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喔,你们家还会打猎采药?”何大人目光凛冽的看着他。
“回大人,小民家是普通的庄户人家,不会打猎也不认识草药,深山老林蛇虫猛兽多,咱村的人没几个敢进山打猎采药的。”胡长贵一付老实胆怯的做派。
“是啊,大人,望林村除了一两个没田地的农户敢进山林,普通人是不会随便进深山的,老一辈进山没能出来的例子太多了,挣钱虽然重要,可也都有命花不是。”赵文强补充说道,他不知道这些人来村子里盘查的目标是什么,不过,胡家现在是望林村最有头脸的人家,多帮着说点好话总没有错处。
“可是,听村民说,你们家可时常吃着野味呢?”
“回大人,小民的舅爷是王家寨的猎户,家里的野味多是舅爷送来的。”
“听闻,你家原是村里普通的农户,去年行了大运,开始发家致富了?”
“回大人,小民去年开始养兔和卖干蘑菇挣了些闲钱,后来靠着我娘的手艺,制作了腊肠腊肉卖与十里香的年掌柜,这才挣了些许银钱。”
“……”
断断续续地盘问持续了一刻钟,胡长贵心跳如鼓,却强做镇定。
问不出什么有用的信息,两位大人互看了一眼,便提出去看看胡家的兔棚。
胡长贵连忙一马当先的领路而去。
一群人出了院门后,珍珠从墙角处走了出来。
身旁跟着一付憨实模样闷不吭声的小黄。
“珍珠,那些官兵来干什么?不会是我们招来的吧?”潘雪兰白着一张脸,满眼惶恐的跑过来问道。
珍珠拍拍她的手,安抚道:“不是,和你们无关,只是上面来人,例行问话而已,别怕,没事的。”
她走到院门口,看着一行人朝后山走去。
中间有个眼熟的衙役,是上次抱怨没能收到红包的黑脸捕快。
“这些人来干什么?”
罗璟从院角走出来,俊秀的脸上满是汗水,浸湿了衣襟,显然是从训练中跑出来的。
“就是过来问些话,大概列行公事吧。”珍珠看着他下巴欲滴的汗水,不由有些分神。
这么敷衍的答案,罗璟不满地斜睨了她一眼。
“咳咳,你看,还不是上次那个黑脸捕快,定是他上次没有收到红包,怀恨在心,然后,这次上头来人,就把我们家又推到了面上,真是小人行径,可恨!”珍珠指着远处的黑脸捕快,刚才在墙角,她可是听得真切,这小人一直在一旁兴风作浪,罪名只管往他头上安。
其实,她猜得还真没错。
京城来人,先到府衙了解情况,被黑脸捕快听到了风声,他想要巴结上两人,自然顺着他们的意思,把太平镇附近的采药人都排查了个遍,却没有得到上面想要的结果。
上次到望林村,因为胡家的关系,黑脸捕快被捕头狠狠地训斥了一顿,后来他一查探,发现是福安堂的刘掌柜为胡家出头,当时他心里就憋着气,这回京城来的大人一来就去了福安堂,虽然他没有资格参与问话,可从大人们的脸色看出,过程并不顺利。
然后,他们让他领着,在附近的村落里,对一些以采药为生的村民进行查探,黑脸捕快趁机把京城来的大人往望林村带,胡家和福安堂常来常往,就算不是大人要找的人,但是借着他们的威名吓唬一下这户人家,也能让他心里暗爽一番。
罗璟斜长的眉毛猛地一皱,目光沉沉地扫向那一群人。
何大人一群人在胡家老房子的兔棚查看一圈出来后,就直接骑马出了村子。
黑脸捕快见他们面色不愉,今日定是无功而返。
“大人,胡家与福安堂交往甚密,不多加盘问一番么?”他忍不住问道。
何大人冷冷瞥了他一眼,这小子一个劲的想往胡家攀扯,真当他们傻么?
他们奉命下来寻找人参的线索,不是为了与顾府作对,胡家与福安堂交往再密,不是那采参卖参之人,有何用处。
黑脸捕快被他冷眼一扫,打了个哆嗦,不敢再多言。
两日后的一个夜晚,太平镇旁最近的村庄,卢花村。
黑脸捕快喝得醉醺醺的朝自家走,嘴里骂骂咧咧,“……妈个巴子,什么京城来的大人,啊呸……白费老子一番功夫,到头来屁都不放就跑了,啥事都没干成,老子把人往那胡家带,都没掀起丁点浪花,什么狗屁……大人,一点用都没有,嗝~”
他摇摇晃晃地走过一处拐角,嘴里不停嘟囔,“……耗了老子那么长时间,连个赏赐都不给,呸!老子诅咒你们一辈子升不了官,哎~”
“啊~”他左腿猛地受到一记重击,疼得他一声惨叫,响彻了寂静的夜晚。
“扑通~通~”的滚落到一旁的地下排水沟渠。
他在半人高的臭水沟里一阵扑腾,好不容易扒住沟渠边,左腿剧烈的疼痛感让他清醒过来,他抬头往上看,想找出袭击他的凶手,可漆黑的夜里,除了他的哀嚎声,鬼影都没有一个。
第二百一十八章 一颗接一颗
“少爷,福安堂送来的货物已经都搬进了院子里,您要去看看么?”青梅恭敬的在书房外禀告。
泰安居种植的树木四季常青,院落里肃静而沉稳。
顾褀坐在黄花梨木的书案前,认真练习着书法,他从前体弱,与读书识字上并不勤恳,多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先生的功课教得也浅显,从不对他过多要求。
如今,他是身子逐渐恢复正常,有些东西还是得捡起来。
顾褀将手中那幅写好的字帖放在一边,四角用镇纸压好。
他站起身子,走到房门前,拉开书房的门口,青梅恭敬的立在一旁。
“这次送的是什么?”
“回少爷,是枣子和莲子。”
她家的枣子熟了?顾褀想起胡家院子那两棵绿得发亮的枣树,不由眼睛亮了起来。
心随意动,他抬脚就往小厨房的方向走。
扁长的木箱里红彤彤的枣子摊平底层,个头饱满色泽盈润。
顾褀侧身半蹲,抓起一把枣子细看,金红锃亮的大红枣儿颗颗饱满,果然似胡家的风格,他嘴角不由勾起了一抹笑意。
木箱旁有个密封的罐子,想来里面装的就是莲子。
“清洗一部分枣子,给母亲、大哥和祖母那里各送一篮子过去。”他站起身子吩咐道,“至于莲子,一般该如何食用?”
“回少爷,莲子一般用以熬粥或炖汤。”青梅回道。
顾褀点点头,“那就留着熬粥或炖汤,这次有信件一同随行么?”
“回少爷,没有信件,不过,车夫说,胡家托了刘平往文昌侯府的表小姐那里,送了一份一样的货物。”青梅应道。
送给尤雨薇?顾褀眼角一抽,这两人什么时候关系变得这么好了?
那丫头居然还送了一份相同的给尤雨薇,顾褀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
等青梅送上一盘洗净的枣子时,顾褀拿起一颗放进嘴里,清甜脆口,甚是美味。
一颗接一颗,没多会儿,青花缠枝的盘子里一半的枣子都不见了踪影。
这次回京,他身体渐好,父亲想让他重新把课业补上,等到适当的时候,可以荫封入仕,为他的未来做好准备。
他的大哥顾玦就是萌补入的仕,现任职礼部五品的员外郎。
顾褀知道,他的将来大致如此,萌封入仕,补缺进职,娶妻生子,一步步的按部就班。
可是,他,却为何心中带着抗拒,这样的未来是他想要的么?
顾褀有些惘然。
文昌侯府的西跨院是三老爷尤翰的起居院落。
院中央的有个人工湖泊,一大片已经凋零的荷叶显出入秋的萧瑟,湖面几艘小舟正穿梭着清理拜谢的荷叶。
岸边的垂柳迎风摇曳,不远处的亭楼阁台水榭庭院掩映其间。
锦荣院里,院角的树下,少女银铃似的笑声响起。
“推高点!”
“再高点!”
“哈哈~”
尤雨薇坐在飞扬的秋千上,一上一下,越飞越高。
沈氏担忧的站在廊檐下。
“这孩子,真是,怎么越推越高了,万一掉下来怎么办。”
王嬷嬷低眉敛目,温声道:“小姐从小就喜欢荡秋千,您就别操心了,旁边有丫头顾着呢,老奴交代过她们了。”
“唉,这孩子从小就执拗,喜欢一样东西,很少有改变的时候。”沈氏叹了一口气,“这次出京回来,雨薇似乎长大了些,顾褀那孩子回到京城,她居然没有马上去找他,生生忍了两天才去顾府,他们的事情真不知道如何是好。”
尤雨薇在太平镇的事情,王嬷嬷都一一禀报给了沈氏。
沈氏听完,沉默半响,她其实早知道,顾褀对雨薇并不上心,只是未曾想,竟到了避之不及的地步。
她捧在心口的宝贝闺女,被人嫌弃如斯,她不生气才怪。
不过,沈氏也能理解顾褀,毕竟感情的事情强求不得,她也是曾年轻过的。
她只怜惜她可怜的女儿,付出多的一方往往越容易受伤。
至于,王嬷嬷顺带提到的李荣娘,沈氏回忆了一下,似乎确有此人,二等的丫鬟,老实质朴,没有什么存在感,没想到被府里发卖后,倒嫁了户好人家。
从前年幼懵懂,错把负心汉当成良人,害得当时的两个大丫鬟都丢了性命,她后来愧疚许久,只能多赔偿她们的家人。
既然是发卖掉的丫鬟,自然与沈家无关了,虽然李荣娘治好了嗓子,只要她不乱说话,沈氏也没想着追根究底。
正说着话,下人来报,鄂州地界送来了一大箱枣子和莲子,指名送给四小姐。
鄂州地界?沈氏愣住,难道是二伯送来的?好像不对,中秋节礼已经送过了,这才过了几天,而且还指名送给雨薇。
王嬷嬷心中一动,想起了什么。
“夫人,应该是荣娘的那个闺女送给小姐的,当初小姐在胡家与她家的小闺女相谈甚欢。”
“还有这样的事,快,让雨薇过来。”沈氏意动,正好找到借口让她下了秋千。
王嬷嬷领命而去。
没一会儿,尤雨薇小脸红扑扑地就跑了过来。
“在哪呢,珍珠妹妹送我的枣子呢?”
“哎呦,我的小祖宗,你慢点。”沈氏连忙过去扶着她,拿出丝帕给她擦汗,“我让人搬进来了,你先进屋喝碗酸梅汤,秋老虎还厉害呢,看你这一头汗。”
“娘,我跟你说,珍珠妹妹家的枣树可绿了,我从来没有见过那么绿的叶子,绿得油亮亮的,这么绿的枣树上长的枣子一定好吃极了。”尤雨薇手舞足蹈的比划着,脸色的笑意溢满眼眶。
沈氏心中喜悦,女儿好些天没那么高兴了,难得她兴致高涨,这个胡家小闺女倒是合了雨薇的缘。
尤雨薇“咕咚咕咚”的喝完冰镇的酸梅汤,枣子和莲子也摆放在了院子里。
“娘,你看,珍珠妹妹家的枣子果然很漂亮,红彤彤的,比普通的枣子个头都大呢。”尤雨薇双手捧起枣子,笑眯了双眼。
“确实挺大的,嬷嬷,让人拿些下去洗净,给小姐尝尝。”沈氏看到女儿笑眯的双眼,脸上的笑意也止不住。
尤雨薇又打开一旁的罐子,里面是晒干的莲子。
“呀,珍珠妹妹家的莲子都比家里的大呢,娘,你看看,个头也大,味道也比家里的清新。”
她用指甲掰开莲子壳,里面的莲子白中带黄,她熟练的掰下莲子心,然后把莲子放进嘴里,西跨院也种了荷花,她时常摘了莲蓬当零嘴吃。
“嗯~好甜,比家里的好吃。”
沈氏看着她如土拨鼠般,拨了一颗又一颗,不由失笑,“好啦,让下人先把东西整理好,一会儿端上桌子再吃。”
说着,把她拉回了堂屋。
“娘,你不知道,珍珠妹妹家的瓜果真的比较好吃,顾五哥哥都常在她家购买食材,上次,她请我尝她家种的黄瓜,哎呀,我从没吃过那么清脆的黄瓜,可好吃了,你不信,可以问问王嬷嬷,她也尝了。”尤雨薇絮絮叨叨的说着在胡家的见闻,“她家的蔷薇和紫藤长得也好,大片大片的,开得艳丽极了,远远看过去,整个墙头粉紫粉紫的,她家的院子就像被花包围起来一样,可漂亮了。”
“她家还养了只大黄狗,很聪明的,见到我们也不叫唤,可是,它只听珍珠妹妹的话,我喊它,它都不理我,还养了一只小黑猫,不过,我只见过一次,珍珠妹妹说,它神出鬼没的,经常跑到山里去玩,好厉害的。”
“珍珠妹妹有个弟弟叫平安,长得挺秀气的,每天在学堂念书,哦,她娘现在又怀了宝宝,以后她又要多个弟弟妹妹了……”
尤雨薇不停的和沈氏说着胡家的事情,沈氏耐着性子听她叙说。
等听到李荣娘怀上身孕时,她的笑脸僵了下来,她可怜的闺女,因为无能的娘亲,没能有个兄弟姐妹陪伴,一直孤单的长大,府里没个正经的堂姐妹,多数时候只能在自家院子待在。
等丫鬟端上洗净的红枣后,尤雨薇一口塞进了嘴里。
“好吃,又甜又脆,娘,你也尝尝。”
沈氏捻起一颗枣子,试着尝了一口,果肉肥厚,多汁清脆,果然好吃。
“好吃吧,呵~呵~。”尤雨薇又塞了一个进嘴角,“她们那里可能地界好,种的瓜果都比外面的好吃。”
“你慢点吃,有核呢,小心呛到。”沈氏用丝帕擦擦她的嘴角,转头吩咐道,“把枣子清洗一道,给各院都送一点。”
尤雨薇闻言,跳了起来,“不行,只给大伯和祖父那里送一点,剩下的都是我的。”
沈氏见状哭笑不得,这么大的孩子还护食,她耐心解释道,“你喜欢吃枣子,咱们庄子也有,等吃完了,让他们再送点新鲜的,枣子这么多,放久了就不新鲜了。”
“不要,庄子里的不好,我喜欢珍珠妹妹送的,不新鲜也好吃,不许拿去送人。”尤雨薇嘟起嘴,这些枣子肯定也送了顾家一份,她要和五哥哥吃一样的东西,这样两人也许能亲近一些。
“好~好~好~,不送,留着雨薇自己吃。”沈氏宠溺的应着她。
“娘也吃。”尤雨薇给她递了一颗,“等爹回来了,给爹也尝尝。”
沈氏脸上笑开了颜,接过红枣放进嘴里,感觉红枣似蜂蜜般香甜。
两人一颗接一颗,一盘红枣很快被一扫而光。
第二百一十九章 分别
入秋的京城,凉风渐气,落叶纷飞。
北方的冷空气,总在第一时间席卷整个紫禁城。
齐贵妃紧了紧身上衣裳,感受着屋外秋风吹落一地枯叶的沁凉。
她所处的东暖阁已经烧起了地龙。
可心底那抹无措和凄凄,使她的手都是冰冰凉凉的。
派去寻药的下属回禀,没有找到同等品级的人参和卖人参的采药人。
齐贵妃深深的吸了口气,压下一直忐忑的心神。
这些日子,皇上的精神和身体,都比从前好上少许,只是顾府呈上了的人参已经快用光了,到时,就怕又回到从前的状态。
皇上的身体这些年一直不怎么好,体弱多病是常态,太医的调养丝毫不见效果,这两年更是严重,到了难以下床的地步。
皇上病重,皇后和太子在一旁虎视眈眈。
齐贵妃原与德妃矛头一致防备着他们,可没想到,太子胆大包天,趁皇上病重突然发作了三皇子一派,把附翼三皇子的朝臣抄家斩杀于武宣门前,三皇子被软禁,德妃被打得措手不及,没多久就被皇后找了借口,禁足在殿内,不许踏出殿门。
齐贵妃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那段艰难的日子。
彷徨不安夜以继日的守在皇上床前,不敢离开半步。
一面加紧人手寻找神医张谦远,一面安抚远在边疆手握重兵的儿子。
在她差点愁白了头发的时候,上苍终于给了她一点光明。
张神医的到来,虽然没有把握把皇上完全治愈,可好歹让时常陷入昏迷的皇上清醒过来。
神智清明的皇上得知太子的作为,当即大发雷霆,传唤了太子重重斥责,罚了他闭门思过,接着召见了皇后一通责骂,让其闭门反省。
朝中的局势随即发生了改变。
可惜,皇上刚要求彻查三皇子的案件,就又病倒了。
病情来势汹汹,张神医差点没抢救过来。
好不容易从阎王手里抢回一条命,张神医直言,要是皇上再这般操劳多虑,大罗神仙也难保其性命。
如今,朝事多由辅政大臣商议,偶有商议不定的大事,才上报到皇上这里。
而三皇子的事情,因为兹事体大,只得暂时先放置一边,三皇子本人已回到皇子府中,可是,大受打击的三皇子似被抽空了精气神,整个人萎靡不振,回到府中就病倒了。
德妃忧心忡忡,却又不能出宫探望,也生生愁白头发。
齐贵妃请了张谦远去诊脉,得到的回复是,忧思伤神,心气受损,宜小心将养。
齐贵妃挽起鬓角的碎发,视线朝东面看去,东宫那两位不是安分的主。
只有皇上健在,才能压制住他们。
她目光一凛,转头望向西北方向,她的儿驻扎在边境多年,虽然手握重兵却不敢动弹分毫,守在那西北边塞,人烟稀少戈壁荒漠,西北牧民一贯厮杀掠夺,不时侵犯夏国领土,每年大小战役不断。
为了镇守边疆,她可怜的玺儿已经两年没回过京城了,想到这,她鼻尖泛酸眼眶泛红,儿行千里母担忧,作为一个母亲,如何能不思念身处远方的孩子。
可作为大夏国的贵妃,她理智知道,这种时候,实在不宜回京城淌浑水,皇上病重,皇后太子势大,四皇子在边境至少重兵在手,回到京城,未必能与太子对抗。
她宁愿儿子作为一个藩王平安的活着,而不愿他为了争夺上位丢了性命。
这是一个母亲的心声。
齐贵妃叹了口气,皇上喝药的时辰到了,她该去忙了。
秋收的成果,对于胡长贵来说,是相当喜人的。
今年风调雨顺,望林村各家各户稻子的收成都比往年多了一两成,村民们乐得笑眯了眼。
这是老天赏饭吃,同样的田地,同样的谷种,平白多出一两成稻谷,可不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么。
胡家的稻子产量也多了两成,胡长贵牵着骡子把稻谷一车车的往家里的仓库拉,脸上的笑意就没下过。
作为一个土里刨食的农民,没有什么比丰收更让人高兴的事情了。
李氏挺着不显的肚子,在厨房边帮忙折菜,她现在如同瓷器般,被一家人小心供奉着,能做的,只有这些手上的小活计。
赵虹玉正用新打的玉米粉蒸窝窝头,刚打的玉米粉做的窝窝头,甜香软糯,玉米香味浓郁,非常得胡家人的喜欢。
于是,胡家的饭桌上,最近出现最多的就是玉米窝窝头或者玉米馒头。
“虹玉,昨天剩下的鹿骨,你下午拿回去给你爹熬汤喝吧。”李氏手里折着菜,笑着朝忙碌着的赵虹玉说道。
“呃,这不大好吧,还是留着晚上熬高汤,大伙一起喝吧。”赵虹玉犹豫了一下,还是摇头。
“有什么不好的,你又不是不知道,小金好吃卤肉,三不五时的就从山里抓野鹿和野羊,家里天天喝骨头汤,都腻味了,你爹前天不是扭了腿嘛,给他熬点骨头汤,能好快些。”李氏就道。
赵喜文忙秋收时,不小心扭了脚,好在秋收工作都忙得差不多了,倒没很大影响。
赵虹山让丁氏在老房子帮忙照看兔子,他则回家,利索的把剩下的活干完,赵家的秋收也很顺利的完工了。
只是赵喜文的脚还得休养十天半个月才能痊愈。
赵虹玉在李氏的劝说中,红着脸应了下来。
说起小金,赵虹玉第一次见到的时候,吓了一跳,一人高的金雕立在院子里,金褐色的羽毛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一双眸子敏锐而犀利。
等知道是胡家驯养的飞禽时,她反倒有些释然,在她看来,胡家就是福运亨通的大善之家,有灵性的动物都能感受到,胡家的积善功德,她这些年受了梁虎的无数打骂,每次劫后余生,便觉是佛祖保佑。
自从梁虎死后,她更觉得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胡家就是那功德无量善有善报的好人家。
珍珠不知道,在赵虹玉心中,胡家已经上升到了一种离奇的境界。
她此时正在习武的校舍旁堵人。
罗璟皱着眉头,看着双手抱胸靠着院墙的小姑娘。
这丫头一付痞子样是跟谁学的?
“你找我?”
珍珠站直身子,远远比划起两人的身高。
不知不觉中,这小子竟然又长高了不少。
一身天青色的练功服,衬得他修长挺拔,额间的汗珠顺着脸颊直没入衣襟,浸湿了半边衣襟。
“我刚才听柳叔公说,太平镇附近出了件怪事。”她慢悠悠的说。
罗璟斜长的眉毛往上挑,没做声。
“有个捕快半夜喝多了掉进了臭水沟里,摔断了一条腿,可他口口声声说,是有人袭击了他,所以他才掉进水沟里的,可是呢,他们衙门查了一圈并没有发现袭击他的人,所以,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珍珠盯着他的眼睛,笑着说道。
“哦,然后呢?”他嘴角勾起一抹浅笑。
“然后?呵呵,然后我发现有一天晚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