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嫡长嫡幼-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日,弟这儿过来了两位客人,因为品了上次二哥送来的花茶,很是感兴趣,所以弟就做主把二哥请了来。”顾启珪解释原因,“不过,二哥放心,他们是我的朋友,不会做什么冒犯二哥的事情。”
顾启锋愣了一下,接着说道:“无碍,我对这方面并不是很了解,就看你朋友的疑惑我能不能解答了。”七弟交到了朋友,之前顾启锋就听说了,虽然别人讲李维和周康的为人不错,但是还是希望自己能掌掌眼的
顾启珪颔首,笑着称是,两人回到了厅堂,顾启珪为双方介绍之后坐了下来。
他们三人原本就知对方,通过各自朋友也大致了解对方的为人,但要说坐下来聊一聊还是第一次。
“启锋兄,我这个人,想来说话直,我就直说了。”李维直入正题。
顾启锋含笑点头,聊了这几句,他倒是觉得七弟交的这几个朋友挺好的。
“我呢,想在安庆开个铺子,还想说能卖什么呢,这不是正巧喝了这茶,觉得口感独特。启珪说这晒茶技艺是伯母自何家传下来的技艺,就想看看何氏茶工艺传人有没有兴趣凑个趣儿。”李维说的清楚。
顾启锋皱眉想了一下,“外祖父年事已高,已经不能太过劳累。大舅舅没有承袭衣钵……”
随着顾启锋的话,李维的表情渐渐耷拉了下来,就是顾启珪也是有些失望的。
“不过,小舅舅倒是对这个感兴趣,我阿娘曾说他学过几年。不过这已经几年前的事情了,你要是觉得可以,我可以带你去何府拜访一下。”其实说起来,何氏的娘家离顾府并不远,就在安庆,所以往来还是很频繁的,就是顾启锋对何家都是极其熟悉的。
“太好了,那我们现在就走吧。”李维脸上满是惊喜,刚刚他差点以为这事儿就要黄了,没想到峰回路转。
“咳咳咳,”周康拽了拽李维的袖子,低声提醒道:“干嘛呢?忘了今日是什么日子了,你来干嘛来了?”再说,说去就去也太仓促了吧。
李维这才反应过来,接着不好意思的说道:“那就改日,一不小心就忘记了今日是发案的日子了。”
顾启珪翻了个白眼,你从开始就没醒留下来吧。
“二哥,今日也太仓促了些,就改日,一切看二哥的空闲,他们两个都闲。”顾启珪说道。
顾启锋点头,转而问道:“这次县试?”
“爹爹和师父说难得好名次,我已经认命了,这次破题写得太过中庸。”顾启珪实话实说。
顾启锋愣了一下,不过他思想跑得有些偏,没想到离的这样远,大伯还记得批改七弟的答卷。
四个人,年纪差不多,虽然未来走的路不一样,但都是读过几年圣贤书的,自是有很多共同话题和爱好的。
不一会儿就混熟了,两两对垒,开始下棋,别看李维和周康平时显得吊儿郎当,但是棋艺水平还是不错的,尤其周康,可以用精通来说了。
顾启珪和周康越下越吃惊,心思缜密、小心谨慎,这下棋的路数和周康平时表现出来的性子倒是大相径庭。
师父总说,下棋就是走人生,这下棋的路数就能反应出一个人的心里想法和特征,就是不知道周康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性格了。
不过,和周康下起棋来倒是过瘾,自从和二皇子沐沣下了船,顾启珪还没有和谁能下的这样过瘾呢。
旁边的李维第n次悔棋的时候,顾启珪落了白子,李维第n+1次悔棋的时候,周康落了黑子。等顾启珪再次落白子的时候,旁边已经没声了,好脾气的顾启锋已经受不了李维走一步悔一步的棋路,开始坐在一旁观棋了。
本来李维也要观棋的,只是周康说了一句话,他就离开了,“要是不能保证不开口,你可以去喝喝茶或者去院子走一走。”于是,李维去喝茶了。
两人都是好不容易遇上对手,自是下的酣畅淋漓。
就连午膳都用的特别简单,用完后两人立刻转战棋盘,一点都不怕不克化。
正当顾启珪厮杀的真起劲的时候,顾擎走了进来,“主子。”
引得三个人都抬头看他,顾启锋已经离开了,顾启珪和周康下棋,李维躺在卧榻上看话本,此时听见顾擎的声音,皆抬起头。
顾擎内心擦了把汗,递给顾启珪一张白绢,“县试发榜了。”
顾启珪这才想起,今日自己是等发案的。
顾启珪接过白绢打开,李维和周康也凑到了他身边。
一打开,顾启珪就看了他的名字,描红最大的就是。
内圈第二十名,也就是说最后一名,不过顾启珪倒是如释重负。这次是他大意了,只想着低调,却忽视周边的考生都是不确定因素。
顾启珪看了自己的名次,觉得还可以接受,就想看看这案首是谁,还没等回过眼去,就听见李维说了句,“哎呀,这案首的名字和你二哥一样。”
第92章
“嗯?”听到李维这样说,顾启珪随眼扫过去。
何止和他二哥同名同姓,这怕就是他二哥吧,这在吉城参加县试的童子之中恐怕也不会这样凑巧的出现和二哥同名同姓的人了吧。在看后面的籍贯一栏,顾启珪就确定这就是刚刚还在这儿的二哥顾启锋了。
整个房里有一种诡异的安静。
“那个,启珪,没事儿,等下一次咱们一定能赶上顾二哥的哈,一次不代表什么。”李维说道,“但是,噗哈哈哈…,这个,也太巧了吧,你们顾家兄弟包揽首尾。”李维终究还是忍不住笑了出声,主要是虽然是才经过几天的相处,他也来哦接了顾启珪一些。他虽然极好开玩笑,但别人和他玩笑,他都能接得住,并不是一个脆弱的人。
顾启珪自是不会在意这些,他看着排在案首的这个,再看看排在最底的自己,看看爆笑的李维,又看看忍笑的周康,觉得整个世界都对他充满了恶意。
“不过,你也不知道顾二哥参加了县试?”还是周康看出些名堂。
“之前是完全没听说,见到二哥之后,二哥没提过,不过我也没问过就是了。”顾启珪回答,“这家里的氛围有些问题,我也没雾触二哥的霉头。”
李维和周康都理解的点点头。
“把白绢拿给二哥看看,”顾启珪把白绢递给磨石宇,想来二哥一定在等县试的成绩,既然能瞒着这样一大家子人去参加县试,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什么风声传来,就证明他并没有派人去等放榜吧。
不过这传出去也快,怎么可能瞒得住,毕竟下面有他作对比。
顾启珪内心翻了个白眼,不过,这事儿也算是尘埃落地了,顾启珪现在是完全没有心理负担了,至于其他的,顾启珪表示并不在意。
看着眼前两个朋友终于是想起好好关怀他了,顾启珪觉得是他们是想多了,遂开口解释道:“之前我爹爹和师父都告诫过我,行文过于规矩,过试容易,好名次难。我还想自己可能被放到外圈,能在内圈倒也是极其幸运了。”
顾启珪是笑着说的,李维和周康之前并不了解顾启珪的水平,虽然经常看到顾启珪待在书房里,听到他这样说,自然是跟着释然。只想着顾启珪还小,也许已经发挥最好的水平了,所以说话还是以鼓励为主。
顾启珪都照单全收。
这厢,顾启锋也是知道了自己的名次,心里咯噔了一声,面上倒还是和煦的表情,“替我谢谢七弟。”在磨石宇点头出院子之后,脸上才有了庆幸担忧欣喜等多种表情交织在一起,就是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此时,顾五夫人夏氏正在和顾启裴说话,所以说夏氏喜欢这个儿子不是没有道理的,顾启裴是心眼儿多,有些混,但是不论干什么都会和自己的娘亲商量一下,也可以说是通知娘亲一下。
就比如现在,他们自然在商量怎么娶陆瑶的事情。说到这个,夏氏很是激动,她平生最恨风头能盖过她的人。
以前,在顾府,不说安氏,还有三个嫡媳,她自然拼不过,开始时也就和老四家的邵氏关系还好一些,但是邵氏为人八面玲珑,和大房关系搞得不错,她就和邵氏渐渐疏远了。
再后来,先是大房进京,再然后老爷子和二房,就连四房也进京了,安庆就剩下三房和他们一家。她从来不奢望能因为夫君得到什么荣誉,只想着能自己儿子能有出息。
没想到自己儿子能搭上两江总督的女儿,虽然从一开始她就知道一些,但是等真正落实下来,还是有些不可思议。
“裴儿,这是算是定下来了吧?娘还觉得有些不太真实啊。”夏氏有些不敢置信,要是他的儿媳是江南两江总督的独生女儿,到时谁还敢看不起她,陆家可是只有一个女儿,到时候怎么办还不是她说了算。
“娘,你就放心吧,陆平已经亲口答应了,他还能败坏自己女儿的名声吗?何况,他不能不答应。”顾启裴说的信誓旦旦,又低声在夏氏耳边说了几句。
夏氏听到,笑了出声,看来真的不需要她太担心了。
他们正在说着话,有管家进来,正是上次怠慢顾启珪的管家李忠,到底夏氏还是留下了他。虽然顾国和警告过她,还因为上次顾启珪摆宴的事情责怪了她,可她不在乎,这大房幼子过来,凭什么他要出钱好生伺候,她手里的东西都得是她儿子的。至于管家,也是她说了算,就是顾国和和她叫嚣都不行。
李忠因为走得比较急,差点摔倒在夏氏母子面前,好容易稳住身子,赶紧道歉。
“眼睛在哪呢?没看到少爷在这里的吗?”夏氏责怪道,李忠赶紧向顾启裴行礼。顾启裴摆摆手,觉得无趣,站起身来说道:“阿娘,我先回去了,”对于府里的事情,他从来不掺和。
“好,晚上一定过来和阿娘一起用膳啊,阿娘让厨房做你喜欢吃的。”夏氏叮嘱道。
“我知道了。”顾启裴下去了。
夏氏看着儿子出了门才回过头,整个表情变得冷艳了很多,“以后看到少爷在这里,不要这样莽撞,像什么样子。”她儿子是干大事,有大造化的,这府里的事情还是少掺和为好。
李忠赶紧回道:“是、是,夫人,奴才记住了。”
“到底什么事?”夏氏挑入正题
“夫人,今日县试放榜了。”李忠赶紧说明自己的来意。
“大房那个怎么样?”夏氏赶紧问道,心里极其希望大房那个这次能落榜的,这样就更能显得她儿子优秀来了。
“考的算不上好,内圈的第二十名,算是内圈的最后一名。”李忠回道。
夏氏立刻兴致缺缺,“过了啊,还以为是没过呢。不过还行吧,反正之前觉得他肯定能拿案首的那些人肯定自打嘴巴了,他们又有了新的谈资,得谈论一段时间了。”
“夫人,奴才来不是为了说七少爷的事,是三老爷家的。”
“老三家,他又不在家,就何氏那个软绵性子,能有什么事儿?”夏氏不置可否。
“这次县试的案首是二爷顾启锋。”李忠慢慢说道。
“你说什么?”夏氏直接就炸了,“他什么时候去参加县试的,我怎么不知道。”
“咱们府上都不知道,奴才本来是好奇七爷的水平,才派了人去,没想到就发现了这么一个事儿。”李忠低声说道。
夏氏简直要气炸了,这老三家的不吭不言的,没想到肚子里道道儿这么些啊,怎么一个两个的,都要来想压她儿子一头,夏氏咬的牙痒痒。
陆府
陆平坐在座位上,语气平静的说道:“这是你做的事儿?从小你是这样学的。”他现在已经极力在控制了,要是搁以前,他早就不管不顾上手了,这几日的事让他反思了很多。现在,要是顾启裴在他这里,恐怕都不能活着出去。
陆瑶不说话,半坐在床榻上,倚着靠榻,冷冷的说道:“反正爹爹没教给我这些,以前就只有娘亲跟我在一起。您要是敢动裴哥,我就给他偿命。”
陆平没再说下去,在江南这几年他习惯了发号施令,一声令下,就有人按照他的命令出动,只是还是拿这个女儿没办法。
“陆瑶,你有什么可以自怨自艾的呢?”木氏突然说道,“每次当你犯了错误,就会像现在这样,埋怨,冷言冷语。这么多年了,还是一点没有改变。”木锦说的随意,语带讽刺。
“你有什么资格这样对我讲话,你只是我爹爹的妾,在家中充主人就罢了,现在还到我面前充大吗?”在这个家中,陆瑶最是不喜木氏,听到她这样讲,自是立刻炸了。不过,她还是第一次见到木氏说这样的话,以前,不论她怎样挑衅,木氏总能笑眯眯的,天知道,她最是不喜欢木氏这样的人,假惺惺的。
“你又有什么资格对我大喊大叫,替你娘抱不平?还是替自己的错误找借口?从始至终,你和你娘才是后来的人。”木氏慢慢的说道,她从来不曾说过这些事情。
陆平拉着木氏的手臂,低声说道:“木锦,够了。”何必扒开自己的伤口,鲜血淋漓的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
木氏却没有停下来,继续说道:“每次你犯了错误,就说是静之没有教育好你。是因为静之没有教育好你,你才变成这样的吗?你自己不清楚吗,从小你哪一次是因为听了他的话被骂被罚的吧?不管是在京中还是在江南。是他不想教育你,还是你根本就不听。你以为如果你爹爹不是陆平,顾家五房,庶出的五房夫人能甘心他儿子把你一个失贞的女子抬回家。”木氏话说的很重。
“好了,木锦,”陆平直接伸手把锦绊拉过来抱住,“不要再说了。”
“啊……你们都出去,都出去,我不要看到你们。”陆瑶情绪很是激动,她没错,她怎么会错呢。
陆平半抱着木锦出门,在门口看到陆瑶的娘亲战战兢兢的站在一边,没有说话,眼神没有丝毫波动,带着木锦走除了院子。本来还有些发抖的陆夫人,手攥的紧了些。
回道自己的院子,木氏的情绪渐渐沉静了下来,主动开口:“是我激动了,我认错。”
陆平摇摇头,“很久没有看过你这样激动了。”
“我只是觉得可惜,她毕竟还小,根本什么都不懂,”木锦说道,要不是陆瑶张口闭口是因为静之才变成这样的,她根本就不会掺和进去。
陆平扯了扯嘴角,他本来是有些想法的,让顾启裴回家,把女儿送到其他地方。就是陆瑶恨他这个做父亲的,他也不能让她以后悔恨终身,可是,现实断了他全部的计划。
“师哥的信已经到了,退亲的事情,他会尽快办。无事的,既然师哥已经说话,咱们就不管了。至于陆瑶,这事儿我应了。”
“静之,”木锦迟疑,他们都知道,顾启裴不算是良人,顾府五房夫人也不是什么软柿子,……
“你不要管了,这事儿就定了。”陆平低低的说道,又叹了口气,“也许当初我们就不该回家,我也不该奢望他的回心转意。不然这些事情就不会发生了。”陆平所说的那个‘他’,是他的嫡亲父亲,他这一辈子所遭受的所有苦难无奈几乎都来源于他,来源于当时的奢望。
木氏没有再说话,静静的靠在陆平怀里。
第93章 入京
安庆
放榜之后的那日傍晚,顾启珪送走了李维和周康,顾启锋接着就过来了。
顾启珪有些诧异,之前他是完全不知道自家二哥去参加了县试的,这样想来,他一直都觉得那里见过二堂哥,想来也不是没有依据的。
“二哥?”顾启珪行礼。
“嗯,”顾启锋的态度还是很温和,“我们去书房聊聊。”
“好,”顾启珪没有拒绝的道理。
“榜上的那个人确实是我。”顾启锋直入正题。
顾启珪颔首,此事他已经猜到了,倒是没有惊讶。“怎么之前没有一点儿风声,爹爹他们是一点不知道的。”这才是顾启珪好奇的,按说就县试看来,这二哥的学识涵养不错,参加科举还要偷偷摸摸的。科举不是小事,顾启珪觉得五房不会嚣张至斯,还能限制嫡子参加县试?
“之前报过一次名,不过不知为何在临考前被消了姓名,这次只是未免节外生枝,才拜托了相熟的夫子帮我。再加上也觉得自己学识不足以过试,就没什么可说的了。”顾启锋自嘲的笑笑。
顾启珪蹙眉,他总觉得自家二哥肯定是隐瞒了什么的,不过他既然不说,顾启珪当然不会逼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而他没有刺探别人内心的嗜好。
“我先回去和我阿娘用晚膳,回头再聊。”顾启锋起身,从知道他成为了县试案首起,何氏就处在兴奋和担忧的情绪中,但到底是兴奋占了上风。自家儿子有出息,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高兴的呢,所以今日就亲自下厨,为顾启锋准备晚膳。
“好,二哥慢走。”顾启珪说道。
本来,顾启锋是奉母命过来请顾启珪过去一块用一些的,不过顾启珪已经用过晚膳,再加上在这个日子,他们娘俩肯定有一肚子话要说,就给拒了。
顾启珪看着顾启锋离去的背影,若有所思。
京中
卯时三刻,顾国安异乡人就已经到了城门外准备迎接长宁王进京,其实说起来今上为显得他对长宁王的重视,这一次迎宾可以说个个身份尊贵。三皇子忠亲王、四皇子沐澈、五皇子仁亲王,这三位皇子齐上阵,随行的除了阁老顾国安还有京师府尹。
“顾老师的幼子去江南参加县试,昨日是放榜日吧。”长宁王的马车还没有看见踪影,他们一行人在亭子里闲聊,这一句话是忠亲王所说。
“回王爷,排名尚且不论,小儿的答卷我和陈老都仔细看过,破题没有新意,这过试不过试还待两说。”顾国安说的不吭不卑,因为县试的答卷直接由县衙批红封档,根本不用上头指示,等府试时再把过试的答卷交给知府就可以了,所以现在京中都是不知道这个榜名的。
“顾老师谦虚了,启珪之名在咱们京城也是数一数二的了,还是‘苏福斋’亲评的京城四公子,在国子监成绩也颇为出众……”五皇子仁亲王接着说道,谁不知道,国子监的月测、季测和年测,出的题目都是向科举看齐的,顾启珪在国子监成绩出众,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国子监的佼佼者,在县试中拿个案首肯定没问题吧。
“五弟说笑了,听说顾老师幼子在出发去江南前生了一场病,想来还是有些影响的。不过顾大人可不要责怪孩子,这千大万大都没有身体康健大,令郎肯定已经尽力了。”这是沐澈的声音。
“四皇子说的是。”顾国安点头称是。
不过这倒是个能接受的理由,忠亲王和仁亲王的脸色僵了一下,他们确实没有想到这个原因,不过还是非常快的恢复了过来。
天渐渐亮了起来,长宁王的队伍终于出现在了视野里,迎接的这五人,位分最高的三位皇子是晚辈,顾国安和京师府尹是臣下,自然是他们迎上去的。
长宁王看见来迎他的人,也是利落的下了马,已是五十多的年纪,倒不像是五十的身手,也不像是那这个身材该有的麻利。
说起来,这位长宁王可不像是传说中那样的气势,是一个胖胖的,一笑就像是弥勒佛的男子,到是显得和蔼可亲。
三位皇子行礼称皇叔,长宁王就站在那里受了三位皇子的全礼,动都没动,直到三位皇子行礼结束,他才开口,“可不要这样见外,这许久不曾到京城,还有些小怀念呢。”
沐澈扯扯嘴角,据他掌握的消息,这位长宁王就来过京城一次,还是在襁褓中被抱来的。
显然,其他皇子的脸上都有些尬意,沐澈瞬间平衡了,看来不只他一个人有这些情报。
倒是顾国安和京师府尹都是老油条,面上丝毫不显。
“顾大人?你就是顾老爷子的长孙?”长宁王听人称呼顾国安为顾大人,直接出声问道,虽是问句,到到最后确实肯定的语气。主要是就算长宁王远离朝堂,但是对于这位而立进阁的年轻阁老还是有所耳闻的,虽然顾氏兄弟有几个在朝中,但是那些小喽啰应该不会被派来迎他。
“下官顾国安,”顾国安回道,他看长宁候有些激动,却不得其法,他可不知道自家老爷子和长宁王有什么交集。顾国安皱眉,他可不认为现在和长宁王有什么渊源是好事。这里所提的老爷子自然是闵意侯,也就是顾国安的祖父。
“以前打仗经常听说闵意侯的事迹,见到他顾家人了,倒是有些激动。”长宁王嘿嘿笑着,“没想到整个顾家,侯爷在时,镇守北疆所向披靡,没想到连个传承都没有,都变成了这种文弱书生。”语气中带着掩饰不住的唏嘘,倒像是真的替闵意侯鸣不平似的。
其他人倒没有说什么,听前半句大家还觉得长宁王是与顾家有什么渊源,听到后半句隐隐带有幸灾乐祸的语气,都确认了两家是丁点儿来往没有,没看到顾大人的脸都僵了吗,还讲。只是,这长宁王的性子也太那个什么了些,可一点都不像纵横疆场的老将。
在人都看不见的地方,长宁王想自己竖了大拇指,自己真是太优秀了,看这反应能力。要是他活在现代,肯定还要再加上一句,还有谁!!
几个人说了几句话,队伍再次行进,接下来队伍就是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