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十年代国货群-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故,更主要的是,顾家得罪了村里人。

    顾家房子后面是一条路,他家的后院种了菜,栽了树,最近听说养猪挣钱,还花了不少钱开始养猪。

    猪圈味道大,尤其是夏天,臭味熏天的,别说是邻居了,就是离得八丈远,也得受影响。

    挨着路所有人从那经过都得受罪,要是猪圈勤打扫点也没事,可他们家人也懒,光是喂个主食就你攀我等你的。

    听说赵玉珍把所有的家底都拿出来了,就指望猪长肥了卖了赚钱,一个猪圈里好几头猪,心里估摸一下价格,挣上一次可就不少了。

    他们家是开心了,村里人跟着遭殃,空气里仿佛都飘着猪圈味,村里领导协调过两三次,可赵玉珍叉着腰,说愿意怎么养是她家的自由,村里不能影响他们发家致富奔小康。

    现在国家鼓励个体户呢,这么一顶帽子扣下来,村里的干事灰溜溜的走了,反正他家离得远!

    不过恶有恶报,就在这月初,顾家的猪都得了急病死了,找兽医过来时已经救不回来了,兽医说是环境不洁的缘故,但具体为什么,他也说不出来。

    当时有一头猪后肢摇晃无力,精神很差,但赵玉珍也没当回事,谁知道这一疏忽,一圈的猪都传染了。

    这时候顾家人才悔不当初,当时养猪,人家建议他们给猪打疫苗,可嫌弃价格贵没同意,现在倒好,省了小钱,赔了所有钱。

    好在猪瘟不传染人,不过死猪只能深埋撒石灰,不能卖猪肉,顾家可谓是血本无归。

    所有的家底都撒了出去,一分钱没捞到,顾家人连大门都不出,冯大姐咬了一口苹果:“你俩在街上放心转悠,绝对碰不到顾家人。”

 第160章 升职

    唐兰畅快的呼了一口气; 善恶到头终有报,顾家人做了这么多缺德事; 也该受点挫折了。

    从山上下来; 顾茂晖望着远方呆呆的看了许久,唐兰心里一沉,对于她来说; 顾家人连陌生人都不如,可是对顾茂晖而言,那毕竟是他成长的地方……纵使他们再无耻; 心里也会怅然吧。

    小白楼和以前一样,看不出有什么变化,唐兰打开锁在里面绕了两圈,屋子空着没有人气,桌子上扑了厚厚的一层土。

    杂货店的老板娘问唐兰; 小白楼打不打算卖了; 说是有人惦记着这个房,想买呢。

    唐兰摇摇头,哪怕是以后她不会再回丹阳市,这个房子也要一直留着; 不会卖。

    老板娘失望的点点头; 随后觉得肉疼,要是卖出去,她能拿到五十块好处费呢。

    程欢欢和杰克的婚礼是在酒店里办的,仪式也很简单; 请了家人和一些同事,杰克的父母在国外没赶过来。

    席上的饭菜口味略咸,唐兰只吃了几口,她听到桌上的人讨论说:“我真是羡慕欢欢,嫁给了外国人,听说外国那边还鼓励生育呢,孩子生几个都行,随便生。”

    对于丹阳市的人来说,外国人还很少见,平时碰到跟瞅西洋景儿似的,但在生儿育女这件事上,桌上的女同志都表示出了艳羡的神情。

    唐兰默默扒拉了一口饭,再等等吧,以后也会开放二胎的,不过……她扫了一眼,在座的这些是赶不上了。

    这次回来主要就是参加婚礼,再加上看看舅舅一家,唐兰时间倒是充裕,可是顾茂晖假期有限,这次来只请了五天假,还包括路上的时间。

    从丹阳市回来,舅妈往她包里装了不少东西,等唐兰打开行李箱,竟然发现了一瓶黄豆酱,唐兰苦笑不得。

    平淡的日子里,传来了一个好消息,顾茂晖升任布料厂的厂长了,不仅唐兰觉得诧异,就连顾茂晖本人都没想到。

    布料厂一共有三个副厂长,管的内容不同,像一把手厂长抓着计划和财务这两个重要的科室,顾茂晖虽然资历低,但当时调他过来就是为了抓生产的,所以从实权上他的不低。

    可这种大型工厂的职位调动,从来不是看你做了多少事,里面的弯弯绕绕多着呢,另外两个副厂长,资历要比顾茂晖多的多,他年轻又没经验,算是最没竞争力的一个。

    所以在下面的副厂长、科室主任四处走动的时候,顾茂晖依然和以前一样。

    顾茂晖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之前的老厂长力荐,把顾茂晖推了上去。

    顾茂晖絮絮叨叨说以后的工作安排,饭桌上没人给他面子,罗桂芝顾着照顾两个小的,唐兰思绪神游,剩下一个安安盯着电视呢,顾茂晖泄了气的扒拉了一口饭。

    工作上的变化唐兰不明白,她只知道,顾茂晖的供应涨了!而且涨了很多!

    一把手和二把手可真是天差地别,无论是什么方面,顾茂晖每个月的粮食供应涨了一半,这下全家人的粮食足够了!

    毕竟三个孩子小,吃不了多少饭。

    唐兰把粮本捂在怀里,计划经济下,还得有供应的好。

    现在无论是粮食还是蔬菜产量都高了,种类也丰富,外面有卖的,但是价格高呀,谁也不愿意当冤大头,买平价的多好。

    上礼拜唐兰用白糖票买了半斤白糖,只花了五毛钱,白糖是一块钱一斤。

    巷尾的小秦在外面买的白糖,两块钱一斤,唐兰买的绵白糖比她的晶粒细小,更均匀一些,价格还低。

    唐兰最近发现,罗桂芝经常不在家,其实罗桂芝每天的时间线都是类似的,上班,接送孩子,现在唐兰不忙,接孩子通常她去,以前罗桂芝回早点回家来,可这段日子,她每天下午六点多才回来,而且神采奕奕的。

    这会儿老年人运动健身的不少,公园里有打乒乓球的,有打羽毛球的,还有连太极的。

    罗桂芝每天和胡同里的老太太们一起出去,唐兰问了一嘴,罗桂芝说去公园了。

    老人也有自己的空间,总不能围着小辈转,只要罗桂芝自己高兴,她和顾茂晖就不会多干涉什么,再者去公园还能强健体魄,罗桂芝保持好心情,对她的病也好。

    直到有一天胡同里的小秦和唐兰说,罗桂芝似乎总是和一个老头一起跳交谊舞。

    唐兰微笑着没说话,不过把这事记在了心上,如果她没猜错的话,小秦说的老头应该是老年,除了老年,罗桂芝在北京也没有什么熟人。

    唐兰也没想太多,罗桂芝是成年人,有自己的主意和想法,他们身为小辈,不应该多干涉。

    隔了几天,唐兰买了一双黑色舞鞋给罗桂芝,穿着舞鞋跳舞会更舒服。

    罗桂芝惊异的接过去,磕磕巴巴的说道:“我……”

    唐兰打断了她的话:“妈,出去跳舞是好事,你之前还说自己是舞盲呢,没想到现在都成领舞了。”

    提起这个,罗桂芝眼里闪出骄傲的神色,整个公园里,她的舞跳的最好了!

    罗桂芝去公园跳舞,唐兰和顾茂晖没有干涉,但其他人家的子女,有的不让父母出去跳,说什么大庭广众之下搂搂抱抱的,会被别人指指点点说“老不正经”。

    唐兰忍不住想翻白眼,这都什么年代了……

    罗桂芝感情方面唐兰隐约知道一些,顾茂晖心里也有准备,只是当罗桂芝带着年老师出现在家里时,唐兰有一瞬间的愣神。

    罗桂芝罗落落大方:“我带老年来家里吃顿饭。”

    几个人心照不宣,罗桂芝没具体提,他们小辈儿也不打算问,顺其自然。

    对于顾茂晖而言,他妈这辈子情路坎坷,如果老年真心对她好,顾茂晖也不会反对。160

第161章 终章

    顾茂晖有一天突然说; 带唐兰去一趟省城,唐兰微微一怔; 大概是平淡日子过久了,她几乎已经忘了; 顾茂晖身上藏着的那些疑团。

    对于这些事情; 唐兰也不甚在意,谁还没有点自己的**呢?别说顾茂晖了,就是她自己,又有多少事是无法与外人讲明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道理唐兰是懂的。

    顾茂晖说要去,唐兰也没反驳,想了想说道:“你看看哪天能请下假来; 我随时都可以。”

    唐兰还没去过省城呢; 罗桂芝一听说这消息; 赶紧说要给俩人收拾行李; 顾茂晖一把拦住了她:“总共待不了几天,不用什么都带。”

    安安吵着要一起去,罗桂芝一把把她抱走:“在家和清清他们玩; 别给你爸妈添乱。”

    顾茂晖从厂子里请了三天假; 除去路上的时间,在省城也就待上一天; 罗桂芝念叨着:“咋还非要去一趟?请次假也不容易。”

    布料厂现在正在改革呢,顾茂晖格外的忙,每天最早也要十点多到家; 在这个当口,他还请什么假。

    顾茂晖笑道:“工作我都安排好了,不会误事的。”

    北京到省城的火车每天只有两趟,顾茂晖买了最早一班的火车票,下车时才上午十一点,顾茂晖拎着行李:“先去吃饭吧。”

    唐兰四顾看看,省城的城建一般,没比丹阳市好多少,不过她一想年份,八十年代,估计各个城市都差不多吧,除了几个大城市。

    顾茂晖对省城很熟悉,毕竟他在这里上过几年班,市里穿肠小路走的很顺,晚上住的地方是招待所,条件一般,开房间时服务员盯着他俩看,懒洋洋的问:“一间房,夫妻?”

    “嗯。”顾茂晖回道。

    对方倒是没再为难,来了这多半天,顾茂晖只是带唐兰吃吃喝喝,另外又逛了逛,也没有办一点正事,唐兰压抑住心里的疑惑,一觉睡到了明天。

    第二天一早,唐兰被脸上的热毛巾热醒,一睁眼是顾茂晖放大的脸:“快点起来,时间不早了。”

    唐兰顺便拿热毛巾擦了一把脸,她洗漱之后,顾茂晖已经换好衣服等在外面。

    今天顾茂晖七拐八拐,走了半个多小时,也不知道带她去什么地方,顾茂晖路上很沉默,一个字都没说,和他平时不太一样,直到站在一处小院前,顾茂晖抬抬脚:“进去吧。”

    这里……是什么地方?

    院子没人住,已经空了很久,一只野猫蹲在墙头望着人,唐兰瞧了一眼,它喵了一声迅速跑走了。

    顾茂晖说,这里要拆了。

    这个院子是罗桂芝家里留下的,80年赵叔找到顾茂晖,说罗家的院子已经归还了,罗家人没的没,散的散,能找到的,只有他这个外孙了。也是从那开始,顾茂晖知道了那些往事。

    那时候的顾茂还,还在无法接受自己穿越了的真相当中,在身世的冲击下,他颓废了一段日子。

    只是,这些事顾茂晖无法一句一句都告诉唐兰,只好把细枝末节去掉,告诉了她大概的来龙去脉,这次来,他是来处理拆迁的事的。

    这个院子是罗桂芝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顾茂晖有犹豫过,要不要把院子还回来的事告诉罗桂芝,不过医生告诉他,为了避免二次刺激,最好不要提起往事,尤其是那些不开心的过去。

    罗桂芝已经从过去中走了出来,过上了新生活,顾茂晖也不想她沉溺于过去继续痛苦,所以他打算自己悄悄处理。

    不过顾茂晖不想瞒着唐兰,两个人是一家人,像这样的大事,总要一起承担的。

    原来,顾茂晖带她来是这个意思。

    赵叔说,这附近要建什么大楼,听说是市里的重点工程,所以附近都要拆,街坊们在这里住了好多年了,骤然搬离还不习惯,不过也不是白拆,会给大家拆迁费,而且还会盖回迁房,附近的人都能搬进去住。

    至于要钱还是要房,选择的方法很灵活的,大家商量之后,打算房和钱都要,虽然搬去的地方不在市中心了,但离得也不算太远,手里还能有一些钱。

    顾茂晖问唐兰:“咱们是要钱还是要房?”

    唐兰略沉思一会儿:“要钱吧,以后咱们应该也没什么机会再来省城了。”

    顾茂晖点点头:“我也这么想的。”

    现在的拆迁和后世盖商品房不一样,给的钱没有那么多,但也顶的上普通工人几十年的工资了。虽然唐兰知道,后世最值钱的还是房产,可现在才八十年代,还有二三十年呢,房子立在这里也没有什么用处,还不如拿到现钱想办法做生意。

    顾茂晖带唐兰去见了赵叔,留在赵叔那吃了一顿饭,他这次来去房管所交了需要的资料,以后就不用再过来,其他的杂事赵叔可以帮忙料理。

    省城的罗家,也曾显赫过,而如今,终将随着院塌人散而消失在时间的洪流里。

    唐兰心里有些惆怅,顾茂晖叹口气,挽着唐兰的手臂:“走吧,回家不要告诉妈,就说我带你来省城里玩一圈。”

    省城的最后一点痕迹也将消之殆尽,对于顾茂晖而言,这一点点的牵挂,也终将成为泡影,不管他是哪个顾茂晖,他还是他,这点改变不了。

    顾茂晖走之前又去了一趟曾经工作的地方,在他的记忆里,对这里的印象一片空白。

    他看了一眼唐兰,这几年就像是一场梦一样。

    顾茂晖是在回北京的三个月后拿到拆迁款的,钱是赵叔寄过来的,顾茂晖晚上交给唐兰,让她存起来。

    唐兰点点头:“这笔钱咱们不动,给妈留着吧。”

    上次回去,省城老院子里的旧物顾茂晖带了回来,经过了这么多年,老院子里以前的物件基本都不在了,这次他带了一个磕破角的鼻烟壶回来,听赵叔说,这个鼻烟壶是他姥爷的最爱。

    鼻烟壶被掩在院里柿子树的下面,大雨过来露出来瓶身的一角,顾茂晖挖出来洗干净,随手放进了口袋。

    院子残破不堪,之前简单修整过一次,但到底没有人住,荒草丛生,大门上的铁环也褪了色。

    从那次之后,顾茂晖再没有回过省城,在85年到来之前,唐兰和顾茂晖商量,说手里不能留太多存款,现在物价飞涨,钱只会越来越不值钱,还不如把钱换成黄金。

    不过唐兰感到头疼的是,现在社会的大环境下,以前私下买卖黄金是违法的,但这两年放宽政策,可私下交易假黄金比较多,很容易踩雷。目前的金价大概是60多元一克,如果把现金储备成金条,还是比较划算的。

    他们两个人手里的钱有限,唐兰还打算再买一处院子,去掉这个钱数,就算加上拆迁款,也剩不了多少。

    还是想买房吧,唐兰暗想。

    得益于唐兰房产中介的优势,留心了两个多月,她碰到一处价格合适、院子位置很好的房源,先下手为强,唐兰用五万多的价格买到手。

    八十年代的五万元,唐兰一想都觉得心疼,不过没关系,再过几十年,二环的院子又何止五万块?

    这处院子贱卖有贱卖的理由,以前是规整的四合院,不过后来院子里住了七八户人家,搭了不少违建出来,本来宽敞的院子现今过道连自行车都推不过去,更别提房子的保存了,只能说还看得出来以前是个四合院。

    唐兰买下之后,花了好大的力气恢复院子,好在现在人工也不贵,拆拆补补花了一千多块钱。

    唐兰手里持有好几种股票,这几支都是她精挑细选的,有需要长期持有的,有的适合短期小赚一笔。

    日子就这么平淡的过着,如果说家里大大事,倒是有一件,年初罗桂芝和年老师领了结婚证。

    她俩在一起交往了两年多,顾茂晖和唐兰在心里早就认同了,本来罗桂芝不想领证,说岁数这么大了,凑合过,也不需要仪式。

    年老师说太委屈她了,找了一个吉利的日子领了证,又请了至亲好友简单吃了顿饭,德泉胡同离的也不远,罗桂芝搬过去住,三个孩子都大了,生活完全能自理,罗桂芝偶尔也会帮忙带带。

    安安放学后总喜欢跑去德泉胡同,吃完晚饭自己背着小书包再回家。

    1987年,在安安十一岁的时候,家里添置了洗衣机和电冰箱。电冰箱是日立的,浅绿色柜体,冰箱大概半人高,全家人都觉得新鲜,围着冰箱转个不停,邻居也有过来围观的。

    自从有了冰箱,顾茂晖从冰棍厂批发了雪糕回来放在冷冻里,这样到了炎热的夏天,随时都能吃上凉凉的冰棍。

    昨天是五一劳动节,顾茂晖还去做了演讲,他很晚才回家,一觉睡到了早上十点多。

    唐兰把昨天过节的饭菜都端进了冰箱,晚上三个孩子张罗吃饺子,唐兰揉好面,顾茂晖从后面抱住了她:“快去歇着吧,剩下的我来。”

    屋里清清大声喊她:“爸爸妈妈,快来看电视,今天要播一个新的电视剧呢,马上开演啦!”

    唐兰看看时间还早,洗干净手和顾茂晖并排坐到了沙发上,广告结束之后,电视屏幕上出现了几个大字:“《红楼梦》。”

    87版《红楼梦》?唐兰竟然赶上这部神剧的首播了。

    熟悉的音乐声响起,唐兰忍不住感慨,现在才87年啊。

    安安咬了一口奶油冰棍:“妈妈,你和爸爸小时候看什么的电视剧呀!”

    顾茂晖笑了笑:“爸爸妈妈可没你们这么幸福,小时候都没有电视可看。”

    “可不是吗?安安忘了吗?咱们自己家第一台电视,还是爸爸托人买的。”

    明明只是几年前的事,但好像已经记不清了,顾茂晖使劲回忆:“那是哪一年来着?81年?”

    唐兰反驳道:“82年吧?”

    两个人争论了一番,也没有结果,顾茂晖突然问她:“你还记得我第一次遇见你吗?”

    唐兰思忖片刻:“记得,不过我们两个记忆里的时间点恐怕有偏差。”

    顾茂晖心里默念道:1980年啊,他们之间第一次初遇。后来,她倔强的昂着头,坚定的和他说:我们离婚吧。

    (全文完)

    作者有话要说:  终于完结了!后续会更新番外的,明天开始去天津出差_(:з」∠)_  所以番外最快也要周末更新了!! 可以过几天再来看。


本书由 烑曌鈊 整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