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长嫡幼-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了,给你道旨意,让你去搜。”沐邱看着文清一脸不忿的样子,倒没有说什么,作为帝王,他并不希望自己的臣子像一家人一样的,要是他们都抱成团,他才更要担心呢。
  “是,”文清脸上带了点得意。
  “不过,莫要过分。”末了,沐邱还警告文清,他并不相信顾国安会行如此不义之事,但为了朝堂平衡,他也乐得周旋其中。
  “我要在明日午时前要个结果。”沐邱下着结论,直接站起来走出宫门。
  “恭送皇上。”
  不一会儿,殿里的大臣都退了出去,徒留文清神色莫名,让他去搜,还不要过分,这到底是给谁面子?
  御花园
  “顾昌逸的幼子?”沐邱和桓公公慢慢走在御花园的石子路上。
  “陛下,就是六年前以榜首考进内监,您还夸过呢,顾少爷也是陈首辅的弟子。”桓公公回道。
  “陈恪的弟子,”沐邱低声说道,“他身体不好?”
  “顾夫人怀孕之初,被神医吴柳先生诊断为双胎,本满是期待的,可谁知生下来只有一个,还从娘胎里带了病。几年前,顾大人为了幼子,还几次亲自去拜托玄景大师开方呢。至今,慈恩寺大殿偏厅还为顾少爷点着长明灯呢。”桓公公说道,这些事,圣上不问就不问了,可作为身边儿伺候的,都是要知道的,这不就用到了。
  “他倒是偏宠幼子。”沐邱冷哼,随后又呢喃:“自小养在身边,总是要亲近一些的。”
  桓公公没再回话,听这语气就知道皇上是想起自己了,他自不会随便置喙,能爬到他这个地位,自是懂察言观色的。


第50章 风波起(四)
  顾府·明璋院
  顾启珪乖乖地躺在床上,朱氏坐在一旁静静的看书,母子俩都没有讲话,却一室温馨。顾国安在简单进食后,就去了书房,一直到现在还没有过来。
  顾启珪仰躺在床上静静的思考,其实回想起来,这事儿的疑点还有很多。要是传国玉玺真的丢了,当今圣上应该不只有这个反应才对。虽说现在整个京城确实戒备森严,看样子局势也确实严峻,可是,离出动一个国家最强有力的力量,还相差甚远。甚至,事情发生过了近一个刻钟,就连禁卫府都没有得到确切的逮捕消息。
  传国玉玺可是国家权力的象征,皇家怎么可能让它流浪在外。
  顾启珪还想到另一个可能,几乎不可能的可能,是不是玉玺本来就没在当今圣上手里,它一直在二皇子或是三皇子手里?虽然这可以解释二皇子为什么如此贸然的行动,可这又有些异想天开。且不论,传国玉玺是一代传承一代的,要想私下拿走玉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就说传国玉玺不见这么大的事情,满朝文武没有一点风声没听到就不可能。
  但是又怎么解释二皇子这一次可以称得上冒进的行动呢?他可不像是容易冲动的人。还有,二皇子沐沣在这个时间回到京城就不是一个聪明人该有的举动。本来,他就是天下公认的下一代君主,却毅然决然的选择放弃这一切,皇上皇后还一点反应没有,可以说,这事儿本就让天下臣民议论纷纷,作为先太子,他应该休养生息,韬光养晦才是,实在不应该出现在京城。
  顾启珪脑子里闪过无数种可能,就有无数处想不通的地方。只能说,在这次的事件里,他掌握的情报太少,不足以让他窥见整个事件。
  造成这样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爹爹不像给他启蒙时候那样,事无巨细的给他讲了。爹爹认为现在的他不需要过分的关心这些时事儿,只需要关注对他来讲颇为重要的县试就行了,所以就没有仔细的给他说这件事情的原委,他知道的太少。再有,他身边人手不够,在获取情报方面有很多局限。二,他自身对这类事情接触的少,从来没有经历过,让他不知道往哪思考,这也造成了她很难能看全这整个事件。
  但是,准确的说,原因也只有一个,那就是他还不够强,所有的事情都没有掌握在他自己手里。
  顾启珪颓废的躺在床上,兴致不高,细细数来,他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啊,唉……不过这样看来,倒是有几分生病的样子了。
  要说顾启珪这次生病惊动的人可不少。顾国安朱氏不用多说,顾烟茗顾烟琪姐妹也没少派人过来打探消息,就连顾启陵也赶来看望了他,和朱氏说了好一会儿话才离开。
  陈恪曲氏夫妇,虽在一开始就被告知了真相,但还是免不了一番忙碌,接连派人来顾府嘘寒问暖。
  就连顾雍和安氏也都派了人过来,虽然可能不是多关心,但至少大面上是过得去的。甚至,四房顾国宁邵氏夫妇也跟着到处忙活。他们都是不知道内里具体发生了什么事,但对顾启珪得风寒昏迷这件事本身没有丝毫怀疑。
  所以说,平时留下的印象多深刻,即使顾启珪这些年都没得过严重的病了,但其他人对他的印象还停在小时候体弱多病的形象上。实在是架不住娘亲朱氏一遍又一遍的替别人加深记忆啊。
  顾启珪叹了一口气,翻了个身。
  顾府前院
  顾国安坐在书房里,书桌前还站着一人,穿着顾府下人的衣衫,颔首弯腰时尚且不显,站直了气质猛然间改变了,不是雀又是谁?
  “还请顾大人成全。”雀冲顾国安深深行礼。
  “‘花离’此毒就连玄景大师都无能为力,四皇子实在高看顾某了。”顾国安沉吟道。
  “顾大人实在太谦虚了,江南神医吴柳先生和大人是旧识,府上府医吴思又是吴柳先生的亲传弟子,我们只需要顾大人给引荐一下。”和顾启珪当时遇到的雀不同,顾国安面前的雀敛去了脸上所有的傲气,终于是低下了头。
  顾国安沉沉的看着他……
  雀冷汗直流,不愧是当朝顾阁老,能走到如今这个地步的,确实都不是简单的人。
  “阁下所求之事也不仅仅是这一件吧?”顾国安问道。
  这下,雀的感觉就有些微妙了,不过还是顺着回答:“我们需要借令公子的行程出京去江南,期间我们会全权照顾二皇子,绝对不会给令郎造成困扰。希望顾阁老行个方便。”
  他当然不能放弃,主子现在这个情况,只能去找吴柳先生,方有一线生机。刚他去看了主子的情况,路上需要人全程照看,吴思当然就是首选。但那是个软硬不吃的家伙,不管他怎么说,都不肯跟他们走,说是照顾顾启珪的身体才是他的任务。所以他们只能自己凑上去,最好的办法就是跟顾启珪一起上路。再加上,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如今进程出城不易,他们确实没有其他的机会。
  顾国安仔细听着,许久都没再讲话。他其实懂四皇子想让他答应的事情,但此事关乎幼子,他实在不能因为在自己的一个决定把孩子置于危险之中,他不希望孩子因此受到一丁点儿的伤害。
  “看来顾阁老真的如四爷所说,确实很看重幼子。阁老在朝中一直中立,至今也没有站队,可是这样的局面能保持多久呢?现在朝中可是尤其不太平啊。”雀接着说道,这些他本不想随意置喙的,在顾昌逸面前说朝堂,他是有些心虚的,可是现在也不得不说。
  看来四皇子这次的野心不小,顾国安心说,其实不可否认,他说的有道理,他从一开始也没有断然拒绝他,就有这方面的考虑。再有,既然是启珪救了二皇子沐沣,费了这番功夫,总不能临了临了前功尽弃。
  现在的他需要一个万无一失的方案。
  “爷,文大人到了,说是奉皇上口谕来的。”顾国安还在沉思,书房外突然传来顾远的声音。
  顾国安站起来,走向门外。房间里的雀在初听到声音的时候已经消失不见了身影,应该是去二皇子周边呆着了。
  雀的速度之快,令暗处的顾家暗卫惊叹,还险些出了声音。顾国安却不在意,这是先太子身边的影卫,自是有几分真本事的。
  顾国安领着顾远转过长廊,就看见了大门口的文清。
  “顾大人,又来叨扰了,实在是职责所在。”文清笑眯眯的说道,他心里其实也没底,也没想着能抓到他确实的把柄。就顾国安这个狐狸,万事不沾身的性格,怎么会在这个节骨眼上,给自己添堵。不过,他还是来了,在百忙之中,来找顾国安的麻烦。
  顾国安面不改色,“文大人百忙之中,还不忘顾某,实在是莫大的荣幸,既然文大人有圣上的旨意,就请吧。”顾国安干脆利落的让路,一点推辞没有,倒更显得问心无愧。
  这倒是让文清更家确信自己的想法,但该找的麻烦一样都不能少。
  文清示意身后的人进顾府,这些都是他的亲兵,自是和他一条心的,前期还装模作样的搜查,越往后愈发肆无忌惮。他们本就不是朝着能找到罪证的方向去的,所以也不可能找得到所谓的证据,但是,让顾府一番鸡飞狗跳倒是做到了。
  这正是用晚膳的时候。
  这厢,顾启珪房里倒是聚集了不少人,娘亲朱氏,两个姐姐,四婶,八弟都来了,大家看顾启珪已经醒了,均松了口气。
  一行人正在聊天,就听到外面吵闹的声音。
  众人疑惑,这是怎么了?朱氏和邵氏站起来正准备出去看看的时候,顾一来禀告:“夫人,老爷在前院。因为今日少爷的马车经过了府前街,所以禁卫府文大人奉命来府里搜查。老爷让属下禀告夫人,不用担心。几位主子就待在此地就好,属下在这守着,至于禁卫,随他们怎么闹,姥爷说不用管。”
  “那……”朱氏还是担心,万一,搜出……
  “夫人,不用担心,诸事老爷都安排好了,您尽管安心的在房里就好。”顾一宽慰朱氏,他当然知道朱氏接下来的话是什么。
  朱氏悄悄松了一口气,她还是有点紧张呢。
  “这也欺人太甚了,今日启珪侄儿就是经过了府前街,就来搜府,丝毫不顾是不是有正当理由,真真是平白受这无妄之灾。”四夫人邵氏替顾启珪鸣不平,当然她是什么也不知道的。
  “他们这也是恪尽职守,抓到贼人也好交差不是,咱们也得多理解理解。”朱氏善解人意的回答,夫君已经驳回去了一次,这次来肯定是有上意的。
  “还是嫂嫂你气度大,要是我在就气炸了。”夏氏笑着恭维道。
  朱氏笑笑,没再回话,他有些心虚,怎么办?
  顾启珪躺在床上,正好看着他娘亲有些游离的眼神,觉得好笑。
  这几年,娘亲真的变了很多,从一个贤德温婉的世家夫人,渐渐变得颇为灵动,倒是像她年轻的时候了。就连性格也渐渐向师娘那边儿靠拢,不过也没什么不好就是了。
  说起师娘,顾启珪还有些庆幸,幸亏顾擎还记得事前通知陈府。事发突然,他实在没顾上陈府,要是没有顾擎想着,师娘接到消息还不知道多担心呢?就是这样,师娘还叫人接连过来顾府确认他真的没事儿呢。
  院子里嘈杂声越来越近,很快就听到有人进了‘明璋院’。
  “你们不能进去,我们大夫人、四夫人和各位小姐均在房内,大都是女眷,怎可容你们在此放肆。”门外传来顾一的声音。
  顾一的话音刚落,房间里的谈话声就消失了,静的出奇。屋外的嘈杂声也停了一下,虽说他们是按旨意办事,可本来就没有证据,只是他们头领想找顾府的麻烦才有了这一遭。对方可是顾国安,当朝阁老,户部尚书,要是真能搜出些什么还好说,要是搜不出什么,他们可不敢得罪彻底。当然,他们心里明白,这大概是搜不出什么的。
  “还得请夫人行个方便,我等看看就离开,绝不敢怠慢了各位夫人小姐。”禁卫小分队里领头的说道。
  顾一还待再说。就听见房里面传来朱氏的声音,“就不要为难当差的各位了,不过还要请各位给我等一点时间。”朱氏的声音柔和,一点儿没拿架子,倒是令人心生好感。


第51章 风波起(五)
  顾国安和文清站在院子里。身后是一片嘈杂,作为主人的顾国安却纹丝不动,似乎这一切都和他没有什么关系。
  文清看着这一切,淡笑着嘲讽道:“顾大人真是好定力。”
  “文大人客气,顾某实在是问心无愧,自然不惧文大人的搜查。”比起文清的冷嘲热讽,顾国安情绪波动不大,“比起这样,文大人还是考虑自身吧,皇上圣明,相信文大人的能力,希望文大人能早日查明真相,一定不要让圣上失望才是。”
  “就不劳烦顾阁老替下官烦心了。”虽是这么说,文清还是攥紧了手,今上给他的压力可不小。不过,此次事件本就不好说,就算是真的真相,也不一定是陛下想要的真相,他只要能找到皇上能接受的真相就好了,这个需要时间,他还要进一步试探。
  而这个能把踩顾国安一脚的机会可不常见,他自是不会就此错过的。可是啊,就算是现在,他的人已经进了顾府,怎么还是感觉自己比顾国安矮一头呢?文清想想就觉得实在不甘心。
  顾国安没把文清的话放在心里,自从知道今日是文清当值,他就已经能猜到结局。要是现在站在他面前的是陆航,他做什么都是要掂量一下的。
  两个男人,面对面站着,一个沉静如水,另一个面沉如水,但同样的,各有各的心思。
  明璋院
  禁卫军在门口等着,作为皇庭的禁卫,他们从来都是用鼻孔看人的。但这次多少有些不同,虽然得了圣上的旨意,但是因为没有任何的实证,仅仅就是禁卫府预备役的几个少年说在路上见了顾府七少爷的马车,他们没有检查就放行了,仅此而已。
  看今日顾府的情况,顾七少爷真的病的严重。在这种时候,他们要奉命搜查顾府,顾阁老的府邸,就因为副统领的一己之私,真的是心虚的可以。所以他们对于站在门外等,倒是没有什么怨言。
  朱氏命人抬过来一盏大的屏风,放在了顾启珪房间一隅,几个女眷躲到了屏风后头,起码有个遮拦,不至于被冲撞着。
  等弄好了这一切,朱氏轻声吩咐林嬷嬷,“嬷嬷,开门让他们进来吧,我顾府问心无愧,倒也不惧怕别人观察。”
  朱氏的声音不小,门外的禁卫听的一清二楚,但也说不出反驳的话就是了。
  门打开了,顾启珪的房间不算小,空间可以说是很大了,顾启珪并不喜欢把自己的起居室弄得太复杂,几个空间布置分明,所以只要打开房门,整个房间的情形就一览无余了。
  床上躺着的顾七少爷,一脸病容。房间一隅的屏风就是刚刚才临时拉来的,和房间的整体风格极其不相符。屏风后头,还隐约能看见几个窈窕的身影。
  整个房间可以说就几乎没有可以藏人的地方。唯一隐蔽点的当属那盏屏风,但逃走之人深受重伤,看这屏风也躲不了一个成年男子。当然他们也只是随便看看,一开始他们给自己的心理暗示就是没事儿来找茬的。
  几个人几乎没进屋,就退了出去。说好听的,他们是例行了公事;说不好听的,就是他们没有那个胆子得寸进尺。整个京城谁人不知道,顾国安爱子爱女宠妻,他们实在是不能也不敢得罪狠了。
  “顾夫人,多有得罪,还望海涵。”领头之人说着,直接领人退出了房间。
  屏风后的朱氏没再讲话。夫君是正二品的朝廷大员,文清的品阶可是比夫君低了两级,就这样用圣上的口谕压制自家夫君,搜查了整个顾府,一点儿情面没讲,真真是让整条街的邻居看了笑话,相信不出明日,整个京城的百姓都会知道,当朝阁老被搜了府邸,带不知道回传成什么样呢。
  她让人进门来搜,不是大度,只是因为,她需要尽快摆脱嫌疑,事事配合,不让他们生疑。当然也以免,以后此事被禁卫府的人拿来反咬一口。但要说让她高高兴兴地把这些人送出门,想也知道不可能。
  而且,她隐约还有些担心,不知道夫君把二皇子送到什么地方了,期望不要被找到才好。
  “终于是走了,这也欺人太甚了。”邵氏受惊不少,这还是她第一次经历这种事。
  她的声音倒是把朱氏从沉思中唤醒了,“倒是连累四弟妹受惊了,此次有可能还会搜四弟妹的院子,我先给四弟妹赔不是了。谁知道启珪只是去了趟朱府,回了个家,就惹了这些杂事。”朱氏带着歉意说道。
  邵氏赶紧推辞,“大嫂这样说,倒是折煞我了,我们一家本就倚仗大哥,这似锦荣华一起享了,这要是出了事端,自然也是一家人的事儿。大嫂这样讲,倒是把我和昌平当做外人了。”四老爷顾国宁,字昌平。
  朱氏听了自是非常暖心,就和邵氏继续唠了起来。
  顾启珪听到这话,也是佩服,瞧四婶这说话的水平,颇为高段。先不说做到与否,表面上的工程做的是极其完美的,四婶是个聪明人,四叔也是个明白人,这样的人到哪都能吃的开的。
  顾启珪转了转脖子,老是躺着,他的脖子还有些不舒服呢。
  突然看到自家大姐朝自己走近,顾启珪突然想到,他好像忘了一件事情。本来已经和安珏然说好,明日践行宴要安排大姐和张文麟见面的,现在自己这个样子,明日的践行宴也得推后,或者安排在家里?
  “大姐,明日……”顾启珪坐起来,想跟顾烟茗解释一下,话说了半截,就被顾烟茗打断了。
  “起来做什么,还说什么明日,这几日你都得留在家中好好休养才是。”顾烟茗以为弟弟是和她说明日要出去还是怎么的,断然回绝了,把自家弟弟按在了床上。看她表情,显然已经完全不记得明日是要和张文麟见面的日子,可见,她并没有把此次相看的事情放在心上。
  顾启珪蹙眉,这本是女儿家最在乎的事情,怎么到他大姐这儿就变成这样了呢?是从没想着能成,还是本身就不喜欢?当然,顾启珪更倾向于前者,因为从没见过的两人,哪来喜不喜欢。
  可为什么大姐就这么笃定自己和张文麟就不可能,现在的顾启珪倒是愿意让两人见一面了。起码来说,张文麟也是一个不错的对象不是吗?至于这个安排,自己时间比较急,不过不是还有安珏然在京中的吗,反正两边儿他都熟。
  顾启珪再转头就看见了自家二姐顾烟琪,他觉得自己脑仁儿有些疼了,二姐这样的性子嫁了人该怎么办啊?
  唉……所以说,他得努力上进才行。
  前院,顾国安依然站立在院子里,静静的等着这闹剧结束。
  文清突然觉得没意思,虽说他本没有想到找到顾府的什么破绽,但是没想到顾老狐狸竟如此镇定,无端让他有些心虚。
  所有进去顾府的禁卫陆续聚集到了顾府门口,显然是一无所获。
  当然他们也不是没留下印记的,现在整个顾府因为他们的努力变得一片狼藉,当然也包括南行院。
  就算是面对这种情况,顾国安还是没有多余的表情,这一切都在他意料之中。其实他本也可以拒绝,亦或是不那么合作,但他不想,他需要尽快使整个顾府摆脱嫌疑,当然这个嫌疑包括此次事件,但不仅仅只有这个,也包括当今圣上对他产生的疑心。
  再有就是,这件事情牵扯到他的两个儿子,顾启珪和安珏然,容不得他不小心。这件事搞得越大越好,其实文清也是帮了他,经此一次,日后不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与他顾府无关,他算是把儿子们都摘出来了。
  文清冲禁卫府的众人打了个手势,示意大家撤。
  “今日多有得罪,还请顾大人海涵。”文清没甚有诚意的提出告辞。
  “文大人何出此言,这是因为公务,我自不会如此狭隘。”顾国安淡淡说道。
  “走。”文清恨恨的下命令,所以说顾国安是狐狸啊。
  等文清出门,顾国安还是站在那里没动。
  文清走出顾府大门,现在天已经完全黑了,出了富榆胡同就是京城顶繁华的街市了,现在整个胡同一片灯火通明,顾府旁边的院子却漆黑一片,甚是扎眼。
  “这里没人住吗?”文清利落的上马,随口问了句。主要是这宅子不小,修的也气派,会是没人住?最主要的是不点灯这在这个胡同里显得尤其惹眼。
  “这是前面顺天府尹的祖宅,这不是……”有知情人回答,却没有接着往下讲,后面的语气昭示着‘你懂的’。这下大家确实都懂了,上一个顺天府尹因为刻意隐瞒北方雪灾的情况,而被革职查办,最后判了个流放外地,全家都受牵连,只是这都过了这些年,还没有人住啊。
  门外的人说话声音不小,里面的人都能听得到。顾国安转身要离开的脚顿了一下,拳头也微微攥紧了些。
  “文大人这是已经准备回去了?”突然外面传来另一个声音。
  “四皇子,”文清赶紧从马上下来,虽说没有爵位,但到底是个皇子,该尊敬的还是要尊敬的。何况现在季皇后要扶持四皇子,三皇子又出了这种状况,谁知道最后谁能称王。想到这里,文清恭敬了许多:“回四爷,属下现在确实要回禁卫府了。”
  “那正好,我就跟文大人一道走吧,母后正好有事要召见我。”沐澈笑眯眯的表示。
  文清一阵疑惑,他其实有些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