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灵泉快穿-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时虽是阳春三月,但是池塘里的水却凉寒无比,天黑的时候她便发起了烧。继母却忙着料理家事,直到丫鬟说她高烧不退,才去请了一个大夫,那大夫医术却不高明,若不是她命大,只怕已经不在了。
  可是体内的寒气却因为没有及时调理使得她每次来小日子时都难受无比,而且还影响了她的生育。
  本来如果有名医替她医治,这病也不是不能治好,可惜她知道自己不孕原因的时候太晚,府里的贵妾已经为夫君诞下了一双子女,为了她的儿子能够成为府里的下一任家主,贵妾不惜花费重金贿赂府里请来的大夫。
  所以她吃了两年的药汤,身体也没有好转,还是身边的丫鬟有一次无意撞见了大夫和贵妾身边的丫鬟碰头,她才知道了真相。
  这件事发生没有多久,她便听说了米朵的事,觉得贵妾就是再手眼通天,也想不到她会在外面寻医问诊,便低调的带着贴身丫鬟过来了。
  她这一番内心的活动,米朵自然是不知道的,她觉得妇人的血瘀毛病虽重,但是也不是不能调理。
  她细细思索了一番,很快就想到了一个方子。
  “这病根既然已有二十来年时间,那么调理的时间也得长一些。我先帮夫人开道药膳和药茶,回去以后早晚各服用一次。”
  药膳和药茶所用的食材都是就近取材,妇人亲眼看着米朵去小院子的花圃摘了一些玫瑰花和药草,然后交给丫鬟。
  “这药膳和药茶先吃一个月,一个月以后你们再来,我再换一副药膳。”
  一个月以后,妇人和丫鬟再来时,已是九月时节。
  院子里的山楂树挂满了红果,米朵知道大户人家对入口的食物最是谨慎不过,当着妇人的面摘了满满一小筐熟透的山楂。
  “山楂拿回去以后切片晒干,和生姜红糖同煮一刻钟时间,趁热服下。另外玫瑰花茶不要停,要继续喝。”
  这一个月来,妇人觉得自己的手脚已不像之前那么冰凉,小日子来的时候也没之前那么疼了,看来是米朵开的药膳和药茶起了作用。
  可她心里有一个疑惑,“叶姑娘,我从前也不是没有喝过玫瑰花茶,可是为什么你这里的玫瑰制成的花茶效果比别人的更好?”
  米朵笑道:“这些玫瑰都是我亲自打理的,至于内中奥秘,就不便跟夫人说了。”她所种的花花草草和果树,几乎每天都会用灵泉水兑水浇灌一遍,所以花草的药用效果自然要比普通的花草要好上好几倍。
  妇人便知道这应该是米朵的家传之秘,也就不再多问。
  从米朵这里离开后,妇人便和丫鬟坐着马车回了章府。
  章府的二门处,奶娘张氏已经候在那里很长时间了。
  “奶奶,这次怎么去了这么长时间?”
  妇人一边往里走,一边道:“嫂子呢,今儿我不打算在这边住下了,府里还有一大堆事务等着我料理呢!”
  为的不让府里人察觉她在私底下寻医问药,妇人每次去米朵那里,都是先回娘家,然后再坐娘家的马车回家。
  她虽与继母感情不好,但是现在府里的当家人却是她一母同胞的长兄,虽然她小的时候长兄去了南方游学,兄妹两个相处的时间不长,但是感情却很好。
  奶娘压低声音道:“大奶奶现下正着急呢,文哥又病了。”
  作者有话要说:  桂圆肉蒸上四十个小时,就是玉灵膏。
  渣作者生完孩子以后有些血虚,便吃了好长一段时间。确实有用,起码写的时候不会那么头疼了。当然如果不写,不耗费脑力,效果会更好。
  如果有血虚的亲们,渣作者建议你们吃一点玉灵膏,制作方法和食用方法,百度上就有。
  至于前面那章薏仁芡实山药粉,是需要一定比例的。
  怀山药是90克,薏苡仁是150克,芡实是30克。
  最后说一句,渣作者所写的药膳,如果亲们想用的话,最好问过身边懂中医的朋友再用。毕竟每个人的体质不同。
  像渣作者,备孕的时候,我弟让我吃四物汤调养身体,可是我吃了四物汤以后严重上火,大便都有些困难。我弟便让我多加熟地黄,这才不那么上火。
  所以有些药膳虽管用,但也得分体质,不是每个人都适合。


第49章 药膳师
  寒冬腊月,滴水成冰; 厨房里却温暖如春。
  米朵将切成片晒干的山楂和红糖一起小火慢熬; 准备制成山楂糕。
  门帘掀起; 厨房内吹来一阵冷风,米朵忙用扇子挡住身前的炭火; 就见刚才去隔壁送汤水的珍儿回来了。
  这些日子,米朵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宅子,就暂时还住在这边,倒是珍儿往隔壁走的越发勤了。
  “姑娘,你能不能预付我两年的工钱?”
  米朵顾不上炭火上熬制的山楂糕,扭头看了珍儿一眼; “你要这么多钱做什么?”
  自从米朵的粥铺开始盈利以后; 米朵便每个月发给珍儿一两银子的工钱; 算作是月银。
  珍儿又是个节俭的性子; 米朵发给她的月银,她都存在匣子里; 连朵绢花都舍不得买。
  “是不是有人找你借钱了?”米朵想到隔壁的宋子青,忍不住问道。
  珍儿忙摇头道:“不是。宋大哥没找我借钱,是我见他衣着单薄,细问之下才知道他将冬衣和一些用不着的东西都拿去当了,为的就是准备回原籍去考秀才。”
  米朵看珍儿说的真切,这才信了几分,“那你要那么多银子做什么?”
  珍儿小声道:“从京城到宋大哥的老家足足要一个多月光景,路费; 车费,什么不要钱,那点当东西的银子怎么能够。所以我就想着从姑娘这里将我今后两年的工钱挪出来,借给宋大哥用。”
  米朵叹了口气,既是为珍儿的痴情,也是可怜宋子青的境况。
  她一边用筷子不断搅拌砂锅里面的汤汁,一边说道:“天下间无钱去考秀才的童声何其多也,你资助的过来吗?”
  珍儿马上就回道:“可是宋大哥不一样,他比那些人都有才华,又用功。这些日子我每回上门,都看见他在那里用功读书。”
  米朵看着珍儿着急替宋子青辩驳的样子,就知道这银子是不借也得借了。
  她仔细的想了想,二十多两银子对她来说并不算多,如果宋子青不是个知恩图报的,那么二十多两银子能够让珍儿看清一个男人的真面目倒也值得很,如果他知恩图报,又是个有出息的,自己将来也能多条路。
  米朵想清楚以后,第二日便取了三十两银子交给珍儿。
  “现在天这么冷,你叫他用多余的钱把当的冬衣取回来,不然还没等到考试,他人就该病倒了。”
  珍儿笑的眉眼弯弯:“我就知道姑娘心地最好,我替宋大哥谢谢你。”
  珍儿捧着三十两银子过来宋子青这边时,对方正靠着炭盆取暖,炭盆里的炭是最劣等的木炭,几乎已经快要熄灭。
  也不知是被难闻的炭味熏得还是心疼宋子青的处境,总之珍儿的眼睛马上就红了,她忙用袖子擦了一下,掩饰的大声唤道:“宋大哥。”
  宋子青读书读的正入神,听到声音还吓了一跳。
  珍儿就有些不好意思,捧着银子放到书桌上,“这是三十两银子,宋大哥你仔细收好,就当是来年的路费和车费。”至于取回所当的衣物一事,珍儿怕宋子青觉得难堪,就没提。
  “珍儿妹妹,你哪来的这么多银子?”宋子青有些诧异的问道。
  珍儿道:“我找我家姑娘借的。宋大哥,你有了这笔钱就可以回老家考秀才了。我也没有什么别的意思,就是觉得你那么有才华,若是因为银钱一事被耽误了功名,那该多可惜啊!”
  宋子青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他一向知道珍儿这个姑娘对自己不错,但没想到她心地这么善良,竟然连回老家的路费都给自己备好了。
  不过他终究是一个性格豁达之人,也不觉得受小女子恩惠有损大丈夫形象,很快就收拾好心情道:“你这钱送的正是时候,本来我还在想要不要等到明年以后再回老家。不过三十两银子有些多,我只要十两银子就够了。等我来日考取了秀才,定会将银子还给你们。”
  珍儿道:“十两银子哪能够?我和姑娘从家里出来到京城,光是路上的盘缠就花了二十多两银子。何况你还要考试,多余的银子也可以拿来买一些补身子的吃食。”
  话说到这里,宋子青觉得若不收也太矫情了些,自己大可以日后有了本事,再回报一二,于是他便朝珍儿作了一揖,“那我就在此谢过你和你家姑娘了。”
  宋子青有了这笔银子,在孝期除服以后,很快就动身回了原籍参加考试。
  第二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妇人和丫鬟再次登门,米朵便将新制的山楂糕拿出来。
  “夫人的血瘀之症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山楂片入了春以后就会生虫,所以我制了些山楂糕。夫人一天吃上一小块,配上玫瑰花茶,日子久了,血瘀之症便能痊愈。”
  之前米朵怕妇人怀疑她在药膳里动手脚,便选的都是现成的食材,如今她治疗妇人已有几个月时间,如果妇人再不信任她,那她也没有再替她医治的必要了。
  妇人微微一愣,不过很快她脸上就扬起了笑容,“多谢叶姑娘费心。”
  自从她开始服用米朵开的药膳,小日子来的日期越来越准,也不再像之前那样腹痛难忍。尤其是上个月,她只感到了轻微的疼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让妇人对米朵越来越信服,当下便让丫鬟收了山楂糕。
  “叶姑娘,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我有个侄儿,常年体弱多病,不知该吃些什么药膳?”
  米朵沉吟道:“这要看那位公子的体质如何,是先天不足还是后天不足?”
  妇人想了想,最后还是将嘴边的话咽了下去。
  米朵也不多话,客客气气的把她们主仆送出了家门。
  四月中旬的时候,米朵终于在附近寻到了一个合适的宅子。
  那宅子原来的主人最近要举家搬迁到外地,因为手头有些紧张,便急着要将住了多年的宅子卖了换钱。
  米朵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花了二百两银子买下了这处带着一个小园子的宅子。
  米朵带着珍儿搬到新家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园子里挖了一个池塘,然后在池塘里种了几株荷花,养了几条鱼。
  她这里搬家以后,为了怕那些来找她求药膳的病人找不到地方,便派了原来的粗使仆妇暂时住在旧宅,有人上门便将新宅的地址告诉对方。
  五月初五过端午节的时候,米朵很难得的给自己放了一天假,和珍儿一起雇了辆马车,沿着城边走了走。
  城河边有乡下人挑了东西来卖,米朵买了些新鲜的果子,看到有卖鲫鱼的,想着池塘里只有几条不大的鲤鱼,便买了两条大的鲫鱼,又要了摊主一个木盆放在水里养着。
  鲫鱼被放到池塘以后,米朵站在旁边的亭子里看了一会儿,为了让长出来的荷叶药效更好,她往池塘里倒了不少积攒起来的灵泉水。
  这样一来,不仅荷叶的药效会更好,就是鲤鱼和鲫鱼在其中生活久了,也会具有更好的药效。
  米朵正在对着池塘发呆,琢磨有哪些药膳方子需要用到鲤鱼和鲫鱼时,就见珍儿匆匆走了过来。
  “姑娘,那位夫人又来了。”
  虽然来米朵这里求药膳的人不少,但是能称呼上一声夫人的,只有一人。
  米朵赶到待客的花厅时,妇人正在欣赏墙上的一幅字画,那字画是米朵搬到新宅以后画的,虽然笔法有些生疏,但是所画的疏柳、小桥,却颇有意趣。
  “夫人怎么来了?”米朵记得自己上个月给妇人的山楂糕和玫瑰花茶应该足够她吃满一个月,难道是妇人的身体出了什么新问题。
  妇人从画作前转过身,微微一笑道:“我这次来是因为之前跟叶姑娘所说的那件事。我嫂子已经被我说服,答应让你帮忙给我侄子用药膳调养身子。不过小孩子体弱,坐不得马车,只好有劳叶姑娘跑一趟了。”
  章府里,当家大奶奶徐氏将幼子文哥抱在怀里,不时问上几句。
  “要不要喝水?”
  “饿不饿?”
  文哥是个五六岁的男童,个头比同龄儿童要小得多,脸色也比正常人要苍白一些,虽然经常患病,但他却比同龄人要超乎异常的懂事。
  “母亲别担心,我不渴也不饿。”
  徐氏却仍不放心,文哥前些日子病了差不多半个月,好容易才好些,她自然要上心一些,免得幼子再次得病。
  米朵和妇人也就是章氏过来时,文哥正在母亲的劝说下喝水。
  “嫂子,这就是叶姑娘?”
  徐氏松开文哥,起身请米朵坐下。虽然之前她对米朵的医术存有疑虑,但是现在既然人已来了,她便做出十足的诚意,请米朵落座后,便让丫鬟上茶。
  米朵品过上好的龙井新茶以后,便对章府的家底和徐氏的为人有了大致的了解,这才看向此次的病人,文哥。
  不用号脉也不用看舌头,米朵就知道文哥这应该是先天不足,大约是徐氏怀他的时候身子不够强健,所以文哥生下来以后才会先天不足。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带着儿子去游乐场了,所以晚了。
  不知道是不是孩子处在敏感期的时候,还是他今天困了,总之他进去以后基本不下来走,嘴里说怕,光让抱着。我抱了一圈,他爸抱了一圈。然后他爸就因为他不下来玩耍一事生气了,还将责任推到我身上,说儿子胆小是我的问题。我当场就怒了,老娘辛苦带孩子,你不感激就算了,一有问题就推到我身上算怎么回事。
  于是我发飙说,你再给我说一遍,老娘立马跟你离婚。他爸这才蔫了,过后跟我道了三遍歉。
  我心里这才舒服一些,小孩胆小很正常啊,长大就好了。不明白婆家人他们总拿孩子的缺点不放,难道他们就没有缺点。有时候是我懒得跟他们计较,但是不能得了便宜还卖乖,不带孩子还各种挑毛病。这点我忍不了。
  那句话说的好啊,有时候做泼妇有益身心。下次再敢说我,就要好好思量一番了。


第50章 药膳师
  米朵放下把脉的手,徐氏就带着几分期冀的目光看向她。
  “我不敢说有把握一定能治好贵公子的体虚; 但是七八分把握还是有的; 不过这需要很长时间的调理。”
  徐氏马上问道:“要多久?”
  米朵道:“少则两三年; 多则五六年。”文哥的脾胃因为吃药太多,已经有所损伤; 同时损伤的还有肾脏,本来他的肾脏就不是很好,这样一来,需要调理的时间就更长了。
  时间长短倒无所谓,重要的是文哥的病能治好就行,徐氏脸上倒没出现什么失望的表情; 只道:“那就请叶姑娘开方子!”
  米朵很快就写了一道药膳出来; “药膳所用到的食材; 我会亲自送来。制法和用法; 我已经写在方子上。”
  徐氏接过米朵递来的方子,上面写着两道药膳; 一道是山药红枣粥,一道是黑豆核桃黑芝麻羹。
  徐氏没料到这两道药膳竟然这么简单,几乎见不到一味药材。不过同时她也放下了心,这样的方子横竖是吃不出问题的,那就照着吃!
  被徐氏抱在怀中的文哥已经开蒙,纸上的字他自然都认得,
  和徐氏一样,他也大大松了一口气; 不用喝那些苦药就好。他一定乖乖将这两道药膳吃完。
  米朵很快就让人将食材送了过来。
  山药是她去年就托人从河南带过来,自己在院子里种的。红枣和核桃也是院子里的枣树和核桃树结的果。
  只有黑豆和黑芝麻是米朵让珍儿上街去买的,不过为着文哥的病能有一些起效,米朵马上就在新宅的园子里开了一块地,种上了黑豆和黑芝麻。
  秋末黑豆和黑芝麻丰收的时候,还没等米朵上门,章府那边就来了人,客客气气的把她请到了府里。
  章府请米朵过来是因为文哥病了。自从文哥开始吃米朵的药膳以后,已经很少生病,徐氏对米朵的本事彻底信服。
  这次文哥一生病,她就决定请米朵过来,希望她能用药膳治好文哥这次的咳嗽。
  米朵号完脉,看完舌头以后,就知道文哥是着了风寒,因为文哥肺气不足,所以寒气一入体就引发了咳嗽。
  好在章府的人请她请的很及时,文哥的病症还较轻。米朵立刻开了一道方子,所需的食材仍是取自她自己种的东西。
  葱白和黄豆取来以后,加上少许红糖,熬上一刻钟时间,用来治风寒最合适不过。
  不过文哥已经开始咳嗽,光驱寒也不行,米朵让人从外面买来新上市的橘子,在火上烤到橘皮发黑,然后剥下外面的橘皮,让文哥趁热吃下里面的橘瓣。
  很快,文哥的咳嗽就开始有所好转,米朵却不敢放松,又开了一道药膳。
  用山药熬成汤汁,让文哥以汤代水喝。
  文哥喝了汤水出了一身汗,加上咳嗽有所好转,便靠在徐氏身上睡着了。
  为着怕文哥的病有反复,徐氏干脆留下米朵在这边过夜。
  半夜的时候,文哥又咳嗽了起来,还出现了低烧。
  米朵早有准备,命人取来早已熬好的山药水,让文哥分三次服下。
  折腾到天明,文哥的低烧终于退了下去。
  第二日,米朵改换了一下方子,在驱寒的基础上加了两味清热的食材。
  虽然晚上的时候,因为寒气重,文哥的病总会有些反复,但是他还是一点点好了起来。
  徐氏看着文哥吃了半碗粥,亲手给他掖了掖被子,看着他睡下,方阿弥陀佛了一声。
  米朵等在廊下,正准备找徐氏告辞。
  就见走廊的尽头走来了好几个人,当先那人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妇人,穿着粉色的蝶戏芍药的裙衫,身量苗条,容貌娇艳,不自觉的透出一股妖娆的风情。
  米朵听廊下的丫鬟们喊了一声“秦姨娘”,便知这女子应该是这府里的姨娘,就淡淡的冲她点了点头。
  秦姨娘见廊下立着一个生人,穿着打扮不像是府里的仆妇,便知这人应该就是那位擅长药膳的叶姑娘。
  她脸上就扬起了几分笑意:“你就是叶姑娘!文哥的病多亏你了。”她正想接着套近乎,徐氏从里面出来了,秦姨娘忙住了口,叫了声“姐姐”。
  徐氏轻轻嗯了一声,秦姨娘赔笑道:“之前听说文哥病了,我有心过来探望,又怕耽误大夫诊治。今儿听说文哥已经大好了,我便想着过来看看。”
  徐氏仍是淡淡的表情和语气:“你有心了。”继而看向米朵,“叶姑娘是来辞行的?你放心,我已经安排好了马车,一会儿我就让他们送你回去。”
  米朵坐上马车,才发现车里堆满了东西。
  米朵望着那些绫罗绸缎以及各种吃食,在心里叹了口气,可怜天下父母心。
  米朵将新收的黑豆和黑芝麻还有几条鲫鱼命人送到章府后不久,那天米朵见到的那位秦姨娘就找上门来。
  “我来不是为了自己。”秦姨娘很直接的说道,“大奶奶虽然对我淡淡,但是吃穿却不苛待我。所以我从来没想过生下一男半女傍身,我自己现在的日子过得既然还不错,何苦还要拉扯上一人,将来要顶着庶子或庶女的名头。”
  米朵淡淡笑道:“那姨娘来这里做什么?”她一点也不想掺和进章府的是是非非,所以秦姨娘说的话,她一个字也不会接。
  秦姨娘抚了抚手腕上的镯子,叹口气道:“还不是为了我那苦命的妹子。我们摊上了一对趋炎附势的爹娘,不仅把我送人做了妾侍,就是小我几岁的妹妹,他们也没放过,一等她及笄就将人送到了端王府,献给了端王世子。
  可惜我那妹妹颜色虽生的比我还好,但是性子却最是软弱不过,进府半年多,就被害得小产。那个世子倒还有几分良心,觉得我妹妹可怜,便让人送去了别庄养病。可我妹妹许是心气郁结,在庄子上养了两年多也没养好身子。前几个月,我抽空去看了看她,已经病的不成样子。请来的大夫都说心病难治,不过熬日子罢了。可我有些不甘心,听说叶姑娘医术高超,便想请你救我妹子一命。”
  米朵沉吟了一下问道:“那庄子在何处?”
  秦姨娘道:“就在京郊。”
  米朵想了想道:“你等我两日,我先将手头的几样食材整理一下再说。”
  虽然米朵不愿跟端王府扯上关系,但是人命关天,米朵也不会见死不救。
  两日以后,米朵收拾齐备,便带着一个箱笼跟着秦姨娘去了京郊的别庄。
  虽说是别庄,但是端王府财大气粗,一个别庄也建的非常大气,从侧门进去足足走了一炷香时间才走到秦姨娘妹妹的地方。
  服侍小秦姨娘的丫鬟冬雪从屋里出来,就见自家姨娘的亲姐姐陪着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走了过来。
  “姨奶奶来了,这位是?”
  秦姨娘且不说破米朵的身份,只道:“这是我们秦家的一个远房亲戚,听说芸香得了病,便过来看看。”芸香是小秦姨娘的闺名。
  冬雪便掀起帘子,请她二人进去。
  绕过堂屋中的一架楠木屏风,就到了东首的卧室。
  一个和米朵差不多大的年轻女子半靠在床上,正由丫鬟喂汤水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