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工科女之水穷云起-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这一年的时间,对于栾山来说,的确是有些长了,只怕就算是栾山愿意,晋阳城中的他那帮政敌,也是不会同意的。

    果然,栾山沉思良久,点着头道:“颜将军此策是打算占据此地,与楚国进行长期的征战,可是,你曾想过,河北之地,却是地处三国之间?那契丹也是虎视眈眈的,只怕我们与楚国征战之时,契丹人乘机再一次南下,如此奈何?”

    颜毅道:“如今契丹新败,以尉迟义的心性,定然是追着他们的身后,痛打落水狗,这也是尉迟义之所以没有马上调头来打邯郸的原因。说不定,尉迟义的心性很高,还想着能够一举夺下燕京城呢?”

    栾山和黄三郎都是一惊,便是连许云起也不能淡定了。

    如果尉迟义真得夺下了燕京城,再扫荡燕山之下的几个州县,那么实际上就等于是控制了契丹人进入到中原地区的咽喉,已然可以令大楚国立于不败之地了,那个时候,再反过头来,就是以全国之力,来与北汉进行决战之时,其结果自然是毋庸置疑的,北汉必败被灭。

    颜毅却摇着头,道:“如今耶律休达一败,简直是一败到底,几乎达到了全军覆没的结果,而且耶律休达自己了身死于大名城下,契丹人虽然彪悍,却也没有这么快就能够恢复得战力的。栾帅尽管放心,就算是尉迟义真得攻打燕京城,也是徒劳的,没有个三年五载,他是根本攻不下那做坚城。契丹人也并不是笨蛋,他们如此已然平定了辽东之乱,正可以全力以赴地打这一场燕京的保卫战。”

    栾山和黄三郎相视着看了一眼,对于颜毅这般的透彻的评价,都感到了钦佩,也许于栾山来说,还有一丝技不如人的自嘲。

    颜毅接着道:“若是尉迟义不打燕京,反手过来攻打我们,那么正给了契丹人坐山观虎斗的机会,他们正好可以休养生机,只是没有一两年的时间,是不可能再行举兵南下的!”

    大家一起点着头。

    只是,栾山想了想,还是道:“便是你的中策,也需要耗费时日,只怕晋阳那边对本帅制肘,无法实施。敢问下策又是何计?”

    颜毅发出了一声苦笑来,在他说出了自己的两策之后,也是想到肯定不会被栾山采纳,此时也只得将最后一策讲出来。

    “这最后一策,就是走为上!”

    “走为上?”栾山和黄三郎面面相觑,已然明白了什么。

    颜毅道:“如果不想与尉迟义发生冲突,便干脆放弃邯郸与磁州,可以兵分两路,一文一武并驱而行!”

    被颜毅这么一说,连许云起也糊涂了起来。

    “何谓一文一武呢?”黄三郎问道。

    颜毅道:“文,便是派出使者,往开封和大名城,分别与楚朝的顺昌皇帝与尉迟义谈判,愿意交割咱们所占的州县,只是要他们付出一些代价来。”

    栾山看向了许云起,这也正是当初许云起说动他兵出壶关的一个诱惑,如今却被颜毅当成了最不好的下策。

    许云起也点着头,这个策略其实是出自她的信口开河。

    “那么武,又是什么?”

    “武,就是咱们的兵力不退,继续在南面与金崎对峙,同时也抽出兵力向北发展,占据相邻的州县,给楚朝一个错觉,便是咱们很是强硬,如果他们不同意谈判,那么必定会一战到底!”

    “若是他们果真得不愿意与我们谈判,怎么办?”黄三郎问。

    颜毅道:“若尉迟义坚决不与我们谈判的话,那倒是简单了!”

    “哦?”黄三郎忙问道:“如何简单了?”

    颜毅道:“那么,既然咱们不愿意在这里驻守,就没有必要与之兵戎相见,趁着尉迟义挥兵北上收复失地之机,将邯郸、磁州,以及附近所有州县的百姓、财物一掠而空,迁向太行山西,给他们留下一片的广无人烟的废墟就是了!”

    此话说完,栾山和黄三郎一起点着头,已然同意了颜毅的见解。

    但是,许云起不由得心头一寒,连忙出声阴止:“劫掠百姓,与契丹人有何差异?那是禽。兽之为!”

    颜毅愣了一下,没有答话,他当然能够休会这个小女人的善良,谁又愿意离乡背井地远走他乡呢?

    栾山看着许云起,也能够体会得到这个小女人的心思,女人毕竟是女人,少了一份的残忍。

    黄三郎道:“两国交战,劫掠人口,本来也是很正见的事情呀?怎么就被称为禽。兽之为呢?当初契丹人若不是从河北劫掠了那么多的人口,又怎么会有如今辽东的繁荣?当年楚国与汉国交战,互相劫掠人口的事情都没有少做。我们出得壶关来,难道就只为了走一个过场吗?”

    许云起无言以对,她也知道,对于统治者而言,劫掠人口并不是什么罪过。

    颜毅道:“只是,劫掠人口,却是有些不道义了!”说着,又道:“尉迟义若是知道咱们劫掠人口,定然会轻骑追赶,到时候的报复也定然会加倍地增加。再说,咱们带着老百姓走,一日也走不得几里地,很容易会被楚军骑马追上,到那时,只怕又会变成长坂坡之败了。”

    栾山愣了一下,马上明白过来,颜毅刚才说要劫掠,如今又说不劫掠,分明是在迎合许七的心思。

第1卷 巍巍太行 第369章 复地(四)

    第369章 复地(四)

    尉迟义带着王小山的五百火枪骑兵,在夜幕的掩护之下,悄悄地离开了大名城。

    在离开大名城之前,他将城里城外的事务都进行了处理,还特意将兵符令箭交与崔明远,让他代自己行令。

    在尉迟义离开大名城的时候,除了崔明远之外,并没有再告诉第二个人,便是连郑王也不知晓。

    所以,没有人知道尉迟义不在大名城。

    此时,尉迟义带着五百人,已然悄悄地走进了磁州之南的河内军营中。

    金崎亲自将尉迟义迎进了他的中军大帐,屏退了不相干的人众,营中只留下了金崎与斥候头目孙伟。

    尉迟义此来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专心致志地对付颜毅和栾山。

    对手合兵在一起可是二十万人,而金崎所带的河内禁军,总人数不过是十万人而已,包括当初他在泽州与栾山对峙的三支从洛阳调过来的禁军,还有一万多的河内厢兵。

    实际上,这些兵马,与北地的楚军精锐相比,只能算是二流部队。

    便是连金崎也有些怀疑,凭着这么样的十万人,又如何能够战胜栾山和颜毅呢?

    “邯郸方面的情况怎么样?”尉迟义问着孙伟。

    孙伟道:“栾山的十万人马开进邯郸城,令颜毅的十万人马,依然驻守在原地磁州附近,只是将磁州和邯郸的府库粮仓都搬运一空,往壶关去了。”

    孙伟的报,原本也是尉迟义意料之中的事情,那些钱财与铁坯,如今也只能看作是身外之物,想要保全是不可能的了。

    “他们有什么军事行动吗?”尉迟义问。

    孙伟犹豫了一下,还是道:“昨天颜毅往邯郸去见了栾山,陪着颜毅一起去的还有……”说到这里的时候,他不由自主地抬头看了一眼身边的金崎。

    “谁?”

    金崎微微轻叹着,还是点了点头。

    孙伟道:“是许七!”。

    “咳!咳!”尉迟义只觉得胸口有些气血翻涌,忍不住地猛咳了一阵。

    “义哥!”金崎连忙上前,担心地问:“你病了?”

    尉迟义摆了摆手,道:“不碍事,只是略感风寒。”说着,问着孙伟:“他们去见了栾山,你可知道谈了些什么?”

    孙伟道:“邯郸太守府的侍卫长是咱们鹰眼组织的人,在邯郸城被陷的时候,他第一个投降了栾山,故而得到了栾山的信任,仍然委任他为太守府侍卫长,在颜毅与许七和栾山见面的时候,他有意亲自担任外面的警戒,偷听了他们在厅中的谈话!”

    “哦?”尉迟义问:“他们谈得什么?”

    孙伟道:“自然是针对咱们楚军的对策。颜毅给栾山出了三个主意。”  

    “三个主意?”尉迟义马上感起了兴趣来,问道:“你快说说!”

    “诺!”孙伟答着,当下便先将颜毅所出的上、中、下三策都讲了出来。

    听着孙伟的禀告,尉迟义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嘲笑来。

    金崎就在他的身边,马上明白了他的心思。

    “义哥可是将颜毅的这三条策略,都尽算中了?”金崎问道。

    尉迟义道:“虽然也并非尽中,却也差之不多!”说着,又问道:“那栾山可选择的是下策?”

    孙伟道:“栾山所选,也是,也不是!”

    “此话怎讲?”

    孙伟道:“栾山最终决定还是要退兵的,但是他觉得就这么退却又有些不甘心,所以又采用了一部分中策的内容。”

    “呵呵?两策兼之?”尉迟义感起了兴趣来。

    孙伟点着头,道:“是!栾山最终决定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先派兵抢占邯郸北面的邢州、赵州和常山,与定州、保州和易州相接连,再行观望。若是元帅以最快的时间平定了北地,挥兵西向,他们就会收缩兵力,将那些州县的府库粮食尽皆运走,与元帅在邯郸对峙,以求和朝廷谈判,攫取最大的利益!”

    “哼!”尉迟义发出了一声冷笑来:“人心不足蛇吞象,若是栾山听取颜毅的三策,都不拖泥带水,也就罢了,他得到一些实惠,将这边的府库和粮仓一扫而空,我们也无可奈何!可他偏偏却要两策兼之,该走不走,该退不退,活该他损兵折将了!”

    金崎和孙伟的眼睛都不由得一亮,金崎问道:“难道义哥早就有了破敌之法?”

    尉迟义点了点头,道:“颜毅的三策中,本帅最担心的还是他的上策,若他们果真得去奇袭大名城,就以大名城那一点儿的兵力,的确很是危险,为此,我已经调集了京东西路往德州和临清去的十万禁军,回护大名城,只是,那些军队比较分散,等他们真得赶到大名城下,却要三五天之后了。”

    “既然大名城如此空虚,义哥何必将城中的兵马尽数得派出呢?”金崎问。

    尉迟义苦笑道:“若不趁着契丹人败北之际,痛打落水狗,一旦让契丹人缓过劲来,那么河北的局势并无太大的缓解。另外,本帅也得到了消息称,契丹人的辽东之乱已定,他们已经可以抽出兵力来,赶往燕京,我原准备趁势拿下燕京城来,但是如今看来,那终究是镜花水月了,无以实现,只能放弃!”

    “呵呵,义哥之所以行险此招,一定是已然猜出栾山不敢奇袭大名城的了?”金崎问。

    尉迟义点了点头,道:“虽然本帅断定栾山绝对不敢远离太行山,远离壶关要塞,却也只是猜测,如今听到了确切的消息,这颗心也算是放了下来。”

    “那么,颜毅的中策呢?”金崎又问。

    尉迟义道:“颜毅的中策,也算是一条好的方案,但是立足点却是要看晋阳的朝堂上,看看北汉的皇帝愿不愿意。若是栾山选择颜毅的中策,那么就必定要下定持久作战的决心,这场战事就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解决得了的。就算是栾山想要这么打,北汉的朝廷也拖不起!”

    孙伟道:“元帅,栾山选择下策与中策兼而有之,又有什么问题呢?”

    尉迟义道:“为帅之道,虽然谨慎不错,但是最忌讳的是这个领兵之将前怕狼,后又怕虎,首鼠两端,犹豫不决!栾山想占领山前诸州,却又担心朝中反对,所以选择的这个不进不退的兼之策谋,正为我们大楚军创造了集兵的良机,等到京东十万大军赶到大名城之时,便是栾山的覆灭之时!”

    听着尉迟义这般胸有成竹的话音,他分明是有了必胜的把握!

第1卷 巍巍太行 第370章 复地(五)

    第370章 复地(五)

    从邯郸城出来,颜毅便一直眉头紧锁。

    许云起看得出他怀着心事,不由得问道:“你还有什么不放心吗?”

    颜毅点了点头,对着许云起道:“我原以为栾山是一个果断决绝的人,但是他的表现令我有些失望,我不能跟着他在这里等死!”

    “等死?”许云起有些诧异。

    颜毅道:“为帅者,最忌讳的就是当断不断。栾山想要留驻邯郸,却又担心朝中反对,所以弄了一个又不退,又不进的两者兼之的策略,这根本就是在找死!”

    “此话怎讲?”许云起也肃然了起来。

    颜毅道:“战不战的,都是要看主帅的决心。如今,栾山的心里头犹豫不定,这种想战又想退的思想是最要不得的。若是想战,那么就作好持久战的准备,该出兵就出兵,该攻掠就攻掠,做好一切的防御准备;若是想要退兵,那就更好说了,带走一切可以带走的东西,撤回到壶关以内,就算是尉迟义带着大军过来,也只能扑得一个空。如今,他又不走,又不做好防御准备,这不是找死吗?”

    许云起听着他的话,觉得很是有道理,又问道:“为什么这些话,你刚才不跟他明言呢?”

    颜毅道:“你还看不出来吗?栾山自认为在北汉无人能及,所以有些骄傲恃才,他对我甚是忌讳,我又何必让他感觉到因为我的出现,令他有压力呢?更何况,就算是我把我的想法说出来,他还是要打些折扣的。”

    许云起沉默了片刻,问着:“那你打算怎么办?”

    颜毅仰天发出了一声长叹来:“也许老天就是要令我毁灭吧!”

    许云起摇着头,劝慰着道:“你不要这么说,人是不能够自暴自弃的,就像是我,当初若是认命,向命运低头,最好也不过是尉迟义及他们兄弟的玩物而已,如今,经过我自己的奋争,最少我也成为了一个自食其力的人,而且过得还不错!”

    颜毅侧头看着许云起,点了点头,在他的心目中,许云起已然成了他的女神,这是一个秘一样的女人,却也正是这种坚强与神秘,令他甘愿拜俯在她的石榴裙下。

    “如今还没有走到山穷水尽的时候,还不能轻言放弃!”许云起告诫着他,同时又道:“就算是走到了水穷水尽,又怎么能知道,不会柳暗花明呢?”

    “柳暗花明?”颜毅却是第一次听说。

    许云起一笑,吟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颜毅细细地琢磨着话意,不断地点着头,赞叹着:“好诗!好诗!”

    许云起却有些惭愧,她这也只是盗用了后人的诗句,却成为了被人赞赏的对象。

    颜毅道:“如今,我的确还没有走到山穷水尽的时候!还有回旋的余地!”

    许云起问:“你觉得尉迟义会如何对待你们呢?”

    颜毅道:“尉迟义先光复北地,没有出兵西向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兵力的不济。原本他在北地有三十多万的精兵,但是被郑王赵克这般用兵,如今剩下的也不过二十万不到,呵呵,其中有四万兵成为了我的部下!”他说着,有些得意,接着又道:“但是,他也知道,如果一旦他先西攻邯郸,那么就有可能失去收复北地故土的机会,只要是他与我们邯郸对战的时间超过一个月,那么北地基本上复土无望了。契丹人并不都像耶律休达那般得生着猪一样的脑子,他们已然平定了辽东的女真人叛乱,马上就可以挥师南下,等到契丹的主力进入了燕京城,他什么也得不 到的。”

    听着颜毅的分析,许云起不断地点着头,颜毅的这个头脑不知道比栾山强了多少倍,要说的话,也许只有尉迟义能够与之匹敌了。

    “所以,尉迟义才不得不舍末求本,冒险在大名城只留小部人马,将大部人马派出去收复失地。但是,尉迟义绝对不会坐以待毙的,他在派出大名城的兵马之时,也一定调集了京东西路的十万兵马赶往大名城来。”

    听着颜毅的话,许云起马上想到了颜毅向栾山所出的那个上策的主意,却原来,他是断定了尉迟义的兵力空虚,如果栾山果真真得采纳了他的计谋,或许自此后,北汉能够一举拿下河北之地呢!

    颜毅接着道:“但是,从京东西路调兵往大名城来,总是需要时间的,快则三五日,慢则七八日,这就是我们的战机!”

    许云起这才明白了过来。

    只怕着颜毅道:“眼见着两日已然过去了,我们在这里按兵不动,实则就是自取灭亡,一旦尉迟义调兵到位,必定会亲自率军过来,与金崎会攻邯郸,到时就算是我们与他们的兵力相当,二十万对二十万,但是他们却占着天时、地利与人和,我们一样未有,不败才怪呢!”

    许云起知道,天时,当然指的是到那时的河北局势,对于楚军来说,形势是一片的大好,而栾山和颜毅便成了孤军;地利,是因为楚军有地利之便,可以就近筹粮,而栾山的粮草则需要从遥远的北汉境内,翻越险峻的太行山,才能够抵达邯郸城下;至于人和,那就更不用说了,这里原本就是大楚故土,无论是百姓,还是乡绅,都是心向楚朝的。

    “既然知道是这个结果,你可有什么对策?”许云起问。

    颜毅摇着头道:“命运如此,如之奈何?”

    许云起道:“那就干脆一点,离开这里,往太平寨去吧!”

    颜毅转头看向许云起,微微点了点头,道:“天下之太,如今能够容得下我的,也只有夫人和太平寨了!”

    “那便即早与栾山作别,将这里的防务交接,马上起程!”许云起催促着。

    颜毅再一次发出苦笑来,道:“如今这种形势之下,栾山会放我走吗?”

    许云起呆了呆,自告奋勇地道:“我去与他说!”说着,拨转了马头,又转向邯郸而去。

    在她的身后,杨炼和张玉龙也紧紧相随。

    颜毅回转头来,看着许云起背着子洛远去的身影,心下里一片的戚然,从什么时候开始,他这么一个大男人,一直需要许云起这个弱女子的照顾了呢?

第1卷 巍巍太行 第371章 合战(一)

    第371章 合战(一)

    许云起再一次回到了邯郸城中,直接走进了太守府。

    黄三郎正从里面出来,见到许云起去而复返,有些奇怪,问道:“夫人又有何事?”

    许云起道:“还是有事要见栾帅!”

    黄三郎想了一下,带着他重新走进了栾山的帅厅。

    见到许云起又来了,栾山也有些奇怪,问道:“许七,你还有什么事情?”

    许云起坐到了下首的位置上,那正是她刚才所坐的位置。

    想了一下,许云起还是开门见山地道:“栾山,你觉得你会是尉迟义的对手吗?”

    栾山一怔,虽然不愿意回答这个问题,但还是老实地道:“如今看来,我的确不是他的对手!”

    许云起点着头,道:“既然如此,你又何必在这里坚持,颜毅给你出的三策,我听着都不错,最其马能够立于不败之地,但是你却把中策与下策兼之,却有些不妥!”

    栾山皱了下眉头,黄三郎经不住地问道:“有何不妥?”

    许云起道:“中策是坚守,下策是速退,如今,你守也不是守,退又不是退,这不分明是首鼠两端吗?难道就不怕会被尉迟义乘机聚兵过来包围吗?”

    黄三郎一怔,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回答,看向了栾山。

    栾山看着许云起,声音却十分得平静,问道:“这可是颜毅对你所说?”

    许云起点着头。

    栾山不快地道:“既然他对我的决定有意见,为什么不当面向本帅提出来,却要在私下里来跟你讲呢?”

    许云起道:“他知道自己无法说服你,所以不愿意多废口舌!”

    “既然如此,你又为何愿意跑到我这里来废口舌呢?”栾山十分感兴趣地问道。

    许云起明白他的心思,分明是想要知道自己对他还是有些情义的。

    当下,许云起耐心地道:“是的!我不希望看到你的失败!”

    “你是担心我不是尉迟义的对手?”

    许云起点着头。

    “如果我,再加上颜毅,我们两个人一起,与尉迟义对阵,又有多少胜算呢?”栾山问道。

    许云起看着他,迟疑了一下,还是道:“你若果真得相信颜毅,又何必对他的策谋进行分解?虽然名义上,你是将颜毅当成了伙伴,但是我却知道,你对他还是充满了疑虑,处处对他防着,生怕他反客为主。”

    栾山道:“人心隔肚皮,做事两不知。如今,颜毅是走投无路,所以才会受制于我,但是以他的能力和本性来说,又岂是久居人下之人呢?”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却觉得你与颜毅两个人加在一起,可能还不如你一个人,或者他一个人面对尉迟义的时候,胜算在多!”

    栾山愣愣地看着许云起,转过头来,却看到黄三郎也在不停地点着头。

    许云起道:“本来就不是同一路的人,与其这般互相设防,到得战场之上,必定会互相掣肘,这又怎么可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