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灵泉快穿-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盆兰花经过这几日的休养,已经恢复了原来的勃勃生机; 如今被浇灌完,叶子上还残留了一些水珠; 越发显得两盆兰花娇嫩鲜丽。
  两个文人路经这里; 不由自主的就停下了脚步。
  “这两盆兰花叫什么名字?”其中一个穿玄色直裰的文人问道。
  “紫色的叫蝴蝶兰; 素色的叫凤羽。”米朵微微笑着回答道。
  穿玄色直裰的文人还未说话,另一个穿宝蓝色长袍的文人忽然指着花盆上的两句诗道; “白兄; 这两个花盆上的诗文倒是有几分意思; 一个是‘梁祝翩翩月影中’,一个是‘淡极始知花更艳’,既应景还雅致。”
  蝴蝶兰和凤羽的花盆,都是米朵后来重新定制的,为的就是添上这两句诗。兰花的名次高低,主要取决于这些吟诗的文人们,添上这两句诗好歹能吸引一下文人的注意力。
  “淡极始知花更艳,这句诗写的不错。”穿玄色直裰的文人将这句诗念了两遍,然后就起了与之一较高下的心思。
  “拿纸笔来!”
  米朵忙取过早已备好的文房四宝,穿玄色直裰的文人微一沉吟,就以凤羽为题写下了一首诗。
  穿宝蓝色长袍的文人不甘落后,且他更中意蝴蝶兰,便以蝴蝶兰为题写下了一首诗。
  他二人离开以后,又有几个文人相继在两盆兰花跟前停了下来,其中一人尤为喜爱形似蝴蝶的蝴蝶兰,不仅自己作诗吟咏,还拉着同伙一起作诗。
  后面,越来越多的人被蝴蝶兰和凤羽的外形所吸引,不由自主的停留了下来,加上花盆上添上的那两句诗,恰如其分的点出了两盆兰花的特点,因此两盆兰花前围聚的人越来越多。
  忘一居士由两个弟子陪着在斗诗会上转了会儿,走到附近的时候,看到前面围着那么多人,便笑笑说:“看来前面多半是有名品兰花出现,我们也去瞧瞧热闹。”
  两个弟子就陪在身旁,慢慢挤进了人群中。
  刚挤到两盆兰花跟前,忘一居士就赞了声好。
  左边的那盆深紫色的兰花一共开出了六朵兰花,朵朵形似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尤其是其中的两瓣兰花向两边伸展,像极了蝴蝶的两只翅膀。
  更令人惊奇的还是这六朵形似蝴蝶的兰花虽都是鲜丽的深紫色,但是颜色还是有些微的不同,其中一朵兰花的花瓣边缘部分甚至是颜色极浅的粉紫色,像是镀上了一层粉边,一下子就高出了五朵兰花之上。
  这样同属一株,颜色还如此丰富的兰花,忘一居士养兰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
  他再细细看了看这盆兰花的叶子,叶子虽然细弱稀少,但是叶姿飘逸灵动,一看就知道不是凡品。
  看完这盆,忘一居士再看右边的浅色兰花。
  与蝴蝶兰相比,凤羽开出的兰花颜色要素雅的多,但是花瓣却是少见的重瓣兰花,尤其是它的花瓣形似菊花,在米朵精心的照顾下,如今泼泼洒洒的开出了十二朵兰花,仿若十二朵飘逸俊秀的浅色菊花。
  而且它的叶子也同样别致得很,中间和边缘部分都有一条若隐若现的金线,在阳光的照射下褶褶生辉,更添几分与众不同。
  忘一居士上前细细观看的时候,米朵也注意到了这个一身儒雅气质的老者。
  她虽不认得老者是谁,但是光凭借对方身上的气质,她就推断出这位老者应该在文坛地位不低。
  这样的大人物,什么人没见过,什么话没听过,贸然主动讨好也许会落得个吃力不讨好的结果,所以米朵虽猜出了老者的身份,但是却未曾有所动作,更没有主动示好。
  忘一居士看完两盆兰花,方才注意到花盆上添上的两句诗,他将两句诗在心中默念两遍,便开口问道:“这两句诗都是谁写的?”
  米朵心中一动,脸上带出一点笑容:“‘梁祝翩翩月影中’这句是犬子从书上看来的。而‘淡极始知花更艳’是一位秀才相公做的,本来还有两句‘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我觉得不及‘淡极始知花更艳’听着朗朗上口,就没添上去。”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好诗,好诗啊!”忘一居士平生唯好作诗和养兰,如今听到这两句好诗,当下问道,“这秀才是谁,家住哪里?”
  米朵为难道:“那位秀才相公是我前两年在摆花会上遇到的,他觉得我养的兰花不错,便写了这么几句诗,但是他姓甚名谁,家住哪里,我却一概不知。”
  忘一居士不由叹了口气,这样好文采的人,可惜不能结识,真是人生一大憾事。
  忘一居士感慨了好一会儿,心思才又慢慢转到眼前的这两盆兰花上。
  米朵瞧着有戏,便默默递上了文房四宝。
  忘一居士当着众人的面便一挥而就写了两首诗,一首吟诵蝴蝶兰,一首吟诵凤羽,一首五言律诗,一首七言律诗。
  他写完这两首诗以后,想了想,又取下随身携带的一枚印章,分别在两首诗的下方盖下了印章。
  等忘一居士和两个弟子离开以后,米朵才看了眼诗作下方的印章,印章上刻的是两个小篆。
  “这印章上刻的是忘一两个字,难不成刚才的老者是鼎鼎大名的忘一居士?”有那好事者,凑上前去看了一眼,忽然嚷道。
  忘一居士这个名字一出,立时就有许多人挤了上前,争看诗作下面的那个印章。
  “没错,就是忘一两个字。我以前见过忘一居士的一幅画,的确就是这样的印章。”
  张福觉得自己学不来那些文邹邹的话,只负责在旁研墨扑纸。如今看众人为一个叫忘一居士的人讨论的热闹无比,便轻声问米朵,“忘一居士是谁?”
  米朵虽然也不清楚这个世界的名人都有谁,但她为买兰花的书去过几次书肆,也曾听买书的文人们提起过忘一居士的大名,知道他是这个世界鼎鼎有名的大文豪,便用同样轻的声音回答道:“是一个很有名的文人。”
  张福微微一愣,可他没觉得刚才离开的老者有多特别啊,衣衫和普通的读书人也没什么差别啊!
  但是忘一居士的影响力却不是他一个普通村夫所能想象到的,自从忘一居士为这两盆兰花题诗的事迹传开来以后,尤其是有些有心人逛遍整个芙蓉园也没发现忘一居士的身影时,这件事在众人中就更引起了轰动。
  忘一居士临走前,只单单给这两盆题了诗,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两盆花确实与众不同,所以才当得起他老人家亲自题诗吟咏。
  有了忘一居士亲自题诗的荣耀,斗诗会后面的几天里,蝴蝶兰和凤羽面前何时何地都围拢了前来观赏它们的文人。然后他们在品评完两盆兰花以后,都会不约而同的写下赞美两盆兰花的诗篇。
  最后,蝴蝶兰和凤羽毫无意外的双双夺得了花魁的称号。
  除去夺得花魁赢得的五百两银子以外,两盆兰花在最后一天的竞价中都被炒到了一个相当高的价格。
  凤羽被卖了九百两,而蝴蝶兰因为花型更出众,被卖了一千两。
  当两千四百两银子到手以后,张福整个人激动地不行,原本他以为在摆花会上,素裳和一线雪两盆兰花卖出三百两银子的价格就已经是高价了,哪知还比不上这次的零头。
  米朵却比他想的更多,这两千四百两银子足够供一家三口花到后半辈子了,就是贵子将来中了举,要到京城考会试,有了这笔钱,家里也能供得起路费和路上的花销。
  既然这样,那么最近几年自己也不必再来参加这些摆花会和斗诗会了。
  她打算接下来几年好好将蝴蝶兰和凤羽还有素裳留下来的兰花苗和其他从野兰花里挑出来的兰花好好培育一下,争取培育出更出色的品种,将来去省城,甚至到京城去参加类似的兰花盛会。
  让自己种出来的兰花达到扬名天下,千金难求的地步。
  让天下的所有爱兰之人,包括王孙贵族,都一一拜倒在她养出来的名品兰花之下。
  这才是米朵最终的目标。
  


第82章 诰命夫人
  有了之前考县试、府试的经验,一家三口到达省城后; 租的仍是宅子; 而不是住在客栈。
  事关获得秀才资格的最后一场考试; 贵子表现的比其他两场考试都要紧张。
  米朵一边不断给他熬各种汤汤水水,一边给他做心理辅导; 有没有效果她不知道,但是贵子的睡眠质量却好了很多,临考院试的前几天也睡得不错。
  睡眠质量好了; 贵子的精神也好了很多,五场考试也都发挥的不错,就是考完最后一场的时候有些虚脱,勉强支撑着回到家就睡下了。
  米朵早已炖好了一锅补气血的鸡汤; 看见贵子考试回来一脸虚脱的样子当时虽没说什么,但是心里却下定决心,若是贵子考上秀才; 今后得加强身体锻炼了。要知道以后的乡试才是真正考验读书人的时候。
  贵子连着休息了两天; 米朵又给他熬了一些补身子的药膳; 才让他的身体慢慢恢复起来。贵子身体好些以后; 一家三口秉着难得来一次省城的机会,没有急着回去; 准备等院试结果出来以后再启程。而在这期间,三人则找机会将省城整个逛了一遍。
  手里一下子多出两千四百两银子; 三人花起钱来便不像从前那样束手束脚; 还在省城有名的一家酒楼吃了一顿饭。
  他们来的时候时间已经不早了; 一楼的大堂已经没有了位置,伙计便把他们引到了雅间。
  这个雅间正好临着热闹的大街,站在临街的窗口前,就可以将大街上的情景看的清清楚楚。
  一家三口正商议要点什么菜吃,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
  贵子少年心性,好奇心比较重,便往窗口处走了两步,接着喊道:“娘,你快来,下面有人在卖兰花。”
  米朵跟着去瞧,就见酒楼对面的一家店铺前,有个书生模样的人被几个人围在中间,手里还抱着一盆看上去生机全无的兰花。
  “听说这兰花前几天唐老爷出到五千两银子的价格,你徐秀才也舍不得割爱。如今兰花被毁,想必你心中一定后悔莫及!呵呵呵!”
  “我听说这花被徐秀才取了个文雅的名字,叫什么江荷水仙素,如今被水这么一浇,果真当得上水仙二字了。呵呵!”
  围在徐秀才身边的人都是平日觊觎徐秀才拥有珍贵兰花的几个人,如今听到那盆江荷水仙素被毁的消息,他们一个个便都赶来瞧热闹,顺便讥讽一下徐秀才。
  徐秀才听到这些人的嘲讽,嘴角不由微微露出一个自嘲般的笑容,他自问往日性格虽孤傲一些,但是却从未存心害过人,何以他一倒霉,众人都来落井下石呢!
  本来他也知道江荷水仙素被毁以后,别说卖到原来的高价,就是十两银子估计也不会有人买,但是没办法,家里的小儿受惊后高烧不退,而他的全部积蓄又都被那群歹人抢走,只能出此下策。
  几个人奚落完徐秀才,见他脸上毫无半点反应,也觉得甚是无趣,相继走开。
  徐秀才在当地停留了一会儿,绝望的叹了口气,正想抱着兰花回家,忽然有人在他面前停了下来。
  “你这兰花打算卖多少银子?”
  停在徐秀才面前的正是米朵,虽然眼前的这盆兰花,生机几乎没有,但是以米朵的经验,光看它的叶子就知道这盆兰花绝对是一株名品中的名品。
  徐秀才听见有人问价,心中升起一丝希望,“这花未被毁以前,有人出五千两银子,我都没舍得卖。如今只要有人出十两银子,我就肯将这盆兰花让给他。”
  “这花到底是怎么被毁的?”米朵看花盆里的泥土湿润异常,觉得事有蹊跷,便问了这么一句。
  徐秀才叹口气道:“也是我平日太狂傲了一些,得到这盆江荷水仙素以后,自称是兰花中的极品,这才引来不怀好意的歹人。不仅用水浇毁了这盆江荷水仙素,还把我小儿子吓得不轻。若不是为了筹集他的医药费,我怎么也舍不得卖掉这盆兰花,它虽浸泡在水中良久,但也不是一点救都没有。”
  那群歹人大概是听说了唐老爷出五千两银子买江荷水仙素的事情,所以才过来强抢,若不是他死命不肯撒手,只怕这盆兰花多半要被他们抢走了。
  虽然没抢到兰花,那群歹人却不肯罢休,不仅抢去了家里的钱财,还往兰花身上泼了不少水,直接毁了这盆江荷水仙素。
  米朵仔细看了眼花盆中半死不活的兰花,虽然看似生机全无,但是确如徐秀才所说并无一点救都没有。
  何况她有灵泉在手,这样的情况对她来说并不算太难。
  米朵想了想,从荷包里掏出十五两银子递过去,“赶紧拿着银子给孩子看病去!”
  徐秀才不意有人肯出十五两银子买他的这盆兰花,当即红了眼圈,有心想说两句感谢的话,米朵已抱着兰花走了。
  酒楼里,张福和贵子已经点好了饭菜,看见米朵抱着盆兰花回来,贵子便过去问道:“娘,这就是楼下的那盆兰花吗?”
  米朵点点头,还未说话,张福就插话道:“这兰花看着不大好,你买它做什么?”
  米朵道:“这兰花只是在水里被浸泡了一段时间,其实没什么大问题,等我好好打理一下就没事了。”
  在养兰一事上,张福一向是听米朵的,如今听她说无妨,那就是能救了。
  很快,酒楼的伙计就将点好的饭菜端了过来,一家三口边聊边吃了顿丰盛的饭菜。
  饭后,米朵念着刚买回来的那盆江荷水仙素,没有拉着父子两个继续逛街,而是回到了他们住的宅子。
  晚上,在灵泉水的浇灌下,这盆江荷水仙素终于焕发出了一些生机,米朵也放下了提起来的心。
  接下来几天,贵子和张福就留在了家里,他们两个大男人,实在是没有什么逛街的兴致,开始一两天还觉得新鲜,后来就觉得还不如待在宅子里舒服。
  米朵手里还有一点私房银子,逛街又买了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还给孔先生和黄母都买了一些省城这边的特产。
  他们一家人在省城没待多久,院试的结果就下来了。
  米朵和贵子在家里等了好长时间,才等到去看榜的张福回来。
  “中了,中了,贵子考了第十六名!”张福气喘吁吁的跑回来,一脸喜色的说道。
  贵子当初考试的时候,虽觉得自己考得不错,但也没有想到会考出这么好的成绩。
  一家人欢欢喜喜的从省城回到槐花村后,村里的人又再次上门祝贺,这次就连原主的兄嫂都来了。
  米朵和张福商量了一下以后,准备借着这个喜事,请亲朋好友吃顿饭。
  另外,孔先生那里也要备份大礼。
  米朵在省城的时候,就准备了一些东西,后来贵子考上了秀才以后,她又多备了一份礼。
  等招待完家里的这些亲朋好友,米朵便带着贵子去了孔先生家里。
  孔先生对贵子考上秀才一事并不意外,他勉励了贵子几句,就和米朵商量起贵子将来去哪读书的事情。
  毕竟贵子现在身上已有了秀才的功名,再来他这里读书已经不合适了。而且孔先生觉得,自己也没什么可教的了。
  孔先生的建议是,贵子可以到县学那边继续学习,将来再往上考举人。从前几个在孔先生这里读书考上秀才的几个学生,也都是这样。
  米朵不着痕迹的打听了一下那几个学生的情况,发现他们都没有考上举人后,心里就有了另外打算。
  从孔先生这里离开后,米朵就带着贵子去了黄家。
  黄子延正为明年的秋试做准备,他告诉米朵和贵子,去县学读书有好处也有弊端。
  好处是那里有专门管生员(秀才的俗称)的教谕和训导,而教谕和训导通常都是县里的举人,若是肯踏实求学,能跟着学到不少东西。
  弊端则是县学的生员数量比较多,人一多,就难免龙蛇混杂。有好多去了县学的秀才最后连岁考都过不去的也大有人在。
  黄子延自己也曾在县学读过两年书,最后觉得还是家里清净一点。而且贵子年纪还小,最怕的就是他和那些不求上进的生员待久了,会染上一些不好的习性,将来没了继续求学的上进心。
  米朵听他这样一说,便放弃了让贵子去县学的打算。
  在她心里,孔先生自己就是个秀才,在贵子考上秀才以后,他给出的建议就没什么价值了。想要让贵子将来再进一步,还是听考上举人甚至进士的人提出的建议比较好。
  于是没过几天,米朵就带着贵子去了陈家。
  正好陈洛刚从外面回来,听说贵子已经考上了秀才,米朵正发愁送他去哪读书时,陈洛就道:“为何不去书院读书?我知道附近有一个不错的书院。山长我也认识,若是你肯送他去书院,我现在就可以写封信。”
  陈洛所说的书院是安洲书院,距离县城并不远,不过一百多里地。这家书院在方圆百里相当有名,一年也不过在春天的时候招收几十人,其他时候想要进入都得有人推荐,而想进入书院读书的学子们最低也得有秀才的功名。
  陈家的子弟在族学上过几年学,若是考中秀才以后,多会到安洲书院。
  那里的先生有一半以上是进士出身,光是这一点就比县学要强上不少。
  最后,米朵征求了一下贵子的意见,发现他并不反对去书院读书后,就将去安洲书院读书这件事定了下来。
  


第83章 诰命夫人
  米朵将贵子送去书院以后; 本以为日子会清净许多,可以一心一意的照顾兰花。哪知贵子十四岁就中了秀才这事流传出去以后; 给他提亲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不乏一些镇上的商户人家。
  米朵为了贵子的将来着想,自然是不会答应的。而且她现在手里有两千多两银子,那些商户人家给闺女的嫁妆就是再多,也不会超过她手里的这个数目; 因此她都婉拒了。
  可是贵子的婚事迟早也要定下,但是想要娶个书香人家的小姐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米朵左右想了一遍; 觉得黄母家的欣姐倒是一个不错的人选。一来黄家是知根知底的人家; 二来欣姐被黄母养的很好; 品行和相貌都不错; 还做得一手好针线,又识文断字。
  于是米朵试着在黄母面前提了几句; 黄母也正为欣姐的终身大事犯愁,黄家虽然落魄了; 但是骨子里的傲气还在,黄母一心想给欣姐找个读书人。
  可是家底殷实的人家却有些瞧不上黄家,怕欣姐将来嫁过去还要贴补娘家; 因此黄母筹划了几年,也没找到合适的人家。
  如今米朵这么一提,黄母觉得张家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贵子十四岁就中了秀才,将来说不定还会考个举人回来。而且张家虽是乡下人家,但是家底却比黄家要殷实许多,米朵和张福又不是那等刻薄之人; 贵子看上去又是个懂事的孩子。
  黄母和黄子延商量了一下,都觉得欣姐嫁进张家是个不错的选择。
  于是两家就在来年春天的时候定下了婚事,准备等欣姐及笄以后再成亲。
  欣姐定下婚事以后,也许是心中没了牵挂,也许是人逢喜事精神爽,黄子延在下场考秋试的时候觉得事事顺利,考题答的也不错。
  然后秋试的榜单出来以后,竟然中了。
  这个好消息传到米朵耳边,她却不如旁人那样高兴,反而添了一些忧虑。
  黄家原本就是城里人,欣姐嫁到乡下来,已经算是低嫁了。原来张家比黄家殷实许多,这才让两家的差距显得不那么打,如今黄子延中了举,将来就是举人老爷了,而欣姐的地位也会随之而涨,若是黄家为了欣姐打算,生出了其他心思,这门婚事就有些悬了。
  米朵到黄家道贺的时候,就留意了一下黄子延和黄母的神色,还特意留意了一下他们的言辞。直到发现黄母和黄子延对她的态度一如往昔,而欣姐也俨然把她当成了未来婆婆一样相待,米朵才放下心来。
  后来贵子在书院学习了三年,在书院先生的建议下试着下场,本来先生的意思是想让他提前感受一下乡试的流程,好下一届的时候能够有所准备。
  哪知贵子运气不错,他下场那一年正好赶上主考官是朝里的务实派,喜欢朴实无华的文章。而贵子的文风恰巧合了主考官的喜好,放榜的时候,旁人说与他中了的消息,贵子还有些不相信。
  贵子中举以后,米朵大大的松了口气。这下子,她再也不用担心两家的门第差的比较多了。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两三年。
  马车到达京城的时候,已是端午节前后。
  长大成人的贵子当先一步跳下马车,然后扶米朵和张福下了马车。
  一处两进的宅子前,欣姐已带着几个下人等候在门口,看见米朵和张福下了马车,忙迎了上来。一家四口边说话边往宅子里走去。
  自从贵子十七岁那年中了举人以后,米朵就有了举家迁往京城的打算。
  等欣姐嫁过来以后,一家四口便迁到了京城,米朵拿出积蓄在城东的平民区买了一个两进的宅子。
  不过那些兰花,在第一次去京城的时候,因为马车地方有限,所以还留下好多在家里。因此米朵和张福就在今年春天的时候又回了一趟槐花村,将剩下的兰花都拉了过来。
  当初买宅子的时候,米朵选中这个两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