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十年代小女工-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常招待的话,她会发疯的。
  晚上的时候,杨家人都来杨晓卉的新房了,连金爱莲都来了,挺着六个月的肚子爬了四层楼上来了。
  前几天她就让杨建国传话,说搬家那天晚上来,白天她要招待厂里的同事,没时间应付家里人。
  金爱莲怀着孕,体力还挺不错的,坐下歇了不到十分钟,就站起来,先是到厨房参观了一下,看着干净整洁的灶台,和漂亮的上下原木色橱柜,一边用手一个个打开看里面的东西,一边啧啧出声,“小妹啊,你这厨房可真漂亮,要是大嫂有这样的厨房,天天下厨都愿意啊。”
  杨晓卉忙着倒水,没搭理她,反正这厨房就是做样子用的,以她的厨艺还是不要经常下厨为妙,她对自己有很深刻的了解。
  出了厨房,金爱莲又向卫生间去了,一进来就看见洁白发光的瓷砖,一块块整齐地贴在墙上,那看地是目瞪口呆,真没见过谁家把卫生间装地这么好看的。还有那抽水马桶和洗漱台,她也没见过,多看了好几眼呢。
  金爱莲在那边转悠着,杨建设在和杨建国说话的空档还在关注她呢,就怕她出个差错,本来今天他都不想让她来的,因为杨晓卉住四层啊,他们家住的两层楼,金爱莲天天上下都要抱怨呢。
  可是她听说了这事,就一定要来,杨建设也不能多加阻拦,孕妇太激动对孩子不好,就只能自己多分出心来看着她。
  杨一山坐在沙发上,眼睛都看不过来了,谁能会想到这么多儿女中,最出息的会是沉默寡言的小女儿呢,工作好,受厂长器重不说,还能分到这样大这样好的房子。
  葛红花坐在他旁边,拉拉他的衣摆,小声说:“建设他爸,你看晓卉一人也住不过来这么大的房子,是不是晓芹和建兵能一起搬进来啊?”
  她说这话是为了家里那两个明年要参加考高的考生,这边安静,房间大,复习累了,还能在楼下的小树林里转转,休息一下,总比待在家里要好吧,地方那么窄,多一个人连都转不过身来。
  杨一山沉默了一分钟,开口说:“他们来了,住哪里啊?”
  嘴上这么说,心里还是不愿意杨晓芹和杨建兵来打扰小女儿,他是看明白了,这孩子就是一个怕麻烦的主,虽然是一家人,也可有亲疏远近之分。如果是杨建国,她应该会同意,那两个孩子的话,估计不会答应让住进来,到时候提出来闹僵了可不好啊,不能跟这样有出息的孩子疏远了感情。
  “晓芹可以跟晓卉一个屋,我看过那房间的床很大,睡两个姑娘是足够了。建兵呢,可以在书房支个行军床。要我说啊,弄什么书房呢,里面统共就没几本书,还要单独空出一个房间,多浪费啊。”葛红花三言两语就把房间重新安排了一遍。
  至于杨晓卉为什么弄间书房出来,而不是客房,就是为了杜绝杨家有人想住进来的打算,可她怎么会想到就算弄了书房,葛红花还是想把杨晓芹他们塞进来。
  杨一山看了眼脸上带着笑意的葛红花,顿了顿,说:“建设他妈,你要记住,这是晓卉的房子,就算你是她妈,也不能随便替她出主意。”
  葛红花听了这话,脸拉了下来,正要开口说话呢,杨一山抢在她之前又说了,“晓芹和建兵在家里复习不也挺好的吗,突然换了个环境,也许还要适应一段时间不说,这边里学校和火柴厂也远,搬到这里了,每天来回在路上就要接近两个小时,这还是他们有自行车的情况下,如果走路,路上耽误的时间更长,你说是不是?”
  葛红花不言语了,一是杨一山说的很有道理,轻易换环境,确实需要时间来适应,二是囊中羞涩,家里的钱还留着给杨建国娶媳妇,给杨晓芹和杨建兵考上大学当生活费呢,要是同时买两辆自行车,她可舍不得。
  杨晓芹坐在一边,竖着听着父母的讨论,听地不是很清楚,但也知道个大概意思了。说不心动是假的,如果能住在这么好的房子里面,大概她每天一觉醒来都是活力百倍的吧,哪里会是像那个窄小的小房间醒来,睁开眼睛就看到床板,很是压抑。
  她如今白天在火柴厂当临时工,是葛红花托了关系才让她进去的,晚上回家,匆匆吃几口饭,就挑灯夜读到半夜,她没有很多时间能浪费,只能抓紧每一分每一秒。
  好几次,复习着,就看见血一滴滴掉在书本上,为了怕弄脏书,她连忙转身去拿手帕捂住鼻子,然后继续打起精神复习。不拼不行啊,她的基础本来学的就不好,参加过一次高考,杨晓芹就知道自己的短板了,所以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时间复习。
  本来她想在家里专心复习的,可是金爱莲隔山差五地跑出去闹,说她在家里吃白饭,她毕竟是年轻姑娘,就算在乡下也听过难听的话,可这是家里人,是嫂子,不能不在意,闹地真不像样了,谁知道他们会站在那边,一个是嫁进来的儿媳妇,一个是以后要泼出去的水,没办法后来就找了份在火柴厂的工作。
  杨晓卉拿着托盘端着杯子到了客厅,再把杯子一杯杯递给他们,金爱莲接过杯子,喝了好几口,说话直冒酸气,“小妹啊,大嫂看过了,你这房子真不错啊,不知道什么时候你大嫂我能和你大哥住到这样好的房子里啊。”
  等你们努力赚到钱的时候,杨晓卉心里默默地回答。
  金爱莲看她没反应,眼睛转了转,又说:“小妹啊,你怎么没给你二哥也弄一套啊。以后相亲啊,人家姑娘看到他有这样的房子,还不得高看他一眼啊,到时候结婚了,也好住的呀。”
  哟,这是要挑起她很杨建国的矛盾啊,杨晓卉刚想说话,杨建国的手就搭在她的肩膀上了,这是不用她开口了。
  杨建国双手交叉,似笑非笑,“大嫂,你可别忘了,我也是机械厂的职工,这里以后还会有二期工程呢,可以分房。就算二期工程我没分到房子,我有手有脚的,能自己挣钱买房子,为什么要靠小妹来为我争取啊,她在厂里也是如履薄冰的,多少人都想看着她倒霉,我是她二哥,怎么能拖她后腿了,连累她,大嫂,我说的是不是这个理啊?”
  金爱莲看着杨建国的脸冷了下去,转头又看见杨一山满脸不赞同,脸是青一阵白一阵,干巴巴地挤出笑,给自己打了圆场,“二弟,我也就是随口一说嘛,你怎么还当真的了呢,大嫂可不是这个意思,你大哥就知道,建设,我不是这种人,对吧?”
  杨建设连忙点头,严肃着脸说:“建国,你是想岔了,我了解你大嫂,她不是这样的人,就是说话有口无心罢了,她也是为了你们好,才会说心里话呢”
  结婚四年了,金爱莲什么人,作为枕边人还不清楚嘛。可就算她有哪里说得不对的地方,那也不是小叔子能挤兑的,看到自己爱人受欺负了,杨建设当然要维护她啊,保全她的颜面,夫妻一体嘛。
  杨晓卉欣赏完金爱莲的狼狈模样,转身对着杨建国得意洋洋地比了一个大拇指,二哥威武,不愧是她的二哥,说地金爱莲招架不住,痛快,谁让她要挑拨他们感情这么好的兄妹,活该!


第59章 
  杨晓卉在钰锦园住了几天之后,发现住在这里不便之处; 原来她住在厂附近的单身宿舍; 走路来回一趟只要十几分钟; 现在走路的话来回最起码要两个半小时呢。
  早她之前入住的家庭里,条件好点有辆自行车,骑车只要半个多小时。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双职工,所以早上上班的时候,自行车后面坐着爱人,前面的单杠上带着孩子; 孩子还不能太大了; 太大了就坐不上去了,一辆自行车三个人坐着,骑车的那人愣是在冬天里累出满头大汗; 里面的衣服也被汗给浸湿了,还得认命地先把孩子送学校,爱人送工厂; 体力不支的人骑回到厂里就歇菜了。
  这要是大夏天的话; 人光流汗就要虚脱了; 可大冬天也不好受啊; 露出的脸和手被刺骨的冷风吹地没知觉; 可额头和后背还在淌着汗,冰火两重天啊。
  要是赶上下雨下雪的天; 那滋味别提多酸爽了。
  钰锦园当时完工后; 还剩余了一小部分的建筑材料; 杨晓卉大手一挥,就用这些材料维修了一下破破烂烂的黄泥路,要不然他们出行会更加的痛苦。
  还有一部分家里没自行车的怎么办呢,只能走路来回了。每天早一个多小时出门,冬天早上天还灰蒙蒙的,人就已经拖家带口的在路上走了,不走不行啊,要不然会赶不上上班上学的时间,有时候孩子走不动,哭闹起来,父母还要轮流背着孩子继续往前走。
  就算上下班这么不方便,也没几个人抱怨过。这里的房子多好啊,该有的设施都有了,家人住着也不拥挤了,宽敞地让亲戚朋友羡慕地不得了。再说家里还有暖气,每天回家都不用像外面一样裹得严严实实,反而要脱掉棉袄,一身的轻松,孩子和老人自从住到了这里,今年都没怎么生病感冒过,往年一到冬天这是常有的事情,多走点路算什么啊,权当锻炼了。
  杨晓卉有时候挺佩服现在人吃苦耐劳的精神,佩服是佩服,她个人忍受不了啊。
  这些天上下班都是董明月带着她,小周倒也说过,可以带着她来回,反正小姑娘一看就不重,也不会太累人。
  杨晓卉当时就笑笑,“周秘书,你的好意我心领了。现在我可以先试试,如果需要的话,我就买辆自行车上下班。”
  这也是法子,人家小姑娘想自立,那就不要给人家瞎出主意了,小周笑笑,只当这话没说过了。
  杨晓卉是经过考虑才拒绝的,一次两次麻烦人家是可以,反正她现在年纪还算小,暂时不会然别人联想到男女关系,时间就了,让人家天天带你上下班,多不好意思啊啊,再说翻年她就18岁了,还是避嫌一下比较好,惹上这种绯闻对她和小周都没有好处。
  至于她骑自行车上下班,那是最后不得已的选择,也不知道为什么,明明学车都很快能上手的她,骑起自行车总是歪歪扭扭,小的时候摔过太多次,弄的她有些不敢骑车了,怕摔跤啊,摔跤还不是最可怕的,就怕破相,能两辈子都有一张漂亮的脸多难得,可得好好保护着。
  杨晓卉开始作死地走路去上班了,心里还想着别人都行,她为什么就不行,还不信邪了。可走了不到二十分钟,悔得肠子都青了,她还是高看自己了,虽然经过一年多的艰苦磨炼,本质里她还是那个怕苦怕累的娇小姐,吃不了苦,特别是调了岗位以后,又恢复了以前的懒惰本性。
  就在这时,董明月骑车经过,看她在路边发呆,停下车支着,“小杨,你怎么停在这里了?”说着又低头看了看手腕的上手表,“不快点的话,上班时间快到了啊。”
  杨晓卉面无表情地抬头看了眼董明月,她现在又冷又累,一点也不想说话。
  董明月上下打量了她一番,鼻子被风吹得红红的,原先梳地整齐的头发被吹地分散开来,一头乱发蓬蓬的,鞋子前面还沾上了泥点子,估计后面裤腿上也有不少呢。因为昨天晚上下了场雨,地还没干呢,幸好之前有修缮过,要不然真是一走一个黄脚印。
  董明月心思一转,笑着开口,“小杨,我看这时间也不早了,你一个人走路去怕是要迟到了,咱们是一个厂里的同事,我带你去吧,也不费什么力气。”
  既然人家都愿意带自己了,杨晓卉当然不会拒绝了,忙不迭地答应下来了。
  她本来都打算好了,今天不去厂里上班了,等她深一脚浅一脚地到了厂里,估计都要中午,还不如直接请假再在家里画图好了,回去的路比去厂里的路要近多了。至于明天上班的事情,等晚上就去找小周让他上下班带着自己,先就这样凑合着吧。
  董明月骑车带着人肯定比自己骑要累的多,就算杨晓卉不是很重,那也是个大活人啊,体力虽然透支,可她心里却是很高兴,这个小杨平时对谁都是一副冷冷淡淡,清高的样子,说起来她们认识也挺久了,可交情几乎没有,难得她有事求上门,趁机打好交道要紧。
  如今董明月没有像以前那样拼命地想从机械厂飞到政府单位去了,机械厂现在发展势头很猛,她又分到房子,连家里的父母都说先安心地留在厂里,真的以后要离开,他们会想办法的。
  关于出行不便的事情,吴锦生身为一厂之长,也深受其苦啊。他家是钰锦园少数有两辆自行车的家庭,分配时,儿子自己一辆,他在市一中念高二,正好跟机械厂反方向。
  而刚刚从省城调过来的爱人在政府单位上班,跟他一条路线,等他骑车到了厂里后,自行车爱人骑走,政府单位还要骑十分钟到,等下班了爱人再骑车来接他。
  年轻的时候,体力充沛,精神都用不完一样,带着爱人这点路程算什么啊,再骑上半天他都不会累。现在年纪上来了,爱人的体重也跟着上升了一点点,吴锦生就吃不消了,每天回家腰酸腿痛啊,还不能让爱人和儿子发现。
  因为早些年他经常在儿子面前吹牛,说自己年轻的时候体力多好多好,跑步啊,游泳啊都不在话下,现在陡然在他们面前掉落了神坛,他的颜面何在啊,所以打死也不能说自己累,就算是真的累,也要吃牙坚持着。
  他也曾经就出行不便的事情,找交通局沟通过,要求他们给开通一条公交路线,讲过钰锦园,这么一来,上班上学难的事情不就解决了嘛,也可以让他从繁重的体力活中解放出来。
  现在一到下班的点,他就希望时间过慢点,早上还没恢复过来呢。
  交通局局长没有当场同意或者拒绝,说:“吴厂长啊,这不是一件小事,我也要跟上边的领导汇报一下,等有了结果,我这边再通知你。”然后就客客气气把他送了出去。
  吴锦生一看局长这样,心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估计开公交线路的事情有的磨了。
  现在机械厂在江州弄地有身有色的,其他国营厂背地里眼红地不得了,他们虽然不能对机械厂做出什么不利的事,但是拖拖后腿的事情还会很乐意做的。
  吴锦生他们还能继续等待上边的通知,杨晓卉坐了几天自行车后面,忍不住了,上班的时候,就去敲了厂长办公室的门了。
  “进来。”吴锦生抬头看见她进来,有点意外。
  最近这段时间杨晓卉正忙着赶圣诞节特售的折叠镜子,既然是节日特售,价格当然要涨一些了。
  又要赶时间,让成品能在圣诞节前运到美国赚上一笔,如果时间晚了,这批镜子难道留着等明年的圣诞节嘛。又要设计出不同以往的镜子,光靠她一人工作量有点大。
  厂里上下达成了默契,就算有事情找她商量,也要等过了这段时间后,
  “小杨,你过来找我,是不是有什么工作上面的事情要我出面解决啊?”吴锦生面上不动声色,语速很快还是暴露了他心里的小紧张。
  杨晓卉坐下来,看着他开口说:“不是工作上面的事情,是生活上面的事情,但是这个问题不解决,也会影响到我工作的效率。”
  听她说地这么严重,吴锦生脸色开始凝重起来,“到底是什么事情,厂里能解决的一定帮着解决。”
  “是关于上下班时间的问题,厂长,我算过,现在住在钰锦园的职工来回要花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之间,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就拿我自己举列子,如果没有董主任带我来回,每天要在路上花两个多小时,到了厂里,要歇息一段时间,才能恢复精神开始工作……”
  “小杨啊,你说的这个问题,我已经去市里找过交通局了,现在还没有收到回复。”
  “厂长,你觉得多久才会收到回复,一个月,半年,一年,现在市里边不想激化我们厂和其他国营厂的矛盾,就想和稀泥,我看啊,这条线路一时不会开不了。”
  吴锦生叹口气,说:“那你有什么办法,解决交通不便的问题吗?”
  杨晓卉就等他这句话,笑着说:“厂长,既然求别人没用,那我们就自力更生,买上几辆公交车,也不用求爷爷告奶奶的,自己开车接送职工,你看这样好不好?”
  当然好啊,吴锦生顿时豁然开朗,原来还有这样的解决办法,之前怎么没想到呢。机械厂里有每个月从美国过来的货款,一直源源不断,那这些钱买上几辆公交车改善一下条件,没人会反对的。
  果然,在周一厂例行会议上,吴锦生就抛出了这个重磅□□,低些的科长们都炸开锅了,他们也是同病相怜啊。
  这在现代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很多公司工厂用大巴车接送员工是很平常的事情,在七十年代末,可是开天壁地般的事情啊,就没听说过哪个工厂怕职工上下班不方便,而大手笔买公交车的。
  赵科长想了想,首先发表了意见,“厂长,我有个亲戚在省城的公交公司里面当领导,也许可以从他那里弄几辆报废的公交车。”
  “赵科长的意见很好啊,咱们现在是有钱了,可公交车有钱也没地买,我觉得可以试试他的意见。”财务科科长附和道。
  其他领导也点头,都觉得可以先试试这条路能否走的通,不通到时候再商量。
  公交车的问题暂时算解决了,还有司机的人选呢,就这个问题人事科科长说了,“厂长,我认为咱们厂也不用专门招司机,在宣传栏上贴个通高,让有意向要学车的职工可以踊跃报名,在里面挑几个悟性好的跟刘天立学车就行了,他教人开车还是有一套的,小杨不就没学几天,自己就学会了嘛。”
  “到时候人事科可有的忙了,估计有一大批小年轻要来报名呢。”有科长笑嘻嘻地插话说。
  会议结束后,分配到任务的科长们都各自忙活去了。半个月后,赵科长亲戚弄了四辆报废的公交车,让机械厂派人去开回来。
  说是报废的,实际上还半新呢,他们正赶上省城淘汰老旧公交车,赵科长亲戚把这四辆不属于报废的公交车也弄成了报废。
  开回厂里的那天,全厂都轰动了,下班的时候很多职工围着车瞎转悠,就是不肯走,很多老职工激动地抹眼泪了,连连说,“你们这些小子可赶上好时候了,现在居然还能车接车送的,我老了,没几年就要退休了,享受不了多久了。”
  公交车经过技术科科员的精细检查,还有老职工的翻修,恍然一新,就跟新的没区别。
  等学车的三个职工也学好,就跟着刘天立一起早晚开车接送了,不止钰锦园住的职工和家属能享受到车接车送,沿路上的其他职工只要站在路边等候,车来了,看见人,就会停下来载着一起去机械厂。
  虽然很多时候三辆车都挤得满满当当,可职工的心里是热乎乎的,至于杨晓卉跟着厂里领导一车,几乎没有员工会上这辆车,就算加上家属,还是宽敞的。
  至于开车的四个司机,暂时居住在休闲中心的空房子里,成家的刘天立带着爱人和孩子一起住进来了,其他三个小年轻都没能成家,就住在一个房间里。
  厂里说好了,等明年二期工程完工了,就会分配给他们一人一套房子,这样方便工作,所以每天他们开车的精神都是满满的,都在憧憬着以后也能住在这里呢。
  现在能在机械厂工作可是顶顶神气的事情呢,连以前最体面的肉联厂都被比下去了,机械厂逢年过节,发鱼发肉,还发米和油,偶尔还有水果和点心,什么实惠就发什么。
  只要看到附近哪家有人进出拎着东西回来,那一准在机械厂上班。人家不止发东西,还发奖金呢。
  赚钱了,吴锦生就想着提高职工们的待遇,又不能贸然给他们涨工资,要不然其他厂里领导怎么办,跟着涨没钱,不涨,被职工们骂死。所以采取迂回政策,给发一笔比工资都高的奖金,所以现在机械厂的未婚青年身价可是江州婚恋市场第一位啊。
  如今的小伙子大姑娘找对象,如果能相到机械厂的人甭提多高兴了,工资高,福利待遇好,以后还能分到钰锦园那样的好房子,十足的金龟婿金娃娃啊。
  人家厂里的工服也特别好看,布料厚实,服帖,款式穿着也精神,很多职工去相亲穿着干净的工服一点也不丢份。这么好的服装当然是杨晓卉设计的啊,反正有钱,给职工换几身衣服算什么啊,这么好看整齐的衣服穿着也是给厂里挣面子啊。
  后来很多小年轻还专门去裁缝店里定做这种工服,可是布料不好,做好穿起来跟原版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可小年轻不在乎啊,各个美滋滋的穿着呢。


第60章 
  时间到了八零年,杨晓卉突然发现自家小区旁边自发形成了一个小菜场。
  开始有一两个胆子大的周边农村人挑着吃不完的新鲜菜; 蹲在小区门口也不叫买; 看到人出来; 就憨憨笑着,老实巴交的模样。
  匆匆赶着去上班的女主人经过简陋的小摊子时,都迈不开脚了,有一个围在那里,后边人也跟着围着筐子挑起了菜,一边挑还一边询问价格。
  一听价格比副食品商店要便宜; 还不要票。那还了得啊; 好像不要钱一样,也不挑拣了,就怕被人抢先了; 直接拿起一把菜,掏钱就买了,然后火急火燎地把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