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赵虹玉重重地点了头。
在村民们对赵虹玉的婚事议论纷纷的时候,赵二麻子在人群后阴沉着脸。
他这几年一直在外闯荡,开始跟着行商做些南货北卖的生意,低买高卖的收益,让他尝到了挣钱的滋味,跟着行商,既做保镖又跟着进货,挣钱的时候多,亏损的时候少,所以,攒了不少钱银。
赵二麻子在外奔波久了,见惯了各种场面各色人群,反倒越发的体会到,赵虹玉那种温婉贤良宜家宜室的女子,是有多难得。
他两个月前回过村里一次,记得当时,赵家并没有想让赵虹玉再嫁的风声,怎么才过了短短两个月,婚事就定下了。
原想着,今年攒了不少钱银,回村里把自家修缮扩建一番,倒腾出个样子,再请媒人去赵家提亲试试。
现在,所有都化为了泡沫。
赵二麻子脚步沉重的往村头走。
方晟,他见过几次,长着一张硬挺的脸,神情疏漠,眼神锐利,有着习武之人的孤独与高傲。
没想到,他会看上赵虹玉。
赵二麻子在外闯荡,见过不少身手不凡的江湖人士,他们对不会武艺的普通老百姓多是眼高于顶的,自有一种高人一等的心里。
方晟,看着也与他们类似,可他为什么会娶一个和离的妇人呢?以他的条件,即使要娶十五六岁漂亮的小姑娘,一样有大把的女孩愿意嫁给他。
赵虹玉虽然长得也不差,可毕竟有个尴尬的身份,他不在乎么?
赵二麻子想着走着,脚步不由自主的停在了武学的门口。
大门半掩着,从缝隙中可以看到,里面有十个左右的孩子正拿着木剑,分组练习对打。
方晟笔直立在一旁,双眸有神的看着孩子们的一招一式。
“嘿~”
“哈~”
孩子们稚嫩的声音回响在院子中间。
“啊~”一个孩子突然尖叫了一声。
他道力没掌握好,手里的木剑笔直的朝院子里的另一个孩子飞去,眼看就要砸到那个孩子。
方晟身形一闪,稳稳地握住了木剑。
“兵器都握不住,看来还是练得少了,赵小磊,扎一炷香马步。”
“是,方师父。”
孩子站直身子,红着眼眶自觉的去院墙边扎起了马步。
方晟的锐利的眼光扫过院门。
赵二麻子身子一僵,有种被毒蛇盯住的感觉,他吓得赶紧后退几步,那种冷意才慢慢消失。
真是厉害呀,刚才闪身握剑的动作,他都没看清,明明有一段距离,竟然这么快速的就握住了木剑。
他刚才看过来那冷冷的一眼,就让人心生惧怕,果然是个武林高手呀。
赵二麻子脸色有些黯然。
第二百二十九章 翠珠的亲事
“刚才门口那人是谁?”方晟问道。
“是赵二麻子!”有眼尖的孩子回答。
赵二麻子?方晟眉头蹙起,阿青跟他说过这个人。
从前曾对赵虹玉有过宵想,这几年一直在外闯荡,没怎么在村里。
他,难道还不死心?
哼,要是敢整出什么幺蛾子,他要他后悔生在这世上。
方晟的眼中冷光一闪。
赵二麻子在武学门口探头探脑的事情,很快传入了赵家耳里。
“啪”的一声,赵虹山把桌子拍得震天响。
屋里的人都吓了一跳。
“这个兔崽子,看来上次还是打得轻了,我找他去。”赵虹山牙齿咬得咯吱响,说完就想跑出去。
赵喜文两口子赶紧拉住他。
“你干啥呢,本来没多大事,你这么一闹,不是更让虹玉下不了台么?”赵喜文呵斥道。
“对啊,那赵二麻子又没说什么,你自己上赶着去,不就落人口实,不许瞎闹。”潘氏也劝道。
赵虹玉白着一张脸站在一旁,双手紧紧的握着。
赵虹山气得胸口一阵起伏,“难道就看着他这般胡作非为?”
“他又没干什么,也许只是好奇去看看而已,咱们现在不能跟他闹腾,动静大了对虹玉没有好处。”赵喜文谨慎分析着。
赵虹山慢慢冷静下来,这个时候,无论闹出什么事情,对虹玉的名声都有碍,这件事,他们家得忍着。
“那咱们就先忍他一忍,要是他再闹出什么事情,看我怎么收拾他。”
他咬牙切齿的说道,妹妹好不容易有个好归宿,那小子敢搞破坏,他饶不了他。
潘氏点点头,犹豫了会儿,才拍拍赵虹玉说道:“没事的,二麻子这几年都不在村里,怕是听了消息,所以想看看方师父的为人吧,上次,他回村里,还和我打了声招呼呢,态度挺好的。”
“娘,你还和那混球说话?”赵虹山瞪大眼睛。
“瞎说啥,一个村里住着,碰上了说几句话,不应该呀,生生要弄成仇人似的干啥。”潘氏瞪着儿子道。
“那样的人,跟他有啥话说的。”赵虹山小声嘟囔着。
潘氏又瞪了他一眼,才关心的看着赵虹玉。
赵虹玉抿着嘴,脸色好转了些。
事实证明,赵二麻子确实不敢再动什么歪脑子。
二天,赵二麻子开始找人帮忙修缮房子。
老房子修整一遍,再在一旁新建两间大瓦房。
一时,村民的视线被赵二麻子家转移了过去。
没想到,这赵二麻子在外东飘西荡的,居然能攒下这么多钱。
好事的村民就聚到了二麻子家开始新一轮的说长道短。
胡家,珍珠正在临窗的书案前,描着字帖。
她现在已经能很熟练的使用毛笔写字了,只是,字体依旧没有太大的长进,顾老先生说,她字体软绵拖沓,运笔手法欠妥,写字速度慢,没有笔势而言,所以一直悟不出运笔的精髓。
珍珠也很无奈,以前上学时期,钢笔字就不咋地,如今换了毛笔,字就更不咋地。
老先生的话她听进耳里,可是,手似乎总会习惯性的带上从前的毛病,看来她是没什么习字的天份了,除了每日勤加练习,她也想不出什么好法子了。
“珍珠,你的字写得不错。”翠珠端着杯茶凑近了看。
“……”
珍珠瞥了一眼满脸笑意的翠珠,要不是知道二姐不是那等口是心非的人,都要怀疑她是不是在讽刺她了。
翠珠见状,连忙笑着说道:“是真的写得比以前好了。”
翠珠跟着秀才娘子认真的学了三年,一手小楷练得比珍珠可好多了。
“二姐,平善呢?”
翠珠带着平善过来的。
“跟着秀珠骑木马呢。”
木马,也是珍珠让鲁有木做的玩具,小孩坐在上面一摇一晃的,很招孩子喜欢。
鲁有木以前靠着躺椅赚了不少钱银,去年这个木马一出,又引得不少有孩子的人家竞相购买,这两三年,光靠着胡家,鲁有木就赚了个盆满钵满,他们一家对胡家感恩涕零,每逢年节,各色年礼都是第一时间送过来。
珍珠把最后几个字写完,放下手中的笔,站起身子伸了个懒腰。
“先喝口茶。”翠珠把手里的茶递了过去,“我跟你说,刚才我带着平善过来的时候,听到好多村民在议论赵二麻子的事情。”
珍珠喝了口茶,示意她说下去。
翠珠忙把村民议论的内容大致说了一遍。
“哦,这么说,赵二麻子没打算干什么嘛,不过,说不定是因为看见方师父武艺了得,他没本事对抗,所以才不敢再纠缠虹玉姑姑了。”珍珠笑道,任谁都不会傻到以卵击石的地步。
“嗯嗯,很有可能,方师父多厉害的人呀,平顺平安跟他练了三年武艺,身手可了不得啦,那天我看他们练武,哎呀,什么前空翻、后空翻、侧空翻跟耍杂技似的,每个动作都完成得很好,方师父还夸了他们俩呢。”翠珠想起当时看到的情形,恨不得鼓掌替他们加油。
确实,俩娃的文武方面都学得不错,本来杨秀才想让他们今年下场去考童生的,珍珠考虑了几天,觉得他们十一二岁的年龄,要是两人都过了,太过招眼,所以暂时否决了,让他们缓一年再去考。
这些事情,胡长贵和李氏一向由着她做主,珍珠让缓一年,就缓一年,反正他们觉得孩子还小,考中的几率并不大。
两姐妹坐在一起聊了会儿天。
珍珠突然想起了一个问题,“二姐,听奶说,想要把你定给村长家的赵柏铭,你是怎么想的?”
翠珠冷不丁的被她的问题吓到,脸颊瞬时一片飞红,低着头没敢吱声。
“二姐,就咱们两人在这,你别顾着害羞,这可是关乎你一辈子的事情,你要是不愿意,就跟我说,我会帮你解决的。”珍珠对那个有些刻板的小古董印象挺一般。
刻板就等同于教条,一切按部就班,活在框框条条里,不懂变通,规规矩矩。
这样性格的人,在珍珠看来,是不招人喜欢的。
至少,她就不怎么喜欢。
可是,她那二姐,一脸含羞带怯,含情脉脉的样子,已经说明了一切。
“我,我没说不愿意呀。”
瞧瞧,她说为她出头解决,马上就着急出声了。
翠珠今年十五,正是说亲的时候,这附近的女孩,十四五岁普遍都开始说亲了,等到十六七岁的时候正式完婚。
女孩过了十六还没定亲,就得开始着急了,亲戚朋友邻里乡民异样的眼光随之而来。
珍珠表示,很蛋疼。
她今年十四,过完年就算十五,明年她也要开始议亲了。
一时,她的神情郁郁起来。
尼玛,十五岁,初中生的年龄,就要准备嫁人生子了。
她要不要找个山头躲起来算了。
翠珠奇怪的看着她,不明白她为什么脸色阴沉,难道她不喜欢她嫁去村长家?
“……珍珠,你怎么啦?是不喜欢我嫁给柏铭哥么?”翠珠突然心跳加速,要是珍珠不喜欢她嫁给赵柏铭,那该如何是好?
想起那修长儒雅的身影,翠珠的一时有些慌了神。
珍珠瞥见她慌乱的神情,不由纳闷,“我喜不喜欢有什么关系,重要的是你喜不喜欢,是要跟你过一辈子的人,你想清楚就成。”
翠珠脸颊微红的咬着下唇。
今年初,赵文强就让黄氏给王氏递话了,说是想为赵柏铭定下翠珠,但是,赵柏铭的姥娘前年走了,小辈得守三年重孝,所以,等守满三年后才能定亲,想让胡家等上一等。
王氏考虑再三,以他们胡家现在的条件,村长家的赵柏铭算得上不错的人选,虽然他三年前的院试没过,但是,那年他才十五岁,年纪小没阅历,没考上是很正常的。
赵文强一家的为人,王氏还是挺放心的,赵文强作为村长多年,为人处世老道圆滑,黄氏虽然有些爱计较,面上的功夫却是做得很妥帖的,赵柏铭的爹娘,王氏也认得,两口子精明干练,跟着小舅子在南面的河道边干活,两三年才回一次,据闻每年能攒下不少钱银。
思来想去,王氏没有立即应承下,只说,先考虑考虑。
赵文强虽心急,到底不能怎么,如今的胡家已经今非昔比,而赵柏铭还只是个童生,没有正经功名,就没有资本硬气,只能徐徐图之。
翠珠知道后,先是大吃一惊,她从来没敢想,村里念书最好的赵柏铭会向自己提亲,在她的印象里,他就像天边的明月般高风亮节,不是她这等凡夫俗子所能匹配的。
随后,渐渐地又感觉自己是幸运的,家里的条件变好了,连村长家都赶着和他们胡家联姻了。
再后来,想起赵柏铭霁月清风般的文雅气质,她的心就开始有了憧憬。
她,是愿意的。
很小的时候,赵柏铭就与她们这些普通的村里孩子不同。
每天发髻整齐,衣着洁净,背着个书篓子,踏上去私塾的道路。
在这个小山村,他无疑是特别的。
村里经常有小姑娘躲在路旁,偷偷目送去上学的背影。
这事,从前她也干过。
后来,他去了天平学院,这种现象才慢慢消失了。
她从不敢想,有一天,能与他并肩站在一起。
第二百三十章 僵持
赵柏铭考过了今年的院试,成为了正式的生员,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秀才。
记得,出成绩的那天,报喜的衙役一路敲着铜锣过来,全村的老少都围了过来。
赵文强一家激动得喜极而泣,把一早准备好的喜钱,发给了衙役,随后拿出鞭炮,燃了起来。
村长家出了个秀才老爷,全村人都感到面上有光,一时,赵文强家的大门口热闹非凡,各种恭贺道喜的声音不绝于耳。
赵柏铭考中了秀才,成绩在中游,算得上是很不错的名次。
太平学院的季学正和他的学生都亲自登门道贺,隔壁村的马村长、梁村长以及相熟的各村村长都来了。
一直喧哗到天黑,望林村最热闹的一天才落下帷幕。
胡家作为邻里,也去送礼道贺了。
老宅送了两只鸡、两只兔子、四块尺头、两匣子十里香的点心、一筐新摘的桃子。
胡长贵送去的贺礼,是珍珠挑选的,笔墨纸砚、青花茶杯各一套、龙井茶一包,以及半扇野鹿。
两家的贺礼,在所以的贺礼中,都是很丰厚的。
赵文强笑得见牙不见眼,赵柏铭考中了秀才,与胡家的亲事就更有把握了。
他没有改变让赵柏铭娶胡翠珠的主意。
一是他们私下已经开了口,中了秀才便翻脸不认账,赵文强自认做不出这等没脸没皮的事情。
二是胡家的学堂明年也有好几个学识不错的孩子,要下场考童生试了,说不准,到时候,望林村又多几个童生了。
三是翠珠这孩子是他看着长大的,长相秀丽,个性贤惠,识文认字,又得王氏的厨艺真传,无论哪点都配得上他孙儿。
因此,赵文强对待胡家的态度更为亲近。
没多久,又让黄氏提了两家的亲事。
王氏特意问了珍珠的意见。
珍珠表示,反正都得等到赵柏铭出了孝期,干脆过完年再定也不迟。
王氏却犹豫了,过了年,翠珠算起了就十六了,十六岁的姑娘还不定亲,会惹人非议的。
珍珠心塞,那不就表示,明年她也得把自己的婚事定下来么?
苍天呀,你下一道闪电劈死我算了。
日子在王氏的犹豫中划过。
赵文强家也不催促,他们如今也忙得很,赵柏铭作为生员,有了进入圳安县县学的资格,按着规定,得先到县学去报道,然后,每个月得在县学听课几天,其他的日子则可以自行学习。
文昌侯府,静兰院内。
即便入了秋,两旁的花圃,依旧一片姹紫嫣红。
院门旁,两棵郁郁葱葱的桂花树对立而长,金黄色的花朵开满了枝头,浓郁芬芳的桂花香飘散在整个院落。
正面五阔的楼房有两层高,粉白的墙面,朱红的门窗,窗棂糊着天青色的纱。
楼前两棵生长旺盛的西府海棠,金秋十月,树上已经结满了珊瑚红的海棠果,在葱茏的绿叶中,密密匝匝,甚是喜人。
“小姐,鄂州那边送水果过来了。”
紫玉恭顺的站在二层的湘妃竹帘前禀告,声音里带着浅浅的喜意。
“啊,是她家的水果采收了。”声音清亮如泉水,“你进来吧,先等一会儿,我把这点画完了就下去。”
紫玉掀开竹帘走了进去。
尤雨薇坐在紫檀木的书案上,正用心的在宣纸上描绘着笔下的图案。
紫玉心中轻叹。
小姐从前对绘画从不上心,可自从知道,顾五少爷喜欢书画后,这几年一直勤加练习。
可是,顾府对两家的婚事却依旧不提。
小姐过了年就十七了,再拖下去,吃亏的只有自家小姐。
社会的舆论一向是偏袒男子一方的,顾五少爷即便过了二十不娶,于他也无甚大碍。
可小姐不行,京城里,十七八岁没定亲的官家小姐实属凤毛麟角,偶有几个,因病被耽搁的,或是长相性情不甚好的,总之,无论什么理由,传了出去,都于名声有碍。
夫人为了此事,不知跑了多少趟顾府。
可是,顾府的大夫人也无法,顾五少爷不松口,总不能强压着他定亲吧。
小姐死了心要等顾五少爷,说他一天不成亲,她也不会成亲的。
老爷很生气,却又拉不下脸去质问顾五少爷,人家可从没给过小姐承诺,是小姐一个劲的死心眼等着,这能怪谁?
紫玉看着自家小姐,身材玲珑有致,长相俏丽出众,肌肤更是莹润如玉,每次参加花会和诗社都能博得一片羡艳的目光。
身为文昌侯府嫡出的小姐,走到哪都是身份尊贵的娇人儿。
长相好,出身高,性情活波开朗,顾五少爷怎么就这么不喜欢她家小姐呢?
为了小姐的事情,文昌侯府与顾府的关系,进入了僵持的局面。
只有小姐,没心没肺似的,依旧如常的出入顾府。
“好啦!”尤雨薇放下手中的画笔,小心地用镇纸压住画的四角,她画的是一丛菊花,迎风傲霜,花枝茂密,花朵妍丽。
“小姐的绘画水平,越发的好了呢,看这菊花,画得多有神韵呀。”紫玉看着墨迹未干的画卷,真心夸赞道。
尤雨薇喜笑颜开,“是吧,我也觉得自己画得有长进了,等把画裱好,就拿起给五哥哥看看。”
紫玉一顿,心中苦笑。
顾五少爷这般对待冷淡地小姐,小姐却似毫不在意般,出入顾府的频率还是往常一样。
“走,看看珍珠妹妹送的水果去。”尤雨薇一入秋就开始期盼胡家送的水果了,去年他们送到水果就非常甜脆,让她和娘亲一直念念不忘。
和去年一样,依旧有苹果和李子,今年还多了半筐核桃,珍珠在信里解释过,说别的水果不宜保存,怕运到京城都坏了,所以,只送了这些适宜存放的种类。
“咔嚓”尤雨薇啃着洗净的苹果一脸满足,“真好吃,珍珠妹妹家的苹果就是好,我们庄园的水果,就没这么脆甜。”
“是啊,上个月送来的枣子和莲藕,老侯爷和侯爷都嫌弃送得太少,我听秋香说,老侯爷还把侯爷的那份枣子劫了一半走呢。”秋香是大夫人身边的大丫鬟,与紫玉一向交好,紫玉稳重的脸上也浮现笑意。
老侯爷对夫人有意见,以至于不肯对三房开口,干脆直接从大儿子那拿走了一半。
尤雨薇啃着苹果的脸现出几分得色,这两三年,胡家送来的特产,都会分出两份送给祖父与大伯,二伯一家一直外放为官,不在府内。
结果呢,祖父一开始没怎么在意他们送的东西,过了不久,尝到了甜头后,就开始和尤雨薇一样,期盼着胡家的节礼了。
祖父从前一向没有好脸色对她们母女,自从收了她们送的东西后,虽然还是没啥好脸色,但也不像从前那样,找她们的茬了。
“你挑两份出来,给祖父和大伯送去,估计祖父已经伸长脖子等着了。”尤雨薇乐滋滋的说道。
“可不是等着了嘛,奴婢刚才就看见老侯爷院里的小丫鬟,在咱们院外探头探脑的啦,想是得了消息,正等着呢。”紫玉也跟着笑出了声。
“去吧,去吧,祖父那份多放些苹果,李子他吃不了多少。”尤雨薇细细吩咐了起来。
紫玉领命而去。
与此同时。
顾褀也正尝着新到的苹果。
削了皮切成块,整齐的码在鱼戏莲叶青瓷盘上。
顾褀一口接一口,很快吃完了一盘。
他刚从国子监下学归家,得知胡家又送来了今年果树的成果。
想起去年吃进嘴里脆甜的感觉,忙吩咐青梅削了个苹果。
青梅已在前年嫁给了府里的一个管事,如今仍在顾褀身边服侍。
顾褀今年十九,一袭月白色长衫,身量修长,面如冠玉,头发用一只青玉簪束着,端是俊逸清贵。
他遵从父命,去国子监念书,已有两年。
自从他身体病愈后,父亲对他的期望一日胜过一日。
先是请了有名的大儒为他补上以往拉下的学业,一年后,又让他进入了大夏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
国子监,大夏国的国学府第,全国学子向往的圣地,普通学子想要进去,不仅需要推荐人,还必须经过层层的选拔。
当然,这是普通学子的路径。
像他们这般有品级的朝廷官员来说,进入国子监,需要的是强硬的人脉,和不太差的学识。
他们也需要经过入学考试,只不过,这份入学考试,相对于普通学子们的卷子来说,简单不少,考过了卷子,才能进入国子监,毕竟,全国的最高学府里掺进愚笨蠢顿的学生,对于学府的名声有碍。
顾褀,很容易就过了初考。
他病愈后,耳聪目明,记忆不凡,头脑灵活,又经过大儒一年的教导,那份入学考试,根本难不倒他。
入了国子监,学府的科目繁多:礼、乐、射、御、书、数,每样都要求学子掌握,顾褀虽然聪慧,但底子毕竟薄弱,于是,他开始了繁忙的学业生活。
每次胡家的节礼送过来,他就会想起,那狡黠又有生气的女孩子。
去年国子监放授衣假,假期为一个月,顾褀去了一趟鄂州,路上快马加鞭,十五日的路程缩短到了十日,在太平镇待了八天,才返程回京。
时隔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再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