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阿梨-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薛延也笑起来,与他拱手道,“恭喜。待你成亲时,我定厚礼相送。”
  胡安和奇怪看了他一眼,说,“娶妻之人就是不一样,连笑都多起来了。”话落,他又摆摆手,“送礼便就不用了,你也没几个闲钱,还是留着给阿梨治病罢。”
  薛延正色道,“还是要送的。”
  “随你。”胡安和往后靠在椅背上,问,“回来后有什么打算吗?”
  薛延说,“预备盘个店面,做些小买卖,胡兄可有兴趣?”
  胡安和大手一摆,鼻里哼出口气,“不可能!”他捏着笔在薛延面前晃了晃,说,“看见了吗?笔!我可是读书人,就算要赚钱,也是得走仕途,士农工商,做生意这种事,我是不会碰的。”他语气加重,吐出个字,“俗!”
  薛延单手撑着下巴,坐在那里静静看着他。
  胡安和道,“你本也是个读书人,生在大儒之家,怎么也沦落到那种需要沾染铜臭气的地步了呢,你就不觉得羞愧吗?”
  薛延搓了搓手指,缓缓说,“不觉得啊。”
  “……”胡安和瞪眼看着他,默。
  七聊八扯之后,再踏出府衙的门已是正午。盛夏里太阳火辣辣,薛延用手挡在前额,漫无目的地绕着街走,他没回家,就在街上随便买了个馒头啃。陇县一共也没几条街,灯市街、永安街、小甜水巷,还有条富宁路,薛延整个下午都在外头绕来绕去,寻查是否有待租赁的店铺,以及各个路口的客流量。
  待他终于心里有了数,打道回家时,天已近黑了。月亮挂在树梢,透过蓬蓬树影,隐约可见。
  家里的鸡鸭已经赶进了篱笆里,院子安安静静的,只有厨房亮着灯,阿梨坐在厨房门口的小凳子上,怀里塞着胖墩墩的阿黄,正耐心地剥花生。她脚边已经堆积了一片的花生壳,旁边的袋子里也装满了仁儿。
  在外奔波一日,身子已乏累极,却在见到她的那一瞬一扫而空。薛延把外衫脱下来搭在肩上,晃了晃酸疼的脖子,往阿梨身边走。
  冯氏在里头做饭,葱花炸锅后香气扑鼻,薛延站在离阿梨一步远的位置,看她吸了吸鼻子,抿出个笑。
  他起了坏心,绕到阿梨背后去,趁着她弯腰去抓新花生的时候,忽的用手蒙住她眼睛。
  阿梨惊叫,忙抓住他手腕拉下来,回头对上薛延含笑的眼。他眼型细长,又是内双,面无表情的时候瞧着冷冰冰,笑起来后又让人觉得分外暖,阿梨拍了拍他手背,小声说,“幼稚鬼。”
  薛延从身后抱住她,用脸颊去蹭她耳根,道,“我没有。”
  阿梨察觉到他胸腔震动,歪头问,“你说什么?”
  薛延便就乖乖蹲到她身前去,张了张嘴,道,“你给我颗花生我就告诉你。”
  阿梨按开一个花生壳,把粒儿剥出来扔到旁边袋子里,说,“都是生的,不好吃,况且待会做菜还要用,哪里有空余的给你吃。”
  薛延“啧”了声,道,“你这不一袋子呢。”
  阿梨瞟他一眼,小声说,“就不给你。”
  薛延眯起眼,凉凉问,“为什么不给我?”
  阿梨笑起来,她坐得端端正正的,很认真地与薛延说,“你知道吗,刚才你问我讨食吃的样子,像条小狗。”
  薛延哽了一下,回过味来不怀好意地看着她,“我像狗?”他把肩上搭着的衣裳扔到一边去,直起腰将阿梨抱在怀里,一手钳制住她的腕子,用牙齿去磨她的耳垂,低低道,“胆子渐长啊。”
  阿梨听不见他说什么,只觉得一股热气从耳朵眼儿吹进来,痒得很,她闭着眼往后躲,又被薛延按在墙上,欺负得更狠。
  “花生,花生!”阿梨泪都笑出来,冲他说,“薛延你别闹,花生都洒了。”
  薛延不听,反而变本加厉。阿黄早就被挤到地上,在花生壳里滚了一圈后,傻呆呆坐起来,不明所以看着他们。
  过了好一会,冯氏终于听见外头响动,她拎着水瓢出来,问,“干什么呢?”
  薛延把脸红的透透的阿梨挡在身后,笑着答,“我们闹着玩儿,没事。”
  冯氏警告地看他一眼,道,“你下手别没轻没重的,马上吃饭,洗手去。”
  薛延说好。
  待冯氏又转身进了厨房,薛延才敢把身后的阿梨露出来,她口里含着几缕碎发,不轻不重搡了他一下,提着裙摆跑远了。薛延晃了晃身子,弯唇。
  晚饭吃葱花鸡蛋饼,还有一碗丝瓜汤,清淡香口。
  饭吃到一半,薛延忽然开口道,“我今日去看了看房子。”
  冯氏喝了口汤,问,“什么房子?”
  “店面。”薛延正色道,“我想一想,咱们还是像原来那样,卖些早点。陇县的早点铺子许多,但都平平无奇,靠的都是老顾客撑起来,但若是想在其中杀出条路来,说难也不难。”
  他说的太快,阿梨没看懂,茫然地眨眨眼。
  薛延便就慢下来,与她一字一句地说,“我们将薛氏生煎包重新开起来罢。”


第33章 章三十三
  阿梨明白过来; 露出欣喜神色; 她放下筷子,很高兴点了点头,道; “这样很好; 我一直盼着咱们能一起开一个小店,忙忙碌碌的; 既能一家人在一起; 又能赚些小钱。春日那会儿我和阿嬷在路口摆摊,生意便就不错; 若是能盘一个店面下来,想必会更好。”
  薛延捏捏她指肚,说,“就是这个道理。”
  冯氏也笑起来; “刚巧家里也有钱租店了,不必再如那时般风吹雨淋; 甚好。”她偏头看向薛延,问,“怎么样,有合适的店面吗?”
  薛延点头,他盘腿坐着; 胳膊肘拄在叉开的两膝上,“在富宁路边上,那家的张掌柜嫌做生意不赚钱; 要兑了店面回家去种棉花,位置也还不错,就是有些小。”薛延抬头扫了眼屋子,比划着,“约莫和阿嬷住的这个屋子差不许多。”
  冯氏这间屋子确实不大,东西是四步远,南北六步,若是住人倒也还不算太拥挤,开店就显得有些周转不开了。
  毕竟要安置炊具,还要放桌凳,这样小的地方,连个酒柜都没处摆。
  阿梨有些苦恼,“这样小的店面,那个掌柜原来是做什么的呐。”
  薛延答,“卖猪肉的。”
  怪不得铺子那样小。
  若放在以前,屠户是不会穷了的,百姓手里不富裕,但一个月总要吃上一两顿肉,且酒楼饭馆也不能只卖素菜,杀猪卖肉是个好活计,利润颇丰。但如今大燕西部有周国虎视眈眈,两国连年交战,税收繁重,苦的是百姓,加上北地这两年一直干旱,农户收成不好,手头就更紧,渐渐连肉都吃不起了。
  屠户卖肉赚不到钱,农户也没人愿意养猪,陆续就都收了摊子,另寻营生去了。
  冯氏唏嘘,感叹一会,又问,“这店是要卖出去?多少钱?”
  薛延比划了下,“三十五两,连着房契地契,还有店里的那个青花瓷大水缸。那水缸据说是前朝官窑烧的,至少值五两银子。”
  阿梨眨眨眼,问,“咱能不要那个水缸吗?”
  薛延笑起来,双手搓搓她脸颊,“不能。”
  阿梨叹气,“行吧。”她用勺子搅一搅汤,有些提不起笑来,托腮道,“可是……那样小的店,能开饭馆吗?”
  “怎么不能。”薛延眯着眼笑,“大家以往对饭馆的印象太死板,认为就是人到一个会做菜的地方去吃饭,但是却忘了,他们也可以去买了饭,带走去吃。为什么早点铺子能开得起来,因着有许多人早上来不及煮菜做菜,却又急着去上工,只能到卖现成东西的地方去吃,那对他们来说,拿走岂不是更方便?”
  冯氏和阿梨对看一眼,似懂非懂。
  薛延说,“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店面小,咱们可以换一种方式去经营,不需要一直按着原本的老路去走。”
  阿梨略微思忖,问,“那咱们不摆桌椅了?”
  薛延勾勾她下巴,慢慢说,“桌椅还是要摆的,但可以放在门外,做成茶棚的样子,给有需要的人去用。至于屋里,咱们便就不弄这些东西了,能显着宽敞不少。”
  说完,他把盘子挪开,空出一块桌面来,用手指蘸着茶水在上面画了个图,道,“你们看,这个店面是坐北朝南,咱们把门口封起来,只留一个角门,其余做成对街的柜台样式,现做现卖。若是生煎、包子这种,便就用油纸包着带走,若是汤面这样带着水儿的,可以自己带着坛子来,或是咱们往外租。”
  这段话太长,阿梨只看懂了三四分,模模糊糊明白个意思,薛延见她茫然样子,干脆取了纸笔来,全都写给她看。
  阿梨和冯氏对着那张纸钻研了半晌,均觉得新奇得很,最后俱是同意。
  阿梨忽然想起来许久前薛延忽悠宴春楼的韦掌柜买柳篮的事,不由笑出来,弯着眼道,“你脑子里怎么总有这么多花乱乱的主意。”
  薛延眉梢微挑,“白圭曾言,经商之道,智勇仁强。”他凑近阿梨面颊,用背挡着冯氏,轻轻啄了口,“我这是智。”
  薛延是个雷厉风行的性子,打定主意后就不拖泥带水,他回家时候身上仅剩四十五两,买下店面用三十五两,加上其余杂七杂八,最后等店开起来,家里只剩下四两六钱的银子。许是因为心里有支柱,大把的银子花出去,阿梨竟也没觉得有多心疼,她下意识便就觉得薛延能行,所以全然信任,毫无疑虑。
  一家人忙忙活活,早出晚归,但心聚在一起,倒也没觉得多累。
  张掌柜家原来是个猪肉摊子,即便已经搬空了,也晾了几日,但不知是不是心里抵触,阿梨总觉得屋里充斥着油腻腻的味道,连壁板都泛着油光。做食材生意最重要的就是要干净,她受不得脏,便与冯氏细致地将屋里擦了三四遍,角落都不放过,最后又让薛延去集市里买了两盆茉莉花来,才觉得好起来。
  原来摆摊子用的炊具不够了,薛延又去归置了些,碗碟筷子用的也都是新的,锃亮的一套青花瓷。正是盛夏,城西小河边开了一小片荷花,阿梨和薛延去采了两支回来,养在房东留下的那个大水缸里,也算是道好看的风景。
  这么一通收拾下来,屋里便就利索了,整洁养眼,与旁的早点铺子一比,反差巨大。
  几月前那个“薛家生煎包”的牌匾还没扔,薛延从柴堆里找出来,擦一擦,再打个蜡,又给挂上去。
  第二日朝阳升起时候,在店门口放了一挂小鞭,便就算正式开业了。
  如薛延所料,生意极为不错。
  最初时候,人们对这样新颖的铺子有些不敢尝试,总觉得与传统相悖,心存疑虑,薛延瞧出这点,便花了几十文钱去临阵拉来了一群无业游民,让他们用给的钱去店里买东西,为那些不敢来的食客做个榜样。薛延是个很有天赋的商人,一肚子的弯弯绕绕,总能想出些别人想不到的点子,他还手抄了不少的小纸条,挨个给来买东西的客人发,说若是能请来新客人买早点,两人都能得到一成的返利。
  效果竟惊人的好。
  薛延在外跑商,阿梨只管在店里做饭。她不是个糊弄了事的人,什么都要做到最细最好,百姓买早点吃不起什么好东西,就连生煎包子也大多是菜馅的,卖的便宜,一文两个。阿梨心性纯,她没觉得这样薄利的东西有多不合算,用的菜也都是好的,不似别的店里掺杂烂叶弄假,加上手又巧,做出的东西自然比别人家的味道要好上许多。
  这样一来二去,没过半月功夫,整个陇县便就都知道在富宁路新开张了一家早点铺子,干净、好吃还便宜,薛家生煎包的生意也就越来越好。
  薄利多销,遇上集市的时候,一日能赚到七八钱。
  日子渐渐好起来,薛延每日除了跑生意就是到处偷偷寻治耳疾的偏方,他忙得脚不沾地,也都忘记了在陇县府衙里还有个满肚子酸水的胡安和。
  但胡安和还记得他。开张后不久,胡安和还带着小厮来过一趟,挺捧场地买了两碗面,他听薛延说起阿梨能读懂唇形,很兴致勃勃地和阿梨聊了半晌。但是阿梨能读懂的只有薛延,还要他慢慢地讲,胡安和嘴皮子快的像是炮仗开花,噼里啪啦说了一长串,阿梨只能眨着眼看他,一句也接不上。
  胡安和以为阿梨还记恨他,伤心悲愤,连面都没吃,甩了袖子走了。
  晚上时候阿梨与薛延说起这件事,薛延坐在炕沿上,一边洗脚一边嗑瓜子,听阿梨讲完,乐得瓜子洒了满盆。他摆摆手道,“下次他来,不要理会,等我回来再说。”
  阿梨点点头,说好。
  再次见到胡安和,是在八月初二,阿梨记得这个日子,因为薛延说过,胡安和这天要大婚。她连礼都备好了,两只长命锁,意思是祝愿胡安和和江姑娘早生贵子,百年好合。
  但这日早上,阿梨坐在铺子里等了许久,直到日头都升到半空了,也没见到哪里来了迎亲的车队,或是有谁沿街撒喜糖。她正纳闷,想等薛延回家后问一问是不是记错了日子,就见街对面胡安和两腮酡红,摇摇晃晃地过来,模样像是喝醉了酒,身上穿的也不是大红喜袍,反而脏脏破破,沾了不少的污秽物。
  过街的时候,他脚步不稳,差点撞上个挑柿子卖的老头。老头不太高兴,板着脸斥责了他两句,胡安和恼羞成怒,抓了人家两个柿子就往地上摔,摔个稀烂还踩了两脚,然后就踉踉跄跄往阿梨这边跑。
  冯氏去临街买面,薛延刚刚出去还没回来,店里就剩阿梨一个人,她眼睁睁看着胡安和挂着两行清泪跑到她面前,擦擦鼻涕咽口唾沫,问了她一句什么。
  阿梨看懂了,胡安和问,“能赊个包子吗?”


第34章 章三十四
  阿梨还记得那晚在汇药堂见到胡安和; 他财大气粗地吃参片; 吃得两鼻流血还不愿停,现在怎么潦倒成了这个样子,买个包子还要赊账?阿梨奇怪地看着胡安和; 还以为自己看错了; 本想再多问一句,胡安和却等不及了。
  他从门缝里挤进来; 掀开笼屉就抓了个包子; 包子上面还冒着热气,胡安和觉得烫; 两只手把那个包子颠来倒去,嘴里呼呼吹着风,但仍旧不舍得松手。阿梨呆呆看了他一会,在胡安和忍不住呲牙去咬的时候回过神; 她唤了句,“你等等”; 而后忙扯了张油纸给他,又伸手招呼他到桌边坐下,转身去拿了副碗筷,给盛了碗清汤。
  胡安和感动得两眼泪汪汪,口齿不清地说; “阿梨,你真好哇。”
  他嘴里塞得满登登,阿梨也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便就没接话,只端正坐到了离胡安和三步远的地方,与他说,“你且等等,薛延就要回来了,你若有事便就与他说罢。”
  阿梨听不见,她不知道自己说的话有多大声,怕吵到别人,所以出声时候都是轻轻的。胡安和听着她温言慢语,再对比了下家中娘亲倒在床上哭天喊地的样子,忽而觉得世界的清净了,他一激动,眶中的泪又多了点,把阿梨看得心头发慌,她茫然眨眨眼,问,“你还要吃吗?”
  胡安和猛点头,他三两口把剩下的半个包子塞到嘴里,含糊说,“我都一天没吃东西了,我还能再吃一笼屉。”说完,他也等不得阿梨给他盛了,挥挥手要阿梨躲远点,胡安和一撸袖子,真的端了一屉包子到桌边。他眼睛尖,一下子就看见醋坛子在哪儿,给自己又倒了半碗醋,两脚踩在椅橕上,吃得旁若无人。
  阿梨抹了把鼻尖,隔了老远,似乎还能闻着胡安和身上的酒味儿。
  薛延回来的时候,胡安和正抱着肚子靠在椅背上打嗝,阿梨一直盯着路口,见着他身影后便忙不迭跑过去。薛延伸手拦住她腰,挑眉笑,“这才多一会,这么想我?”
  阿梨摇摇头,踮脚小声和他说,“那个胡公子来了。”
  薛延眯眼,问,“胡安和?”
  阿梨点头,紧紧攥着他胳膊,又道,“他喝醉了,整个人都有些疯癫颠,还说要赊包子。”
  薛延“啊”了声,眼中也有些迷惑,“赊?不至于罢。”他用拇指抹掉阿梨额上的汗,道,“别慌,我去看看。”
  店面很小,又摆了个大水缸和方桌子,剩余地方只容得下几个人走动。胡安和挺高的一大男人,四仰八叉倒在椅子上摸肚皮,他两腿一伸,好像把整个屋子都挤得满满。薛延推门进来,先是端详了他一会,而后毫不留情抬腿踹了他膝盖一脚,低声喝道,“你这是死了?”
  胡安和吃饱了,困得迷迷瞪瞪,被这一踹,恍然惊醒。他坐起来,先是揉揉眼睛,这才看见站在面前的薛延,他神色显得有些激动,先是哆哆嗦嗦叫了声“四哥”,而后嘴一瘪,就要哭。
  薛延偏头骂了声“娘的”,而后抓了块抹布扔在他脸上,黑着脸道,“鼻涕先擦擦。”
  胡安和脑子里混沌一片,但还挺听话,攥着那方红抹布擦了把脸,眼圈红红看着薛延说,“四哥,我这心里,好苦啊!”
  “……”薛延和阿梨对视一眼,眼神复杂。
  没过多久,冯氏也提着面回来,她看着胡安和那副鬼样子,也被吓了一跳。冯氏心善,还低声劝慰了几句,阿梨给胡安和兑了杯温蜂蜜水,四人围成一圈坐在桌边,听着胡安和哭诉。
  哩哩啰啰一大通,总结起来倒很简练——胡安和被骗婚了。
  他那个青梅竹马的未婚妻,还有那个危难之中不离不弃、信守诺言的老丈人,都是骗子。
  胡安和觉得自己非常的难过。
  “江之道就是个老贱人!”胡安和拍了下桌子,骂的咬牙切齿,“一大把年纪了学人家赌博,屡赌屡输,还不长记性,不过一个月时间,赔的牙都掉光了!最后胆子又大起来,学人家挪用税款,一千多两啊,输得那叫一个……个老贱人!”
  他痛饮一杯茶,又道,“我说他怎么想着要与我家结亲了,原是想要拿我的聘礼去补亏空!光是这样也就算了,你知道那个江老贼给他女儿的嫁妆是什么吗?是他娘的欠条啊!”
  胡安和痛心疾首,“一千两的欠条啊!”
  薛延总算听懂,他慢慢坐直了身子,问,“你家里竟还有一千两?”
  “原来是有的。”胡安和抬手抹了把脸,“但现在没了,还欠了一屁股债。”
  薛延略思忖,又道,“可若是按律,这是江家骗婚,那欠款你不必还,将嫁妆送回去就是了。”
  “话是这么说。”胡安和颓丧往后一靠,“但是那江老狗他带着全家老小都跑了,我到现在连玉蓉的面儿都没见着。江之道说两家路途遥远,嫁妆要先行送过来,我爹说好,结果还真送过来了,十四口红木箱子,看着光鲜亮丽好得很,打开一看全是土,土上摆着的是欠条。我也是纳了闷,千里迢迢送几箱子土过来,他不嫌沉吗?”
  薛延“啧”了声,道,“不愧是当朝五品大员,这心机还真是深得很。”
  “还有更深的。”胡安和说,“他还说玉蓉初一时候能到陇县,初二就要大婚,他不能让自己家女儿无名无分地嫁,但时间又来不及,所以要先把婚书请下来。我爹心也慌,他一九品官,玉蓉是下嫁,他害怕夜长梦多,连连答应,结果……这个江老狗啊!”
  薛延抬手捏了捏鼻梁,看着胡安和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比划,“我现在真是走到了人生低谷,我左手欠条,右手婚书,江老贼把我们的住处给了那些要债的打手,大喜的日子是一波又一波的人来要钱,我爹把仆人全都遣散了,又卖了我娘和二姨娘的首饰,连后院里的两头猪都给换了钱。就一夜之间,我就从官家子成了穷光蛋,还是个已婚的。”
  胡安和越想越心酸,伏在桌面上痛哭出声,“我这命怎么那么苦啊。”
  薛延叹了口气,拍了拍他的背,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胡安和抽抽噎噎好半晌,终于又坐起来,“我家现在把能卖的都卖了,最后终是凑齐了那份钱,得了个安生。但是,我爹本来是给我买了两处院子做聘礼的,现在补不齐剩下的钱,房东不肯通融,还要告我们违约,将房子要回去。”
  薛延说,“你爹不是县令,怎么还有人敢在陇县欺负你们?”
  胡安和道,“房东是付六他二舅舅!”
  他用手背擦了把眼角,咕哝着,“我来时路过城西小河,要不是怕水冷,我都想跳下去了。”说完,胡安和冲着薛延抖了抖裤脚,道,“你瞧,我裤子都湿了,要是再不巧那么一点,你这辈子就都见不着我了。”
  冯氏“哎哟”一声,忙忙道,“好孩子,你可别想不开,活着多好啊,活着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你家里就剩你一个孩子,若是你再出个三长两短,让胡县令活不活了。”
  胡安和低低道,“我爹自身难保,我家里快要连饭都吃不起了,大燕国建国以来,就没见过他这么穷的官。”
  薛延对外一向铁石心肠,但现在也开始觉得,胡安和实在是太可怜,前些日子见他还意气风发,说自己要娶亲了。而现在,人财两空,连口包子都吃不起。他沉吟了会,偏头问,“你还缺多少钱?”
  胡安和眼巴巴,道,“三十两。”
  三十两,若放在以前,就是胡安和一顿饭,现在为了这点银子,他砸锅卖铁也凑不齐,连房子都要赔进去了。
  但这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