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猎户的娇妻-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她说,广结善缘也得看对方有没有那个能耐,就俞承嗣那废物,打小耗费了多少钱财,结果呢?考个秀才都费了老大的劲儿,还想考举人?做他的白日梦去!她娘是个傻的,她可不傻,俞承嗣这辈子做的最对的就是帮她寻了门好亲,可既然她都嫁了,还管那边作甚?哪儿凉快待哪儿去!
然而她没有想过,她双亲可能正在家中翘首以盼。
盼是盼了,不过盼的却不是她。因为先前俞家老二支会过他们,只道年前不回来了,年后看下不下雪,若是下雪就不下山了,毕竟冬日里哪怕没有野兽出没,那也一样危险得很。不过,若是不下雪,又是跟去年一样的暖冬,倒是可以考虑下来一趟。
——这不是正好还要送赵玉兰回枣儿村吗?
所以俞母这般生气也是很有道理的,她生的三个儿子,除了尚未娶妻的俞家老三之外,其余两个,包括被寄予了厚望的长子俞承嗣,都格外得看重岳家。偏生,她生的俩闺女却完全不管娘家,别说贴补娘家了,连回门这么大的日子,都不带来看一眼的。
好在,天公作美,在等了小半日后,俞母终究还是盼到了二儿子。
呃,二儿子和二儿媳妇儿,也只有他们小俩口。
俞母直接黑了脸,她对秋娘已经不抱啥希望了,没想到满娘也不来了。要知道,满娘去年就没来,当时还可以借口刚发觉怀孕,怕出意外才不来的,可今年呢?
当然是为了带孩子。
亏得俞家老二早先就知晓他娘一定会不乐意,所以他不单带了分家时说好的孝敬钱,还帮满娘带了一块份量不轻的肉,当然还有口信。
“阿娘,满娘家里那情况你也知晓,她又没个公婆妯娌啥的,偏孩子又小,实在是走不脱。你别说叫她下山来看你和阿爹了,就是连出门,她都不敢,就怕孩子回头嗷嗷哭闹。”
俞家老二说着就将孝敬钱递上,至于米粮则索性换算成了钱,毕竟他又没个田产,总不能叫他大冬日里去镇上粮铺里买了米粮,再吹着冷风扛回来吧?这既不现实也太折腾人了,反正俞母是不会嫌弃说好的口粮变成钱的,横竖她得了米粮也会去卖掉换钱贴补俞承嗣。
尽管知晓俞母的那点儿小心思,可俞家老二并不打算戳破,难得糊涂嘛,反正该给的孝敬钱他都给了,爹娘要怎么花用也没得他插嘴的余地,只一件事儿,他却是不得不说的。
“阿娘,继业也不小了,你倒是给他说一门亲啊!”
继业就是俞家老三,他们家三兄弟名讳取的那叫一个好,承嗣、兴家、继业。只是就目前看来,承嗣没给家里生下儿子,兴家倒是赚了一个钱可惜离目标还很远,继业则根本就没继承到家业,连家传手艺他都只学了个皮毛。
挺讽刺的。
不过,俞家老二才不管这些,他只知道自己这个当哥哥的享受到了有媳妇儿的好处,没的叫弟弟还整日里不知肉味。再说了,他弟弟年岁真的不算小了。
这会儿已经是正月初二了,俞家老三时年十九岁。
十九岁啊,搁在酷爱早成亲早生养的俞大伯家,儿女都成群了。不过,他们家跟大房本身就不同,从俞父开始成亲就晚,生孩子自然也晚,可便是如此,十九岁也是时候开始相看起来了。
从今个儿开始慢慢相看,到今年秋收以后再成亲也成啊,总不能继续拖下去,搞的他弟弟连个知冷知热的人都没有。
结果,俞家老二一说这话,就得了俞母的眼刀子:“你顾好你自己吧!都成亲那么久了,咋你媳妇儿的肚子一点儿消息都没?赶紧生个大胖小子,别管那些有的没的。”
“成成,我不管,可你记得把这事儿搁心上,别再拖了。”俞家老二也知道自己已经分家了,插手弟弟的事儿有些没道理。可他还是想管,只因他弟弟那性子,若再没个人盯着点儿,谁知晓会不会真的孤老一生。
偏俞母却不这么认为:“急啥?我说你有啥好急的?继业是啥性子你不知晓?就他那老实模样,能寻到好亲事吗?还不如再等等。”
“等等就能有好亲事了?”俞家老二也是稀罕,他弟弟这性子都多少年了,以往没变,继续拖着就能变?啧,这概率简直比俞承嗣中举都低!
就听俞母道:“我说等等,是指望着承嗣中举!你想啊,他要是中了举,还能不帮衬一下继业?我就不求别的了,反正继业这媳妇儿得靠他来寻,一定要寻一门好亲事,要家底殷实的,疼闺女愿意厚嫁的,本人也得模样好条儿顺,性子脾气都要好又不能太好,反正不准欺负继业,还不能叫继业被别人欺负了去。对了对了,还要会生养的,会打理家事的,会……”
俞家老二:……你这是给他找媳妇儿,还是找个娘啊?
再一想,亏得他娘一贯看不上他,不然就算他再怎么疼弟弟,打量着这些个要求,也得吐血。这么想来,他倒是挺期待俞承嗣将来头疼的,不过,等俞承嗣中举,怕是黄花菜都要凉了吧?
他深以为,就算自己从今个儿开始读书识字,等他都考上了秀才公,俞承嗣都未必能中举人。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俞家老二跟秋娘的想法如出一辙,甚至包括满娘也是这么想的。只不过,哪怕想法一样,他们的处理方式却大相径庭。俞家老二是只在心里腹诽,他可不想被他娘揪着耳朵教训;满娘则压根不管娘家的事儿,就是那种你们爱咋咋地,反正她不伺候;唯独秋娘,因为屡次被寻上门来要求借钱,一怒之下才说出了心里话,彻彻底底的开罪了娘家人。
这么看来,秋娘纯粹就是倒霉催的。
而彼时,俞家老二也猛的想起来了,只道:“咋家里那么安静呢?人都去哪儿了?秋娘呢?”
俞母原本瞅着孝敬钱和大块的肥肉还挺高兴的,听得这话后,立马拉下了脸来。
瞧她这个样子,俞家老二立马就知晓自己说错了话,再一回想自己方才那话,当下就知晓问题出在秋娘身上。这下,他只一面在心里痛骂秋娘,一面很是不走心的寻了个借口,就脚底抹油赶紧开溜了。
其实,按着原本的计划,他没打算这么快走的,毕竟好不容易下山一趟,再说他是打算在枣儿村老丈人家里待一宿的,等明个儿下半晌再回山上也不迟。他还盘算着,下山的地方是上河村村尾,离自家挺近的,正好顺便瞅瞅他爹娘,关心一下弟弟的终身大事,再问问最近村里有啥事儿发生不,他大哥又在作什么死呢,还有就是秋娘咋样了……
万万没想到,因为一时嘴快提了秋娘,他不得不赶紧开溜,免得大正月里的,被他娘揪着耳朵挨训。
又因着这会儿已经是临近晌午时分了,这大过年的,村里到处都是闲磕牙的人,他们都瞧见了他拎着肉背着篓子下山,这会儿见他两手空空的离了俞家,便有人凑上来搭话。
隔了一段时日没见,俞家老二瞧着这些人感觉还不坏,不过他到底惦记着带媳妇儿回门,所以只匆匆敷衍了几句。饶是仅那么几句话,他还是说明白了来意。
譬如,他是特地来送孝敬钱的。
再譬如,拎着的肉是大妹满娘让捎带过来的,至于满娘为啥不回门,这不是孩子还小吗?展易家里的情况,村里人谁不知晓,那可真的是连个搭把手的人都没有。可便是这样,也没见满娘抱怨家里人坑她,再对比一下嫁到了镇上富贵人家的秋娘……
村里人又添了新的趣闻,还有人紧追着俞家老二到了村口,告诉他俞承嗣从书院退学了,再有就是,俞大伯家的五丫说给了镇上的人家,正月十八就出嫁,跟秋娘一样要去过好日子了。
俞家老二表示,真是大开眼界了,要不是怕老丈人在家等着焦急,他真想停下脚步,跟村里人好生叨逼叨逼。
他大哥果然没叫他失望,这才多久啊,又作死了。这回倒是稀罕了,居然从那啥啥书院退学了,这当初花了多少钱才进去的啊,退学给退钱不?
别怪俞家老二一心惦记着钱,毕竟他没念过书。再说,仔细想想也没错啊,上学要交钱,那咱退学不念了,你得把钱退给我吧?不然,这不是只拿钱不干事儿吗?
亏得他着急去枣儿村,不然他还想仔细打听清楚以后,回家叫他娘去书院要钱呢。哪怕这会儿实在没空,也不妨碍他边走边跟赵玉兰嘀咕抱怨。
“我就知道大哥是个傻的,就他那点儿能耐,考个秀才都快把脑袋给揪秃了,还考举人呢!老话说了,多大脚穿多大鞋,他倒是好,压根就不管自己有多大本事,先把钱给浪费了。这些年来,家里为了他求学花了多少钱啊!我只求阿娘脑子清楚一点儿,别再继续往里头投钱了,有钱哪怕是丢水里都能听个响儿,浪费在他身上,那是连个好都听不到!”
赵玉兰跟俞承嗣并不熟悉,其实统共也没见过几次,更是从未说上过话。不过,哪怕不熟悉也不妨碍她支持俞家老二。
“兴家你说得对,就是这样的,没错。”虽然这回答不是很走心,可支持的力度还是很明显的,只差没说,哪怕你说的是错的,我也一样觉得你是对的。
这俩口子倒是和乐融融的,一路上针对俞承嗣那傻货,发表了不少的意见。当然,十有**是俞家老二在说,连说带抨击的那种,而赵玉兰因着本身不熟悉,只能附和着,不过因为她神情十分肯定语气格外真诚,以至于俞家老二深以为自家媳妇儿就是好,多有眼光多有见解啊!
只这般,小俩口也没了疲惫,脚程极快的到了枣儿村。
枣儿村比上河村还好一些,主要是水田比较多,收成好了普遍家境也不错,毕竟这年头绝大多数的农家都是靠着地里的出产过日子的。尽管已经有一年未曾见面,可一路走来,还是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俞家老二虽然把孝敬钱和肉都给了俞母,可他本身是背了个篓子下山的,里头装的却是给老丈人家的年礼。
很快,俩口子就到了赵家,自然得到了赵家双亲的热情招待。
尽管赵家有些小麻烦,可因着立场坚定,还有个喜欢跟着凑热闹瞎折腾的女婿,且女婿他大哥还是十里八乡最年轻的秀才公,就算隔房和族里头有些想法,也不敢做得太过了。毕竟,没儿子要过继是正理,可赵家有儿子啊!
傻儿子也是儿子,没毛病啊!
俞家老二俩口子在枣儿村留宿了一夜,于次日一早回了山上。而在上山之前,他还特地去了以往玩得比较好的几户人家,仔细打听了最近发生的事儿,好生八卦了一番后,这才心满意足的带着媳妇儿回到了小青山深处,将事儿添油加醋的告诉了妹子满娘。
听说俞承嗣费了吃奶的劲儿还花了百多贯钱好不容易进了那啥啥书院,结果没念半年就主动退了学,俞小满瞪圆了眼睛,满脸的不敢置信。
这要怎么说呢?
就好比她上辈子,听说有人花了十几万进了重点高中,本来是打算搏一把考大学的,结果进去没半年就退了学。当然这学费肯定是不退的,自古就没退学费这种说法,且越是高端大气的越是喜欢拿架子,想退学容易,想退钱你做梦!!
俞小满当时就惊呆了,居然还有这种操作?!
厉害了我的哥!!
作者有话要说:
久违了的万字更,以及蠢作者终于又把更新时间调整过来了_(:3ゝ∠)_
#女主终于上线了#
☆、第70章
第070章
说到底; 俞小满还是不了解她大哥的为人,在听说他从明德书院退学后; 便只当他是终于放弃了。仔细想想; 这也未尝不可; 毕竟科举一途本就艰辛; 再说他都已经是秀才公了; 甭管是想法子在衙门里谋个文职,还是办个小私塾,最起码养家糊口是肯定没问题的。
想通了也好啊!
及时止损嘛!
俞小满的性子摆在那儿,即便话题中心人物是她娘家的亲大哥; 在听了全部事情并短暂的惊讶之后,她就彻底放下了,等于这事儿压根就没在她心里起多少涟漪。
就在此时; 她的小宝哭了起来; 她忙起身去查看,先看看尿了没,再瞧瞧是不是饿了; 等确定这小子仅仅是因为没人关注他而闹脾气后; 她只将小东西抱在怀里; 在屋里走动了起来。
对了,在展易的坚持下; 她最终还是放弃了原本想的名字,也就是生煎包之类的吃食名字。好在展易还是答应了由她帮大胖儿子取个小名,在纠结了数日; 耗死了无数脑细胞后,她毅然决定叫儿子“小宝”。
展易:…………
转念一想,展易觉得这个名字还是可以接受的,毕竟比起红烧肉和鸡蛋灌饼,小宝这个名字也不是那么糟心。想来,儿子长大以后会感到庆幸的。
而一旁的俞家老二瞅着妹子忙着照顾孩子,索性也不说了,横竖八卦啥时候都能说,因此他只留下一句正月十八还会下山后,就离了展家。
正月十八?
俞小满只听到了这句没头没尾的话,可没等她细细思量,小宝又嗷嗷的哭开了。这小子哭起来完全没眼泪,就是扯着嗓子干嚎,一副受到了天大委屈的可怜模样。然而事实上,谁会给他委屈受呢?别说展易和俞小满了,就连隔壁的俞家老二俩口子,也是把他当做了心肝宝贝儿,当然他们更盼着早日生儿育女,到时候正好跟小宝做个伴。
被小宝这么一打岔,俞小满更是将俞承嗣退学一事彻底抛到了九霄云外,更别提俞家老二那句没头没尾的正月十八下山的话。
直到正月十七那日,俞家老二又来寻她,这才叫她终于弄明白了。
也不是什么格外要紧的大事儿,尤其对于俞小满来说,她的世界里夫君和孩子最重要,再然后也就是二哥二嫂了。哪怕是亲爹娘在她心目中都是无关紧要的,更别提隔房的亲戚了。
听说是俞大伯家的五丫明个儿就要出嫁了,俞小满还稍稍愣了片刻,努力回想了一番,这才堪堪想起了五丫其人。
其实,原身虽然不大爱出门,可毕竟俞家和大伯家就住在屋前屋后的,加上两家是近亲,即便素日里不怎么窜门子,逢年过节肯定是来往的。而五丫,正巧跟她同辈,年岁相差还不大,俩人以往的交情还是挺不错的。
乍听五丫要出嫁了,俞小满第一反应就是这日子过得真快呀,转眼她就穿越三年时间了,连儿子都有了。至于旁的,说句良心话,她真没别的想法,横竖她本人就从未跟五丫打过交道。
“二哥,那我是不是要给她添妆呀?这里头有没有怎么个说法?”俞小满回忆了一番,觉得就算要添妆也容易,本身就都是乡下人家,规矩不重,添妆肯定也不重,横竖以后也不会有太多来往的,面子上过得去就成。
俞家老二却道:“没事儿,又不是亲妹子,你嫂子前些日子做了些头花,正好多送几支,连你的也算上。”
不等俞小满道谢,他又道,“添妆啥的倒是不稀罕,我就是呀……唉,你是不知道,这门亲事又是大哥帮着相看的。你说说看,他一个读书人,咋就那么喜欢给人保媒拉纤呢?早知道这样,还念个啥书呢,白浪费钱不说,还耽搁工夫。他既然喜欢给人说媒,去当媒人呢!啧啧,简直就跟个上了年纪的老大娘一个劲儿!”
上了年纪的老大娘……
得亏这话没被俞承嗣或者俞母听到,不然的话,俞家老二一定会挨训的。不过话说回来,前有秋娘,后有五丫,就连俞小满也忍不住点头附和她二哥,俞承嗣这兴趣爱好,确确实实有些耐人寻味啊!
说真的,俞小满并不歧视任何行当,可这年头,媒人啥的……三姑六婆啊,那是属于女人的行当,俞承嗣一个大老爷们,还是读书人,喜好却是如此的清奇,也是无奈了。
就算俞家老二这比喻略刻薄了点儿,仔细一琢磨,居然还挺形象的,反正从未听说旁的读书人整日里给人保媒拉纤的,就他一人,见天的担心家里妹子的亲事,哪怕亲妹子都嫁出去了,这会儿又操心起了堂妹。
话说回来,等堂妹都嫁了,他是不是还得操心族妹、侄女啥啥的?
俩兄妹一合计,深觉此事极有可能发生。可话说回来,就算俞承嗣真的跟保媒拉纤杠上了,他们也没辙。
“算了,管他那么多,爱咋咋地。”俞家老二过来除了告诉俞小满关于五丫嫁人的事儿,还有另外一个事儿,那就是俞承嗣家的小闺女。
要不怎么说做人难呢,尤其是在他们这种小地方,亲眷之间根本就是属于那种怎么甩也甩不脱的。你说都分家单过了?那又如何?分家单过并不等同于断绝关系,没见俞父和俞大伯这些年里仍来往频繁吗?除非是干脆学俞三叔那般,走得远远的,三五年都不带回来一次的那种,不然平日里也罢了,一旦遇到上了大事儿,保准跑不了。
俞小满也就算了,她是外嫁女,已经不算是俞家的人了,可俞家老二这辈子都别想跑,哪怕他哥今个儿闯下了弥天大祸,他还得提着一颗心,生怕被牵连了。
——这么一想,俞承嗣退学也好,省的那家伙以后闯下大祸连累了自己。
“唉,五丫那头你不用管,咱们那小侄女哟,先前洗三满月都没去,过年了也没送啥压岁钱,这趟我下山去,你给收拾几样见面礼吧。不用其他,就拿你之前给闺女做的布兔子就成。”
先前,俞小满怀孕那会儿,因着并不知晓自己怀的究竟是男是女,加上那会儿展易又很紧张她,啥都不让她干,以至于百般无聊之下,她做了不少小布偶。
等后来,小宝出生了,她除了余下几个布老虎外,其他的布偶都收起来了,想着总能生个闺女的,留着以后用也不迟。再不然,兴许她二嫂能生闺女呢。
这会儿听得俞家老二的话,她也不小气,转身开了箱奁,取了几个颜色艳丽的小布偶,拿个布兜子装好,就递给了他。其实按道理来说,娘家大哥得了个闺女,她这个当亲姑姑的,怎么说也得去瞧一眼。可谁叫她情况特殊呢?自家儿子还小,虽然素日里二嫂也会搭把手,可二嫂自个儿都没生过孩子,她这个当娘的总不能心大的把儿子丢给人家吧?再说了,她终究还是自私的,儿子和侄女孰轻孰重再分明不过了。
所幸,这不是还有俞家老二吗?该送的见面礼都带上,横竖她也没打算搬家,往后等小宝大点儿了,自然会有机会碰面的。
所以说,心大的人过日子舒坦。待送出了礼,俞小满就再也不管外头的事儿了,只一心逗她的小宝玩。像娘家爹娘啊、亲大哥三哥妹子啊,当然还有刚添的小侄女,都不在她关心的人之中。就跟俞家老二说的那般,爱咋咋地。
转头,俞家老二就下山去了。这一趟,他谁都没带,不单是妹子那头,连他媳妇儿都没叫一道儿去。这主要还是因为如今仍在冬日里,就算是暖冬好了,那山路也不好走,何苦去受这份罪呢?
尽管俞大伯家的五丫是正月十八才嫁人,可事实上俞家老二前一日就出门了,他是下半晌才下山的,到了俞家后已经是太阳落山之际了,跟俞家老三挤了一晚后,于次日一早,赶到了镇上。
就他一个!!
俞家老二也是格外得钦佩他爹娘,自己跟五丫到底是隔了一房的,堂兄妹啥的,实在算不上有多亲近。可他爹娘呢?那是亲侄女,亲哥的闺女要出嫁,保媒拉纤的还是他们的亲儿子,这就不管事儿了?
其实,俞家老二并不知晓,若不是因为他下山来了,他娘还是会去镇上的。可这不是他来了吗?横竖有人出面,正好俞父和老三继续做篾器,俞母则上山拾柴打猪草,他们家今年因着没钱,没法像往年一样养个七八头猪的,费尽心力才凑够了一头小猪崽的钱,俞母想着正好早点儿养起来,等秋日里乡试过了,她儿子考上了举人后,这猪也差不多养成了,杀掉宴客总比到时候去现买来得省钱。
幸亏,俞家老二啥都不知晓,只身一人跟在了俞大伯家送亲的队伍后头,还在心理安慰,起码他们家来人了,怎么着也比三叔那头好。
这么一想,还真是被安慰到了。
五丫是从村里发卖的,她倒是乐意学秋娘当初从镇上出嫁,问题在于,她跟俞承嗣到底隔了一层。这亲大哥,勉强还能扯一句长兄如父,堂哥怎么算?也因此,她只能在村里发嫁,再送到镇上去。
这新娘子本人是坐喜轿的,送亲的人却只能徒步前行。好在他们上河村离平安镇也没太远,加上这些人都是素日里干惯了粗活累活的,仅仅是走这么一段路,真心不算啥。
就是俞家老二在心里琢磨,咋老觉得有些地方不对劲儿呢?直到一行人进了平安镇,又走到了五丫夫家,他才猛的恍然大悟,哎哟,这是没备嫁妆?
他跟俞小满给的添妆,是在头一日就交给了俞大伯娘的,虽然是近亲,可到底是堂哥不是亲哥,俞家老二并不曾见到过五丫,仅仅是叫大伯娘转手送个礼而已。可这会儿瞧着,不对呢,咋啥都没有呢?
逮着个空,俞家老二寻上了他堂哥,也就是五丫的亲哥,压低声音问了几句,这才得知了真相。
人家压根就没给闺女备嫁,当然也不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