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长嫡幼-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启珪慢慢坐在沐沣对面,笑着说道:“是啊,阿兄既然回京城了,怎么不告诉启珪一声,我也好早一点来拜见阿兄。”他没有客气的称呼‘二爷’,他似乎意识到了一些事情,但是又不明显,他不敢往深处想。顾启珪伸手想把沐沣手里的伙计儿接过来,但是被沐沣拒绝了。
  “我也是刚回来,”沐沣把一杯茶放在顾启珪面前,“尝尝吧,我已经很久都没有泡过茶水了,不过这是最新的茶了,应该还不错。”说着自己放在嘴边饮了一口,好像不错似的砸了咂嘴。
  顾启珪谢过之后也跟着喝了一口,其实味道不怎么样,茶水有些温,已经感觉不到热度了,更是没有丝毫茶味,他突然想起了吴思所说过的话,心里更是沉重了些。但是顾启珪完全没有表现出来,还是笑着饮了茶,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今日,这‘橼阁’是有什么阿兄感兴趣的东西?”顾启珪笑着问道。
  “怎么,想见识见识?”顾启珪还是笑,“那我可不能告诉你,要是你也喜欢,跟我抢可怎么能行。”
  顾启珪,默,他看起来有这么狡猾?
  看着顾启珪不说话,沐沣笑着解释,“我是在等人,因为一会过来的那个可能有暴力倾向,所以不得不选择在人多的地方,不然我怕没人给我收尸。”沐沣说的似真似假。
  顾启珪没说话,他喝了一杯不算是茶的茶就告辞了,主要是他本来就是陪安珏然出来散心的,也不能本末倒置,再说,他怕沐沣的客人到了,他还在那里岂不是不好。
  这事儿顾启珪没想着多说,正巧走到下面的时候,安珏然已经拿到自己喜欢的了。那是一个制作精巧的暗器盒,盒子不大,完全能随身携带,按下一个木制按钮,就会有飞针射出来,针是特制的,一盒里面配着八根针。顾启珪试了一下,几乎不费任何力气就能操作,这要是练得多些,用的熟练了倒是个好东西。
  顾启珪原本以为这就是个精巧的物件,但是等掌柜的报出价钱,他还是吃了一惊,就这个小盒子,他这些年的积蓄就得被打个折。
  “不用你出银子,我也不是非得要什么的。就是看这个玩意儿精巧,倒是不值得这么些银钱的,”安珏然说着就要把东西放回去,‘橼阁’卧虎藏龙,这随便一个物件都价值连城,今日他也算是见识了。
  “小少爷,这可不是只有精巧可以说的,这‘橼阁’的东西向来讲究个缘分,您既然能在这么多物件中把‘璇玑盒’挑出来,就证明你们是有缘分的,可以的话带回家为好。”‘橼阁’掌柜是个瘦削的中年人,他说的随意。
  “这是‘璇玑阁’制出的物件?”顾启珪把那盒子拿过来,左右翻看着。
  掌柜的点了点头。
  顾启珪翻找了一会儿,终于是在背面一个极不显眼的地方看见了‘璇玑阁’的标志,把盒子塞给安珏然:“就拿着吧,按‘璇玑阁’的东西来讲,也算是顶便宜了,想来是我们占便宜了。”
  璇玑阁,是江湖上顶有名的制造兵器的大门派,几年前更是制造出在江湖上闹得血雨腥风的‘罗刹剑’,自此名满江湖。多少人想着能在‘璇玑阁’找到一把属于自己的兵器,但是也因为这遭到一些人的觊觎,他们为了得到想要的兵器开始不择手段。‘璇玑阁’本就是兵器世家,但是要论武力值实在是不高,但是他们硬生生的依靠他们手里制造出的暗器撑住了一轮又一轮的攻击。
  这一下,‘璇玑阁’的暗器在江湖中也成了抢手货,但是这几年‘璇玑阁’逐渐沉寂下去,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是他们曾经制造出来的暗器越来越抢手是一定的,只是没想到‘橼阁’之中竟然连这些都有,顾启珪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所以说,珏然的运气还真好。
  就是安珏然也是有些不可思议的,朝堂之中不参与江湖之事,但是对于江湖之后他们也都是略有耳闻,没想到啊,竟然让他们碰着了。
  顾启珪报了顾府的名号,让店里的伙计去顾府取银子,两兄弟就出了橼阁。顾启珪准备登上马车的时候,看见了一辆华贵的马车停在了‘橼阁’门口,从上面下来的人,他也见过几面,是四皇子沐澈。
  所以说,二皇子在等的客人就是四皇子吧。想到沐沣,顾启珪又是皱了皱眉头,希望不是他想的那样才好。


第138章 
  橼阁
  沐澈一进踏进橼阁的门,连停都没停就直接上了二楼。推门进去的时候,沐沣依然是在泡茶,似乎自从顾启珪离开后,他就没有挪动一下。
  沐澈木着一张脸,没有出声就自动坐在了沐沣的对面。
  “尝尝,还不错的,”沐沣递给沐澈一杯茶。
  沐澈没有拒绝直接把那杯茶一饮而尽,其实现在茶已经完全凉下来了,在这样冷的冬天里滋味其实不好,但是沐澈也没有说什么。
  “阿澈,我尽力了的,”沐沣呢喃,尽力配合所有人,尽力想要活在这个世上陪着沐澈。他原先想着,起码也得等着帮着阿澈坐上了那个位子才行,可是啊,他这身子实在是等不起了,恐怕撑不到那时候了。
  沐澈没有讲话,眼前这人是他二哥,没有他就不会有自己的今天。沐澈看着沐沣,明明送他去江南的时候,这人虽然内里有些虚弱,但是表面上看起来还是挺健康的样子。但是现在呢,颧骨塌陷,手腕上的青筋凸起,只一眼看去就知道他这段时间经历了什么。
  “阿澈,就依我一次,这段时间,我就在京城呆着吧。”沐沣说着,语气还是淡淡的。
  沐澈好久都没找到自己的声音,他知道自己只要说让他回到安庆去,沐沣就不会拒绝,但是沐澈突然觉得没意思了,他很清楚沐沣这段时间在江南过得什么样的日子,也知道江南吴柳神医并没有什么确切的办法能祛除沐沣体内的残毒,突然之间他就想清楚了。
  “想留下,就留下好了,你是兄长,什么时候轮到我做主了。”沐澈闷闷的说道。
  “嗯,我知道了。”沐沣笑着说道,这个地方,是他自小生活的地方,这里有他的亲人和朋友,他熟悉的人都在这边,他不想自己有什么事情的时候,还呆在江南,离这些人这么远。
  自那日之后,顾启珪是把二皇子的事情放在了心上的,但是却不得其法,后来也没有再次见到沐沣,但是顾启珪还是从吴思那确定了自己的猜想,他觉得自己还是有些难过的,毕竟相处了这些回。
  今年的十二月,天气更了冷了起来,顾启珪有些担忧远在北境的顾国安,他不知道爹爹那到底怎么样了,但是京城都这样冷了,在关外的北境,顾国安那里肯定更是寒风刺骨。再加上这一段时间,北境一直没有信传回来,弄得整个大房都有些担心。
  不过,朝廷那里也并没有收到什么打仗的消息,倒是让顾家人松了一口气,起码心里有个底了,大家都猜想应该是因为大雪封路的原因,致使信息传递不及时。
  不管亲友怎样的担心,这过了腊八就是年的传统依然还在,这腊八才过,京城各个街道上就有了年的氛围,顾启珪并不是一个喜欢凑热闹的人,但是现在也免不了精神振奋。今年的冬日算是他最后一个假期,等他参加了会试,不论成绩的好坏,都应该有差事在身了,那时候可不比现在这样清闲。
  再加上这也是顾烟茗在家中过得最后一个年,所以今年格外不同些。姑娘家的都金贵,也多有局限,照现在的情势来看,张文麟要留在江南好长一段时间,照朱氏的意思,是想让顾烟茗跟着一块去的,毕竟新婚小夫妻,长久不见到底不是个办法,再说等到成亲的时候,张文麟应该已经在江南站稳脚跟了,跟着去也无妨。
  顾启珪也没说什么反对意见,现在圣上现在明显是想培养张文麟掌管江南盐铁的,确实也是一时半会回不来,不过这时候担心这些都太早,毕竟都还没有成亲呢,还不知道人张家是怎么个意思呢,这事儿也算是暂时搁置。
  一直到除夕那日早上,朝廷那边送来一封自北境送来的信笺,确实是因为北境大雪封路,就是送信的也是好不容易才出来的。这其实是一封普通的家信,只是给家里人报平安,但是这让顾家大房算是过了一个好年,在过年这样的日子也没有什么比平安更重要的事情了。
  但是,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会在一个人最是舒爽的时间里给人最是沉重的打击。那个消息传来的时候,顾启珪正在书房里温书。随着会试的渐渐来临,他身边人比他更是关心他的学习,有什么事情都不敢轻易找他了,唯恐打扰到他的学习。顾启珪也理解家里人的苦心,因为在乎所以担心,他都是怀着感恩的心接受的。
  当时他正在做一篇策论,是师父给的命题‘论时宜’,其实这种题目有些偏,科举基本不会考到,但是因为知道什么时候适宜干什么,也是一个为官者的基本素养,所以比起做策论这道题目,来说,这篇文章重要的是它的内容,能让人心静下来。
  但是不知怎的,那日顾启珪一直不能静下心来,一笔一划的字也总在最后一笔频频失误,在白纸上留下厚厚的墨汁,这对顾启珪来说很罕见,除了小时候练字时,他已经很久都没有过这种体验了。就是接连换了两只手,还是会出现这种情况。
  “爷,出事了。”顾十六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声音中夹杂着惊慌。
  顾启珪心里咯噔一声,就在十六进来前他刚废了一张纸,然而刚刚换的这张纸也在顾十六的声音传过来时废掉了。顾启珪看着白纸上那个圆圆的墨点,眼神暗了暗。
  “进来,”顾启珪把笔放在,手不自觉的抓住了衣袖。
  “北境传来消息,日前,罗国召集江湖术士偷袭军营,误伤老爷,现在老爷身负重伤,还没有醒过来,圣上急招太医前往,着嫁人跟随。”顾十六禀报道。
  顾启珪一下子就坐在了身后的凳子上,六神稍微有些恍惚,爹爹出事了?他慢慢张开嘴唇,问道“娘亲知道了吗?”
  “夫人已经知道了,是宫里传来的消息,北境医药奇缺,圣上要派太医过去。远哥那边没有消息传出来,怕是老爷事先做了什么安排。”顾十六回答道。
  顾启珪却没在听了,他满脑子都在想娘亲知道了,这可让她怎么受得了。顾启珪站起身来,直接跑了出去,他还是去看看娘亲才会安心,还有这么一大家子人呢。
  顾启珪到‘闵意堂’的时候,整个院子和平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在他眼里却更显得萧条。他走到正堂的时候,就看姐姐们已经在了,面上都是哀伤,看到他来也是没有说话,想来是刚刚知道消息就过来这里了。
  朱氏就坐在床榻上,也不讲话,两个姐姐就窝在朱氏身边儿。“娘亲,”顾启珪唤了一声,跑到朱氏身边半跪在朱氏膝前,他不想看到这样的母亲,可是却又无能为力,只能安慰道:“没事儿的娘亲,不是说没事的吗?爹爹一定没事的。”
  朱氏看了看幼子,忙把孩子拉起来,轻声说道:“地上这么凉,怎可随便往地上跪,这着凉可该怎么办?”
  顾启珪没起来,他伏在朱氏的膝盖上,他今日有些慌神了,既然送信的已经到了京城,就说明爹爹受伤已经过了好一段时间了,他不敢想现在那边是什么情况,顾启珪俯身下去的时候,两只眼睛干涩,却没有流下一滴眼泪。
  “娘亲,顺宝亲自去把爹爹接回来,肯定没事儿的。”顾启珪低声说道,语气坚定。
  “好,娘亲知道了,一切都依你。”朱氏没有说出不让孩子去的话,那是他的父亲,让他去也是天经地义的,虽然北境苦寒,对幼子的身子不能多好,但是还是那一句话,那是他的父亲。朱氏看着幼子,眼前这个孩子已经长大了,长成了她的骄傲。
  顾启珪拜别母亲,让两个姐姐多陪陪娘亲就去了前院。朱氏看着他离开,并没有站起来,表面上虽然看不出什么,但是朱氏自己知道她的两条腿到现在都是没有知觉的,她腿软到站不起来,她的夫君出事了,一直到现在她都不敢相信。
  顾启珪既然已经禀告了朱氏,就是打着必须去北境的目的的,无论如何,他都要把完整的爹爹带回家。再说了,北境的环境实在恶劣,实在是不宜养伤。他现在没有心思想其他的,刚在路上看见顾启陵,他也只是行了个礼,并没有讲太多。
  现在线索太少,再加上距离太过遥远,他实在不知道爹爹那里是怎么情况,怎么会造成成这样的结果呢,按理说不应该变成这样的。
  不过,他现在根本没有时间在这里来回推测,但是他什么都不知道,只能想尽办法尽快赶过去。先是着人去打听一下今上派出的太医什么时候出发,他当然是和太医一起过去。早在得到消息的时候,他也着人去了京城‘医仁堂’请了其他的大夫,想着一并带过去,虽然可能比不上太医那样高超,但是起码是个慰藉,而且术业专攻,也许用得着呢。
  不一会儿,就传来消息,是明日一早出发,今日正在禁卫府组队,明日直接去北境,顾启珪只要跟着就行了。顾启珪也是松了口气,这也算是快的了,毕竟今日才传来消息。
  顾启珪正在忙的团团转的时候,安珏然就过来了,他一听说这个消息,是一刻都不敢耽搁赶来了顾府,一进门就看见了顾启珪正在前院布置。
  “你要去北境?”安珏然看到顾启珪动作,直接问道,踏实知道圣上答应顾府可以着人跟着去北境,但是他以为去的会是大表哥,没想到却是启珪。
  “我不放心,觉得还是亲自去看看为好,留在京城我受不了。”顾启珪对安珏然当然是没有什么隐瞒的。刚刚从‘闵意堂’回来的时候碰到顾启陵他已经说了这事儿,顾启陵也争了几句,说该是他去北境,但是顾启珪没同意,顾启陵就没在再多说。
  “那我同你一起去,反正是禁卫府出人,我去申请。”安珏然转身就像去禁卫府,他还是不放心顾启珪一个人过去。
  “不用,娘亲最近肯定会受不了,你多来陪陪她就是了,也算是帮了我的忙了。再说姑母的身子也刚刚好,你怎么能离京。”顾启珪赶紧拉住安珏然。
  安珏然没再说话,显然也是想起里自家里那一摊子事儿。
  “没事儿,钦天监只是说爹爹身负重伤,但是目前生命无虑,肯定是没事的。”顾启珪说道,不知是在安慰安珏然还是安慰自己。


第139章 
  第二日一早,顾启珪就出发了,他昨日晚上就已经和母亲朱氏包括南行院那边辞行过了,所以早上出发时并没有再一次去请安,他尤其不想惊动母亲,多休息一下也好。
  但是,‘闵意堂’虽然没有点灯,但是朱氏也没有在休息就是了,她此时正背靠着枕头坐在床上,看了看时辰,问道“顺宝出发了吗?”
  “是,七少爷刚刚已经出发了。”林嬷嬷回答道。
  “嗯,这孩子,”总是贴心的可以,朱氏微笑着想着,眼眶里快速浸了泪珠,她并不甘心让眼泪流下来,用力眨了几下眼睛。
  “夫人放心,没事的,老爷是有福之人,七少爷大才,一定是没事的。”林嬷嬷把沾湿的温热帕子递给朱氏,让她擦了擦脸。
  朱氏平复了一下心情,“是,你说得对,顺宝自小懂事,就是小时候经历过那些事情也是没有事儿,我做母亲的当然是相信他的。”朱氏笑着说道,那可是她的儿子。
  “夫人说的是。”林嬷嬷松了一口气,夫人只要能想开是最好的了。
  “启陵呢?”朱氏又问道,昨日启珪过来辞行的时候专门说了他大哥也是想去接爹爹的,但是因为他太想去,所以就拒绝了,还是很强烈拒绝的那种。
  “昨日三小姐那里似乎出了很大的麻烦,大少爷很早就匆匆赶过去了,听到老爷出事的消息才立刻赶回来了,昨日在这里陪着您到很晚才回去,现在还在休息呢。”林嬷嬷眼睛看着自己手里的活计,低声说道。
  “这样啊,让孩子多休息会儿也好。”朱氏笑道,但是并不是那种很愉悦的笑容,有些发苦。
  “嗯,”林嬷嬷也跟着附和。
  又过了一会儿,朱氏叹息了一声,“嬷嬷也觉得这此应该是启陵跟着去的吧。”朱氏用的字眼是‘也’。
  林嬷嬷泡茶的动作顿了一下,才接着说道:“夫人说什么话,有什么应该不应该的,这七少爷也是大老爷儿子,说到底都是应该的。”
  朱氏扯了扯嘴角,“嗯,说起来,顺宝过去也好,夫君最以这个孩子为傲,见到了也许开心些也说不定。”
  “是啊,所以夫人不要想这样多了,不管是老爷还是少爷小姐们都希望您好好保重自己的,您只管把自己养好,就合了少爷小姐们的心意。”林嬷嬷把手里的茶水递到朱氏唇边,这一夜夫人都没有合眼,就是简单的粥也都是喝不下的,就只能用些茶水,所以就是大早上的,她才会泡茶,起码能令夫人好受些。
  朱氏配合的抿了一口却没再应声,道理她当然都懂。
  主仆俩虽然一直在说着话,但是声音被压的很低,唯恐打扰了外间两个姑娘的休息,也就是顾烟琪和顾烟茗姐妹俩。因为此事事发突然两姐妹自然是害怕的,要知道在顾家大房,顾国安是绝对的一家之主,家里的这几个小的都非常爱重他。
  顾国安平日里虽然并不和他们姐弟几人说很多,但是对他们每一个都是一样的,端看每年收到的称心的小礼物就知道父亲对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关心的。再加上父亲和母亲感情深厚,现在父亲出事,她们二人当然是非常担心母亲,所以是干脆就在这儿住下来了。弟弟忙着去接父亲,她们二人也只能多陪陪母亲了。
  其实在朱氏刚开始说话的时候,两姐妹就醒了,但是默契的都没有讲话。她们当然听见了自家娘亲和林嬷嬷的对话,两姐妹互相看了一眼,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顾启珪走出大门的时候,就看见了安珏然,看样子他也是刚到,还没有下马。
  看见顾启珪差异的表情,安居儿那笑着解释道:“我不去,就送你到城门口,今日我当值,就当是巡视一下。”
  顾启珪点点头,没有拒绝,“嗯,我知道了,走吧。”其实细听之下就可以听出他声音里的沙哑。
  这次接旨去北境的太医院的太医,复姓欧阳名礼,年纪与顾国安差不多。顾启珪在和欧阳太医汇合后,下马恭恭敬敬的给欧阳礼行礼后才站在一旁等着。他知道去北境并不是一个好差事,不管是因为命令还是自愿,他对眼前之人都心怀感激。
  欧阳礼看着顾启珪,倒是点了点头,但是也没有冲顾启珪讲话,就直接上了马车。不过在进去马车之前,他还看见了顾启珪身后跟着两辆马车,但是也没有过多的追问。
  顾启珪看着欧阳礼上车之后,才重新上了马。要说这里谁最着急的话肯定是顾启珪无疑了,他现在恨不得立刻就能飞到北境爹爹那里,他想早些知道爹爹的具体情况,因为办不到,所以他现在只能尽量不耽搁时间。
  安珏然一直在一旁跟着,就这样一直到了城门口。
  “回去吧,就不要跟着出城了,今日不是你当值吗,赶紧去吧,就算是送的再远也是得回来的。”顾启珪冲安珏然说道,其实他怎么会不知道,珏然今日根本不当值。
  “嗯。”安珏然停了下来,没有再跟进。
  顾启珪冲安珏然那挥了挥手,就跟着队伍出了城门,他这次算是带足了人手,而且各个都是好手,大都也都是熟悉北境的暗卫。
  看着顾启珪平安出了城,安珏然才调转马头去了顾府。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听到舅父出事的消息,他就心慌的厉害,就是自家母亲出事,他也没有这种感觉的,大概是因为从舅父那里收到太多礼物了。
  自小就是这样,舅父舅母和启珪总是比母亲、甚至比父亲为自己想的更多,就是现在自己身边得用的这些亲卫也都是因为顾启珪提起,从舅父那里得来的。所以他对此事很在意也深有感触,对大舅父一家人,他总是有超乎意料的关心。现在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他很担心大舅母,就想去看看。
  京城·长宁王府
  沐茜也是听说了顾府的顶梁柱顾国安出了事儿,但是她却没有足够的立场去担心,因为哥哥的事情,她是有些愧疚的,尤其听说顾启珪的身子并不能饮酒之后。
  上一次,顾启珪过来的时候,她其实就在前院转去后院的那个亭子里,原本是因为娘亲说想让他们两个见上一面的,毕竟自从定亲开始他们就没有见过。但是因为顾启珪似乎并没有这个兴趣,在她的丫鬟带路之前,已经提前离去了,不知道是不知道这件事情还是根本不想见她。她其实是很失落的,虽然母妃说他是因为有事才离去的。
  现在出了这样的事情,她总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但是啊,却完全不得其法。这半年来,沐茜长大了很多,心智也成熟了很多,专门请来给她授课的嬷嬷教了她很多,所以沐茜现在是知道她与顾启珪的关系是怎样的,也知道以后他们会成为最亲密的人。也是因为懂事了,所以会为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