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十年代国货群-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新房一下子用了三四件家具,让不少人为之侧目。

    好在村里的人不清楚唐兰的底细,顾茂晖每个月的工资极高,连赵玉珍都怀疑,顾茂晖把大部分钱都交给了唐兰,所以在顾茂晖出事之后,她经常旁敲侧击想知道唐兰手里的积蓄。

    有了顾茂晖打掩护,唐兰花钱大手大脚,村里人最多说一句败家不会过日子,不会怀疑别的。

    一锅汤娘俩全喝光了,安安拍拍肚子想睡觉,唐兰给安安唱了两首童谣,第三首还没开始唱,身边的小人就进入了梦乡。

    唐兰从供销社买了一盏油灯,家里还没拉电线,这个不着急,等以后空闲再说。

    农村早就通了电,村里一多半人家都用上了电灯,只是有人舍不得电费,电灯不常开,平时还用煤油灯照亮。

    顾家买了电视机,赵玉珍时常和别人嘚瑟:“买了电视就是好啊,电视机屏幕亮,屋子一照电灯都不用开。”

    唐兰借着煤油灯的光套上新被罩,大红花条纹被套红的耀眼,当下商店里买的都是这种,家家炕上都有一套。

    唐兰从顾家出来,除了铺盖什么东西都没带走。

    她去商店给自己和安安扯了新被罩,一切都是新气象,全新的生活即将开始,远离极品,过上好日子。

    土炕烧的暖暖的,唐兰躺在安安旁边,轻轻捏了捏她的脸蛋,安安似乎察觉到了不适,撅噘嘴扭去了另一边。

    安安的小脸隐隐出现了双下巴,可见她这段时间养的还不错,安安是一个让人心疼的孩子,不调皮,善解人意又贴心,是一个漂亮懂事的小姑娘。

    唐兰没想过自己会直接当妈,开始她也有些抗拒,最初是同情这个失去亲生父母的小女孩,再然后是怜惜,怜惜她得不到一个孩子应该有的宠爱。

    等相处了这段时间,唐兰发现,安安成了她在这个世界最大的牵挂,她想让安安过上幸福舒适的生活,不用看人脸色,不用小心翼翼。

    安安是个小话痨,她说话表达的很清楚,时常拉着唐兰聊,从安安的口中,唐兰知道了一些她和原主相处的细节。

    原主脾气不太好,脑子一根筋,没什么城府,对于这个女儿,她不算很喜欢,她把婆婆对她的挤兑都算到了安安的身上,觉得如果安安是个男孩,她在这个家的地位,一定比现在好。

    这些话都是安安亲耳听到的,安安年纪小,对这种话一知半解,她只是隐约觉得,妈妈不喜欢她。

    安安问唐兰:“妈妈,是我哪里做的不对吗?我可以改的,小红说了,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

    原主没有唐兰这么耐心,赵玉珍和李香凤挤兑她的时候,原主会拿安安撒气,虽然没动手,但嚷嚷的隔壁都能听到,原主和丈夫关系冰冷的原因,也有这方面的。

    安安抱着唐兰说:“我想爸爸了,爸爸对我特别好,现在妈妈对我更好!”

    在安安的描述里,顾茂晖是全家最疼爱她的,每次回来都会给她带很多礼物和零食,每到这时候,其他的小伙伴就特别羡慕她。

    只是顾茂晖回来的次数很少,每次都是急匆匆的,最多一两天就又回去了,在顾茂晖在家的日子,他和原主争吵的时间占大多数。

    原主和顾茂晖经常吵架村里人都知道,安安这么小,父母吵架对孩子的影响太大,安安特别缺乏安全感,说话都是怯怯的。

    安安很怕见生人,像小红见到人就会落落大方的打招呼,安安就不行,每次都是躲在唐兰的身后,唐兰觉得应该想办法让安安开朗起来。

    她平时陪伴安安的时间并不多,如果以后找到工作,那每天见面的时间就更少了,希望可以慢慢引导安安吧,事缓则圆。

    于奶奶说如果唐兰忙的话,可以把安安放在自己家,他们老两口每天都闲着,可以帮忙看孩子。

    唐兰觉得过意不过,可让安安自己疯跑出去玩她也不放心,于奶奶和她说:“你别觉得欠我们情,安安这孩子懂事不捣乱,陪着我们俩,也是个伴,不然我们两个老人大眼瞪小眼,没啥意思。”

    既然于奶奶这么说,给安安找个地方待,这样唐兰出门也能更安心,何乐而不为呢?

    唐兰给隔壁送点菜,买点鱼啊肉啊的,于奶奶也没拒绝,拉着不让唐兰走,做熟了一起吃。

    饭桌上许爷爷问唐兰:“唐兰啊,日子选没选?你那要是缺啥东西就来我们这拿。”

    唐兰知道许爷爷问的是吃饭的日子:“就这周六,还都没通知呢,我得管你们借借碗碟。”

    于奶奶回道:“碗碟有,我们家人多,逢年过节孩子们都回家吃饭,碗碟不老少。”

    唐兰家里只有三副碗筷,到时候根本不够用,为了这次特地买也不值得,村里人家办红白喜事,都是左右邻居互相借。

    于奶奶给安安碗里夹了一块肉:“安安多吃点,以后长得高高的。”

    “我要向妈妈那么高。”安安挥舞着小手。

    于奶奶带着金丝框眼镜,整个人很儒雅,和普通的农村奶奶很不一样,举头投足间很有气质。

    于奶奶问唐兰:“你平时喜欢看书吗?”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是过渡章,情节没什么大进展~~

 第15章 连环画

    唐兰想想说道:“除了课本我看的不多,上学的时候从同学那里偷偷看过外国的小说。”

    于奶奶很惊喜,继续问:“喜欢那一本呢?”

    “茶花女。”

    “那本是经典之作,有眼光。”

    于奶奶像是找到了知己,和唐兰开始聊起了外国文学,幸亏唐兰在现代上了这么多年学,不然还真是应付不来。

    于奶奶感慨:“这些年懂文学的人少了太多,没想到你年纪不大,还看过不少书。”

    于奶奶在厢房摆着一个书柜,厢房平时是上锁的,吃完饭她去里面找了几本书:“如果闲着的时候,可以看看书,我这还有,看完再管我要。”

    “谢谢于奶奶,有小说看真好。”

    于奶奶推推眼镜,欣慰的说道:“年轻人喜欢看书是好事。”

    于奶奶又说道:“安安快上学了吧?”

    “嗯,等忙过这一段,我打算给她报个班。”

    安安埋头吃饭,没去听大人讲什么,她小声问许爷爷:“太爷爷我能看电视吗?”

    许爷爷拉着安安进了屋:“安安想看多久都行。”

    许爷爷家里的电视是大儿子买的,是国外的大品牌,二十寸的松下电视,这么大屏幕的,在南坪村还是独一份。

    吃完饭安安留在许家看电视,唐兰去找了一趟冯大姐。

    搬入新屋叫入宅,需要选一个好时辰,当时是冯大姐帮忙找人算的日子,按照习俗搬家当天就要请亲朋好友来家里聚聚,可唐兰在顾家待不下去,就提前搬了出来,温锅的日子往后挪了挪,也是选定的好日子。

    冯家只有两个孩子,大人不在家,唐兰问他们:“你爸妈去哪了?”

    “我妈去供销社买东西了,一会儿就回来。”

    供销社离得不远,冯大姐走了好一阵子了,估摸着用不了多久,唐兰索性就在冯家等等,冯大姐的儿子叫新新,女儿叫年年,组合起来就是新年,好听又有寓意,可见取小名下了功夫。

    新新今年上了小学,他趴在炕上写作业,妹妹在旁边扯他的衣服:“哥你陪我玩一会儿。”

    新新不耐烦的放下作业本:“真烦人,你想玩什么?”

    “捉迷藏!”

    两个孩子玩的不亦乐乎,捉迷藏第三局结束的时候,冯大姐到了家。

    “唐兰你啥时候过来的?”

    “我也刚到一会儿。”唐兰说道。

    冯大姐手里拎着酱油瓶和油瓶,她先把东西放下:“你等我一会儿。”

    两个孩子围着冯大姐,年年扯着冯大姐的衣角:“妈你去供销社给我们买饼干了吗?”

    “去去去,一边去,吃什么饼干,我这有酱油你喝吗?”

    新新说:“要是有糖水我喝,酱油我不喝,齁咸齁咸的。”

    “知道就滚一边去。”

    两个孩子被骂惯了,笑嘻嘻的疯跑着玩,唐兰感慨道:“新新年年可真抗骂。”

    “这俩崽子皮着呢,早被我骂惯了。”

    冯大姐和唐兰说:“供销社的王麻子说,明天新进一批精盐,听说质量可高呢,盐粒特别细,炒菜好吃,就是量不大,你要是想买可得早去。”

    “那我明天去看看,盐罐子里的盐确实不多了。”

    唐兰又说:“冯大姐,供销社有卖灯泡的吗?我打算安电灯,吴大哥会安灯泡吗?”

    冯大姐点头说:“会!家里的电线就是他抻的,你要安的时候喊一声就行,我让他过去。”

    这事还是宜早不宜迟,唐兰去供销社买了灯泡,她买的是XX瓦的,瓦数大亮度高,以后屋子里亮堂堂的。

    冯大姐和吴大哥去家里安灯泡,路上遇见了李香凤,她刚从娘家回来,娘家的亲戚一个劲的奉承她,李香凤心情正好,她看见唐兰,不咸不淡的说了一句:“哎呦,大嫂这是去哪里啊,搬出去之后,也不回家看看。”

    唐兰觉得李香凤好笑:“回去?回去你们谁欢迎我,弟妹是打算做一桌子好菜欢迎我?”

    “我们可没什么福气,吃不了什么,不像大嫂,大哥给你留下那么多钱,你吃香的喝辣的,以前竟然一点口风都没漏出来。”

    一提到这个李香凤就生气,大哥的钱准定都在唐兰手里,不然她咋能添置这么多东西?不光是钱,还有各种的票据,听说唐兰买了家具,家具是工业品,没有工业券现在根本买不到!

    她这个大嫂看起来傻傻的,没想到比谁都精明。

    唐兰也没解释,看来全村人都认为是顾茂晖给她们两个留下了钱,这样将错就错更好,唐兰笑道:“是啊,我有钱,我的钱不偷不抢,有本事你也挣。”

    说完她快走两步,大声说道:“冯大姐,咱们赶紧去安灯泡吧。”

    冯大姐:“好嘞。”

    李香凤气急败坏的回家,她连忙和婆婆告状:“妈,大嫂手里钱指定不少,你不想办法挖过来一点吗?她买了灯泡要安电灯。”

    赵玉珍恨恨的说道:“我有什么办法?她都要和我们断关系了,我还腆着脸凑上去?”

    “可你到底是她长辈,她还敢不尊敬你?”

    赵玉珍看,这个唐兰还真敢!现在的她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以前唐兰唯唯诺诺,她这个婆婆嗓门提高一点,她都害怕,现在可倒好,完全不把她放眼里。

    另一边巧手的吴大哥装好了灯泡,以后只要一拉拉绳,嘎登一声灯泡就亮了,吴大哥擦擦汗:“电灯能正常用,如果有啥问题,你再找我们。”

    冯大姐临走前看到了唐兰床上的书:“这是啥书?茶花女?是种茶技术的书吗?”

    唐兰笑了笑:“这不是技术书,是外国的一本小说。”

    吴大哥说:“你个大老粗,可别瞎说了,人家唐兰是文化人,看名著呢。”

    冯大姐又问:“那有没有适合小孩看的书?”

    她那两个孩子整天就知道疯玩,也不爱学习,如果有儿童书,捧着书看比疯跑强。

    唐兰想了想,对于孩子来讲小说太晦涩了,他们适合看连环画,更有趣味性:“有儿童看的,下次我给他们找两本。”

    “那可太好了。”

    唐兰周六去接程欢欢,程欢欢推着自行车在大门口等她:“我和我妈说了,去你们家住两天。”

    唐兰说道:“想住多久住多久,对了,咱们先去一趟书店吧,我买两本连环画。”

    “连环画?我家有几本,都是以前买给弟弟妹妹的,下次我给你拿过来。”家里得连环画看完了就被放到一边,封皮全是尘土,送给安安看正好。

    唐兰还是决定先去书店买两本,新华书店位于城中心,程欢欢轻车熟路的骑车到了地方:“我每个月发工资,都要先来书店买两本书,我妈说我败家,说买书还不如买瓶醋,她哪里懂,书籍是最好的精神食粮!”

    八十年代世界名著已经开始解禁,像新华书店这种大书店,里面书的种类很丰富。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应有尽有,像现在的北岛、顾城、舒婷,是特别受人追捧的诗人,他们的书被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年轻男女总要捧上一本看。

    女青年们喜欢舒婷的致橡树,新华书店就挂了一个横幅,上面写着:“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一对热恋中的青年经过,女同志念了这几句,高傲的抬着头:“我要做你的木棉花。”

    程欢欢抖抖肩:“可真肉麻。”

    书店一共有两层,里面人很多,唐兰走到儿童区选了两本:岳飞探母、济公活佛,手掌大小的连环画拿在手里,分量很轻,唐兰结了账,程欢欢买了一本《醒世姻缘录》。

    唐兰一脚踏出书店门突然想起来,现在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人书,多年后的收购价格很昂贵,一套几块钱的书,后世能买到十多万的价格。

    唐兰折返回去问店员:“同志,店里有旧的连环画吗?”

    店员想了想,指着一个方向:“你去那边看看,也许会有。”

    书店的角落里有个小书架,书架上蒙上了一层薄灰,看起来是不受欢迎的位置。

    唐兰翻了翻,里面都是五六十年代的连环画!

    唐兰找到了陆俨少绘的《牛虻》,唐兰依稀记得,陆俨少,陈十发的版本很受欢迎,市场价会高一些,她之所以知道这个,是因为有个同学痴迷于收集连环画册,经常在她耳旁喋喋不休,天长日久唐兰也记住一些。

    《牛虻》、《渡江侦察记》、《 勇敢》,唐兰找到了这三本,成色很新,没有折角没有划痕,品相也很重要,旧书价格不会太高。

    唐兰欣喜的买了下来,程欢欢不解的说:“就是几本小人书,你看你高兴的那样儿。”

    “呵呵,呵呵呵,是挺高兴。”

    唐兰记得红包群里有个品牌是新华书店,等它在线的时候,唐兰打算让新华书店帮忙估估价。

    作者有话要说:  →_→今天的更新是不是很早!午休我没睡觉~~

 第16章 招工

    程欢欢一直住在城里,很少来农村,上次到农村还是上学那会儿组织的活动。

    程欢欢路过一片农田感慨道:“庄稼长得真好,这里山清水秀的,是个好地方。”

    “还是城里交通和各方面更方便。”

    “各有各的优点,你们家住哪啊?”

    唐兰指了指大马路:“那条马路对面的那排房子看到了吗?左数第三家。”

    “房子看起来盖的不错!”

    唐兰出去的时候没锁门,于奶奶一直坐在家门口和人聊天,还是挺安全的。

    于奶奶隔着老远就看到了唐兰:“唐兰啊,这位就是你说的同学吗?”

    “于奶奶,她叫程欢欢,是我中专的同学。”

    程欢欢的自行车放在院里,安安从隔壁跑过来:“妈妈,是漂亮阿姨来了吗?”

    听到安安的话程欢欢心花怒放:“乖孩子!阿姨给你好吃的!”

    “谢谢阿姨!”

    唐兰纳闷道:“安安胆子小,怕生人,跟你这么亲近还真是奇怪了。”

    “那是我人缘好!”

    程欢欢给安安带了一些零食,程欢欢说道:“恭喜你乔迁新居,一点小礼物不成敬意。”

    温锅不讲究给钱,来的人带点食物礼品,欢欢喜喜吃顿饭。

    程欢欢给唐兰带了两盒稻香村的糕点、一条腈纶毯。

    唐兰忍不住说道:“我就是搬个家,不用送这么多东西。”

    程欢欢全都推到唐兰身边:“我既然买了,肯定是在我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快拿着吧,我有同事去北京出差,糕点是我托他在稻香村买的,咱们尝尝新鲜。”

    唐兰要请的人不多,两只手都能数的过来,冯大姐很实在的送了她两个洗脸盆、两条毛巾、两条鲤鱼。

    顾大爷带着大儿子一家过来,带的是一口锅、两张小板凳,木凳是顾大爷儿子自己做的。

    唐兰笑道:“板凳好,以后可以拿去院子里坐。”

    隔壁的许爷爷于奶奶来的最晚,一进门于奶奶便说:“这个死老头子,早上非要出去钓鱼,我在家等了半天才回来。”

    程欢欢眼睛一亮:“钓鱼?钓到鱼了吗?”

    “结果不重要,钓鱼的过程很快乐。”许爷爷强行解释道。

    于奶奶给唐兰带了八本书,说是送给她的,另外还有一篮鸡蛋、半篮子弹好的棉花。

    院子里还是空空的,冯大姐问她:“院里你打算种点啥?”

    唐兰琢磨了一会儿:“就种一些蔬菜吧,黄瓜茄子西红柿这一类的。”

    “我那有种子,到时候分你一点。”

    唐兰打算在家里养几只鸡,现在正是买小鸡崽的季节,上次她去城里看见有人走街串巷,筐里就是一只只小鸡崽儿。

    肉鸡和蛋鸡都要养,肉鸡留着过年吃肉,蛋鸡下的鸡蛋平时吃,她不打算像其他人家,攒了鸡蛋出去卖。

    唐兰打算再养一条狗,不需要是什么品种狗,农村的土狗,留着看家护院,一来是为了安全起见,二来就当是一条陪伴犬,狗能陪着安安一起长大。

    吃完饭冯大姐夫妇还得下地干活,自从承包土地之后,村里的人越来越忙碌了,很多人都摆脱了之前懒散的态度。

    唐兰送走了客人,程欢欢提议:“唐兰你带我去村里转转呗。”

    “好啊。”

    安安跳起来喊:“妈妈我也去。”

    南坪村东边有一个磨米厂,村里的稻米都是拿到这里脱壳,小麦磨面粉也是来这里。

    磨米厂的后面是成堆的稻壳,唐兰打算过去看看有没有荞麦壳,收回去一些做枕头。

    唐兰在路上碰到了顾茂祥,顾茂祥走路急匆匆的,像是有什么急事,他看到唐兰停下来,喊了一声大嫂。

    唐兰随口问道:“茂祥兄弟这是去哪里了?”

    顾茂祥连忙摆手:“没有没有,我哪里也没去,大嫂我还有事,先走了。”

    程欢欢嘟囔一句:“他可真奇怪。”

    可不是奇怪吗?刚才都没敢抬头看唐兰,难道是出了什么事?

    有过了四五天,唐兰也没发现什么异常,就渐渐淡忘了。程欢欢离开南坪村半个月后,她给自己发来一个电报:“急事商议,今晚下班工厂门口见。”

    唐兰接到的是一份加急电报,日期是今天,她带着满腹的疑惑进了城,下班时间工厂门口人头攒动,程欢欢隔着老远和她挥手:“唐兰,快过来。”

    到了跟前程欢欢兴奋的和她说:“唐兰,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城里的好几个单位都开始招人了!”

    程欢欢把她拉到一个人少的地方,刚才跑的太快气喘吁吁的,她歇了一会儿才说道:“消息没错!我是听车间主任说的,电力局、服装厂、肉联厂、水泥厂、化肥厂、食品厂,哎呀我记不清了,反正很多厂子都在招人。”

    市里的工厂和企业很多,只是一般都是独自招聘,怎么会全部赶到一起了呢?

    程欢欢说,这次是政府下的政策,好像是因为目前的大学生、技校生毕业的比较多,很多都是失业状态,有些单位还在实行顶替制度,老子退休儿子接班,不会考虑岗位是不是合适,这样不利于生产。

    目前新开的工厂比较多,也是处于缺人的阶段,程欢欢说,南郊光是化肥厂就又开了三家。

    程欢欢问她:“你想去哪一家?”

    唐兰很惆怅,不是她想去哪里就一定能应聘成功,她的学历不算高,只是勉强合格:“招工简章哪里有?”

    “招工单位的传达室可以领,唐兰,我帮你问了,都说国营单位好,要不你试试电力局?”

    唐兰摇摇头:“电力局门槛高,我还是农村户口,估计够呛。”不管在什么时代,电力方便的单位都是抢手的部门,她就不去凑热闹了。

    唐兰最近几天都要往市里跑,安安她也照顾不过来,就托付给了隔壁的于奶奶,招工的单位多,应聘的更多,除了市区的青年,各县各镇的人听到消息也都一窝蜂的涌了上来。

    有的单位对于户口卡的比较严,只收城市户口的,唐兰筛选了一番,最后剩下了三个适合自己的工厂:服装厂、鞋厂、华侨绣服厂,最后一个工厂是民营单位。

    程欢欢看了她的选择哭笑不得:“唐兰,热门的厂子你一个没选。”“这样不是更好吗?竞争小。”唐兰想的比较远,她希望找的这份工作,为她以后的发展提供助力。

    程欢欢拉着她:“这几天你太辛苦了,找工作之余也得放松一下,最近有部特别火的电影,叫《庐山恋》,同事说特别好看,明天一起看电影吗?”

 第17章 看电影

    “《庐山恋》?”这个电影斩获了电影金鸡百花奖,唐兰以前听说过,没想到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