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十年代国货群-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唐兰往下看看,低胸……短小……她下意识的用双手捂住了前胸,啪的一下关上了大门。

    外面安安喊:“妈妈,是我呀,我是你的小棉袄。”

    唐兰只知道,她现在应该去楼上套一件棉袄。她小跑着上楼,一路都在责怪自己的粗心,开门怎么能不换衣服!真是睡糊涂了。

    唐兰磨蹭了三分钟才开门,顾茂晖依旧站在前面,进去后他把药膏递给唐兰:“我的脸已经好了,药膏还剩下一半,还给你吧。”

    唐兰随手放在茶几上,顾茂晖看到了沙发上的地图,他问道:“我能看看地图吗?”

    “哦,不是什么秘密,你看吧。”

    顾茂晖本以为,唐兰看的是丹阳市的地图,但最中间赫然六个大字:“吉庆市地图册。”

    顾茂晖翻了翻,问道:“你怎么研究上地图了?”

    唐兰戳了戳煤炉:“和生意有关,唉,本来有事情想让李同志帮忙,可惜我没留他的联系方式。”

    顾茂晖眉心一动,李同志?他记了起来,就是上次他去接唐兰时负责货车的男人,顾茂晖清清嗓子:“那个,如果你想找他的话,我这里能联系到。”

    唐兰扔下了火钎:“你怎么知道?”

    顾茂晖无奈的回道:“你忘了吗?上次我们又折回县城找过人,还记得司机给我的那包烟吗?回去我看了,烟盒里有联系电话。”

    唐兰忍不住想笑,还真是生意人,连烟盒上都写上联系的方式,不过现在拥有私人电话的寥寥无几,估计也是公用的,打通之后也需要传达吧。

    电话现在虽然还没有普及,但在应用上也还算广泛,每个镇上都会有一部电话,不过是比较落后的手摇电话,主要是镇政府处理公务用,要紧事村民也能用,不过电话线路少,尤其是跨了省,经常一两个小时都打不通,所以大部分人还是更愿意用电报和写信的方式。

    顾茂晖烟放在了家里,他又回去取了一趟,把写着电话的烟纸给了唐兰:“你去哪打电话?”

    是啊,去哪打呢,市区连公共电话亭都没有。

 第97章 他的困惑

    顾茂晖摸摸袖口:“我办公室里有一台电话,你可以用一下。”

    “你的电话是工作用的; 我用不太好吧。”

    “没关系; 厂里的员工有急事也会用; 我又不收你电话费。”

    丝织二厂只有一部电话; 安在了厂长办公室。

    唐兰和顾茂晖约好; 中午休息的时间去找他。

    顾茂晖办公会在四楼; 每间办公室门上都会贴着名字; 所以不难找。

    中午员工要么去了食堂吃饭,要么就回了家,办公楼里空荡荡的。

    丝织二厂是由以前的废弃工厂改造的; 建筑比较陈旧; 楼梯旁边的栏杆都掉了一半,四楼大部分办公室都闲置着,长长的楼道唐兰走到一半; 看到有一间半开着门,上门写着“厂长办公室。”

    应该就是这里了。

    她敲敲门,里面顾茂晖的声音传了过来:“请进。”

    这还是唐兰第一次去顾茂晖工作的办公室; 一张双人沙发; 一张长办公桌; 电话放在了办公桌的左侧。

    顾茂晖从里面绕过来,自然的问候道:“来了?比我想象的要早,过来吧,我帮你拨号。”

    电话周末使用的比较多,今天是工作日; 加上没有出省,所以电话的联通还算顺畅,大概嘟嘟等了一分钟,那边懒洋洋的接了电话:“喂?您找谁?”

    唐兰客气的说道:“您好,我找李同志,李大伟。”

    “呵呵,我猜也是找大伟的,我这个电话只要一响,十有八九都是寻他的,你等一下,他刚走,我让人追追。”

    李同志没想到唐兰会找他,还是想和他合作做生意,送上门的钱没有人推辞,不过唐兰的想法靠谱吗?卖糖,指望卖红糖能赚几个钱,还得用货车运?

    不过唐兰只是想确定李同志愿不愿意,他出货车唐兰给钱,互惠互利没什么推脱的,现在运输队生意也不好,货车时常空闲。

    唐兰长舒了一口气,最起码以后红糖送到镇上,运输解决了。

    唐兰挂了电话,顾茂晖收起了文件:“还没吃饭吧。”

    “还没有,中午下班我就赶了过来。”

    顾茂晖从座椅上拿起黑色大衣:“一起去食堂吃饭吧,我也还没吃。”

    “不用了,我回去再吃也行……”

    顾茂晖锁了办公室的门:“只是一顿午饭而已,我以前也去小白楼吃过几次。”

    顾茂晖抓起唐兰的手踝:“走吧。”

    唐兰使劲挣脱:“哎,顾茂晖,说话就说话,你别动手动脚的,你快点放开我。”

    顾茂晖撒开她:“早同意不就好了。”

    唐兰:“我没有饭盒。”

    “没关系,食堂可以租借,付点押金就好了。”

    丝织二厂明显比服装厂要大很多,办公室离食堂远,走了两三分钟才到,顾茂晖说道:“今天有肉菜提供,不过我没注意,大概是鸡肉猪肉,一会儿我去买饭,你先去占座位,记住了吗?”

    唐兰又不是智障,需要他反复的嘱咐?顾茂晖的情绪似乎有点奇怪。

    饭点人多,尤其是像丝织二厂这种的大型工厂,食堂座位有限,常常找不到空的餐桌,唐兰张望了许久,也没见到一个完全空的,总不能占着吃饭吧,有一张长餐桌上只有两个人,还有四个座位是空闲的,唐兰快步走了过去:“同志,这里有人坐吗?”

    “空着的肯定是没有人的,你不会自己看啊。”对方不耐烦的说道。

    不过他嚼完嘴里的食物抬头看了一眼,迅速抱着铝饭盒逃去了另外一桌。

    刚才那个男同志,似乎有点眼熟,唐兰努力回忆,是读书角和她献殷勤的男生……

    唐兰从兜里掏出纸,把桌子和椅子都擦了一遍,顾茂晖打饭回来:“你先吃,还有一个炒菜要等等。”

    顾茂晖的眼睛扫到其他桌上,似乎有人在偷偷看这边,顾茂晖自己倒是习惯了,他在丝织二厂里的身份特殊,难免会被人议论注意,不过他怕唐兰不适应,顾茂晖走到一半又返回去,唐兰半趴在餐桌上,两只手托着腮,盯着菜愣神,顾茂晖拍拍她:“桌子脏。”

    唐兰抬起胳膊,给他看下面垫的卫生纸:“我放卫生纸了,你怎么又回来了?”

    “额,如果有人留意你,不用太在意,他们没有什么恶意。”

    “哦。”

    不用顾茂晖自己提,唐兰从和顾茂晖一起进食堂,别人盯视的眼神就没从她身上移开过,刚才还有人坐过来问她,到底和顾厂长什么关系,说什么顾厂长除了带女儿来食堂,还没带过别人。

    唐兰揉揉眼睛,顾茂晖请的饭吃起来还真是不容易,顾茂晖买的小炒是鱼香肉丝,这还是唐兰在八十年代第一次吃这个菜,顾茂晖把盛菜的铝饭盒推过来:“这道是食堂师傅的拿手菜,每周只有一天可以买,你运气很好。”

    唐兰夹了一口:“安安说你又要出差?”

    顾茂晖停顿片刻:“这次是去上海,公务,厂区的好几个厂长一起去进修,大概一周左右,安安要麻烦你了。”

    “不麻烦,应该的。”

    唐兰发现最近顾茂晖出差的次数很多,似乎有点不对劲:“是丝织厂出什么问题了吗?我看你这两个月出差很频繁。”

    顾茂晖先是沉默,后来才缓缓说道:“还好,只是最近效益不太理想。”

    他说的轻描淡写,但丝织二厂一直是丹阳市工厂的示范工厂,效益一直名列前茅,实际上的情况,恐怕比他说的要严重吧。

    唐兰下班后还要去黄家找杰克学英语,当顾茂晖提起下班送安安去小白楼时,唐兰有点犹豫:“我今天回去的晚。”

    “服装厂需要加班吗?”在顾茂晖额印象里,唐兰很少加班,下班后一般都是准时回家。

    唐兰挠挠头,说起学英语还有点不好意思:“我去舅舅家,舅舅有个朋友是澳大利亚人,他在教我英语,嗯……算是我的英文老师。”

    澳大利亚?那是离中国很远的地方,丹阳市的外国人不多,顾茂晖眼神黯然,学英语,她离开学校这么些年,竟然还有这样继续学习深造的志气:“你是打算写英语后再参加考试?”

    “不是啊,只是想学一本语言,以后可能会用得上,反正有学英语的便利的条件,杰克和我舅舅住在同一个单元楼。”

    顾茂晖默默扒拉了一口饭,他脑中浮现出了一个词语:近水楼台先得月。

    要说距离,他离小白楼也不远,不是吗?

    安安幼儿园放学的时间,顾茂晖抽时间去接了她一趟,平时如果顾茂晖忙,安安会在幼儿园多待半小时,安安看见准时接她的爸爸很欣喜:“爸爸,你今天怎么这么早啊?”

    “爸爸带你去找妈妈。”

    哦,安安歪歪头,那就是回小白楼了,可走到一半,安安发现回去的路不太对:“爸爸,小白楼不是这条路,我们这是去哪里?”

    顾茂晖捏捏安安的粉鼻子:“去你舅姥爷家,你妈妈在那呢。”

    安安欢呼道:“太好了!安安已经好久没和舅姥爷玩了,舅姥爷会叠很漂亮的千纸鹤,他说要给我叠一百个呢,我要去看看叠多少啦。”

    顾茂晖隐约记得,他见过杰克一次,是前段时间的大雪天,他进单元楼之前,一个金发碧眼的高个男人从楼里面出来,这个年代的外国人很少,他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如果没猜错,他就是唐兰提的杰克吧。

    学英语……唐兰脑中的想法,还真是层出不穷。

    不过顾茂晖有些困惑,身边人告诉他,唐兰是中专毕业,学历不低,完全可以找一份好工作,她刚毕业就相亲结了婚,婚后听了赵玉珍的话,户口关系转回了南坪村,而且也没有找一份正式的工作,反而是在村里种地,这让他很不理解,明明有着光明前途的唐兰,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生活降低呢?现在又变得无比上进,做生意,学英语……

    顾茂晖认识的唐兰,不像是能够委曲求全的人,顾茂晖上次回去见到了婚事的媒人,孙媒婆拉着他说了好一阵子的话,她觉得两个人离婚太可惜了,还说唐兰其实特别在乎顾茂晖,为了他也放弃了很多,希望两个人能有复合的一天。

    如果说,唐兰为了顾茂晖才做出的牺牲,那一切还说的过去,可……确实是这样吗?

    顾茂晖认识的唐兰,可是一个狠心的人,不顾念一点旧情,仿佛……仿佛他只是一个陌生人。

    安安趴在顾茂晖的肩头哼歌,顾茂晖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没关系,还有安安呢。

 第98章 冲击

    顾茂晖和安安到黄家的时候,唐兰也差不多结束了英语的学习; 黄爱国炒了两个菜; 想留唐兰吃饭; 安安欢快的去抱唐兰; 杰克一脸茫然; 安安见过杰克几次; 她拉着杰克介绍道:“杰克叔叔; 这个是我爸爸。”

    顾茂晖礼貌性的点头示好,杰克伸出手:“我知道你,你是唐小姐的Ex…husband。”

    最后一个单词; 顾茂晖没听明白; 但是唐兰可听懂了,她无奈的看了一眼黄爱国,一定是舅舅告诉的杰克; 他整天操心这些事……

    唐兰没打算吃饭,她拉着安安打算回小白楼,杰克在后面喊她:“唐小姐; 后天不见不散。”

    唐兰抱歉的说道:“半个月我都没办法学英语了; 下班后要陪女儿。”

    “好遗憾。”杰克失落的说道。

    顾茂晖三天后才走; 不过工作忙,每天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如果安安跟着他,恐怕连一顿饭都吃不好; 索性提前交给唐兰。

    安安这次对于爸爸出差没表露出太大的情绪,她乖乖的搂着唐兰的脖子:“妈妈,这次爸爸说了,回来给我们带很多礼物呢。”

    “安安喜欢什么?”

    安安托腮认真的想了想:“好吃的,好玩的,大城市一定特别好,安安长大了也要去。”

    唐兰摸摸安安的头发:“安安好好学习,以后考大学去大城市。”

    顾茂晖出差走了,不过他嘱咐秘书,如果电话响,有人找唐兰,就让他去联系厂里的程欢欢。

    顾茂晖带着几分忧虑坐上了火车。

    唐兰这几天的心情不错,成衣店又买到了一批便宜的布料,服装厂正在赶工,如果这批春装做好,利润不会低。

    不过服装店的生意比去年要难做一些,主要是竞争大了。

    光是附近的街道,年后就新开了三家服装店。

    市管会现在每个月都会上门检查,而且个体户要有经营的牌照。

    牌照的办理过程比较繁琐,唐兰前前后后跑了半个月,才把牌照搬回店里。

    不过服装店的生意比去年要难做一些,主要是竞争大了。

    光是附近的街道,年后就新开了三家服装店。市管会现在每个月都会上门检查,而且个体户要有经营的牌照。牌照的办理过程比较繁琐,唐兰前前后后跑了半个月,才把牌照搬回店里。

    郑师傅告诉唐兰,她们店是市里第一批拥有经营牌照的店铺,有了它,就是有了一份保障。

    生意难做,唐兰也有了危机感,虽然目前比较赚钱,但花无百日红,说不定哪天就涌出一个新店铺越过成衣店。

    新华书店送给唐兰的书就像是可以挖掘的金矿,她每次翻翻书,脑中都能碰撞出新的火花。

    时间悠悠进入1981年,唐兰深切的感受到了身边的变化,生活里最明显的,就是人们穿着的变化。

    如果说80年大红大绿等艳色衣服还不够普遍,可到了今年,像陈元和吕大姐这样的中年女人,都开始穿上了喇叭裤,披起了花格子衬衣。

    而附近其他的服装店,唐兰听说有的是从广州进的货,广州是繁华的大城市,服装上引领潮流,拿到丹阳市卖差不了。

    幸亏唐兰店里的款式也一再出新,不然很容易被比下去。

    这批衣服服装厂要月底才能全部做完,现在购买布料也比以前困难,幸好唐兰还有无锡那的外援,不然只依靠本地的几家工厂,布料的需求远远不够。

    成衣店又雇了一个人帮忙,郑师傅和肖红忙不过来,人是郑师傅找的,和他住在一个胡同,听说户口刚从农村转过来,丈夫是工人,她学历低也没工作,家里两个孩子要养,成衣店缺人,郑师傅就让她过来帮忙,每个月十五块钱,工作轻松自在,还不耽误接孩子。

    唐兰趁着午休的空闲去了一趟成衣店,店里没有客人,肖红趴在桌子上睡觉,郑师傅中午回家,新来的明姐在仔细的熨衣服。

    唐兰一推门吓她一跳:“唐兰来啦。”

    唐兰嗯了一声,她发现,自从明姐来店里以后,店里的卫生情况好了特别多,以前虽然也谈不上脏,但不像现在窗明几净,角落的窗台手摸一把,一点灰尘都没有。

    明姐搓搓手:“我是乡下来的,干活习惯了,站着不动浑身难受,没客人的时候,我就扫扫地,擦擦尘土。”

    工作日白天买衣服的人少,大部分人都要上班,晚上和周末才是成衣店红火的时候,明姐在门口放了一个破旧的煤炉,每天中午她都要在外面用煤炉热饭,她家离这里远,一来一去有没有个自行车,于是她便自己带饭。

    唐兰问道:“明姐,那孩子谁管呢?”

    明姐擦擦脸上的汗,叹了口气:“我也在发愁,我婆婆下星期就得回乡下了,没办法,还得给大儿子去看孩子种地,我们这也照看不了,孩子都在上小学,学校也不管饭,中午要回家吃,以后可咋办。”

    的小学离成衣店倒是不远,明姐丈夫经常出差,也不能每天照顾,她还要上班……

    唐兰想了想说道:“明姐,你中午把孩子接过来吧,上学再送过去,反正还有肖红他们看店呢,晚点也没关系。”

    “这多不好,我还得耽误上班。”

    “没事,孩子也不能没人管。”

    肖红从瞌睡中醒来,她打了个哈欠:“唐兰姐,我得向你请两天假,我去省城一趟。”

    唐兰眼睛亮晶晶:“去几天?什么时候回来?会不会去商场?”

    肖红一脸我很了解你的神情:“别矜持了,想带什么抓紧说。”

    唐兰咳咳两声:“你以为我会客气啊,省城的商场卫生巾种类多吗?我想买几包。”

    肖红取笑她:“你买那么多,是要留着用多久?省城的牌子多,听说还有进口的,价格要贵上两三毛,但是质量更好,你要哪种的?”

    唐兰又没见到实物,她摇摇头:“你看着买吧,价格贵点也没关系。”

    唐兰可以在其他事上将就,但这件……还是任性一点吧。

    她刚开始用的是月事带,不方便不说,也不卫生。好在现在是八十年代,如果再倒退二三十年,就算唐兰想任性,也是没有机会。

    孙主管下午不在,唐兰可以晚点回去,反正有其他同事几个眼线,完全可以帮她应付,唐兰去新开的两家服装店转了转,唐兰的成衣店在附近小有名气,其他店的店主也认识她,唐兰也没掩饰,笑呵呵的推门进去:“我来取取经。”

    靠近主街道的服装店叫人民服装店,带着满满的时代气息,如果单看店名,唐兰以为这是六十年代。

    但进去她发现,里面的衣服和店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店里的衣服全都用支架挂在墙上,客人一进来一目了然,种类也不多,全是时下年轻人流行的款式,像什么大红色的喇叭裤,破洞的牛仔裤,裙子的款式很多,白色腰带配浅黄色连衣裙,衬衫式翻领长裙。其他的有垫肩灰色西装,踩脚裤和文化衫被摆在了最中间的位置。

    店主姓元,是一个年轻的男人,早前在布料厂上班,去年才辞了工作,专心做生意,除了服装店,他媳妇还在对面开了一家早点铺,夫妻俩一起赚钱。

    元老板热情的和唐兰聊了很久,他快言快语,说多亏了唐兰的启发,不然他也下不了辞职的决心,上班一个月只能挣到四十来块钱,还是做生意有前途,一个月能多赚好多倍。

    他有亲戚在广州,做的是倒腾衣服的生意,他通过亲戚进货运到丹阳市,来买衣服的客人不少,虽然才开店三个月,现在已经是盈利的状态。

    唐兰去的时候还有点忐忑,本来以为会被一句同行勿入拦在外面,没成想还能和平的聊天,不是同行是冤家吗

    不过这只能说,这家店的老板和唐兰一样,是看的通透的人,毕竟永远不能一家独大,服装店不会只有一家,也不会只有两家,像这个老板说的,丹阳市的服装店,只会越来越多。

    当然,元老板还和她透露了一层意思,他只是在丹阳市积累积累经验,等再过一两年,他们夫妻打算去省城,那里赚钱的机会一定比小城市要多。

    唐兰又去了其他新开的服装店,不过接下来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有一家的店员认出了唐兰,跟防贼似的盯着她,生怕她从店里学走什么。

    唐兰转了一圈发现,现在新正成衣店的优势,远没有她想的那么乐观,服装生意从来都没有技术壁垒,款式流行好看,小厂就能摸索摸索打出类似的版,而且目前所谓的流行,只有那么几种,大家都是在吃老本,进货不用动脑筋,就像喇叭裤,只要挂上去,就一定能受年轻人追捧。

    还有一点唐兰必须承认,服装生产的成本在南方很低,像广东那里都是批量生产,无论是人工还是机器,压缩后的价格比北方要低的低。

 第99章 舞会插曲

    服装厂每个季度都要进行一次考核; 一转眼第一季度已经快过完,孙主管发了大家表格,让每个人都仔细填写。

    =

    考核优秀的员工是有奖励的; 按照以往的惯例; 最差的情况即便是不发现金; 也会发一些生活用品,之后还会开会表扬。

    唐兰懒洋洋的趴在桌上填表,杨琴凑了上来:“唐兰姐; 年后的三个月你工作合格了吗?”

    合格了倒是合格了,只是谈不上优秀,她只是完成了日常的工作,业务部最近出差的任务很少,订单也不如去年; 唐兰负责的跟单的工作聊胜于无,唐兰和其他同事一样; 大多数时间是在办公室呆坐着。

    陈元说,最近工厂的效益都不景气; 不光是她们服装厂; 好像是和私营小厂逐渐增加有关系。

    市场经济下百花齐放; 体现在了各行各业; 不过这些都是大领导们操心的,陈元拍拍她:“这周市里的人民剧场有舞会,内部消息,咱们部门能分到几张票; 你们年轻人去不去?”

    赠票?唐兰记得人民剧场舞会的门票可谓是一票难求,托人买都买不到,她们厂竟然能发免费票:“去去,如果有我的份,一定去。”

    这次的舞会请来了领舞,听说是省城艺术团的,还在国内获过奖,业务部的票不多,陈元提议,结婚的就不要去凑热闹了,把票留给年轻人,大家也没什么异议,周末回家陪陪媳妇孩子也不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