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零年代文工团-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工团的领导们都慧眼识珠,不放过一个有才干有能力的人,并尽己所能地培养培育文艺人才,那么蒋珂要做的,就是努力且加倍努力地不让她们失望。
  因此她十分郑重地冲周老师点头,“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周老师也点点头,面上身为师长的稳重平淡,说:“去休息吧。”
  周老师要对她说的话说完了,自己也要休息。蒋珂便也没再打扰她,转身往毯子那边去。就在转过身的刹那,目光碰上了站在扶把边的郑小瑶的目光。隔了十来米的距离,越过三三两两的人头,目光在燥热的空气中相遇,炸出火光。
  郑小瑶看着她的目光不收,蒋珂也没有假装没碰上她的目光,冲她礼貌地点了一下头,便收回了目光去到施纤纤那边。
  施纤纤直接坐在毯子上休息,看她过来,伸手拉她一把让她坐下,跟她说:“怎么样?夏团长满意吗?”
  蒋珂往她旁边挨着坐下来,“还行。”
  施纤纤拍拍她的腿,“我就说没问题的。”
  蒋珂抿口气,往郑小瑶那边看过去,发现她还在看着自己。被人这么盯着看,心里总归是不自在。
  施纤纤看出她的反应,顺着她的目光看向郑小瑶,只见一张冰冷冷的明艳美人脸。郑小瑶靠在扶把上,背后的镜子照出她窈窕的身段。
  施纤纤收回目光来,跟蒋珂说了句:“别管别人,跳好自己的舞就是了。”
  蒋珂低下头来,应一声:“嗯。”
  休息的时候排练厅是嘈杂的,三五成群的人聚在一起讨论怎么吹号拉琴,怎么走步站位。也有还要练两下的,所以偶尔能听到一串低沉呜咽的长号声。或有小提琴的弦音响起,悠悠缓缓。
  蒋珂坐着平复气息,便听到一曲《梁祝》飘进了耳朵里。略显哀婉的曲调,让嘈杂的排练厅渗进一丝安宁的味道。让蒋珂不自觉想起去年夏天的北京,也是这么热,午后的四合院宁静到只剩下蝉鸣。
  赵美欣屋子里唱片机上的唱针划过红色的唱片,传出来悠扬的乐曲,井口里晃动的清冽井水,老槐树,还有将奶奶呲了缝儿的芭蕉扇,都还原在眼前。
  在这一刻,蒋珂突然异常想家。
  蒋珂听了一阵,抬起头来,便见安卜在乐队中认真地拉着小提琴。他忽抬起头来,和蒋珂的目光撞了正着。他停了手上的动作,乐曲声戛然而止。然后他冲蒋珂笑一下,嘴角微牵。
  有的男人笑起来很好看,在蒋珂的审美里,安卜就是笑起来很好看的那种。嘴角只牵一点,看着她的时候,目光如水。那次在北京,他开吉普车送她回家。在胡同口,他手搭车窗,也是跟她这么笑的。
  蒋珂脸上不自觉红了红,低下头来,右手捏起左手手背上的肉。
  她捏两下,忽听到旁边的施纤纤说了句:“骚包。”
  她便抬起头看向施纤纤,“嗯?”
  施纤纤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之后,想了一下,然后看着蒋珂认真道:“我说昌杰明呢。”
  蒋珂这便看向昌杰明,只见他在安卜旁边正搔首弄姿,然后被安卜上去一脚踢在了膝盖上……
  文工团一天的生活下来很满实,几乎让蒋珂产生了这一天比之前枯燥的新兵集训的三个月过得还长的错觉。
  晚上的排练到九点半结束,结束后安卜还是叫了她去背手风琴。她因为泼了安卜一身粥,就成了安卜可以呼来唤去使唤的人。没办法,早上说好的,要让她背三个月的手风琴。
  背就背吧,谁让她泼的人是安卜呢。用穿越前流行的话说,她得罪的人是大佬,只能认命了。
  除了每天背手风琴,安卜也还是照样每天让她打扫排练厅的卫生。她每次到排练厅放下手风琴拿起扫帚,安卜就会在钢琴边坐下来弹钢琴,后来还问她:“喜欢听什么?”
  蒋珂把肖邦、莫扎特、贝多芬、李斯特的作品挨个说。反正超不出这个时代的范围,说哪个都无所谓。
  后来安卜弹钢琴的时候,她就一边擦扫排练厅一边练功,也把这早上饭前的一点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了。有时候她擦扫得快,余下的时间就集中练一会儿。
  然后,蒋珂也发现了一件事情——安卜早上的钢琴声会引来政委,也会引来团长,乐队总指挥舞蹈教员周老师,各个教员几乎都出现过。
  蒋珂虽然大部分心思都放在练功跳舞上,但也不是对其他的事就一点不动脑子。她发现了手风琴不是安卜的,因为他不拉。手风琴是安卜宿舍的一个男兵的,叫陈明。在她刚进文工团的前两天伤了腿,伤筋动骨地还夹了夹板,每天架着拐杖去排练厅排练。好在拉手风琴坐着就行,所以排练的时候也不影响什么。
  蒋珂意会过来安卜可能是在变相帮她,让她快速成长进步在团里站稳脚跟。可是,为什么呢?连她自己都知道安卜不爱带新兵。
  蒋珂在背了两个月手风琴的时候,还在思考这个问题。说安卜喜欢她吧,她觉得没道理,郑小瑶那种的明明比她更合男人的口味,而且团里一直有传闻,他和郑小瑶以前有过一腿。
  让她自己感觉,她觉得自己还没施纤纤讨人喜欢,除了喜欢跳舞,身上也没有什么其他明显的优点。再说,喜欢跳舞能算什么优点?然后,她就把这种可能否决了。
  否决了以后,她又接着背了一个月的手风琴,打扫了一个月的排练厅。
  前头的新兵集训三个月不算,在进了文工团又快到三个月的时候,她心里怀疑的安卜是在变相帮她这件事情上,有了结果。
  那天政委来排练厅,背着手在身后,到乐队前站了站,关心拉手风琴的陈明的腿伤好得怎么样了。
  陈明那时候的腿伤已经好了,开玩笑地回政委的话,“小蒋同志替我背三个月手风琴了,我敢不好吗?就是我敢,我这腿也不敢啊!”
  政委是个有点微胖地面目温和平易近人男人,听了陈明地话便满眼带笑地看着他,说:“哦?哪个小蒋同志?”
  陈明单手把手风琴往怀里抱,指指蒋珂,“政委,舞蹈队的,蒋珂同志。我们文工团就她一个小同志姓蒋的,没别人。”
  政委转身回头就看到了毯子上练功练得满头汗的蒋珂,蒋珂站定了身子大喘着气也看着他们。然后政委冲她招了招手,说:“蒋珂同志,跟我去趟办公室。”
  蒋珂当时还料不准政委找她有什么事,拿毛巾擦了汗便跟着他去了办公室。
  到了那里,政委先从思想上好好跟她做了一番深入的交谈。蒋珂说话的时候表情认真,从眼睛里就能看出来说的都是实话。她的思想很简单,就是要好好跳舞好好进步,不辜负团长政委和周老师的期望。
  政委对她很满意,最后拿着钢笔敲着桌面跟她说:“我们观察你很长时间了,你呢,确实是个积极上进又踏实又乐于助人的好同志。舞蹈上的事情我不懂,但周老师和夏团长说了,你条件好天赋高又肯努力,三个月来怎么努力的她们也都看到眼里。我看在眼里的也有,帮受伤的同志背手风琴,不管刮风下雨,都没断过。还有就是擦扫排练厅,每天都是你。不管是思想上还是品德上,你都让我们刮目相看。你身上的这些品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
  蒋珂被政委夸得有点飘飘然,但也没真飘起来。她认真地看着政委,等着他把话说完。
  政委稍微停顿了一下,便又说:“所以我们团里领导一致做了决定,打算把团里入团的名额给你。你那边要是没什么问题,就回去认认真真把入团申请书写出来,我们这边会直接把你报上去。过两天,你和这一批军区入团的所有同志一起参加入团仪式,就算是正式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团员了。”


第33章 
  蒋珂双手虚蜷成拳; 听着政委把话一字一句地说完; 自己的呼吸全程都很轻; 指甲轻轻地扣进掌心,并没有多大的感觉。一直到政委把入团申请书送到她手里,她才慢慢感受到自己呼吸的存在。
  然后她跟政委敬军礼; 把红色封面的申请书捏在手里小心翼翼地拿着; 转身出政委办公室的门。
  等她反手关门; 看着已经斑驳掉黄漆的木门在自己眼前彻底合上时,她想起一句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在穿越以前; 入团是一件让她几乎记不清当时具体情况的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情。似乎就是满了十四周岁; 从班长那里拿一张报名表; 找人要范文把申请书的内容抄上; 再找同桌前桌后桌给抄几个评价,就入团了。
  那时候大约就是班长在班级里扯着嗓子喊——入团的来领申请书,一年团费一块二。
  当时大家都笑,一年收一块两毛钱有什么用?那时候的一块两毛钱; 是掉在地上都要犹豫半天要不要弯腰费劲去捡的。家里的钢镚儿丢得到处都是; 也就坐公交车浑身翻不到硬币的时候,才觉得少了这点钱也不行。
  而现在她所处的这个时代不是; 小学里学习优异思想进步才能加入少年先锋队。到了初中入团的要求照样有学习优秀、思想进步、品德高尚这一些,这些要求是切切实实拿来当标准衡量的; 不是虚设。
  有时候就算你优秀了进步了; 是个思想进步的上进好青年; 那也不行,家里成分有问题,照样拿不到这一份入团申请书。再或者穿越前都随便拜托同学抄一抄的评语,在这个时代是要身边人和团支部的人正正经经写的。如果评语不好,例举充分,说明你不能培养入团,那同样入不了团。
  在蒋珂的记忆里,原主不是个十分要求上进的人,而且因为写日志被人偷偷翻看过,被说是无病呻…吟。好在也只是无病呻…吟,没有再歪曲点其他别的出来。
  蒋珂觉得这是这个最好的时代,也就是这信仰上的单纯。入团入党对于这个时代来说,是一件真正光荣而具有神圣感和使命感的事情。因为积极进步而入团入党,入团入党后,态度上就要更加积极。这是对一个人的肯定,也是一种精神上的督促。
  热爱人民热爱党,在这个年代不是一句空话。
  蒋珂拿着入团申请书出办公楼,在阳光下眯眼抿笑。然后她深吸一口气,闻到空气中飘过的一阵桂花香。浓郁的香气,是这金秋时节特有的味道。
  她把入团申请书卷起来,回到排练厅去更衣室把申请书放到柜子里,出来便精神百倍地开始练功。
  施纤纤过来给她抄功翻前桥后桥,小声问她:“政委找你做什么?”
  蒋珂其实不太需要别人帮她抄功,但她也不拒绝施纤纤的帮助。翻完前桥直立起身子,同样小声跟她说:“政委让我填写入团申请书。”
  施纤纤把手抄去她腰下,帮助她翻后桥,“不错啊,进文工团三个月就入团了。”
  蒋珂翻过后桥站起来开始气息不均,笑着道:“得感谢纤纤干事的帮助。”
  “其他的照顾我认,这个可别感谢我。”施纤纤说着冲乐队那边努努下巴,“要感谢也得感谢那个干事呀。”
  蒋珂顺着她努下巴的方向看过去,看到安卜正在那弹钢琴。她看一眼便把目光收了回来,又看向施纤纤,半晌低声道:“你们都知道?”
  施纤纤看着她笑,这么明显的事情,傻子不知道?
  蒋珂看施纤纤这么笑,有点臊得慌,然后又低声,“一开始的时候,我真以为是因为我泼了粥,处分我呢。”
  “所以说你逗啊。”施纤纤笑出来,笑罢了,还是肯定她,说:“谁都不用感谢,也别有心理负担,主要还是你自己表现得好。你要是自己不上进,谁帮也没用。再说,我们干事帮助新同志进步,是应该的。身为共…产…党员,就是要乐于助人。现在到哪里都提倡学雷锋,我们也一样呀。安卜帮助你,是他的进步。再说,他也没替你背一天手风琴,没替你擦一天排练厅,算什么帮呀?认真说起来,哪有我对你好呀。”
  经历过三个月的每天相处,蒋珂和施纤纤安卜和昌杰明之间的关系早就不陌生了。况且,每天早上吃饭前的那段时间,都是她和安卜单独相处的。从营房走到排练厅,在排练厅一边打扫一边听他弹钢琴,然后一起去饭堂找到施纤纤他们吃早饭。
  伤筋动骨一百天都好了,所以这时间也是足够让蒋珂融入施纤纤安卜和昌杰明的铁三角的。她现在没有太多的心理负担,听着施纤纤说的这话,好像突然也想通了那么一点点。
  她在脑子里细细捋起来——因为施纤纤一开始就跟她投缘,所以总是多照顾她一点,然后自然地拉着她进了安卜和昌杰明的圈子。又因为施纤纤是唯一一个和安卜昌杰明处得好的姑娘,所以安卜和昌杰明都卖施纤纤的面子,对她也不差,相处下来之后,还可以说很好。她现在和安卜、昌杰明在一起时的状态也是很轻松的,像好朋友该有的样子,会打闹甚至会互相调侃。
  她觉得自己这种想法还有佐证,就是她们当时刚从其他地方过来部队,安卜和昌杰明的态度很明显,都不想带新人领东西。昌杰明当时就跑了,要不是施纤纤叫安卜不准走,他当时应该也就走了。
  这么一想,好像一切就都说得通了。她能有今天的进步,一切还得归功施纤纤。
  于是蒋珂想罢了收收神,看着施纤纤,还是笑着说了句:“还是得感谢纤纤姐。”
  施纤纤愣愣——得,又把话绕回去了。
  蒋珂穿越之前入过共青团,但入团申请书都是找了别人的抄的。当时具体在那大片大片的白纸空格里写了什么,她一个字都想不起来。偏偏她又不是个能写会画的人,在高兴能顺利入团之后,入团申请书的填写又成了一桩难题。
  中午她拿着笔记本圆珠笔和申请表跟施纤纤去练功房,这三个月以来,她们每天中午都会去练功房练功。
  因为要写入团申请,今天蒋珂到了练功房就没有去更衣室换衣服。她拿着笔记本和圆珠笔去钢琴边坐着,把申请书和笔记本摊开摆在钢琴琴键盖上,捏着圆珠笔在手里转,思考怎么写。
  施纤纤换完衣服从更衣室出来,先去热了热身。等她热完身,看到蒋珂还在冥思苦想的样子,便往钢琴边去了去,然后想起什么一样说:“我给忘了,你应该不知道怎么写才对。”
  蒋珂抬头看向她,“个人基本信息都会填,就是……”
  就是的后头的话还没说出来,一本同色封面的入团申请书落在她面前。红色封面中间,是一样的穿军装戴军帽的毛…主席四分之三侧脸。
  蒋珂和施纤纤一起回头,安卜已经到了钢琴边,跟施纤纤说:“我教她写,你去练功吧。”
  施纤纤耸耸肩,不打扰安干事做好事,安安心心地转身练功去了。
  安卜这便往长凳上坐过去,把那本封面褪色范旧的申请书打开,从军装的左胸口袋里拿出一支钢笔,送到蒋珂手里,跟她说:“钢笔写正式一点,先把封面上申请人姓名填上。”
  蒋珂看到那本旧申请书,自然跟看到救星一样,忙接下他手里的钢笔填写封面上的姓名。姓名填写好,打开申请书第一页,一整页的具体信息填写,包括姓名性别家庭出身等。
  蒋珂埋头认真填完,留下大片写申请正文的地方,去看那本旧的怎么写。
  安卜在她看的时候在她旁边说:“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按格式写。正文主要写自己对团组织的认识和入团要求,然后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个人情况,深入地谈一谈自己对共青团组织的认识是怎么提高的,最重要的是表明自己积极向上的态度,写清楚自己的努力方向,最后谈谈自己要以怎样的态度接受团组织的考验。另一页的入团宣誓誓词,抄上就好。至于评语,交上去会有人给你填写,不用管。 ”
  蒋珂听得似明白似不明白,看着范文,听着安卜的话,最后综合了一下,捋出了自己的思路。捋出来也不敢直接就往申请书上写,她拿过笔记本圆珠笔,在笔记本上先打草稿。脑子里组织词汇,嘴里碎碎地念,手上一个字一个字地落笔。
  写完标题称呼,然后写了大概有两行,忽然听安卜在她耳边说:“哇,你这画的什么?蚯蚓吗?”
  蒋珂听到这话就停了笔,侧头抬起半张脸翻起眼皮来看他,微微鼓着嘴,不太高兴。她写字确实不怎么好看,但也没到蚯蚓爬的地步吧,这么夸张。
  安卜看着她有点不高兴的样子,忍不住笑出来,然后说:“开玩笑开玩笑,挺好看的。”
  蒋珂不跟他计较,低下头来继续写。结果她一边写,安卜在一边就看着笑。这就忍不了了,她不再抬眼盯他,直接抬脚踩了一下他的脚,声音极小地念一句:“不准笑,再笑打你。”
  安卜吃痛,但没吭声,也没弯腰去揉。他看着蒋珂的俯面的侧颜,耳朵的轮廓,脸颊的弧度,微微抿起的双唇,眼睛里突然有了浓郁的色彩。
  他后来没有再笑,也没跟蒋珂再闹,再闹下去有些东西要从心底炸开奔涌出来。他很认真地指导蒋珂把申请书写完,看着她一笔一划抄去申请表上,然后又看着她抄誓词。
  在誓词抄到最后几个字的时候,蒋珂松了口气,觉得任务完成了。也是这时候,身后传来并不润耳的一句,“恭喜我们的小公主入团哦。”
  蒋珂回过头去看,是郑小瑶。


第34章 
  郑小瑶穿着墨绿色的阔腿松紧腰七分裤; 直挺着腰身进了练功房。进屋后并没有把目光放在钢琴边的安卜和蒋珂身上多做停留观看; 便径直去到一边脱下身上的军装外套; 然后坐到地板上开始换鞋。
  她说话的样子和语气虽还是很平常的,表面上没有那种让看了便忍不住鄙夷的小家子气。她大部分时候的姿态都是显得有点高傲; 但单这句话语其中的阴阳怪气,却也不难让人听出来。
  施纤纤在扶把边练功; 很平常地笑了一下; 说:“说什么鬼话呢,大清朝都灭了多久了; 还有小公主呢?你这叫封建残余,被政委听到了,要给你上思想政治课。”
  郑小瑶不以为意,坐在地板上,把蓝色软底的舞蹈鞋穿到脚上; 熟练地往脚腕上缠系带,说:“一进我们文工团; 大家就都不约而同地照顾着宠着捧着偏心着; 不是小公主是什么呀?”
  施纤纤把腿直直地搭在扶把上; 停住动作,还是笑着,看着她说:“听你这话里的意思,嫉妒了呗?”
  “我嫉妒什么呀?”郑小瑶把舞鞋穿好; 出口否认; 往扶把边去搭起腿; “我就是好奇,看起来普普通通的,本事倒不小。”
  施纤纤回头看一眼还在抄誓词的蒋珂,又看一眼郑小瑶,摇头笑。
  郑小瑶一直仗着自己长得好看,舞蹈功底强,是舞蹈队里最出色的人,简单直接地很傲气。她会对蒋珂生出嫉妒心理倒也可以理解,一是舞蹈教员周老师对她的重视态度,对她的地位产生了威胁,二就是安卜。
  虽然有些事情明面上不好胡说,但其实大家都知道,郑小瑶心里一直是喜欢安卜的。就像安卜在好像做了什么又好像没做什么的情况下帮助蒋珂入了团这件事之后,其实大家心里也都看得明白,安卜对新兵小蒋同志的态度很不一般。但你也不能定性胡说什么,因为人家确实也没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在安卜和昌杰明这个圈子外的人看来,也就是郑小瑶视角,自然而然就觉得蒋珂这个姑娘心机极重,不知道以什么手段在来文工团第一天就进了安卜和昌杰明的圈子,然后被三个人当小妹妹一样呵护着照顾着,一向不怎么关心别人事情的安卜和昌杰明也对她很好,奇怪不奇怪?
  如果是寻常的事情,大家都不会往心上放。可就是因为这事情奇怪,所以才会格外招人嫉妒。嫉妒会使人看事情产生偏差,比如不会承认蒋珂身上真有什么特别有魅力的地方,只会认为她心机重。
  而被铁三角拉进圈子宠着也就算了,偏偏她跳舞确实不错,周老师和团长也认可。虽然除了第一晚让她试跳了一下领舞喜儿,之后再没有让她跳过领舞,但第一天的事情已经在人的脑子里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郑小瑶以前中午是要睡午觉的,很少在一天难得的休息时间里来练功,因为她对自己很自信,知道自己不需要做额外的努力就比别人好。但是在蒋珂来了以后,并知道蒋珂和施纤纤每天中午都会放弃睡午觉的时间到练功房练功,她便开始时间不定地过来练功。到现在,已经是每天中午都会来。
  但像郑小瑶这种高傲的女孩子,不会轻易在感情上低头示弱,也不会做出很倒贴很自降身份的事情。同样,更不会赤…裸…裸地表现出对别人的嫉妒心理,显得自己很没底气很在意很紧张一样,她应该一直是很自信的。
  所以,郑小瑶用最平常的语气说完两句略显阴阳怪气的话之后,就再没有多说什么,投入且认真地练起功来。然投入也不过就一小会儿,就又不自觉被在钢琴边说话的蒋珂和安卜吸引了注意力。
  蒋珂趴在钢琴边把誓词抄完,放松地吐了口气,来回翻翻自己的申请表,很满意。
  然后她把申请表合起来,把手里的钢笔送到安卜面前,故意糯着声音很认真地说:“谢谢安卜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