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光有神,面色红润,身体状态甚是不错,不似会有急病的样子。
等他看到躺在床上的李氏时,心中的猜测肯定了几分。
在众人焦急的目光中,他慢悠悠地给她把了脉。
“荣娘!”胡长贵从屋外冲了进来,脸色苍白满头大汗,显然是听闻了消息立刻跑了回来。
“爹~”珍珠一把拉住想要冲上前的胡长贵,“林大夫正把脉呢,你等会儿。”
胡长贵这才看见床沿边给李氏把脉的林大夫,他立即闭上喘着粗气的嘴巴,紧张的看着床上躺着的人。
好一会儿,林大夫才松开了诊脉的手,他站起身子对胡长贵笑了笑:“长贵啊,恭喜呀,你又要当爹了。”
一句话惊呆了众人。
胡长贵嘴巴张得老大,似是不敢相信,李氏几年前滑过胎,当时也是林大夫诊的脉,说是气血两虚,操劳过度加上营养不良,以后很难再次怀上。
他们早就放弃了再养一个孩子的念想了。
前阵子,平善的出生,李氏就暗地羡慕不已,夜半无人的时候,还偷偷掉过几次泪,胡长贵只能无声安慰。
没想到,意外的惊喜来得这般突然。
胡长贵猛地咧嘴一笑。
她要有弟弟或妹妹了?珍珠瞧了一眼安静躺在床上的李氏,也对,她才三十出头,再孕育出一个新生命很正常。
“长贵,你小子行呀,又要当爹了,大喜事呀。”柳常平笑着拍拍胡长贵的后背。
“胡二哥,恭喜恭喜!”赵虹玉也笑着恭贺。
胡长贵一直咧嘴傻笑。
林大夫嘱咐,李氏最近思虑过度,易伤心脾,让他们多加开导,保持乐观心态。
珍珠把老林大夫送到了院门,林大夫没有收他家的诊费。
珍珠就从厨房挖了一大碗卤羊肉装在篮子里,让他回去加餐。
乐得林大夫直点头,笑言等孩子满月了可要请客吃饭,胡家的饭菜馋人得紧。
珍珠笑着应下。
赵虹玉顺势提出回老宅帮他们报个喜讯,珍珠笑着言谢。
李氏还没醒,胡长贵在房里照料。
珍珠正想回厨房给她娘熬点米粥,经过堂屋才发现,尤家三主仆还在堂屋里待着。
“……”
第二百零二章 意外惊喜2
尤雨薇正站在堂屋门口好奇的张望。
见她走近,开口问道:“我听刚才那个女孩子说,你娘有身孕了?”
“嗯,是呀。”
所以本姑娘很忙,你能高抬贵脚快点离开么?珍珠腹诽。
“那你准备有弟弟妹妹了,真羡慕你。”尤雨薇真心感叹。
她母亲生她的时候难产血崩,差点连命都送了,好不容易保住了性命,身体却差了许多,调养了好些年,依旧没能再给她添个弟弟或妹妹。
她祖父就不待见她母亲,嫌母亲只养育了她这么一个闺女,没能给父亲传宗接代,还不许父亲纳妾。
其实,哪是母亲不让父亲纳妾,明明是父亲自己不愿意,父亲心疼母亲为了生她差点丢了性命,对母亲不能再孕育新生儿并不介意,他常说,他这辈子有妻子闺女就足以,尤家的血脉有大哥二哥传承,少他一个有什么关系。
气得祖父每次见到他都没有好脸色,偏生拿他没有办法。
她祖母前些年病逝,侯府里由大伯母执掌中馈,她一个做大嫂的也不会管兄弟房里的事情。
所以,这些年,除了祖父不给她母亲好脸色外,母亲在侯府里的日子过得还是挺顺心的。
不过,不能替父亲延续后代一直是母亲心中的一根刺。
母亲性子有些好强,面上虽然总是带着笑意,暗地里却不知流过多少泪水。
珍珠见她一脸惋惜,似心有所感,想来触及了她内心某处。
她眼眸微转,只笑笑,不接话。
尤雨薇心情低落,有些喃喃自语的说道:“我父母膝下只有我一个孩子,想要个弟弟妹妹说说话都难,还是你家好,有兄弟姐妹可以作伴。”
珍珠一挑眉,在这“无后为大”的环境里,只有一个闺女的家庭,可是得应付各种压力,有来自于家庭的,也有来自于世俗的。
“哦,以后你家也会有的吧。”珍珠安慰道。
尤雨薇是长女,这时期的女孩子十六七岁成亲,十八九岁生孩子,那她母亲顶多就三十岁出头,有的是机会再生养一个。
尤雨薇却摇头,“我娘生我的时候难产,伤了身子,而且,年纪也大了,估计不会再有机会了。”
年纪大了?珍珠忍不住问道:“我大伯娘上个月才生了我小堂弟,她都三十八了,还不是一样平安的生产了,你娘的年纪难道还比她大不成?”
尤雨薇眼睛亮了亮,却很快暗下来,“我娘过了年便三十了,她虽然没有你大伯娘年纪大,可是她身体底子有些差,怕是也很难再有身孕了。”
侯府勋贵少不了名医坐镇,既然他们都调养不好,那可能真是伤了身子。
珍珠不可置否,笑道:“女儿是父母贴心的小棉袄,体贴又孝顺,他们有你也足够了。”
尤雨薇脸上露出了甜甜地笑容,“嗯,我爹也这样说。”
似乎是对她的话有了认同感,一时尤雨薇看她的眼神亲切许多。
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就是这么奇妙,一句简单的话,一个友善的眼神,就能让拉近彼此的距离。
等珍珠送主仆三人出门的时候,尤雨薇已经“珍珠妹妹、珍珠妹妹”的叫个不停了。
“珍珠妹妹,说好了呀,等你家的枣树结枣子了,可得给我寄些过去呀。”尤雨薇拉着珍珠的手娇声说道。
“……”
啥时候说好了,不都是你自己一个人在自顾自说么?
她只不过在尤雨薇询问,池塘边的那两棵是什么树时,回答了一声“枣树”。
怎么说着说着就变成了,结果后要给她寄枣子过去。
珍珠看着渐渐远去的青帷马车,不由扶额。
这姑娘不知是运气好还是眼睛毒,怎么就这么准确的揪住胡家院子里最有价值的东西。
珍珠瞧着自家绿得发亮的枣树叹气,还没结果子,已经被人惦记上了。
李氏醒来,得知自己怀了两个月身孕后,也懵了。
这阵子她身子略有不适,小日子也推迟了很久,但她从前身体差的时候,时常有这样的状况,加上忧心王嬷嬷的事情,所以直接把身体不适的状况忽略了。
没有想到,上天给了她一个巨大的惊喜。
老宅那边全家都过来探望李氏。
胡长贵领着胡全福和胡长林在堂屋说话,王氏梁氏和翠珠围着李氏床边探望。
王氏脸上的笑意,得知消息后,就没停过。
梁氏抱着平善,脸上维持笑容,不过,笑意却没到达眼底,她生的孩子比李氏多,一直维持着她隐隐地骄傲,这份骄傲在生了平善后达到顶峰。
可是,李氏居然也怀孕了,她抱平善的手不由紧了紧,小小地婴儿“哇哇”哭了起来。
王氏眉头一皱,瞪了她一眼,把孩子接了过去,小心地轻怕哄孩子。
翠珠这段时间多数待在老宅里,自从出了上次的事情,被惊吓过度后,她便减少了出门的时间,在家里帮着王氏打理家务,照顾病人和婴儿,沉静温柔的脸上已经褪去了从前的稚气。
胡家出了喜事,自然要庆贺一番。
王氏指使着两个儿子去大湾村采购食材,她自己带着翠珠和潘雪兰在厨房忙活起来。
珍珠则在李氏房里,陪着她娘说话,顺便开导一番,她可记得老大夫交代的话,她娘有些忧思过度,定是为了尤家的事情。
“娘,我刚才把尤小姐送走了,她是个挺活波的女孩,心地不错,她刚才还说羡慕我又添弟弟妹妹了,我问了问,才知道,原来她家只有她一个闺女,他娘生产时难产,伤了身子,后来就子嗣艰难了。”珍珠絮絮叨叨地把她与尤雨薇说的话重复了一遍。
为了分散李氏的心思,驱散她心里的阴影。
“那个王嬷嬷全程没有说什么话,只是听见你怀孕的时候,表情有些复杂,想来她家主人为了子嗣没少费功夫,她们这样的人家总自称积善之家,如果做事狠厉不留余地,只会平添阴损和罪孽,为了她们的后代,这些陈年往事也不该再多做纠缠,无论如何,都得多积德行善才对。”她继续叨叨。
李氏闻言,陷入了沉思。
小姐竟然只得一个女孩,那她这些年的日子怕是也难熬吧,“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能替夫家传宗接代,压力可想而知。
这么一想,李氏突然觉得自己还是挺幸运的,公婆宽厚维护,相公憨厚疼人,子女聪慧孝顺,加上现在又怀上了孩子,她现在确实是幸福的。
当然,除了王嬷嬷的事情让她略为忧心外。
中午,胡家整治了两桌席面,把方晟师徒和杨秀才一家都请到家里吃酒,一同请的还有村长、赵虹玉、柳常平和郑双林。
都是平时相熟的亲朋友邻,大家聚在一起,说说笑笑道贺一番,胡家的堂屋内一阵热闹。
王氏高兴,弄了满桌的好菜招呼他们。
阿青和平顺两个大胃王,吃得直呼过瘾。
杨秀才坐在凌显身旁,从知道这位老先生是正经的进士出身后,对他的态度那叫一个恭敬,每次见着都尊敬有加的躬身作揖。
赵文强坐在另一边,对着凌显,面上也是一付敬重推崇的表情。
孙子柏铭特地同他说过,整个太平书院也仅有两名举人而已,进士出身在方圆百里内算得上是最高资历了。
要是能得凌老先生眷顾,在学业上指导一二,那柏铭的乡试不就更有把握了吗。
赵文强是知道凌显的身份的,胡长贵特意找他报备了一声,这原本也不算什么大事,过了流放期限,上面对这些人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能力打点离开的,只要不再犯事,都不会过多追究。
两边都对凌显恭敬推崇,在饭桌上很是客气。
凌显却只是和他们客气几声,便与坐在他身旁的胡全福说话喝酒。
胡全福有些受宠若惊,做了半辈子泥腿子,有这么个学问高深的进士老爷与他喝酒说话,他怎能淡定自如。
凌显也是寒门出身的,农家的各种活计他都熟悉,他与胡全福说话就往农田耕作上带,两人一时倒能说到一块。
加之,两老头年龄相当,说起话来更是热络投缘。
男人一桌吃菜喝酒高谈阔论。
女人这一桌,阿云娘正笑着与李氏聊着孩子的话题,她是羡慕呀,她有心悸的毛病,大夫说过,她的身子不适宜再孕育孩子,所以这么多年只有阿云这个孩子。
同样羡慕的,还有赵虹玉,她喜欢孩子,也曾怀过孩子,只不过被梁虎揣了一脚滑了胎,这件事她谁也没告诉过,只是偶尔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怀念一下与她无缘的孩子。
她们的话题都围着孩子,珍珠和翠珠侧头说着两姐妹的话。
“二姐,你咋好些天没来我家了,老待在家里干啥呢?”
“呵呵,家里忙啊,每天一群的牲口要喂呢,还得帮着娘照看平善,绣活也得练,总跑你家咋行呢。”
翠珠抿嘴轻笑,长开的眉目秀美恬静。
练绣活?珍珠嫌弃的撇撇嘴。
翠珠看在眼里,不由“噗嗤”一笑。
珍珠白了她一眼,伸手开始咯吱她。
两人笑闹成一团。
第二百零三章 招蜂引蝶
二日后,得了消息的王宏生一家赶过来道贺。
带了好些野味山货,最特别的还有两只刚射到的灰雁。
个头很大,足有七八斤斤重量,胡家两兄弟各分了一只。
“舅公,你太厉害了,这是一箭穿心呢。”平安比划着灰雁中箭的地方。
今日是沐休日,学堂放假一天。
“哈哈,这可不舅公打的,你舅公老了,弓箭射不了那么远,这是你虎子哥打到的。”王宏生欣慰的拍拍站在一旁的王荣发。
王荣发“嘿嘿”一笑,面上的得意之色却不减,十三岁的少年敦实健壮,黝黑的脸庞,一口白牙闪着亮光。
“哇~虎子哥,你好厉害呢!”平安兴奋的说道,“灰雁可是在天上飞的,你都能射得那么准,真的好厉害。”
王荣发脸上的笑意更盛,“一群灰雁,我爹射中三只,我射中两只。”
“喔~表舅也厉害哦,表舅,你教我射箭吧!”平安窜到王保元身旁,拉着他的衣袖央求。
“好啊,可是,射箭需要大气力,你这小胳膊可能还射不了,等你长大些再学吧。”王保元摸摸他的小胳膊,笑着说道。
平安笑脸一垮,嘟囔道:“人家最近都在跟方师父学武,可没偷懒,每天的马步都扎够时辰,以后力气会大的。”
“哈哈哈~”
他的嘟囔引得众人一阵好笑,胡长贵站在他身旁爱惜的摸摸他的脑袋。
阿青和罗璟坐在院子外雕刻着手里的木剑。
“射箭准算啥,我师父身体好的时候,一粒石头都能打下一只大雁。”阿青手上的动作不停,嘴角念念叨叨。
雕刻木剑是师父教给他们俩的任务,学堂的孩子小,练习剑术宜用木剑。
方晟自己雕刻了一把作为样品,余下的二十把,都交给了他们。
罗璟认真的打磨手里的木头,没接阿青的话,武林人士和猎户比射箭,有可比性么。
阿青对他冷淡地态度做了个鬼脸。
侧耳继续听着堂屋内的谈话。
“平安,你姐姐呢?”
“姐在厨房里吧,虎子哥,你找姐干啥?”
“嘿嘿,不是听说珍珠想要在山脚下种花草嘛,我进林子里看到不少好看的花草,这不,给她挖了好些。”
“这么多呀,虎子哥,你可费了不少功夫吧。”
“嘿嘿,没费什么功夫,就,就是顺道而已。”
阿青听到这,不由撇嘴,“山里的野花野草有啥好看的,这小子真逗,还特地挖过来送人。”
罗璟手里的动作却停了下来,眼神古怪的朝堂屋的方向看了一眼。
“怎么啦?”阿青见他的动作,不由问了一声。
罗璟回过头,闷声回道:“没什么。”
那个叫虎子的男孩,意图那样明显,哼哼,这丫头真是招蜂引蝶呢。
他拿起手里的木头狠狠打磨起来。
被打上某种不良印记的珍珠,正在厨房忙活。
李氏怀了身子,厨房的活计珍珠就接过手了。
家里来了客人,自然得烧水沏茶。
田氏在王氏的陪同下,正陪着李氏在说话。
一群人,光端茶就得费两三趟功夫。
珍珠完灶炉里加柴,得开始准备招待客人的饭菜,第一次由自己操持招待客人的饭菜,她有些手忙脚乱。
还好,有潘雪兰在一旁帮忙,要不,她还真完成不了这一艰巨的任务。
家里新卤的卤鹿肉和卤下水不少,可以切上三四道菜,菜地里瓜豆长势旺盛,也能炒两盘主菜,炒油菜算一盘,嗯,再买点排骨应该差不多了。
珍珠用手指数着菜式。
“雪兰姐,你看着米饭的火候,我去让他们买点肉回来。”她交代一声。
“哎,好,你去吧,我会看着的。”潘雪兰应下。
珍珠跑到前院,发现屋檐下雕着木剑的阿青和罗璟。
“阿青,玉生,你们谁帮我去村头买几斤排骨?”
“我!”阿青积极的举起手。
胡家的饭食好吃呀,现在他和师父自己开火,饭菜的滋味可比胡家烧的差多了。
同样的肉类和蔬菜,人家烧的楞是好吃不止一筹。
珍珠乐得一笑,从怀里拿出钱袋,“谢谢阿青,一会儿端碗糖醋排骨回去。”
阿青两眼发光,高兴到飞。
罗璟瞥了他一眼,真是个好吃鬼,一碗糖醋排骨就高兴的见牙不见眼。
浑然忘了他自己在饭桌上,吃的肉也不比阿青少多少。
“珍珠呀,别买肉了,这只灰雁放久了可不好,先把它处理了。”王宏生提着灰雁从堂屋出来。
还有这东西?她刚才没注意到,珍珠接过,“舅公,这怎么弄呀?红烧呢还是清炖啊?”
“红烧比较好吃,放些辣椒生姜和香菇,闷熟了可好吃了,你奶最喜欢吃雁肉了,让你奶来弄。”王宏生乐呵呵的道。
“哎,好,那就不买排骨了,阿青,等会儿尝尝雁肉。”说着,她提着灰雁去找王氏了。
煮菜做饭难不倒她,可是这些禽类需要拔毛掏下水,这些她是真没弄过。
等饭菜上桌,满屋的肉香,馋得孩子们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热热闹闹地吃了饭,高高兴兴地送了一坛子卤鹿肉,挥别了王宏生一家。
王荣发小朋友一步三回头的热切目光,直接被珍珠忽视了。
下午,胡家又迎来一波道喜的客人。
胡秋香一家五口。
十七岁的蒋家胜、十四岁的蒋晓燕和十二岁的蒋家强,在胡秋香与蒋金财的带领下,提着些土特产进了胡家的大门。
蒋家胜和蒋家强两兄弟长相相似,麦色的皮肤衬着端正的五官,长得倒比普通的农户周正一些。
蒋金财从前不是必要,是很少到胡家走动的。
一来离得远,二来嘛,他有些瞧不上当时落魄的胡家两兄弟。
蒋家虽然人多地多,虽然日子过得不算富裕,但相对以往的胡家,那是好上不少的。
所以,与胡秋香成亲多年,可到胡家的次数,一个巴掌都数得过来。
他进了堂屋坐下,喝着潘雪兰端上的茶,摇头晃脑的感叹道:“长贵呀,你行呀,家里都用上了小丫鬟,比镇上的大户人家都不差了。”
胡长贵连忙摇头:“姐夫,千万可别这么说,雪兰不是丫鬟,她是林老先生的孙女,只是帮着家里干点活而已。”
“凌老先生又是谁?”胡秋香端着茶,正想拿着架子使唤起潘雪兰,闻言忙出声问道。
“凌老先生是珍珠请来规划建设河滩的专家,是正经进士出身,从前在京城任过官职的老先生,现在暂时居住在家里。”这些都是对外的说辞,珍珠特意交待过。
“什么规划专家?还是进士?”胡秋香两眼睁得溜圆,进士老爷呀,比举人老爷还高一级呢,不过,这个什么专家是干什么的。
一旁的蒋家四人也好奇的看向胡长贵。
胡长贵“咳咳”了两声,“就是帮着把这片河滩要修建的地方建起来。”
他其实也不是很清楚,闺女是这么说的。
“二舅,你家的新屋不是都建好了么?还要建什么?”蒋晓燕娇声问道,难怪刚才看见好些人在胡家附近整理着什么。
“呃,就是,庭院和花园什么的,呵呵。”胡长贵的笑脸有些僵,他真的不大清楚啊。
“……庭院和花园!”胡秋香与蒋金财互看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见了惊讶与羡慕。
胡长贵家这是学镇上的大户人家呢,要把整片河滩建成类似贵人住的府邸。
他家是真的很有钱。
胡秋香捧起茶杯,灌了两口茶,茶叶的苦涩如同她现在的心情。
老实到几乎憨傻的弟弟,突然之间变成了花钱如流水般的土财主。
他怎么就有这么好的运气呢。
胡秋香嫉妒的扫了一眼宽敞大气的胡家院落。
王氏与翠珠很快也从老宅过来帮忙。
李氏暂时不宜操劳,厨房的活计,珍珠还不是很熟络。
家里来了客人,王氏当仁不让的站了出来。
她和翠珠在村口的肉铺买了不少肉和排骨,中午的时候,就听珍珠说想做糖醋排骨,正好可以补上。
胡长贵领着蒋金财三父子在胡家转了一圈。
蒋金财上次来得匆忙,只粗粗在胡家吃了餐饭,对他家的印象就是宽敞气派。
等逛完一圈下来,才发现,胡家单是房间就有八九间之多,屋里和院子都铺了整齐干净的青石板,留出的空地里分别种上了树苗与花草,虽然还都是幼苗,但生机勃勃的很有生气。
从半开的窗棂看进各个房间里,皆都陈设着新制的木床和衣柜,光线明亮铺设整洁,没有一点脏乱不洁。
和普通的农家院落大不一样。
胡秋香和蒋晓燕在李氏的屋里说着话。
李氏的身孕未满三个月,王氏让她休息静养,坐稳胎像。
所以,她只能待在屋里做些针线活,给未出生的孩子缝制小衣裳。
“二弟妹,可真是有福气呀,家里挣了钱,你又有了身孕,真是坐着就能享福了。”胡秋香看着李氏洁白秀丽的面容,不由酸溜溜的说道。
“可不是嘛,二舅娘,二舅挣了这么多银子,以后你们一辈子都不用愁了,你怎么还自己做衣裳呢,直接在成衣铺买不就行了。”蒋晓燕更是酸到不行。
李氏手里的白色细布,细洁柔软,一看就知道是上等的细布面料,拿给她做小衣该多好。
蒋晓燕一进屋,就看到了李氏放在炕上的几匹细布衣料,心里立刻计算起,她穿什么颜色的比较好看。
似乎这些布料已经是她的怀中之物。
珍珠站在门口,冷眼看着两个话里夹棒的女人。
第二百零四章 识时务
上午来到一波客人是诚心实意来道喜的。
下午来这波是眼红嫉妒外加占便宜的。
人比人,果然是会气死人。
珍珠冷眼旁观许久,那个蒋金财逛院子的时候,眼珠溜溜直转悠,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