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他心有白月光-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何繁特意选了个角落的位子坐好,他们进来时李昭南正斜靠在窗边翻书。这茶楼房中特意布置了书架,满满一架子书,供客人翻阅。
  等她落座后,李昭南才合了书,走到她旁边撩起衣摆坐下,一手将桌上的点心推给她。
  沈兴也坐得不远,这动作被他看在眼里,怒了。觉得李昭南没安好心,是要挖自己墙角,笼络自己的好友。于是伸长了手重重的把盘子拖到自己面前,弄出很大响声来。
  李昭南在心里翻白眼,没见过这么幼稚的人。
  沈兴坐不住,清清嗓子很兴奋地说:“今日要比些什么?依旧是作诗吗?”他摆弄着桌上的酒杯,想起昨日背了半天的书,如今有一肚子好词好句,就笑道:“形式呢?行酒令如何?”
  李昭南摸摸杯子,垂着眼看着杯中酒水,慢慢说:“不拘写文作诗,比比才华而已。”
  立刻就有人附和他:“那就抽签定题。”
  沈兴看了一眼带来的两人,那两人很有信心地微微点头。
  房中装备齐全,很快翻出一个半臂长宽的箱子,专门放纸签,以供抽取。沈兴就撸了袖子在箱子里一摸,从里面拿了张折得四四方方的纸签展开,上头是一个“寿”字。
  便以“寿”字为题。
  何繁往日来都是斗斗嘴,她哪里写得出什么诗词歌赋。等几个人开始写了,她就撑着下巴好像在思考,眼睛左看右看,正对上李昭南若有所思的目光。
  他直直地看着她,被她发现了也不躲,反而勾起嘴角笑了笑。李昭南这个人长得倒是好看,但嘴巴坏,小手段也许多。她埋下头不理他,慢吞吞地用笔沾了墨在纸上摆弄。
  几个人都陆续收了笔她还趴在案子上。
  何繁摆弄了这么久,沈兴都以为她能写篇惊世的好文章了。凑过去看,结果她是画了只乌龟。
  她倒是细致,龟壳上的纹路也没落下。画得十分像,神态动作都有,看起来生动滑稽。不过横看竖看也不算偏题,乌龟长寿嘛。
  沈兴很给面子地捧场,何繁扬扬眉,抬头发现李昭南依旧是看着自己,脸上的表情似笑非笑。
  何繁不自在地摸摸耳朵。她和李昭南近几日打的交道也不算少,唯恐他又使什么坏,猛地站起来。一旁的沈兴吓了一跳,“怎么了?”
  “我……我解手。”
  结果一出门又遇到了谢雁行。
  脑海中的提示音短促清亮,猛地响起来,吓得她一激灵。
  好感度,40/100
  厌恶度,0/100
  许久没有过提醒,她还以为进度条失灵了。她与谢雁行身份差异太大,因而交集也十分少,每一次的相遇都要她绞尽脑汁来创造机会。能说话的机会更少,她笑一笑谢雁行就不再看她。她多说两句话,他就板着一张脸,少有回应。
  他似乎是在等人,见到是她,眉头一跳有些惊讶。却还是一脸又冷又硬的表情,如果不是知道好感度涨了,还真要以为她以前的那些笑脸都是摆给木头看了。


第4章 他是将军④
  谢雁行看着何繁小步蹭过来,眼睛像是粘在了自己身上,一瞬不移。
  就像见到了肉的小奶狗,抓到就不放。
  他转身走到避人处,何繁以为他又要走,连忙几步跟上。
  他又是一副不肯主动理她的模样。假装偶遇了这么多次,傻子都能看出她的心思了。她也不纠结,走过去问他:“我每次来这里,都是套了沈兴的话,知道你会来。”她这么诚实倒是出乎他的意料,还以为她又要忍很久。结果又听她说:“你会不会觉得我很烦,很……不矜持?”
  见他摇头,她漂亮的眼睛就瞪大了看着他:“那你为什么总是不肯理我?”
  谢雁行一张嘴,居然觉得嗓子有些哑,沉默了一会儿低声问她:“你喜欢我什么?”
  他这么直白,反倒让何繁闹了个大红脸,支支吾吾地说:“就是喜欢,你管为什么。”
  滴。
  好感度,50/100
  厌恶度,0/100
  何繁笑起来。
  她就喜欢他这样口是心非。
  ——
  沈兴躲母亲躲到了将军府。
  谢雁行提着他领子把他扔进书房,准备自己去见姐姐。
  沈兴就翘着二郎腿从盘子里捡糕点来吃,一边说:“小舅舅,我劝你也不要去见我娘了,她怕是又要催你娶妻。”
  他有些发愁,小舅舅今年也才二十五,都已经被催了四五年了。这要是自己到了年纪,母亲非得照着一日三顿,提着他的耳朵逼他。
  他好像都能看到那时的场景了,身子抖了一下。又忍不住想一想那些自己还算熟悉的,和自己年龄相当的贵小姐们,摇了摇头。边想着嘴里就说了出来:“若厉年是女子,我就娶她。别的人都没趣透了,十个也比不上小厉年一个。”他声音很小,说出这话倒先把自己逗笑了,又摆手自言自语一样说:“哈哈,开玩笑。”
  开玩笑也不行。他今年才十七,想什么有的没的。谢雁行长腿轻轻一抬,伸脚勾住沈兴身下的椅子,一带,沈兴就连人带椅栽在了地上。
  委屈地抬起头,沈兴只看见谢雁行面无表情的脸,还有随后朝他脸上盖过来的书。“背这本,全背会了才准离开书房。
  沈兴抱着书鬼哭狼嚎。
  而谢雁行若有所思。
  谢灵如操心了小的又要操心大的,本是和谢雁行抱怨沈兴的性子收不住,到处闯祸。说着说着又劝他早些成家立业。
  自己的弟弟明明哪里都好,就是迟迟不肯成家。
  “你是不是还惦记着何家小姐啊。”谢灵如眉头紧拧,“可她都嫁人两年了。”听说在夫家过得不如意,最近更是折腾得穆家家宅不宁,怕是不久就要闹到和离的地步。后面这些话在她嘴里绕了个弯儿,又吞了回去。她实在不希望弟弟到现在还记挂着那个何言碧。她过得好与不好,凭什么要自家弟弟来操心呢?
  “长姐无须担心。”谢雁行难得笑了一笑,“我心里已有人选。”
  谢灵如只当他还是像往常一样敷衍自己,心里想着怕还是要由她多留意着。但还是顺着他的话问:“哦?是哪家的姑娘?我帮你去看看。”
  谢雁行现在再回想最近一段时间自己的所作所为,要说不是早就起了心思,自己都不信。他早派人查过了何繁的家世,她哥哥何淳即将参加会试,身边几个心术不正的同伴,都被他帮着清理了。
  何淳有才华,只要不行差错踏,自然能顺利入朝为官。
  谢雁行拿起茶盏润喉,然后正色道:“商户之女,早有求娶之意。”他细细说了身份,也提到了何家长子何淳有意入仕。
  谢灵如一听,先是觉得身份悬殊,但又想着哪家是生来高贵呢。不过她更担心的是小门小户出来的姑娘,可能做不好替弟弟打理谢家后宅当家主母。
  再开口时就带了些为难,委婉道:“你又从哪里结识的商户之女?将军府实在是需要一个能撑住场面的女主人。”
  谢雁行笑着说,“将军府人丁简单,能有什么大场面。”他把手里的茶盏放下,“到时还要劳烦长姐帮忙准备提亲事宜,我多年从军,府里也无女眷,实在是一窍不通。”
  谢灵如也跟着笑起来,“什么劳烦不劳烦的,你是我的亲弟弟,你的婚事在我这里可是大事。”不过听他如此说,谢灵如心里清楚,他怕是早就有了主意,今日也不过是知会自己一声。
  但几日后和手帕交见面,还是忍不住和手帕交透露了几句。
  谢灵如未出阁时就和谭家小姐要好,后来分别出嫁,谭家小姐嫁了何家二公子,成了何言碧的婶母。那时候她们两人都以为何言碧最后会嫁入谢家。
  谢灵如说出弟弟心有所属时,话里话外也有些故意的成分在。
  因为是何二夫人先开了口,侧敲旁击地问谢雁行为何还不娶妻,然后又说起何言碧和谢雁行青梅竹马的往事。意思如此明显,她哪里会不懂。
  她想的倒是准,那日才推测何言碧和离之日不远,隔天何言碧就带着全副嫁妆从穆家回了娘家,终于点头和离。何老夫人从来宠爱这个孙女,放言要给她找个更好的归宿。
  这是考虑到他们头上了。
  想到这个可能,谢灵如宁愿弟弟娶个清清白白的商户女。
  女子二嫁在本朝并非难事,除了几个迂腐文人,倒少有闲言碎语。谢灵如本身也不是十分介意这种事,但弟弟平白为了她何言碧一等许多年,她就算是知道男女情爱不讲道理,不能强求,也还是迁怒。
  结果何二夫人兜不住话,一回到何家就全说了。
  她寻到老夫人住处,恰巧何言碧也在。就满脸遗憾地说起今日与谢灵如的交谈,嘴里叹两个孩子无缘。
  何二夫人其实是看不上何言碧的。清高无礼,对她这个婶母也没有多少尊敬。和离回家这几日,仗着祖母心疼,全家都要看她脸色。她心情不好,全家说话都不敢大声。
  她憋了一肚子气。
  其实不怪何言碧万事都要占先,素来跋扈。何家能有今日的地位,一大半功劳都是她父亲的。何老夫人也最偏爱她,所以何二夫人一向不同大房争锋。此刻忍不住刺了两句,终于觉得心里痛快了。
  她舒坦了又转身安慰了何言碧两句:“以我们何家的身份,虽然比不得谢家,也不会委屈了你。再另寻个好人家就是了。”
  何言碧青着脸,周身气压再创新低。她倒不是非谢雁行不可,但听说谢雁行倾心一商户女,再想此刻谢雁行的身份地位,觉得有些不甘心。
  近几日祖母一直和她提起自己出嫁前,谢雁行对她的种种好。她以前心系穆齐,别的人都不放在眼里。谢雁行又是做的多说的少,今时有人将旧事翻出来一件件和她讲,才能发觉谢雁行曾对她用的心思。就更觉遗憾。祖母又说谢雁行多年不娶,怕就是等着她。
  连着几日洗脑,她现在只觉得谢雁行是等得无望了,才将就了低贱的商家女子。
  也是巧合。几日后她出府散心,逛到一个玉石铺子,带在身边的侍女常秀就走近了,低声告诉她,那个何家小姐也在此处。侍女常秀忍了忍,还是说:“我瞧着,那个何小姐与小姐您眉眼间有几分相似呢。”
  她早让常秀打探过,谢雁行有意求娶的究竟是谁。
  这才知道原来是何家旁支所出的小女儿何繁。她有心想看她一眼,在原地没站多久,果然等到何繁转身。穿了件藕色的短衫,素气至极的打扮。也不是时下京中流行的妆容,眉毛弯弯,唇色殷红如血。
  此时正笑着和侍女说话,耳朵上的玉坠子摇动着挨在脸侧,果然算是美人。
  何止几分。何言碧心里竟有些得意,想着:怪不得谢雁行会选她,还不是忘不了自己。
  她转身欲走。
  “姑娘。”何繁突然在她身后开口叫住她。
  何言碧闻声回头,何繁指指地面,“你的手帕掉了。”常秀立刻捡起来。
  何言碧就在一旁轻轻笑了下,“多谢。”


第5章 他是将军⑤
  才半月,穆家又给穆齐定了一门亲。
  勉强和穆家门当户对,但胜在女方年纪小,如花一样的十六岁。
  何言碧听说了心里的帕子都要拧碎了,不过面上不显,周身清清冷冷的气质更甚,整日在院子里弹琴。她母亲身体一向不好,常年卧床,听到了消息还是打起精神特意过来安慰女儿。
  进了屋,看见常秀战战兢兢地侍候在一旁。
  何言碧以前虽也脾气不好,但到底有姑娘家的矜傲,不向她们这些侍女撒气。但出嫁后,在夫家受足了气,压抑得性子也变了很多,动辄就要责骂惩罚身边的侍女。也无师自通了许多手段,无一不是令人胆寒的,单说陷害妾侍,法子也五花八门。就是留不住丈夫的心,反而越推越远。
  夫妻从琴瑟和鸣到相敬如冰,最后又到恶语相向,也不过一年多。正经算起来,也只新婚几个月算是过得好的。
  常秀自幼陪着小姐,嫁到穆家也被小姐带在左右。竟说不出是心疼多一些,还是畏惧多一些。
  但好在回到何家后,因为离开了乌烟瘴气的穆家,何言碧终于平静了些,也检讨穆府里的自己面目可憎。她父亲也有不少姨娘,冷眼旁观何府那些明争暗斗多年,最不屑的就是妻妾相争。她选错了良人,才落到今日的地步,所以一门心思找个更好的,狠狠打穆家的脸。
  结果穆家前脚和离,后脚就定了别家,先一步在她脸上打了耳光。
  祖母倒是给她挑选了一批人,已经尽量筛了又筛,可模样、才学、家世通通还是和当初自己出嫁前差了老大一截。这让她怎么能甘心嫁过去!
  所以打破了近几日的平静,她难得又发了一回脾气。整个屋子里的侍女都缩着脖子,唯恐迁怒到自己。
  她母亲略坐了一会儿就劝她:“我们阿碧从小优秀,亲事是大事,将就不得。”她沉思了会儿,想出个注意:“你从前不是很喜欢办诗会吗,不如再办一回,算作散散心,一切都不急着考虑。”往年何言碧主张的诗会在京中都很有口碑,请的也都是年纪相仿、家世相当的公子小姐。这些人里总有些婚事未定,条件又好的。
  她还特意授意常秀,要着重挑选哪一类的人。
  仔细考虑了一下:家世优良、样貌周正……才学,过得去就可以。
  常秀以前总帮着何言碧草拟邀请名单,今日也是她先拟出来,按着何夫人的想法在纸上列了适宜邀请的人,拿来给何言碧看。
  何言碧扫过一眼,拿着笔,慢慢划掉了其中几个人名。
  常秀在一旁面露不解,劝道:“小姐,这几位公子都是家世尚可,又身无婚约的好人选。”这是名单里最重要的几个人了,剩下的几个都是充场面的,不是早定了亲事就是家有良妾。
  何言碧嗤笑一声,几个如此平庸的人也想娶她?哪怕二嫁她也不至于饥不择食。
  随后珍之重之地在纸上写上了谢雁行的名字。
  她拿着笔想了又想,对常秀说:“你去给何家的何繁小姐送一份请帖,就说……那日一见觉得十分投缘,请她参加这次的诗会。”
  实际上那一次何繁提醒她落了帕子,她道过谢就走了。所说投缘,不过是胡扯的理由,她只是想看看谢雁行与何繁发展到了何种地步。身份差别如此大,雁行哥哥怎么就突然决定了要娶她呢?
  ——
  诗会定在三日后,早几年何言碧无一次不是大张旗鼓,难得这一回几乎无声息一样,除了受邀的几人再无人知道。
  地点是在东桃湖,水上阁楼。
  何繁收到了请帖,也决定去赴约。
  原故事里也是有这么一次诗会,何言碧同样对她发出了邀请。不过诗会之前谢雁行已经着人来了何家向何繁提亲,不知这一回他怎么如此沉得住气,到现在媒人也还没上门。
  何繁想,细节怎样变动,何言碧邀请她参加诗会的目的应该是没有变的,想要知己知彼而已。
  到这一天她特意换了美美的裙子,发髻也改了新款式。
  头饰插在发上,细软的发丝缠绕在浅金色的钗身上,垂下来的一小部分头发搭在单薄的肩头上。身上配了件豆绿色的对襟裙,烟粉色的腰带束得紧紧的,她本来就瘦,这样的穿着更衬得她腰细肩窄,我见犹怜。
  她依旧不觉得天气转暖,兔毛领子把雪白的脖子围得严严实实的。在青环无奈的眼神里臭美了一会儿才终于出门。
  谢雁行没有参加诗会的闲情逸致,但听说何繁也在邀请之列,当日也出门了。
  他才到了东桃湖畔,远远就看见了何家的马车,马车檐上四角的铃铛叮当响。他站在原地等着,目光落在马车帘子上,一直到马车停稳了也没移开。
  他看见一只细细白白的手从车里伸出来,轻架着帘布往上挑。
  然后就是何繁笑吟吟的脸。
  何繁一掀帘子就看到他,眼中立刻带了惊喜,提着裙子就往车下跳。看着她的动作,谢雁行垂在身侧的手忍不住一动。
  而她已经稳稳落了地,裙摆重新落回鞋面,才站稳就三两步向他走过来。
  等站定了,还和他隔开几步的距离,难得笑得收敛起来。
  谢雁行心里想笑,她现在才矜持起来实在是晚了些。开口的话里也藏了笑意:“还不过来?”
  ——
  何言碧远远就看见谢雁行的车驾。木板桥在水上蜿蜒搭建,隔着这长长的一段距离,看到他穿着黑色大氅的挺拔身形,立在白茫茫的湖水之外。
  何繁和他并肩站着。她忍不住想:何繁长得和自己那样像,看着他们两人,她好像看见了很多年前,谢雁行还陪在自己身边时的情形。此刻谢雁行,会不会也是这么想的呢?
  唐绮跟在何言碧身后从阁楼里走出来,她是何父上峰的女儿,和何言碧关系尚可,这次肯来是好奇何言碧和离后过得如何。
  看到越走越近的何繁和谢雁行,她表情也有些惊异,忍不住问何言碧:“谢将军身边的是谁?”她从前羡慕何言碧命好,先有谢雁行处处护着,一心一意。后又得偿所愿,嫁了才学不俗又生得俊逸非凡的穆齐。
  她也曾是穆齐的爱慕者之一,但有何言碧在,他们一个两个的哪里看得到自己呢?所以看到谢雁行亲近别人,心里就微微有些幸灾乐祸。
  何言碧早已经不再挽妇人发髻,此时松松挽着发,依旧是不逊于两年前的貌美。唐绮扫过她侧脸,心底翻腾起妒意。转念又想到她已是和离之身,当初被她嫌弃的谢雁行却一跃成为朝中重臣,落差之大,想必和自己相比她才是更不痛快的那一个吧。


第6章 他是将军⑥
  到底只是小型诗会,更何况没几人的心思当真是在作诗上。今日到场的世家公子兼具模样气度,未嫁的姑娘们都生出了自己的小心思,想要点评的可不仅仅是他们的诗作。
  何繁心不在焉地左手握右手,她穿着不差,又有好样貌,唐绮倒十分好奇她的来历,和她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在场众女无一不是家世不俗,何言碧见何繁寡言少语,对唐绮的话也少有正面回答,以为她是自卑了。心底一嗤,微抬着下巴给她解围,随口安了个远房表妹的名号给她。
  等侍女恭敬地捧着托盘上楼来,大家的注意力也就从何繁身上移开。
  托盘上面放着题了诗的扇面,几个小姐轮流拿了扇面来看。看了一会儿,其中一个笑着说:“这又是‘河堤杨柳’又是‘春深花繁’的,用烂了的词了,一点儿新意都没有。”
  又问,“怎么就这一首?”
  侍女笑道:“这诗是谢将军赞过的,楼下公子们就起哄要拿来给姑娘们品评。”
  那发问的少女听了就将扇面颠来倒去又看了一回。实在没看出这上面的诗是出众在哪里,以至于谢将军都要开口称赞。字倒是尚可,这诗作得就有些随意了。不怪有人说,谢将军上战场之前虽然是跟着何言碧祖父读书的,但才学一般。
  身边的唐绮却抚掌,“早听说谢将军才学比不上身手,可见上天也是公平的,用兵如神若是再文采过人,那我们都不要活了。”她一向口无遮拦,何况从前何言碧看不上谢雁行时,和她谈起谢雁行也多是说他重武轻文,是个只爱刀剑的武夫。她附和得久了,顺口就说了出来。
  一时间气氛有些微妙。那拿扇的少女虽然也这么想,但谢雁行毕竟是将军。如今少战事,他在朝中也有实权,极受圣上倚重。她不敢说,唐绮说了也不敢附和。
  何言碧听了也轻轻皱眉。
  谢雁行的确文采一般,但从前在祖父跟前学习时,祖父常说谢雁行虽然静不下心来读书,唯独诗做得很好。因为性格一向是不被条框所束缚,往往能得奇句。
  唐绮尤未觉,偏头问何繁:“何姑娘觉得呢?此诗如何?”她亲眼看到谢雁行和她同行,想着何繁若是奉承谢雁行的眼光,自己就挑明了刚刚所见,笑话她一番。
  何繁看她一眼,笑着说:“我读着也很好。”
  唐绮眉刚一挑,身边就啪的一声。言碧手里的杯子落在桌面,她打断谈话笑着建议:“他们在下面吟诗作对的,我们难道只在这楼上喝茶水吗?我可快喝了一肚子了,快想些新奇的点子,我们也来玩。”
  小侍女说谢雁行赞过,实际上谢雁行只是从几首里挑出这一首,评了句不错。这诗一般,字句里却藏了某人的名字。
  谢雁行清楚,何繁清楚。而何言碧展开扇面,几乎是读过一遍,就也清楚了。
  她现在心里恨不得把这扇子撕了。
  等诗会结束,何言碧心里一直憋着一股郁气。将军府和何府在相邻的两条巷子,她让自家的马车把将军府的马车堵在了巷子口。
  “谢雁行!”她一张脸带着气愤,难得露出些娇蛮的神态。
  车夫恭敬地将车帘撩开,谢雁行坐在车里,无奈地看向车外的何言碧。何言碧咬着嘴唇看了他一会儿,眼泪一下子就填在眼眶里,视线里都带上了水盈盈的光一样。
  她问他:“从前我生辰,每一年都会收到一个不知是谁送的木雕,那些可是你送我的?”
  他不答,她又说:“还有那些书,我找了好久都找不到,也你帮我找到的?”
  “你从来不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