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十年代国货群-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兰把女儿抱过来,耐心的解释:“安安,爸爸妈妈不是出去玩,是带着奶奶去医院,医院啊,安安不是最讨厌医院了吗?漂亮的护士姐姐会拿着针扎病人的屁股的。”

    安安忍不住打了个哆嗦,以前生病的时候,护士姐姐经常扎她屁股的,唐兰又说道:“如果安安不害怕打针的话,带上你……”

    安安立刻摇头:“我不去了!”

    火车票不好买,去北京的那条线路是长途火车,顾茂晖还是托关系,才买到了三张火车票。

    晚上唐兰收拾东西,顾茂晖在客厅喂小黄:小黄这几天怎么办?”

    “我把家里的钥匙给方芳了,她每天过来给小黄喂食。”

    这次去北京唐兰请了一个礼拜的假,随身的衣服和一些常用品塞到旅行包里,顾茂晖进来递给她一个盒子:“烧了吧。”

    唐兰没反应过来:“什么东西?”

    顾茂晖示意她接过去,没说话。

    唐兰打开一看,是几封信,她随便拆开了一封,收件人是唐兰,写信的是小光,这些就是李香凤说的那几封信吧,李香凤去找顾茂晖了?

    顾茂晖解释道:“你别这么看我,我是受害者,她找你后的第二天,就去丝织二厂找我,把信给我看了,还说什么你……总之不是好听的话,李香凤这么做,无非是挑拨我们之间的关系,只是咱俩已经离婚了,她这些信的作用不大,她之所以找我,不过是想出口气罢了,我给了她一百块钱,拿回了这些信。”

    “你疯了,给她那么多钱!”

    顾茂晖无奈的摇摇头:“我相信你,你自己也无所谓,但外面的流言蜚语呢,我不想因为这件事影响到你,用钱就能解决,何乐而不为,你放心,她那不会再出什么花招,我也警告她了,我这个二弟妹,真是让人不省心。”

    唐兰把几封信撕碎,碎纸扔进纸篓里:“你心里就没有一点怀疑吗?”

    顾茂晖坚定地回道:“我信你。”

    “为什么?”

    “不知道,没有为什么。”

    顾茂晖过来轻轻抱住唐兰:“我们之间没有第三个人,永远也不会有。”

    “那可不一定……”

    唐兰的话还没说完,顾茂晖重重的吻上了她,唐兰觉得自己没办法呼吸了,狠狠地踩了他一脚,顾茂晖松开她,揩揩自己的嘴角:“你要有胆量你就试试……”

    突然间,安安的声音从门口传来:“爸爸妈妈,你们在做什么?”

    唐兰一愣,安安不是在家里吗?怎么跑来小白楼了?

    安安眨巴着天真无邪的大眼睛,唐兰心虚的转过头,瞪了顾茂晖一眼。

    顾茂晖神情自若的说道:“安安,你妈妈眼睛里刚才进沙子了,我帮她吹吹。”

    安安伸手过来:“眼睛里进沙子很难受的,妈妈我也帮你吹。”

    顾茂晖小声在唐兰耳边说了一句:“下次我锁门。”

    唐兰:“……”

    安安自己偷偷跑了出去,罗桂芝正洗衣服呢,顾茂晖怕她担心,抱着安安准备回家,临走前嘱咐唐兰:“中午十二点的火车,咱们路过黄家把安安送过去,时间也来得及。”

    罗桂芝多年以前去过北京,一路上她感慨不已,说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了,唐兰扒拉着盒饭,抬头说道:“桂姨,你哪一年去的北京啊?”

    唐兰的脸上沾了两颗饭粒,顾茂晖说了一声别动,替她捏了下来,罗桂芝回忆了好久,缓缓说道:“四八年。”

    1948年啊,那时候还没建国,大众还把北京喊作北平,历史的沧桑感迎面而来。

    下了火车,桂姨一个劲的念叨,说变化太早,自己都不敢认了。

    街上的公交车、路边的电影院、舞厅,城里的一座座高楼,桂姨揉了揉眼睛:“怪不得都说北京是现代大城市,可是比小地方强太多了。”

    桂姨这些年的记忆混乱模糊,很多事情都记不清了,对于时代的变化的感知也不如普通人,她最近也在慢慢适应中,挨饿的年头她也经历过,那时候连树皮都是宝贝,哪里像现在,吃得饱穿得暖,大粗粮可以敞开吃了。

    唐兰发现,北京的个体户比丹阳市要多得多!

    她心里的小火苗燃燃生起,现在成衣店的生意是越来越难干了,不为别的,还是客源不多的缘故,以前的话,丹阳市一共也没有几家成衣店,僧多粥少,来她店里买衣服的人自然就多。

    可是随着政策的逐渐宽松,街面上的门店越来越多,客人的选择性越来越多,成衣店再出新的款式,也不会恢复到刚开始的辉煌,要知道,唐兰开的成衣店可是丹阳市的第一家。

    可是北京不一样,这里是首都,光是市区建成的面积就比丹阳市大好几倍,人也更多,想必消费水平也高,现在才是八十年代初,等再过几年,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渐渐进入了小康水平,做生意会赚的更多。

    至于唐兰以后的日子,唐兰看了一眼顾茂晖,估计会和这个男人绑在一起了吧。

    唐兰对于未来还是有些期待的,即便她知晓数年的变化,可是生在其中,一点点感知,日新月异的微小改变和历史上一个简单的数字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唐兰下火车走在北京的街道上,内心就一直涌动着一个想法:要不要来北京?

    只是她在仔细一想,觉得这个想法实现比较难,她自己还好说,如果她打算做生意,这份工作可以不干,可是顾茂晖呢,他是一厂之长,怎么能轻易辞职?如果说调职的话,想调到北京……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唐兰一个劲的唉声叹气,顾茂晖问:“想什么呢?”

    唐兰感慨道:“要是能搬来北京生活就好了。”

    “你很喜欢北京?”

    唐兰白了他一眼:“谁不喜欢啊?这可是北京,祖国的首都,文化政治中心,也是发达的城市之一,在这生活便利多了。”

    顾茂晖带她们住进了王府井附近的酒店,罗桂芝问道:“这酒店这么气派,一定不便宜吧?咱们是来看病的,不是来享受的,随便住一个招待所就行了。”

    顾茂晖指指唐兰:“妈你别担心,唐兰有钱。”

    唐兰:“……”

    要说罗桂芝,这些年经历的落差感可太大了,从有钱人家的旧氏娇娇女,变成现在为了酒店钱心疼的普通百姓,唐兰虽然没见过罗家的显赫,但从留下的那几件古董便能推测出罗家的富贵。

    沧海桑田,世事难料,最重要的还是要珍惜当下,这话是罗桂芝说的,她也是一个活的通透的人。

 第129章 烫

    顾茂晖已经提前联系好了医院; 大夫临床了二十几年,经验丰富,顾茂晖说是别人介绍的,一大早三个人在附近的早点铺吃了早点; 顾茂晖要了一碗豆汁,只喝了两口就苦着脸放到了一边; 早点铺的老板念叨说:“你们这些外地来的,来之前心心念念都想尝尝地道的豆汁; 可真点了最多喝一口,我跟你说; 这豆汁咂摸咂摸可是很有滋味。”

    在早点铺吃饭的大部分都是胡同里的居民; 偶尔也有几个是外地来北京办事的,这年代旅游的人还很少,大部分去外地都是以工作的名义。

    精神方面的疾病,还是要靠药物和保持好心情来控制; 要说完全治愈很困难,但是可以尽量保持让病不再发作,医生给罗桂芝做了精神评估,和在丹阳市的结论差不多,她发病后不具备什么攻击性,而且病因主要是受了刺激; 这些年没有得到妥善的照顾,才会疯疯癫癫。

    现在罗桂芝有顾茂晖他们照料,又有了稳定幸福的生活; 只要按时吃药,别受刺激,相信她能保持现在的情况不复发。

    听到这样的话,三个人的心总算放下来一半,一共去了医院三天,做完了所有的诊疗拿到药,顾茂晖建议去□□看看。

    天/安/门的人不算多,广场上有拍照的,五毛钱可以拍一组照片,这时候照片都是黑白的,顾茂晖和唐兰商量:“咱们好不容易来一次,要不照几张?”

    “行啊,也算是很有纪念意义的照片了。”

    三个人先是合了一张影,背后的天/安/门城楼被收进了镜头,随后顾茂晖和罗桂芝单独照了一张,这是他们母子的第一张合影。

    罗桂芝推推顾茂晖:“你和唐兰也照一张。”

    顾茂晖摸摸鼻子:“那照吧。”

    拍照的师傅喊了一声:“靠近一点靠近一点,小两口就别害臊了,笑一笑。”

    在按下快门的前一刻,顾茂晖的手搂上了唐兰的腰,镜头里的,是一张心满意足的笑脸。

    唐兰和罗桂芝打算去商场逛逛,买东西永远对女人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这次过来,唐兰带上了自己和顾茂晖所有的全国票,她又跑出去用群里的东西换了一点,顾茂晖经常出差,每个月的补助里有全国粮票,他用不完都攒了起来,年底作废,今年马上就过了一半了,留着也没什么大用。

    顾茂晖对买东西不感兴趣,不过既然她们两个兴致勃勃,他也只好跟在后面逛。

    王府井的步行街上高楼林立,临街都是商铺,最有名的就是东风市场,东风市场也就是后来的东安市场,1966年更的名,直到88年才改回了东安市场,到了九十年代,新建成了新东安市场。

    三个人从东边的金鱼胡同穿过来,远远的就瞧见了东风市场四个大字,罗桂芝指着北京市百货大楼说道:“那个楼也气派,一会儿出来也去逛逛。”

    一楼是日用品和小百货,样式种类多的让人目不暇接,衣服在西侧的柜台,柜台前挤着很多人,唐兰踮着脚往里面张望,款式比丹阳市商场里时髦很多,听说还有外国货。

    抹着红嘴唇的售货员大声喊道:“今天新到货的衣服数量很多,大家不要挤,排队,排好队一个一个买,价格都写在上面了,大家自己看。”

    怪不得这么多人,原来是有新品的服装。

    抹着红嘴唇的售货员大声喊道:“今天新到货的衣服数量很多,大家不要挤,排队,排好队一个一个买,价格都写在上面了,大家自己看。”

    怪不得这么多人,原来是有新品的服装。

    墙上挂着“顾客至上,信誉第一”的横幅,透过透明的柜台,唐兰看见最里侧有皮手套卖,看皮质质量很不错,唐兰问:“皮手套多少钱?”

    “您真有眼光,这皮手套是苏联产的,保暖效果特别好。”

    唐兰从丹阳市买的手套,都是笨重的棉手套,要么就是厂子发的白线手套,一点也不好看,像这种带兔毛的皮手套,唐兰都没遇见过,另唐兰惊喜的是,这双手套不用票!

    她在人群里抢了一双!

    从一楼柜台里出来,罗桂芝买了两身衣服一双布鞋,唐兰买了一条裙子,还给安安买了一条儿童长裙,顾茂晖的是两件白衬衣。

    顾茂晖拎着东西跟在两个女人后面,罗桂芝和唐兰在讨论搭配蓝格裙和红格裙哪个更好看。

    生活用品大同小异,不值得特地从北京带回去,三个人又去百货大楼逛了逛,也没买什么东西,关键是想感受感受里面的气氛。

    唐兰最大的感受就是,北京这里的精神面貌要比丹阳市更有活力。

    酒店前面是一条小胡同,胡同里有个蒙娜丽莎美发店,唐兰想烫头发,罗桂芝鼓励她说:“年轻人烫发好看,我年轻的时候烫过很多次,那时候是洋派的打扮,再穿一身白色小西装,可好看呢。”

    现在最流行的就是爆炸头和大波浪,这个年代的姑娘,很多都选择烫爆炸头,不过这个发型不太适合唐兰。

    顾茂晖带着东西回了酒店,唐兰和罗桂芝来烫头发,唐兰最后决定自己做主,烫一个侧分的波浪式烫发,波浪不要太大,大波浪显得人太成熟,小卷就足够了。

    在和发型师的沟通之后,唐兰打算烫一个空气刘海,现在叫法不同,但烫发大同小异,唐兰把长发剪短了一些,长度在肩膀靠下一点,从长发变成了中长发。

    这个发型和唐兰的衣服很配,唐兰穿着黑色短上衣,下面是高腰米色条纹裙,上衣掖在裙子里,高腰线显得高高瘦瘦。

    罗桂芝再唐兰的劝说下,烫了一个适合她的爆炸头。

    从美发店出来,唐兰蹦蹦跳跳在前面哼着歌,罗桂芝被她感染到,小声唱起了《天涯歌女》:“天涯呀海角觅呀觅知音。”

    顾茂晖看天黑了两个人还没回来,就在酒店门口等着,他看到唐兰的样子忍不住笑了,唐兰越走越近,在酒店门口路灯的照耀下,她头上的樱桃发卡仿佛能发光。

    顾茂晖摸了摸唐兰的头发:“很好看,”

    唐兰迅速躲开了:“我的新发型不许碰。”

    罗桂芝从小就是被按照大家闺秀的标准去培养的,行为举止都要得体,她好久都没这么畅快了,她指指唐兰,小声对顾茂晖说:“人家唐兰这么好,记得对她好点。”

    顾茂晖抿抿嘴:“我一直对她都挺好。”

    在北京逗留了五天,很快就到了返程的日子,唐兰有些恋恋不舍,她出来后才知道,人家北京这里的娱乐活动可真多呀,光是舞厅电影院就有好多家,而且片源很丰富,听说机器都是从美国进口的,画质更好。

    因为桂姨身份的缘故,唐兰没和身边人说自己要来北京,只是说家里有事请假,所以回去也不需要带什么礼物,低调点回去上班就可以了。

    唐兰抱着狗粮和狗罐头傻笑,她本来以为,现在是没有狗粮卖的!不过在华侨商店,橱窗里摆着进口的狗粮和狗罐头,上面的字她也看不懂,听说是欧洲牌子,主要卖给在京的外国人,毕竟国人还没有给狗买狗粮的想法。

    顾茂晖有一点华侨劵,唐兰要了过来,她给小黄买了三袋狗粮和两瓶罐头。

    不过这些吃不了多久,最多就是作为改善品,偶尔在饭里拌一点,这是唐兰的能力范围内,能给小黄最好的了。

    留在北京的最后一晚本来打算去看夜景,不过罗桂芝说自己太累了,明天还要坐火车,她打算回酒店休息。

    晚上华灯初上,夜晚的北京城和白天大有不同,顾茂晖牵着唐兰走在长安街上,路灯映出影子,偶尔有两辆自行车从身侧经过,电影院门口矗立着上映电影的宣传牌,唐兰摸了摸自己新烫的头发,这还是她第一次烫发。

    沿着长安街走去了王府井,深夜的王府井步行街上还有很多人,路边的小摊贩买着各种物品,唐兰看见有卖糖葫芦的,顾茂晖看她的眼神就明白了,走过去掏钱买了一串。

    唐兰把手从兜里掏出来,晚上风大很冷,唐兰跺跺脚,顾茂晖拿着糖葫芦:“你别伸手了,挺冷的,我帮你举着,过来吃一口。”

    两个人找没人的长椅坐,唐兰靠在顾茂晖的肩头,偶尔咬一口糖葫芦,顾茂晖鼻头冷的红红的,唐兰捏了捏:“你穿的太少了。”

    顾茂晖吸吸鼻子:“没事,我身体好。”

 第130章 小红本

    从北京回来; 生活又像以前一样平静无波澜,唯一的不同,就是不用自己做饭,每天可以去顾茂晖那蹭饭; 桂姨做菜好吃,吃过几次; 再吃自己做的菜,就有点寡然无味了。

    唐兰去的次数多了; 楼道里探究的眼神变成了了然,邻居还会亲热的和她打招呼:“唐兰来啦?刚才安安还过来送我家了两张饼; 估计快开饭了; 你赶紧过去。”

    要么就是塞给她两根葱:“上次从顾家借的还没还呢,你直接带去吧。”

    罗桂芝果然烙了饼,大饼又脆又香,唐兰一口气吃了一张半; 还喝了一碗黄瓜鸡蛋汤,安安满嘴油花:“奶奶烙的饼真好吃,这是安安吃过的最好吃的烙饼了。”

    大豆油厨房还有半壶,罗桂芝说道:“我听杂货店的老板娘说,有走街串巷卖豆油的,价格要便宜三分之一; 而且不收票,都是人家自己榨的,老板娘买过好几次了; 下次我见到也想买两壶。”

    顾茂晖放下筷子:“家用的钱我都放在抽屉里,缺什么买什么你去取就行,不够了管我要。”

    罗桂芝渐渐适应了现在的生活,她每天的生活也很简单,早上做饭,送安安上学,回来后去外面找人聊聊天,中午只有她一个人,随便吃点饭,午休一会儿,起来做做家务,接安安放学,然后就是准备晚饭,通常晚上唐兰每天都过来吃。

    自从有了桂姨,顾茂晖和唐兰觉得,杂事都被她包办了,轻快了不少。

    罗桂芝提醒顾茂晖,唐兰这么每天出出进进的,虽然两个人以前是夫妻,但现在毕竟离婚了,闲言闲语是避免不了的,都在猜是不是要复婚。

    除了安安,身边人都知道俩人离了婚,只是照顾孩子没人当面提。

    顾茂晖迟疑片刻说道:“再等等吧,唐兰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等再过一阵子,我再提复婚的事。”

    罗桂芝和唐兰念叨,说老觉得这几天有人跟着她,她也不敢确定,只是心里有这么一个疑影,唐兰安慰她:“可能是您想多了。”

    不过顾茂晖接她上班的时候,唐兰还是和顾茂晖提了提,顾茂晖皱皱眉:“难道是精神方面出现问题了?”

    唐兰也在担心这一点,虽说桂姨现在一切正常,但她的精神毕竟不稳定,哪怕不受刺激,大夫也说有复发的危险。

    那几天唐兰和顾茂晖轮流守在家里,尽量不让罗桂芝落单。

    罗桂芝也渐渐察觉出来了异样,她喜欢穿老土布的衣裳,深蓝色小格褂子,既耐穿又透气,她以前好绸缎没少穿,年纪大了,对物质上的享受更看开了。

    罗桂芝挽挽衣袖:“你们年轻人忙工作,忙事业,整天围着我这个老太太做甚?我自己的身板自己清楚,我没病,放心吧。”

    顾茂晖和唐兰对视了一眼,并不相信罗桂芝的话,唐兰周末要回南坪村一趟,冯大姐喊她回去。

    冯大姐山上的果树已经初具规模,之前垫的成本已经渐渐收回来了不少,只是果树烧钱,要想真正盈利,恐怕还得再过两三年。

    冯大姐叫唐兰回来,是要给她分红的,八百块钱的票子塞到了唐兰手里:“果树当初你也入股了,拿着钱,等等以后卖钱多了,再给你大红包。”

    唐兰除了出资之外,对果树园没有其他的贡献了,冯大姐的皮肤晒的更加黝黑了,她拢拢头发:“缺钱这果树可种不起来,我俩占股够多了,这些是你应得的。”

    唐兰问:“现在还在往里投成本吧?钱够吗?”

    冯大姐打算再把旁边的荒地买下来,面积也不大,可以琢磨琢磨栽点周期短的果树。

    唐兰思忖了片刻,目前成衣店盈利不多,她银行里存了一些钱,与其放银行,还不如拿出来给冯大姐扩大规模,两个人回屋里讨论了好一阵子,唐兰打算再追加两千块钱。

    冯大姐丈夫为难的说道:“这么多钱,万一赔了咋整?”

    唐兰笑了笑:“我信你俩。”

    果树园越来越大,单靠两个人已经忙不过来,冯大姐从村里请了两个年轻力壮的年轻人。

    冯大姐村里的果树园越做越大,唐兰下山的路上,一直在考虑成衣店,之前她自己低价收购布料,设计好找服装厂加工,但这样平摊下来成本不算低,只不过之前靠着设计款式,笼络住了一群客户,如今的服装厂都是从广州进货,成本极低,质量一般但性价比高,唐兰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只是当初没当一回事,可真当这些货源冲击到成衣店生意的时候,唐兰发现想解决很难。

    除非她也重复这些新店的路子,去南方那边进货。

    只是这样跟风也没有太大的优势,不可能恢复到一家独大时期的营业额了。

    唐兰叹口气,到了山下,唐兰口袋里装着山楂和沙果,都是从野果子树上摘的,前面是一群玩闹的孩子,唐兰看着有点眼熟,等她走近一些,发现穿着红衣服的小男孩是牛牛。

    牛牛没留意到唐兰,他骄傲的和小伙伴说:“过几天我就要去城里玩啦,去我大伯家。”

    “骗人,你大伯现在都不回家了,怎么可能带你去城里。”其他小男孩质疑道。

    牛牛很生气的摔了手里的柳树条:“我没骗人,我听到我妈和我奶奶说的了,他们说过几天去我大伯家里,有很重要的事情。”

    顾家人要去顾茂晖那?唐兰心里咯噔一下,她趁着牛牛背对着她,赶紧跑到了其他地方。

    一路上她都在琢磨,自从顾茂晖搬到新的福利房,顾家人也没来过,顾茂晖和家里人关系紧张,顾家人心里很明白,尤其是赵玉珍,她做了那么多缺德事,就一点都不会心虚吗?

    提前做点准备总没有错,现在不像以前,如果赵玉珍见到了桂姨,指不定会闹出什么风波呢。

    顾茂晖最近工作很忙,经常晚上十点后才回家,自然也没时间接唐兰下班。

    趁着桂姨带安安出去散步,唐兰和顾茂晖商量,让桂姨去小白楼住一段日子,顾家人直奔福利房去,如果桂姨在小白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