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小寡妇-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刘氏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然后跟林娇杏说道,“那你们回家吧,我也该回去做早饭了。”

    林娇杏三人回到家的时候,家里的人已经开始吃早饭了。

    何氏也不在林娇杏跟前装孝顺媳妇了,看到林娇杏回来,只斜眼看了林娇杏一眼,然后又自顾自的吃饭。

    今儿个林娇杏高兴,也不计较他们不等她回来就吃饭这件事。

    就是何氏的态度,她也装做没看见,喊着庆林和庆海去洗了手,然后仨人便在饭桌前坐了下来。

    吃饭的时候,林娇杏把庆林和庆海要去苏涵那里念书的事跟其他几人说了。

    对这件事,方有田和方庆山是无所谓,反正只要不叫他俩出钱出力就行。

    方有根和方庆梅还有孙氏,心里自然是高兴的,只不过他们可不敢表现出来,只是埋头吃饭,啥话也没说。

    何氏听了却是炸了锅,“你说啥,庆林和庆海要去念书?这么大一件事,你自个儿就定下来了?你咋也不跟我们商量一声?”

    林娇杏淡淡道,“前两天我不是跟你们说过吗,你这么快就忘了?”

    “那时候你只是提了一句,你可没说定,再说了,你哪来的钱送他俩去念书?那可得不少银子花呢。”

    “银子的事不用你操心,我自有办法。”

    林娇杏这么一说,何氏登时就起了疑心了,她第一反应就是方富生前肯定在屋子里存了私房钱,然后被林娇杏给找到了。

    何氏立马就嚷嚷了起来,“你跟我们说实话,爹走的时候,是不是留了银子了?爹要是留下银子了,那是给我们大伙的的,你可不能都花到那俩孩子身上,现在家里都快要揭不开锅了,你得把银子拿出来,先叫这一家子人吃顿饱饭。”

    林娇杏嘲讽地一笑,“我那屋里头,你都快要扒拉八百遍了,你都找不出一个子儿来,我上哪儿抠出银子来?”

    “那你哪儿来的银子送他俩去念书?”

    “我刚说过了,银子的事,不用你管。”

    “你以为不叫家里出银子,他俩就能去苏先生那儿念书了?”

    林娇杏看向何氏,“你这话是啥意思?”

    “他俩要是都去念书了,以后谁去打猪草?家里猪谁喂?你别指望都压到我身上,我还得做针线活给家里挣吃喝。”

    林娇杏很想回一句“都叫庆梅干”,可话到嘴边,她又给咽了回去,再出口,变成了“叫庆山干”。

    方庆山站了起来,撂下一句“我没空”,然后便甩手走了。

    “庆山一直跟着他爹在外头扛零活,他哪有时间干这些杂活,你也别想着叫庆梅干,她都那么大一个姑娘了,要是还上山去打猪草的话,晒得皮糙肉厚的,到时候,谁还给她说婆家啊。”

    何氏说的后一句,倒是实情。

    一般姑娘家长到十四五岁的时候,就很少再干那些抛头露面的活了,一来是抛头露面多了,这姑娘就显得不矜贵了。

    二来呢,姑娘在外面风吹日晒的久了,难免皮糙肉厚的,没有了好相貌,是很难说到好婆家的。

    所以,一般的姑娘家,到了快该说婆家的年纪,地里的活就很少干了,一般都是在家里做做家务事,或是做做针线活。

    必竟家务事和女红,才是姑娘在婆家的立身之本。

    方庆梅今年都已经15岁了,是到了该说婆家嫁人的年岁了,何氏不同意她上山打猪草,倒也有情可愿。

    可是她说方庆山的那些话,可就有失偏颇了。

    林娇杏可看得明白,方庆山根本就是个游手好闲的,他哪是跟着方有根一起去扛零活啊,他根本就是在外边瞎胡混。

    不过,何氏是打死都不会承认方庆山是在外面瞎胡混呢。

    其实打猪草,喂猪这些事,哪里是离了两个孩子就不行了,家里这么多人,随便哪一个稍带着就把活干了。

    何氏这么说,无非就是在找借口,不想叫两个孩子去念书罢了。

    偏偏的,林娇杏又不能因为这个跟她起争执。

    她不是怕何氏,她怕的是何氏又把刘氏给搬过来。

    何氏嘴巴甜,能说会道的,早就把刘氏哄的滴溜溜转,要是何氏怂恿着刘氏把这事儿给拦下来,林娇杏还真是没辙。

    所以她现在只能忍,先叫两个孩子顺顺当当的去念书,其他的事,以后再说。

    她在这些人身上受的窝囊气,总有一天,她要加倍讨回来。

    反正她从来都不是什么白莲花。

    林娇杏强忍下心里的怒火,对何氏说道,“以后打猪草,喂猪这些事,我来做,这样你就没啥意见了吧?”

    林娇杏刚说完,便觉得自己的袖子被人拉了一下,她低头一看,竟然是庆林。

    “我不念,弟念。”

    庆林的意思是他不要去念书,留在家里干那些杂活,叫庆海去念书。

    林娇杏心里一酸,正想宽慰一下庆林,让他安心去念书,不料她还没有开口,方有田却嗤的一声笑,“哟,这小傻子还会说话呢。”

    林娇杏眼神如飞刀般射向方有田,方有田被刺得竟然瑟缩了一下,他故做啥事也没有地站了起来,“反正银子又不在我这儿,你们爱咋咋地,别跟我说。”

    方有田说完便拍拍屁股走人了。

    林娇杏也没拦他,看向何氏,“你还有啥说头没有?要是没有的话,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一会儿我去镇上一趟,给俩孩子买些笔墨,明儿一早,我就把他俩送到苏先生那儿去。”

    钱不让她出,俩孩子的活,林娇杏给干了,何氏心里再不情愿,她也没有理由再拦阻这件事,她哼了一声,站起来晃着屁股走了。

    何氏这里,就算是通过了。

    至于方有根,林娇杏压根儿就没打算问他。

    反正问了也是白问。

    吃过了早饭,林娇杏便带着两个孩子去镇上了。

    林娇杏去镇上的事先放一放,先来说说何氏。

    林娇杏前脚刚走,何氏后脚就去林娇杏屋子里翻腾去了。

正文 第三十八章灰头土脸莫梓枫

    何氏坚信,方富生前肯定是藏有私房钱,然后叫林娇杏无意中给找到了。

    要不然,林娇杏哪儿来的钱送两个孩子去念书?

    而且以前林娇杏软弱得就跟个面团似的,自己想咋捏就咋捏。

    可现在林娇杏跟以前截然不一样了,肯定是因为她现在手上有了银子,所以硬气了。

    这么一想,何氏就更相信自己的猜测了。

    不管咋说,方家以前也是富过的,方富要真有私房钱的话,应该会有不少。

    这么多银子,要都落到了林娇杏的手里头,那她可就亏大发了。

    既然林娇杏不肯承认有这笔钱,那她就自己找。

    反正屋子里拢共也就那么大点儿地方,她就不信她会找不到。

    林娇杏就是把银子塞到了老鼠洞里,她也得给掏出来。

    何氏进了林娇杏屋,开始在屋子里翻找了起来。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她都差点掘地三尺了,而且真的连老鼠洞都没有放过,看到有老鼠洞,拿了根棍子,趴在地上使劲往里捅。

    结果可想而知,别说找到银子了,她连一个铜板都没有找到。

    何氏灰头土脸的从地上爬起来,朝着林娇杏的床就呸了几口:呸,小骚货倒是个猴精的,竟然把银子都带在自个儿身上,哼,就算是你把银子缝到皮上,我也得给你扯下来!

    何氏朝着林娇杏的床踢了一脚,然后出门去找刘氏去了,她有要事要跟刘氏商量。

    回过头来再来说林娇杏三人。

    去镇上之前,林娇杏问过孙氏,彰德镇离方家屯不算远,走路过去的话,也就一柱香的时间,要是走的快的话,一盏茶的时间也就到了。

    要是坐村里的牛车的话,那就更快了。

    原来村里去镇上,还有牛车可坐啊。

    不过牛车可不是白坐的,要给钱的,单程的话,一人也要5个大钱。

    林娇杏手里,现在是有钱,一百二十文呢。

    不过这些钱,是方庆梅和小刘氏资助两个孩子读书用的,她可不敢乱花,要不然,都觉着对不住那两个好心人。

    所以,还是走路过去吧,只当是锻练身体了。

    从方家屯到彰德镇,除了极个别地方有些崎岖外,大部分路段都是挺好走的。

    自从来到这里后,林娇杏这还是第一次出远门呢,她觉着还怪新鲜的,所以脚下相当轻快。

    两个孩子呢,新鲜劲可一点都不比她少,特别是庆海,就跟那出笼的小鸟儿一样,东摸摸西看看,一会儿去撵蝴蝶,一会儿逮只蚂蚱,别提多高兴了。

    起初林娇杏还担心他们两个走到半路就会走不动呢,事实证明,林娇杏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两个孩子可比她有劲多了,路上走的比她都快,而且一直兴致勃勃的,没有一点疲累的样子。

    倒是林娇杏,没多大会儿她就有些吃不消了,喊住了两个孩子,准备坐下歇一会儿。

    其实这还真不怪林娇杏太娇气,主要是原主的体质太差了,虽说林娇杏一直在有意的加强锻炼,可这具身体的底子太差,不是说变好就能变好的,更何况平时吃的又太差,所以要想让自己的身子骨好起来,任重而道远啊。

    林娇杏在路边一块石头上坐下了,庆林和庆海蹲在林娇杏身边逗两只蚂蚁玩。

    一辆牛车慢悠悠地走了过来,牛车上坐了满满一车人,虽说林娇杏都不大认识,不过看着都有些眼熟,应该都是方家屯的人。

    牛车上有妇人跟林娇杏打招呼,林娇杏笑呵呵地回应着那人。

    牛车上的那些人看到林娇杏带着两个孩子去镇上,已经够惊奇了,这会儿看到林娇杏笑得一脸灿烂的,就更惊奇了。

    牛车上坐的,基本上都是妇人,而妇人是最喜欢嚼舌头的,所以牛车刚从林娇杏身边过去,那些妇人就议论开了,说好的有,说坏的也有。

    还有人把林娇杏和方栓媳妇吵架,还有林娇杏打方有田的事儿也给搬了出来,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就跟自己亲眼所见一样,牛车上顿时热闹非凡。

    林娇杏可不知道,她给牛车上的人添了这么多谈资,这个时候,她看着渐走渐远的牛车,心里正羡慕呢。

    在石头上歇了一会儿,林娇杏把跑远的庆林和庆海喊了过来,准备继续赶路。

    正在这时,一匹骏马从彰德镇的方向飞驰而来。

    马儿跑的很快,几乎是眨眼之间,就跑到了林娇杏的跟前,然后又飞快地跑了过去。

    虽然马儿跑的很快,可林娇杏还是看清了,马上坐着的,是一个年约十六七岁的少年。

    少年穿着一身宝蓝色的衣衫,虽没看清长相,不过看得出来,这人肯定是有钱人家的孩子。

    林娇杏很好奇,这样富贵的少年郎,也不知道是谁家的亲戚。

    庆海小跑着跑了过来,林娇杏指着那匹跑远的马问庆海道,“他是谁啊,你认得吗?”

    “是莫少爷。”

    “莫少爷?”

    “嗯,阿奶那天掉到河里,就是莫少爷把阿奶救上来的。”

    林娇杏明白了,原来这少年就是救自己的那位莫梓枫少爷啊。

    她还说要登门向人家表示感谢呢,因为不知道他有没有回方家屯,所以一直也没有成行。

    刚好他今儿个回来了,等一会儿回村的时候,要是他还没有走的话,她还是去向人家表示一下谢意吧。

    只是她身上没有钱,买不来礼物,只能空着手去了。

    空手就空手吧,反正他家有钱,普通的小礼物,他肯定也看不到眼里去。

    就这么决定了。

    彰德镇地处高阳县和明昌县的交通要道上,又是方圆百里唯一的一个大镇,所以非常繁荣:街道四道八达,街两边商铺林立,有当铺,客栈,茶馆,杂货铺还有胭脂水粉铺,光绸缎庄,绣庄就有好几家,酒楼食肆更是一家挨着一家,大街上也是车水马龙的,热闹非凡,还真有点象清明上河图里描绘的那种场景。

    林娇杏领着两个孩子,这里看看,那里看看,新鲜的不得了,一会儿的功夫,她就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她看到的那些大姑娘小媳妇,几乎人人头上都戴花。

    这些女子戴的都是当季的鲜花,娉娉婷婷地从人前走过,余香袅袅。

正文 第三十九章簪花决定

    林娇杏以前看过相关介绍,好象唐朝的女子最喜欢在头上戴花,不过她们戴的不光是鲜花,还有娟花,缎花,绸花,珠花等。

    可这里的女子,戴的清一色的都是鲜花。

    鲜花虽然娇艳,而且又香味扑鼻,可鲜花最大的弊端就是极易凋谢。

    刚采摘下来插到头上的时候,倒是挺光鲜亮丽的,可一会儿功夫就变成了枯枝败叶,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

    既然这样,为啥她们不戴娟花呢?

    是不流行还是这个世上压根儿就没有绢花这种东西?

    要是自己做一些娟花售卖的话,不知道有没有市场?

    嗐,管她有没有市场,先试试再说。

    也许自己引领了一场新风尚也说不定。

    做娟花倒是难不倒林娇杏,因为前世的时候,她因为比较喜欢,曾去专门的培训机构学习过。

    难的是她没钱买绢布。

    林娇杏停了下来,看着前面的一个绸缎铺子,想了一会儿,然后她低头跟庆海说道,“庆海,阿奶去那个铺子里看看,你跟哥哥站在这儿别动,阿奶一会儿就出来了。”

    庆海乖巧地点了点头。

    林娇杏摸了摸庆海的头,然后便去了那个绸缎铺子。

    这个绸缎铺子名叫锦绣阁,门面着实不小。

    林娇杏进了铺子才知道,这锦绣阁可不光卖绸缎,他们还做衣裳。

    锦绣阁一共有三间房,一间用来卖绸缎,货架上陈列的全是各色的绸缎。

    穿过一个垂珠门帘,就到了另一间房,这里相当于一个裁缝铺子,有好几个裁缝在忙碌着。

    再往里走,又是一个垂珠门帘,林娇杏没有再往里去,不过隔着帘子,她看到那间屋子里影影绰绰的坐着几个人,而且从里面还传出了娇俏的笑声。

    想来那间屋应该是让来购物的夫人小姐们歇息的地方。

    看到这锦绣阁的格局,林娇杏由衷赞叹:没想到这古人的服务意识还挺强的,这简直就是一条龙服务嘛,怪不得这个绸缎庄的生意这么好。

    绸缎庄里有不少衣着光鲜的人在挑选绸缎,林娇杏往铺子里一站,显得特别的寒酸。

    这锦绣阁的伙计倒是训练有素,没有因为林娇杏穿得破旧就把她往外赶,不过也没有上来招呼她,任她一个人在那里晃悠。

    林娇杏晃悠到裁缝那里的时候,看到一个伙计正把一大堆的零碎绸缎塞到一个包袱里。

    这些零碎绸缎显然是做衣裳时裁下的边角料。

    看到这些碎绸缎,林娇杏眼睛就是一亮,她急步走到伙计跟前。

    “这位小哥,请问一下,你们准备咋处置这些碎布块?”

    伙计看了她一眼,“拿去卖掉。”

    林娇杏心里一阵激动,“敢问小哥,这些碎布块要卖多少钱?”

    “你想要?”

    林娇杏点了点头。

    伙计把包袱往她跟前一递,“10个铜板,你都拿去。”

    10个铜板,林娇杏还是拿得出的,当下接了包袱,然后把钱掏了出来,数了10个铜板给了伙计,然后宝贝一样出了绸缎铺子。

    庆林和庆海乖乖地站在外面等着林娇杏,看到林娇杏拎着一个包袱出来了,庆海好奇地问道,“阿奶,这里面装的是啥?”

    林娇杏还真没想到今儿个她是心想事成,想要找些绢布做娟花,可巧儿的就得了这么一大包袱的零碎布头。

    林娇杏心里高兴,拍了拍包袱,笑着回道,“钱。”

    庆海信以为真,吃惊道,“阿奶,咋这么多钱?”

    林娇杏哈哈笑了,“现在还不是钱,不过我有办法叫它们变成钱,走,买笔墨去。”

    离方记绸缎庄不远就有一家卖学具的铺子,里面笔墨纸砚一应俱全。

    不过价格也着实是贵,一枝普通的羊毛制的笔,就要三十文钱,一张最粗糙的毛边纸,就要五文钱,砚台就更别提了,一方最普通的石头砚台就要一百个大钱。

    在学具铺子里转了一圈,林娇杏看得直砸舌:普通的学具都这么贵,怪不得古人都读不起书呢。

    林娇杏看了一下那些学具的价格,又在心里数了一遍自己带来的铜板,她就有些为难了:她现在身上就剩下了一百一十文钱,给一个孩子买学具还差不多,可是要是买两个人的话,就不够了。

    林娇杏就有些为难,想着要不然先买一套,让两个孩子伙着用?

    林娇杏正想着解决办法,突然觉着有人在拉自己的衣袖。

    会这样拉自己衣袖的,也只有庆林。

    林娇杏看向庆林,温和地问道,“咋了庆林?”

    “弟念,我不念。”

    这是庆林第三次说这样的话了,林娇杏心里不由一酸,她正想宽慰一下庆林,不料庆海先她一步开口道,“我不去念书,让哥哥去念。”

    庆林一脸严肃地看着庆海,重复道,“弟念,我不念。”

    “哥哥去念。”

    “弟念,我不念。”

    。。。。

    林娇杏还是头一回见识到庆林的固执,虽然只是反反复复的说着“弟念,我不念”这五个字,却是说的非常严肃,看起来,就算是有九头牛,也难以改变他的想法。

    林娇杏心想,苏涵说是收下庆林和庆海两人,可是他心里边,其实想要的应该是庆海,必竟庆海的聪慧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可庆林就不同了,这么多年,庆林可是一直都被大伙儿说是一个傻子的。

    这天底下,谁愿意教一个“傻子”呢?苏涵只不过觉着庆林和庆海是对双生子,要是只要庆海不要庆林的话,怕庆林心里难受,所以才叫庆林跟着一块儿去念书。

    可看庆林的架式,他是铁了心不想去念书的,要是这样的话,不如就叫庆林一个人去,必竟苏涵是不收束脩的,要是一下子给他送去两个免束脩的,林娇杏心里还怪过意不去的。

    再者她现在确实没钱,只够买一个人的学具,要是叫他们两个合用的话,会很不方便。

    而且庆林这孩子,有点轻微自闭症的倾向,贸然把他放到孩子堆里,难免会被调皮的孩子欺负,这对他的长成反而不利,倒不如让他跟在自己身边,自己还能时时保护着他。

    那就这么决定吧。

正文 第四十章赚钱的门路无事献殷勤

    林娇杏蹲下来,有些内疚地跟两个孩子说道,“阿奶没那么多钱,所以你们两个,只能一个人去苏先生那里念书,阿奶的意思是,庆林是哥哥,只能牺牲一下自己,把这个机会让给弟弟,况且,这也是庆林自己的意思对不对?”

    庆林点了点头。

    庆海的眼圈都红了,“阿奶,我想让哥哥去,阿奶你不知道,哥哥比我脑瓜子好使。”

    “阿奶当然知道你哥哥是个聪明的孩子,只不过他是哥哥,他愿意把这个机会让给你,你就领了哥哥的这番心意好不好?

    而且你在苏先生那儿学了什么,等到回了家,你还可以教给哥哥,这样哥哥也就能跟着你一块儿学了。”

    庆海低着头,想了好大一会儿,才郑重地点了点头,“我在苏先生那儿学了啥,我就教给哥哥啥,哥哥脑瓜子比我灵,肯定比我学的好。”

    庆林见庆海答应了去跟苏涵念书,第一次咧开小嘴笑了。

    两个孩子懂事得让人心疼,林娇杏觉着眼睛有些发酸,她把两个孩子揽到怀里,温和说道,“阿奶已经有了赚钱的门路,咱们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你们相信阿奶不?”

    庆海极其响亮地回了一声,“相信!”

    庆海这一声,引得铺子里的人都往他们这边看,林娇杏捂嘴直笑,她站起来,拍拍两个孩子道,“那就这么决定了,走,买东西去。”

    林娇杏在铺子里转了一圈,给庆海买了一支羊毫笔,买了一些毛边纸,又买了一块松烟墨。

    因为手头不宽裕,林娇杏选的都是最便宜的,可饶是这样,她带来的那一百一十个大钱,也被花了个一文不剩。

    至于砚台和念的书本,是想也不要想了,只能另想办法了。

    虽然如此,三人还是很高兴地回了家。

    家里只有孙氏一人,林娇杏跟孙氏打了个招呼,然后便拎着包袱回了自己屋。

    林娇杏刚一进屋,便觉着屋里有些不对劲,明显的被谁翻过了。

    这个家穷的叮当响,估计小偷都不愿意来偷东西。

    更何况青天白日的,小偷就算是想来偷东西,他应该也没这个胆量。

    所以说,这只能是这个家里的人翻的。

    会是谁呢?

    孙氏应该不大可能进来翻东西,最大的嫌疑就是何氏。

    这屋里她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