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奋斗在六零-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儿子还问呢,“谣姨,为啥放进热水里烫过还要放冷水里啊?”这不是费事么。
  田谣笑了,这个问题她也曾问过母亲,“这是一种特殊的做法叫做浸制法,要保证鸡肉刚熟不烂正是最嫩的时候。”
  几个小家伙不管听懂没听懂都点头,感觉好厉害的样子。
  “叶伟东你们作业做完了嘛,叶冰你今天没上学,还不让你哥给你补上,都围着你谣姨干嘛。”叶冰娘将暗自流口水的孩子们都撵走。
  “谣妹子,你咋做上了,我们就在家边撇出工等我回来做啊。”叶冰娘看着她的动作,心里更满意几分,没想到大小姐也会做饭。
  “我在家也没事,冰丫头一直帮我打下手来着。”田谣将做好的白切鸡切块,准备做个蘸料。
  叶爹洗完手过来也客气了两句,不过看到野鸡新吃法也觉得不错。
  他们家里就他做菜有天赋,他就多问几句记住了做法,等一会吃上了真好吃的话,以后他也可以给家人做。
  晚上大山小山还有还接孩子的大舅妈都在叶家吃的,对于稍带甜味酥软的蛇肉都赞不绝口,但是白切鸡还是最受欢迎的,一上桌不一会就被抢没了。
  叶冰娘看着田谣懵懵的样子哈哈大笑,“这帮人都属菜驴的,两盘菜一个人都能吃完,平时我炖菜都是按锅来的。”
  “那…我再去做两个菜。”总不能抱空饭碗吧。
  “没事,我去拌个白菜心再炒几个鸡蛋很快的。”叶冰娘放下饭碗下了地。
  林大舅妈也跟着去帮忙了。
  两人在厨房还聊田谣呢,对她印象更好了。
  田谣呆到七八天就有些呆不住了,就和叶爹打听,“姐夫,那个…还没信么?”
  叶爹摇头,“估计是在秘密行动呢,再过几天我去临县疗养院找孙干事打听打听。咱们这啥都好,就是太偏僻了。上海我也是知道的,那可是有名的大城市,是不是啥都有卖的?”
  田谣点头,“不过那也是要票的,不过上海有个淮国旧,专门卖一些旧货和有瑕疵的处理品,这都不要票的。”
  想到以前她时常会和母亲去逛百货大楼,买布料买香膏。
  也不知道母亲大哥他们怎么样了,父亲那有没有消息。
  叶爹又拖了几天才骑车去了临县,孙干事很高兴,这次他们疗养院被夸奖了,首长点名表扬他了,看来明年他能升一升了。
  这叶同志真的是他的贵人啊,虽然现在不信这个,但事实摆在那啊,自从结识了叶同志,从狼皮到鹿血,每一件事都让他在首长面前露脸,这次更是实打实的功劳。
  “老叶,正要找你呢,我琢磨着你也该来了,咱们这次成功打掉一个人贩子团伙,整整五十多人,救出来拐卖人口三十多个,有妇女也有儿童,案子还没结还在深挖。”孙干事说完这些高兴事,表情沉了沉,“我们把田谣的功劳报上去了,可上面一直也没给个正面回复。”
  叶爹已经猜到原因了,估计和田谣说的成份有关。
  这成份不好就把人家功劳眯下了,真有些不讲究。
  叶爹回去也没提这扫兴的事,倒是和田谣说了已经解救出三十多个人,等案子结束还需要一段时间,“妹子,我们也没把你当外人儿,你就安心再住一段时间,等案子办完说不定还能给你请个功啥的,我知道你没想这个,可是你家那种情况,如果真有功劳是不是能好点,这个我也不太懂。”
  田谣低头沉思了下,如果真能帮得上家里就好了,“那我再多叨扰姐姐、姐夫几天了。”
  叶冰娘巴不得呢,“你就别多想,先把身体养好,还是太瘦了。”
  这一等把田老太太等来了,老太太也是个能人,愣从上海找到了红花三大队,要说到哈市都是容易的,因为都是火车,之后去武城县因为没有当天火车,老太太也为了省钱,就在候车室窝了一晚上。
  等到了武城县再去红旗镇就难了,没有火车,汽车还不是一天一趟,老太太还是小脚就是想走着去也不成。
  这次老太太去了县城招待所,已经到这了钱是够了的,她怕生病,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半路还没见到女儿,她不能生病。
  这里没人知道她的成份,因为她的年纪对她很善待,她借机打听了下具体地址。
  招待所的工作人员还告诉她可以去县城东边去看看,各个大队偶尔会赶牛车过来,她可以搭牛车去红花大队,要不然从镇上往红花大队就得走。
  田老太太赶紧谢过,她运气不错第二天就遇到了红花三队的牛车。
  刚分完粮食不久,大家手里有点余钱,很多人都想上县城逛逛,至于买不买就再说了。
  “麻烦问下,是红花三队的牛车么?”这已经是田老太太问的第五辆牛车了。
  “是啊,老太太有事啊?”车把式问了句。
  “我去红花三队找人,找叶国建。能不能搭下车?”田老太太露出了笑来,终于问到了。
  “您是国建亲戚吧,行啊,不过回去得下午两三点了,您得等等,人有些多会挤点。”车把式看到老太太说出叶老二的名字,估计就是长辈亲戚了,主要是年龄在这呢。
  不过肯定不是太亲近的,应该是平时没咋走动的,要不然不能这么眼生。
  不过下午就能知道是谁了,叶老太太和闺女可是跟牛车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下午婆婆炸了碗辣椒油,贼香!我没忍住,特别想吃凉皮,然后开始和面、洗面…自己做!抱住胖胖的还管不住嘴的自己…


第六十四章 
  从招待所到城东也不近乎; 田老太太和车把式聊的不错,就直接坐在牛车上歇歇脚; 她脚疼。
  因为这双脚她差点嫁不成阿期(田父),他说不喜欢这种已经是半残废的人,这种人不但身体残疾心理也是不完整的。
  她当时给他写了封信,大意就是时代造就了她们; 缺陷已在,难道她们就没有幸福的权利么?…
  之后两人开始通信; 慢慢的相知相恋。
  可是她居然和阿期离婚了…转过身擦擦眼角。
  “田老太太,你是叶老二的啥啊?”车把式好奇,人实诚就直接问了。
  田老太太含糊了句,“隔挺远的长辈。”
  她没提女儿; 提了估计人家也不认识,而且女儿被拐卖; 不好说也不好听。
  “老太太; 要不找点东西吃; 回去都得晚上了。”车把式看老太太一个人也挺可怜的。
  最后田老太太花了二毛钱和车把式换了两个窝头,因为她没有粮票; 所以这阵子的吃食都是花高价和别人买的。
  好在她吃的不多,就这俩窝窝头就能吃一天。
  田老太太有意识的打听了一些叶国建的消息; “多少年没见过了国建了,小时候还抱过他呢,也不知道现在过得咋样?”
  车把式声音洪亮,也愿意有个人聊嗑; 这样时间过得快,再说叶家前两年可没少出新闻,有好多事可以说呢,“叶老二娶了黑牛屯媳妇赚大发了,有两个可能耐的舅子了,大方的不行,他们一分家就给盖了房子,买了自行车还让他随便骑,队上谁不羡慕啊!”
  “分家?老人不在了?”田老太太不经意带了话题。
  这让车把式更有说话欲望了,把叶老二和家里不和最后黑牛屯整体出动的事说了出来。
  田老太太把这些都记在心里,叶国建已经分家有媳妇有两个孩子,和老家关系不亲密,和媳妇娘家关系好,家里条件应该不错。
  这人长的好会来事,当年娶媳妇好多大姑娘伤心呢…
  这男人有时候也会碎嘴子,等三队的人陆续回来的时候,田老太太对叶国建已经很了解了,还知道他娘和妹妹也坐这个牛车。
  “大兄弟啊,那个我不是国建的长辈,是我儿子和国建有过交情,我是找他帮忙的。”田老太太也知道一会可能会穿帮,索性她自己先说了,“就想打听一下他为人。”
  车把式啧啧两下,“叶老二人可以的。”挺大方的,还给过他大前门烟呢。
  不过是上门找帮忙的,还不知道是啥交情,车把式的热情明显低了,别给叶老二找麻烦,现在田老太太给他的印象就是上门打秋风的,都不想让她坐牛车了。
  恨不得拍自己嘴巴两下,叫他管不住嘴!
  车把式看到叶老太挎着筐和闺女正有说有笑的过来了,“老叶太太,这位你认识不?是上咱们三队找国建的。”
  叶老太太看到牛车上做了个小脚老太太,脸很憔悴但头发梳的特别立整,这谁啊,她不认识,“你是找老二的?”
  “老姐姐你好,我儿子和国建以前打过交道,他让我找国建办点事。”田老太太尽量含糊着。
  周围竖着耳朵的一圈呢,也没太弄懂,到底啥关系啊。
  同样没弄懂的还有叶老太和叶红。
  不过她现在对儿子可没啥好感,分了家之后越过越好,除了一年十块钱还有过年给次肉,啥她们也没捞着啊。
  还有人嘀咕老二之前过得不好就是因为她和老头子没管好家,还说要是把老大分出去,也能过得好!…
  恨屋及乌,叶老太对于田老太太也没啥好脸,“就他那样,娶了媳妇不要娘的手子还能帮你忙!哼!…”
  有人得过叶爹的济,听了这话不愿意了,“老二挺大方的,不过得分人,对他好的他就能帮,要是没啥交情的,为啥要帮。”
  车把式数了数人头,“天冷飕飕的,大家挤挤啊,把筐往外头放别占地方,坐好喽,走了!”
  田老太太松口气,能不说话太好了,真怕一不注意说露嘴。
  到了三队别人都陆续下车了,田老太太问过了,她坐到最后还得走一段,叶国建住在半山腰上。
  “老太太,顺着这条路走,不一会就能看到了。”有人临走还给她指了路。
  田太太谢过,心里也对农村有了好感。
  她是打听过得,农村户口迁城市户口特别难,没有单位接收就得在城里有房子,可是从城里往农村迁户口,随便。
  不过她家又有些特殊,不知道会不会被批准。
  田老太太这次是准备找个偏僻的山村过日子的,有一点可能也不回上海了,在这呢可能苦点累点,可是回上海可能会没命。
  老太太看着高高的围墙有些懵,这和队上低矮的土墙很不一样啊,而且这周围就这么一家人,不害怕啊,怪不得给她指路的小媳妇还说保准找不丢。
  屋里一家人外带林二舅在吃饭,林二舅忍了好几天认为再不过来姑娘要把他忘了,所以厚着脸皮蹭饭来了。
  这几天都是田谣主厨,让这帮吃货又打开了新大门。
  这也是叶爹的意思,还和媳妇说了别和她抢就让她干,这样她能呆的塌实点。
  “有人拍门,这时候谁过来?我去开门。”叶爹想看看是谁,能在大门口打发了更好,反正不能让人看到后院的兔子和猪。
  结果不认识,“您找谁啊?”
  “请问是叶国建家么?我是田谣母亲。”老太太看这年轻人,怪不得车把式说好看呢,看来农村山水也养人啊,不过和他娘和妹妹都不怎么像呢。
  “您老过来了,快进快进,田谣,田谣!”这可是二舅子能不能娶媳妇的关键,必须伺候好。
  田谣看到她母亲都傻了,她母亲不是在上海呢吗?
  “囡囡,娘终于找到你了!”母女俩抱头痛哭。
  叶冰娘、林二舅也都跟着出来了,看到母女相逢也都红了眼眶。
  不过还得劝劝,老太太从大老远来,估计身体已经很累了,再这么大悲大喜的可别出事。
  林二舅着急就捅咕妹子,叶冰娘回瞪他一下,“婶子,快别哭了,保重身体啊,谣妹子快收收泪,有事进屋说,让婶子喝点热水吃口热饭。”
  田谣到底心疼母亲,抹抹眼泪搀着母亲进了屋。
  互相介绍了下,叶冰和小哥哥都乖乖喊人。
  两人直接叫姥姥。
  林二舅也跟着妹子喊婶子,其实他更想喊娘。
  田老太太一天没喝水了,渴的厉害,中午的窝窝头就吃了大半个实在噎不下去了。
  把着水缸子一口气喝了半缸子。
  田谣眼泪又出来了。
  叶冰娘去厨房又拿了副碗筷,“婶子,这道菜可是谣妹子做的,您赶紧尝尝。”
  知道她们母女有话要说,那也得吃完饭。
  田老太太看到桌上的饭菜,一盘蒸风鸡、一盘辣椒炒兔肉、一份肉糜蒸干菜、还有一份土豆泥。
  这饭菜可是够好的,和她家原来的生活也不差什么。不禁咽咽口水,多久没吃上这么热乎的饭菜了。
  田谣害怕母亲脸皮薄,就拉着母亲坐在饭桌边,“母亲,我欠姐姐姐夫还有二哥的太多了,以后做牛做马都会还的。”
  林二舅赶紧接话,“不用,不用,阿谣太客气了。”
  “做人要感恩。真是谢谢你们了,没有你们这些好心人,我就得白发人送黑发人了。”田老太太真的特别感激。
  这顿饭吃完,叶冰娘没让田谣帮着收拾,“锅里有热水,你带着婶子洗漱洗漱,今晚上你们娘俩就住冰丫头那屋,冰丫头和我们睡。”
  田谣有些急,收留她们就很好了,怎么能把屋主撵走呢,“能住下的。”
  想到她曾经还不能爬的时候,经常会听到“现场”,所以叶冰是不愿意去爹娘那屋的,还好有小哥哥可以选择。
  不过屋子不能白让,可以和二舅谈谈条件,哪天再陪她去探险。
  叶冰娘拍拍她,“和婶子慢慢说,别哭都过来了,不是说大难过后必有后福嘛。”
  这边林二舅开始在屋里转悠。
  叶爹逗他,“人都不在了,你还不回去啊,一会屋地砖都给我磨坏了。”
  “诶呀,你说老太太过来是不是接阿谣回上海的?她咋那么能耐从上海找过来呢。”林二舅都想趴门缝了。
  叶爹:他告诉的呗。
  “你觉得田谣和家人关系好不?”叶爹决定给二舅子上一课。
  “好。”看她们母女抱头痛哭就知道了。
  “那你说田谣即使对你有好感能不告诉家里直接嫁给你么?”
  “你说阿谣喜欢我?!”林二舅简直惊喜。
  叶爹都不想说了,他二舅子平时多精明的一个人啊,咋遇到田谣就跟傻子似的呢!“打个比方!懂不懂!”
  “哦…”语气失望,“应该不会吧。”
  “啥应该,根本就不会好吧,所以她娘来了,对你有好处啊!”叶爹都想掐他肩膀摇摇了,“方便你讨好丈母娘啊!”
  作者有话要说:  作为大吃货,我手艺不错哒,经常自己弄吃的~


第六十五章 
  花开两朵; 再表一枝。
  母女俩到了叶冰的屋子又抱着哭了一回,哭是释放压抑最快的途径。
  田谣抽噎着和她母亲说了; 她如何被差点成为嫂子的人骗到城外,怎么被人拐走的。
  田老太太一直是个温婉的脾气,这回也气的眉毛跳起来,“我就说那个女人就是装的; 偏你大哥喜欢什么似的,我多说一句都不乐意; 说她思想觉悟高,觉悟高能干这种断子绝孙的事!……”
  田老太太气的胸脯直喘,伸出手指恨铁不成钢的点点她,“从她在咱家最难的时候退婚; 你还没把人看清,还敢和她见面!”
  田谣低着头; “我不知道人可以坏成那样; 我们曾经处的不错的; 她和大哥那么好,我以为是家里逼她…”所以她答应退婚心里内疚; 然后帮忙打听她爹的消息。
  田老太太长长的叹口气,她家三个孩子各个优秀; 被他们父亲教导着光明磊落,可他们忘了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不过经过这一遭,女儿总能长大了,就是代价太大了。
  “娘; 我没吃亏,我狠的下心和他们拼命,他们也想卖我挣钱,总不能把我打死,那样他们可贪上人命了,我运气好,被林二哥救了。”田谣没敢提中毒这茬。
  田老太太从床上起身,从窗户往外看看,然后贴近女儿的耳边,“我和你说的这话不要往外说,你两个哥哥,我让他们偷渡去了香港了,也不知道他们安全不。”
  田谣心里酸涩复杂,逃了也好,“母亲,我离开这段时间红卫兵是不是又去找你们麻烦了,他们到底要干什么,为什么这么逼迫我们…”
  老太太眼泪又留出来了,哆嗦着手掏出一个扭成麻花的手镯还有一张纸。
  “我接到你的电报就想过来找你,可是他们不给开介绍信啊,我…得为眼前人打算啊,阿谣,母亲对不起你父亲啊,我去举报他了和他划清了界限申请了离婚。”老太太趴在炕边哭的伤心。
  田谣脑袋一晕,身体摇晃了几下差点栽倒,手杵到炕上,缓了好一会,才颤抖着拿起那张纸。
  她的父亲不是特例,不是唯一一个被抓的,她们周围好几个呢,有的家庭父母告子,有的夫妻离婚,还有子女带头批斗父母的,人伦沦丧。
  当时她还感慨至少家里团结一心,他们可以共同承担灾难,为什么现在母亲…那她父亲怎么办呢?
  田母哭的精神萎靡,眼睛也有些红肿,起身去脸盆那洗把脸,“是我对不起你父亲,阿谣,我们不能回上海了,我们的房子被收走了,就是发给我们粮食,也有人会抢走,我们不被折磨死也会被饿死的,而且那个女人知道我们回去也不会放过我们的。”
  田谣也知道回到上海等着她的都是什么,她也不想回去,可她们户口都在那呢。
  她们就是想要靠双手劳动赚钱,没有户口大队也不会分粮食给你的,总不能一直靠别人。
  救急不救穷这个道理她是懂的。
  “我看叶家人不错,我回头打听一下能不能在这边落户。”如果能从上海迁出户口是最好的了。
  田母打算好了,如果不行就找个老实的男人把女儿嫁出去。
  她这把年纪了也活够本了,大不了回上海任他们折腾。
  “嗯,他们都是好人。”田谣也不想回上海,可她…“那父亲那里?”
  田母叹口气,“我临走时拜托了一遍,不求他们伸手帮忙,只要老田那有个结果拍电报或是写信告诉我们一声就好,是入狱还是劳改,总不能这么不明不白下去吧,我留的就是这的地址。”
  丈夫奉行穷养儿富养女,平时对于两个儿子很严厉,对女儿很是宠爱,所以父女关系特别好,“即使我们回上海也帮不了你父亲。”
  叶冰娘拍门进来,“我给婶子送床被褥,都是洗过干净的,早点休息,以后日子长着呢。”顺手把闺女的被褥叠起来抱走。
  “一说上话时间就过去了,我们也要睡了。”田谣才发现月亮都出来了。
  时间不早了,以后她们母女不会再分开了,还是让母亲早早休息。
  送走翠姐(叶冰娘),田谣帮着母亲铺被,“母亲,你睡不惯炕就睡床吧,这被褥厚实不会冷的。”
  清冷的月光从窗户照射进来,不用点煤油灯也能看的清楚。
  田母问女儿,“这是军被吧?不像是用绿色布自己做的。叶家不就是普通农家么?”
  田谣摇头,“我也不知道,但是他们家生活挺好的,今天的饭菜就是常菜,但翠姐和姐夫也每天都要出工的。林二哥他不是这个队的,属于旁边的黑牛屯,那里没有什么地都靠打猎,他不但救了我,还很照顾我,一直给我送猎物。”
  田母将这个女儿嘴里的“林二哥”回忆了下,高高壮壮的,人看着挺精神,看来对女儿真是好,也不知道结婚没,农村结婚都早,十几岁就结婚了,他是叶国建的舅子,妹子都结婚了他应该也结了吧。
  “你昨晚聊很晚吧,这么早起来干啥,我熬粥煮了鸡蛋。”叶冰娘正在烧火看到田谣过来了。
  “没太晚,那我拌个白菜心。”田谣手脚麻利的做起来。
  “你说怪道不怪道,拌菜放点糖咋就好吃了呢,还吃不出甜味。”叶冰娘想不明白。
  “糖放的少是提鲜的。”田谣也发现了翠姐更适合大锅炖菜。
  这阵子她把炖菜也学的差不多了,做菜都是一通百通的。
  两人边做饭边说话,叶冰娘趁机打听,这是她二哥临走交给她的任务,“你和你娘咋打算的?”
  “我们不打算回去了,想把户口迁出来,咱们大队会接收么?”田谣直接拿盆拌菜,少了不够吃。
  叶冰娘也拿不准,她结婚那时从黑牛屯把户口迁出来,就是叔爷爷开个介绍信去镇上办了个手续,挺简单的,这和田谣妹子的肯定不一样,“我让你姐夫给问问啊。”
  大家吃完饭,叶爹娘和田谣一起喂完猪、鸡和兔子,两人又出工了。
  现在农忙结束了,他们每天要去镇上出工修路。
  田母醒来都十点多了,睡的浑身有些发软。
  “母亲,想让你多睡一会就没喊你,饭菜现成的,都在锅里温着呢,我给你端。”田谣放下手上的针线。
  她正帮忙修改叶冰的棉袄,叶冰这一年没少长个,棉衣短了一圈,好在做的时候考虑到这了,留了余付,所以放开一些就能再穿一年。
  “不用麻烦了,我洗把脸咱们就去厨房吃口得了。”田母见到女儿这口精气神就有些散,睡了一长觉身子还是很酸,忍不住用手捶捶肩膀。
  “母亲,我帮你捶捶。”田谣边给母亲揉捏肩膀边说,“我早上问翠姐大队能不能接收了,她也拿不准,要问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