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歌-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感动于皇上的明诏,知道国家为了粮食和银两犯愁,银两有郑芝龙的海事银,他不怕。唯独粮食问题,他专门以自己的全部身家,抵押给皇商,换了瓷器、丝绸等物,亲自去了一趟安南等国,全部换成粮食,给北京这边送了过来。
小朱感动于大熊的痴忠,内阁也同样情感崩溃,不但没人上表再弹劾他,还顺利的由户部发了70万两白银,用于购买这些粮食。皇商也只收本钱,他抵押的家产便全部归还。算算大熊还赚了20几万的银子,这赚头,他也没要,全部用于福建沿海的船坞、炮台的建设了。
至于熊文灿收受贿赂的事情,小朱都刻意忽视了,底下人也就都假装失忆,自己把自己给糊弄过去了。
有这些忠臣良将,小朱很有信心的准备过年事宜了。因为银子充裕,过节费和饷银,发放的面积和数额都超过了去年。官僚体系中,就连九品的义师,也得到了价值5两银子的丝布茶盐、60斤粮米的过节补贴。南北直隶的百姓之家,也得到了柴、油、肉和红白薯的补贴。各地方政府,也因提留份例的富裕,适当的进行了类似的活动。而且这些事情,都是提前就全部完成的。
整个十二月后半月,全国上下都是过节的洋洋喜气,整个大明的普通百姓,都踏踏实实的准备过个好年了。连陕西那边,也都消消停停的安心等待年关的到来了。');
第一章:作弊的感觉
这种用金钱创造的假象,让很多书生,发出了盛世的感慨。而这一片颂扬声中,小朱和内阁九卿,依然保持了难得的清醒。
“皇上圣明,宇内承平。然初冬无雪,明年灾荒恐不可避。臣等还请皇上,于正月初一,斋天祭地。正月初三,问卜道场。正月初五,告朔法事。正月初七,御身西郊约翰教堂。正月初九,释奠先师孔子”
总之,皇天厚土、道士和尚基督孔圣,都不能落下。他们安排的倒是紧凑,隔一天见一尊大神,连教堂都给算上。
只是苦了小朱这个辛苦的皇上。去年因为先皇的遗体要在3月份左右才入陵,所以,初一开始,主要是围绕先皇棺柩进行祭祀活动。今年倒好,连天主教都算上了。
不过小朱的三个老婆却很高兴,皇后已经快要生了,所有的人都凭借经验,判断出是个男孩。于是,皇后特意嘱咐方正化,带着她亲手写的五份谢书和500两银子,代替她去向诸天神佛包括西方的天主表达感谢的情谊。
袁妃身子利索,原本就想着陪小朱去教堂。因为前几个地方,是稍稍拒绝女性的。这估计也解释了天主教在中国的最初几年里,因发展良好,招致血腥打压的原因。
田妃因为研发礼花弹二号,而受了风寒,最近一直身体不好,这也让小朱很担心,担心她和孩子。御医因为礼妃怀有龙种,不敢乱用重药,加上现在刚好是妊娠反映最强烈的时候,因此看着阿萝痛苦的样子,小朱实在心烦。后来还是徐光启,他说问问费力神甫去,看看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小朱才强打起精神,领着袁妃和筱筠去了一趟约翰教堂。
原本圣约翰教堂,被勒令改成了约翰,因为连徐光启也承认,在大明,真正能叫做圣的,只有三个人:太祖、孔子和小朱。
教堂的土地,因为徐光启和后宫的努力,现在已经扩张到20亩地了。如果不是小朱冒着被言官骂不仗义的恶名,极力限制的话,估计现在至少200亩了。
就是这样,约翰教堂也已经成为西洋人的一个聚集地了。散落在全国的传教士们,因为过圣诞的原因,全跑这里过冬了。看见小朱等人过来,这些西洋鬼子,都被锁在了后院里,既然不愿意向大明大皇帝陛下跪拜,那只当一天的犯人也算国家开恩了。
和小朱急于找到缓解阿萝痛苦的特效药不同,他的内阁九卿们,都很好奇的在教堂里走来走去,指点指点这,讨论讨论那。还围着洗礼池研究了半天,结论是,这些番夷,连洗澡都不舍得用大池子,反正历史留下笑柄的是他们不是小朱,大过年的,也就随他们了。
弥撒的安排,要在九点钟,而小朱等人是按照早朝的时间过来的,所以,距离九点钟,还有大约2个小时的时间,这个时间里,费力克斯,针对治疗感冒和缓解妊娠反映的两种问题,分别给了小朱一瓶清凉油和一小盒金鸡纳霜的提炼物,说是很有疗效,而且他很注意中国人的传统,特意说明,这些东西不是化学试剂配出来的,而是确实从植物中提炼的。小朱连忙交给高起潜,让他派人骑快马送进宫。
在这里,费力陪他喝了点咖啡,久违的香气,让小朱很是满意。倒是跟着一起来的那些人,连甜红茶都喝不惯,全换龙井了。
“费力,你这教堂里倒是什么都有,怎么连龙井都有啊?”
“回神圣的大皇帝陛下,这都是徐弟兄送来的,前日他说过,诸位大人们阁下,喝不惯咖啡和红茶,因此叫我特意准备的。”
西洋人和中国人在称呼上的错位,如今都被看成新鲜事,没有任何人会纠缠在这个问题。
“弟兄?徐光启还没有接受洗礼吧?怎么称呼弟兄了呢?”
“是是是,我说错了,请神圣的大皇帝陛下谅解。”
“没事的,大过年的,不用老认错。我大明规矩不多,但个个都是真章儿,你多注意才是啊!”
“是是,神圣的大皇帝陛下所说的每一句话,我都命人写在了石碑上,以便随时翻阅,看看有没有违反命令的时刻。”
“呵呵,他倒知道自己记性不好!”小朱点着他,跟身边的群臣和近侍笑着说。大家也跟着哈哈一笑,气氛也融洽不少,在笑声中。
“对了,徐大人,他怎么总是神圣神圣的叫朕啊?”
“回皇上,是因为教堂改名字的时候,臣跟他解释了一下圣的雅意,因此,他就采用神圣二字来称呼陛下了。”
“哈哈哈!”
小朱心情愉快的大笑起来,总算是给老外们立了一个令人满意的规矩,不尊重中国的领导人还得了?哼!
忽然小朱脑子里有了一个主意
“对了,朕那天根据徐光启上呈的算历推演,似乎这圆圈和半径之间的数字除不尽嘛!”
“是的,我神圣的大皇帝陛下,贵国的先知祖冲之阁下,已经给出了和我们同样的结果,应该是3。14到3。15之间。”
“嗯!不对不对,朕那天推演的结果应该是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这个你能刻在石碑上吗?”
“啊!我伟大的神圣的大皇帝陛下,您的睿智,是费力所知道的人中最聪明的唯一。费力一定会刻在石碑上的。”
小朱心中很高兴,总算有了一个可以作弊的机会了。圆周率的数字计算,历来是东西方的数学家最着迷的。小朱通过费力,把自己的名字和圆周率联系在一起,岂不是很聪明?想到这里,心情大好的他,又对着群臣说了起来。
“徐光启前两天把费力的数字纪法,递交了一个疏奏上来,说是要采用新的计数书写方式,不知道各位卿家有没有看过啊?”
“回皇上,这个数字方法倒是简单,但是臣等在百位之内还算清楚,超过了千位就感到吃力了。”
“回皇上,这种方法太容易改写,故而需要重新用汉字来纪录,属于重复事情,不用怕也无妨。”
也罢,反正普及应用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以后慢慢来吧。于是,小朱又把话题引到了范西礼身上。
“费力啊,那个范西礼走了也有小半年了,可有消息吗?”
“回大皇帝陛下,”费力刚刚用鹅毛笔把小朱说的圆周率记下来,听到这话,连忙放下笔,以至于一点墨迹溅在了他的袖子上。“范西礼子爵阁下,来过一封信,说是准备过了乔治礼之后再回来,并且告诉我,他准备为大皇帝陛下购买一艘西班牙的一流军舰,连同各种各样的工人一起回国。”
“哦?好啊!这钱是他自己掏腰包孝敬朕吗?”
“呵呵,应该不是,他信上说的也不是很清楚,似乎是通过贷款买的,抵押物是他们家族在诺曼公爵领地内的封地。”
“好,就等他回来再说吧,如果没骗朕,朕就买下来,如果骗了朕,朕就杀了他。”
谈话到此为止,剩下来的弥撒,也只是把袁妃和徐光启给忽悠了。小朱和其他人都没觉得有什么意思!
神甫布道、然后画十字,然后接受一点神的食物,就能保证风调雨顺吗?还不如画符烧符,亲笔抄写金刚经来得更像真的。
只是教堂的建设和内部的装潢,的确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估计今后庙宇道观会有借鉴的可能了。
筱筠在弥撒的过程中,一直以宫女的身份服伺着袁妃,她很乖巧,知道小朱不是很感冒天主教,所以,她晚上伺寝的时候,偷偷告诉小朱说,袁妃可能有意思让将来的皇子接受洗礼。如果银马槽果真让她生个儿子的话。
“罢了,她怎么想,那是她的事情。朕懒的管了,倒是皇后和礼妃那里,你给朕传个话过去,朕的孩子中,绝对不允许出第二个教徒。”
“婢子知道了。皇上累了,婢子给您捶捶腿吧。”
“不用,朕抱着你躺会吧。你也辛苦一天了。”
可是,就在她们两人要继续缠绵的时候,绯儿急慌慌的跑了进来,现在小朱身边的宫女只剩下一个绯儿了,剩余的全是太监。田妃这样的小把戏,小朱历来没当回事。不过每日的更衣沐浴,都还是筱筠和绯儿在帮小朱打理,但是,绯儿从来没这么慌张过。
“皇上不好了,上午高公公带回来的药品有误。”
“什么?”小朱顾不得形象,穿着中衣就跳了下来,然后在筱筠的帮衬下,披了一件裘袍就往承乾宫的方向跑。
一路上,不断的有小太监赶过来沿途传话,因为绯儿只是听到个大概,具体的情况她并不知道。
“皇上,下午试药的几个人都呕吐不止,还有个礼妃身边的宫女心痛不已。”
“阿萝呢?她有没有用药?”
“皇上,天幸娘娘啊,宫里的规矩,试药超过昼夜才可以用在主子们的身上,礼妃娘娘还没有用呢!”
“阿弥陀佛。”随着筱筠在旁边的念叨声,小朱也放下了不少的心。听到阿萝还没有用药,小朱真是太感激现在宫里繁复的规矩了。谢天谢地!
“绯儿,快回去给万岁爷拿件棉袍来。”
缓过神来的筱筠,连忙吩咐起绯儿回去给皇上加件衣服。
“一共几个试药的?”
“回夫人话,一共三个,两个传声和一个姐姐!”
“他们人在那里?”
“在承乾宫前院东厢房。”
“快带路,叫万岁爷去见见。”
三个试药的,都是很年轻的小孩子,年龄在十五到二十之间,正是最具备生命力的阶段,然而,却被金鸡纳给折腾的面无人色,小朱见他们挣扎着要给自己施礼,连忙伸手制止。那个小宫女他也认识,还曾帮着沐浴更衣过。
“淑娥,你怎么心疼法?”
“回万岁爷,服过药之后没多久,婢子就觉得心慌的厉害,向娘娘告了假之后,婢子什么也吃不下,就昏昏沉沉的睡了,没想到越躺越不是滋味,现在婢子的心好难受。”
“另外两个呢?”
“二位公公一直在吐,赵公公还看不清东西了。”
“传太医!娘的,快给朕传太医去。”
现在整个皇宫内已经乱了一团,乾清宫和承乾宫最近是宫里最火的两个地方,这两个宫出事,同样住在宫里的历届公主、太妃、小朱的皇后和袁妃,皇太嫂。都要么派人,要么亲自的跑了过来。阿萝还因为发热而昏昏睡着,皇上都不愿意让阿萝担心,更是没人敢惊动她。一大帮子人就全在承乾宫一进的院子里,找地方坐了下来,一直盯礼妃的太医,早已经过来了四位。
“回皇上,原本试药是会出现不适症状,臣等通常会根据体症来判断药物是否对症。这三位试药之人的反映来看,此药性似乎颇为燥热,对风寒等症应有疗效。只是药性过重所致。”
就是副作用大吧?听着太医用白话来解释,小朱稍稍安定一些,想想,费力克斯不会下毒谋杀阿萝的。
因为阿萝的性格在他们的印象中是最好的,皇后和袁妃虽待他们最厚,又是赏钱又是派人联络的,但阿萝在科学上的天才,令他们赞赏不已。
再说了,天下都知道,皇上因为礼贵妃,和朝臣抗争妥协了很多事情,但这是他们君臣之间的争斗,外国人?哼!量他们也没这个胆子下毒杀宫的。
“那现在这三人怎么办?”
“回皇上,臣等已经施用陈醋、乌骨木等重药,想来应该无大碍的。”
“不对啊,孙太医,”一旁的筱筠对田妃的感情不下于小朱,她紧张的追问道:“你刚才说的,此药颇为燥人,乌骨木也属热性,为什么解毒不用相反的药物呢?”
小朱歪头看了看,想不到这姐姐还懂药理。
“回夫人话,解药可分正克与反克之法,三位试药之人最开始,想来是认为无病用药,应多不适,是以没有声张。直到晚间才发觉不妥,故而惊动圣驾。此时若用正克之法,恐再生新的病理,是以臣等才用以热对热的反克之法。请娘娘明鉴!”
“好了,好了,今夜,谁也不许离开,朕也在这里守着。”
说到这儿,小朱突然站起身,高声喊。
“高起潜,曹化淳,高…”
“万岁爷,小的在呢!”
“小的也在!”
高起潜听说旧主宫里发生大事,早跑过来了。不过跟曹化淳一样,身上的衣服都不多。
“好,你们先都穿的暖和点去,然后,曹化淳,你领着锦衣卫,给朕连夜把费力克斯抓过来。那些个教徒也派几个人看管起来,但不要惊动民间。高起潜,你给朕腾出几个空房间来,朕要好好审审这几个番夷骗子。”
“是小的这就去。”
……
第二天,听到信儿的大臣们也都递折子来求问事态发展,如遇大事,近臣、宠臣、重臣都可以递折子进宫求见的。加上昨天曹化淳深夜开宫门出去,早惊动了顺天府的人,所以,一大早,钱谦益、温体仁还有徐光启等人都要求见。
高起潜找的房子就在乾清门外面的西首边,很是狭小,原本是存放杂物的小房间。
小朱等一干君臣、太医、侍卫、以及承乾宫的宫女太监等人,拥挤着团团围住了可怜的费力克斯。
其实,经过连夜的思考,小朱猜想,可能是自己对金鸡纳霜太不了解了,原先只知道这东西很有名气,不知道究竟是治疗什么的。因此,错误的认为,有名气的药,就一定是特效药。
经过询问,小朱才知道,费力克斯和他自己一样,也是一半瓶子醋,听说礼妃发热,就连忙将他所理解的强力退烧药金鸡纳霜给了小朱,实际上,通过翻译冥思苦想的解释,小朱他们才知道,金鸡纳霜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而不是治疗感冒发烧的。
事情明了之后,可怜的费力克斯也发起了高烧。还直说胡话,估计是曹化淳把他吓个半死。
想想也挺难为他的,小朱又好言相慰,让太医给他看了病。还送了20两银子给他当购买金鸡纳霜的药费。不是小朱吝啬,是因为他的药的确险些害了身怀龙种的礼贵妃,没杀他,就已经是开恩了。
不过经过这一夜两天的折腾,还是被惊动了的阿萝,听说自己随身的宫女险些丧命,还令皇上大半夜没穿多少衣服在宫里乱跑,一着急,一上火,病居然好了。这事儿闹的!
当小朱送走了费力克斯,坐在阿萝的床头,握着她的手跟她说话时,小朱忽然想到了一点。
疟疾?这玩意是不是就是和瘟疫一个东西啊?或者就是现在中国民间普遍意义的瘟疫中的一个分支呢?
把这个想法一说,阿萝很高兴。
“皇上,臣妾尝听家人讲过,世间的瘟疫的确是很多种的,那个费力的金鸡纳霜果真如此,能医治其中一种的话,那皇上可是为天下的臣民办了一件大好事啊!”
小朱怜爱的刮了一下她的鼻子,“要果真如此,我就赐这个疗法叫阿萝法如何?”
“哎呀,皇上。”田妃娇羞的斤斤鼻子,“不如叫田家医法吧!”
“好吧,明天我就叫你兄长,让你们田家联络费力,今后大明的金鸡纳霜,都交由你们田家经营。”
她的小心眼是瞒不过小朱的。');
第二章:太子慈?
费力听说小朱把老丈人介绍给他,一起商量一下寻找和购买金鸡纳霜的事宜,还加上一条合作开发的承诺,立马高兴万分。他传教是主业,但不排除他为了金钱而荒废教堂事务的积极性。
他从还在教堂混饭吃的老乡之中,找了一个真正的医生,一起探讨了各种可行方法后,决定给小朱写信,要大明出军舰去把马来岛给占了。
也就是说,大明帝国真正的殖民政策,是由一个因为献错了药品,险些谋杀了礼贵妃,差一点点就被吓死的意大利传教士提出来的。
不过费力上报的这项政策,小朱加以了修改。正统的老夫子们,追求的是以德服人,什么威加海内兮四方朝。什么仁者无敌兮万邦合。
小朱先根据费力报告,总结出原始的内容:依靠战船和军队,把人家原有的政权推翻或者征服,然后再以奴隶身份对待原驻民,不服的就再用武力。再在人家的国土内横征暴敛。以达到自家的富饶和财富积累。
呵呵!这样的报告,如果就这么报出,小朱估计外朝那些文臣会气的跳脚骂小朱。更何况这个报告,还是那个险些害死礼贵妃的,红毛番夷提出的!
于是,小朱找到了还趴在床上‘养病’的张彝宪,这个报告是不敢给方正化来修改的,因为方正化有点太正直了。他的灵魂和小朱外朝的那些廷臣是一致的,所以,这样的事情就靠张彝宪了。
张彝宪听小朱的话,但更听礼妃的话。这个时代就是这样,如果小朱要做出对礼妃不利的决定,小朱只能找曹化淳或者方正化,并且还要一并把张彝宪、高起潜、王坤等人全拿下去。
因为不顾旧主的罪名,其实比违抗圣旨还要严重。因为这就叫做节义。面对这可爱又讨厌的传统,小朱只能在缝隙中,寻求平衡。如果小朱刻意打破平衡,也不是难事,但这样的话,国家分裂就不可避免。
小朱对张彝宪的解释是,想给田家一块封地,因为怕群臣反对,只好看看海外有没有变相封绶的可能。
张彝宪听到小朱这么考虑,加上还有医治瘟疫的功德,眼睛都绿了,连忙帮皇上斟酌字句,连夜把一份修改得花团锦簇,通篇悲天悯人情怀的金鸡纳霜海策考,给写了出来。
里面治病救人是最重要的出发点,还事儿事儿的说,要先找几个打百子的病人进行试验,如果确实有疗效,则可出海探寻。
出海去那里?去爪哇等国,那边曾经朝贡过中土上国,想必大明前去出钱出人的去种植金鸡纳树,应该没问题。况且那边早已经种植这个树种了。提炼的金鸡纳霜,大明还出钱购买,这是上国的恩德嘛!
最后,因为田家是国丈的身份,又拥有大量的金钱和众多的工人,适当的保卫措施是必要的。为了显示皇上的仁慈和皇上的开明,就让康六彪当这个差事吧,既然康六彪也想接受招安,那就用这个事情当考验吧。
最重要的是,那边早就有上国天朝的子民居住了,那么为了显示皇上和朝廷的体贴之心,适当的行政机构也是必要的啦。
官职就定在文官正七品,武将从七品吧。这条是张彝宪提出来的,因为显然,将来的马来岛等地,田家的直系人员不会太少,如果国丈家族的旁支都能封个四品三品的,内阁能同意才怪。那个康六彪又曾是郑芝龙的手下,也不适合封太高的官。
行政机构的名字是,大明驻爪哇及南洋诸岛理药政使司、督药指挥使司、监药按察使司。主官名分别叫什么什么使。督药指挥使司主将,领参将衔。费力推荐的那个医生,也有了官衔,理药政司参政贾奇力。
理药政司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是,当地官员应该礼待三司。三司呢,则只负责当地大明子民的生计,绝对不得干涉当地的政务和民情。
这里面礼遇二字,是小朱最得意的埋伏,因为小朱已经交待过田家,在当地,能买土地就买,买不来就抢,对方反抗,就是不善待,不知礼。康六彪就有义务帮助当地知道什么叫礼仪。还特意交待,在当地最好收购奴隶,能不采用雇佣制度,就不采用。
显然,内阁集体被小朱搞迷糊了,因为在他们看来,设置三司显然多余,这么个破官,这么个破地方,将来真有进士被派去,不自杀才怪。而田家已经是皇商和国丈的身份,干吗非要贪恋这么个职位?
不过自有聪明人出面解释滴,温体仁就跟大家说了:“康六彪同郑芝豹的关系,大家都清楚。并入福海水师,虽有加强福海实力的可能,但也有将来内讧的可能,郑芝豹后背上的伤疤还没好利索呢!因此这么安排,显然是不妥滴。这是其一。
皇上本来就对福海有些忌惮,又着实想向天下人表明,皇上一力招抚的决心。这是其二。”
“其三,”老钱连忙接话,他也聪明嘛。“既然地处偏陲,海内的士子恐怕不会有人愿意去那些地方当官,田家的人就隐隐的,可以世袭这个职位了。田家的世袭封诰,前两天刚刚被咱们给哄下去一次,皇上又与礼妃情甚笃,自然想变相补偿一下田家。但又怕群臣再反对,于是在海外孤悬的外岛他藩,给田家寻一份固定的,世袭的功名。也算是一种周全吧。”
“其四,”这回是徐光启,“番夷对金鸡纳的药理颇有心得,将来理药司是一定要依靠这些红夷的,而红夷名利之心甚重,如若不给些好处,怕是以后生变,皇上这也是稳妥的举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