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嫡长嫡幼-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经过这些年的相处,他竟然和张文钦相处的还不错,连带着对张文麟他也是极为熟悉的。去年,张文钦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考入太学,知道自己竟然再次放弃的时候,那小子狠狠地宰了他一顿才善罢甘休,想想他那可怜兮兮的表情,顾启珪还真有些不舍了呢。
“怎么这个时候就来了?”顾启珪猝不及防得被人从身后搂住了肩膀。
因为他想静一静,就没让顾擎跟着过来,想不到就被人偷袭了,顾启珪无奈。他费了好大劲儿才从对方的魔爪下出去,调笑道:“你才是怎么这时候过来这边了?张五公子这么闲?太学学业很轻松?”
“还说呢,本来还可以和你一起读太学呢,谁让你这家伙临阵脱逃,要不是有承肆,我就得自己一个人在太学了。”
“不是还有承肆吗?”顾启珪笑,“五公子,你应该向你三哥学习,醉心学问,怎么老是计较这些,怪耽误时间的。”
说起王承肆,真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一个人。当年,凤起二公主最后求到了太后那里,求开恩让自家孙子直接进入内监,袁太后就这一个女儿,自是有求必应的。
不过,这事儿最终还是今上出手阻拦了,道国子监为天下庠序之首,若就连它都能有例外,对天下学堂并不是一个好标榜,想入监容易,能否进入内监看本事。
据说当时凤起二公主闹得厉害,圣上不厌其烦,最后下令让驸马爷亲自把凤起二公主拉回了公主府,还被禁了足。
不过,最终,王承肆还是进了国子监,在入监考还有一个月的时候。
结果当然是所有人,包括凤起二公主恐怕都没有想到的,王承肆竟一举考进了内监,成为了这一届内监生的七十七分之一。
“这不是听说咱们顾家七爷今日要过来吗?说什么我也要来看看啊,就知道你会早过来。”张文钦回道。
顾启珪失笑,这么些年过去了,张文钦的贫嘴依旧,嘴皮子还是和小时候一样利索。
“咱们七公子可是要到江南去参加科举了,下次见面就得称老爷了。”张文钦不该本性,继续说道,“作为他的挚友,我怎么也得送上我真挚的祝福不是。读书识字哪比得上同窗前程重要。”
感情他这一次能否考中,全看他的祝福。
“着什么急,走之前怎么着也会和你们聚一下的。”顾启珪拍拍好友的肩膀,“到时候去聚福楼补偿你。”
“珏然已经和我通气儿了,说要在聚福楼为你践行?你还要再说一遍,知道你有个好表弟,也不用一次两次的说吧。”张文钦故作不满的埋怨,看吧,这一个两个的表亲感情就这么好,再想想自家堂兄,他只觉得闹心。
顾启珪惊讶,“安珏然?”他是一点儿不知道这个事儿,这安珏然又在搞什么?
“你还认识其他的珏然?”
“奥,没有,这我倒是不知道,他竟然告诉你了,他昨日来这边了?”顾启珪诈他。
“嗯,昨日过来的,他亲自过来给我说的。”张文钦不以为意的点头。
看来那小子倒是真闲啊,顾启珪感叹。这些年安珏然和顾启珪相处颇多,他们身边的朋友大家倒是都熟识的。
“你表弟真的是越来越冰山脸了,小时候明明这么爱闹。”张文钦感慨道,昨日再见安珏然,和小时候相比,真的是像完全变了个人。
顾启珪谈了口气,“安府什么情况,咱们不都知道,比你家可乱多了。”如果可以,他也不想安珏然变成这样,但在其位谋其政,安家就这这么个情况,作为安家嫡长孙,安珏然的压力可想而知。
张文钦也跟着叹气,他家也不太平,各房分歧很大,就造成了现在他三哥空有满腹经纶,却也只能待在太学,接连几年都不能下场,想想就觉得憋屈。
两个少年倚在墙根说着话,四周很安静,只能听见鸟叫的声音。
其实不止安珏然,就像他,像张文钦不也改变了很多吗?原来,在不知不觉中,他们都已经长大,再也不能像小时候那样无忧无虑的过活了。
“顺宝,你肯定可以的的,只要你肯要。”张文钦正色道,他心里也是这样认为的,他从以前就很佩服启珪了。
顾启珪失笑,好友已经很久不这么称呼他了,现在倒有些异样的亲近,“承你吉言。”这是和自己一起长大的兄弟,他虽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事,但现在他们都是真心地。
“对了,”张文钦突然出声,“我们说不定还能成亲戚呢。”
“嗯?”顾启珪没听懂,这是什么意思?
张文钦却没再说话。
顾启珪也没在追问,只能说在这个节点上,他的关注重点不在这个上。
“太学院就要上课了,你怎么还在这边?”两人正在说着话,突然从旁边传来一个严肃的声音。
两人立刻站直身子,行礼称:“季夫子。”在国子监里没有官职,只有老师跟学生。
“夫子,我先去上课。”张文钦趁机溜走,要知道这两年季太傅变得很是严厉,他还是先遛的好。
季太傅微微颔首,却没有再说话。
就这样,沉默了一会儿。
“这次来国子监是准备结业?”他看向顾启珪。
“是,这些年麻烦夫子了。”顾启珪态度恭敬。
“你就是为这个两次太学考试都不参加。”季太傅的声音拔高了些,他很看重这个学生,本来觉得他可以很顺利的进入太学,三年后,就可以直接以童生的身份参加乡试,而不是在这个年纪进入旋涡之中。
作为一名传道受业的师者,他自然十分惜才,自然不想他的学生中出现伤仲永的遗憾。
“学生实在愧对老师。”顾启珪自然知道季夫子对自己的期望,可他不想用三年的时间待在太学,那里的环境太单纯,于他并没有任何益处。
“你并没有愧对我,倒真是陈恪教出的好弟子。”季太傅冷哼,到头来,还是和他师父一个样。
“这也是学生的想法。”顾启珪无奈。
“好了,好了,不是要办结学,赶紧去办吧。”季太傅眼不见心不烦道,摆手示意顾启珪赶紧走。说着不等顾启珪反应,像是极其气愤,自己先甩袖转身走了。
“夫子,这些年,学生一直庆幸自己能进入国子监,遇到夫子和各位学识渊博的老师,是学生的幸运。以后不管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国子监的教诲,启珪拜谢。”顾启珪在季太傅身后高声说道,深深的向这个一直对自己照顾有加的长者,深深的行了一礼,久久不起。
他在国子监待了整整七年,他熟悉这里的一切。对这些给他人生增添百样颜色的长者,他一直抱着无比尊敬的心态。
季太傅离开的脚步顿了顿,却没有说话,接着继续迈开脚步前行。离的很远了,顾启珪才看到他冲自己摆了摆手虽没有转身,但顾启珪还是笑了笑。
接下来的结学流程就简单多了,很快就办好了。
他就这样到了该离开国子监的时候了。
顾启珪在国子监门口站了良久,身后跟着顾擎。
不过很快,他就舒了口气,转身上了马车,“走吧,回家。”再不回去他娘亲该着急了。
“是。”顾擎也跟着上了马车。
马车渐渐远去,离国子监越来越远。他已经离开了人生的第一个站点,即将奔赴下一站,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他未来的路还很长。
第41章 亲事
顾启珪很快就回到了家。
他也是到家才知道张文钦说的他们有可能成为亲戚是什么意思。
“少爷回来了?”顾远上前一步。
“爹爹在家?”顾启珪看到顾远愣了一下,顾远是跟着爹爹的,他既然在这儿,那今日爹爹回来了?这可才是上午。
“今日家里有事儿,夫人就把老爷叫回来了。”顾远说的含蓄。
“有事儿?”
“郫县张家想为张三公子聘大小姐为妻,今日长灵长公主亲自拜托永宁侯夫妇来说和。”顾远恭敬道,他虽有些大大咧咧,以前也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嘴,但他还是知道的,自家老爷对七爷寄予厚望。
“张家?张文麟?”既然把永宁侯都折腾来了,怪不得,自家爹爹要赶回来。
“是。”
顾启珪心里不可避免地吃惊了一下,这可不好弄,张家祖训男丁不得娶官宦出身的女子为妻,现在这是为何?
“他们想怎么办?”顾启珪的脚步又加快了几分。虽说因为张家近几年打破了多项家族的规矩,张文麟又才情卓越,京城中各家有女儿的夫人蠢蠢欲动,但顾启珪可不想自己家是个出头鸟。
“张家承诺若老爷夫人同意,会让今上赐婚。”顾远低声说道。
顾启珪沉吟,照理说,张文麟的品行他信得过,观长灵长公主也是一个讲理的人,他虽没见过张家夫人,但能教养出张文麟张文钦兄弟,定也是个明理的,要真能得今上赐婚,也是十足的荣耀,从整体上看这亲事条件还是可以的。
只是……张家要祖规何去何从?张家二房三房没有一个省油的灯。张文麟,虽被称为张三公子,确是长灵长公主的嫡长孙,是要继承张家祖业的宗子,自家长姐要是嫁过去就是宗妇,他恐她不好过。
这时候女子嫁人本就弱势,盲婚盲嫁的不知有多少,最后变成怨妇的数不胜数,他顾家已走到如今,他倒不想自己的姐姐最后会是这么个结局。
“爹娘还在前院?”
“永宁侯夫妇是以拜访老太爷老夫人的名义来的,夫人留客在府里用膳。夫人已经把永宁侯夫人请去了闵熙堂。”
“倒是会办事。”顾启珪冷哼。
永宁侯夫人若直接以为张家提亲的名义上门,答应不答应都是一锤子听音,对两个正处于适婚年龄的男女明显都不好。张家既然松动,定有大批想成为张家媳妇的女子前赴后继;顾家如若拒绝张文麟,也必然会吓退一部分人,顾家连京中四公子之一的张三公子都拒绝了,可见眼界之高,于自家两个姐姐的名声有损。
“祖父应是不会去见他们吧。”顾启珪断言。
“南行院已经传来消息,说是身子不舒服,今日老太爷和老夫人都不宜见客。”顾远说道。
顾启珪勾唇,就知道是这样。自家祖父定然不会去见一个辈分比自己低,位分却比自己高的人,当年如若祖父承爵顺利,两人该是平起平坐,可自家祖父却连降三级,生生比人低了三等。不管是出于内子还是里子,自家祖父肯定不会见客。
“启珪回来了?”身后传来一个清丽的女声。
顾启珪转身行礼,“四婶,”有冲她身边的少年点头,“八弟。”四叔进京,连带着四房一家都跟了过来,四房是庶出,无女,有两个儿子。因邵氏会办事儿,和娘亲相处的很好,所以比起二伯母,顾启珪对四房一家的观感还不错。
“三哥今日去了国子监?”四房长子顾启汀性格温和,也老实本分,但是就是属于天生不开窍的,读书识字总是熬到下半夜,但就是不出成绩。四叔四婶作为爹娘,也早已接受了这个事实,并没有对他施加太多的压力。
进京后,四叔亲自找了爹爹,把三哥顾启汀安排进了国子监太学当起了书学馆的教官,就是俗称的助教,每天处理一些学子的杂事,因是在太学供职,环境相对简单,就顾启汀来说倒是十分适合的。
提到自家长子,邵氏脸上的笑容就更真挚了一些,“启汀自从进了太学,自是每日都到的,也不知道那孩子都在忙些什么。”虽是埋怨的话儿,可还是能听出作为一个母亲对自己孩子的骄傲。
邵氏能想的开,她自是十分了解自家孩子的,长子从小做事就努力,可天生的脑子,没有办法。可她知足,她的孩子好好的长大了,是个踏实的性子,她其实从来没想过自己孩子要有多大的出息才行,她从不逼他。知足常乐,她虽没读过几天书,但这些基本的道理她还是懂的。
“三哥做事努力,对任何事情都是极细心地。”顾启珪说着,倒是实话,虽说三哥才是十五六的年纪,对读书也是七窍通了六窍,但就做事而言,他是极其认真的。
邵氏脸上的笑容更甚,这个侄子明明还是半大的少年,举手投足间就已经初现风度了,看大哥大嫂亲自教导出来的这个孩子,邵氏是非常喜欢的。听听这说话的水平,句句都说到了她心坎里。
“七哥,七哥。你前天送我的陀螺我是极喜欢的。”顾启泽拉着顾启珪的衣袖找存在感。
“那小八想到送七哥什么做回礼了吗?”顾启珪岔开话题,他这八弟最是好忽悠。
“啊,还没有。”本是想问顾启珪索要礼物的顾启泽,瞬间忘记了自己原本的意思,顺着顾启珪的思路走了。
“那小八可要好好想想,七哥可是很期待呢。”
“好,我会的。”顾启泽信誓旦旦。
顾启珪失笑,看到顾启泽,他总会想起小时候的自己和安珏然,时常逗逗他,感觉还不错。
邵氏看着自家傻儿子,两句话就被忽悠走了,不禁气笑。
“婶娘这是要去……”顾启珪欲言又止。
“是夫人请了四夫人去陪客。”顾远倒是知道这件事,小声的在顾启珪身后说道。
顾启珪了然,“那四婶请,侄儿就不陪您一块过去了,劳烦婶娘和娘亲说一声。”
邵氏笑着点点头,领着顾启泽走向‘闵熙堂’的方向。
自从来了京城,夫君就告诉她要和大哥一家好好相处,她是十分认同的。大哥待自家兄弟一视同仁,没有嫡庶偏见,大嫂性子也好,都不是不能容人的,相处起来也轻松。来了京城,她又更加坚定了要和长房打好关系的信念,就连在安庆说一不二的公爹婆母在这里还不是得顺着大哥大嫂的意。
现在看着措辞礼仪样样不差的侄子,她越发觉得自己的这个决定是对的。
转过回廊,顾启珪就到了前院。
因为有外男在场,到底不好同桌吃饭,自家公公婆婆又不愿意出席,朱氏就把午膳安排了两处,因为人少所以就请了四房弟妹陪客。
所以现在顾国安正和永宁侯在会客厅谈事情。
顾启珪刚踏进正厅,就看到爹爹正和一个留着两撇小胡子的中年男人说着话,赶紧上前一步见礼:“爹爹,世伯,我回来了。”
顾国安略一点头。
“这就是令郎?”永宁侯说着,询问的看向顾国安。
“这是我幼子,名启珪。”顾国安说道。
顾启珪看着自家爹爹的心情似乎不错,这是有意向?
“奥,就是被你送进国子监的那个?”永宁侯的语气十分熟稔,“名字倒是不错。”
“是。”顾国安承认,
顾启珪静静地站着,没有随意插话,这爹爹和永宁侯怕是老相识。
“你倒是生了个好儿子。”永宁侯冷哼,他可也是听说了很多关于这小子的事儿。
顾国安没再回他,转头看向自家儿子,“国子监的事情都办好了?”
“嗯,今日还见了季夫子。”顾启珪老师回答。
“先回去歇一歇,回头,我让人把午膳送到明璋院。”顾国安并没有丝毫让幼子在这一起招待客人的想法。
顾启珪有些疑惑,爹爹到底是个什么心思,心情很好,却不愿他多掺和此事?不过顾启珪还是听话的告辞,“是,爹爹,世伯,启珪先下去了。”
顾国安点头。
“干嘛让你儿子撤得这般快,我还能吃了他不成?”“什么时候你能管住自己的嘴,我会考虑让孩子留下的。”顾国安淡淡的说。
这是顾启珪临出门听见的爹爹和永宁侯最后的谈话。
后来还隐约听见永宁侯为自己开脱的声音,却也听不清了。
“爹爹和这永宁侯是熟识?”顾国安问站在一旁的顾远。
“老爷和侯爷在咱们老侯爷在世的时候就认识了。侯爷不善饮酒,饮酒后……老爷应该是不想少爷受到影响。”顾远低声支吾说道。
顾启珪点头,看来这永宁侯可不仅仅是不善饮酒这么简单,就是不知道,这样跳脱的性子和自己少年老成的爹爹是怎么交流的。
顾启珪带着顾擎回明璋院,说是‘明璋院’,却又不是‘明璋院’。顾启珪七岁之后,就不适合一直住在‘闵熙堂’了,搬到了前院,因为‘明璋院’寓意很好,顾启珪很喜欢,直接定了这个名字,又央爹爹给自己又写了“明璋院”,装裱称牌匾挂在了大门口。所以,他现在住的还是‘明璋院’。
顾启珪走到‘明璋院’,突然想到,他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见自己两个姐姐了。今日,听闻有人来提亲,他忽然意识到,也许不出两年他姐姐就要变成别家的媳妇了,到时候就连称呼‘顾’也得放在另一个姓氏之后。
吾家有女百家求,自己两个姐姐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已经到了可以论及婚嫁的年纪了,想想还有些舍不得呢。
“去姐姐那看看,”顾启珪临了临了改变了方向,虽然今日有贵客,但没有正式定下来,也顶多是让自己姐姐去问个礼,陪客是不会的,应该还在“茗琪阁”呆着。
顾启珪很快就到了“茗琪阁”,这本是一个院子,中间用花藤隔开,供两姐妹居住。院子设计的很是巧妙,一看就是女儿家的住处。
这几年,顾烟茗和顾烟琪的感情好了许多,就连顾启珪也能感觉到自家大姐变了很多,以前小心思颇多,时常让人感觉不舒服,小时候还会做一些令人无语的事儿。
不过后来她真的做了很多改变,尤其是自家便宜兄长来了之后,顾启珪明显感觉到大姐变得亲近了很多,就是一种感觉,让人很舒服。
刚踏进院子,就听见两姐妹儿正在说什么。
顾启珪抬手止住了想要禀报的婆子,光明正大的站在院子里偷听。
“我好无聊啊,为什么我非得绣这个啊?”一听这抱怨,就是二姐的声音。
“慢慢来,这个又不急,要好好绣,仔细些。”声音不急不徐,令人舒服。
“姐姐,你说刚刚永宁侯夫人是来干什么的?”
“我怎么能知道夫人是来干什么的呢?”
“姐姐不要骗人了,我都知道,是来给你提亲的,张家三公子。”
“顾烟琪,不许乱讲。”声音罕见的有些羞恼。
“等顺宝回来,我去给你打听打听这张三公子到底怎么样。”顾烟琪丝毫不把她姐的恼怒放在心上。
“顺宝就要下场了,你可不要因这些事儿打扰他,不然就禀报了爹爹娘亲罚你禁足。”顾烟茗吓唬自家妹妹。
“顺宝才不会告状,他又不是大哥。”顾烟琪撇嘴。
这一次,顾烟茗没再说话。
顾启珪哑然失笑,顾启陵喜欢什么事儿都和祖母说一说,倒是没有告状的意思,但自家祖母显然不是有雅量的人儿,每次顾启陵当趣事儿说着玩儿的,事后总有人收到祖母的警告,久而久之,两姐妹就认为是顾启陵去告状了。
这些年顾启陵倒是没有做过什么过分的事情,但是也许是二婶走的那天,他的所作所为给两个姐姐留下了太深的印象,所以这些年也不见两个姐姐和他太亲近。
等屋里完全没有动静了,顾启珪才示意婆子可以进去禀报自己来了。他们都已经长大,已不再是小时候可以肆意进入双方房间的小孩子了,现在就连顾烟琪都能记住这个了。
“顺宝来了?等一下,等一下。”里面传来二姐活力十足的声音,随后又是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
过了好一会儿,顾启珪才被迎了进去。
第42章 亲事(二)
这里是顾烟茗的闺阁,布置的淡雅,整洁,和她的性子很想。
顾启珪进门就看到正坐在一起的两个女孩子,如今正是二八的年华,看着自是极是赏心悦目的。两人穿着同花色的刺绣妆花裙,大概因刚刚去前院见了客,还带着简单的头面,两姐妹正是最好的年纪,青春无敌。
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个姐姐虽个头一致,但长相是完全不同了,又因为气质天差地别,现在是再也不会有人把两人混在一起了。
看到顾启珪进来,顾烟茗姐妹俩抬头看向门口,一个双眸含水,鹅蛋脸庞,气质沉静;另一个大眼闪亮,酒窝隐现,瓜子脸更显可爱灵动。真真是一家米样百样人。
“大姐,二姐。”顾启珪见到自己姐姐很是随意,见了礼不用自家姐姐让,就主动坐在了躺椅上。
顾启珪瞥眼看自家姐姐手里已经没有了要绣的东西,他也没有多问,反正就是嫁衣盖头一类的,他其实不怎么好奇,用的着专门藏起来吗?
顾启珪在躺椅上换了个舒服的姿势,说道:“今日我就在这里用午膳吧。”
“爹爹在前院待客,启珪没过去看看?”顾烟茗提醒道,弟弟是男丁,和她们不一样,本应待客的。
“爹爹说不用,就把我赶出来了。”说着顾启珪已不满足于坐着,直接瘫在了躺椅上。
“为什么呀?”顾烟琪好奇问道,自家弟弟从小就老成,虽是最小的,但一直做的是兄长该做的事儿,平常自家爹爹设宴,都会带着的,这次是怎么了?
“我怎么知道?”顾启珪故作可怜。
“啊,顺宝,那我们不想了哦,那个你想吃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