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画堂春深-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铺盖新换过,室中淡淡一股血腥气。宝如已经躺稳了,盖着水红绸面的被子,孩子生的太快,连她自己都没有反应过来,孩子已经在襁褓里了。
  杨氏怀里抱着孩子,襁褓是她自己包的,白绵绵的细绵布,衬着小婴儿红嫩嫩的肌肤。脑袋比拳头大不了多少的小家伙,一双圆圆的眼睛自打生下来便睁开,恰与宝如的眼睛一模一样。
  不过新生的孩子,头发至少三寸长,方才叫产婆们洗了洗,此时干了,一点胎脂也不带,虚蓬蓬高竖在头顶,又滑稽又可爱。
  杨氏只看了一眼,哎哟一声,便疼到了心眼儿里,她在四十岁这年有了孙子,她的人生算是圆满了。
  还在拿酒精擦拭剪刀的产婆回头,见季明德脸色很不好,呆愣愣站在窗边盯着孩子。解释道:“我打二十岁开始给产婆打下手,整整接生二十年,也是头一回遇到尊府小公子这般生的快的。
  孩子生的快,妇人少受罪。这是大都督和二少奶奶的福气,快去看看孩子,给二少奶奶道声辛苦吧。”
  季明德再看了孩子一眼。
  小家伙两只圆碌碌的眼睛明亮无比,襁褓在杨氏怀中不停突突着,不一会儿,小家伙一只拳头就从襁褓中突了出来,在空中虚虚一乍,杨氏便是一声叫:“好英武的小子,生出来就会耍拳。”
  这样说,果真是个儿子。季明德几乎要晕倒。
  闭上眼,脑海中仍是小季棠的样子,紧眯着的双眼,睫毛长长,像两弯细细的下弦月,圆而大的脑袋侧歪着,被装进陶瓮之中,宝如便倒扣上了盖子,圈入怀中。
  那孩子最终,都不会再回来了吗?
  杨氏把孩子抱了过来,往季明德怀里塞着,得意洋洋:“瞧瞧吧,我就说是个儿子,要不要揭开给你看看小牛牛?”
  季明德转身,宝如也在望着他。
  西厢是为了孩子出生,专门准备过的产房,外间盘炕,宝如住着,里间设床,是给孩子和奶妈睡的。
  奶妈和杨氏两个抱着孩子进了里间,外面的炕上,便唯剩个宝如。另两个产婆清理了污秽,悄悄儿的退了出去。
  孩子来的太突然,从开始发动,到生下来,顶多不到半个时辰。
  宝如一脸得意:“方才产婆夸我,说我是她接生过的产妇里,最有劲儿,生的最快的。”
  季明德哦了一声,握过宝如的手攥在手中,缓缓捏了捏两捏,道:“这是你这辈子该有的福报。”
  宝如瞧着季明德似乎不怎么高兴,看了半晌,问道:“你为何不笑?”
  季明德两颊抽着,忽而咧嘴,这大约是他这辈子第一回,笑的时候两颊没有酒窝。脸色惨白的,笑的如丧考妣的丈夫,倒是吓了宝如一跳。
  她不知道季明德心中此时唯有一个季棠,他和她之间的另一个孩子,他满心的期待,上辈子妻离子散,这辈子一点点重拾,有季棠,有她,于他来说,才有一个完整的家。
  他满心期待,满心欢喜,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那孩子永远回不来了。
  盯着季明德看了半天,宝如以为他如此晦丧,是因为自己生了个儿子,没有替他生出女儿来的缘故,道:“罢了,你先出去吧,我要睡觉。”
  她重又躺了回去,问奶妈把孩子要了出来,襁褓放到自己身边,便稳稳睡着了。
  四月的夜,明月照着金砖,廊下雕花隐隐,院子里来来去去,全是些小丫头,由秋瞳带着忙里忙外。
  尹玉卿在一群的小丫头阵中添乱,坐在宝如的炕沿上,不停的唧唧喳喳。
  小家伙自打生下来,过半个时辰一哭,两个奶妈并一个杨氏,三个人围圈儿照料,宝如似乎也没怎么睡过觉,孩子一哭,她便要醒一回。
  季明德一直站在西屋的檐廊下,就那么杵着,像根柱子一样。
  当然也没人顾得上理他,小家伙一出生,嗓门畅亮,哭声扬天,这才是真正的活祖宗,只要小嘴巴一咧开,嗓门大到惊人,满院子都围着他转,季明德被这整院子的人给遗忘了。
  眼看子时,宝如和孩子一同醒来,该喝汤了。
  杨氏到此刻才发现季明德的不对劲儿,趁着奶妈给孩子喂奶,一口口给宝如喂着鲫鱼豆腐汤。
  “以我四十年做人的经验,虽说很多人嘴里说着想要女儿,但终归还是生了儿子更高兴,我怎么瞧着明德像是真的不高兴?莫不他就真的只想要个女儿?”
  鱼汤虽不加盐,倒也炖的很鲜,宝如生过孩子太虚,吃了几口便是满头的汗,也是一笑:“管他呢,就为着他生气,难道儿子能变成女儿?”
  就好比大家一起开玩笑,其中一个人却急吃红脸的怒了,搞的大家都败兴。
  小家伙吃罢了奶就睡着了,奶妈将他偎在宝如身边,睫毛长长,鼻梁高挺的小家伙,瞧长相无比秀致,嗓门却格外的大。宝如在他奶香香的颊侧吻了吻,学着小儿的奶声奶气:“爹不疼有什么关系,咱们堂堂有娘疼啊。”
  杨氏歪在炕沿上,怎么看也看不够这点小宝贝儿,见他忽而蹬腿,轻轻揭起尿布,小牛牛一乍一乍,果真是在尿。
  杨氏乐呵到连觉都不睡,就那么两只眼晴直勾勾瞅着沉睡中的孩子,守在宝如身畔。
  季明德直等到屋子里的人全睡着了,才走了进去。
  这是他第二回看孩子,轻轻揭开软绵绵的襁褓,小家伙穿着件恰恰合身的小上衣,烟灰色,衬着粉嫩嫩的肤质,分明才生下来的小孩子,两只小胳膊儿平坦着,四仰八叉的躺着,瞧着倒是莫名的大气。
  这样小的孩子当然没有裤子,两条腿还是在娘腹中的小罗圈样儿,当中一点小蚕蛹竖着,豆丁点儿蚕蛹,顶天立地的模样,威风凛凛。
  确实是个男孩,从此,他就有儿子了,但他也永远失去季棠了。
  手触上孩子软嫩嫩的小手,父亲指腹上的茧子太砾,孩子生来未接触过这样粗糙的东西,小手明显一缩。季明德忽而回头,宝如圆圆一双眼睛睁着,直勾勾望着他。
  黯黄色的灯光下,季明德就坐在一尺阔的梨木炕沿上。回府后连朝服都未换,宝蓝色的蟒袍随着他修长的身体,折出动人的褶子来。
  “儿子如何,女儿又如何?你若果真想要个儿子,咱们日子还长,总会生出来的。”宝如温声劝道,孩子生的太顺,她简直没有感觉到疼,此时唯有满心的欢喜。


第235章 修齐
  眉锋弯弯他略深的双眼中终于有了点神彩烛光在他脸上镀了一层暖色声音亦温柔无比:“好。”
  他这勉为其难的样子显然仍旧不高兴。
  宝如温声劝道:“你心以为堂堂是个女儿可他在娘胎里时总听爹爹讲些土匪杀人的故事野狐哥哥和稻生哥哥生气了会变成狗熊豹子,还能把爹爹扔上天云。这样的故事听了多了,生出豪迈心来待出生时,就是个儿子了。
  儿子多好,拉弓射箭架鹰走狗能传承你的衣钵,百年之后能给你磕头敬孝季白当年愿意收留你们兄弟不就是因为你们是儿子?
  你再多看一眼多看堂堂一眼你会喜欢他的好不好?”
  季明德坐了起来,仔细凝视着儿子的面庞拳头大的脑袋,圆圆的唇角还沾着些奶气那张小圆脸,跟宝如如出一辙。
  这是第三次了,他始终没有准备好如何去爱自己的儿子,手抚过小家伙高乍至少三寸长的头发,道:“齐家治国平天下,无外乎一个修字,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就叫他修齐吧。季棠那个名字,不是给他的。”
  不仅仅是季棠,还有上辈子那个难产之后,躺在土炕上,觉得自己糟透了的宝如,糟到不愿意再活下去的宝如,穿过两生的漫长,他从此回不去,不能去抚一抚她的脸,不能抱着她痛哭一场。
  只要季棠不回来,他觉得自己就无法求得上辈子那个宝如的原谅。
  宝如终究没能明白季明德为何会怀着深深的遗憾。
  他盯着孩子的脸,仔仔细细的看着,至少一刻钟,那神情瞧起来格外的悲伤,在那一刻,没有任何人能走进他的心里。
  三更半夜的,季明德陪在一侧,直等到宝如睡着了,才悄悄起身,出了海棠馆。
  披星戴月到义德堂,这地方虽如今还是霍广义做掌柜,但跟随季明德外出办事的,已经整个儿换了一匹人。
  去年的进士刘进义,如今在做御前侍讲,也是季明德在秦州时多年的同窗,他网络了一批去年的同科进士,跟随季明德,此刻就等在义德堂。
  这群进士之中,有好几个都曾在陇南书院见过宝如,当初季明德两房妻室,在秦州遭举子们艳羡,一个美艳风骚,一个清丽婉转。听说宝如替季明德生了个儿子,诸人皆是齐齐抱拳,说着些恭喜的话。
  季明德还是那件蟒袍,胡茬苍苍,悬鼻秀挺,坐在达摩像前,闭眼许久,问身后的稻生和野狐:“长安城的奶妈都查遍了吗?”
  稻生下意识摸了摸耳朵,道:“查遍了,非但奶妈,有奶的小媳妇儿我们都查遍了,没见尹玉钊去吃过谁的奶。”
  季明德哂笑。
  今年元宵节,尹玉钊和怀屿一起进了小雁塔,然后,按计划,怀屿应该把尹玉钊交给他的。但是待他们战罢之后回来,便发现尹玉钊和怀屿一起失踪了。
  有没有出城,不知道。还在不在长安城,也是个谜。
  一个国公,有兵权,有文臣的拥护,几个月来一丝音讯也无,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他究竟去了何处。
  比明目张胆的敌人更何怕的,就是隐于暗处的小人。一日找不到尹玉钊,季明德就一日不能安心。
  霍广义似乎有些心神不宁,手中时时抚着只药箱。
  季明德一眼觑过去,问道:“夜里有急诊?”
  霍广义曾经不过一个蒙古大夫,医术都是从土匪身上试出来的,多少土匪的命才试出他今天的医术来,医者父母心,如今他也给长安百姓上门诊脉,真当自己是个郎中了。
  “是探花郎裴俊府的小女儿裴秀病了,高烧不退,遣了婆子来,要小的一定上门去诊。”
  众目睽睽之下,季明德忽而就站了起来,手抚上霍广义的药箱:“走,我跟你一起去看看。”
  探花郎裴俊其实已经死了。家里唯有个孀妇,并一个一岁多的小女儿,二楼大厅一屋子的人,没人知道季明德这是发了那门子的疯,也要去充郎中,上门问诊。
  从有了修齐以后,宝如的日子便没了日夜。
  一个小家伙而已,饿了一咧嘴,便要吃,小牛牛一挺,便再怎么珍贵的绸缎丝面上,想尿就要尿。两个奶妈,一个杨氏,忙到连轴转,俱累到筋疲力竭。
  而宝如做为母亲,没有喂过一口奶,到孩子三个月时,甚至连抱孩子都不会。
  偏宝如又爱孩子,每日除了两只眼睛盯着奶妈逗孩子,就是老鹰一般,偷偷从杨氏怀中把儿子叨过来,逗上一逗,闹上一闹,但只要他咧嘴一哭,宝如便手忙脚乱没了脾气,只能把小修齐递给杨氏,让她去换尿布,哄孩子。
  又是一年中元节。正是暑热的时候,苦豆儿穿着件牙白色的交衽短袄儿,系一条石榴色的长裙,抱着个小包袱皮,进了荣亲王府。
  清辉堂前青竹翠翠,上东阁外的山坡上绿草如茵,荣亲王府如今人并不多,除了惯常不回府的李代瑁,就唯有季明德三兄弟。
  但不知为何,这整座府第,一路走来,温馨安宁,比她去年离开的时候,叫人舒服了许多。
  在秦州听说宝如生了个儿子,苦豆儿心中欢喜,带着弟弟一同入长安,也是养顺的狗儿一般,嗅着味儿,就又寻到海棠馆了。
  正房东侧,书房的窗扇整个儿被打起着,苦豆儿进门,一眼便瞧见了宝如,她穿着件豆青色的衫子,白衽,坐在窗子里,两只眼儿笑眯眯盯着对面。
  要说宝如,她生的便再美,其实也不过一个妇人而已,天下比她美的美人不计其数。但她有种极独特的韵味,便是憨,与她在一起,轻松自在,人总能由心而笑。
  苦豆儿两步跃上台阶,隔窗一望,才见宝如对面还有个小家伙,脑袋圆圆,三寸长的头发扬天竖着,两条糯藕般的腿儿,正在费力的蹬着,准备要翻身,从罗汉床上爬起来。
  宝如蓦然回头,见苦豆儿在外面站着,愣了半晌,隔窗一把将她捉住,犹还不敢相信,摸了把她的脸,叫道:“齐儿,你的豆儿姨回来了,快瞧,你的豆儿姨回来了。”
  她也是喜极,连鞋子都不及穿,赤脚,两手掬着小修齐跑了出来,给苦豆儿看孩子:“瞧瞧,咱们齐儿生的猛不猛?”
  细胳膊细腿儿,通身唯有件烟灰色的大褂子,圆圆的小屁股就那么露在外面,蚕蛹大的一点小牛牛,是个男孩。
  苦豆儿倒比宝如更会抱孩子,将孩子抱在怀中丢了两丢。毕竟孩子胎子里常听苦豆儿的声音,对着她也不觉得陌生,两只小手抓上她的衣袖,便要往嘴里送。
  杨氏猛乍乍见了苦豆儿,倒是吓了一跳,但如今她两只眼睛只有孩子,抱着小家伙便回了卧室,找奶妈给小家伙喂奶去了。
  苦豆儿觉得这海棠馆分外有些冷清,想了许久,忽而恍然大悟,是因为那个叽叽喳喳的尹玉卿不在的缘故。
  说起尹玉卿,宝如也是笑:“她前些日子一直都在的,也天天在这儿抱小修齐,前儿个她娘病了,据说病的不轻,于是回齐国府去了,还没回来呢。”
  苦豆儿了然一声,仔细端详宝如。怀孕又生子,半年时间,她瘦回了原来的样子,瞧腕子似乎比原来还细些。
  依旧圆圆的脸儿,肤质白嫩,明艳动人,唯独一点不好,便是太瘦。
  “嫂子难道如今是不吃饭的吗?瞧您的腕子细成这样。”苦豆儿捏了捏她的手腕,比了比自己壮实,肌肉紧实的手腕,语中带恼:“大哥也不管管你?”
  说起季明德,宝如原本笑融融的脸上,闪过一丝阴霾,又随即收敛。
  “他忙,自打修齐出生到如今,没怎么回过海棠馆。”
  苦豆儿觉得宝如这话别有些深意,毕竟她虽未成亲,但和灵郎两个也是过了明路的,遂两指一逗,悄声道:“难道说自有了修齐之后,你们俩就没有……往一处睡过?”
  说起这件事情,宝如也觉得奇怪,按理来说,修齐出生都三个月了,她怀着身孕的时候,季明德都那般猴急难捺,孩子生出来,她的身子也好了,他反儿不着急了。
  夜里也会看看孩子,看看她,陪她说说话儿,但自打有了修齐之后,他搬到义德堂去住了,迄今为止,都没有搬回来住。
  有个孩子混着,宝如倒不觉得有什么,直到此刻苦豆儿问及,才认真思索起此事来。她道:“你大哥似乎不太喜欢修齐,他一直想要个女儿的。”
  苦豆儿道:“这不简单,你多生几个,生着生着,总会生出女儿来不是?”
  宝如下意识里觉得不是这样,在小修齐没有出生的时候,季明德于孩子,有一种无与伦比的执念,盼不到她生,急不可奈要见孩子一面,可等小修齐生出来了,他却没了兴致,便偶尔叫杨氏塞入怀中抱一抱,也不过倒手之间,就又塞了回来。
  他想要孩子,可那个孩子不是修齐。
  若要他欢喜,此时趁势与他再生一个,只要是个女儿,想必他就欢喜了。
  她不欲跟苦豆儿多说此事,插开话题,就再不说了。
  傍晚,夕霞晚照,金砖碧瓦,都被蒙上了一层金黄色。
  盛暑之中,便傍晚,余热未散,整座长安城都热的像熏笼一样。
  延正宫交泰殿外,御医排成两列,三省六部的重臣皆集结于此,人头攒动,皆是满头大汗,正在翘首,望着高高台阶上的交泰殿。
  不一会儿,荣亲王李代瑁和英亲王李代寿两个先出来了。
  李少源,季明德和李少廷,并李少瑜几个依次而出,排在他身后。


第236章 储君
  “诸位商议的怎么样了储君的人选是怎么议的?”李代瑁道袍笔挺也不藏私就在大殿的台阶上问话。
  皇帝才十二岁没有子嗣两条腿被压断之后苟延残喘了半年眼看就要咽气,此时满朝臣工要选一个继位者。宰相顾密上前一步道:“臣等的意思,还是为皇上过继子嗣的好。”
  李少源本来跟季明德站在一处听了这话,转头去看季明德,他脸上神色莫辩蟒袍笔挺如松如柏,就那么挺立立的站着。
  这时候李代寿胖滚滚的身子出列了:“诸位可曾想过我家少瑜……”
  李少瑜其实是先帝李代烨和瑾妃的孩子当时嫔妃们相互倾轧瑾妃诞下李少瑜却叫别的妃子偷梁换柱给弄成了只狸猫,瑾妃最后亦因此而死。
  孩子被抱出宫的时候抱孩子的太监恰遇上英亲王李代寿,李代寿便把少瑜抱回了自个儿家。少瑜的身世先帝知道但没说过什么连句遗言都没留就去了。
  李代寿此刻很想公布出来,说先帝还有一位皇嗣,正是李少瑜。这不就可以解如今皇帝无嗣的急了?
  李代瑁一双冷眼随即扫了过来:“怎么,他带着两千土蕃武士入安城,长安险受灭顶之灾,大魏险险就要亡了,你是嫌他祸国一次不够,还想叫他来第二次?”
  长安第一纨绔李少瑜,从土蕃把和蕃的公主接回来,在民间广为传唱。可他带来的土蕃武士也把长安城祸害的不轻,福兮祸所依,祸兮祸所依,兜了一个大圈子,李少瑜的纨绔之名,已扬遍四海。
  李少瑜站在高阶上,望着丹墀之下群臣不屑,鄙夷的目光,笑了个死皮赖脸:“以我看,就按皇上的意思,二哥新生了嫡子,过继到皇上名下,这是最好的储君不是?”
  季明德的儿子李修齐,是皇帝李少陵自己属意的皇位人选。
  但如果这样,李修齐从此就得喊李少陵做爹,过继到李少陵名下。虽说儿子不是心头好,但季明德可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喊别人做爹。
  门下侍中,左相陈伯安所率的起居郎与谏议大夫一列连连点头,认为此事可行。
  他出列,道:“过继李修齐是众望所归,还请王爷点头,皇上卧于龙榻半载之久,于荣亲王府只有这点要求,难道您都不能答应吗?
  难道说,王爷独断专权,非得要让皇上至死都不能闭眼?”
  李代瑁微不可闻的叹了一气。元宵节一场乱事,因为宝如,不费一兵一卒便拿下了尹玉钊,弹骇之事消弥,但荣亲王府在大魏朝臣的心目中,从此变的独断专权,不尽人情,篡位之心昭然若揭。
  这时候若宝如生个女儿也就罢了,因为没有孙辈,储君的选择范围只会有他们兄弟几个身上。修齐的出生解了李少陵的困,现在倒好,按祖制,储君之位也该是修齐的。
  李代瑁回头,身后是四个肩比齐高,同样俊秀的小辈。季明德一身书生气,但眸子里掩不住的老辣沉谋。李少源一身正气,与他不相上下。两个若能相互辅佐,江山至少有二十年安稳。
  原本该水道渠成的,小修齐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文臣们死顶着要过继修齐,他们兄弟四个如今靠边站了。
  李代瑁眉头轻皱,道:“罢了,此事改日再议吧,退朝。”
  今天其实是小修齐的百岁,他出生后整整一百天。
  但因为病榻上的小皇帝吵着嚷着要过继,到如今李代瑁连小修齐连百岁宴都压着不敢办。
  把小修齐过继,直接让他做皇帝,听起来是件好事儿。但李代瑁辅佐过一个幼帝,知道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既成了皇帝,就是国之公器。宝如这个娘见了孩子都要下跪不说,她是没可能自己抚育孩子长大了。
  修齐身边将跟着一群的老太监,老姑姑。由那些人惯着孩子,平日里投其所好,像养李少陵一样,要不养成个废物,便是养成个应声虫。便皇帝又如何,孩子要慢慢成长,路也要一步一步的走。
  至于皇帝,还得是个年青,精力旺盛的皇子来做。
  回到荣亲王府,李代瑁在外书房等着,不一会儿,杨氏雄赳赳齐昂昂,在丫环和奶妈的簇拥下,抱着小修齐就来了。
  小家伙本是个尖脑门儿,脑门上那点细发又长的奇快。出月子时才剔过的,如今又有三寸高了,高扬在头顶,公鸡的冠一样滑稽。
  大夏天的,他手臂上带着两只金镯子,脖子上还挂着只金镶圈儿,白白嫩嫩,咧嘴便笑,惹得奶妈并几个丫头眉笑颜开。
  外书房的僚臣与侍卫们,打进这座院子以来,也没有见李代瑁笑的这般欢实过。
  他虽两鬓花白的厉害,但论其行动步态,还是个沉稳的中年人。也许孙子逼着他变老了,就在檐廊下,他远远伸着一双手,要从黑着张脸的杨氏手中接孩子,嘴里啐啐叨叨:“乖齐儿,来,叫爷爷抱抱。”
  那眼神,那步态,那躬着腰故意屈就一个矮婆子的样子,简直惨不忍睹。
  僚臣朱武直觉背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忍不下去,忽而转身,便见旁边执矛的侍卫神色极其怪异,两眼直瞪瞪望着前方,待仔细看,才发现他是为了忍笑,忍到鬓角两根青筋急剧的抽动着。
  杨氏无比的骄傲,但这孩子是除了她,连宝如抱着她都不放心的,微扭了扭胳膊道:“王爷,您有话就在这儿说吧,奴婢替您抱着孩子,这孩子他只认我,不认别人。”
  小修齐咧着嘴儿,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