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奋斗在六零-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叶冰觉得也不错,特别是五花肉蘸上蒜泥,味道又变了。
  叶冰娘知道老公比她手艺好,家里做好菜的时候他都会出手,怕她糟禁(糟蹋)。
  “儿子,明年你去上学了,娘回头给你做个鹿皮包,下雨都不怕。”皮子防水啊。
  “娘,给我也做一个,我也和小哥哥一起上学。”反正她早晚要去的,和小哥哥一起她还能多去两次。
  “你过了年才五岁,人家要么?”叶爹想了想,都七、八岁才上学吧,还有更晚的,九、十岁也有呢。
  “爹,这事交给你了。”叶冰还给她爹夹了块排骨。
  “去那么早干啥。”叶冰娘也有些不同意。
  “我没准备天天去,我还想打猎呢,如果跟得上就继续上,跟不上可以再上一个一年级嘛,反正学费便宜。”叶冰说的很是无所谓。
  红花小学是三个大队集资而建的,所以队上的孩子去上学只要交少量的书本费就可以了,一学期好像是一块二毛钱。
  作者有话要说:  我能说…我其实输了九块钱嘛_(:?」∠)_
  今天发现我的预收新文《重生在渔场》的图居然是几条鱼,和文名字很搭啊,原来我大jj也有如此智能的一天~


第五十一章 
  过年是小孩子最期盼的事情了; 说不定能有新衣服穿,最起码也能吃上口带肉味的饺子。
  队上杀年猪分肉; 队员们不管多馋都被留一些到过年这天包饺子。
  肉多的家里也舍得,就会多放点肉少放些白菜或是酸菜。
  就像叶家,叶爹娘都商量好了做两种馅料的,一个是纯肉的; 一个是素的酸菜鸡蛋的,爱吃哪个吃哪个。
  到时候还可以多包一些; 大过年的敞开肚子吃,主要是吃不完可以拿到外边冻上,随时吃随时煮,不会浪费。
  过年还有几件事要做; 比如说贴对联和放鞭炮。
  这年头的对联儿绝对不是花钱买的,都是扯红纸请人写的; 他们三队的老队长一手毛笔字儿就很是不错。
  叶爹照例拿着包大前门; 找老队长去写对联。
  这时候请人写对联; 除了自带红纸之外,其实也不会空手; 有的时候拿上三、四个鸡蛋,有的时候拿几把干菜。
  一斤鸡蛋大概有七八个; 过年的时候大概能卖到一块二一斤。
  这么一算一个鸡蛋也一毛多钱呢,三、四个鸡蛋也三四毛钱,所以和他一包烟(三毛六)实际上差不多,但是在队上拿一包大前门送礼; 可比三、四个鸡蛋有面儿(面子)多了。
  老队长笑呵呵的将大前门揣兜里,丝毫没有分烟抽的意思,“我给你琢磨琢磨。”
  “大伯,我们还在边上看着呢啊!”边上其他人都开始打趣。
  当着他们的面的偏心啊!
  也就是逗个乐,有好多人根本不识字的,他们能看出对联儿哪好哪坏呀,反正红纸上有几个黑字,往自家大门上一贴就算完事儿了,至于字好不好,写的是啥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家贴了我家也贴了。
  老队长提笔沾了沾墨汁,开始写了…
  上联:人民公社万载常青
  下联:祖国山河无边美景
  横批:繁荣富强
  上联:勤劳生产永葆劳动人民优良本色下联:艰苦奋斗发扬无产阶级光荣传统横批:永不忘本两副对联写在一张红纸上,两边各一个上联下联中间放两个横批,这样一点儿都不浪费红纸。
  回家一裁就可以了,两副对联儿一个贴在大门两边,一个是贴屋门的。
  这个时候的对联非常有特色,不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的,老队长这些对联都是从镇上背下来的,绝对不会犯错误。
  鞭炮是一早就买好的,叶爹一下子买了一百个小红鞭炮,一分钱两个,绝对的大手笔。
  现在的鞭炮都是一个个分开的,可以零买,说白了就是大家没钱又想过年时放鞭炮听听响,所以供销社也只能顺应民意,买鞭炮不需要票,但这只在年前供应。
  叶爹买了之后就藏好了,准备过年再拿出来放,主要是怕儿子不注意再弄个火灾啥的,他们家现在房子都是木头的,周围木头更多实在是让人不放心。
  过年当天,叶家四口都早早的起床了,今天的事还不少呢。
  一家人除了叶冰是新做的棉袄,其他三人都是老棉袄翻新,老棉花弹松之后又垫了一些新棉花,里面还挂了层兔子皮,照比往年都暖和很多。
  叶冰娘早饭煮了大米粥和鸡蛋,吃完了开始打浆糊,用来贴对联的。
  先把少量面粉放在容器里,用凉水把面粉打湿搅拌均匀成糊状,调到没有干粉和块状物为止,这叫打浆头。
  这一步骤一定要认真做好,否则调成的浆糊里面有块块,就会浪费了。
  然后用沸水灌入容器中,边灌边搅拌,直到颜色由白变深,即成浆糊。
  也可以直接在铁锅里做,不过一定要小火,防止浆糊糊了。
  叶小哥哥和叶冰一人手上拿着上联一人拿着下联,叶冰娘端着浆糊捏着横批,叶爹负责贴,朱白负责看,全家出动贴春联。
  “爹,歪了,往门这边点…”叶小哥哥还要指挥,看到他爹还是没摆正到,恨不得自己亲身上阵。
  “臭小子,不是教过你左右了嘛,还门那边!”叶爹回头瞪了儿子一眼,“大闺女你说。”
  “上边稍稍往右边点。”叶冰往右边抬抬手。
  “我也知道是右边,右手就是拿筷子的手,我才没忘呢。”叶小哥哥边说还举起了右手,证明自己没撒谎。
  一家人吵吵闹闹的贴好了对联,叶小哥哥就吵吵着放鞭炮。
  今天本来就要放的,不过叶爹还是叮嘱了他两遍,就在院子里放,要小心,不能随便扔,要扔往雪堆里扔。
  小哥哥为了能早点放上鞭炮,连连点头。
  “爹,不是有军用手套么,给哥哥带。”叶冰最担心他炸手。
  结果手套太大太笨重了,叶小哥哥带上都没法拿鞭炮了,只能遗憾的拖下来。
  叶爹买了一百个小红鞭炮,看似不少,实际上过年当天要放,大年初一得放,正月十五元宵节也要放一波的,这么一分吧,每天放的数量都是有数的。
  其中过年是重中之重,可以多放一些,叶爹数出来五十个,分早中晚三份,晚上稍微多些。
  叶冰对于放鞭炮没什么爱,所以十几个鞭炮都归了小哥哥。
  叶爹点着一根大前门烟给他,省得用洋火柴。
  叶小哥哥动作不慢,一点着直接一扔,“砰”的一声,把朱白吓得直接跳了起来。
  “嗷嗷嗷?…(什么东东?吓我一跳!)”
  “嘿嘿嘿…”叶小哥哥使坏又往朱白脚边扔了一个。
  朱白被吓得直接窜叶冰怀里了。
  朱白吃得好现在得有小五十斤,加上冲撞力,叶冰不得不后退两步。
  “叶伟东!”叶爹气的大喊。
  叶小哥哥吐吐舌头,“朱白,你快下来吧,别压到妹妹,我不吓唬你了。”转身低估了句,“小胆!…”
  叶冰只是人小胳膊短,抱朱白才显得费劲,要是论重量,抱三、四个都没问题。
  动物对火和声音都有敏感,叶冰索性直接抱着朱白进屋了。
  看到她娘正在泡木耳、蘑菇和各种干菜。
  “娘,今天朱白也过年,不许给我们吃兔脑袋啦。”这可是朱白过的第一个年呢。
  “嗷嗷嗷!(不吃!)”
  “行行行。”叶冰娘头都没抬答应着,大不了留着年后再给它吃。
  这边的过年习俗是中午做菜,尽量丰盛,晚上吃饺子。
  而且这菜要做成双数。
  过年之前,叶冰娘就问过过年这天都想吃啥,一人点一道菜。
  叶冰说的是排骨炖干豆角。
  小哥哥要吃炖肉。
  叶爹喜欢小鸡炖蘑菇。
  叶冰娘点的是大骨头五花肉炖酸菜冻豆腐。
  之后又加了道大锅炖鱼和肉炒木耳。
  一共六道菜,有鸡有鱼绝对够丰盛的了。
  叶爹看着儿子把鞭炮放完就进了屋和孩他娘一起做菜。
  肉该切切该剁剁。
  “真看今年过好了,往年饭桌上有一道肉菜就很好了,其他的就是各种菜干和白菜土豆。”叶爹说的很是感慨。
  “想吃白菜土豆还不容易,地窖有的是。”叶冰娘打趣他。
  “傻子不吃肉吃那个,你以为我是兔子呐。”他养的兔子才吃草呢。
  叶冰和小哥哥在炕上捂嘴乐。
  就一个锅一个灶坑,叶冰他们俩想帮忙都没地方,只能跑炕上去听爹娘斗嘴。
  “就一个锅,先做哪个都得凉啊?”叶冰娘叹口气,这和手艺无关了。
  “我一会在门口边上用石头围个小灶坑,放咱家那个大陶罐,把小鸡剁成块,泡好的蘑菇放里,然后放水放调料,炖其呗。”炖菜都可以这么做。
  这样就能快得多了。
  “娘,等会儿在外边垒灶坑了,我和哥哥去烧火。”省得干呆。
  这顿在这个年代看来是过于丰盛的午饭在一家人的努力下终于摆在了炕桌上。
  “他爹,你说两句。”叶冰娘拿胳膊肘碰碰老公。
  “说啥?…好好,我说说…咳咳…今天过年,儿子和闺女都长大了一岁,明年都要上学了,要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大学。特别是闺女还要打猎,别累到自己,家里有钱,盖完房子还能剩很多呢,明年爹还能继续养兔子了,你娘也能养猪养家,咱家会越过越好的。”叶爹最后来了句总结,“孩他娘?…”你说不?
  “我就不说了,都让你爹说完了,吃饭吃饭。”叶冰娘给父子三人一人夹了一筷子肉。
  油水足外加炖的火候够,每道菜味道都不赖,大家吃的都很满足。
  吃完了就剩了点菜汤,其他的都吃光了,肚子都吃圆了。
  叶小哥哥比划了下自己的脖子,“爹娘,我吃到这了。”再吃就要吐出来了。
  叶冰也在揉着自己的肚子,以后不能这样暴饮暴食了,主要是被气氛感染,不知不觉就吃多了。
  晚上包饺子好弄,这下午到没什么事了,叶冰娘翻开箱子找出鹿皮准备给孩子们做书包。
  仿照绿色军人包,一个长长的袋子,可以斜跨在肩膀上,包里面加一个隔断,这样可以多放两样东西还不会乱。
  叶家老宅也刚吃完午饭,肉菜就一个——五花肉炖土豆白菜。
  叶爹给的兔子根本没做。
  “他爹,这老二就是个白眼狼啊,说不来就不来了,也不怕队里人戳他脊梁骨,不就是靠着黑牛屯日子好过了嘛。咱不靠他,咱把小儿子供出来,到时候他考上大学成了城里人,咱俩也能进城享福呢。”屋里就叶家老两口。
  叶红正在厨房和叶大伯母一起收拾呢,今天家里人都在,她也不敢太明目张胆的偷懒。
  叶小叔回他自己屋(原来的叶爹屋子)了。
  叶老爷子抽了两口烟,没说话。
  他不像老伴那么蠢,大学哪是那么好考的。
  老小明年才上四年级,考大学还要好几年呢,不过万一呢…反正老小学到哪他供到哪就是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比过年还忙,家里来客人了,还有小孩子,最后五百字我躲厕所用手机码的…


第五十二章 
  大年初一要拜年的; 叶小哥哥和妹妹手牵着手给爹娘拜年,收了一块钱大票红包各一个。
  “一会; 爹带你们去爷奶那。”不去那吃年夜饭,但拜年还是要去的。
  叶冰娘也不反对,反而提醒孩他爹,“多带点零钱。”
  到时候看大哥给不给孩子压岁钱; 如果给的话,他们也得照样还回去的。
  叶冰娘猜大嫂子会给也不会多给; 所以让老公带些零钱。
  她就不去了,反正人家也不愿意看到她,再者家里要留人的,虽然不太会有人过来; 但大过年不好锁门的。
  叶冰摸摸朱白的毛,让它留在家里陪娘; 要不然去了村子里又得被人看西洋景了; 到时候它又成了耗子吃多了的大猫了。
  那边叶小哥哥还跟他爹谈条件; “爹,等我回来让我放鞭炮啊!”
  “行!给你十个。”他可是大方的爹。
  “大哥大嫂过年好!”
  “大伯大伯母过年好!”
  ……
  一进门就是互相问好。
  叶大伯母掏出两角钱一人给了一角。
  叶冰挑挑眉; 往年都是两分钱的,分家了连大伯母都大方起来了。
  眼看老二家越过越好; 叶大伯母心里猫挠一样,这次拿出一角钱给侄子侄女们当压岁钱,也是给自己找面子。
  反正老二临走时还会给她儿子闺女同样的钱,两家都是俩孩子; 谁也不吃亏。
  之后又进了东屋,给老爷子老太太拜年,叶小叔和叶小姑也在。
  老太太不情不愿的哼哼两句,掏了半天给叶小哥哥一毛钱,到了叶冰这儿就变成了一分钱了。
  要不是老爷子逼着,她才不愿给呢,反正都分家出去了。
  她知道老头子重男轻女,只要给了小孙子就算完成他的交代,至于孙女就给一分钱意思意思得了。
  叶冰是不缺钱的,得了一分钱也不在意,顺手放兜里。
  叶小哥哥和叶爹同时抿抿嘴,两人都很不高兴。
  在不就别给,在不就一样,他自己闺女(妹妹)自己疼。
  “妹妹,我的给你!”叶小哥哥将一毛钱放进妹妹兜里。
  “爹娘,我带些孩子去堂伯那儿拜个年。”叶爹也不算撒谎,每年都会去的。
  出门之前,他还没忘给保东和大丫一人一毛钱,要不然叶爹怀疑他嫂子得带些侄子侄女去家里提醒他。
  叶小叔和叶小姑看到了,心里各有想法,特别是叶小姑叶红嘴巴直接撇上了。
  叶大伯将弟弟送走,叶大伯母那边已经从儿子闺女手里把钱要回来了,不过怕两人闹吵,一人给了一分钱,还不忘嘱咐他们不要乱花。
  叶家亲戚不多,队上就一个本家堂伯,堂伯母还不在了。
  另外还有个住在外村的亲小姑。
  叶爹带些孩子们回家已经快中午了,主要是桂花嫂子太热情了,拉着孩子们不撒手,说啥要留饭。
  要不是家里就剩媳妇自己,他们估计脱不了身呢。
  一出大门,叶冰和小哥哥都忍不住抹了把额头,太热情也是吃不消。
  桂花伯娘特别稀罕他们,就是她的稀罕法太…让人受不了了,咬脸蛋掐屁股啥的。
  他们可都是大孩子啦!
  回到家,看到叶冰娘正在收针,两个鹿皮小书包都做好了。
  叶冰娘力气大,手真不算巧,想给闺女书包上绣个花啥的也是有心无力,好在闺就喜欢素切的。
  “娘,让我试试!”叶小哥哥将一个书包挎在左肩膀上,又将另一个书包带背在右肩膀上,“等上学了,我给妹妹背书包,正好一边一个。”
  然后还转悠了两圈。
  叶冰哪里会用小哥哥拿书包,她的力气可比小哥哥大多了,不过听到这话心里还是甜滋滋的。
  叶爹也觉得儿子说得好,来了个摸头杀以示鼓励。
  叶冰娘算了算,今年(过完年了)九月份学校收学生,孩子们长个块,可以做身新衣服,就用老公换来的那块军绿布,她摸过特别好。
  到时候做大点,布料还耐穿,穿个三四年都没问题。
  再说儿子闺女长得好,穿上小军装,绿葱似的得多好看啊。
  她手艺不咋滴,回头拿着布去找嫂子,顺便给大山小山也做一套,这些年她两个哥哥一直往她身上搭,嫂子也一点怨言没有,现在她日子好过了些,当然要回报一二。
  明天就是大年初二,也是她回娘家的日子,不过也是挺愁人的,不知道要带什么东西。
  他们家肉多皮毛多,她大哥二哥那儿这东西也不少啊。
  最后还是决定下午蒸一锅糖三角和豆包子,做粘豆包时正好剩了些红豆馅,到时候带一半过去,也是她的心意。
  上午她就把面发好了,一水的富强面,为了让它早点发,她还把面盆放在了炕头,用被子捂上了。
  家里的面粉用的差不多了,也不知道还有没有这么好的机会能换到这么好的面粉,好在孩子们更喜欢吃大米饭。
  这次回娘家,叶爹终于也去了,过桥的时候虽然还是免不了腿软,但是最终还是成功过去了,叶小哥哥在桥边给他爹拍手鼓掌。
  叶冰和叶小哥哥已经是拜年熟练工了,都不用爹娘说,见到大舅二舅和大舅妈就开始拜年,小嘴跟抹了蜜似的。
  大舅二舅直接一个给了一块钱红包。
  这钱有些多啊,叶小哥哥还偷么回头看看他娘,看到她点头了才敢接。
  然后不一会她就看到他娘给大山小山一人一块钱。
  所以里外里还是谁也不亏。
  到了大舅子这肯定是要留饭的,林大舅终于舍得把他那半瓶酒拿出来了。
  “大哥,这瓶酒过年你都不舍得拿出来,原来是给妹夫留的啊!”林二舅一脸的“你咋能这样呢!”的表情。
  “爱喝不喝!”林大舅不吃他那一套。
  “喝喝喝!”林二舅颠颠的拿碗去了。
  今天人多,林大舅妈摆了两个炕桌。
  他们大舅子二舅子带着妹夫一桌,其他人一桌。
  “冰丫头,过来啊!”林二舅冲着叶冰招手。
  叶冰摇头,她才不去呢,他们喝酒又不给她喝,她多馋啊。
  大山小山已经人手一个糖三角吃上了,叶小哥哥也拿了一个,掰了两半和妹妹一起吃。
  喝酒吃饭慢,叶冰这边已经吃完了,大舅妈和她娘已经开始往下收拾碗筷了。
  叶小哥哥和大山他们都穿鞋下炕去玩了,不过自打·黑牛屯进了狼,孩子们都不让跑太远的,而大院成了孩子们另一个聚集地。
  叶冰瞧瞧就凑到她大舅他们的饭桌。
  林二舅就逗她,“这是没吃饱,准备再吃第二悠?”
  叶冰支着小脸,“大舅二舅,咱们什么时候去打猎啊?”
  她在家真有些呆不住,还有朱白都烦躁的嗷嗷叫了,今天一到黑牛屯就自己跑了,也不知道去哪野了。
  还有个原因,就是今年下半年她就上学了,上半年当然要多赚点钱了。
  林二舅揉外甥女的小脑袋感叹了句,“真是不会享福的,大过年还不多歇两天。”
  林大舅想了想,“过了初三了,初四咱们就去,元宵节那天再休息。”
  叶冰高兴的应了。
  叶爹虽然心疼,但也知道闺女是个有主意的,她爱好这个,所以也没多说啥。
  一会,三人又说起房子的事来了。
  黑牛屯挨着牛头山山林资源特别丰富,当然不缺少木材,虽然现在山林都属于集体的,但是黑牛屯这边典型的山高皇帝远,屯子里有自己的一套规矩。
  当然也是不允许乱砍乱伐的,每家都是有一定数量的松木额,大院那边放了好些风干的木材,都是好松木。
  这次叶爹打家具也是从大舅子二舅这拿的。
  他们因为要盖两个房子然后分家,所以可以分到的松木数量更多了,根本用不完,所以才能大方的支援叶爹。
  不过大院那树木有限,也不能可他们一家用,他们得去牛头山自己去砍伐然后拽回来。
  这事还真得趁着有雪去干,在雪地上拽木头可省劲多了。
  “到时候我也跟着去。”叶爹早和大舅子说了,大头他白用了,给钱他们不收,那砍木头的时候总得让他出一份力吧。
  “行啊。”林大舅都想好了,就在家附近砍几棵得了。
  “大哥,你们想好怎么建房子了么?”叶爹是定下来按照邹老头给的图纸来了。
  没想到这回林大舅和二舅都摇头,“我们还按老房子的格局来,东西屋就住惯了,再加上那个太费砖。”
  砖瓦需要多了,这钱也就多了,另外一个就是从外边往屯子里运砖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这数量上去了,到时候需要的人工也就更多了。
  人各有志,叶爹不会深劝,又说起别的来,“我交了一个朋友(邹老头),他说盖房子可以弄点儿石灰,这个要比用黄泥抹缝要密实还保暖,而且房子挺的年头也长,我算了一下,还是用石灰合适,准备开春去县城那边找找路子呢。”
  其实邹老头是要和他说水泥的,后来想一想这地方哪弄水泥去呀,所以就改了口,让叶爹弄石灰,这个还是很普遍的,当然这个普遍也只是相对而言。
  林大舅想了下,既然都舍得盖青砖房了,要是能弄到这个石灰更好了,好容易盖一回房子,咋不想尽善尽美,“回头我也找人问问。”
  这边叶冰娘和嫂子说起叶冰和她哥明年一起上学的事。
  虽然她认为闺女明年就上学是早了点,但她实在想去,她们家又不在意那一块多钱的书费,愿意去就去吧。
  孩她爹也说了找人不难,拿两包烟找队长,这事儿就差不多能办成了。
  学校压根就归他们三个大队管,所以队长还是很有用的。
  她闺女去上学了,大山小山可是比她还大半年呢,她就是提一句,想去的话可以一起去,不去也没什么,过两年也不晚。
  “上学啊?…我回头和你大哥商量一下。”林大舅妈拿不定主意。
  她家大山小山现在成天的上树巴拉雪的太皮了,去了学校估计也得挨老师收拾,关键是他们坐不住啊。
  但是和冰丫头一起上学还能互相有个照应。
  大年初四当天,叶家五口(算朱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