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吾兄万万岁-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88章 第 88 章

      徐氏听说是苏谨琛带了人来把路修好的,也觉得脸上有光, 几个和她交好的夫人都夸她命好, 有这样孝顺又成才的嫡长子。
      徐氏是个软耳根, 被人一路夸, 便有些飘飘然,进到房里看见苏谨琛坐着,眉眼中都带着笑道:“这大冷天的,你一路快马加鞭的赶回来, 不如在家歇着, 白跑这么一趟, 岂不辛苦?”
      苏谨琛正在和苏皎月闲聊, 他有一个多月没见着她了,现在只和她悠闲的饮茶说话, 也觉得分外享受, 见徐氏走了进来, 便开口道:“是先回了家里, 三叔说老太太带着你们上了大相国寺进香,这才来的。”苏谨琛和徐氏说话总是不卑不亢的,如今故意收敛着锋芒,很是温文尔雅。
      徐氏便甚觉欣慰,又想起方才那人人夸赞的小郡王,跟自家便宜儿子比起来, 还不是差远了。
      她当苏谨琛过来, 是念着今日是他生母的忌日, 便好心道:“你母亲的长明灯我已经帮你拱上了,也给足了香油钱。”
      苏皎月却开口问道:“兄长……照你这么说,那你昨晚上也在赶路了?”
      昨晚可是除夕呢,家家户户团圆的日子,但凡苏谨琛能赶得回来,必定也不会推迟到今天早上。
      “倒也不是,在城外的一个驿站里头,和随从们喝了一夜酒,瞧见天亮了才启程的。”苏谨琛刚一见到苏皎月,什么疲累都消了,这时候才觉得有些困倦,手握着虚拳打了个哈欠。
      “那兄长在这里睡一会儿?”苏皎月掖了掖暖炕上的被子,怪道方才她闻到他身上有些酒气,原来还当真喝过了酒,可他一项不贪杯的,怕是那驿站里冷的不行了,才喝酒取暖的。
      外头却又吵杂了起来,原是因为山路已经修好了,云老夫人和老王妃便不打算在庙里留宿了,又张罗着下人们,将一应的行李物件搬去马车里。
      老太太知道苏谨琛回来了,特意喊了丫鬟过来请人道:“老太太说,请大少爷和大小姐过去送送客。”
      苏谨琛还没见到过这位小郡王,但他如何会不知道这个人呢?
      苏皎月心里却有些担忧,可这种担忧是不能在苏谨琛的面前表现出来的,毕竟……她应该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才对。
      “你跟祖母说,我身子不利索,不想出去了。”
      况且这小郡王虽然帮过她,可那也算冒犯了她,两人还是不见面的好。
      徐氏却哪里知道这些隐情,见苏皎月不肯出去,便劝说道:“人家好歹一路把你从后山抱回来,现如今要走了,你去送送也是应该的,就当是看在了老太太的面子上。”
      苏谨琛闻言却是皱了皱眉心,转头看了一眼低头不语的苏皎月,起身道:“对方既然帮过你,自然是要去送送的,我抱过去。”他还不等苏皎月反应过来,就已经打横把她抱了起来,往正厅那边走过去。
      ******
      苏老太太正和两位老太太相谈甚欢,只瞧见门口的帘子一闪,苏谨琛已经抱着苏皎月从门外走了进来。
      众人皆是一愣,连老太太脸上都有些挂不住了,只蹙了蹙眉心,正想开口说什么,苏谨琛却已经把苏皎月放到了一旁的靠背椅上,向众人行礼道:“给老太太请安、给老王妃、云老夫人请安。”
      他站在厅中,眉眼微垂,眉峰中透着淡淡的忧悒,缓缓抬起头来。
      老王妃当下里几乎从座椅上站起来,看着站在厅中的苏谨琛,欲言又止。她有些愣怔的把手里的茶盏放到茶几上,忽地想起十几年前的一个晚上。
      一个少年人跪在廉王府的门口,请王爷出兵勤王,她永远记得这一双忧悒的眉眼,和今日所见之人一模一样。
      “这是我的大孙子。”苏老太太并没有发觉老王妃的异样,只缓缓开口道:“你这一路回来也辛苦了,见过了客人就下去休息吧。”
      苏谨琛点点头,视线落到一旁坐着的萧逸身上,拱手道:“多谢小郡王方才对家妹出手相助,但京城不比蜀中,小郡王还是谨言慎行的好。”
      他这话一出,苏皎月都跟着吸了一口冷气,论起身份来,如今萧逸是小郡王,而苏谨琛只不过是承恩侯府的一个嫡子而已,他也太胆大包天了……
      可是……苏谨琛不一项都是这般胆大包天的吗?
      “苏大少这话……听着倒是不怎么客气?”萧逸起身,正要和苏谨琛对质,却是被老王妃喊住了道:“逸儿,时辰不早了,我们先回去。”
      ******
      徐氏见苏谨琛竟然敢和小郡王叫板,心里实在有些后怕,又瞧见老太太的脸色也不好,忙让丫鬟推着苏皎月出去了,只留了苏谨琛和老太太两人在厅中。
      苏老太太叹了一口气,将热茶徐徐喝了一口,这才对苏谨琛道:“现如今我承恩侯府已经容不下你这尊大佛了。”
      “祖母。”苏谨琛这时候却已经平静了下来,仍旧叫老太太一声祖母,他眼眸微动,转头看向苏老太太道:“是祖母答应了帮我看顾好娇娇,我才放心出门去的。”
      “你倒怪我了?我怎么就没照看好娇娇了?她是少了胳膊还是缺了腿了?”苏老太太简直要被气笑了,苏谨琛也是她看着长大的,平素都是矜贵有礼的,像今日这般险些乱了章法的样子,她倒是第一次看见。
      老太太只摇头笑道::“罢了罢了,你这样急匆匆的回来,怕也是听说了这京城的事情吧,今上的身子骨每况愈下,方才你也看见那个孩子了,算是近枝上的宗亲了,若过继给了今上,倒也名正言顺。”
      苏谨琛却依旧垂着眉心,不动声色的饮了一杯茶,只淡淡道:“祖母放心,他们不日就要离京的。”
      ******
      直至马车驶出了大相国寺的山门,老王妃这才缓过了神来,一把按住在萧逸的手背道:“你说的对,这太子咱们不当了,这就回蜀中去。”
      “祖母你这又是为何?”萧逸心下却有些奇怪,老王妃先前还希望他能娶云大小姐,好在京城站稳脚跟,怎么眨眼之间,又跟自己说要回蜀中去呢?虽然他是不想当这太子,但好歹也要当个明白人。
      “祖母现在想回去了?可我却不想回去,这京城名胜众多,我还没玩够呢!”萧逸只开口道:“况且……我还听喜欢那苏姑娘的。”
      “你还敢喜欢苏姑娘!”老王妃差点就脱口而出,只继续道:“你没看见她那兄长是怎样针对你的?”
      “他针对我也没用啊,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苏姑娘总要嫁人的,不如你改日就帮我去求了来?”萧逸只玩笑道。
      “你……简直不知所谓!”
      老王妃气得跳脚,萧逸心中却有些疑惑,沈若娴曾说苏皎月脾气极差且又骄纵跋扈,骄纵他是看出来了,但这脾气,好像也没有她说的那么差,不然他今日抱她,怎么没被她一巴掌打开?
      他这厢正回味着方才美人在怀的时刻,却是听老王妃开口道:“你那什么沈姑娘,来路不明,妖言惑众,你还是快点把她撵走的好!”
      “她是个哑巴,如何能妖言惑众了?”
      老王妃一向就不喜欢沈若娴,几次想把她撵走,但后来也不知道为什么,倒是没在提起这件事情了,可今日却为何这般没头没脑的又提了起来?
      老王妃却有些心虚,当日太后传召的懿旨送去蜀中的时候,廉王府的人本来也不想趟这一趟浑水的,可就是因为这个沈若娴,假称自己会占卜之术,算出了萧逸有龙御九天的命格,所以廉王才会让老王妃带着萧逸进京的。
      毕竟那沈若娴说出来的事情,桩桩件件都确有其事,还让萧逸避过了一次大难,就连让小郡王接近云诗秀,好和云家结秦晋之好,也是她的主意。
      可她偏偏就没有提起过这个苏谨琛。
      “不行……我总觉得这事情有些不对劲。”老王妃拧了拧眉心,抬头问萧逸道:“你把你那沈姑娘藏哪儿了?”
      ******
      承恩侯府的人没有连夜下山,晚上老太太特意让庙里的伙房送了一桌素斋过来,祖孙几人坐在一起用膳。
      苏谨琛洗漱过后,换上了月白色的绲边长袍,轻裘缓带,长发挽了松松的发髻,颇有些魏晋名士的风流。
      苏皎月的轮椅已经修好了,可她却不愿意坐着,扶着桌椅茶几在厅里慢慢的走来走去。
      外头下着雪,里头烧着炭,薰得她脸颊热滚滚的。
      其实苏皎月心里还是有些担心的,苏谨琛一回来就把小郡王给得罪了,万一人家要是起什么歹毒心思,岂不是分分钟就可以制他的罪?
      但看见苏谨琛一脸淡然的坐在桌前给老太太添菜,她也就释然了。
      她应该相信他才是,原文中比这凶险百倍的事情也时有发生,苏谨琛还不是都化险为夷了。
      “你不要在我跟前晃来晃去的了,晃得我头都晕了。”苏老太太招手让苏皎月坐下,笑着道:“这么大个人了,还跟小娃娃学走路一样,摇来摇去的,也就在你兄长跟前,你才能这样不知礼。”
      苏皎月闻言却红了脸,她现在走路的样子好像还真的挺难看的,她自己倒不觉得,但丫鬟们还笑话过她几回,说她就跟田埂上的大鹅一样,摇摇摆摆的。
      那岂不是非常难看了?但苏谨琛却从来没有笑过。
      苏皎月一冏,便加快了脚步,可她毕竟还在学步阶段,步子迈的又小又慢,一个不留神就又要跌倒了。
      说时迟那是快,苏谨琛只急忙拉住了她的手臂往怀中一带,让她稳稳的坐在了自己的大腿上。

      第89章 第 89 章

      男人的身子僵硬如铁, 臂膀更似牢笼一般搂着自己, 让苏皎月顿时就红透了脸颊。她抻着小腿想要让自己站起来,却听见那人凑到耳边, 声音哑然道:“不要乱动。”
      苏皎月的身子整个就僵了, 她现在已经不是十来岁的小姑娘了, 作为一个即将成年的少女, 苏皎月底下了头。
      腰间的钳制这才慢慢松开, 苏谨琛扶着她站稳, 拉了一张凳子让她坐下。
      坐在对面的苏老太太却是一脸淡然, 仿佛什么都没有瞧见,她是老了, 信心寡欲的, 可看不懂这些年轻人的情趣了。
      “我吃饱了, 你们慢慢吃, 我去里间歪一会儿。”苏老太太放下了筷子, 让丫鬟扶着她进去。
      苏皎月一时没反应过来, 等她抬头看见苏谨琛慢悠悠的夹了一筷子腐竹放到她碗里的时候,她才惊呼道:“祖母……”这桌上, 竟然只剩下她和苏谨琛两个人了。
      “你兄长一路奔波,你陪着他多吃一些。”苏老太太就当没听出苏皎月这话语中的尴尬,只继续道:“我是不行了, 晚上吃多了容易睡不着。”
      苏谨琛却是没抬头再看苏皎月, 现在听她这说话的口气, 他都可以猜出她脸颊绯红的样子。
      只可惜庙里不能饮酒, 要不然这样的大雪天,让苏皎月那双染着丹蔻的纤纤细指为他斟满一杯酒,怕是很容易就醉了。
      “祖母要歇着,你就让她歇着好了,我们吃我们的。”苏谨琛抬眸,拿起苏皎月跟前的小碗,替她添了一碗三鲜豆腐。
      苏皎月便乖乖的吃了起来,偶尔抬起头看一眼苏谨琛,这样不近不远的距离,她可以清楚的看见他的眉峰、鬓角、嘴唇、甚至还有吃东西时候微微颤动的喉结。
      苏皎月鬼使神差的咽了咽口水,觉得碗里的三鲜豆腐,好像也没有那么鲜美了。
      “怎么不吃了?”碗筷声忽然就停了下来,苏谨琛这才抬起头来,有些疑惑的看着苏皎月,多日不见,她的饭量变小了吗?
      “我记得上回来相国寺,你很喜欢这道三鲜豆腐羹,一口气喝了三碗。”
      “有吗?”苏皎月却完全记不得了!她真的有喝过三碗那么多吗?怎么可能?
      苏谨琛只是垂眸不语,却又无端笑了起来,心道:你便是喝十碗,我也是养的起的。
      “兄长你笑什么?”这下苏皎月就越发郁闷了,可她仍旧想不起来,便转头问站在自己身后的青杏道:“青杏,你帮我想想,我当时真的有吃三碗那么多吗?”
      ******
      却说老太太和徐氏去了庙里上香,便把管家的事情交代给了李氏。
      张慧是刚过门的新媳妇,且又有了身孕,自然是不能劳累的。
      李氏一早按老太太的吩咐,将新年的开门红分发了下去,正在厅里歇着,却见她身边的许妈妈进来回话道:“刚门房的人说,二房的大少爷回来过,没进门就又走了,倒是留下几个人,二房管事妈妈问我,是不是也得给她们新年的开门红喜钱?”
      许妈妈说着,只悄悄的凑到了李氏的耳边道:“听说带了个姑娘回来,模样美艳无双,像是个胡姬,我便偷偷的过去瞧了一眼。”
      “胡姬?”李氏这下子倒是提起了精神来,苏谨琛带了姑娘回来,这可实在是稀奇事儿,不是她看不透苏谨琛,可那人给她的感觉就是……冷淡的很,当初沈若娴也算是个美人坯子吧?倒贴了上去,苏谨琛都不带瞧一眼的,如今自己带个姑娘回来?莫不成……他喜欢胡人?
      李氏皱了眉心,拧着帕尖道:“既是已经带回来了,那该有的份例,还是一并给吧。”虽然她到现在还对沈若娴的那封血书将信将疑,可现如今她也实在没办法证实她说的是真是假了。
      更何况……沈若娴的血书中可没提起过什么小郡王,现在莫名来了这么一个人,她便是一个后院不懂朝政的妇孺,也知道这小郡王来京城是为的什么。
      李氏心下叹了一口气,还想再说什么,外头忽然有个小丫鬟进来回话道:“太太,门房有人送了帖子来。”
      “帖子?大过年的,会有什么帖子?”李氏随口唠叨了一句,让许妈妈取了帖子打开,那人才看了一句,就吓得变了脸色,只将那小丫鬟挥遣了出去道:“太太,是表小姐!”
      ******
      沈若娴约了李氏在茶楼见面。
      她觉得自己是死过一回的人,本以为这辈子怎么也会比上辈子强,却没想到最后落到这般田地。
      好在老天爷还算待她不薄,让她遇上了小郡王,也是直到那个时候,沈若娴才明白,或许她可以试着改变一些什么。
      不管苏谨琛是谁的儿子,他将来会怎样,但至少现在,他还只是一个侯府不受宠的嫡长子,要是能把他给……沈若娴想到这里,既害怕又激动,浑身的血液都快沸腾了一般,她拧着帕子的指尖紧了又紧,连呼吸都急促了起来。
      楼梯上传来了脚步声,外面有丫鬟回话道:“姑娘,您的客人来了。”
      沈若娴这时候才从飘渺的臆想中醒来,睁开眸子,看见李氏神色警惕的从门外进来。
      她恨!曾经她有过甜美的嗓音,可现在却连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李氏看见沈若娴,终究是心软了几分,又见她如今穿着打扮,似乎还过得不错,最关键的是,她给自己送来的帖子,竟用的是廉王府的拜帖。
      “娴姐儿,你这是到哪儿去了?”李氏一下子就哭了起来,拿帕子压了压眼角道:“我怕老太太的人待你不好,派了人去找你,可回来的人说,你不见了,我还以为这辈子都见不到你了……我……是我胆小怕事、对不住你,对不住你死去的父母。”
      沈若娴却是很平静,看着李氏在她面前表演,李氏一向是个欺软怕硬的性子,在徐氏跟前还能硬气一点,看见老太太就跟没了脊梁骨一样,半句话不敢顶撞,现在见到自己投靠了廉王府,又笼络了起来。
      她写了一张纸条递给李氏道:“姨母难道想一辈子都看着老太太的眼色过日子吗?”
      “我……”李氏又心虚了起来,大老爷是庶出,她在苏老太太跟前自然比不得另外两位。
      沈若娴便接着写了一句:“姨母那时候笑我傻,世上那么多的男人,为什么偏偏要喜欢大表哥,我现在就可以告诉姨母。”
      她正蘸了墨水想要继续写,却见李氏颤颤巍巍的,从袖中拿出了她的那封血书来。
      “我都知道了。”李氏道:“可是傻丫头,你又不是神仙菩萨,怎么就知道那苏谨琛将来就能那样呢?”李氏向来就瞧不惯沈若娴这攀高枝的性子,可现如今她又攀上了廉王府,可见她还是有些本事的。
      沈若娴摆了摆手,将放置在一旁的荷包推到了李氏的跟前,抬起头看了她一眼,缓缓写道:“如今太后要立小郡王为太子了,姨母若是能出手,将来小郡王一定会重谢姨母,二房包庇逆党子嗣,苏家的爵位自然会落到大房上头。”
      “这是……”李氏吓得魂都散了,哪里敢伸手去接,连连摆手道:“他是二房的人,我是大房的,我哪里有这等本事……你这……”
      沈若娴却兀自写道:“姨母若是不答应,那我只好写封信给苏老太太,告诉她当年二表哥的生母是怎么死的。”
      李氏大惊,指着沈若娴道:“你这哪里听来的?”她这辈子,也就做过这么一件亏心事而已。
      沈若娴这时候却不写了,忽然间眼眶一红,拉着李氏的手,指着自己张口不能言的嗓子,梭落落落下两行泪来。
      ******
      “回老王妃,沈姑娘出门去了。”
      老王妃一回廉王府,便命下人去传沈若娴过来,却被告之那人不在府上。老王妃看了一眼坐在一旁的萧逸,蹙眉问道:“这个沈若娴,到底什么来路,你问清楚没有?”
      “怎么没问清楚?”萧逸只一五一十道:“她说她是承恩侯府的亲戚,从小就寄居在侯府,后来被奸人所害,失了贞洁,又被侯府发卖出来,这才逃出来的。”
      “那她的嗓子,是天生不能说话的?”老王妃继续问道。
      “是被毒哑的。”萧逸开口,眉眼中还带着淡淡的疑惑,只继续道:“不过我今日瞧着这位承恩侯老夫人,看着也算慈眉善目,怎么会下这种毒手呢?”
      “你说是老夫人毒哑的她?这怎么可能?”老王妃毕竟和苏老太太是手帕交,虽然几十年没见面了,但也不敢相信她会是这样心狠手辣的人:“好端端的,别人为什么要毒哑她的嗓子?”老王妃略略拧了拧眉心,想起苏谨琛的模样来,顿时恍然大悟,沈若娴一定是知道了什么,才会让老太太对她痛下毒手,可她究竟知道多少呢?

      第90章 第 90 章

      外头天色都已经暗了, 老王妃吩咐下去道:“你们赶紧的,去把那个沈若娴找回来!”
      “祖母为何这般紧张, 我那侍妾娇弱不堪, 不会走远的。”萧逸心下好奇, 更是有几分不解。
      “娇弱不堪?”老王妃简直就要被气笑了,站起来在厅中来回踱了几步,又转头问他道:“她若果真柔弱不堪,哪里能从一个侯府逃出来,可见她也并非如她外表一般柔弱不堪吧?”
      “祖母这话怎么说?”萧逸一脸茫然道。
      “方才你与那苏大少险些起了争执, 你知道我为何把你拦了下来吗?”老王妃强迫自己平静下来,缓缓开口道:“你扪心自问, 从小到大, 谁敢对你如此?便是有人敢对你不敬, 我这个当祖母也会帮你出头,可方才那苏大少, 我却不敢帮你出头。”
      “祖母越说我越糊涂了,”萧逸蹙眉问道:“那苏大少虽然一表人才,可他不过就是个侯府嫡子, 我是堂堂郡王, 便是治他不敬之罪,也绰绰有余,祖母实在不该这般忍让……”
      “糊涂。”老王妃不等他说完, 只继续道:“你还记的你祖父临去前, 曾说自己无颜去见先帝吗?”
      “我记得……”萧逸见四下无人, 这才敢开口道:“祖父说先帝宠幸何贵妃,一早就想立瑞王为太子,但郑太后包藏祸心,趁着先帝病重、瑞王出征,把今上推上了帝位。”
      “当日瑞王在外御敌,百万大军生灵涂炭,他原本是想靠着那些残兵打回京城的,去蜀中问你祖父借兵,你祖父却没有答应。”当时的情况,今上已经称帝,如果借兵,那廉王府便也背上了谋逆的罪名。
      “祖父为求自保,这也不算什么大错啊!”
      “可错就错在,那时候瑞王是带着立储的诏书来的,原来先帝自知自己时日无多,可外敌难平,只好派瑞王出征,生怕事情有变,所以将立储诏书让瑞王随身带着,可谁知道郑太后派人沿路截杀瑞王,等到他回京的时候,今上都已经登基了!”
      老王妃叹息道:“此时就算是拿出先帝立储的诏书,又有何用,郑太后早已经伪造了先帝遗诏,你祖父明知今上名不正言不顺,却也没有办法,为求自保,只能回绝了瑞王。”
      “祖母跟我说这些,又是为什么呢?孙儿本就没打算当太子,这皇帝的位子,就让瑞王去争吧,反正他也没有儿子,到头来……还不是要便宜别人?”
      “错了!他有!”老王妃看着萧逸,非常肯定道:“方才那跟你顶撞起来的苏大少……我见他的容貌,倒与瑞王有七八层相似。”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