也去多采些蘑菇,晾干了冬天好加点菜。”
“翠珠去洗衣裳了,今天可能不出来了,你们自己去吧,不过,这雨刚停路挺滑的,可得小心些,知道不?”王氏细心嘱咐着,她并不阻止孩子们上山,山里的孩子平实勤快是件好事,娇气懒散的小孩是不招人待见的。
“嗯,知道的,我们会小心的。”珍珠点头应着,转头看见李氏正走过来,便喊了一声“娘……”
王氏看向李氏唤了声“荣娘”,李氏闺名荣娘,王氏私下偶尔会喊她的名字。
李氏笑着点头回应,王氏把手里的空碗递给了珍珠,拿起篮子对着李氏说道:“这是自家腌的酸菜,还有些刚摘下来的红枣,拿去放着吧。”
说完不容拒绝的递给李氏。
李氏顿了一下,脸上的表情略显无奈,她婆婆每次来总是带着东西,虽说都是些平常物,但架不住次次如此,家里又比较困难,拿不出东西回礼,李氏知道她大嫂梁氏心里肯定是不高兴的,只是婆婆比较强势不敢出声而已,心里叹了口气,默默地接过篮子走向厨房。
一旁的珍珠看着略显沉重的李氏皱起了眉头。
第十七章 采蘑菇遇蛇
李氏的心情珍珠可以理解,但凡有些心气的人都不会觉得一味的接受别人的馈赠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就算是自己的亲人也是一样的。
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即便是穷家破户礼尚往来也是基本的,王氏虽然是带着善意和心疼补贴着小儿子,可李氏心里还是很不是滋味。
珍珠略一沉吟,故意大声说道:“奶,等爹和大伯回来,就让他们再去熏几窝兔子,到时候可以拿几只公兔去卖,留下母兔和小兔继续养着,过两个月以后小兔子长大了又可以卖一批了。”
她停顿了一会儿,见李氏拿着空篮子出来,又故作天真的继续说道:“兔子很好养活的,山里的野草野菜它们都爱吃,只要找好出路,我们就能一直养下去,就能挣好些银子了。”
王氏惊讶的看着珍珠,迟疑的问道:“珍珠啊,这兔子好像不好养吧,你舅公家里也养过两三次,总是没几天就死了,养得最久的时间都没超过半个月。”
刚才她看见这么些大大小小的兔子就想说来着,怕没几天它们就死了。
珍珠听了倒是生出几分疑虑,这古代的野兔这么不好养?
转念又一想,现代宠物兔盛行,好多女孩子都养过,如果难养肯定不会风靡开来,再说她老爸也养过好几只呢,都好端端的养活了小半年呢,最后还是因为她妈妈嫌味重才不养的,只不过当时的她并没有特别关注而已。
她眼珠微动想起自己的空间,再不济,喂些空间产的作物,总归能养活的,于是笑语嫣然:“奶,您刚才也看见了,现在兔子养得好好的吧,前天一只母兔还下了五只兔崽子呢,这养兔子不能像养鸡一样随随便便的喂它们的,舅公可能是没有注意,喂了不干净的草或者给它们喝了生水。”
王氏和李氏听得认真,附近的村落没听说过有专门养兔子的人家,要是真能养成功,那收益可差不了。
“对,没错,奶,兔子不可以喝生水会拉肚子的,也不可以吃带生水的草,水分多的菜也不能喂它们,兔子比较娇惯,所以要很小心的养哦。”一旁的平安急不可待的说着,俨然一付小专家的样子,板着小脸蛋认真的说着。
“嗯,平安说得没错,没白养这些天兔子,养好兔子虽然有些麻烦,但掌握好方法就不难了。”珍珠摸摸平安夸奖着。
“真是这样那就太好了,可是你们咋知道兔子是这样养的?”王氏半信半疑,如果真能养好兔子家里以后就能多一样进项,日子也会好过些。
珍珠嘴角一抽,果然,每个人都会问这个问题,于是故作平稳的把彭大强的事又说了一遍。
“彭大强说的?那倒是挺可信的,他那个人虽然晚年过得凄凉,但是年轻那会儿走南闯北的混了不少年,是个有真本事的,也不是个信口雌黄爱吹牛的人,这么看来只要注意这些问题还是能养好兔子的。”王氏眉头有着深深的纹路,彭大强这人她当然知道,虽然没怎么打过交道,但对其人还是有一点了解的,顿时,她心情有些激动,和一旁的李氏互看了几眼,想不到这珍珠和平安还有这样的造化。
彭大强晚年因遭大难性情大变,一个人独居在沟渠边上,孤僻少言,和村里人也不相来往,却不曾想他对珍珠姐弟能另眼相看,想来珍珠平安两姐弟也是有福气的,要是真如珍珠所说,那可是天大的好处呀。
王氏越想越觉得高兴,家里虽然没到揭不开锅的地步,但确实没什么余钱了。
年初的时候大孙女玉珠出嫁,为了能让她在婆家挺直腰板,胡家上下咬紧牙关置办了一份像样的嫁妆,为此要强的王氏还借了一些外债,使得原本就不富裕的胡家更是相形见绌,要不是这样,胡家两兄弟也不会在快进冬的时候还在镇上打着散工。
如今老大媳妇又怀上了,虽然是喜事,但也意味着以后的开销更大了,还有这天气一凉,老头子的腿上的旧疾又严重了,却强忍着一直没出声,还不是为了省几个药钱,要是这兔子真的像珍珠说的那样好养活,就能解决家里的燃眉之急了。
“是这样的,彭爷爷说过只要多注意些,兔子也是挺好养的,而且兔子可能生了,两三个月一窝,一年能生好多小兔子呢。”珍珠知道胡家多数都听王氏的,只要说服了她,这养兔计划基本便能定下了。
王氏听着不觉露出笑容,按耐住心里的激动说道:“嗯,果真如此就最好了,珍珠你们先把这一批兔子照顾好,等过几天你爹他们回来再一起商量,看看怎样能把兔子养好,好不好?”
“好的,奶,那我和平安先上山采蘑菇去了,顺便打些猪草回来。”珍珠心里也高兴,把兔子养好改善家里的环境,一步一步慢慢来,现在先去把蘑菇采了再说。
“嗯,好,你们去吧,小心些。”王氏叮嘱着。
“哎,知道了,平安,我们走吧,娘,我们中午可能晚一点回来,你别担心啊。”珍珠说完拉着平安急冲冲的走了,这说了半天话,天色已不早,中午估计赶不回来,先告知李氏,省得担心。
两人轻车熟道的赶着山路,珍珠边走边问平安知道哪的蘑菇比较多吗,平安积极的点头领着她往一处山坳走去。
那是一处草木繁盛阴凉潮湿背光处。
平安轻轻的用手里的木棍拨开一片草丛,果不其然一小片白色的草蘑出现在眼前,珍珠两眼发光兴奋的冲了过去,小心翼翼的采摘起来。
“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清早光着小脚丫,走遍树林和山岗……”欢快愉悦的歌声飘扬在山林间,珍珠喜滋滋地一边摘着蘑菇一边哼唱着,听得平安一愣一愣的,不由自主地问道:“姐,你唱的是什么歌呀?怎么没听过?”
“呃……我也不知道,以前听别人唱过,挺有趣的吧,哈哈,对了,平安,等会儿我们去松林边找红蘑和松茸吧,松林边上应该长了不少。”珍珠虚应着,她有些高兴过头了,忘了这时候没有这样的儿歌。
“好,我们把这附近采完就去。”平安点头应下,手里不停的拨开杂草寻找着蘑菇。
姐弟两在山坳处停留了半个时辰才把附近的草蘑采摘干净,正准备转移阵地的时候,发现一条有着黑色斑纹的长虫在她们箩筐附近盘旋,珍珠吓得猛的退后几步,舌头打颤小声的喊着:“平安,平安,有蛇,你别乱动啊。”
平安站起身子看了过去,却是不慌不忙的说道:“姐,那是黑斑蛇,没有毒的,上次爹不是在后山捉过一条一样的嘛,后来拿去给奶炖了一锅蛇羹,可好吃了。”说完还舔舔嘴唇回味着蛇羹的滋味。
他又细看了一下,摇摇头一脸惋惜道:“可惜了,这蛇比上次那条还大些呢,爹不在,我力气又不够,要不然今晚我们就有肉吃了。”
珍珠在听闻是条无毒的蛇后,微微放松紧绷的神经,这些天上山打猪草的时候也遇见过蛇,不过总是远远的就避开了,这么近距离的接近蛇还是头一次,看着它慢悠悠的游移着,不时还吐着蛇信子,她还是有些慌张的,女人怕蛇基本也算是天性了。
听见平安还想捉蛇来吃不由笑出声来,这孩子是多想吃肉呀。
“平安,这蛇真没毒么?”她再次确认一次。
“真没有,这种黑斑蛇我们山里还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