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春风十里有娇兰-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可以对一个耍赖的男人心狠,但没法抵制带着儿子一同耍赖的这种行为,唯有妥协。
  不想去看诡计得逞后那嘴角微弯的得意弧度,半转过身面朝里阖了眼。但只过片刻,我就发觉自己这个妥协是在自虐,哪里可能睡得着啊?
  别说小元儿好奇地不停翻身,就是床外侧那强烈的气场都影响了人不能入睡。气氛很诡异,若不是有小元儿还发出点动静来,会觉得很难熬。可小元儿有玩累了的时候,他在没人搭理的情况下精神状态就渐渐不好了,直到头往我肩膀上一靠就睡过去了。
  孩子睡觉与大人不同,我们大人入睡时的头一段时间其实还会有些意识,但是孩子阖上眼睡过去了就是真的睡过去了。就是说他前一刻可能还在玩,下一刻闭上眼睡着了那便遁入了深度睡眠,身边再大动静都不会被吵醒。
  所以当小元儿突然被移走时我都还没反应过来,等缓过神来时阿平已经换到了身边。
  我怒瞪着他,有这么厚颜无耻的人吗?
  他的答案是——有。根本就不顾我脸色好看不好看,直接侧转过身将我环进臂弯里,而且更可恶的是还在耳边低声警告:“可别再像上次那样惊到元儿生病了。”
  于是他得逞了,我任由他抱紧在怀中。
  打从这之后就跟开了先例似的,每次都是朱元璋先来兰苑,然后到傍晚时分他也过来,然后就留宿了。我不知道外边是怎么传的,如果他最初的计划是让我置身事外,让刚入宫嫁给他的那两个有背景的侧妃认为我已失宠,而将矛头指向他明面上宠爱的侍妾阿蓝,那可以肯定现在与他初衷是相违背的。
  后来有一次实在忍不住还是问了,他给我的答案是:是他决断有误!真正的保护不是让我置身事外,因为我显然已经不可能置身事外。我是他明媒正娶的妻,生下了他的儿子,元儿从出生的那天起就奠定了他世子的身份,不说以后会怎样,光这两点就不可能让我置身事外了。这个道理其实之前阿平也想到了,但他要规避一个危险性,就是在他足够强大之前我会因嫉妒而遭陷害,而他却又无法保全。
  如今这么短时间他自也不可能立即就将大权揽于手,所以他借助了朱元璋的威慑力,让朝内朝外都认准一件事:即使我在阿平那失宠了,但是朱元璋对我这个生了嫡曾孙的孙媳是满意的,也就奠定了我的地位。
  这些都是后来阿平分析给我听的,他认为眼下的局势要比之前更好,之前太过被动,现在则化被动为主动,将来他若登上了帝位封我为后时才无人敢非议,更别说反对了。
  我没有喜悦,也没有大怒,些许是在经历了大风大浪以及大起大落后心境被磨平了。朱元璋来我便亦友亦师地待之,他与阿平之间有祖孙情,与我自是没有,不过从相处中可以看得出来他还是很喜欢过来兰苑与我说说话的。政事上他已经渐渐放权了,于是阿平变得越加忙碌,常常都是夜深后回来兰苑,天未亮又走了。
  至于不回来的那些个夜晚,我不会再失眠,也不会去想他夜里宿在了哪里。
  不过有件事我却一直盯紧了他在追问,就是关于小同。派出去找小同的人一批又一批,回来都是汇报查不到,完全是杳无音讯。一天找不到人,我就一天心头不安,那个孩子到底去了哪里?我绝对不信他也随了阿爹阿娘而去。
  直到年前的某一天,阿平突然午后回来了,当时他走进来的神色瞧不出来有什么特别,可回来的这个时间点却让我感到讶异。他让长宁带了元儿去旁边玩,在我身边坐下。
  这段时间两人的相处模式比较安静,我的话不多,他也不会刻意来搭讪,所以气氛静默也习惯了。只是他在身边坐了一会突然道:“你弟弟找到了。”
  我先是一怔,转而缓缓看向他,秉持着呼吸平稳而询:“他在哪?”等待答案的那一瞬间我的表面或许依旧镇定,可是心跳却在以某种频率不断加快,更有一种被压抑住的忧恐,怕从他嘴里说出来的是我无法承受之重。
  阿平转眸迎视于我,“他的转变很大,我得先给你一个心理准备。”
  闻言我心落了地,但还是想要确定:“他还活着对吗?”见他点头,然后道:“活着。”
  这下是终于大松了一口气了,只要还活着就行,只有活着才有可能,人没了那就什么都没有了。我无从忏悔,也无从补偿,只剩无尽的愧疚于心中。
  我立即要求去找,阿平让人备了马车陪我一同出了宫。首先我就质疑了,他能够放下政事不做离宫?他只说没事便不再多解释,等到马车停下时恍悟过来,小同就在京城的郊外。
  走下马车仰头而看,那是一条上山的小路,古旧的石阶上因为昨夜下过雨还是潮湿的。我略有迟疑地回眸看向身后的阿平,“在山上?”
  “嗯。”他轻应了声就握了我的手向前。
  随着他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往上爬,身后护卫紧随在后,山中静寂,就只有我们走路的脚步声。等走到半山腰时便隐约可见山顶的古刹了,并且闻到了香火味。
  心中惊疑不定,难道山顶是座古庙?可是小同怎么会在古庙中?难道是流浪到京城来寻我不成,又没了盘缠,借宿在古庙里吗?脑中翻转过无数个念头,等爬到山顶不至于气喘吁吁,却也觉腿脚酸软。望着香烟袅袅的古刹,我突然却步了,甚至想问一问身边的阿平在来之前他说小同的改变很大究竟是何意。
  不得不说阿平是了解我的,在旁轻语了句:“既然已经上来了就别迟疑了,进去吧。”
  我咬了咬牙点头,都到了这里了,再坏的可能都得进去。
  随着阿平而走,他在前我在后,手被他一直都牵着,只有两名护卫跟随在后,其余人都留在了寺庙外。有一直在四下搜掠,可发现这个寺庙空空落落的,除了几个僧人在走动外,竟只有我们这几个外来人。或许是地头太过偏凉了吧,我在心中默默地想,借此来缓和紧绷的情绪,否则我怕自己会控制不住地颤栗。
  以为禅房至少要到寺庙的后方,却没想阿平就带我穿过一座殿堂后便顿住了脚步,我犹疑地去看他,却发现他的目光落定在前方。顺着视线随看过去,只见那处有一身穿灰布僧衣的和尚正背对着我们在扫地,身形十分的消瘦,那僧衣穿在身上都显得空落落的。
  忽而心头一顿,眼睛越睁越大,不敢置信脑中那个可能,以至于苍茫去回看阿平。却见他看过来的眸光中多了心疼,他在心疼我,所以……
  我松开他的掌,朝着那灰布身影一步一步走近,隔着不远的距离时嗓子里憋出两字:“小同?”只见那身影扫地的动作停了下来,缓缓转过身,霎时,刺痛了我的双目。
  从眉到眼,到鼻子,到嘴巴,都是记忆中的小同,可是不止消瘦的让我不敢相认,还……剃度成了少年和尚。曾经看我最温暖的眼睛此时却陌生而冷然地看着我,并且很快就垂了眸语气平静地道:“施主,你认错人了,小僧法号不谅。”
  不谅!心头一震,是不原谅的意思吗?


第243章 我已经习惯了

  腿脚一软了向后踉跄,阿平离得远没来得及,我摔坐在了地上。阿平立即箭步而来要扶我,口中也紧张询问:“摔疼没?”我没回应,抬起头看向前方那僧衣少年,他连神色都没变,只目光清冷地站在原处看着我。而从这个角度看过去才发现他的脸色是不健康的白,心头蓦然钝痛,泪盈于框,模糊了视线。
  我再也控制不住情绪地泛滥,哭着说道:“小同,我知道你心里一定在怪阿姐,因为在你最无助的时候我却不在,让你独自承受失去双亲的痛,你飘零来京城找我又……”
  话没说完就被小同截断:“谁找你了?我来京城就是来出家的,听说京城的水都比坝头村的河好,我就是要看看是不是京城的庙都要香。你们进来时看见了吗?也不过如此啊,人丁稀少,香火都快断绝了,庙里的和尚每天都只有馒头啃,还不如村头大黄的伙食呢。”
  到底是姐弟,知道该怎么戳痛我,更知道如何让我悔不当初。
  但最让我痛的不适那些话,而是他看我的眼神,里头是无边的嘲讽,以及恨意。他恨我,他将曾经历过的所有悲苦都归咎在了我身上,而我却无力反驳。
  因为小同是自小就在家人的保护环境下成长的,就连门都几乎不迈,唯一的一次出远门就是来银杏村找我。他很孤独,他把生活的重心都放在了家人身上,而我对他而言是依靠,是同伴,也是相依为命的稻草,所以双亲先后离世对他造成最沉重的打击是,我不在。
  可以肯定他离开坝头村是出来找我的,甚至多番打听到我来了京城,可这一路的颠簸周折怕是他一个从未有过社会阅历的人难以承受的,否则何至于……入了这古庙出家?
  “跟我回去。”从齿缝中迸出四字时才发觉自己一直紧绷着牙,骤然松开连牙根都酸了。
  而小同却笑了,眉眼里尽是讽刺:“跟你回去?回哪?坝头村还是银杏村?哦不,他们说你去了京城,你在京城还有一个家呢。”
  我竟无言反驳,最初是不知道阿平的真正身份,后来是身不由己被带离银杏村,但扪心自问,真正连一点时间都抽不出来回家一趟吗?显然不是,是我总认为可以将“回家”这个行程放一放,总认为有更重要的事去做,等到回过头来时才发现为时已晚。
  以前曾听过一句话——子欲养而亲不待,当时在听时觉得与己无关,感触不深,到了今天才觉得这不仅是件痛苦的事,还是件悲哀的事,而我,等于是经历了两次。
  严格来说前一次不能算,但是我与自己的亲生父母相隔了时空年轮;而后一次却是真正的子欲养而亲不待。可能这个道理小同还不是太懂,但双亲故去的悲恸是犹如一块巨石重重砸在了他头上的。
  不行,我得坚持把他带走。
  就着阿平的手起身,走上前拽住了小同的僧袍,可下一瞬我整个人都懵了,脑子一片空白,只剩口中喃喃:“你的手……”
  少年露出惨然的笑,一字一字地对我说:“你还想带我回去吗?”
  我不敢置信地瞪着他那空落的袖摆,不可能,他的左手怎么会没了?甚至努力去回想刚才进来时他背身扫地的场景,面色一寸寸泛白。
  刚一张口就被小同截断而问:“是不是想问为什么我会断了一臂?我告诉你,是在来京城的路上盘缠用完了,我只能去采树上的野果充饥,结果被一条毒蛇给咬了。当时整条手臂都变黑了,如果想活命就只有舍掉它,而我想活,想活着来找你。”
  “许同,够了!”长久沉默的阿平终于忍不住开口,他的气势或许比以往要强很多,可小同就像是豁出去了一般笑道:“怎么?心疼了?我还没说怎么来这寺院呢,她是我阿姐,她想知道啊,我得一一跟她说清楚的。我到了京城后才发现原来不知道上哪去找你,甚至蠢到逢人去问有没有人见过许兰,你说当时的我是不是很蠢?蠢到后来饿晕在街头角落里了,是个老和尚把我背上了山来到了这里,老和尚问我愿不愿意留下来,要留下来就得剃度当和尚,我当时还有选择吗?”
  在小同说话的同时我脑中就在反射那个场景,彷如有把锤子在一下一下敲击着我的心脏。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是我以前想也不会往他身上想的,我发觉自己能说能做的的立场已经全没了,只能问:“小同,你要我怎么做?”
  “怎么做?”他忽然用力抽离被我拽在掌间的袖子,并且狠推了我一把,将我推得往后一趔趄,然后冲我狠狠地吼:“我要你滚,有多远滚多远!”
  我定定看着他,口中轻吐:“不可能!”
  知道了他在这,我不可能再放下不管的。可能人悲到极致,思绪反而清晰了,我今天无论如何都要将小同带走。已经从他的话音里听出来这里的和尚待他并不好,可是为了活,不得不留下来。听起来“为了活”这个理由,悲哀的让人心酸。
  深吸一口气看着小同认真地说:“许同,不管你恨不恨我,今天我一定要带你走。”
  “带我走作什么?来让你心安理得吗?”他将扫帚往我脚边一扔,恨恨地说:“你休想!”可没料那扫帚柄直接砸在了我的膝盖处,疼是下意识的反应,当时目光还落在他的脸上,清楚看见他眼神一闪而过的担忧。
  扫帚落在地上后我的膝盖就曲起来了,那一下是真的疼,几乎是瞬间就半条腿麻木了。
  阿平也顿时怒了:“来人,把他给我绑了带走!”
  随在我们身后的护卫立即听令上前,两人没费什么功夫就把小同给扣住了,小同挣扎的脸都涨红了,嘴里怒吼着我的名字:“许兰,你敢让他们动我!天上的阿爹阿娘在看着呢。”
  “住手!”我高喊,推开阿平颠簸着走过去,两名护卫看看身后的阿平还是松了手退开到一旁,盯着那双愤恨的眼一字一句说:“如果你坚持不走,那我留下。”
  别说是他怔住了,就连阿平也惊着了在问:“你说什么?”
  “我说我要留下。”
  小同:“可你是女的。”
  “规定寺庙里不能有女香客吗?”回转头凝向阿平,“我要留下来,你先回去吧,元儿这几天就拜托给你了。”
  阿平的眉宇紧蹙了起来,显然不同意我的作法,“你如果要带他离开让他们做就是了,何必要一同留下来?”我摇摇头,他不知道在听过小同的那许多经历以及看过他如今的状态后,我不可能再去勉强他做任何事。
  既然他不愿意走,那便我留下来吧。
  最终阿平下山了,在离开前他找了寺庙的主持,不知用了什么方法让我留下来了,而且被安排了一间禅房入住。但同时也将两名护卫留下来了,走前只说明日他会来接我。
  对于他的离开我并没太过忧伤,能够理解他如今政事繁多,今天能够陪我一同出来已属不易,只是会觉得有些落寞罢了。这时候如果他能陪在身边的话,可以多给我一些坚持的动力,也可以多一些信心能够说服小同。
  当然,最让我忧伤的还是小同,在我目睹了寺庙的膳食,在我感受了山上的寒夜之后。
  若说安排给我的禅房冷飕飕的让人难眠,那他睡的地方几乎就是露天了。他是睡在最角落的禅房里的,屋子不止透风,窗纸都是破的,我站在窗边透过月光看里面,看见他将自己缩成了团裹在薄薄的被子里,依然颤抖。
  那一刻我是心碎的,这是我曾经呵护备至的孩子啊,如今却被人这样薄待。
  我撞开了主持的门,回来时抱了一床厚棉被,为小同盖上时听见他嗡着声说:“何必再对我假惺惺,我已经是个废人了。”
  手颤了一下,其实知道他没有睡,抖成这样怎可能睡得着。山上寒风时有,从缝隙里吹进来时那股凉意就往骨子里钻。我轻声道:“从主持那要来了一床被子,你不想盖就丢在一旁。”起身回走,却听他疑问出声:“他怎可能会给你棉被?”
  顿了步,据实而答:“我将他的门撞开了威胁他若不把棉被给我,便闹得他整座寺庙都不得安生。”等了片刻也不见他再开口便朝门处而走,在我走出门槛回身去关门时听见语声幽幽而传来:“我已经习惯了。”
  心头钝痛,门阖上时我几乎泪目,是要多认命才会用“习惯”两字来形容这个环境?


第244章 下山

  回到禅房躺下,眼睛干涩地疼,想要对天发誓一定要扭转眼下的局面,可是我可以将他带走,他断了的手臂和心头的伤要如何去抚平?
  彻夜未眠,天蒙亮时翻身而起,不知是否起猛了感觉有些晕眩,门一开就一股寒风扑面而来,使我激灵灵地打了个冷颤。我走去小同房间的窗口想看看他有没醒,却见屋内空无一人,不由大惊,人去哪了?我立即推门而入,破旧的木板床上棉被一半在上一半拖到了地下,走上前一摸已经没有半点温度,显然人已经走了一会。
  仓惶而出,各种不好念头在脑中盘转,最怕小同乘着夜间我没防备时偷偷地跑了,那我要再找到他就难了,因为他一定会避开我躲起来。
  正焦虑不安时,阿平留下的那两名护卫中的一人快走入视线,竟告诉我小同五更不到就起来去扫地了,另外那人在旁边监看着。应该是阿平临走时对他们吩咐了的,我大松了口气,还是他想得周到。
  简单梳洗之后便走去找小同,是在寺庙的后院里找到他的,空落的院子满地都是枯叶,扫完了立即又有风刮下来的叶子飘落地。
  看见我来小同只轻飘了一眼,就继续扫着落叶。在旁看了一会,显然独臂很不方便,换一个事就得换一种工具,而他却不厌其烦地重复着那些简单行为。
  我打消了上前去帮忙的念头,首先他不会领情,其次现实已然如此,我哪怕再悔不当初也没法回到变故发生之前。该想的也不是如何劝服他跟我离开,以我对他性子的了解这是迟早的事,这一点我还是有把握的,否则也不会徒劳地留下来,他只是暂时过不去心里的结对我有怨念,而所有的悲苦又无处安放。
  等他想通后便会软下来了,也就能听得进我的话。
  我真正该想的是他今后的出路,应该如何来安排他将来的人生。有一点我发觉到了,小同的身体似乎变好了,夜里那么冷而清晨又如此寒凉,他穿得这般单薄除了脸色有些不太健康的苍白外倒不见病弱。
  反而是我被寒风吹了一阵鼻子就塞住了,身体也簌簌发抖起来。一件黑色毛麾从背后披上来,回头而望见是阿平,他何时来的我竟没察觉。
  “用过膳没?”他敛过我脸色后就蹙眉而问。
  我摇了摇头,却觉头晃了后在晕眩,听见阿平在耳旁又道:“随我去用膳,小元儿也来了。”我怔住,“你怎么把元儿也带来了?这山上如此冷,他不得冻着啊。”
  “我回去他就一直闹着要找你了,哭了一晚上等我承应了才睡着,大清早就醒来等在那,你说我能不带他来吗?”阿平在将事情经过讲述后顿了顿,又道:“更何况他从未出过门,带他出来了也可开阔一下眼界。”
  “……”一岁的稚童?开阔眼界?这也太早了吧。
  正念转间听见燕七的嗓音由远及近而来,一扭头就见小元儿歪歪扭扭地跑过来,看见我时眼睛一亮,张口就喊:“兰,找,找!”意思是终于找到我了。
  正要走上前去,却在转眸间发现小同已经停下了手上的动作,正站在原处朝这边看过来,一脸惊愕的表情,显然想不通怎么会有个小娃儿跑来。迟疑的瞬间元儿就一头撞上了我的腿,还很不巧地撞在我昨儿被小同用扫帚砸痛的膝盖上。夜里我察看过,膝盖上一片乌青,我走路都是强忍着痛的,这会儿被小元儿毛毛躁躁地撞了一下,疼得我脸色都白了。
  阿平面色一沉,走过来就从后边将元儿给捞起了揽在怀中,元儿伸长了手臂向我面露很委屈的模样。没有急着去“救”那坏小子,我的余光一直在观察小同的反应,乘着此时教导元儿:“小元儿,他是你的舅舅,唤他舅舅。”
  “舅舅”这个称呼对小元儿而言是个新新名词,听我如此说后眼睛睁得大大的盯着小同看。而小同却在听我说完后面露震惊,并一脸不信地问我:“他是谁?”
  目视着他的眼睛反问回去:“能够喊你舅舅的人还有谁?”
  “你是说……你生过孩子了?”
  “没错,”我点头承应,“他是你的外甥,叫元儿,周岁刚过两月。”
  小同怔忡地看向元儿,神色依旧有点不相信,反而是元儿听了我的话后显得既兴奋又好奇,扑腾着想要从阿平怀中滑下来。终于他父亲手一松让他给得逞了,滑到地上就撒丫子而跑,摇摇晃晃地跑到小同跟前时仰起头笑眯眯地喊了两字:“舅、舅。”
  小同浑身一震,似乎我的陈述并没有小元儿这一声“舅舅”的冲击来得大。
  他完全手足无措的样子,还往后退了一步。而小元儿并没感受到对方的退却,还以为小同在跟他玩,呵呵笑出了声后便又踉跄着走过去,嘴里还一直发着“舅”的单音。
  元儿在离了只有一尺处是直接扑上去的,一把就抱住了小同的膝盖,同时也把小同给吓了一跳,本来握着扫帚的手一松。我心头一惊,那扫帚朝着小元儿的头顶劈落而下!
  脚下本能地跑过去,可离开的距离有些远,这及时的反应怎可能来得及。就在扫帚柄要砸到元儿头时,小同突然伸手而挡,将之格开在外落到了地上,发出啪的一声响。
  我还心头一顿,元儿却好似没听见一般,因为他发现了小同没有胳膊的左袖摆,正在那拉扯着摇晃。看到小同脸色一变,下一瞬就弯腰把元儿给推开了,而元儿虽然会走路了但脚下还不稳,被这么一推直接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他倒是没有被吓着,还扭转了头左右看了看,估计是过了一会感觉屁股疼了,又不见有人去扶他,哼哼唧唧地终于哭了起来。
  阿平刚要走上前去却被我给拉住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