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工科女之水穷云起-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尉迟俭已然失去了他刚才的那份矜持,快步地跑起来,向着那一老一小的身影追了过去,但是眼见着那两个人转进了一条巷子子里,等到他也跑到巷子里来时,这条巷子里却空空如也,一个人也没有。

    那两个人好像是凭空得出现,又凭空得消失了一样。

第1卷 巍巍太行 第408章商队(三)

    第408章商队(三)

    子煜随着欧阳秋山出了开封城,他一直不明白,为什么那个穿着官服的老爷会知道他的名字,而且他对那个人觉得有些熟悉,对那个府宅也感到似曾相识。

    “从这里走了之后,十年都不会再回来的!”欧阳秋山告诉着他。

    “这是我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吗?”子煜问。

    欧阳秋山笑了一下,道:“你不是跟我说,你小时候是跟你娘住在太平寨吗?”

    子煜想了想,道:“是呀,可是我怎么又觉得那个地方我也来过呢?”

    欧阳秋山笑道:“那是因为那是你出生的地方呀?”

    子煜又问:“子洛也是在那里出生的吗?”

    欧阳秋山摇了摇头,道:“子洛不是在那里出生的,子洛是前天我带你去的那个小宅子里出生的!”

    “爷爷,你怎么会知道得这么清楚呢?”

    欧阳秋山道:“那是因为爷爷喜欢你,所以对你的一切都打听得清清楚楚呀?”

    这一老一小沿着大路向西面的洛阳城的方向走去,一边走一边说着话,忽然,欧阳秋山感觉到了什么,抱着子煜向边上的一棵大树上跃去,当他们刚刚在树冠上藏住了身形,便看到两骑马绝尘而来,与此同时,对面也奔过来了两匹马,四个骑手便在大树之下会合,停下了马来。

    “前面可以踪迹?”后面的一个骑手问着前面转回来的人。

    前面的人摇着头,道:“我们都到了中牟县,一路上也没有见到老爷所说的那一老一小两个叫花子!”

    后面的骑手道:“不可能,我们问过西城的城门官,他们说看到了一老一小出了城,沿着官道往西去了,这条官道又没有岔路口,北面是黄河,南面又是运粮河,除非他们从天上飞过去!”

    “我们确实没有看到,也问了沿途的很多路人,他们都没有看到过。”

    后面的骑手道:“我们也是沿路问来的,刚才在杏花镇还有人说看到过呢?见到他们向西去了!”

    前面的骑手道:“我们的确是没有看到,难不成他们躲起来了不成?”

    第三个骑手道:“那两个叫花子要是找到野地里躲起来,我们又上哪里去找呀?”

    后面骑手显然是一个头目,他想了一下,道:“你们继续沿路打听,我回府去向老爷禀告,要不然让万商会的人留意一下,他们的耳目众多,想要找就一定可以找得到!”

    “好!”四个骑手说着,各自拨转马头,继续往两边的方向搜索过去。

    见到四骑马已然去远,欧阳秋山抱着子煜从树上下来,自言自语一般,道:“这些家伙真得跟苍蝇一样,追着没完了。”

    “爷爷,他们为什么要追我们呢?”子煜不解地问道。

    “他们是坏人,想要把你抓回去!”

    一听到此话,子煜已然害怕了起来,紧紧地拉住了欧阳秋山的手,对于他来说,被自己的父亲送给敌人之后,一路下来尽是恶梦,令他幼小的心灵已然充满了阴影,如今虽然已经有一年过去了,但是这种阴影却一直充斥在他的心中,只怕会跟着一生,令他永远也无法忘却。

    “我们要去哪里?”子煜又问。

    欧阳秋山道:“这一次,爷爷带你回终南山,闭关三年,再带你出来游历一年,然后再闭关三年,再出来游历一年,最后再闭关三年,你便就可学到我的本事了。”

    子煜仔细地算了算,道:“这不是十一年?”

    “呵呵,孺子可教也!”欧阳秋山笑道:“你这般年纪,爷爷只教了你两次,你就会算术了,比你那个干爹要强了许多!”

    子煜并不以为意,又问着:“那么,到那个时候,我就可以打得过你了,是吗?”

    欧阳秋山摸着自己的胡须,笑道:“那也要看你用不用心?勤不勤奋!”

    两个人一边说着,一边缓步走进了中牟县边上的一个小镇子,眼见着前面的那两个骑后又折了回来,两个人闪身躲到了边上的一个茶寮中,这个茶寮里,已然坐着了许多的人,看看路边他们停靠的车马,便知道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商队,足有四五十人的样子,光骡马就有三十多头,大车小车加起来,也有二十多辆。

    这些商队的人一边喝着水,一边闲聊着什么,只是令子煜奇怪的是,这支商队的成员们,除了身上带着腰刀之外,每一个人身上还背着一把一个哨火棍一样的东西,前面还有管子,后面是木托,也不知道是什么武器。

    两个人藏到了茶寮之后码得如山一样高的柴禾垛的后面,欧阳秋山不是想招惹麻烦,否则以他的身手,也许用不了一刀,就能够将那两个骑手劈于马下。

    那两个骑马打马从茶寮前面跑过去,但是不一会儿,又跑了回来,勒住了马,立在茶寮之前。

    “你们是太平寨的商队?”骑手不由得问道。

    商队里有一个人站了出来,正是杨炼,他点着头,道:“正是,不知你们有什么见教?”

    另一个骑手问道:“你们身上背的可是火枪?”

    “是!”杨炼回答着。

    “能不能给我们兄弟看一看呢?”骑手用商量的语气问道。

    “你们又是谁?”

    骑手道:“我们是京城尉迟王府的家丁,久已听闻太平寨的火枪,却从未见过,故而想要见识见识!”

    杨炼皱起了眉头来,若是这两个人自报的是别人的府上,他倒是并不介意把火枪拿给他们看一下,但是他偏偏报的是尉迟王府。

    的确,在京城之中,谁人不知道尉迟王府的威名,便是尉迟府中的厨子出去买菜,一提到尉迟王府,卖菜的都会比别人便宜几文钱,这两个骑手又哪里知道太平寨与尉迟王府的过节呢?

    “对不起,咱们萍水相逢,谁又知道你们会不会拿着枪,骑马跑掉呢?”杨炼淡淡地道。

    两个骑手怔了怔,十分不快,见到他们并不因自己是尉迟王府的人而在意,忽然也是想到了什么,其中的一个骑手道:“太平寨的人真是小气,算了,咱们走吧!”

    两个人再没有停留,打马快驰而去。

第1卷 巍巍太行 第409章商队(四)

    第409章商队(四)

    “太平寨?”子煜已然听到了这个名字,不由得叫了出来。

    欧阳秋山也是一愣,随即便也注意到了这个商队的成员的身上所背着的火枪,他也是光听说了这种武器,却没有见过。

    “娘就在太平寨!”子煜已然激动了起来,马上起来就要冲过去,好像是他的母亲就在人群中一样。

    欧阳秋山拉住了他,道:“小宝呀,你看清楚了,这里面哪有女人呀?你娘没来!”

    子煜不信,叫着往外就跑。

    正在吵闹之时,许八郎从人群中走了过来,他是听到了这边的动静,觉得有些奇怪。

    当看到许八郎的时候,子煜愣住了,他觉得这个人很是熟悉,但是一年前的记忆还是有些模糊,却还是怯生生地喊了出来:“舅舅!”

    也许是声音过小,许八郎并没有听清楚,他看了看这两个穿着破烂,浑身脏兮兮的要饭花子,也只是看着子煜一眼,这张脸上尽是污泥,虽然觉得他的眼神有些似曾相识,却也没有往别的地方去想。

    “你们在叫些什么?”许八郎听到了子煜的话,不由得问道。

    子煜愣了愣,见到许八郎并没有答应,便又不知道应该不应该再叫一声。

    欧阳秋山问着:“你们是太平寨的商队?”

    许八郎笑着点了点头,道:“你们也知道太平寨?”

    “是呀!”欧阳秋山道:“太平寨的名声很大哟,听说你们的火枪很厉害!”

    “呵呵,我们的火枪主要是用来防身的!不是用来欺负人的!”许八郎告诉着他。

    “我听说你们商队的首领不是一位夫人吗?”欧阳秋山又道。

    “这一次她并没有出来,是由我带队往开封来的!”许八郎告诉着他。

    “哦,是这样!”欧阳秋山说着,对着子煜道:“听到没有?他们是太平寨的,但是没有女的。”

    蓦然间,眼泪从子煜的眼睛里汩汩流出,那种委屈就仿佛是在外面受了百倍的欺负,却又无处渲泄一样。

    “他怎么哭了?”许八郎看着子煜有些奇怪。

    “小孩子总是无缘无故的哭。”欧阳秋山回答着,拉着子煜的手,转身离去。

    不知道为什么,看着这个小乞丐,许八郎总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怜惜,他觉得这个孩子肯定是曾经在哪里见过,但是却又想不起来。

    “等一下!”许八郎喊了一声。

    欧阳秋山怔了怔,心下里有些担心,他生怕许八郎这是认出了子煜来,毕竟他是子煜的舅舅,不同与尉迟俭,若是他便抱着子煜飞速地逃离,想来许八郎也是追不上的,但是肯定会让子煜对他充满了厌恶,把他也当成坏人。

    他只得转回了身来。

    许八郎从身上取出了一锭银子来,递到了欧阳秋山的手里,道:“这里有点儿银子,给孩子买点儿吃的,眼见着要入冬了,再给他制办些棉衣,别冻着了。”

    “谢谢!谢谢!”欧阳秋山接过了银子,抱起了子煜快步地离去。

    而此时,子煜的泪水更是如同开了闸的洪水一般,默默地流淌着,他没有出声,是因为小小的年纪,已然承受着了平常人都无法承受的痛苦。

    欧阳秋山曾经告诫过他,男孩子是不许哭的,如果他要哭的话,就算是他是自己最喜欢的小宝,他也会把他扔到野地里喂狼。

    往往,大人一句吓唬孩子的话,却能够令孩子记住一生。

    眼见着前面的两个乞丐已然消失了踪影,许八郎忽然觉得有些心痛,自己的心好像是被谁紧紧地拉扯了一下似的。在这个时候,他忽然就想起了子煜来,不错,那个孩子的眼神,跟子煜是那般得相似,只是子煜的脸要比这个孩子圆润,身体也比这个孩子厚实。这个孩子相比子煜而言,脸太长了,而且身子也太瘦弱了。

    “哎!”许八郎轻轻地叹息一声,他知道子煜是被颜毅的师傅欧阳秋山带走了,只是人海茫茫,便是连颜毅自己都不知道欧阳秋山在哪里,他们又上哪里去找呢?

    “也许是太想子煜了,所以才会有这种想法吧!”许八郎自己安慰着自己。

    杨炼茶寮中喊着:“老板,走了!”

    他们商队行进的时候,大家都统一地叫他作“老板”,而非是寨主,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商人的叫法。

    “好!”他答应了一声,又看了看那两个乞丐消失的方向,走回了自己的队伍中。

    再下面去,就可以进入到开封城了,那正是他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只是如今物是人非,城市依旧,不过,还有谁会记得他许八郎的名字呢?

    其实,许云起给他起了一个也算是不错的名字,叫作许云勇,说白了就是风起云涌谐音,但是,在大家的面前,他还是习惯地被别人称他作许八郎。

    这一次出得寨来,也是太平寨筹备以久的,入冬后马上就会过年,所以许云起想要在过年前再跑一趟商路,这一回因为有与大楚国的通商协定,所以她把目标定在了京城开封。

    原本,许云起想要自己带着商队前往,但是毕竟还要带着子洛,再加上开封也是她的伤心地,许八郎还生怕会被尉迟家的人算计,所以自告奋勇地领队前来。

    丑媳妇终究是要见公婆的,太平寨虽然与大楚国签订了一个和平条约,但是大楚毕竟是大楚,他们就好像别的诸侯国一样,如何也要在过年前往那里朝拜一下,也算是朝贡了。

    只有朝贡过之后,再往大楚国的其他地方去作生意,也算是投了一张名片。

    所以,这一次太平寨往开封来的商队比较庞大,比前几次他们往晋阳、燕京去的规模加起来还要大了不少。但是真得要与别的诸侯国相比,也只能算是一个很小的商队了,比如高丽的商队乘船过来的时候,最少出是几百号人的。

    不过,这一次的商队里,倒是有三样太平寨出产的极品工艺品,却是别人无法可比的。

    首先的一个,自然是太平寨的玻璃制品,这是一对一人多高的全透明的玻璃瓶,洁白得好像是水晶一般,里面连一小点的汽泡都看不到。

    其次,是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刀,仿造的是云南斩马刀的样式打造的。当然,这把刀之所以如此厉害,实际上是材料在冶炼的过程中,许云起刻意地按现代工艺,按最佳的比例添加了别的金属,是一把合金打造的刀具,更为先进的是在处理工艺上,进行了表面镀铬,可以达到永不生锈。

    最后一个礼物,自然是专门送与顺昌皇帝的一把左轮手枪,实际上,如今太平寨的每一位头领身上都佩有这么一把枪,但是送给顺昌皇帝的这把枪,却也众不同,上面镶有两颗红宝石。与这把枪一起送过去的,还有二十发子弹。

第1卷 巍巍太行 第410章 商队(五)

    第410章 商队(五)

    许八郎一行人从歇脚的茶寮出来,重新踏上了往开封去的路途,按照许八郎的想法,在此处歇一下脚之后,然后便可以一气呵成,赶到开封城,也便是再走一个时辰而已。

    可是,当他们刚刚走出小镇子,来到一片树林边时,忽听得林中一阵的锣声,马上便看到上百号人从林子里面出来,一字排开着,将整个大路堵住了。这些人个个都是短衣打扮,高矮胖瘦也相差不多,只是每一个人的脸上都系着一条黑巾,罩住了自己的面容,只露出一双眼睛来。

    他们的手里都拿着统一的横刀,这种刀一般是装备在大楚的军队中,但是因为比较普遍,民间也多有使用。相对来说,边种长柄窄边的刀因为携带方便,却也成为人们的喜爱。

    许八郎和杨炼互相对视了一眼,杨炼奇怪地道:“这都到了天子的脚下,怎么还会有盗匪呢?”

    许八郎悠悠地道:“天子脚下,更是鱼龙混杂,肮脏黑暗!”

    杨炼愣了愣,觉得许八郎的话有些深奥,却也不便多问。

    “伙计们!有贼了!”许八郎转身对着后面的商队大声吆喝着。

    只是,他的这番话在别人听来,并不像是害怕,反而是一种嘲笑。

    事先,商队在出发之前,便已然做了许多次的演练,在许八郎一声呼喝之后,那些商队的队员们,马上停下了脚步,自觉地将车马拢到了一起,形成了几个圆形的阵地。

    这种操作模式,自然也是许云起发明的,实际上是参照了美国西部开拓时期牛仔们的战术。

    负责在后面断后的两个头领,当即带着二十多个刀手跃马上得前来,站在了许八郎与杨炼的身后,一个个举起了手里的火枪,瞄准了对面的贼寇。

    这也算是许八郎参照尉迟义的创意,而组建的太平寨的火枪骑兵吧!

    只是,如今这两个负责在后面押队的人,是颜毅的两下手下,张玉虎和鲍元杰。

    这两个人武艺也是由颜毅亲自点拨的,算是捧日军中的好手。因为这一次进京,虽然说路上还算是太平,但是到底要往开封朝贡的,万一出了什么差池也是不好,所以许云起专门找到颜毅商量,让他从军中挑选一些武艺高强的好手,就算是跟着商队进行护卫吧。

    而张玉虎之所以自告奋勇地要与许八郎一起到开封来,其实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能够找到张家最小的弟弟张玉彪。

    张玉彪在龙卫军中,原先他们一起在京城的时候,还时常会见面,但是到后来捧日军北调河北之后,便再没有见过了。

    此时,那些拦住去路的盗匪中,走出了一个为首的人,手得五大三粗,高大魁梧,一出来便唱诺着:“此……此路是我开,此……此树是我栽,要想从这里过,留……留下买路财!”

    想来,这个头目若不是结巴,便是打劫得并不多,这四句开门语说得并不利落,四句话,倒是有三句磕磕绊绊。

    许八郎笑了起来,这个头目与其说是强盗,更不如说是混混。

    杨炼却骂了起来:“你奶奶的熊,老子们便是从山寨里走出来的,如今还被你们这些强盗打劫,也不打听打听,我们太平寨还被抢不成?”

    这个头目道:“老……老子要……要抢,就……就是要抢你们太……太平寨的。”

    “哦?”许八郎想了一下,跟着姐姐相处日久,他也知道了动脑筋,听着这个头目的话语,分明就是冲着他们来的。

    “呵呵,你们要我们留下买路财?要多少银子可以放我们通过呢?”许八郎有意地问道。

    这个头目想了一下,看了看他身后的那些人,道:“你们太……太平寨的火枪很……很有名,若是把……把你……你们的火枪都……都留下来,我们便……便放你们走!”

    “看来,他们是冲着我们的火枪来的!”杨炼在许八郎的耳边轻声地说道。

    许八郎点了点头,这时,张玉虎从后面催马过来,来到了他的身边,低声地道:“妹夫,他们不是强盗,可能是京城附近的某个军队假扮的。”

    许八郎一愣,转头看着他:“你怎么知道?”

    张玉虎道:“你看他们的额头处,都贴着膏药!”

    “哦?”许八郎看向对面的劫匪,果然他们的左额角处,都贴着一个铜钱大的膏药。

    张玉虎继续地道:“他们那里肯定是刺着青的,怕被我们看到,所以就遮掩起来。”

    许八郎点了下头,在京城的禁军中,都有黥面的习惯,每个入伍的士兵都会在额头黥上一个字或者图案,以代表自己的身份。有些士兵以后会成为都头、校尉之后,便会用一种特制的药水,将脸上的黥面洗掉。

    这群劫匪的额头上的同一位置处,都贴着膏药,这说明他们的刺青都在同一个位置,是来自同一支部队的,只是不知道纹得又是什么字或者图案。

    “怎么着?你……你们想好没有?”见到许八郎半天没有答话,这个劫匪的头目有些不耐烦起来。

    许八郎微微一笑,道:“当然想好了!”

    “怎么样?”

    “那就是让你们去见阎王!”许八郎话一出口,马上甩出了两个手雷,就在人群之中爆炸开来,这些劫匪猝不及防,被这两个爆炸物炸得焦头烂额,有两个人当场便死在了那里。

    趁着这些劫匪混乱之际,许八郎一声令下,命令着火枪兵排成两排,乒乒乓乓地放起枪来,子弹立即击穿了站在前面的那一排劫匪的身体,他们还想想往前冲过来,但是后面的火枪又响了,又是一排人倒了下去。

    便是有十几个人冲到了商队的近前,却也抵敌不过张玉虎与鲍元杰所带着的十多个武艺高强的兵卒,几个劫匪被当即砍翻在地,死于非命。

    这一百多号的劫匪,便在如此瞬间,便被打得落花流水。那个头目倒是躲得飞快,眼见着自己手下的人,就这么一会儿的工夫,便只剩下了二三十个,再也顾不得抢劫,大呼着:“风紧扯呼!”当先地奔进了树林中。

    见到头目逃走,其他的劫匪也无心恋战,丢下了同伴的尸体,纷纷逃进了树林中。

    这一场战斗,前后也便是一刻钟的样子,已然结束了。

    远处的一个高坡之上,尉迟俭和尉迟德昌望着那片战场,微微的皱着眉头,尉迟德昌对着尉迟俭道:“三爷,看来以后对付太平寨的商队,是不能用普通的手段的!”

    “是呀!”尉迟俭也叹了一口气:“没想到这个许七还真得不同一般,这些普通人聚在一起,靠着她发明的火枪,竟然能够成为一支劲旅,把商队也武装起来,以后我们的确不能靠着打劫来瓦解他们了!”

    尉迟德昌也点起头来,同时心里隐隐地有些担忧,小小的太平寨,也许就会成为他们万商会很难打败的竞争对手。

第1卷 巍巍太行 第411章 朝贡(一)

    第411章 朝贡(一)

    许八郎带着太平寨的商队,终于平安地抵达了开封城。

    他们这个五十多人的商队进入到开封城的时候,并不算大,因为对于开封的人来说,几百人的大商队,甚至于上千人从海上过来朝贡的海外商队都是见过的,所以,当他们走进城门的时候,也没有引起什么老百姓的关注。

    对于这个东亚最大的城市来说,每天都会有几十人的商队进进出出,便是南方某个船东商贾的商队,都要比他们的商队大。

    但是,太平寨的商队还是引起了人们注意,因为他们队员们的身上背着的火枪。

    实际上,此时的太平寨中,已然装备了更加先进的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