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十年代国货群-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蝴蝶牌缝纫机率先出来:“群主知道这个缝纫机什么牌子吗?”

    唐兰:“看不清了。”

    蝴蝶缝纫机又问:“群主针板上是光滑的还是略微有些凹凸不平?”

    唐兰:“那自然是光滑的。”

    蜜蜂牌缝纫机:“针杆和梭芯群主描述一下吧。”

    唐兰围着缝纫机看了一眼,把她看到的转化成了文字,过了许久,蝴蝶缝纫机说:“群主; 这台应该是50年的飞人缝纫机,你描述的那款,是他们出过的最贵的一款,一般人买不起; 群主你们家是什么背景啊?用得起当时这么贵的缝纫机。”

    唐兰也不知道啊!她只是随意问问; 谁想到牵扯出了这么多隐情。

    新华书店:“群主我歪个楼,你别嫌我烦,书找的怎么样了?”

    唐兰:“找到了78年的三期,其余的还没找到。”

    新华书店很满意:“群主靠谱!能找到三本已经很厉害了。”

    缝纫机抬回来之后放进了杂物房; 这么值钱的缝纫机,还是供起来吧,唐兰想。

    顾家那头。

    没了缝纫机之后李香凤的心情很不好,她抱怨说:“妈,以后做衣服咋办?咱们总不能再去买缝纫机。”

    赵玉珍没当回事:“你娘家不是有台新缝纫机吗?做衣服你回娘家做。”

    李香凤心里冷哼,她婆婆真会占便宜,她一个出了嫁的女人,做件衣服还要特地回趟娘家?这得让别人笑掉大牙,再者她嫂子不是省油的灯,指不定怎么讽刺她……

    李香凤说:“妈,我爸不是说字画值钱吗?咱们托托人卖了吧。”

    赵玉珍也心动,家里有这些字画她早就知道,当初怎么留下的她一清二楚,本来以为当家的不会拿出来,没想到老大这么一闹,倒是把古董分了。

    虽然分的少,但赵玉珍心里明镜似的,这是他们理亏啊!能分到三件不赖了,也就是李香凤贪得无厌。

    赵玉珍迟疑地说道:“你爸没说卖,说要留着,还说怕卖不上价格被骗了。”

    李香凤看婆婆也有要卖的意思,乘胜追击道:“妈,你也不想想,万一我怕心软,让茂祥和玉梅的也让出来咋办?”

    赵玉珍一下子清醒过来:当家的还真做得出来!

    赵玉珍咬咬牙:“你把老二叫过来,咱们商量商量怎么卖。”

    “好嘞。”李香凤仿佛看见,万元户的日子在向她招手。

    现在收古董的人不算多,而且识货的人少,顾茂祥托了好几个人,才找到一个省城收古董的朋友,他极其谨慎,东西绝对不能离手,免得被人掉包。

    全家人都瞒着顾民成,一点不敢让他知道。

    李香凤借口回娘家,收古董的老刘坐着硬皮火车过来验货,听说是名人字画激动的半宿没睡。

    老刘前些年暗地里也没少收古董,早就练就了一副火眼金睛,等他见到画之后气的拂袖要走,顾茂祥不明白他的意思,连忙去拉:“好歹报个价钱,这画可值钱。”

    “值钱?”老刘深吸一口气:“你们二位是真不懂画,这几幅名画失传了几百年了……这是赝品,赝品懂吗?假的!”

    李香凤急忙摇头:“不可能,我公公说可值钱了。”

    “你们信他的还是信我?”

    顾茂祥问:“那你估估价,值多少钱?”

    老刘嗤笑一声:“虽然是赝品,好歹也废了功夫,最多二十块钱,多一分我都不要。”

    两个人你看我我看你,顾茂祥咬咬牙:“二十就二十,一共四十块钱。”

    李香凤来的时候多兴奋,走的时候就多失落,眼看着万元户的希望落空,她忍不住问:“咱们的不值钱,那大嫂选的呢?”

    顾茂祥丝毫没犹豫:“都一样!她那份也是赝品,我就说,咱们家穷的叮当响,怎么可能有值钱的古董呢,肯定是祖上想找传家宝,又没值钱的东西,就用赝品抵,一代代传下来,所有人都信了。”

    李香凤同意丈夫的话:“一定是这样!亏我当时抢的厉害,才值四十块钱。”

    “能卖点钱总比一分钱没有强。”顾茂祥安慰她。

    李香凤也说:“大哥的破花瓶没准还不值二十呢,也不知道大哥分到手卖没卖。”

    顾茂晖自然不着急把花瓶托手,当时他争的目的也不是为了钱,自从上次分完家,安安五天没有见到爸爸了,她眼泪汪汪的问唐兰:“妈妈,爸爸是不是又丢下我们了?”

    唐兰赶忙安慰她:“你爸爸有事去外地了,过几天就回来看你。”

    安安吧唧吧唧嘴:“那好吧,如果爸爸再不回来,我留给他的饼干可就保不住咯,我肚子里的小馋虫很厉害的。”

    顾茂晖回了一趟省城,省城是他熟悉的城市,下了火车他直奔城北的一个胡同,一个鬓角发白的男人给他开了门:“办好了?”

    顾茂晖点点头:“赵叔,都办好了。”

    顾茂晖掏出三个花瓶递给赵叔,赵叔摆摆手:“花瓶你留着吧,我都是土埋半截的人了,要花瓶没用,最主要的是别便宜他们。”

    赵叔问道:“你不是有一个女儿吗?有照片吗?”

    提起安安,顾茂晖眼里有止不住的笑意:“她还没拍过照片,等有时间带她来看你。”

    赵叔左脚是坡的,他捶捶自己的腿:“不中用啦,年轻的时候还说要走遍全中国,现在拖着这条废腿,去哪都不方便。”

    顾茂晖安慰他:“赵叔,你别这么说,你的学识一般人都比不了,尤其是现在国家缺人才,你为什么不……”、

    赵叔摇摇头:“人的心气儿全磨没了,还能干成什么事?我自己最了解自己,剩下的日子啊,养养花种种菜,每个月领点补助,也就是半辈子。”

    顾茂晖听着心酸,赵叔日子过得清苦,他这十几年没少遭罪,前年平反之后,街道把房子还给了他,等赵叔再回来,已经是多年以后。

    当赵叔找到顾茂晖时,顾茂晖从赵叔口中得知那些事,顾茂晖本来不信,可是影影绰绰的记忆告诉他,赵叔说的都是实话。

    赵叔问他:“你不打算找她了?”

    顾茂晖长舒一口气:“算了,你不是说了吗?她过得很好,隔了这么多年,我何必打扰呢。”

    赵叔拍拍他:“快回去吧。”

    顾茂晖回到了自己省城的家,这是一处四合院,这个地方除了他,顾家没有人知道,院子里长起了高高的杂草,顾茂晖迈过一片杂草地,推开斑驳的木门,房顶上的灰尘簌簌落下来,顾茂晖下意识的往后退一步,他想起来赵叔和他说的话:“这里住过本地显赫的人物,物是人非啊,除了这旧房子,还有谁记得他们?”

    院子里正北方的是正房,两边各有一间东西厢房,另外还有一间南面房子,厕所在西南角,顾茂晖听赵叔说,本来正房摆着价值不菲的黄花梨家具,现在只留下空荡荡的一片。

    顾茂晖在这里住了一夜,晚上各种混乱的梦交织着,第二天一大早,他顶着乌黑的眼圈踏上了回程的火车。

    不得不说,血缘真是奇妙,才不过几天,一想起安安,顾茂晖已经归心似箭了。

    绿皮火车上人很多,顾茂晖走进各种味道夹杂的车厢里,他的座位上坐着一位老大娘,看起来有八十来岁,拄着一根拐杖,身边的像是老人的女儿。

    顾茂晖不动声色的去了另外一头,找稍稍宽敞的地方站着,过一会儿到了饭点,他去了餐车车厢,买了一份盖浇饭。

    饭菜由没盖的铝皮饭盒盛着,盒子里一半饭一半菜,顾茂晖看了一眼,菜是猪肉炒卷心菜,五毛钱一份不收粮票。

    工人们普遍的工资是一个月四十块,相比较工资来说,买一盒盖浇饭还是让人肉疼的,但不要粮票呀,盖浇饭还是肉菜,铝皮饭盒里一大块一大块的猪肉非常诱人,为了怕有人多买其他乘客吃不到,所以每个人只许买一盒。

    顾茂晖吃完饭站了几个小时,等下火车时浑身疲惫不堪,他想了想,还是决定回南坪村看安安。

    顾茂晖没回厂里骑自行车,他坐上了回小南坪村的汽车,一路上颠簸不已,他的胃里翻江倒海,到了南坪村时天都黑了。

    农村没有路灯,黑漆漆的路上一个行人都看不见,只能听见几声汪汪的狗叫,好在新房就在大路边,走不了几步路就到了。

    顾茂晖一推门,小黄听到动静汪汪的叫起来,顾茂晖走进去,小黄闻到了熟悉的气息,乖乖的趴回了狗窝。

    安安刚刚洗完澡,她从炕上往外张望,只瞧见一个模糊的样子:“妈妈,是我爸爸吗?”

    安安小跑着下去,直到在院子里瞅见顾茂晖:“爸爸,你可回来了。”话还没说话眼泪噼里啪啦往下落,小胖手搂上了顾茂晖的脖子:“爸爸,你去哪里了?我还以为爸爸不要安安了。”

    “安安这么乖,爸爸喜欢还来不及呢,快点进屋吧,外面冷。”

    安安是一个敏感的孩子,加上之前顾茂晖失踪过好几个月,她生怕爸爸扔下她,晚上非要粘着顾茂晖一起睡。

    安安拉着唐兰和顾茂晖:“我要爸爸妈妈陪着我一起睡。”

    唐兰轻轻地抽走手:“安安和爸爸睡好吗?”

    安安很为难的考虑了一下:“那好吧,平时我都是和妈妈睡,冷落了爸爸,今天陪爸爸吧。”

    顾茂晖把安安抱到房间,本来顾茂晖打算看看安安就回厂里,安安粘着他不让走,顾茂晖只好住一晚上。

    第二天一大早顾茂晖就回了厂里,吃早饭的时候安安心事重重,连平时最爱吃的烤红薯都不感兴趣。

    安安的小饭勺戳戳红薯,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一样,她小声说:“妈妈,我发现了一个秘密,爸爸的包包里有一张照片,里面是一位漂亮姐姐。”

 第34章 幼儿园开除

    “照片?”

    安安一本正经的样子很有趣; 唐兰逗她:“那是妈妈好看还是照片上的姐姐好看。”

    安安满面愁容; 小虎牙紧紧咬着嘴唇:“漂亮阿姨的衣服更好看呢,不过我最喜欢的是妈妈!”

    安安又问:“妈妈; 你认识那个漂亮姐姐吗?”

    唐兰把碗往安安身边推了推:“小孩子不要乱问。”

    昂贵的缝纫机……天价古董……再到安安提的神秘女人的照片,顾茂晖身上总是笼罩着一层层的迷雾; 要说不好奇是假的,唐兰觉得好笑; 她这个穿越人士就足够离奇的了,不知道顾茂晖身上有什么秘密。

    唐兰打算趁着中午休息的时间去九叔那一趟,上次找到了三本书; 一眨眼又过去了几天; 不知道有没有进展。

    九叔的房子临着街; 前面的房间就当他收废品的据点,后面那间生活用。

    九叔在听收音机里的评书:“唐兰来了?我和一些老顾客打听了一下; 说是花钱回收那两年的《儿童文学》; 还真有人家里保存着; 只不过本数不全了; 东借西借的就剩下四五期的,她说明天给我拿过来; 你明天下班可以取一趟。”

    “行,我明天下班过来。”

    九叔问她:“我这有一些纺织品; 你要不要看看?”

    “纺织品?”

    九叔连忙解释:“你放心都是全新的,二手的我也不能和你提,这些都是厂子里不合格的产品; 低价卖给我了,我寻思中间赚个差价。”

    九叔昨天晚上才收上来,先是让家里人选了选,这批是要外销的产品,据说是印花走线不合格,也没办法再二次加工,数量不多,九叔刚才厂子里有熟人,就全买了回来。

    现在买布还得要布票,就算是唐兰这种有正式工作的,一年到头也做不了几身衣服。这两年市场管的不严格,偶尔有人私下倒买倒卖,市民们从这些贩子手里能买到一些布料,当然价格也高。

    没有化纤布之前,农村的土地需要专门留出种棉花的空间,生产力低下的关系,导致棉布价格高,供应少,后来化纤布得到普及,国家就取消了布票,唐兰如果记得没错的话,布票全面废除是在1984年。

    熬吧,已经迈入八十年代了,以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九叔拿出来的是梭织加棉提花面料,这种布夏天穿起来吸热清爽,就是图案太过于艳丽,唐兰不是很喜欢。

    不过九叔的价格便宜,再者布很难买,唐兰最后还是买了不少。

    关于红包群,唐兰发现了一个新玩法,她买的布料放在外面不安全,于是她在国货群里发了一个定向红包,收红包的人指定了自己,这样就可以把布料存在余额里。

    唐兰来来回回发了两三次,炸出来一堆潜水党。

    白芙蓉香烟:“群主被人盗号了?”

    大华火柴:“233333,群主真会玩。”

    大前门:“哈哈哈哈哈哈。”

    大前门:“哈哈哈哈哈哈。”

    大前门:“哈哈哈哈哈哈”

    “楼上的你别刷屏。”

    唐兰:“抱歉刷屏了哈,大家可以先屏蔽我。”

    唐兰发现,发红包是有上限的,比如她把现实生活里的物品发到红包里,当数量到十个的时候,红包群系统提醒她:抱歉,您今日的发红包权限已用完。

    唐兰:“……”这什么群,连数量都要限制。

    唐兰一身轻松,这下这个红包余额简直就成了一个随身空间,以后有什么东西,都可以放心的放进去,除了自发自抢红包太刷屏之外,也没有其他的缺点啦。

    唐兰躺在炕上正得意,就听见外面有人喊她:“大嫂在吗?”

    唐兰眉头一皱,顾家人还真是阴魂不散。

    唐兰从炕上爬起来,简单卷卷毯子,又把摆在外面的食物收起来:“进来吧。”

    李香凤拉着牛牛进来找她:“大嫂,是我,你弟妹。”

    “嗯。”

    李香凤像是习惯了唐兰的态度,今天的她没了往日嚣张的态度,唐兰正纳闷,只听李香凤问道:“大嫂,我有事想问问你啊。”

    唐兰笑了笑:”都分家了,弟妹想问什么?“

    李香凤窘迫的站在那儿:”咱们镇上的幼儿园条件也不好,我看安安上的那个就不错,大嫂你能不能帮帮忙,让我们牛牛也上?“

    李香凤真好意思开口,如果换成原主,假如真的让牛牛也去了,那一应开销都得由唐兰承担,李香凤最会算计。

    不过李香凤的如意算盘打错了,这家人她躲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帮她?

    “安安那所幼儿园,只接手父母是附近工人的孩子,其他的不收。”

    “这怎么说的?安安可是你和大哥的亲侄儿,再者说,大哥可是厂长,这么大的官我不信一点办法没有。”

    其实是有的,小学对生源的要求严格,幼儿园只要找找关系,完全可以塞人进来,唐兰他们部门的一个老员工,就把自己的外甥弄进了幼儿园。

    唐兰语气不变:“弟妹的意思是让你大哥徇私犯法?”

    这顶大帽子扣下来,李香凤连忙摆手:“我可不敢这么想,大嫂你想想办法吧。”

    李香凤低三下四的态度令唐兰生疑,牛牛在镇上幼儿园待的好好儿,她为什么非要换?

    冯大姐的儿子也在镇上上学,唐兰特地过去问了一趟,冯大姐告诉她:”你以为李香凤怎么转变态度了?牛牛惹事被幼儿园开除了。“

    ”开除?“牛牛一向顽皮唐兰是知道的,可幼儿园的孩子到了开除的地步,牛牛究竟做了什么?

    冯大姐告诉唐兰,牛牛和班里的一个小男孩拿着柳树枝玩,班里的老师说很危险,另外一个小朋友听从劝阻扔了柳树枝,可牛牛在家一向说一不二,连爷爷奶奶都让他三分,在幼儿园他也不听老师的话。

    老师的嗓门很高,说了几句责怪牛牛的话,牛牛气鼓鼓的扔了柳树枝,还过来推了老师一把,老师一时没有防备一下子摔倒了,牛牛做个鬼脸跑了出去。

    这个老师刚刚怀孕,正是头三个月的危险期,牛牛这一堆,人家老师肚子里的孩子流了产。

    老师的家里人不依不饶,非要讨个说法,婆家说儿媳妇嫁过来三四年,好不容易怀上了一胎,就被这个死孩子推流产了,一定不能放过他。

    这件事太大了,人家老师的婆家人就在幼儿园门口闹着不走,李香凤和顾茂祥都被请来了,李香凤绕着讲台把牛牛打了一顿,老师的婆家说了,这件事只有一个解决办法:牛牛开除,顾家赔钱。

    多少钱也换不来一个孩子,牛牛闯了大祸,李香凤只好帮儿子收拾烂摊子,幼儿园在中间调和调和,最后让顾家赔偿三百块钱。

    三百块钱,是城里工人七个月的工资,一台电视钱,和一个胎儿来讲自然不多,但让顾家一下子拿出这么多现金,也确实很困难。

    唐兰是清楚的,顾家闲钱没有多少,上一次顾茂晖的抚恤金分到的钱,顾家一转头就买了电视机,现在手里恐怕一百块钱都拿不出来。

    提到抚恤金,顾茂晖完完整整的回来了,单位居然没往回追钱。

    冯大姐提醒唐兰:“唐兰哪,李香凤这次过去指定是试探你,看你松不松口,下一步就该朝你借钱了。”

    唐兰冷笑一声:“借钱?她能从我这借到一分钱就算她有本事。”

    “你不借,那茂晖兄弟呢?牛牛毕竟是他侄子,他能坐视不理?可别因为这个事你们两口子再干仗。”

    唐兰停顿了一会儿,说道:“他是他,我是我。”

    冯大姐没领会唐兰话里的含义:“能想得开自己就顺心了,以前你太钻牛角尖了,一笔写不出两个顾字来。”

    李香凤垂头丧气的回家,赵玉珍就在路边等她:你大嫂咋说?”

    “她说只有工厂员工的子女才能入学。”

    “你就不会求求她?”赵玉珍不满的说道。

    李香凤觉得自己很冤枉:“我咋没求,可我大嫂一口咬定说办不了,妈,不就是幼儿园吗?实在不行牛牛不上了。”

    赵玉珍向来好强:“那可不行,咱们牛牛还得上一个好的幼儿园,不能让别人笑话。”

    李香凤这几天牙都肿了,丈夫怪她没教好孩子,说牛牛之所以捅娄子都怪她这个妈,三百块钱,她去哪找?

    赵玉珍说道:“你去厂子找你大哥,你大哥我清楚,脸皮薄,你哭天抹泪的当着所有人管他借钱,他指定借给你,没准牛牛上幼儿园都给你解决了。”

    李香凤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哎,我明天就去厂子找大哥。”

 第35章 博弈

    李香凤嫁进顾家的时候; 顾茂晖就已经常年在外地了; 对于这个见不了几面的大哥,李香凤心里是发怵的。

    顾家三个孩子; 老大最有出息,工作好; 工资高,老三虽然是个闺女; 但人家考上了大学,前途也是一片大好。三个孩子一对比,顾茂祥是最没出息的。

    李香凤也抱怨过; 可转念一想; 她也就是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村女人; 能嫁到顾家来也算不错了。

    顾茂晖平时话不多,也不爱笑; 顾家父母也管不住他; 李香凤感到庆幸的是; 大哥虽然有出息; 可婆婆最喜欢的是她丈夫,再加上她生了三个儿子; 在家里的地位远远高于大嫂。

    李香凤和大哥都没说过几句话,这次要去厂里借钱; 背后即便是有婆婆给她撑腰,李香凤依然感到打怵。

    可为了儿子,李香凤也没有第二条路。

    李香凤大字不识; 好不容易摸到丝织二厂,已经到了午休时间,她趁着门口的警卫不注意,跟着人流混了进去。

    当工人可真好啊,李香凤忍不住的羡慕。

    顾茂晖是厂长,厂里的工人都认识他,李香凤打听了好几个人,有人告诉她:“厂长还在办公室里。”李香凤又七拐八拐的找去了办公室,她琢磨着,办公室如果人少,她闹不起来可咋办。

    一切都如李香凤的愿,顾茂晖在财务部,有一笔钱出现了问题,助理沟通不清楚,他亲自过来问。

    李香凤一推门就在自己胳膊上掐了一把,努力挤出了泪:“大哥,你可得救救牛牛啊。”

    顾茂晖的眼里闪出一丝厌烦。

    办公室里的人还没走,众人互相尴尬的看看,顾茂晖往前迈了一步:“去我办公室说。”

    “不去!我就在这说!哪里也不去!”李香凤把门一关,自己靠在门上:“大哥,牛牛是你的亲侄子啊。”

    顾茂晖纹丝不动:“怎么了?”

    李香凤把事情美化的说了一下,总之牛牛不是有意的,现在老师的家里要钱,他们两口子拿不出来,想管顾茂晖借钱。

    说的好听是借,明白人一听就晓得,借出去之后这笔钱就拿不回来。

    顾茂晖没说话。

    李香凤有点急,她冲着围观的人喊:“你们行行好,帮我劝劝我大哥,我们可是一家人,咋能狠心不管啊?”

    清官还难断家务事,厂里的员工才不会掺和,要不是李香凤堵着门,大伙早就找借口出去了。

    有一个新来的出纳员看不过去,忍不住说道:“这位大姐,我们这是搞生产的工作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